民生無小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多次就民生話題作出重要指示,民生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心念念的大事。
過去的一年,我國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要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隨著我國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很多老年人往返穿梭于子女生活地和家鄉之間。但醫保卡卻不能跨省使用,大部分省內的醫保卡在各地州市也不能通用。如果能夠實現醫保跨省直接結算,將會有效減輕老百姓負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說,這不僅將提高標準,還將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說,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提高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貼,從2007年的40元增長到如今的500多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大力完善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決心。異地結算放寬,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有不少農民工滯留工作地或者家鄉,還有一部分工廠企業因海內外市場萎縮、訂單銳減而停工,直接影響了農民工正常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下,這個保障對緩解農民工階段性失業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張近東代表表示,這不僅體現了政策的精準度,而且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今年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此舉可以為穩就業和保基本民生奠定基礎。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多種方式保障農民工利益既有利于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又有利于保證社會和諧穩定,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舉措,主要是為了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提出的,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舉措,體現了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龔勝生表示。
不僅失業保險保障需要完善,目前流動性較大的農民工普遍參加城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意愿不強,工傷保險的覆蓋面也不高。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江廣平建議,理順社保辦理流程,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確保農民工全員參加工傷保險。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廣大農村和貧困地區要徹底拔除窮根,必須把教育作為長遠的戰略事業抓實抓好。“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是走向復興的重要保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張政文說。
張政文委員建議,要盡可能解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高校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把更多的農村孩子培養出來,讓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切實發揮教育在防止返貧、穩定脫貧方面的根本性、可持續性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溫克旗伊敏蘇木中心校校長梅花多年來一直關注教育的均衡發展問題。梅花代表說,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鄉鎮相繼成立了公辦幼兒園,方便了牧區兒童就近入園。但是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幼兒還是面臨“入園難”問題。
梅花代表建議,各級政府要在教育經費投入、教師編制、崗位結構等方面向農村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要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對鄉村公辦幼兒園教師給予適當的生活補助。鼓勵年輕人到鄉村執教,為孩子們創造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記者 劉 瑾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