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月21日舉行的廣東省財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逐季好轉,完成12922億元,增長2.1%,總量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支出方面,廣東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節裕用民,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企穩回升,完成17485億元,增長1%。其中,省財政八成以上支出安排用于“1+1+9”工作部署。在去年省級年度預算已壓減的基礎上,廣東再壓減公用經費和一般性項目支出,騰出85億元用于保障重點工作。
2020年,廣東優先保障疫情防控經費,在全國率先將疑似患者救治費用納入基本醫保范圍,明確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同時通過財稅優惠、稅費減免、社保緩繳、貸款貼息等政策,給予企業全方位幫扶,全力支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減稅降費
再為企業群眾減負3000億元
疫情之下,廣東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保市場主體,在2019年減稅降費3044億元的基礎上,2020年再為企業和群眾減負達3000億元,其中減免延緩社會保險費超2100億元,并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30億元,援企穩崗財稅措施全面落實。
具體來看,廣東實施包括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增值稅、減免企業社保繳費等系列政策,并結合省情對全省困難企業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延長稅款繳納期限、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等,做到能減則減、能免則免、能緩則緩。
另一方面,廣東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額度3616億元,規模在全國地方最大,比2019年增長了66.7%,按照“急需、成熟、統籌、集中”的項目標準,投入“兩新一重”項目資金超過六成,有力保障廣湛高鐵、白云機場、贛深高鐵等重大項目以及“雙十”產業集群建設,帶動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
同時,全省504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八成以上用于支持公共醫療衛生、污染防治、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推動建成一批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的優質項目;統籌安排17.8億元補貼資金支持汽車和家電下鄉,著力擴大內需;省財政安排23.6億元并統籌中央財政專項資金6.7億元促進外貿平穩。
精準施策
加快推進廣東高質量發展
2020年廣東省強化財政攻堅保障,推動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籌措各級財政資金843億元,推動全省剩余相對貧困人口相對貧困村在上半年全部穩定脫貧、全部出列;省級財政落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資金212.34億元;保障債務風險有效管控,目前全省政府債務總體安全、風險可控。此外,廣東還積極向財政部爭取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100億元并全部發行,支持防控農合機構金融風險。
同時,財政大力支持“雙區”和“一核一帶一區”加快建設,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其中,廣東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攬子財稅政策落地,發放大灣區人才引進個人所得稅優惠補貼資金24億元,惠及近9000人;發起設立粵港澳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資助建設20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下達生態保護區財政補償轉移支付資金73.7億元,補償規模實現2017—2020年年均增長40%;堅持對基層轉移支付只增不減,省對市縣各項補助和債券轉貸資金達5260億元,增長12.7%。
在科技創新強省建設方面,省級安排科技資金63.1億元,優先保障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卡脖子”核心技術等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及省實驗室體系建設,助力全省區域創新能力排名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全年廣東投入上千億元資金用于全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補短板項目,省級安排148.33億元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25億元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深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廣東實現由省直部門主導向省直部門市縣政府共同主導轉變,市縣可統籌涉農資金達306億元,比2019年增加21億元。
保障民生
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4萬人
2020年,廣東堅持民生支出只增不減,全省民生支出1.21萬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七成,全省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農林水、交通運輸、住房保障等支出增幅均遠超過同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水平。
其中,廣東省財政優先支持穩就業,統籌財政就業創業等資金,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就業工程深入實施,支持擴大“三支一扶”“希望鄉村教師計劃”等招錄規模,幫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4萬人。
在底線民生保障方面,省財政統籌安排補助資金286億元,提高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和全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低保、特困人員、孤兒等168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同時,做好特殊時期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對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及時予以臨時救助和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惠及群眾18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