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意見的決策部署,構建有效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工作要求,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進一步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貫徹落實部門協調機制
建立由縣發改局、縣科工貿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民政局、縣政數局、縣工商聯、縣稅務局等涉及市場準入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縣發改局作為召集人。主要職責是組織落實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關工作,統籌協調推進全縣清單執行中的有關問題,破除市場準入環節不合理限制,定期溝通協調市場準入相關工作信息等工作。
二、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機制
縣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宣傳力度,通過本單位官網、政府公眾網、新聞媒體等渠道面向社會公開公示公開,及時推廣國家、省、市出臺的本行業領域市場準入相關政策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出臺貫徹文件、政策解讀、業務培訓等),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政策透明度、清單查詢的便捷性以及準入事項辦理的可預期性等。
三、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銜接調整動態機制
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堅決維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和權威性,嚴禁在清單之外設立行政許可、違規增設準入條件等負面清單,要對照清單目錄,認真核查涉及本單位行政許可事項是否完全遵照負面清單規定實施,確保設立依據、審批流程、主管部門、管理層級、申請材料、批準條件等公示信息要素全面清晰上網,動態調整市場準入性質的行業負面清單,確保“一單盡列、單外無單”。因負面清單調整導致事項變更的,及時更新公布辦事指南和文本材資料,及時做好清單銜接調整工作。
四、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工作協調機制
由縣發改局會同縣市場監管局等有關責任單位負責全縣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籌協調,針對市場準入各領域各環節,常態化開展跟蹤評估問效,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提升市場準入效能。
五、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數據協調聯動機制
依托12345熱線、廣東省政務服務網等平臺,結合數字評估、無感評估等信息化手段,做實做細國家、省、市效能評估自查工作,避免市場準入落實舉措出現“體外循環”,保障數據采集全面、全程、全量展現。
六、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結果應用整改機制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和短板,及時開展自查整改;強化評估數據分析運用,探索形成各部門效能評 估指數“畫像”,積極推動以評促改、以評促建。
七、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處置和反饋機制
持續開展違規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處置、反饋系列工作。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全面夯實監管責任,重點排查清理是否存在違規審批禁止準入類、許可準入類事項,是否存在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等情況。加強對行業組織的監管,杜絕區域內行業協會、商會出現排除、限制本行業經營主體平等準入的行為,依法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平等準入權利。暢通投訴渠道,通過上報、信訪、公開信息搜集、市場準入效能評估等方式,及時核實、處理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投訴、舉報事項,并按規定進行反饋。
八、建立健全典型案例通報和督查整改機制
建立重點案例督查督辦機制,對于成因復雜、經營主體反映強烈、整改難度較大的重點案例,建立督查督辦臺賬,由縣發展和改革局會同相關部門跟蹤督促地方明確整改時間、任務和責任人,有力有序推動整改到位。對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縣級執法部門發現、經營主體反映且核實屬實,而本地區、本部門未填報的,縣發展和改革局視情況予以通報。
九、探索市場準入工作激勵機制
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激勵懲戒機制。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行分類、動態管理,對守信主體予以支持和激勵,對失信主體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附件:國家發展改革委_商務部關于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