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
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項指數”大幅下降
據介紹,我國是命案發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槍爆案件最少的國家之一,每10萬人口的命案是0.5起。
統計數據顯示,10年來,我國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項指數”大幅下降。2021年,殺人、強奸等八類主要刑事犯罪和毒品犯罪、搶劫搶奪案件、盜竊案件的立案數及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的交通事故數較2012年分別下降了64.4%、56.8%、96.1%、62.6%和59.3%。
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的同時,全國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改革治安管理、戶口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圍繞人民群眾出行辦事息息相關的身份證、駕駛證、出入境證件三大證件,不斷優化流程手續,革除繁苛限制,率先推出了“網上辦”“異地辦”“一門通辦”“全國通辦”。
據悉,公安機關負責的60項行政許可所需要的審批和頒發證件,辦理的時間均大大短于法定的時間。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政策舉措極大便利了廣大群眾的學習、工作、生產和生活,有力促進了投資商貿、創新創業,近5年來累計為群眾節省和減負的成本達2200億元,還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惠及億萬人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在這艱辛的奮斗歷程中,公安隊伍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記者招待會透露,10年來,全國有3799名民警英勇獻身,5萬余名公安民警光榮負傷,充分彰顯了公安隊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政治本色,堪稱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全國建成和啟用3027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
記者招待會介紹,過去10年,全國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總要求,持續推進法治公安建設,公安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執法公信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10年來,公安機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制定了反恐怖主義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網絡安全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和公安工作密切相關的15部法律、10部行政法規,出臺了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等規章22件,制定了一系列執法細則、行為指引、操作規程,確保公安執法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規范運行。
據介紹,在執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案,不斷改進執勤執法方式,強化執法全流程的監督管理,大力推進“五項制度”:推進受立案制度改革,明確立案的審查期限,加強日常檢查監督,有效解決了受立案不及時、不規范問題;實行現場執法音視頻記錄制度,為全國公安民警配發執法記錄儀130萬部,全程記錄、規范現場執法活動;推行辦案全程監督制度,全國市縣兩級建成和啟用了3027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基本覆蓋了全國建制市(縣),刑事案件原則上都在中心內辦理;深化執法公開制度,最大限度地公開執法依據、程序、進度、結果,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建立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實行執法過錯追責、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做到有權必有責、濫權必追責。
同時,10年來,公安機關始終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的方針,扎實開展隊伍教育整頓,大力整治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等問題,深入開展“大練兵”活動,舉辦了各類培訓班30多萬期,增強了廣大民警的宗旨意識、法治意識、人權意識和程序意識,執法水平不斷提升,出現了一大批體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求的“教科書”式執法范例,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