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視頻回顧
11月21日晚,人才賦能 智匯遂溪|“青年博士面對面”分享會在遂溪縣大成中學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共遂溪縣委組織部、共青團廣東醫科大學委員會、共青團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遂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遂溪縣委員會、遂溪縣教育局、遂溪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遂溪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等多單位聯合主辦,旨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青年人才入縣下鄉,搭建校地青年人才交流平臺,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生涯意識,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活動邀請了廣東醫科大學特聘副研究員、復旦大學理學博士周立爽和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廣東工業大學博士后康利梅為青年學子進行經驗分享與面對面交流。
博士經驗分享篇
《視坎坷為過客,鑄成功向未來》
康利梅博士
康利梅博士通過三個篇章回顧了她的成長歷程:
一、環境弄人,歷艱途,坎坷皆過客
她回顧了童年時期對成功的定義,以及在呂梁山區面對的挑戰,坦誠地分享了家鄉過往的貧困狀況和成長中遇到的挑戰。
二、方向篤定,富精神,成功在前方
她講述了精神力量如何引領她前行。支教老師的話語激勵她勇敢走出大山,呂梁兒女的精神鼓舞她堅定邁向未來。
三、初心守望,回首處,艱苦亦風光
她敘述了家鄉呂梁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發生的改變,以及她在自身取得成就的同時,還致力于教研互動反哺教學,教育賦能鄉村振興。
康博士以親身激勵我們:要堅定信念,篤定方向,腳踏實地,朝著目標穩步前行。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勇敢做自己》
周立爽博士
周立爽博士分享了她的成長歷程、職業發展路徑以及課題研究方向,同時對學生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規劃。
她鼓勵大家以興趣為導向,享受高中時期的學習旅程;更要勇于發展興趣愛好,積極嘗試與探索,勇敢前行,充實自我成長之旅。
此外,周博士還就學習方法和未來規劃提供了獨到見解。她強調設定明確目標、有效管理時間、主動學習和自我認知的重要性。對于未來規劃,她建議先深入了解不同職業領域,并考慮大學和專業選擇,了解不同的教育路徑,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現場互動交流篇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熱情高漲,踴躍提問,引發了一場充滿活力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而富有激情,學生們就心理調適、學習方法、時間管理及個人職業規劃等話題,向博士們尋求寶貴的見解和建議。
Q: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時常會遇到迷茫和動力不足的情況。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前進的動力?同時,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又該如何勇敢地站起來,繼續前行?
A:當學習過程中出現迷茫或動力不足時,可以嘗試將長遠的目標細化為一系列短期可實現的小目標。這樣做不僅能讓任務看起來更加清晰可行,還能通過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來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激發繼續前進的動力。此外,定期深思自己的內心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以及最初選擇這條道路的原因。記住那份初心,并讓它成為你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每當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不妨回頭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回顧那些曾經的努力與堅持,這將幫助你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Q:在學習過程中,盡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似乎并沒有看到明顯的進步。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調整?有什么學習方法可以借鑒?另外,對于英語學習,有哪些有效的技巧可以幫助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呢?
A:首先,當你發現自己雖然很努力但成績卻沒有顯著提高時,可能需要重新審視當前的學習策略是否適合自己。嘗試改變一下學習方式。同時,合理規劃時間,確保各科之間能夠均衡發展,既要鞏固優勢科目也要彌補弱勢領域。對于英語學習而言,建議在各種語境中積累詞匯量;在聽力訓練方面,建議多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注重平衡輸入與輸出的過程。
Q: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當時間管理遇到困難,計劃無法按時完成時,應該如何應對?
A:為了提升學習效率,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學習重點,并確保將寶貴的時間投入到最關鍵的任務上。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放松有助于恢復精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面對多項待辦事項時,建議根據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來設定優先級,然后按照這個順序一步步地去完成它們,更好地掌控時間。
Q:在選擇專業時,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
A:選擇專業時,建議綜合考慮個人興趣與職業規劃、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等多個方面。通過深入分析這些要素,可以幫助你做出更符合自身情況的選擇。
會后心得體會篇
隨著分享會的圓滿落幕,我們收到了來自同學們的熱烈反饋,其中有一封來信尤為觸動心弦。信件雖短,卻滿載著文字的重量。這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我們深感榮幸能夠見證這樣的交流,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富有意義和啟發性的對話。
此外,還有許多同學在會后深受啟發,紛紛拿起筆,將他們的感悟和思考凝結成文字。以下是部分同學對此次成長分享會心得體會的摘錄,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成長與變化。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這句話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礙,但只有堅定不移地向前行進,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周立爽老師和康利梅老師的故事分享更讓我體會這句話的含義,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唯有汗水與努力的付出才可榮獲美味的佳果。
康利梅博士說她是大山走出來的孩子,大山在我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個美化的場景,它有茂密的綠植,新鮮的空氣。可大山的里面,困著是一個個求學的孩子,更別說在以前那個不發達的年代了何況她還是個女性,坐在下面聆聽的我在想,她是有多大的毅力,才能走出這座大山,走向她的光輝未來的。她的簡介里豐富的獎項背后全是她辛勤汗水付出所收獲的果實。
周立爽博士說她來自吉林,求學之路跨了大約半個中國、盡管她以玩笑的語氣分享著她和我們這么大年紀時也不是什么科目都好的,可讓聽的人無不感到佩服。她打破了我們對“博士”這個詞語的刻板印象,“我只是對化學和生物感興趣,但是物理卻不太好”,原來博士也不是非得樣樣精通的,也可以有不會的事情,但是她對她感興趣的科目總是比旁人更努力一點,不至于讓落后的科目絆腳,讓我看到了她溫柔外表下一顆堅毅的心。
兩位成功女性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讓人都敬佩不已,更是看到了新時代的女性力量。
活動邀請兩位優秀青年博士為我們指引學習方向,她們在講臺上熱情地講述著自己的學習生涯,聽著她們的故事,我頗有啟發。
康利梅博士講述了她從小時候住在山里,見不到平坦的路,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的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的故事里是我們所遇不到的“怪事”。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如今的成就,讓我深深地贊嘆,領悟到了即使前方路坎坷也要勇敢的走下去。
周立爽博士講述了她從高中不太理想的學校一步一步考上博士的路程。雖然曾考研落榜,但是她從不放棄,總是努力學習,遇到優秀的老師帶領著她做著各種科研實驗。她的經歷讓我更加明白所有的成果都是要靠努力去爭取,路是自己的,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朝著目標方向去努力。
兩位博士的演講讓我感受到了學習可以改變生活,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習迷茫時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等等。分享會讓我感受頗深,我會從兩位博士的分享中汲取力量,朝著正確的方向而努力。
此次“青年博士面對面”分享會為遂溪縣的青年學生搭建了一個與高層次人才交流的平臺,青年博士們的智慧火花與學子們的求知欲望相互碰撞,共同繪制出一幅青年人才成長的美好藍圖。
本次活動由大成中學王漢同志主持。廣東醫科大學團委書記、駐遂溪縣雙百工作隊隊長陳炳權,廣州鐵路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駐遂溪縣雙百工作隊副隊長江富強,團縣委書記袁雅,大成中學黨委書記杜亮,以及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團縣委、縣教育局、大成中學等單位有關領導干部出席活動,400余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