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事關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人民群眾權益的保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工作,今年以來,該局牽頭建立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實現新的突破。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河北省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法治日報》記者對該系列案例進行梳理,以期通過以案釋法,提醒廣大經營者遵守交易秩序,維護市場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混淆包裝仿冒名酒
沒收產品并處罰款
2021年5月12日,根據群眾舉報,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帶領保定市市場監管局和徐水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保定市某酒類制造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核查,發現大量標有“北京二鍋頭”“革命小酒”“京宏”等標識的酒類產品,其標識和包裝裝潢涉嫌混淆仿冒知名酒企的產品。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指定由保定市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
經查,該公司現有“京宏”牌北京二鍋頭475箱、“京宏”牌北京二鍋頭酒八年陳釀511箱、“京宏”牌北京二鍋頭酒十年陳釀40箱、“京宏”牌革命小酒70箱。除“京宏”牌革命小酒贈送出樣酒11箱外,其余涉案酒類產品均未銷售。該公司生產的“京宏”牌北京二鍋頭白酒的包裝裝潢與北京二鍋頭酒業公司有一定影響的永豐牌“出口型小方瓶”白酒的包裝裝潢近似,“京宏”牌北京二鍋頭酒八年陳釀和十年陳釀的包裝裝潢與北京紅星公司有一定影響的“紅星藍瓶二鍋頭”系列白酒的包裝裝潢近似,“京宏”牌革命小酒的包裝裝潢與北京歐美歐尚酒業公司有一定影響的“革命小酒”系列白酒的包裝裝潢近似。
保定市市場監管局認為,保定市某酒類制造有限公司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屬市場混淆行為,遂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八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涉案產品,并給予罰款17萬元的行政處罰。
員工違反保密協議
同業競爭侵權當罰
2021年2月23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市場監管局接到某公司委托代理人投訴,稱該公司前員工李某涉嫌侵犯公司客戶名單等商業秘密信息。
經查,李某于2017年2月12日入職該公司,負責向客戶推銷產品、提供報價和客戶維護等工作,并于入職當日自愿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和《員工保密協議》,雙方協議將商業秘密定義為李某在任職期間獲取的任何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并約定保密期限為李某在公司任職期間及離職后5年。
李某在任職期間,取得公司原有客戶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和其所在公司的產品報價信息。2020年3月24日,李某在公司任職期間注冊成立了河北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并擔任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與原公司經營范圍高度相似。且李某離職后并未履行保密協議內容,其新注冊的河北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與原公司經營范圍屬相同行業,此后其先后與原公司客戶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交易合同,導致原公司客戶流失和經濟損失。
安平縣市場監管局認為,李某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三項的規定,屬侵犯商業秘密行為,遂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及《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59萬元,并給予罰款12萬元的行政處罰。
教師資格名不副實
虛假宣傳機構被罰
2021年3月29日,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市場監管局對邢臺某培訓學校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經營場所公示欄中,宣傳3名教師為一級教師,但沒有公示相關等級證書,也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證明教師的資格等級。
隨后,執法人員要求該公司提供相關材料證明,該公司委托其執行校長到襄都區市場監管局接受詢問,并提供了3名教師的勞務合同、教師資格證和二級教師等級證書原件及復印件。經查,該公司2021年3月9日在其公示欄宣傳3名教師為一級教師,而其提供的上述3名教師等級證書資格名稱均為二級教師,與其公示信息不一致。該公司公示宣傳一級教師的目的是吸引生源而增加交易機會。
邢臺市襄都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屬虛假宣傳行為,遂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給予罰款60萬元的行政處罰。
付費刷單提升排名
虛假交易行政處罰
2020年12月30日,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某汽車配件銷售有限公司涉嫌刷單炒信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某汽車配件銷售有限公司在某平臺經營一家車品旗艦店,銷售各類汽車的行車記錄儀。2020年6月至11月,為了通過虛假交易的方式提高銷量,提升經營店鋪在平臺的排名,獲得競爭優勢,該公司員工孟某通過推薦人聯系到刷單手,刷單手再通過微信或QQ號與該公司員工孟某事先商定,待刷單金額支付后,該公司寄給刷單手紙抽包裹。刷單手確認收貨后,給5分評價,為該公司在平臺的品旗艦店進行虛假刷單。
刷單成功后,該公司通過對公賬戶和該公司財務人員曹某的個人銀行賬戶,將刷單手的刷單本金及傭金轉給該公司員工孟某的個人銀行賬戶,孟某隨后將本金及刷單傭金轉給推薦人,推薦人再返還刷單手。半年時間內,當事人共刷單(虛假交易)1339筆,該公司返還刷單手本金37.49萬元,給付刷單傭金2萬元。
裕華區市場監管局認為,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屬虛假宣傳行為,遂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濫用權力限制競爭
建議整改恢復秩序
2021年8月,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涉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進行調查。
經查,2020年12月,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引進共享電動單車過程中,制定了《共享電動單車準入基本條件》《“共享電動單車”項目競爭性談判比選文件》和《“共享電動單車”項目競爭性談判比選公告》,當月通過競爭性談判方式確定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滄州市城區唯一一家共享電動單車經營企業。2021年5月,雙方簽訂《共管合作協議》約定“根據雙方合作的實際運營成果,到期后乙方無違規操作、無不良社會反響且考核合格優先順延”。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認為,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構成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遂依據反壟斷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向滄州市人民政府發出了《行政建議書》,建議滄州市人民政府責令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改正相關行為,恢復相關市場的公平競爭。
2021年11月,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收到滄州市人民政府反饋材料,滄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已按照《行政建議書》整改要求完成整改,恢復了相關市場公平競爭。下一步,滄州市將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繼續做好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管理工作。
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
第六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反壟斷法相關規定
第三十二條 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一條 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實施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向有關上級機關提出依法處理的建議。
老胡點評
公平競爭是法治社會的核心要義,也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只有市場主體在法治的軌道上運用正當方式開展公平競爭,才能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最大限度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從本期案例中可以看到,市場領域中形形色色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依然存在。無論是包裝混淆行為、虛假宣傳行為,還是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在本質上都是一種弄虛作假、侵害公平競爭的行為,不但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最終損害的必然是廣大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因此,針對當前市場領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花樣不斷翻新、手法不斷變換的情形,無論是立法部門、監管部門還是司法部門都應當與時俱進、創新思路,不斷織密法網、補牢漏洞、扎緊籠子,決不給那些不正當競爭者以可乘之機。
來源:法治日報(記者 周宵鵬)、智慧普法平臺(中國普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