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欧美俄罗斯乱妇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湛江市轉辦群眾信訪舉報件情況 (第二十八批)

作者: | 來源:湛江日報 | 時間:2021-09-25 點擊數:- 分享到: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湛江市轉辦群眾信訪舉報件情況 (第二十八批)

  9月24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市轉辦第二十八批信訪件22件(重點件1件)。其中,霞山區3件,坡頭區1件,雷州市8件,廉江市2件,遂溪縣4件,經開區4件。按污染類型分,水4件,大氣3件,生態5件,噪音5件,土壤1件,其它污染2件,大氣和噪聲1件,大氣和土壤1件。

  按照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要求,該批信訪件已于當日全部交辦有關縣(市、區),整改和處理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群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  (第二十二批次  2021年9月24、25日)

  1.受理編號:D2GD202109160006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有村民在徐聞縣錦和鎮洋尾仔村靠海邊一側的土地上非法抽沙作業,曾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問題未得到解決,相關部門以罰代管。

  行政區域:徐聞縣  污染類型:海洋

  調查核實情況:

  2021年9月17日,錦和鎮政府對反映的問題到洋尾仔村進行現場勘察和走訪。經現場勘察,錦和鎮洋尾仔村靠海邊一側土地上未發現有非法抽沙作業行為,也未發現有近期抽沙行為的痕跡;經走訪,周邊群眾反饋近期未發現洋尾仔村海邊有抽沙行為。

  經查,近年來,受建筑用砂價格高企的影響,非法采砂行為頻發,且采砂所在地距村莊較遠、采砂行為多在夜間作業,打擊難度大。錦和鎮政府高度重視轄區內的礦產資源保護和監管,不斷加強巡查和宣傳,發現非法采砂行為第一時間處理,并對處理結果進行不定期復查。近3年,錦和鎮政府收到2個關于“錦和鎮洋尾仔村非法采砂行為”的問題投訴,均發生于洋尾仔村艾公嶺。

  2020年3月2日,錦和鎮政府接到群眾舉報,反映王某航在艾公嶺南側(原華亨磚廠原采礦區范圍內)非法采砂。錦和鎮政府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到現場調查,并將相關線索移交縣自然資源局。經查,該處地類是工礦用地,礦區面積0.9613畝,王某航未取得采礦許可證,非法開采建設用砂礦。2020年3月8日,縣自然資源局對該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根據《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責令王某航停止非法開采建筑用砂,并處以罰款1.8萬元。2020年4月4日,王某航在錦和鎮國土部門監督下完成對該礦坑回填。2020年5月開始錦和鎮政府陸續在那板村委會各主要路段設置“禁止非法采砂警示牌”,公布舉報電話。

  2021年7月27日,錦和鎮政府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人在艾公嶺西南側非法采砂,錦和鎮政府迅速行動,當場查扣一臺挖掘機,并及時回填礦坑。2021年8月至今,艾公嶺沒有再發現非法采砂行為。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洋尾仔村確實發生過非法抽沙作業行為,錦和鎮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均已及時依法處理。但不存在相關部門以罰代管等情況。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一、9月17日下午,徐聞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梁瓊榮趕赴錦和鎮洋尾仔村督導工作,并要求各部門切實把交辦案件辦好辦實辦細,從嚴從快處理交辦案件。

  二、2021年9月17日至20日,錦和鎮政府組織人員對轄區內采砂易發地進行了巡查,并增設了“禁止非法采砂警示牌”。

  三、2021年9月20日錦和鎮政府已回訪周邊群眾,告知調查處理情況,向群眾釋疑。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加強巡查監管力度,保持對非法采砂行為高壓打擊態勢。二、多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知曉率,發動群眾加強監督和舉報。

  是否辦結:已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2.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176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金沙灣的水質變黑發臭,原因是西面的濱湖公園集赤坎、麻章、文車等周邊所有的生活污水,通過北橋河、南橋河等多條河渠流入湖里,湖水滿后打開軍民閘口,臭水就流入金沙灣。

  行政區域:赤坎區   污染類型:水

  調查核實情況:

  一、基本情況

  經查,群眾反映的濱湖,屬內海灣,稱鴨乸港,1969年修建軍民堤形成了濱湖。濱湖岸線總長12.6公里,湖區面積約260萬平方米,集雨面積173平方公里,涉及赤坎區、麻章區、遂溪縣,主要有赤坎江、華豐河、文車河、百姓渠等河渠匯入,通過軍民水閘流入金沙灣,具有調蓄洪水、防御海潮、休閑運動和城市景觀等功能。整治前,濱湖防洪(潮)標準低,水污染嚴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濱湖綜合治理,于2014年實施濱湖二期治理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清拆違章建筑、禽畜養殖場和垃圾堆放場,加固環湖堤壩,新建環湖綠道、水上棧橋、跨湖橋、觀景亭、休閑廣場、游艇碼頭,新增環湖綠化等,有效改善濱湖水環境。為加快推進流入濱湖河流10條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2020年采取特許經營方式實施中心城區水系第一階段治理工程,廣東省源天工程公司中標并實施治理工程,赤坎區、麻章區也分別按照湛江市水系綜合治理指揮部統一部署開展相關治理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新建沿河截污管道、污水處理站、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生態補水、治理河流周邊養殖污染等。通過綜合治理,濱湖片區的赤坎區、麻章區共10段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晴天無污水溢出流入濱湖,有效提高防洪(防潮)標準,水體水質得到明顯改善。遂溪縣加大文車片區的污水治理力度,通過將文車村生活污水納入遂溪縣鎮村生活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工程(PPP)項目,處理后流入文車河和北橋河;將高碧、北合、南新、塘口、九東5個村生活污水接入黃略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再排放入北橋河等措施,有效地對文車片區污水進行了治理。

  二、關于群眾反映問題調查情況

  9月18日至9月20日,赤坎區、麻章區、遂溪縣、湛江市住建局、湛江市水務局、湛江市城綜局等單位分別開展現場排查。

  1. 經市水務局排查,赤坎區、麻章區共10段河渠的排水口目前尚未發現晴天有污水直排問題,濱湖各匯水口(百姓渠出口、赤坎江出口、華豐河出口、文車河出口)個別區域水體有渾濁,主要原因是前段時間雨量較大,雨水沖刷泥沙和雨污混合溢流造成的。

  2. 經市住建局排查,軍民閘排水水質未見黑臭,濱湖的沿岸未發現污水直排口,濱湖湖水感觀良好,赤坎江入濱湖口未見黑臭。

  3. 麻章區開展城區河流沿線污染源排查治理,麻章城區北橋河、南溪河和鴨曹干渠等3段水體被列為湛江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對象,累計投入資金 1.5 億多元,通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完善縱向排水設施、治理河流周邊養殖污染等舉措,同時,率先在全市實施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河道常態保潔。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北橋河、南溪河和鴨曹干渠水質得到有效改善,消除黑臭,河道生態景觀也有了明顯提升,群眾對治理效果給予肯定。

  4.經遂溪縣政府排查,遂溪縣文車片區,黃略鎮文車村7條自然村末端設施和管網鋪設已完成,總接戶率為90%,但遂溪縣上鏡村末端設施因電力設施損壞不能正常運行,需要整改;遂溪縣后灣村末端設施因提升泵故障、管道破損不能正常運行,需要整改;遂溪縣二村末端設施能夠正常運行,但末端位置沙井垃圾未完成清理,末端設施出水管未接入排水溝渠,需要整改;遂溪縣頭村末端設施因選址離村莊距離較近,影響到周邊村民的生活并受到周邊村民有關噪音擾民的投訴,現已暫停運行,噪音擾民問題需要采取噪音防護措施,并由當地村委會協調解決。遂溪縣北境村1號末端設施因電力缺項,不能正常運行需要整改,遂溪縣住建部門、黃略鎮政府等正協調中節能遂溪水務有限公司進行搶修。高碧、北合、南新、塘口、九東5個村生活污水由黃略鎮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標后排放至北橋河。

  5.經赤坎區2021年9月19日對軍民水閘口兩側、赤坎江濱湖出口、百姓渠濱湖出口水質進行取樣檢測,軍民水閘口靠海一側水質氨氮值0.188mg/L、溶解氧6.0mg/L、透明度27.5cm;軍民水閘口靠濱湖一側水質氨氮值3.15mg/L、溶解氧5.4mg/L、透明度顯示透明水樣;赤坎江濱湖出口水質氨氮值2.67mg/L、溶解氧8.2mg/L、透明度26.1cm;百姓渠濱湖出口氨氮值4.85mg/L、溶解氧6.8mg/L、透明度16.2cm。軍民水閘口兩側、赤坎江濱湖出口水質檢測均無黑臭;百姓渠濱湖出口水質檢測3項數據2項合格,透明度16.2cm小于合格值(合格值為20cm),判定為輕度黑臭。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該問題部分屬實。其中,由于遂溪縣文車片區農村生活污水接戶率只達到90%及污水處理設施維護運行不到位,濱湖片區的管網雨污分流率不高,大雨時存在雨水混合污水造成污水管道滿溢,通過百姓渠、北橋河、南橋河等河渠流入湖里,污水未全部收集處理造成部分污水排入濱湖的情況屬實;北橋河、南橋河等多條河渠沿線已建有截污管道,赤坎區和麻章區的城市生活污水都得到有效收集處理,遂溪縣文車片區農村生活污水已接入末端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濱湖公園集赤坎、麻章、文車等周邊所有的生活污水,通過北橋河、南橋河等多條渠道流入湖里”的情況不屬實。2021年9月1日,湛江市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加快推進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湛江市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提出具體要求。對遂溪縣文車村部分污水處理設施未能正常運行問題,遂溪縣住建部門、黃略鎮政府等協調中節能遂溪水務有限公司進行搶修。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一、湛江市委、湛江市政府對湛江市建成區仍然存在管網空白區和雨污分流率不高造成污水處理率偏低問題高度重視,根據有關分工,湛江市水務局已于2021年8月31日編制完成并向湛江市政府上報《湛江市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第二階段)雨污分流實施方案(送審稿)》,湛江市政府正在征求各區、各有關單位的意見。

  二、遂溪縣組織黃略鎮、有關職能部門和中節能公司人員于2021年9月18日前往現場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行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對遂溪縣文車村部分污水處理設施未能正常運行問題,遂溪縣住建部門、黃略鎮政府等協調中節能遂溪水務有限公司進行搶修,共出動10余人,出動挖機、鉆孔機、拉線機、水泵、拉桿機、平板車等設備進行維修維護。針對巡查中發現遂溪縣文車村部分群眾未接入戶的問題,由遂溪縣住建局與相關鎮、村委會、中節能公司等有關單位加強溝通協調,就接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協調。針對遂溪縣高碧村高山片個別沙井雜物較多等問題,遂溪縣迅速組織環衛工人進行清理,已于2021年9月23日清理完畢。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湛江市積極推進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第二期(雨污分流)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提高雨污分流率,加強污水治理提質增效。二、根據市河長辦工作部署,進一步落實河(湖)長有關工作制度,不斷鞏固和提升濱湖和金沙灣水環境。三、加強宣傳,倡導群眾合理合規排放污水,共同維護好污水處理設施的良好運行。四、針對文車村部分群眾未接入戶的問題,遂溪縣將加強溝通協調,文車片區農村進一步將接戶率和污水收集率提升至95%。

  是否辦結:未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3.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153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來信舉報湛江瑞云湖公園負責人破壞生態環境的事項:1.明目張膽在赤坑水庫(現瑞云湖)使用高壓電電魚,清晨時運往外地出售。2.在排洪閘上設置攔網影響瑞云湖排洪。

  行政區域:赤坎區  污染類型:其他污染

  調查核實情況:

  赤坎水庫位于湛江市赤坎區瑞云湖公園內(水庫水利工程設施及庫面由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負責管理,陸域范圍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負責管理),原為湛江市備用水源,湛江市政府于2020年取消赤坎水庫作為飲用水備用水源。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湛江市部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復》要求,赤坎水庫仍按照原水目標進行管理。為提高水庫水質,經湛江市財政局批準,于2020年4月13日將赤坎水庫水面(14.5米以下高程)出租給湛江市安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養魚,以達到凈化水質目的。

  一、關于群眾反映“明目張膽在赤坑水庫(現瑞云湖)使用高壓電電魚,清晨時運往外地出售”的問題。

  經查,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赤坎水庫管理所和湛江市安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管理人員自去年以來在巡查中發現,時有周邊不法人員在凌晨3至4點左右利用蓄電池電魚機在赤坎水庫進行電魚。我局多次勸阻、驅離、沒收魚具,并設立警示牌,但是效果不理想,深夜電魚行為時有發生。據湛江市安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反映,該公司每年4月上旬在凌晨3至4點用網具開展捕撈作業,然后清晨將魚運離水庫出售,時長約10天。

  二、關于群眾反映“在排洪閘上設置攔網影響瑞云湖排洪”的問題。

  經查,赤坎水庫的排洪閘為自動溢流式,水位高于14.5米高程便自動溢流。為便于打撈水庫閘口漂浮物,避免漂浮物沖入下游南橋河,防止魚隨水沖走。赤坎水庫管理所在4個閘口的中間2個閘口設立了2個攔污柵。赤坎水庫自運行以來,水位均控制在14.5米高程以下(汛限水位為16.5米高程)。2個欄污柵設立以來歷經多次大暴雨,赤坎水庫溢洪閘口與大壩沒有出現排水不暢的問題。目前欄污柵對水庫正常排洪不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其中“周邊非法人員電魚現象”、“在排洪閘上設置攔污柵”的問題屬實;“湛江瑞云湖公園負責人破壞生態環境的事項:明目張膽在赤坎水庫(現瑞云湖)使用高壓電電魚,清晨時運往外地出售”、“攔網影響瑞云湖排洪”的問題不屬實。赤坎水庫管理所加強對重點時段的巡查,對水庫電魚行為進行布控;赤坎水庫管理所已與湛江市安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簽訂補充協議,當攔污柵對水庫排洪造成影響時,承包商無條件拆除攔污柵。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一、關于電魚出售問題。目前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已責令赤坎水庫管理所成立專項巡查監管領導小組,制定詳細周密巡查計劃,由該所站級以上領導干部帶隊,加強對重點時段的巡查。對水庫電魚行為進行布控,并與瑞云湖公園管理處、當地公安派出所等單位密切溝通,聯防聯治,防止電魚行為再次發生。加強宣傳力度,赤坎水庫管理所于9月23日前在水庫周邊增設10塊禁止捕魚、電魚警示牌。

  二、關于攔污網影響排洪問題。目前,市雷州青年運河管理局赤坎水庫管理所已與湛江市安聯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簽訂補充協議,當攔污柵對水庫排洪造成影響時,承包商無條件拆除攔污柵。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進一步加強巡查監管。成立專項巡查小組,制定巡查計劃,加強對水庫的巡查檢查,特別要加大對重點時段的巡查力度。加強與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加強水庫陸域范圍的巡邏,強化公園出入口管理,杜絕電魚人員進入水庫電魚。近期對電魚行為進行布控,發現電魚行為,馬上聯合執法部門收繳漁具并扣留電魚人員。二、進一步加強工程安全管理。9月19日至10月10日對全局水利工程排洪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對青年運河范圍內的5個水庫的排洪通道、啟閉設施、閘門、攔污棚和攔魚網等影響排洪的設施進行全面摸排,深入查找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水利工程運行安全。三、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定期不定期對干部職工履職盡責情況進行檢查監督,明確職責,壓實責任。堅持教育管理從嚴,監督問責從嚴,切實增強干部職工的事業心責任感。對工作不盡責、管理不到位,造成不良影響的,要追究當事人責任。

  是否辦結:未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4.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118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湛江市赤坎區海園路華盛家園東門(海園路一側)臨街商鋪有一家名為“湘湛情”的餐廳油煙對小區居民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在夜間營業期間。懇請當地政府在夜間7-8點進行實地調查。

  行政區域:赤坎區   污染類型:大氣

  調查核實情況:

  經查,“湘湛情”是位于赤坎區海園路華盛家園東門的第2家店鋪,經營湘菜。現場檢查發現,該店鋪廚房安裝有油煙凈化設備,烹飪時油煙經過凈化設備往下水道排放。店主稱其店鋪所在的商住樓有專用煙道,但店里一直沿用上任店主使用的排煙管,并沒有接入專用煙道。在調查過程中,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向圍觀的多名居民詢問是否受到油煙影響。居民表示,該店鋪將烹飪油煙排入下水道的行為,導致下水道各種異味沿管道反沖至居民家里的廚房和陽臺,嚴重擾民。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的問題屬實。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責令該店限期整改,將排煙管接入專用煙道。

  本部分反映問題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2021年9月18日晚,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向“湘湛情”依法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將排煙管接入專用煙道。該店主表示,會立即配合停業整改。9月19日上午,赤坎區領導帶領赤坎區城綜局、赤坎區南橋街道等有關職能部門到“湘湛情”檢查,發現“湘湛情”已為停業整改狀態。要求該店負責人必須完成整改后才能開業,避免油煙擾民。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赤坎區城綜局、南橋街道將安排巡查隊伍每日檢查 “湘湛情”是否落實整改措施,如發現該店鋪仍存在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處理。二、舉一反三,赤坎區城綜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轄區內餐飲店進行全面摸排,督促各餐飲店按照標準規范排放油煙。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5.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095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1、正大豬場自2015年投產以來污染嚴重,臭氣令人作嘔、污水橫流污染地下水等等問題觸目驚心。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檢查走過場。2、舉報湛江市遂溪縣港門鎮黃屋村官商勾結虛假設置船廠項目,大量非法抽取海砂牟利,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行政區域:遂溪縣 污染類型:海洋、水、大氣

  調查核實情況:

  群眾反映的“正大豬場”為正大(湛江)遂溪縣港門鎮黃屋村生豬養殖場(以下簡稱正大豬場),由廣東湛江正大豬業有限公司經營,位于湛江市遂溪縣港門鎮黃屋村雷州坡。正大養豬場項目總占地面積為215畝,總建筑面積為16000㎡,現有生豬存欄量為7100頭,今年以來生豬出欄量約8800頭。該養豬場生豬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豬糞、養殖廢水、臭氣(經厭氧發酵工藝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沼渣外售給農戶做肥料,沼液則通過污水處理系統達標到農灌標準后澆灌周邊樹林)。該養豬場已經辦理營業執照、環評審批及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記手續。

  群眾反映的遂溪縣港門鎮黃屋村船廠項目實為湛江市興港船業有限公司船舶修造廠填海工程。該工程屬于遂溪縣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是技術型、勞力型的制造業,項目業主為遂溪縣漁港工程管理中心,項目具體位置為港門鎮黃屋村對開海域,與北部灣遂溪避風港建設項目接壤相連,項目計劃建設:1000噸級船塢一個,簡易透水性碼頭200米(T型),項目總投資約5280萬元。

  一、關于群眾反映“正大豬場自2015年投產以來污染嚴重,臭氣令人作嘔、污水橫流污染地下水等等問題觸目驚心。遂溪環保局工作人員檢查走過場”的問題。

  經查,正大豬場養豬項目于2014年開工建設,于2015年11月建成,于2015年12月進行生豬養殖。正大豬場生豬養殖項目產生的污染物處理流程為:1、固體糞渣先排入沼氣池內,經過自然發酵成熟后將沼渣排到曬渣臺,曬渣臺處理后的沼渣則被作為有機肥外外售給周邊農民作農業生產使用;2、養殖產生的廢水經沼氣池發酵處理后,進入污水深度處理系統處理,達到污水排放標準后經罐車外運給農戶作灌溉農作物;3、通過“以上海酶博抑制酶為主,植物精華液加臭氧為輔”的除臭工藝降低惡臭發生和通過臭氧發生器將大風機抽出的剩余氣體進行臭氧分解,植物精油吸附和降解,降低臭氣含量。2021年9月18日現場檢查時,執法人員利用無人機高空觀察場內情況:該養豬場內配套建有1個污水處理設施、1個沼氣池、2 個沉淀池、2個沼液池、1個應急池。養豬場內的沼氣池、沉淀池、沼液池和應急池均有黑膜鋪設。養豬場內的污水處理池有冒泡現象,污水處理設施曝氣環節正在運行。養豬場內及周邊未發現污水橫流現象。

  據調查了解,深圳市索奧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9日出具《檢測報告》(報告編號:R18061506SXJ),結果顯示該養豬場場界無組織排放氨、硫化氫、臭氣濃度值均達標。深圳市縱誠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6日對該豬場出具《檢測報告》(報告編號:21090371004001),結果顯示各點位的臭氣濃度值均達標。2021年9月18日現場檢查時,執法人員未聞到臭味,當地村委會書記黃波及周邊群眾也表示沒有聞到臭味。并且,近1年多來,港門鎮未收到群眾對該養殖場排放臭氣的相關投訴。2021年9月18日晚18時,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委托深圳市縱誠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對正大豬場進行臭氣監測,監測結果待出。

  另外,自正大豬場2015年投產以來,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對于群眾投訴該養豬場的相關問題高度重視,均第一時間派出環境執法人員前往調查處理,也多次約談豬場相關負責人,于2017年3月8日、2017年10月18日、2018年6月15日對該公司出具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馬上整改,并依據相關規定于2017年11月27日、2018年7月12日對該公司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分別罰款7萬元、20萬元。同時,督促該養豬場落實整改,完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的建設。該養豬場也積極整改,不斷完善相關環保設備。2021年1-8月,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未收到關于該養豬場的相關問題投訴。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屬實部分:正大養豬場于2015年投產,對周圍環境有一定影響。但不存該養豬場污染嚴重和遂溪環保局工作人員走過場的情況。遂溪縣督促要求正大豬場進一步加強養殖糞渣、廢水等污染物的管理工作,豬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

  二、關于群眾反映“湛江市遂溪縣港門鎮黃屋村、官商勾結虛假設置船廠項目,大量非法抽取海砂謀利,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問題。

  經查,湛江市興港船業有限公司漁船船舶修造船及配套服務項目是遂溪縣2016年招商引資重點項目。2016年4月29日,縣政府召開會議,會議研究決定“原則同意該項目選址在港門鎮投資建設”。

  湛江市興港船業有限公司漁船船舶修造船及配套服務項目未取得海域使用權證,占用海域進行施工建設,屬于違法填海,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原遂溪縣海洋與漁業局于2017年7月10日責令其停止填海造地施工,并于2017年11月10日對其違法填海造地3.6036公頃違法占用海域行為進行了行政處罰。此案件已于2017年11月30日辦結。

  該項目實際是利用北部灣遂溪避風港建設項目疏浚清淤物吹填成陸,不涉及抽取海砂謀利的情況。并且,經2021年9月18日現場核查,截至目前,暫未發現該項目現場存在抽砂和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問題。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屬實部分:湛江市興港船業有限公司漁船船舶修造船及配套服務項目曾存在違法填海的行為。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一、9月18日下午,遂溪縣領導率隊到港門鎮督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通過實地查看、現場詢問、對照信訪案件資料等方式,督導檢查港門鎮關于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事項整改工作落實情況。同時要求,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嚴格落實環保責任,從戰略全局高度抓好環境治理工作;二是以問題為導向,舉一反三,主動開展自查自糾、查漏補缺,對標對表從嚴做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事項的各項整改工作;三是企業要結合本次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契機,馳而不息抓好問題整改,實現政企和諧發展,造福一方百姓。

  二、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督促正大豬場升級改造污染防治設施,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發揮治理功效。

  三、遂溪縣水務局要求正大豬場進一步加強養殖產生的固體糞渣、廢水等污染物的管理工作,落實專人管理;按照沼氣池、污水深度處理系統的設計容量合理排入;嚴格管控設計容量紅線和及時應對、消除大暴雨等極端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防止出現溢流污染地下水等現象發生。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港門鎮政府繼續強化監管,督促正大養豬場完善污水和臭氣處理設施,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障周邊群眾的健康生活環境。二、港門鎮政府針對湛江市興港船業有限公司漁船船舶修造船及配套服務項目有關問題,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加強與縣農業農村局溝通,強化遂溪海監大隊執法人員日常巡查監管,認真落實海監執法“三巡”制度,防止出現非法抽沙現象。同時,繼續強化宣傳教育,主動做好有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解釋工作,積極消除周邊群眾對項目的誤解。三、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將會同港門鎮政府做好宣傳引導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繼續督促正大豬場加強設施管理,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同時,跟蹤監測結果,如存在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從快進行查處。四、遂溪縣農業農村局督促正大豬場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切實做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指導服務工作,推進我縣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全覆蓋。五、遂溪縣水務局督促各鎮、各村進一步加強農村供水設施后期運維管理,開展對農村集中供水點附近各類污染源的排查清理工作,防止對飲用水源造成污染,確保群眾喝上干凈水、安全水。六、遂溪縣自然資源局繼續對相關海域用海進行嚴格監管,強化日常巡查監管,完善巡查方式,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巡查,適當增加巡查監管次數,確保巡查監管到位。同時,結合地球日、海洋日進行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海洋發展新理念,增強全社會愛海護海意識。七、舉一反三,加大對全縣生豬養殖行業及沿海項目監管力度,排查有關環境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八、遂溪縣將針對類似問題,聯系實際、深刻剖析,建立健全解決問題長效機制,落實制度保障。

  是否辦結:未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6.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062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強占北插村村民農田和耕地非法開采挖石和實施爆破作業,挖毀農田五十多畝,造成農田和耕地成為深潭。

  行政區域:徐聞縣  污染類型:生態

  調查核實情況:

  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城北鄉邁報礦區建筑用玄武巖礦位于廣東省徐聞縣城305°方向,直距約12公里處。礦區面積0.0501平方公里,距離最近居民點600米以上,采礦許可證號:C4408252017037130143937,有效期限:7年(2017/3/1~2024/3/1)。目前,該礦區已閉坑。

  一、關于群眾反映“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強占北插村村民群眾農田和耕地非法開采挖石”的問題。

  徐聞縣城北鄉邁報礦區建筑用玄武巖礦于2016年6月24日通過湛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土地與礦業權競價平臺舉行采礦權網上競價出讓,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競得該礦區采礦權,2017年3月1日取得了該礦采礦許可證。礦區所涉及的土地,是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與北插村村民通過協商租賃獲得使用權,開采作業合規合法。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二、關于群眾反映“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非法實施爆破作業”的問題。

  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委托技術單位編制了《徐聞縣城北鄉邁報礦區建筑用玄武巖礦爆破作業實施方案》,每次實施爆破作業都向徐聞縣公安局申請審批,由公安局委托技術單位進行爆破作業,不存在非法實施爆破現象。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三、關于反映“挖毀農田五十多畝,造成農田和耕地成為深潭”的問題。

  該礦區土地面積75.15畝,地類為草地,沒有占用農田和耕地。礦區已開采了大約31畝,由于村民不同意租賃剩余礦區土地,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無法取得剩余礦區的土地使用權。因此,2019年5月開始停止采挖石礦,向徐聞縣自然資源局申請關閉礦坑,并進行礦山地質環境

  保護和恢復治理。2020年3月13日,該礦區治理復綠工程已通過專家組驗收。2020年4月29日,徐聞縣自然資源局批準該公司礦區閉坑地質報告。根據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編制的《廣東省徐聞縣城北鄉邁報建筑用玄武巖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該礦區采空區改造為水塘,作為當地農田灌溉水源。目前,礦區閉坑治理后土地利用符合恢復治理方案要求。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本部分反映問題不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2021年9月19日,徐聞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梁瓊榮組織縣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徐聞分局和城北鄉政府等單位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并要求各部門務必認真調查,壓實責任,實事求是,切實把交辦案件辦好辦實辦細,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持續推進整改,向群眾解釋答疑。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加強與礦區周邊群眾的溝通,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訴求,切實解決存在問題,化解相關矛盾,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二、督促徐聞縣昌隆石料有限公司繼續做好治理復綠工程后期維護工作,確保治理復綠成果。

  是否辦結:已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7.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046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來信舉報遂溪縣嶺北鎮邁生村某村民從2021年4月開始在村內違建搭建鐵皮房出租給雷州老板辦大米加工廠,離居民家僅一墻之隔,有明顯的粉塵和噪音污染,已經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行政區域:遂溪縣  污染類型:大氣、噪音

  調查核實情況:

  群眾反映的“大米加工廠”名稱為遂溪縣嶺北民愛碾米鋪(以下簡稱“民愛碾米鋪”),位于遂溪縣嶺北鎮邁生村委會新村彭某生宅,類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為彭某生。營業范圍為:食用農產品初加工,生產工藝是將稻谷脫殼,再將谷殼粉碎成谷糠,生產設備是一臺碾米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為粉塵、噪聲等。該碾米鋪已依法辦理營業執照。

  一、關于群眾反映“嶺北鎮邁生村某村民在村內從2021年4月開始違建搭鐵皮房出租給雷州老板辦大米加工廠”的問題。

  經查,民愛碾米鋪經營者彭某生是遂溪縣嶺北鎮邁生村委會新村村民。經調查了解,信訪內容的“雷州老板”叫陳某明,其是該碾米廠的雇傭工人,負責碾米鋪的碾米工作。

  該碾米鋪2021年6月1日開始營業,占地42平方米,建筑物為磚砌和鐵皮結構,圍墻約1.5米高是磚砌體,磚砌體上方及建筑物頂是鐵皮結構。該碾米鋪沒有任何建筑報建手續,未報先建。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部分屬實。屬實部分:該碾米鋪未報先建。對于未報先建的問題,2021年9月18日現場檢查時,嶺北鎮政府對其下達《違法建設停工通知書》,要求該碾米鋪停業補辦相關手續,完成報建與備案。目前,該碾米鋪已停業整改。

  二、關于群眾反映“離居民家僅一墻之隔,有明顯的粉塵和噪音污染,已經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

  經查,該碾米鋪的右后方約4米處,有一間面積約10平方米的平房。平房有2個小房間,一間是雜物間,另一間內有一張簡易的床鋪,該2個房間都沒有安裝房門。碾米鋪的后方約10米處有一座居民住宅樓房。

  該碾米鋪碾米機運行期間,稻谷脫殼和粉碎谷殼會產生谷糠粉塵,產生的粉塵通過密封管道收集到布袋,沒有粉塵收集管道接到碾米鋪外。碾米鋪四面墻體的砌磚體高約1.5米,砌磚體上方和屋頂為鐵皮結構,開有兩個窗,對稱分布在碾米鋪的左墻和右墻。現場檢查時,碾米機周邊粉塵揚散不明顯。碾米機為間斷式碾米,每次碾米的時間短,不具備監測粉塵的條件。因此,未進行粉塵監測。

  遂溪縣環境保護監測站曾于2021年9月15日晝間對該碾米鋪進行噪聲監測。《監測報告》[遂環監(測)字(2021)第138號]顯示,廠界東為58.5分貝、廠界南為69.9分貝、廠界西為61.1分貝、廠界北為58.2分貝。依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7.2“b)村莊原則上執行1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1類聲環境功能區噪聲限值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該碾米鋪的噪聲已經超過1類聲環境功能區噪聲限值。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責令該碾米鋪限期采取有效措施(安裝專業隔音板),減輕噪聲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一、2021年9月18日下午,遂溪縣委領導率隊到嶺北鎮邁生村進行現場督導。強調嶺北鎮政府要會同相關部門核實該碾米鋪的用地性質,堅守生態紅線,嚴查違法建筑。對該碾米鋪的噪音、粉塵加強監測,指導該碾米鋪改進噪音、粉塵的圍蔽,嚴格落實隔音減音措施、降塵抑塵措施,確保將對周邊環境影響降至最低,保障周邊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對于未報先建的問題,2021年9月18日現場檢查時,嶺北鎮政府對其下達《違法建設停工通知書》,要求該碾米鋪停業補辦相關手續,完成報建與備案。目前,該碾米鋪已停業整改。

  三、對于粉塵、噪聲污染問題。2021年9月19日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調解處理。經調解,該碾米鋪的經營者同意對粉塵、噪聲問題進行整改。同日,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對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湛(遂)環整改〔2021〕90號),并限該碾米鋪于2021年9月22日前采取有效措施(安裝專業隔音板),減輕噪聲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目前,該碾米鋪已完成整改,安裝了阻燃膠合隔音板。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加強管理,整改到位。督促民愛碾米鋪在2021年10月20日前完善報建手續。同時,落實環保主體責任,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防止污染環境。二、加大力度,嚴格執法。市生態環境局遂溪分局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環境管理。嶺北鎮政府加強巡查(每月一次),督促該碾米鋪依法經營,并時將調查情況反饋給群眾,耐心做好周邊群眾思想工作,讓群眾知情、讓群眾理解,妥善處理鋪鄰關系,積極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防止出現鋪鄰矛盾。三、舉一反三,全面排查。近期,遂溪縣將全面排查糧食加工行業,規范行業環境,督促企業守法經營,嚴查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8.受理編號:D2GD202109170022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雷州市南光農場8隊粵蒙石材廠每天產生的灰塵、噪音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產生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至農田,污染農田土壤,堵塞排水溝。

  行政區域:雷州市

  污染類型:大氣、水、土壤、噪音

  調查核實情況:

  現場檢查發現,該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粉塵、廢水、石粉渣、噪聲。其切割工段產生的粉塵采用噴淋裝置降塵處理,噴淋過程中產生的含有石粉的廢水集中收集于廠區沉淀池中,經沉淀處理后,池中上層清水噴淋降塵循環使用,不外排。底層石粉沉降的石粉渣,由該廠間斷性的清運綜合利用。此外,距離該廠最近的居民區為南光農場八隊及十三隊(距離約200米),該廠切割設備主要安裝在廠內相對居民區較遠處。2021年9月19日檢查時,該廠處于停產狀態,但有近期生產的跡象。該廠周邊為甘蔗旱地,無水田,經對其周圍甘蔗地初步勘察,甘蔗地周圍土壤無異常。目前暫未發現有“污染農田土壤,堵塞排水溝”的現象。但該廠石粉渣堆放點的管理較差,沒有有效的防雨防滲措施。接到轉辦件前,雷高鎮政府曾于2021年8月25日、8月31日對該石材加工廠檢查,要求該石材加工廠對石粉渣堆放點存在問題開展整改工作。其后,該石材加工廠于2021年8月31日開始自行停工整改。

  綜上,群眾反映情況部分屬實。屬實部分有:雷州市雷高鎮蒙粵石材加工廠在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粉塵、廢水、噪聲等污染物,但檢查時該廠處于停產狀態,現場未發現有粉塵、噪聲、廢水排放,暫時無法評判其產生的粉塵、噪聲、廢水是否嚴重影響旁邊的居民正常生活休息。暫未發現生產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至農田,污染農田土壤,堵塞排水溝的情況。雷高鎮政府要求豐收公司對該石材加工廠加強管理,豐收公司于向該石材加工廠作出《停工整改通知書》。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2021年9月18日,雷高鎮政府要求豐收公司對該石材加工廠加強管理,豐收公司于當天向該石材加工廠作出《停工整改通知書》,要求該廠立即停工整改,達不到環保相關規定不得開工。2021年9月19日,市生態環境局雷州分局督促該石材加工廠嚴格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自身短板進行逐一排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切實整改,并及時辦理排污登記手續,加強粉塵噴淋及廢水循環使用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降噪抑塵工作,防止出現噪聲、粉塵擾民等環境污染問題。同日,雷州市自然資源局要求廣東省豐收糖業發展有限公司南光農場加強對農場土地租賃管理,防止“散亂污”企業入住污染環境。目前,該石材加工廠處于停工整改狀態。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雷州市有關職能單位繼續跟蹤雷州市雷高鎮蒙粵石材加工廠整改工作落實情況,確保整改到位。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加強對該石材加工廠的環境監測,一經發現問題,將督促整改;整改不達標的,將依法查處。三、舉一反三,加強對全市石材加工廠的巡查監管,嚴格落實“防范在先、發現及時、制止有效、查處到位”的工作目標,嚴厲打擊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杜絕該類現象的發生。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9.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045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廉江市城北街道石龍村委塘山村115畝和樟村223畝的原始森林遭到嚴重破壞,省委巡視組第五組巡視報告明確要求責令停工整改,巡視組離開后不但沒有停工整改反而變本加厲,毀掉了村民保護幾百年的山林,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導致山體滑坡,水土流失,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兩村村民集體抗議無效。

  行政區域:廉江市  污染類型:生態

  調查核實情況:

  一、關于群眾反映“原始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問題。

  經查,村民所反映的湛江廉江市城北街道石龍村委塘山村115畝和樟村223畝的原始森林位于廉江市城區北面的塘山嶺,舊稱謝建嶂,是一座東西走向的山脈,綿延數公里。經自然資源部門核定,群眾反映的地塊林種為省級生態公益林,起源是人工林,不是天然林,因此不是原始森林,2020年廉江市對塘山嶺實施升級改造,僅清理雜木雜灌雜草,不涉及名貴樹木,優化綠植間種易生長的較小的常綠觀賞性高容易養護的鄉土闊葉樹種,屬于林相改造,沒有改變林地性質。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二、關于群眾反映“省委巡視組離開后變本加厲毀掉山林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

  省委第五巡視組2020年對廉江市巡視反饋意見:“廉江在財力薄弱、民生欠賬較多的情況下,投資6630萬元在植被條件良好的某生態公園搞綠化升級,擬鏟除原生樹木,種名貴樹種”的問題,廉江市已于2021年4月30日完成整改,具體落實的整改內容為:一是召開專家論證會聽取專家意見,盡可能不傷害植被,對原有生態綠化做到“應留盡留、應保盡保”,僅清理速生桉樹及雜草,保持生態多樣性;二是征求各方意見,優化綠植更種易生長的較小的常綠觀賞性高容易養護的本地樹種;三是開支方面“應減盡減”,進一步優化調整設計方案,通過合理化園路走向,調整栽種植物的品種、規格及數量,盡量減少對山體原有植被及樹木的破壞,對原有生態綠化做到“應留盡留、應保盡保”。力求將塘山嶺改造升級項目建成降成本不降質量,具有本地特色,群眾喜愛的生態公園。

  多年來,廉江市歷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議案要整合資源優勢對塘山嶺進行林相改造和建設塘山嶺生態公園。2000年開始廉江市每年植樹節期間對塘山嶺的原有雜亂無章的桉樹、小雜木進行換植風景樹木,投入資金800多萬元于2006年建成塘山嶺生態公園牌樓、大鐘閣、書香亭、登山水泥階梯等,塘山嶺生態公園初具規模,成為廉江市市民休閑登山好去處。隨著廉江的經濟發展,城市擴容提質,市民對美好生活需求越來越強烈。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為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于2018年建成廉江櫻花公園,成為廉江會客廳和名片。塘山嶺作為櫻花公園后屏幕,為推動休閑文體旅融合發展,2019年3月19日經中共廉江市委十三屆第75次常委會同意實施塘山嶺實施升級改造工程,2019年9月17日通過發改部門的立項批復。2020年實施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工程是城市擴容提質的需要,是嚴格按程序和設計開展的一項民生工程,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的25.7%,不存在省委巡視組離開后又變本加厲進行施工破壞山林的情況。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三、關于群眾反映“施工導致山體滑坡,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的問題。

  經核實,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工程的項目施工方廣東中都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在施工期間,由于汛期和強對流天氣的影響,種植風景樹木配土沒及時加固和覆蓋,有黃泥土壤裸露現象,遇強降雨存在有黃泥水滲漏到綠道約80米長的路面上和櫻花公園綠化灌溉儲水塘中,群眾反映有黃泥水污染的路面的情況部分屬實。村民曾就此問題向廉江市有關部門反映,廉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積極回應,已責令施工方立即作出整改,及時清掃路面和做好工地的加固和覆蓋。經現場核實,該處工地沒有發生過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的情況。群眾反映山體滑坡,水土流失,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的情況不屬實。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9月18日廉江市政府主要領導到塘山嶺生態公園進行現場督導,對該工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要求監理單位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施工單位要嚴格按設計和施工合同內容施工,并要求在強降雨期間嚴禁施工,對黃土裸露的部分進行植被加固,杜絕因施工出現揚塵、噪音擾民的情況。對于施工過程因強降雨產生黃泥水流入綠道的情況,已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干凈。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督促項目監理方加強對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項目的監管,業主單位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也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共同確保施工安全,防止出現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現象;同時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優化施工工序,避免粉塵、噪聲擾民。二、做好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項目相關信息的公開,使群眾及時了解項目的內容及進展情況;同時要對涉及周邊的村民做好解釋工作,爭取村民對項目的支持。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10.受理編號:D2GD202109170019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赤坎區百姓村美食街內的百姓音樂餐吧,每天晚上8點至凌晨4點噪聲嚴重影響周邊居民休息。

  行政區域:赤坎區   污染類型:噪音

  調查核實情況:

  2021年9月18日晚,赤坎區領導帶領赤坎區城綜局等有關職能部門到現場進行調查。經查,“百姓音樂餐吧”位于赤坎區百姓村美食街,經營酒水、小吃,臨近的百姓東四路有較多居民住宅樓。現場檢查發現,該店鋪內有低音炮等音響設備。該店主表示,店鋪每日經營時間為20:30至翌日02:00左右,營業期間會使用店鋪內的音響設備。在調查過程中,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隨機詢問附近2名居民是否受到該店鋪噪聲影響。1名居民表示,受到該店鋪音響的噪聲影響;另1名居民表示,自己休息較晚,沒明顯受到噪聲影響。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赤坎區城綜局責令“百姓音樂餐吧”停止使用低音炮等產生噪聲過大的音響設備。

  本部分反映問題基本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2021年9月18日晚,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向“百姓音樂餐吧”依法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限其9月19日前停止使用低音炮等產生噪聲過大的音響設備。該店主表示,愿意配合進行整改。9月19日上午,赤坎區領導率隊至現場進行檢查,要求赤坎區城綜局、赤坎區南橋街道加強巡查管理,避免噪聲擾民。當天夜晚,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中隊巡查“百姓音樂餐吧”,發現該餐吧已停止使用低音炮設備。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赤坎區城綜局、南橋街道將安排巡查隊伍每日檢查 “百姓音樂餐吧”是否已落實整改措施。同時,將邀請第三方機構在9月27日前進行2次以上噪聲監測;如發現該店鋪仍存在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處理。二、舉一反三,赤坎區城綜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轄區內餐飲店進行全面摸排,督促各門店規范使用音響設備,避免產生噪音擾民。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11.受理編號:D2GD202109170008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徐聞縣水尾村垃圾中轉站距離居民樓20多米,經常露天堆放大量生活垃圾,垃圾四處飄散,十幾天才清理一次,還在現場焚燒垃圾,產生刺鼻難聞的氣味和揚塵,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行政區域:徐聞縣  污染類型:大氣

  調查核實情況:

  經查,群眾反映的垃圾中轉站實際上是西連鎮水尾村委會露天垃圾收集池。該垃圾收集池是水尾村委會經村民集體討論決定修建,2012年建成,2018年擴建,現面積約200平方米,離最近的居民樓約50米。目前水尾村委會配備保潔員18名,生活垃圾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因水尾村委會人口多,且全村僅有1個垃圾收集池,從而導致垃圾收集池比較容易出現堆積過多現象。9月18日,現場調查發現,現場存在焚燒垃圾的痕跡。現場垃圾堆積過多,導致產生較大臭味。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西連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清理轉運了垃圾,并清掃干凈垃圾收集池及周邊環境衛生;9月19日下午拆除清理垃圾收集池垃圾,揚撒石灰進行消殺,設置禁止傾倒垃圾警示牌。

  本部分反映問題基本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西連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清理轉運了垃圾,并清掃干凈垃圾收集池及周邊環境衛生。9月18日晚,西連鎮走訪群眾了解情況,聽取群眾意見建議。9月19日上午,西連鎮召集水尾村村民、村干部、保潔員等有關人員開會商議,經集體討論決定,原垃圾收集池即日起不再使用。9月19日下午拆除清理垃圾收集池垃圾,揚撒石灰進行消殺,設置禁止傾倒垃圾警示牌。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投放垃圾桶到村民家門口,由保潔員收集后直接裝車轉運到西連鎮垃圾中轉站,確保垃圾不落地。二、確保垃圾轉運及時,防止垃圾堆積過多散發異味,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發生。三、加強環境衛生宣傳,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識,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是否辦結:已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9.受理編號:X2GD202109170045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廉江市城北街道石龍村委塘山村115畝和樟村223畝的原始森林遭到嚴重破壞,省委巡視組第五組巡視報告明確要求責令停工整改,巡視組離開后不但沒有停工整改反而變本加厲,毀掉了村民保護幾百年的山林,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導致山體滑坡,水土流失,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兩村村民集體抗議無效。

  行政區域:廉江市  污染類型:生態

  調查核實情況:

  一、關于群眾反映“原始森林遭受嚴重破壞”的問題。

  經查,村民所反映的湛江廉江市城北街道石龍村委塘山村115畝和樟村223畝的原始森林位于廉江市城區北面的塘山嶺,舊稱謝建嶂,是一座東西走向的山脈,綿延數公里。經自然資源部門核定,群眾反映的地塊林種為省級生態公益林,起源是人工林,不是天然林,因此不是原始森林,2020年廉江市對塘山嶺實施升級改造,僅清理雜木雜灌雜草,不涉及名貴樹木,優化綠植間種易生長的較小的常綠觀賞性高容易養護的鄉土闊葉樹種,屬于林相改造,沒有改變林地性質。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二、關于群眾反映“省委巡視組離開后變本加厲毀掉山林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

  省委第五巡視組2020年對廉江市巡視反饋意見:“廉江在財力薄弱、民生欠賬較多的情況下,投資6630萬元在植被條件良好的某生態公園搞綠化升級,擬鏟除原生樹木,種名貴樹種”的問題,廉江市已于2021年4月30日完成整改,具體落實的整改內容為:一是召開專家論證會聽取專家意見,盡可能不傷害植被,對原有生態綠化做到“應留盡留、應保盡保”,僅清理速生桉樹及雜草,保持生態多樣性;二是征求各方意見,優化綠植更種易生長的較小的常綠觀賞性高容易養護的本地樹種;三是開支方面“應減盡減”,進一步優化調整設計方案,通過合理化園路走向,調整栽種植物的品種、規格及數量,盡量減少對山體原有植被及樹木的破壞,對原有生態綠化做到“應留盡留、應保盡保”。力求將塘山嶺改造升級項目建成降成本不降質量,具有本地特色,群眾喜愛的生態公園。

  多年來,廉江市歷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議案要整合資源優勢對塘山嶺進行林相改造和建設塘山嶺生態公園。2000年開始廉江市每年植樹節期間對塘山嶺的原有雜亂無章的桉樹、小雜木進行換植風景樹木,投入資金800多萬元于2006年建成塘山嶺生態公園牌樓、大鐘閣、書香亭、登山水泥階梯等,塘山嶺生態公園初具規模,成為廉江市市民休閑登山好去處。隨著廉江的經濟發展,城市擴容提質,市民對美好生活需求越來越強烈。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為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于2018年建成廉江櫻花公園,成為廉江會客廳和名片。塘山嶺作為櫻花公園后屏幕,為推動休閑文體旅融合發展,2019年3月19日經中共廉江市委十三屆第75次常委會同意實施塘山嶺實施升級改造工程,2019年9月17日通過發改部門的立項批復。2020年實施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工程是城市擴容提質的需要,是嚴格按程序和設計開展的一項民生工程,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的25.7%,不存在省委巡視組離開后又變本加厲進行施工破壞山林的情況。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三、關于群眾反映“施工導致山體滑坡,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的問題。

  經核實,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工程的項目施工方廣東中都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在施工期間,由于汛期和強對流天氣的影響,種植風景樹木配土沒及時加固和覆蓋,有黃泥土壤裸露現象,遇強降雨存在有黃泥水滲漏到綠道約80米長的路面上和櫻花公園綠化灌溉儲水塘中,群眾反映有黃泥水污染的路面的情況部分屬實。村民曾就此問題向廉江市有關部門反映,廉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積極回應,已責令施工方立即作出整改,及時清掃路面和做好工地的加固和覆蓋。經現場核實,該處工地沒有發生過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的情況。群眾反映山體滑坡,水土流失,黃泥水污染了大半個城北區的情況不屬實。

  本部分反映問題部分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9月18日廉江市政府主要領導到塘山嶺生態公園進行現場督導,對該工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要求監理單位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施工單位要嚴格按設計和施工合同內容施工,并要求在強降雨期間嚴禁施工,對黃土裸露的部分進行植被加固,杜絕因施工出現揚塵、噪音擾民的情況。對于施工過程因強降雨產生黃泥水流入綠道的情況,已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干凈。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督促項目監理方加強對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項目的監管,業主單位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也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共同確保施工安全,防止出現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現象;同時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和優化施工工序,避免粉塵、噪聲擾民。二、做好塘山嶺綠化升級改造項目相關信息的公開,使群眾及時了解項目的內容及進展情況;同時要對涉及周邊的村民做好解釋工作,爭取村民對項目的支持。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10.受理編號:D2GD202109170019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赤坎區百姓村美食街內的百姓音樂餐吧,每天晚上8點至凌晨4點噪聲嚴重影響周邊居民休息。

  行政區域:赤坎區   污染類型:噪音

  調查核實情況:

  2021年9月18日晚,赤坎區領導帶領赤坎區城綜局等有關職能部門到現場進行調查。經查,“百姓音樂餐吧”位于赤坎區百姓村美食街,經營酒水、小吃,臨近的百姓東四路有較多居民住宅樓。現場檢查發現,該店鋪內有低音炮等音響設備。該店主表示,店鋪每日經營時間為20:30至翌日02:00左右,營業期間會使用店鋪內的音響設備。在調查過程中,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隨機詢問附近2名居民是否受到該店鋪噪聲影響。1名居民表示,受到該店鋪音響的噪聲影響;另1名居民表示,自己休息較晚,沒明顯受到噪聲影響。

  綜上所述,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赤坎區城綜局責令“百姓音樂餐吧”停止使用低音炮等產生噪聲過大的音響設備。

  本部分反映問題基本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2021年9月18日晚,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人員向“百姓音樂餐吧”依法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限其9月19日前停止使用低音炮等產生噪聲過大的音響設備。該店主表示,愿意配合進行整改。9月19日上午,赤坎區領導率隊至現場進行檢查,要求赤坎區城綜局、赤坎區南橋街道加強巡查管理,避免噪聲擾民。當天夜晚,赤坎區城綜局執法中隊巡查“百姓音樂餐吧”,發現該餐吧已停止使用低音炮設備。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赤坎區城綜局、南橋街道將安排巡查隊伍每日檢查 “百姓音樂餐吧”是否已落實整改措施。同時,將邀請第三方機構在9月27日前進行2次以上噪聲監測;如發現該店鋪仍存在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處理。二、舉一反三,赤坎區城綜局將聯合相關部門對轄區內餐飲店進行全面摸排,督促各門店規范使用音響設備,避免產生噪音擾民。

  是否辦結:階段性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11.受理編號:D2GD202109170008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反映徐聞縣水尾村垃圾中轉站距離居民樓20多米,經常露天堆放大量生活垃圾,垃圾四處飄散,十幾天才清理一次,還在現場焚燒垃圾,產生刺鼻難聞的氣味和揚塵,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行政區域:徐聞縣  污染類型:大氣

  調查核實情況:

  經查,群眾反映的垃圾中轉站實際上是西連鎮水尾村委會露天垃圾收集池。該垃圾收集池是水尾村委會經村民集體討論決定修建,2012年建成,2018年擴建,現面積約200平方米,離最近的居民樓約50米。目前水尾村委會配備保潔員18名,生活垃圾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因水尾村委會人口多,且全村僅有1個垃圾收集池,從而導致垃圾收集池比較容易出現堆積過多現象。9月18日,現場調查發現,現場存在焚燒垃圾的痕跡。現場垃圾堆積過多,導致產生較大臭味。

  綜上,群眾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西連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清理轉運了垃圾,并清掃干凈垃圾收集池及周邊環境衛生;9月19日下午拆除清理垃圾收集池垃圾,揚撒石灰進行消殺,設置禁止傾倒垃圾警示牌。

  本部分反映問題基本屬實。

  處理和整改情況:

  西連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清理轉運了垃圾,并清掃干凈垃圾收集池及周邊環境衛生。9月18日晚,西連鎮走訪群眾了解情況,聽取群眾意見建議。9月19日上午,西連鎮召集水尾村村民、村干部、保潔員等有關人員開會商議,經集體討論決定,原垃圾收集池即日起不再使用。9月19日下午拆除清理垃圾收集池垃圾,揚撒石灰進行消殺,設置禁止傾倒垃圾警示牌。

  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投放垃圾桶到村民家門口,由保潔員收集后直接裝車轉運到西連鎮垃圾中轉站,確保垃圾不落地。二、確保垃圾轉運及時,防止垃圾堆積過多散發異味,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發生。三、加強環境衛生宣傳,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識,共同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是否辦結:已辦結

  責任人被處理情況:無


    <tt id="f0d7e"></tt>
  1. <button id="f0d7e"></button>

  2. <th id="f0d7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