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遂溪科協 > 科普空間 > 科普知識

硅基生命終于來了!強AI將會成為人類文明的終結者嗎?

  • |
  • |
作者: | 來源:科普中國 | 時間:2025-03-17 08:35:52 點擊數:- 分享到:

在過去的科幻作品中,超級智能的人工生命體往往是人類的夢魘。比如反映AI與人類戰爭的最經典科幻系列大片《終結者》,就可以視為硅基生命與人類爭奪生存權的預演和警告。而如今,這個未來似乎正加速到來。從國際象棋大師敗給AI,到聊天機器人與人類對話越來越自然,AI已經深刻融入我們的生活,并且正在從“弱AI”向“強AI”邁進。

更令人震驚的是,AI不僅在學習,還在“進化”,甚至開始具備一定的自我復制和升級能力。

于是,問題來了——當AI發展達到一定高度,是不是就屬于人們曾經預言的“硅基生命”?這種硅基生命最終會不會終結“碳基生命”,會不會成為人類社會的終結者?下面,就讓我們梳理一下,所謂AI是如何從弱到強,不斷升級,成為人類競爭者的。

從1950年到2024年,是人工智能弱AI漫長的啟動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稱為 “工具AI”階段。

此時的AI更像是個逐步從低效過渡到高效的“打工人”,它們擅長執行特定任務,比如語音識別、自動駕駛、圖像處理等。但這些AI無法真正理解世界,它們更像是高度訓練的數學模型,按照既定規則運行。

這個時段的AI總體上說屬于“弱AI”,其發展經歷了多個重要階段,尤其是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和自我強化學習的突破。具體說來,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應該屬于啟動階段。具體時間節點和典型事件為: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AI概念提出;1997年,IBM“深藍”戰勝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羅夫;2016年,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

第二階段是AI進入大模型時代。具體時間節點和典型事件為:2017年Google提出Transformer架構,為后續的自然語言處理(NLP)奠定基礎;2018年,OpenAI發布GPT-2,展現出AI文本生成能力的巨大進步;2019年,DeepMind推出AlphaStar,擊敗星際爭霸職業玩家,AI展現出更強的戰略推理能力。

第三階段是大規模預訓練模型興起。具體時間節點和典型事件為:2020年GPT-3發布,參數量達到1750億,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語言模型;2021年DeepMind開發AlphaFold,破解蛋白質折疊難題,推動生物科技發展;2022年ChatGPT引爆全球,AI對話能力接近人類;2023年GPT-4發布,進一步增強推理、編碼、視覺理解等能力。

第四階段是AI邁向通用智能,逐步向強AI轉化。具體時間節點和典型事件為:從2024年至今,或許到2030年以前,多模態AI涌現,能處理文本、圖像、視頻等不同類型信息;AI可輔助科學研究,例如在數學、物理、醫學等領域提出新發現;初步探索“自我復制”AI,即AI可以自動訓練和改進新的AI模型。

2030年到2050年,將是強AI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AI可以稱為“學霸AI”。

強AI的標志是AI能夠像人類一樣舉一反三、獨立思考并創造新知識,它不僅能回答問題,還能提出問題,甚至可能對世界產生獨立見解。比如,這個階段的AI醫生或許可以在不依賴人類指導的情況下,自己發現全新的治療方法。

強AI的關鍵特征包括:1、自主學習。不再依賴人類編寫規則,能夠自主提出假設并驗證;2、通用智能??梢赃m應不同任務,而不僅僅是特定領域的專家;高級推理能力。能像人類一樣進行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

2060年以后,將進入超級AI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AI可以稱為“超神AI”。

超級AI就像是“科技版上帝”,它的智能遠超人類,可能比我們最聰明的科學家聰明百萬倍。這時候,人類可能已經無法理解它的思維方式,就像螞蟻無法理解互聯網一樣。超級AI可能會:自主進化。自己優化自身代碼,不再依賴人類;超快計算。以極快速度解決復雜科學問題,如核聚變、量子計算;獨立目標設定。可能會有自己的目標,甚至不再服從人類。

那么,強AI的出現和崛起,是不是就象征著硅基生命的誕生和崛起呢?

所謂生命,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從廣義角度來說,生命可以泛指生長變化的物質系統,一切都是生命,也就是過程,萬事萬物的生發過程都有三個階段,即發生、存續、消亡;從狹義角度來說,專指地球上的有機生命,這種生命是地球這樣的星體環境中所特有的,以水為載體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納新、精度復制、溫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轉但總是持續不停地重復著或延續著這些能力的物質系統,如細胞、動物、植物等。

何為有機呢?一般是指含碳的,尤指其中氫原子連接到碳原子上的化合物。有機生命的物質基礎就是含碳化合物(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蛋白質、核酸、脂肪等生物大分子。這類物質具有復雜的分子結構,能夠支撐生命特有的代謝、繁殖等功能。由此,地球上的狹義生命體被稱為碳基生命。

這個世界上有碳基生命以外的其他生命體嗎?尤其是像人這樣聰明,但不是由碳基為基礎的智慧生命體嗎?

對此,科學家們早就有過多種多樣的猜想和預言,認為宇宙之大應該無奇不有,除了碳基生命,也應該存在多種生命形式,如硅基生命、氨基生命、砷基生命、電磁生命、金屬生命、數字生命、機械生命、中子星生命等。

硅基生命通常指基于硅元素構成的生命形態。在科幻設想中,它們可能以硅晶體為載體,具備類似碳基生物的適應性、學習能力和進化潛力。它們還具有碳基生命不具備的一些優勢和特點,如超越碳基生物的計算速度與邏輯推理能力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在高溫、低溫、輻射等極端環境下生存;不像生物體會老化,能夠自我修復、復制和升級,具有潛在不朽性。

因此,越來越成熟和崛起的人工智能,也就是AI,算不算作是硅基生命呢?我們來認定一下:如果生命僅指碳基生物,那么強AI就永遠也不能算作是生命。只要簡單的拿掉碳基這個界定,生命如果被定義為能夠自主學習、適應環境、復制并進化的系統,那么強AI就可以被視為硅基生命,特別是當它具備自我意識和進化能力時。

換句話說,當前的AI還不算真正的硅基生命,但如果未來它們具備自我意識、能夠自主學習和具備復制繁衍能力,甚至迭代優化能力,就會成為一種全新的生命形態。這一點,我想讀者朋友們應該接受吧?

那么強AI崛起,人類文明最終會慘遭淘汰嗎?

對此,不少人已經感到威脅和憂慮。即便現在人工智能還只是處于弱AI階段,但其快速發展,已經在多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那么隨著強AI的出現和崛起,最先出現的后果就是與人類搶飯碗,人類傳統的生存方式將會發生重大變化:

1、職場大洗牌:人類還能找到工作嗎?

未來,AI可能會取代很多傳統職業,比如司機、翻譯、甚至程序員。越來越多的人類將不得不面對職業轉換的挑戰。然而,與此同時,AI也會創造新的崗位,比如AI工程師、數據倫理師等,關鍵在于我們如何適應變化。

2、文化沖擊:藝術的創造力還屬于人類專屬嗎?

AI已經能夠作畫、作曲、甚至寫小說。有些AI生成的作品甚至比人類創作的還要驚艷。那么,未來藝術和創造力是否還會是人類的專屬?我想,人類必定會具有或尋找不同于AI的文化創造與傳承,甚至與AI結合的藝術形式。

3、軍事與政治影響:AI會成為“終結者”嗎?

現在的AI已經參與到了戰場戰爭中,未來的AI如果能夠獨立制定戰術、控制武器,也就是強AI進入戰爭模式,人類是否還能夠掌控得了局勢?科幻電影《終結者》的場景是否會成為現實?這一點的確無法預測。

人類的出路在哪里,時空通訊覺得有三種可能或選擇:

1、AI取代人類,人類成為歷史

人類如果不主動經取,而是被動被選擇,隨著AI的不斷進化,人類將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最終必然慘遭淘汰。那時的AI會認為人類過于低效,甚至對地球環境有害,最終選擇“優化”掉人類,整個世界進入以AI為主導的硅基生命控制時代?!督K結者》系列科幻電影中的天網就是這樣,企圖消滅人類。最終鹿死誰手,很難預料。

2、人類利用AI改造自身,進入賽博格時代

賽博格(英文:Cyborg),又稱電子人、機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即是機械化的有機體。就是未來人體很可能與機器結合的比重越來越大,以此克服人類的弱點。比如腦機接口技術,讓人類大腦直接連接AI,增強智力和記憶力。智能機器還能夠替換人體損壞的器官,最終,人類個體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有機生物,而是半碳基半硅基,甚至更多硅基的“超級智能體”。

3、人類摒棄肉體,只保留意識,人機融合成為新的生命形式

這很可能是人類本體升級換代最理想的結果,這樣的AI終究只能成為人類的助手,而不是主宰。由于意識保留和轉移技術的突破,人類將實現以意識的形態長期生存,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到智能機器里,成為AI的靈魂主宰。而此時的人類已經完全不是現在意義上的人類了,只是以一種精神傳承下去,這種生命形式的生存觀、社會觀、消費觀、資源觀、深空遠航方式等將發生完全改變。

結語:人類與AI未來的走向從現在開始,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硅基生命的崛起似乎已是不可避免的現實。AI的發展究竟會帶領人類走向繁榮,還是走向毀滅,還是將人類帶向永生,很可能取決于我們今天如何引導它的發展。

但愿永遠都不會在地球上出現碳基生命與硅基生命的對決,而是通過“和平演變”,在實現科技文明升級換代的同時,完成人類本體的升級換代,最終讓人類精神種子永存,并散播到更遠的宇宙深空。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討論。


【打印正文】
    <tt id="f0d7e"></tt>
  1. <button id="f0d7e"></button>

  2. <th id="f0d7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