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更好促進嶺北鎮火龍果產業的發展,引導轄區火龍果產業向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發展,6月19日,嶺北鎮人大組織部分縣、鎮人大代表開展轄區內火龍果產業發展情況專題調研活動。
調研組一行來到嶺北鎮調樓村春語火龍果園,實地察看了當季火龍果的種植生長情況,認真聽取了果園負責人介紹火龍果種植規模、種植條件、幼苗選育、滴灌噴灌技術、產銷收益等情況,深入了解當前火龍果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及未來規劃。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近年來,調樓村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打造了多個以種植金都、大紅為主,燕窩火龍果為輔的火龍果基地。同時,基地吸納周邊村民負責基地和火龍果的日常管護,解決村民們的就業問題,增加了村民收入,并帶動更多村民加入到種植火龍果的隊伍中來,既可聯農帶農富農,又能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調研過程中,據果園負責人反映,雖然通過補光催花技術等方式,常規品種的火龍果可以實現四季開花、多次掛果,年產值有所提升,但其中來自海外的新品種燕窩果對其生長環境極為嚴苛,生長周期長,種植難度較大,希望能得到有關方面的技術支持和指導。代表們對于果農的訴求,一一記錄,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反映,協助聯系有關專家“問診把脈”,提供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
調研組指出,調樓村火龍果產業基礎良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還面臨果品單一、知名度不高等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火龍果產業發展難題,種好群眾“致富果”。一要強化技術服務,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優質產業,邀請專家教授定期傳授技術知識,增進農戶技能,助力農產品特色增產增收。二要注重品牌打造,持續盤活現有土地資源,及時掌握行業信息和市場信息,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用商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思維發展火龍果產業,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三要推進“農業+”發展,讓火龍果產業發展與當地民宿餐飲、文化體驗等相結合,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使特色產業的潛力得到充分釋放,以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作者:蘇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