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锻ㄖ诽岢隽?個方面的措施,包括常住人口500萬以下的城市要具備在2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發生疫情的市(地、州、盟)每天都要召開發布會,春節前各省份要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一起來看!
激活疫情應急指揮體系,執行“日報告”制度
各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相關負責同志分兵把守,整合各部門力量,扁平化運行,細化完善防控工作目標、方案和措施。
各地應急指揮體系要保持24小時運行狀態,加強值班值守,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常住人口500萬以下的城市,通過統籌省內資源,具備在2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通過統籌省內資源和國家支持,具備在3—5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
要對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高風險人群至少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對服務業從業人員定期開展核酸抽樣檢測,對一些重點場所定期開展環境核酸檢測。
要加強質量控制,做好核酸檢測試劑質量監督評估,組建專業采樣隊伍,推進采樣環節和流程標準化、信息化,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管理。
加強流調溯源力量
強化疾控、公安、工業和信息化、通信、交通運輸等方面協作,綜合運用信息化等技術手段,加強演練“備戰”,規范開展流調溯源。
針對“人傳人、人傳物、物傳人”開展多鏈條追溯分析,“人”“物”同查,摸清疫情傳播的脈絡。
提升病毒基因測序能力。針對全國疫情多點散發防控需要,完善病毒基因測序能力布局。
嚴格重點人員隔離管控
各地要按照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應隔盡隔、一人一間、集中隔離”的要求,提前準備好一定數量、可隨時轉換的隔離房間。做到隔離人員12小時內轉運到集中隔離場所。
隔離區內配齊送餐人員、垃圾清運人員、保安人員和醫務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隔離場所啟用后不得提供與隔離無關的服務。
加強隔離人員日常健康監測,發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后及時轉運。
對高風險地區要進行入戶“拉網式”排查,確保每一位感染者追蹤到位,每一位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應隔盡隔。
對省內跨地區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疫情發生地要第一時間向流入地通報協查;對跨省份的,疫情發生省份要第一時間報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同時通報有關省份協查,綜合組加強統籌協調和指導支持。
全力以赴加強醫療救治
發現感染者后,確保2小時內轉往定點收治醫院。
要選擇綜合救治力量強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或者符合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條件的綜合性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并按照不低于床位總數的10%配置重癥監護床位。
組織好有援鄂經驗的醫務人員,優先調派其參與一線救治工作。
實行嚴格的院內感染防控制度,明確專人監督負責。對發生院內感染的醫療機構要在全國范圍內通報,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規從重處理直至吊銷執業許可證,對有關責任人要嚴肅問責。
突出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
加強機場周邊、城鄉結合部、務工返鄉人員較多的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強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對機場入境物品和周邊遺棄垃圾等進行集中管理,開展必要的預防性消毒。
對春節返鄉人員做好信息登記和日常健康監測,督促減少外出、落實個人防護措施。
加強農村地區疫情監測,擴大“應檢盡檢”范圍,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個體診所工作人員、農村需排查和協查人員等納入定期核酸檢測范圍,落實“村報告、鄉采樣、縣檢測”規定和相應的處置流程。
嚴格落實首診報告制度,做好退燒藥、抗病毒藥、抗生素等藥品處方或銷售的實名登記,發現有發熱、咳嗽、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的可疑患者,2小時內必須向鄉鎮衛生院報告。
加強重點環節防控,加強集貿市場、村民活動室、棋牌室等場所疫情防控管理,對養老機構、福利機構、監所等人員集中場所嚴格落實防控指南要求,必要時實行封閉管理。
要引導農村地區減少聚集性活動,倡導“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嚴格控制廟會等民俗活動。暫停宗教活動場所聚集性活動,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動。
及時報告、發布疫情信息,做好物資保障等工作
醫療機構接到核酸檢測陽性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轄區內的疾控機構應立即啟動流行病學調查并在2小時內完成審核,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增加會診、復核等程序。
發生疫情后及時發布權威信息,不得晚于次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生疫情的市(地、州、盟)每天都要召開發布會。
加強生活物資、家庭取暖等方面保障,對留在當地過春節的群眾做好關心關愛,做好困難群眾生活兜底保障工作。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生產生活物資等應急物資運輸保障,按照“非必要不阻斷”原則,保障運輸車輛快速便捷通行。
要切實履行防控投入責任,確保所需經費、物資及時到位,關心關愛一線疾控人員、醫務工作者、社區防控人員等,按規定落實相關補助政策。
春節前,各省份要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對演練情況進行檢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