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縣衛生健康局繼續強化重點領域執法監管,勇于擔當,敢于亮劍,嚴厲懲處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違法行為。為了加強全民普法,引導社會參與監督,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教育、引導、警示的作用,現將2023年衛生行政執法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一、某診所未按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案
2023年5月,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遂溪某診所存在未按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的違法事實。2023年8月,縣衛生健康局依法對該診所給予警告,罰款人民幣10000元的行政處罰。
病歷不僅是患者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判斷、治療的全過程記錄,是醫務人員正確判斷和決定治療方案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還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檢查、督查、評價醫療機構工作的重要憑證,處理醫療糾紛最直接、最重要的書面證據,更是解決醫療爭議、判斷法律責任不可缺少的法律依據。未按規定填寫并妥善保管病歷資料,依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可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或者責令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對有關醫務人員可以責令暫停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執業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醫療機構務必重視起來,嚴格按照要求填寫、修改病歷,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
二、某衛生站未經核準擅自提供靜脈給藥服務案
2023年8月,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在對某衛生站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該衛生站存在未經核準擅自提供靜脈給藥服務的違法事實。2023年9月,縣衛生健康局依法對該衛生站給予警告并罰款人民幣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村衛生室管理辦法(試行)》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村衛生室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并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準后方可提供靜脈給藥服務:(一)具備獨立的靜脈給藥觀察室及觀察床;(二)配備常用的搶救藥品、設備及供氧設施;(三)具備靜脈藥品配置的條件;(四)開展靜脈給藥服務的村衛生室人員應當具備預防和處理輸液反應的救護措施和急救能力;(五)開展抗菌藥物靜脈給藥業務的,應當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相關規定。如果村衛生室不具備以上條件未經核準提供靜脈給藥服務,那么其中的風險將成倍甚至多倍增加,因此患者在就醫時要擦亮雙眼,絕不在未經核準的村衛生室進行輸液。醫療機構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傷的同時務必堅持依法規范執業,既能造福患者,也能有效避免行醫風險;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需謹記“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如果確實需要輸液治療,一定要去有靜脈注射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三、某加油站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未接受職業衛生培訓案
2023年2月,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在某加油站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加油站存在未組織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加職業衛生培訓的違法事實,2023年3月,縣衛生健康局依法予以當事人警告并罰款人民幣5000元的行政處罰。
按照《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的要求,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知識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根據《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第四十七條第(二)項,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未接受職業衛生培訓的。應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部分企業存在管理人員法治觀念淡薄且保護勞動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責任意識不強,勞動者的職業衛生健康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等問題。處罰不是目的,更重要是在執法過程中通過警示或教育使企業了解做好職業衛生工作的意義,增強企業管理人員落實職業衛生安全職責的意識,規避職業衛生安全事故風險,有效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四、某酒店未按規定對顧客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案
2023年1月,縣衛生健康局接到群眾投訴,稱某酒店衛生不合格。經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現場調查,發現該酒店存在未按規定對顧客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的違法事實。2023年2月,縣衛生健康局依法給予該酒店警告并罰款人民幣500元的行政處罰。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保證衛生安全,可以反復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一客一換,按照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潔。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公共場所經營者未按照規定對顧客用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保潔,或者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六條第(二)項,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可處以二千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場所衛生質量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
自2019年7月1日來,我省全面推開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告知承諾制,原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辦理時間由20個工作日轉變成當場辦理頒證,這種人性化的便民舉措,為經營者簡化了審批手續、提高了審批效率,拉近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告知承諾制充分簡化審查內容和審查環節,是一種“告知標準—承諾做到—監督檢查”的新模式,體現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的責任主體是其經營者,是建立在以誠信為基礎上的一種許可模式,經營者要“重視承諾,遵守承諾”,要加強公共場所衛生法律法規的學習,依法規范經營,切實保證每一名顧客的公共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