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又到了闔家團聚、走親訪友的日子。聚餐一多,雞鴨魚肉自是少不了。推杯換盞時千萬要記得,美食美酒雖好,健康更重要。暴飲暴食?胡吃海塞?重油重鹽?消化道負擔過重,容易引起多種疾病哦。
1.警惕消化道異物
逢年過節,人們在餐桌上談笑風生時,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較平時更易發生魚刺、碎骨等異物卡進咽喉或食管等意外事件。此時不應繼續強行進食,以防刺破食管或大血管;喝醋等“偏方”也往往不能奏效。如果魚刺卡在喉中,位置較淺,可先嘗試在亮光下仔細觀察,用鑷子夾出。如位置較深,引起胸痛等癥狀,需及時去醫院就診,以防異物傷及食道黏膜導致水腫、糜爛,或引起消化道穿孔、感染等。為避免此種情況發生,進食時,要細嚼慢咽;聚餐時,不要邊吃飯邊說話。
2.警惕不潔食物誘發急性胃腸炎
在節日聚餐中,人們往往飲食更加豐富,食量也更大,飲酒、吸煙、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頻率上升,娛樂活動增多也往往伴隨著作息與飲食更不規律,這些均屬于對胃黏膜的惡性刺激。
不潔飲食、過度飲食、不規律飲食,勞累、酗酒等,可導致急性胃腸炎。患者往往有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膿血便、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并發癥。如果在頻繁聚餐后出現此類不適,需及時就醫。對急性腸胃炎患者而言,宜戒煙酒、濃茶、咖啡;食物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辛辣、粗糙的食物;少食多餐,不暴飲暴食,以減輕胃的負擔。
3.警惕進食過多、飲酒等誘發消化性潰瘍
進食過多、不規律,大量飲酒等,都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胃腸道黏膜組織受損,充血糜爛,是誘發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因素。消化性潰瘍最常表現為上腹疼痛,也可僅有上腹脹、不適,反酸,打嗝等消化不良表現。多發生在胃或十二指腸:胃潰瘍引起的上腹疼痛多在飯后;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飯前或夜間疼痛,進食或服用胃藥可有所緩解。消化性潰瘍嚴重時會有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可出現嘔血、黑便、劇烈腹痛甚至休克。既往曾患過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免疾病復發。
4.警惕大量煙酒、辛辣食物刺激誘發消化道出血
若出現嘔血或嘔吐物為咖啡色,排出血便或黑便,需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若出血較慢、較少,患者可能察覺不到明顯的癥狀,突發、大量出血時,可出現頭暈、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甚或暈厥、四肢冰涼、尿少、煩躁不安、休克等癥狀,嚴重可危及生命,需及時就醫。既往患有消化性潰瘍、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或在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消炎藥物的患者,更需特別警惕,注意少吃質地過硬的食物。
5.警惕暴飲暴食、過度飲酒誘發急性胰腺炎
暴飲暴食、過度飲酒、進食較多油膩食物,均有誘發急性胰腺炎的可能。一般表現為突發的上中腹痛、腹脹,可向肩部、背部放射,可伴惡心、嘔吐、發熱、黃疸等癥狀。急性胰腺炎需及時就醫,以防嚴重者出現出血壞死,繼發腹膜炎、休克等。
6.警惕進食油膩煎炸等高脂飲食誘發急性膽囊炎
本身患有膽囊結石的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規律,定時定量。如過多食用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可能導致急性膽囊炎發作,表現為右上腹壓痛、發熱。
7.警惕大量飲酒誘發酒精中毒或酒精性肝病
短時間過量飲用濃度高的酒精可引起酒精中毒,輕者頻繁嘔吐、精神、神智異常,重者可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也可誘發酒精性肝病,表現為全身不適、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右上腹或右肋下疼痛,可伴有低熱或眼瞼、皮膚發黃。
即使是團聚歡慶的時刻,也不要空腹飲酒,不要同時喝酒與可樂等碳酸飲料;保持清醒,適度適量;服用藥物者應盡量避免喝酒,服用頭孢等藥物者更應嚴禁喝酒。
8.警惕不良用餐習慣傳播細菌病毒
許多細菌、病毒皆可通過唾液在飯桌上傳播,如幽門螺桿菌、新型冠狀病毒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科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細菌,目前在我國的感染率約為50%。感染后可能導致胃粘膜損傷或慢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隱痛,或有打嗝、反酸、惡心、嘔吐等。Hp感染是引發潰瘍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由于已感染Hp的患者是目前唯一明確的傳染源,且感染途徑主要是口-口傳播,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防護,可以有效地預防感染。聚餐時應有意識地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另外,有消化系統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炎癥性腸病等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遵守醫囑。
新春佳節,我們不但要吃得開心,更要吃得健康!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脾胃肝膽科董君瑩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