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30歲的女性在網上買了“肉毒素”后,自行注射到雙側面部。注射后第4天,開始出現頭暈、視物模糊、四肢無力;第6天出現咀嚼無力、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等癥狀,四肢無力進一步加重,無法獨立行走。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山五院)神經內科畢方方主任接診后,綜合上述情況,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其為肉毒素中毒,給予丙種球蛋白沖擊及對癥治療后,該患者癥狀好轉,現已出院。
畢方方主任介紹,近年來,有不少愛美人士都會注射肉毒素,達到祛皺、瘦臉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肉毒素的使用并非沒有風險,如果使用非正規渠道肉毒素或不規范使用肉毒素,很可能像上述患者那樣,出現肉毒素中毒。
肉毒素是由肉毒梭狀芽孢桿菌在缺氧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細菌外毒素,是目前所知的最劇烈的神經毒素。
肉毒素是藥也是毒。肉毒素作用于膽堿能神經末梢,能放松表情肌,改善動態性皺紋;作用于肥大的肌肉,可使肌肉在麻痹狀態下慢慢萎縮,達到瘦臉、瘦肩、瘦腿的目的。
反之,如果過量注射肉毒素,則可能導致肉毒素中毒。這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神經癱瘓性疾病,主要機制在于通過抑制含有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的囊泡釋放,從而導致神經肌肉信號傳遞障礙,出現肌肉收縮無力,嚴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衰竭。
肉毒素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食源性:這是最常見的肉毒素中毒形式。多見于食用家庭自制發酵食品導致中毒,包括臭豆腐、豆瓣醬、甜面醬等。
腸道感染:1歲以下,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因其腸道的特殊環境和缺乏能抵抗肉毒梭菌的正常菌群,食入被肉毒芽孢污染的食品而致病,含肉毒梭菌芽孢的蜂蜜為常見致病因素。
傷口途徑:毒品吸毒者,無論通過靜脈、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等途徑,都可能引起肉毒梭菌芽孢污染導致肉毒中毒。
醫源性中毒:大多與使用非正規渠道肉毒素或不規范使用肉毒素有關。
中毒患者的癥狀一般表現為:先顱神經受累,隨著病情進展,出現四肢肌肉無力,甚至癱瘓;重癥患者出現呼吸肌無力,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顱神經功能障礙:如視物模糊、視物重影、眼瞼下垂、吞咽困難、構音障礙、面部肌肉無力等。
肌無力:典型表現為急性發作的雙側對稱性下行性肌無力,即由上肢及軀干開始,逐漸進展至下肢,通常由近端肌肉累及遠端肌肉;一般無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部分患者在發病3-6個月后,出現遲發性肌無力癥狀。
呼吸系統癥狀:常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需要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支持治療。
畢方方主任提醒市民,肉毒素在我國被列入毒麻類藥品,自2008年起,它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等方面均有嚴格規定和要求。市民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切勿自行購買、注射,日常一旦出現上述肉毒素中毒的情況,要立即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張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