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疾病,它的癥狀表現在心血管、呼吸系統方面,但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檢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疾病,但患者就是感覺很不舒服,有時還會引起抑郁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這類疾病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癥。
什么是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又稱功能性心臟不適、神經心血管系統衰弱癥等,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表現。其癥狀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于心悸。本病體檢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特征,癥狀盡管表現很重,但愈后良好。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病因
心臟神經官能癥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多見于女性,通常發生在青壯年人群,尤其是20歲-40歲的人群。此外,高壓力工作性質人群、空巢患病的中老年人、心梗中風后患者、甚至是某些青少年、更年期婦女均易患病。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山五院)心血管病中心李剛主任表示,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病因可能與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中樞神經功能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此外,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煉,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導致本病。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主要癥狀
患者發病后常常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或肺病,告訴醫生自己的心跳很不規律或者是呼吸費力,這些癥狀在安靜時明顯,反而在忙碌、運動時減輕。癥狀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心慌患者自己感覺心臟搏動不正常,心臟跳動增強,有心慌感,有時覺得心臟突然跳一下,緊接著出現短暫的心慌。
呼吸困難患者總是感覺吸入空氣不夠用,或者覺得胸口憋悶,因而需作深呼吸或者是像長嘆氣一樣的呼吸,時間長了容易發生換氣過度而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如眩暈、四肢麻木、抽搐等。
心前區疼痛常為心尖區及左乳房下區刺痛或刀割樣痛,有時是胸悶、隱痛,疼痛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只有幾秒,有時長達幾個小時,疼痛與是否做體力活動沒有關系,而且大多數是在安靜時發生,有時在工作緊張、情緒激動后可持續數天或更長。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多汗、手足發冷、兩手震顫、上腹發脹、腹痛、尿頻、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等。
其它癥狀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夢,低熱、食欲不振、頭暈、頭痛、肌肉痛等。
建議該病需從以下疾病方向鑒別
1.心絞痛: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患者一般年齡較大,多在50歲以上,而且心絞痛與本癥的心前區痛不同,它主要發生在運動或情緒激動過程中,位于胸骨后,呈壓迫感,持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停止運動或含硝酸甘油可使疼痛緩解,通過心電圖可以很好區別。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雖然也會出現心跳增快、心慌,但不同的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在入睡后心率仍然加快,除此之外還有甲狀腺腫大、兩手震動、突眼、消瘦、食欲增加等癥狀,化驗血液時一般可做出診斷。
李剛主任表示,心臟神經官能癥雖然不影響人的壽命,但能使患者長期處于患病狀態,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不能置之不理。治療時要以調節為主,藥物為輔。從心臟、心理雙重角度予以關注、治療與疏導。并從以下五個方面引起注意:
1、改變飲食習慣
保證營養豐富的飲食,避免濃茶、咖啡、奶茶之類的飲品,勿食辛辣油膩食品,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每日飲水量。
2、改善生活環境
設法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避免容易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如緊張、憂傷等。
3、進行體育鍛煉
多進行體育鍛煉,一般以輕柔的活動為宜,可有效減輕癥狀,但切忌盲目加大運動量,更不可急于求成。
4、進行心理疏導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質以解除其顧慮,使其相信并無器質性心血管病,同時醫護人員要有耐心,以獲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鼓勵患者自我調整心態,安排好作息時間,適量進行文娛、旅游。
5、必要藥物治療
如各種辦法都不能緩解病情,或癥狀很嚴重時可以用一些藥物治療,如鎮靜劑等。嚴重失眠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用藥。
李剛主任提醒,大多數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并沒有心臟器質性病變,通過積極的治療,患者的愈后良好,但長期癥狀嚴重的患者可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廣大市民對心臟神經官能癥要有正確的認知,不要因自我盲目診斷認定為心理因素而耽誤病情,如有不適應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張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