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醫保局不斷提高醫保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醫療保障更加可感可及。線上購藥、異地就醫、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使用、藥品集采、醫保“村醫通”、長護險……在群眾眼中,廣東醫保正變得越來越實惠、安全、智慧、便民,醫療保障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參保人。
“長護險 ” 護航失能老人家庭 “婆婆最近怎么樣?”近日,長期護理保險照護管理員小麗再次登門,到高齡的武婆婆家對護理員進行培訓指導。 武婆婆長期臥床,每天通過胃造瘺管進食,有吞咽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生活無法自理。其女兒黃女士了解到,廣州有一種專門為失能參保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險種——長期護理保險(長護險)。通過第三方機構評估,武婆婆享受到了職工醫保長護險3級待遇,有面部清潔、梳頭和口腔清潔、胃造瘺注食及護理、壓瘡預防及護理等基本生活照料服務項目。 “婆婆是重度失能的老人,對護理員的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毙←愓f,她會定期上門了解情況,對護理員進行培訓,提高其護理質量。 黃女士算了一筆賬,以今年4月為例,武婆婆享受長護險服務30天,納入長護險支付范圍費用3150元,長護險基金按90%的比例支付2835元?!伴L護險既幫我們提升了護理質量,還減輕了經濟負擔?!?/span> 近年來,省醫保局落實國家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政策措施,在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開展康復病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充分考慮孤寡失能老人“醫養康護”需求,促進醫養結合發展,減輕失能老人家庭經濟壓力,切實增強失能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 廣州從2017年起先行先試開展長護險制度試點,為失能老人家庭“托底”。廣州長期護理保險堅持以居家護理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支持失能參保人選擇居家護理享受長護險服務,在生活照料待遇方面,居家護理支付比例較機構護理高15個百分點,有效保障失能人員在社區家庭中既能享受親情又能享受專業照護。 為更好地保障長期康復住院參?;颊哚t療服務需求,省醫保局于7月1日開始在全省開展康復病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優化全省康復病種的醫保支付,針對部分老年疾病病情相對穩定、治療周期長的特點,開展按床日付費,切實減輕老年患者的負擔,保障長期康復住院參?;颊吆侠淼尼t療服務需求,構建連續性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港澳居民在粵 也能按規參加基本醫保 近年來,廣東不斷優化參保管理經辦服務,積極落實持居住證參加居民醫保政策。目前除深圳、珠海、佛山3個地市部分落實持居住證參保政策外,其余18個地市均已全面落實政策。 77歲的陳姨是香港人,在廣州定居已有22年。她患有慢性腎臟病,需要長期服藥,此前不屬于廣州市基本醫保參保范圍,她只能每個月奔波返回香港就醫。“多虧醫保政策調整,讓我能在廣州參保!” 廣東率先開展港澳臺居民參保服務,珠海市于2019年7月1日起在全國率先開展常住橫琴的非就業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市居民醫保試點工作。隨著居民醫保參保范圍擴大,在廣州等地長期居住,且已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臺居民,可按規定參加居民醫保。以陳姨為例,屬于報銷范圍的住院費用,居民醫保能報銷七成。 聚焦“小切口”、服務“大民生”,醫保管不管用、好不好用,由廣大參保人說了算。 “門診共濟”這項惠民政策推出數年,有部分地區參保人反映仍存在無法實現個人家庭共濟使用的“堵點”。7月,廣東印發了相關通知,并會同衛生健康和稅務部門、銀行就全面推進個人賬戶省內家庭共濟異地就醫購藥和支付工作進行多次研究部署,明確了全省統一的工作標準,不斷提升異地就醫便捷度,提高參保人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