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多項任務涉及自然資源部門的主責主業和使命擔當。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近日,由省自然資源廳指導、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主辦、廣東東升實業集團承辦的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在從化生態設計小鎮召開,探討“綠色礦山建設”“生態修復與社會價值如何實現”“紅樹林生態修復保護”等熱門話題,并走進廣州順興石場,深入了解綠色礦山建設經驗。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徐健慧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現場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充分發揮智庫作用
一直以來,省自然資源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戰、持久戰。成立并發展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就是廣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是全國首個省級生態修復協會,成立于2019年11月,截至目前已發展會員單位295家。自成立以來,協會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積極協助省廳為“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重點項目和申報“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積極建言獻策。協會還主動聚焦會員訴求,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
隨著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規劃的全面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行業發展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
“協會要學深做實新理念、用好服務大平臺、主動研究新課題、走出南粵看世界。”會上,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徐健慧要求,協會要引導社會大眾充分認識到綠水含金、青山有價,架起會員單位和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院所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廣泛宣傳生態修復新理念、新動態,聚焦廣東生態修復的重點工作,為建設美麗廣東建言獻策,共同把我省生態修復產業做大做強。
據悉,為提升生態修復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協會今年還與中山大學、海珠區濕地等單位聯合主辦了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濕地)植被生態修復科考大賽,并打造“一網一號一報”宣傳平臺,主導編制了《生態修復》期刊,進一步引導社會公眾參與生態建設事業。
“協會將緊跟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的步伐,積極探索前沿課題,探索綠色金融、礦山修復、生態文旅板塊,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生態修復的可持續發展。”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會長馬春生表示。
為提升生態修復項目金融供給服務能力,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本次會議上,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還與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公司將為各會員單位提供“綠色金融+”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引入境內、境外資金,拓寬生態修復項目投資渠道。
為完善協會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領域高端智庫建設,更好發揮專家專業技術優勢,協會還聘請中山大學學者等為協會首席專家,帶頭開展生態修復政策研究,探索前沿課題。為進一步規范協會運作,維護協會自身利益,協會還聘請廣東方泰律師事務所為協會常年法律顧問。
聚焦廣東生態修復 走進綠色礦山
建設綠色礦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省自然資源廳積極落實“兩統一”職責,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廣和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一批批礦山實現“荒山禿嶺”向“綠水青山”再向“金山銀山”的蝶變。省自然資源廳還提出,計劃自2021年起,用3-5年時間推動全省持證在采礦山企業100%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對達不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予以限期整改。
廣州順興石場是廣東省首批省級綠色砂石礦山,2019年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優秀省級綠色礦山”。據有關負責人介紹,順興石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修復融入了生產全過程,運用了大量創新修復手法,例如把礦山剝離土、生產泥土等資源用于礦山土地復墾、復綠以及景觀再造,保證礦山四季常青,生態修復率達到99%。
順興石場
“這和印象中塵土飛揚的礦山形象太不一樣了,設備先進,綠化也做得好。”一位生態修復行業工作者認為,“順興模式”為礦山行業轉型發展、建設生態智慧礦山樹立了良好典范。
“我們將繼續在業內大力推廣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建設經驗,拓展礦山特色文旅產業,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廣東東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監事長賴志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