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地質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全省礦山生態修復成效核實評估專項行動,切實加強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監管,督促礦山企業全面履行礦山生態保護修復義務,掌握全省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工作實際成效,抓好各類問題整改,推動全省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再上新臺階,圓滿完成“十四五”時期礦山修復治理任務。
按照計劃安排,此次核實工作分內業初核、重點復核、實地核實和問題整改四個階段,評估對象包括“十四五”期間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以及各類有效生產礦山。各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為實施主體,省地質局所屬事業單位做好支撐保障,通過衛星影像比對、無人機航拍以及實地核實等方式,全面核查各類生產礦山和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保護修復情況,發現并查處各類不嚴不實、弄虛作假問題,嚴厲打擊以生態修復之名行非法開采之實的行為,嚴防歷史遺留礦山治理效果反彈。
按照部署要求,對于此次核實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各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逐圖斑、逐礦山制定問題清單,明確整改要求和時限,并對整改進展進行持續跟蹤。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礦山企業,將依法列入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名單,并實施信用聯合懲戒。
近年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大力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行動計劃。目前,全省已完成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面積超過6900公頃,“十四五”目標任務完成超過九成。開展此次礦山生態修復核實評估工作,不僅是一次全面的礦山生態“體檢”,更是對前期修復成效的一次深入檢驗,將為“十四五”順利收官、“十五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