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本土疫情反復。數據顯示,近期粵康碼日均亮碼次數達到1.97億次,公共場所日均打卡次數達到6777萬次。
為力保群眾亮碼快速穩定、更好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在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的指導下,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從系統升級、人力配備、應急預案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目前粵康碼整體容量提升了60%左右,可支撐每分鐘240萬流量。
“雙鏈路”機制為粵康碼提升約60%容量
11月21日早上7時50分,數字廣東產品研發部智能網關負責人蔡曉斌緊張地關注著實時數據——140萬、903萬,隨著數據回落,他松了口氣。這是近期粵康碼亮碼的峰值,意味著每分鐘亮碼人數超過140萬人次,粵康碼智能網關每分鐘收到并處理的前端請求超過903萬個。
“對我們是極大的挑戰。”該司負責粵康碼建設運維的質量管理中心總監蘇健聰補充道:“我舉個例子,去年高考期間,疫情防控和高考兩重因素影響,當時亮碼高峰人數是每分鐘60萬—65萬人,隨著精準防控推進,現在這一數字在日常已達到80萬。”
在每分鐘近百萬用戶亮碼的背后,是廣東數字抗疫的支撐力量,各部門通力合作,發揮信息化保障優勢,保障粵康碼、核酸檢測、健康防疫核驗平臺等疫情防控應用的安全穩定運行。
今年,我省啟用“雙鏈路”機制——在粵康碼的訪問層、接入層、應用層和數據層全方位提供雙份解決方案,增強系統的承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能夠承擔更大的并發容量,應對極端狀況。據介紹,此輪疫情是“雙鏈路”機制全面投入使用后面臨的首次挑戰。
“目前我們的整體容量提升了60%左右,可支撐每分鐘240萬流量。”蘇健聰說,團隊還對網關機器進行了“冷遷移處理”,避免高峰期業務間互相搶占資源。“我們將網關上粵康碼和其他服務進行拆分流量監控,讓它們互不干擾,便于對粵康碼流量變化精準掌控。”蔡曉斌介紹。
7×24小時值守,提前準備保障系統安全穩定
省“一網共享”平臺是全省政務數據共享的“樞紐中心”,在這里,可以實現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按需共享。“以核酸數據為例,從核酸的采集、檢測,到結果分發,整個數據鏈路非常長,且涉及眾多單位,因此需要通過‘一網共享’平臺實現,它支撐全省疫情防控包括粵康碼、粵健通、深i您等應用日調用量超10億次,數據訪問服務成功率達到99.9%以上。”數字廣東數據平臺部數據運營中心總監周海軍說。
他介紹,隨著各地市核酸篩查工作的開展,11月21號省“一網共享”平臺匯聚的核酸數據量達到了歷史峰值。“為應對這樣的挑戰,我們提前對全鏈路進行了全面檢查,并做好預判和預案。”周海軍說。
疫情也給這支數字抗疫隊伍的工作開展帶來了不小影響,許多成員不得不居家辦公。“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居家不停工,科學組織調度,通過排班,安排了7×24小時值班值守。”蔡曉斌介紹,“每天早上7點,所有居家辦公的同事會準時進入電話會議,發現問題及時溝通,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此外,為了方便各級疫情防控部門掌握涉疫人員的詳細情況,我省疫情防控“一碼通”系統緊急上線“涉疫人員信息查詢”新功能。這項工作涉及的查詢范圍廣、數據量大,且要求工期短,面臨不小的挑戰。
數字廣東廳局服務一部公檢法服務中心總監羅慶鋒說:“接到任務后,我們及時對人員調整調度,兵分兩路,一邊優化數據存儲模式,一邊推進業務開發,大家堅守崗位,通宵排查故障、解決問題,最終在短短3天內實現功能上線和版本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