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遂溪監測年報
二〇一四年遂溪縣環境信息
一、全面推進大氣、水、噪聲的環境信息公開
1、縣城大氣環境質量開展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2.5)等三項污染物監測數據、空氣質量指數(AQI)小時均值及日均值,并在遂溪縣環保網發布。2014年,遂溪縣環境空氣質量監控指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物的平均濃度值,98%達到二類功能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環境空氣質量處于優良級別。
2、2014年遂溪縣轄區內的遂溪河、楊柑河、城月河、樂民河、江洪河逢單月監測一次,每次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表一和表二共31項指標。監測結果顯示,各河流的地表水年均值全部達到相應的保護目標要求。
3、遂溪縣集中式飲用水源主要是以雷州青年運河為主。環境監測站每月進行監測,每季度監測63項指標,每年監測全分析111項指標1次。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雷州青年運河遂溪縣轄區內的水質全部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標準,水質保持良好狀態,達到水質保護目標。典型鄉鎮地下水源每半年監測一次,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標準,水質良好。
4、2014年近岸海域功能區(雷州半島西部沿海養殖區江洪港)每年監測3次,按《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中要求監測23項指標,監測結果顯示,該斷面水質級別為尚清潔,有監測項目全部達到《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Ⅱ類標準值。
5、降水監測開展PH值、電導率、硫酸根3個測定項目,逢雨必測,同時測量降雨量和記錄有關氣象參數。2014年,降水樣品的PH值測值范圍在4.46-6.85之間,年平均值為5.99。酸雨出現季度在8、9月份,全年酸雨頻率為6.7%,酸雨均值為4.61。
6、2014年,遂溪縣城聲環境整體質量仍基本穩定在較好水平。每年監測區域環境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各1次,監測結果顯示,各區域均達到相應的標準,道路交通噪聲年均值均達到執行標準要求,達標面積和達標路段覆蓋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對不同功能區,每季度監測1次,監測結果顯示,各功能監測點的年均值全部達到相應區域的標準要求。
二、固體廢棄物、生態環境、輻射等環境信息
1、2014年,遂溪縣工業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粉煤灰、爐渣、煤矸石和其他廢物等類型,根據統計結果表明,遂溪縣沒有危險廢物產生,全縣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總量為10.805萬噸,綜合利用總量為10.748萬噸,綜合利用率達99.47%。遂溪縣危險固體廢棄物主要來源于醫院廢物,全縣醫療廢物產生量為264.33噸,集中處置率100.0%,處理單位是湛江市粵綠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
2014年,產生生活垃圾6.93萬噸,全部進行簡易處理,未能按無害化處理技術進行。今年我縣的每個鎮均建成一座垃圾轉運站,縣城已建成2座垃圾轉運站,計劃在2015年增加建設2座。2014年垃圾填埋場完成了設計、環評報告、地下水監測、控制性規劃但建設進度緩慢,未能按計劃開工建設并投入生產。
2、2014年,農藥使用強度為4.07公斤/畝、化肥(氮、磷、鉀肥)使用強度為49.86公斤/畝。2014年,我縣完成農業源減排項目有32個,經國家認定,我縣農業淅新增化學需氧量削減量為127.22噸,氨氮削減量為32.11噸,順利完成了2014年減排任務。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雖然基本都有污水處理設施,但容積小,處理能力弱,與污水產生量不配套;養殖散戶都沒有污染防治設施,污水直接排入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
2014年,我縣的北坡鎮獲得廣東文明村鎮和廣東名鎮稱號。我縣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正快速穩步發展,生態環境也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3、遂溪縣醫療衛生、制糖業等有24單位使用料位計、X光機等電離輻射源,有移動通信基站、輸變電站輸電線路和廣播電臺等產生電磁輻射的設施。遂溪縣建立了放射源管理新機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及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得到嚴格管理,涉源單位都申領發輻射安全許可證,消除了環境污染隱患,確保了放射源和電磁輻射設施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