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會、機關單位:
現將《黃略鎮排查吸毒人員“清隱”行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清隱”工作情況于每月25日前書面上報鎮禁毒辦,如遇有特殊問題,請及時反饋我辦。聯系人:王權利,電話:0759-7786166。
附件:黃略鎮排查吸毒人員“清隱”行動工作方案
2019年4月23日
黃略鎮排查吸毒人員“清隱”行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國家禁毒委員會工作部署,嚴查嚴管嚴控吸毒人員,萎縮毒品消費市場,堅決防止發生吸毒人員肇事肇禍案(事)件,國家禁毒辦決定,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排查吸毒人員“清隱”行動。為確保“清隱”行動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平安中國建設的總要求,按照國家禁毒委員會和公安部工作部署,全面深入排查發現“隱性”吸毒人員,減少吸毒危害,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二、目標任務
一是全面深入排查,準確摸清吸毒人員底數,科學測算當地吸毒人員“顯隱比”,客觀掌握當地毒品濫用情況,最大限度發現“隱性”吸毒人員。二是對戒斷三年原吸毒人員逐個精準核查評估,及時發現復吸情況,減少戒斷三年未復吸人數水分。鑒定成癮的全部納入社區戒毒,成癮嚴重符合受戒條件的全部予以強制隔離戒毒。三是毒品濫用重點整治地區濫用情況得到切實控制,毒情實現根本好轉,達到取消或降低整治級別標準。四是有效提升社會面吸毒人員管控效果,消除吸毒人員肇事肇禍風險隱患,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三、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舉,全面排查“隱性”吸毒人員。當前,社會上存在一定數量“隱性”吸毒人員未在管控視線內,肇事肇禍風險較大。為此,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排查發現吸毒人員工作力度,做到查販毒必查吸毒、查吸毒必查毒友圈,最大限度地把“隱性”吸毒人員排查出來。一是強化重點場所部位排查。要以娛樂場所、洗浴場所、賓館飯店、私人會所、出租屋等涉毒高危場所為重點,采取明查暗訪、清理整治等形式開展吸毒人員摸排工作,從中發現一批“隱性”吸毒人員。二是強化基層走訪摸底排查。要組織公安派出所以及司法行政、衛生等有關部門和基層組織,廣泛發動網格員、禁毒社工、禁毒專干等力量,深入社區、村居、學校、家庭、單位、場所,通過走訪調查、集中清查、順線追查等形式,最大限度把“隱性”吸毒人員排查出來。三是全面推行“重嫌必檢”工作措施。要按照公安部《關于加強重點違法犯罪嫌疑人員吸毒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將吸毒檢測納入違法犯罪嫌疑人員的基礎信息采集、登記流程,規范檢測程序,落實檢測保障,確保“重嫌必檢”工作成為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的必要環節,成為發現“隱性”吸毒人員的重要手段。四是進一步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通過設立舉報電話、發展信息員等方式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積極舉報吸毒人員,敦促吸毒人員到公安機關主動登記,及時納入管理范圍。
(二)多方施策,及時發現“成癮”吸毒人員。戒斷三年未復吸人員和現有吸毒人員中還存在一定數量復吸人員,有些實際已“成癮”的人員未在管控視線內,風險隱患高。各地要加強對社會面吸毒人員情況掌握,最大限度排查發現吸毒“成癮”人員,及時收戒收治。一是強化風險分類評估。根據《社會面吸毒人員風險分類評估管控辦法》要求,按照“全面排查、逐人分析、科學評定、動態調整”的原則,加強社會面吸毒人員的情況掌握,及時發現“成癮”和“成癮嚴重”人員。二是強化情報信息研判。各地要把現有吸毒人員中有復吸記錄的人員、戒斷三年未復吸人員中有戒毒記錄的人員作為研判重點,充分利用各類信息研判平臺強化情況掌握和分析研判,針對涉嫌復吸人員開展針對性查控。三是加強毛發檢毒等技術運用。各地要按照公安部制定下發的《涉毒人員毛發樣本檢測規范》(公禁毒〔2018〕938號),發揮毛發檢毒在吸毒人員成癮認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中推廣運用毛發檢毒技術,彌補尿檢存在的時效短、易規避等缺陷。有條件的地區可將毛發檢毒運用在社會面吸毒人員排查中,豐富吸毒“成癮”人員發現手段。
(三)強化“大數據”運用,提升發現能力和水平。各地要充分認識“大數據”技術對吸毒人員查處管控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斷強化新技術運用,有效提升發現吸毒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密切與國家禁毒大數據云南中心合作。各地要結合本地的各類數據資源,積極和云南禁毒大數據中心對接,充分運用“禁毒大數據”,適時組織專項行動,最大限度發現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二是運用好公安部“大情報”平臺的預警信息。“大情報”平臺吸毒人員預警信息是發現查處吸毒人員的重要渠道,各地要按照預警指令要求及時開展核查核驗工作,及時反饋處置情況。三是用好網安“大數據”資源,強化網絡涉毒人員的查處。要認真核查公安部禁毒局下發的涉網吸毒人員線索,鎖定一批網絡涉毒違法犯罪團伙和人員。加強與網安部門的協作配合,積極利用網安技術和資源,提高對網絡涉毒活動的發現能力和水平。
(四)用好法律法規,依法嚴厲打擊處理。各地要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戒毒條例》和新修訂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相關規定,依法加強吸毒行為的認定和處置。一是對查獲的吸毒人員,符合成癮認定標準的,依法責令社區戒毒;鑒定成癮嚴重的,依法責令強制隔離戒毒。不得擅自降低處罰標準,不得簡單罰款了事。二是各地禁毒部門要聯合公安交管部門,按照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吸毒人員駕駛機動車治理工作的通知》(公傳發〔2018〕98號)強化“毒駕”治理,利用道路交通卡口人像識別等手段查處吸毒駕駛機動車行為,查獲涉嫌毒駕或符合駕駛證注銷標準的,要依法及時注銷駕駛證。三是查獲涉嫌吸食芬太尼類、合成大麻素類等新精神活性物質的人員,要及時取樣送檢,并根據檢測結果依法處置,有效遏制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泛濫和傳播。沒有檢測條件的地方,可按規定程序,提取樣本送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國家禁毒辦成立由常務副主任梁云任組長的“清隱”行動領導小組,各地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并結合實際,細化方案,強化組織領導。要深刻認識開展吸毒人員“清隱”行動的重要意義,把“清隱”行動作為“禁毒2019兩打兩控”專項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抓緊抓好。各地要通過嚴查嚴管,減少毒品需求,實現毒情持續好轉。
(二)強化協作配合,注重工作實效。各地禁毒、刑偵、治安等警種和派出所要加強協作配合,通過共享情報資源,創新偵查協作機制,深入經營一批跨區域吸販毒團伙網絡,查處一批吸販毒人員。對長期在本地居住的外來吸毒人員,各地要將其納入本地管理,及時掌握情況。外流吸毒人員多的地方,要主動聯系吸毒人員流入地,及時通報情況,有效形成對吸毒行為的打擊合力和吸毒人員的管控合力。要根據本地毒情實際,科學指導各地確立吸毒人員查處工作目標,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查處吸毒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對長時間吸毒未能及時發現的“隱性”吸毒人員,或未落實管控措施的社會面吸毒人員發生吸毒后肇事肇禍案(事)件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并視情對相關地區重點整治。
(三)加大宣傳力度,廣泛發動群眾。各地要利用好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宣傳平臺和渠道,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毒品危害宣傳。要通過公布舉報電話、網站,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等方式,廣泛發動、鼓勵廣大群眾提供線索,增強群眾抵制毒品的自覺性和參與禁毒斗爭的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共同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圍。
(四)準確采集信息,及時錄入系統。在核清吸毒人員真實身份的基礎上,要按照《吸毒人員登記表》有關數據項采集錄入要求,準確采集現場照片、證件號碼等信息,并及時錄入禁毒信息綜合應用系統吸毒人員管控模塊。要積極對接警綜系統及各類執法平臺,加強吸毒人員數據核實比對,減少吸毒人員瞞報、漏錄、遲錄等問題,減少吸毒人員數據錯誤,堅決杜絕查獲登記吸毒人員“兩本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