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人居環境生態屏障、打通提質升級生態脈絡、釋放綠美經濟生態紅利。2月27日,江洪鎮搶抓春季綠化造林時機,在石坑仔村開展“迎春奮進再添新綠 鄉村振興煥發新活力”植樹活動。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蒲火元,縣住建局、縣文廣旅體局、縣民政局、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縣婦幼保健院負責人或有關股室成員,鎮領導班子成員,鎮各辦公室主任,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員,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鎮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及昌洋村黨員群眾代表約200人參加活動。
植樹現場下起了小雨,但蒙蒙細雨擋不住大家的植樹熱情。陳耀明書記率先垂范,現場指導種植技術。隨后,在蒲火元副縣長的帶領下,大家熱情高漲,分工合作,揮鍬鏟土、扶苗夯土、澆水灌溉,每道程序都做到一絲不茍,確保樹苗高效成活。
經過半天的緊密配合、辛苦勞作,600多株樹苗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地”,在道路旁“安家落戶”,“昂然挺立”在和煦春風里,煥發出勃勃生機。
自綠美生態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江洪鎮通過召開鄉村綠化工作鄉賢座談會,以“認捐一條路”和建設主題生態林等多種方式,爭取企業結對幫扶、發動外出鄉賢助力、引導黨員群眾參與,先后在笑口灘景區和仙群島度假景區開展植綠護綠興綠活動。截至目前,新增種植木麻黃、木棉樹、宮粉紫荊、臺灣火焰、紅繼木球等樹苗4000多株,累計參加活動人數超500人次,切實有力地將“美麗江洪”行動落到實處,綠色生活、高質量發展的美麗江洪畫卷正在接續繪就。
生態興,則鄉村興;生態美,則鄉村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衡量鄉村振興的重要標準,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江洪鎮旨在把“綠化”作為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元素,將綠色發展方式與生活方式相融合,將保護自然與人文底蘊相結合,將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契合,著力打造綠美示范園、沿河路綠美示范帶,整合資源,探索發展美食經濟、研學經濟,突出綠美經濟特色,加快實現“農林文旅”深度融合。
下一步,江洪鎮將以“綠富美”提升行動為抓手,部署今年綠美江洪生態建設工作,走出一條“農村美、生態美、產業綠”的發展道路,在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探索實踐中,拓寬“兩山”轉化路徑,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