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的界炮鎮,往年隨季節變換而不斷改種的田地,如今幾乎全都種上了圣女果,形成連片的圣女果種植基地。
就在一年前,從界炮鎮走出去的陳建平,與另外兩名水果批發商朋友回到家鄉,憑借在外多年積累的市場經驗,成立了湛江市銘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銘景農業”),專門建起這片市場導向型的農業生產基地,種植圣女果、牛油果、火龍果等農產品,基于市場需求引導實現高效益生產,帶動周邊農戶加入標準化生產行列。
“看到圣女果賣得不錯,我也開始種,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村民楊廣平當初就被這“紅火”的水果經濟所吸引,主動要求跟公司合作,第一年就種起70多畝圣女果。“公司有銷售渠道,我們有生產經驗,雙方合作效益高。”
不僅如此,銘景農業還就著村前田頭處建起了加工冷鏈倉儲平臺,助力解決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也連接起市場與生產、城市和鄉村。
遂溪縣界炮鎮的圣女果種植基地
打造市場導向型生產基地
田頭建起加工倉儲冷鏈
早年前,陳建平與朋友在廣州江南水果批發市場從事農產品銷售工作,每天向供應商進貨,再銷往全國各大商超及批發市場。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陳建平團隊十分熟悉市場運作方式,遂萌生了一個念頭——做生產基地,“因為沒有生產基地,就不敢承接大型采購訂單。”陳建平說。
這支團隊的嗅覺是敏銳的,往往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場需求,并將信息運用在生產之中。陳建平表示,“我們經過調研發現,圣女果標準化生產有發展前景,加上一直以來積累的銷售渠道,只要(產品)品質好,銷售不是問題。”
說干就干。2019年,陳建平與朋友返鄉創業,在遂溪縣界炮鎮成立銘景農業公司,專業從事圣女果、牛油果、火龍果等農產品的種植與銷售。與傳統種植基地不同,陳建平團隊所建立的是市場導向型生產基地,根據市場需求指導生產,迅速打通從種植生產端到銷售終端的通道,實現高效益生產。
為了促進生產與市場的高效連接,銘景農業斥資在田頭建起6000立方米的冷庫,可存儲鮮果1000多噸,為果實生產、儲存、運輸、再加工及銷售全過程提供所需的保鮮環境,解決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難題。據陳建平介紹,“圣女果從地頭采摘之后就進行預冷處理,果肉保鮮溫度一般不超7℃,溫度太高果蒂容易脫離。”
銘景農業斥資在田頭建起6000立方米的冷庫
除了圣女果,公司還經營火龍果、荔枝、龍眼等優質農產品種植和銷售。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銘景公司累計銷售火龍果5000萬斤,荔枝800萬斤,火龍果300萬斤,很大程度上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這些產品主要銷往百果園、長沙綠葉、山東家家悅等連鎖商超,及北京新發地、山東濟南、浙江嘉興、哈爾濱、新疆烏魯木齊、甘肅蘭州等地區批發市場。
將農戶納入公司利益鏈
疫情下圣女果仍賣好價
每年春節前后,正是圣女果的收獲和銷售的黃金時段。今年受疫情影響,界炮鎮的圣女果采收一度停滯,銘景農業在元宵節過后便開始恢復生產。陳建平介紹稱,好在多年積累的市場銷售渠道,讓疫情期間公司的農產品銷售壓力有所降低,順利出售5000萬斤圣女果。
火紅的圣女果
正在進行加工的圣女果
“一般收購價在5-6元/斤,品質好的可達到8-9元/斤。”楊廣平告訴記者,公司從源頭起把控產品生產質量,不僅為農戶提供種苗,還邀請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管理。合作農戶要嚴格按照公司的標準進行種植,包括種苗、水肥管理等。在采收期,由公司負責收購,農戶無需擔心銷售。
據了解,銘景農業自成立以來,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聯合周邊農戶種植2000多畝圣女果,引領專業種植,并將農戶連接進利益鏈條。陳日升也是其中一名合作農戶,種有200多畝圣女果。他告訴記者,“公司會按照市場價格收購我們的圣女果,市場不好時保底收購2元/斤,以確保我們的收入。不過合作以來收購價一直都不錯。”
當提及收入時,陳日升笑著說,“以前種植收入不穩定,還可能會虧;現在一畝地可以有10000-20000元的收入。我們只管種不愁賣,大家都嘗到了甜頭。”當地越來越多農戶加入圣女果種植行列,也有不少年輕人跟著返鄉發展種植。
牛油果明年小批量上市
預推出“私人定種”模式
用市場思維指導生產,銘景農業開始瞄準高附加值的高端水果。除了圣女果,公司還建起牛油果種植基地,組織農戶種植了牛油果面積120畝,在雇傭周邊村莊在閑勞動力300余人。
要知道,牛油果可是近年來迅速火起來的水果“網紅”。據了解,牛油果原產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是一種集果、糧、油于一身的保健果品,成為引人矚目的熱帶亞熱帶新興名果。在進入中國市場后,牛油果得到廣大營養師、健身達人的推介,很快打開了中國銷售市場,更是在網絡銷售上銷量位居生鮮產品前列。
牛油果樹
對于陳建平而言,公司不僅要帶領鄉親們“走出去”看市場,還要把國際好品種、好思維“引進來”。“牛油果在網絡銷售上很火熱,目前我們國內還沒有大面積種植,很多時候吃的都是進口牛油果。”陳建平表示,從國外引進種植牛油果,一來可以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果,二來則希望有一天能種出中國本土的牛油果,打開中國農產品的消費市場。他指著一棵牛油果樹說,“牛油果明年就可以小批量上市,這一棵樹明年可以掛果25-30斤,后年產量預計會翻倍。”
據了解,牛油果經濟壽命可以長達40-50年,利潤空間大,再加上界炮鎮適宜的種植環境,發展前景廣闊。陳建平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在籌備開展電商銷售,也計劃在培訓直播電商中推出“私人定種”,結合互聯網+營銷模式發展牛油果種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百果園、寶能冷鏈物流
大型企業將入駐江頭村
當前,銘景農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且生產管理趨于標準化,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百果園、江南水果批發市場已經有派人過來調研,計劃開展基地種植合作。深圳寶能集團也正在跟我們洽談合作。”陳建平介紹說,百果園對產品品質要求很高,在生產、包裝上都有一定的標準,比如在果子大小上,8-10g/顆為小果,10-12g/顆為中果,12g以上/顆為大果。
遂溪縣委常委陳照表示,為加快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目前遂溪已經出臺了《遂溪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財政獎補實施方案(試行)》政策,2020年起增加擴大土地流轉試點規模,2021年將逐步推廣到全縣。
據了解,從2020年3月1日起,符合上述政策要求,流轉整合整村推進連片原則上達到500畝以上(含500畝),一次性給予100元/畝獎勵。可以預見,有了積極的土地流轉政策,遂溪縣的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將加速發展,吸引更多高附加值產業、企業落戶遂溪投資建設。
2019年,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實施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2020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現如今,隨著以銘景農業為代表的農業公司不斷發展,界炮鎮吸引著百果園、江南市場、寶能冷鏈物流等大型企業的目光,江頭村會成為城里的村、村里的城嗎?作為解決城鄉冷鏈物流方案的探索者,銘景農業模式值得期待。
連接市場與生產、城市與鄉村
形成“銘景市場駐村”模式
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種植業,高效連接產區與銷區,農業經濟效益提升了,農民收入自然也水漲船高。廣闊的市場銷售渠道,是陳建平團隊返鄉后在村前田間構建加工冷鏈倉儲一體化平臺的底氣所在,也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傳統的市場銷售渠道要抓緊,互聯網時代催生的農產品網絡銷售模式也要牢牢把握,時刻保持銷售市場的活力。陳建平希望,“像我們遂溪的番薯,網絡銷售量居全國前列。我想借助遂溪電商平臺的發展,讓圣女果也紅遍網絡。”據了解,銘景農業公司正籌劃建立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基地,建立農村短視頻網紅直播電商中心。
在遂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強看來,銘景農業這種市場導向型的生產基地非常罕見,在當地非常受歡迎。更加難得的是,他們在田間地頭建立起全產業鏈平臺,相當于農產品銷售的指揮中心,是市場營銷風向標,具有引領產業發展的思維結構。
“把握市場動向,是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的關鍵。”陳建平表示,銘景農業公司成立以來秉承的經營理念即是:以市場為導向引導標準化生產,發展一片基地,扶持一個龍頭,帶富一方創業。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鄉村標準化種植生產,推動現代農業對接小農戶,銘景農業正逐步在實踐中探索一條聯農帶農、富民興村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銘景市場駐村”發展模式,助力實現農業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