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消防救援總隊為牽頭單位、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為成員單位的駐遂溪縣界炮鎮工作隊(下簡稱“工作隊”)與遂溪縣界炮鎮委鎮政府,帶著相關鄉村振興工作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全鎮21個村(居)委支部書記、部分機關單位負責人以及工作隊全體成員,到肇慶、茂名兩市先進地區,互學互鑒調研培訓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進一步開闊鎮村干部視野,借鑒各地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先進理念和舉措,找差距、學經驗、悟方法。
實地察看
了解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經驗
調研組先后來到肇慶鼎湖區鳳凰鎮、高要水口端硯產業、白土鎮羅氏蝦養殖場、封開漁撈鎮辣椒產業、高州根子鎮等地調研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美食產業發展等,通過實地察看、觀看宣傳片、聽取現場講解等方式,學習各地在鄉村振興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在鳳凰鎮,調研組在駐鳳凰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的帶領下參觀了新鳳黨員使命館、黨建文化長廊等并了解到,新鳳村依托黃金溝風景區的旅游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紅色黨建+綠色旅游”的發展模式,以黨建促旅游,引領群眾致富;上水田村以“水上田園、十里飄香”為主題,結合當地自然山水田園風光,與釀酒文化打造一個以酒文化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景觀;同古村依托藏龍溝森林公園、臺灣鳳凰高接梨種植基地、同古山居藝術創作基地等現有農文旅產業資源,加快土地流轉,整合生態資源,推進產業優質高效集聚,加快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高要區金渡鎮水口村,是一條傳統端硯生產村落,有傳統技藝,有文化傳承。現藉鄉村振興之機,將村落舊宅區活化,打造成文旅結合的“金渡硯藝創意園”,以達到興業之目的。金渡硯藝創意園更是借助直播帶貨+鄉村振興,讓"美麗的硯石"煥發新的生機。
白土鎮羅氏蝦養殖場,通過羅有村黨支部帶頭整合撂荒地225畝,利用佛山市鄉村振興幫扶資金對農田進行水利、硬件提升并整體發包給有實力的合作社,提升村集體收入,由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科技特派員團隊設計項目并提供技術支持,項目實施后優先招收當地村民參與耕作,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6萬元,為180多戶農戶帶來租金收益,為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農民增產增收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封開漁撈鎮辣椒產業,引進肇慶市永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漁澇鎮發展水稻、辣椒輪作種植項目,計劃流轉千畝以上土地,采取“公司十基地”的產業經營模式,以前進村、 袁村村為核心,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聯農帶農益農,增加村集體和農戶經濟收入,助力漁澇鎮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高州根子鎮是中國荔枝第一鎮、第一批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廣東省旅游風情小鎮,調研組分別走訪了根子鎮的柏橋村、元壩村以及分界鎮杏花村,柏橋村是國家森林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文明村、省級“一村一品”荔枝生產專業村;元壩村是國家森林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首屆鄉村振興大擂臺冠軍村、省十大美麗鄉村、省文明村、省級“一村一品”荔枝生產專業村;參觀學習的最后一站,來到杏花村,參觀學習該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發展的情況,邊走邊看邊學習,學習杏花村風貌提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四小園建設等工作成效。
學習先進經驗
出實招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村支部書記紛紛表示,這次調研學習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更加堅定了大家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信心。鎮黨委書記詹仲茗強調,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我們要以這次調研學習為契機,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吸取這次走出去學習到的先進經驗,出實招、再發力,以更加開放創新的思維,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更加扎實有力的舉措,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再上新臺階。
工作隊表示,接下來要以此次調研學習為契機,結合鄉情實際及各村發展特點,汲取黨建示范點的先進經驗,學習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特色做法,朝著黨建強、文化濃、產業興、生態美的鄉村振興目標邁進,實現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的雙豐收。
稿件來源:駐遂溪縣界炮鎮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