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強化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3月27日,建新鎮人民政府聯合遂溪縣選調生團隊、廣州市越秀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同舉辦“科技興農,智繪鄉村”現代農業技術推廣與技能提升活動。活動邀請省農科院、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市農科院等專家團隊,通過“專家授課+田間答疑+長效幫扶”模式,為全鎮40余名種植大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技術指導,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一、強化組織引領,凝聚科技興農合力
活動啟動儀式上,廣州市越秀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黃緒波指出,要充分發揮科技在鄉村振興中的引擎作用,推動科研院所技術資源與本地農業需求精準對接,建立常態化農技服務機制,將“專家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農民增收提供可持續支撐。
二、專家精準授課,賦能農業生產實踐
果蔬高效種植技術
省農科院史亮亮副研究員以“果蔬提質增效”為主題,結合“夏紅1號”西瓜、“橙蜜1號”甜瓜等新品種案例,講解抗病蟲害選育與高產栽培技術,推薦農戶通過“良種+良法”提升市場競爭力。
黃瓜高產管理要點
廣東海洋大學王廷芹副教授針對華南氣候特點,分析“中農40號”等抗病品種優勢,傳授嫁接育苗、水肥調控等關鍵技術,指導農戶實現畝產5000公斤目標。
水稻穩產優產全鏈條方案
湛江市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林建強提出“品種優選-精準施肥-時空適配”技術矩陣,推薦“湛優1號”“粵稻香”等本地化良種,并推廣緩控釋肥膜技術,助力水稻穩產增收。
三、聚焦需求響應,建立長效服務機制
專家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精準把脈,針對甜瓜低產、水稻肥效不足等突出問題現場"開方":在村民陳某反映甜瓜產量偏低后,省農科院史亮亮博士通過苗情診斷發現土壤連作障礙與病蟲害風險,隨即進行土壤采樣并提出"輪作倒茬+生物菌劑改良"方案。活動同步建立"問題發現-跟蹤解決-效果回訪"閉環機制,通過設置"一對一"咨詢臺現場解答種植難題,實行專家農戶結對跟蹤,確保技術服務長效化。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建新鎮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深化“科技+”賦能模式,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搭建長效服務平臺:聯合科研院所建立線上農技咨詢通道,定期組織專家下鄉指導。
推廣智能農機應用:試點智能農機租賃服務,降低農戶生產成本。
培育本土技術能手:開展“田間課堂”系列培訓,培養鄉村科技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