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應有“湛江溫度”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發,一些城市陸續發出倡議,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湛江日報公眾號日前發出推送《倡議!請留在湛江過年!》,其中不僅列出了廣東省、湛江市最新防疫情況通報,更羅列了省內部分地區針對春節期間疫情防控的指引、倡議和要求。例如,廣州提出,“婚喪嫁娶等習俗活動原則上控制在150人以內,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等”;深圳“支持各類用人單位采取錯峰放假、增發節日津貼等鼓勵性措施,盡最大努力讓更多在深員工留深過年”;東莞提出,“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干部職工帶頭在莞過節,廣大來莞建設者和群眾盡量留莞過節”……最后在文中指出,早在1月4日,湛江市政府就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三嚴格,兩倡導,一加強”的做法,其中有一個“倡導”,正是“倡導市民群眾就地過節”。
春節不僅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且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春節回家過年,成為刻在不少人骨子里的觀念和習慣,“天大地大,過年最大”“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之類的說法,至今仍廣為傳播。尤其是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辛苦工作了一整年,就是就等著春節假期回家看看、了了鄉愁,他們迫切回家的心情我們應該理解。因此,做好“就地過年”工作,“倡議”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需接續給力,讓疫情防控有力度更有溫度。
首先,是要廣泛宣傳“就地過年”的重要意義。即將開始的春運,是當前疫情防控的一大考驗。從過去的實踐看,每年春節前后,我國都會出現數十億人次的春運大潮。春運過程中,人員物品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日益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風險必然隨之增大。且抗疫實踐證明,居家防疫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集聚,有其科學性、合理性。對此,《湛江日報》等主流媒體要扛起責任,廣泛宣傳“就地過年”的重要意義,講好外來務工人員為了“大家”留在湛江過年的故事。
同時,有關部門和單位、企業等,要妥善做好“就地過年”人員的節日生活和文化生活,讓“就地過年”人員感受到“湛江溫度”“溫暖港城”。例如,一些有條件的企業,大可以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方員工的不同習慣、口味,為他們送上節日“大禮包”“年夜飯”,讓離鄉之人在異鄉也能體驗“家鄉的味道”。而相關職能部門在組織過年節目時,則要把“就地過年”人員的風俗習慣也考慮進去,讓他們從過年節目、活動中也能感受到更多“年味”。
更為重要的是,各用人單位應讓“彈性休假”成為“就地過年”的“標配”。對于“就地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用人單位應盡量安排他們值班,并按政策規定予以發放補助,在征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讓他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按節假日規定予以勞動報酬。而在春節假期之后,應有序安排這部分人員調休,讓他們有機會回家與親人相聚。如果用人單位抱著“放假時間就是春節這幾天,你回不回老家,或者回家之后回不回得來,跟我無關”的心態,那“就地過年”就很難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在引導企業更有人情味地做好“彈性休假”方面下功夫。
“就地過年”,不僅僅是來湛務工人員的事,唯有大家都給力,這個“就地”過的新年才能不“將就”,才能品出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