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規劃》解讀來了!
《廣東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編制。編制過程中,省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社會公眾、專家學者、地市政府、省直單位意見,多次修改完善。近日,《規劃》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
編制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市場監管改革,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監管體制改革順利完成,商事制度發生根本性變革,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不斷強化,質量和知識產權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市場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綜合執法效能逐步提高,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為“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新發展階段,協調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發展與安全、數量與質量、效率與公平、活力和秩序的關系,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對于構建更加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建設現代化市場體系,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目標指標
(一)總體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雙區”建設、“兩個合作區”開發開放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著力抓改革優環境、嚴監管促公平、保安全守底線、提質量強動能、夯基礎增能力,全面推進全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助推廣東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十四五”時期,全省市場監管工作遵循“堅持黨的領導、人民至上”“堅持改革創新、放管并重”“堅持依法監管、公平公正”“堅持底線思維、保障安全”“堅持系統監管、社會共治”的原則。
(三)主要目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市場監管達到七項目標,即:市場準入更加便利、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消費環境更加放心、安全監管形勢更加穩定、質量供給更加高效、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市場監管法治體系更加健全。在2025年基礎上,《規劃》提出到2035年,適應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公平競爭制度體系、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全面建成,全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的遠景目標。
(四)指標設置。《規劃》聚焦關鍵環節和瓶頸性問題,提出了系列既對標國家規劃,又體現廣東特色;既切實可行,又體現“跳起來摘桃子”奮斗姿態的27個主要發展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3項。同時,在正文中也有相關工作指標約束,通過指標設置推進工作落地見效。
主要任務
主要有9大任務:
一是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包括完善市場準入、改革涉企許可、健全退出制度。重點是堅持把暢通市場準入作為激發市場活力的首要環節,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充滿活力的力量載體。預計到2025年,全省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780萬戶,全省每千人擁有企業戶數達到62戶,企業登記注冊網辦通過率達到80%。
二是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包括打破行政性壟斷和防止市場壟斷、制止不正當競爭、加強重點領域競爭秩序監管。重點是更加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促進和保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按照每年抽查新出臺政策文件不低于10%的比例加強監督,打破行業壟斷、地方保護、區域封鎖。
三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包括強化消費維權、加強消費引導、規范新型消費業態。重點是順應消費提質升級新趨勢,優化消費環境,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加強重點安全領域監管,筑牢市場安全底線。包括加強食品、“兩品一械”、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是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完善風險閉環管控機制,守住安全底線,使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預計到2025年,食品檢驗量超過6.5批次/千人、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超過98.5%,全省食品銷售者100實現信息化動態風險分級管理,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100%納入追溯管理。藥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每萬人執業藥師數超過6.3人。生產領域的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覆蓋率超過5%,電梯保險覆蓋率超92%。
五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激勵經濟競爭力提升。包括強化知識產權高標準保護、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和運用、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重點是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預計到2025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件,規模以上制造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23萬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9%以上;“十四五”期間知識產權質押登記融資金額達2500億元以上,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超900億美元。
六是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提升質量供給水平。包括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大質量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把握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需兩端發力,提升質量水平,建設先進標準體系,夯實質量基礎,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新發展格局奠定質量基礎。預計到2025年,我省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600項、國家標準9500項,新創建200個以上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范區;新建10個國家質檢中心和10個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動有效期內認證證書突破70萬張,推動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超過94%。
七是完善新型監管機制,提高市場監管效能。包括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推進智慧市場監管、構建多元監管格局。重點是圍繞貫徹落實現代政府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強化信息支撐,構建共治格局,提升市場綜合監管效能,推動市場監管加快向體系化、智慧化、綜合化方向發展。預計到2025年,一般事項“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比例超5%。
八是以“雙區”建設為牽引,助推全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包括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領域創新發展、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全力助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重點是緊抓“雙區”“雙城”“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部署一批重大改革試點,推動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引領帶動全省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創新。
九是優化市場監管支撐體系,夯實履職基礎。包括加強市場監管法治體系建設、深化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設高素質市場監管人才隊伍、加強市場監管文化宣傳和交流合作。重點是從法治、基層、隊伍、文化等各方面加強市場監管支撐體系建設,為市場監管部門履職盡責夯實基礎。
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經費保障、強化監測評估三項保障措施。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要求加強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制訂細化規劃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指導督促等機制,確保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有序推進、落地落實。在經費保障方面,要求將市場監管工作經費和能力建設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銜接協調,提高市場監管經費保障效能。同時要求優化資金支出結構,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確保項目資金規范合理使用。在強化監測評估方面,要求建立規劃實施情況監測評估機制,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強化監測評估結果應用,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及時進行總結、復制和推廣。
《規劃》主要特點
《規劃》是全省市場監管機構改革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我省市場監管事業開啟新征程的“啟航”規劃,總體而言,體現了四個方面特點:一是切實貫徹走在前列要求。總書記要求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市場監管人牢記囑托,堅持奮勇爭先。《規劃》相關指標、舉措都體現了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努力打造市場監管“廣東范本”。二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規劃》以“推進高質量監管、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標最好最優最先進,積極謀劃推進商事制度、公平競爭、安全監管、知識產權、質量提升、監管機制等領域深化改革,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市場監管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措施創新,努力提供市場監管改革“廣東方案”。三是全力服務重大戰略部署。《規劃》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橫琴和前海兩個合作區開發開放等重大機遇,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市場監管領域合作,推動廣東建立與港澳銜接、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標準和制度規范,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努力建設市場監管“廣東高地”。四是堅持系統思維強化監管。《規劃》堅持統籌監管線上和線下、產品和服務、傳統經濟和新興業態等各類對象,統籌協同政府和社會、監管和監督等各方力量,運用好市場、行政、法律、技術、標準、信用、社會等各種手段,全面提升市場監管綜合效能,建立健全與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監管制度體系,努力探索更多市場監管共建共治共享“廣東經驗”。
一圖帶你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