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 更加重視耕地保護
代表委員就土壤污染防治建言獻策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治理。
“十三五”期間,凈土保衛戰作為生態環境領域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在源頭預防、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解決了一批突出的土壤污染治理難題。我國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十四五”期間應當如何發力?代表委員對此進行了討論。
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仍需加強
自《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以來,我國土壤環境風險管控進一步強化,耕地周邊工礦污染源得到有力整治,污染地塊用地準入管理機制逐步形成,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但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累積性、復雜性、難可逆性等特點,治理的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加上我國一些重金屬企業廢氣、廢水排放量大面廣,農藥化肥超標施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遠。
民建中央認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能力不足。
這其中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部分地方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其次是在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對治污企業的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措施選擇等方面,缺乏系統科學的分析評價和監督管理指標體系。
民建中央提出,需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督檢查,把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標作為“十四五”期間環境考核重要指標,確保各項措施全面落地。
此外,切實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撐能力。鼓勵科研單位、涉農高校組建土壤污染防治多學科領域攻關團隊,形成土壤環境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治理修復以及效果評估一整套技術體系,通過試驗、優化、示范推廣,為科學防治土壤污染提供技術支撐。
更加重視耕地保護
耕地是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根基命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一直以來,對于耕地保護,國家層面可謂不遺余力,然而一些地方在面對經濟發展和保護耕地“熊掌與魚”選擇題時,把耕地保護“形式化”“紙面化”,違規占用
耕地開展“非農”“非糧”建設的行為時有發生。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和“土”打交道30多年,今年,他對耕地保護格外關注。
黨永富在調研中發現,“鄉村旅游不是村村都能做,更多農村應該因地制宜發展,守好紅線,扛好糧食安全的重任,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首先就是保護耕地與土壤。”
為此,黨永富提出關于推動我國耕地質量立法的建議,依靠法治的力量,減輕、預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守住耕地紅線。
另一位來自黑龍江省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斌,同樣將目光放在了耕地上,他關注的是家鄉的黑土地保護。
黑土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珍貴資源,這片孫斌倍感親切的土地如今卻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質量逐年退化,水土流失嚴重、黑土層變薄、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嚴重影響和制約農業生產。
孫斌坦言,黑土地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亟待制定出臺《黑土地保護規劃》,細化黑土地質量保護標準,出臺黑土地輪耕或休耕政策,制定休養期間補助標準,并明確任務目標、獎懲辦法。
他強調,在工作推進中,要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依法確定相關部門的黑土地保護職責,并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把黑土地保護工作列為年度重點考核目標。同時,加大對施用生物農藥、有機和生物化肥、休耕、還林、還草、還濕等恢復土地質量的有效措施進行補償獎勵力度。
“黑土地保護應該成為國家戰略,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孫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