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欧美俄罗斯乱妇

打開無障礙閱讀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遂溪 > 革命老區

革命老區

  • |
  • |
作者: | 來源:本網 | 時間:2011-06-07 10:45:44 點擊數:-

 革命老區

歷史事件

戊戌變法斗爭
  遂溪人民具有英勇抗擊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1898年4月,法國侵略者侵占廣州灣(湛江市),強占海頭汛。由于清廷腐敗無能,使法國侵略者得寸進尺,聲言遂溪"萬年橋"東南一帶皆屬法轄,并勾結土豪劣紳私鑄偽銀,大開煙鋪,縱令劫掠,無惡不作。遂溪人民對此義憤填膺。黃略村村民和愛國士紳主動聯絡周圍各村,組織武裝,保衛家鄉。1899年2月,代知縣李鐘玨發動民眾捐款,組建了以黃略村為中心的團練總部,下設黃略、麻章、文車、平石、仲伙、志滿六個營,每營練勇250人,加上后備部隊約3000人,于8月在黃略村附近舉行數千人的誓師大會,歃血盟誓,決心保衛鄉土,打擊來犯之敵,之后曾數次偷襲法營。10月8日,法侵略者大舉進犯黃略村,該村練勇立即還擊,接著文車、平石、麻章等地團練也來助戰,使法鬼三面受敵,打死打傷法兵40余人。
  法侵略軍進犯黃略慘敗后,賊心不死,于11月5日又進犯麻章圩,結果又敗陣而回。
11月16日,法侵略者又派出陸軍主力800多人分3路進攻黃略,并出兵截斷文車、平石授兵。時值晚收大忙,黃略義勇和青壯年都在田里心割。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倉促集合迎戰,數次擊退敵軍的進攻。最后由于敵我懸殊,群眾才撤出戰斗。法兵攻占黃略后,燒殺掠奪,附近村莊亦同遭劫難。是役黃略練勇傷亡170多人,群眾死傷100多人,被毀民房1000多間。
  這場抗法斗爭雖然失敗,卻在中國人民反侵略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主要斗爭事件
  遂溪黨支部成立 1920年,遂溪縣有志青年黃學增、韓盈等人相繼奔赴廣州求學,尋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活動。是年,在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讀書的黃學增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遂溪以至廣東南路區的第一顆革命種子。1925年,國共合作的革命政府出兵南討廣東軍閥鄧本殷。蘇天春、薛文藻、程庚、林叢等一批共產黨員隨軍南下,秘密發展共產黨組織。
1925年10月,黃學增在遂溪樂民墩文村主持成立青年團雷州特別支部,韓盈為支部書記,成員有黃廣淵、薛文藻、蘇天春。支部黨員以團員的公開身份開展黨的秘密活動,直接指揮遂溪、海康的革命斗爭。1926年4月,這個代號"雷枝"的支部分為兩個支部,一個在遂城,一個在雷城。遂溪支部書記由黃廣淵擔任,主要成員有陳光禮、鄧成球、顏卓。遂溪縣黨組織迅速擴大,各區、鄉相繼建立了黨、團支部(或小組)。據不完全統計,當時黨、團員各發展到400余人。
  
樂民起義 1927年4月,在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之后,遂溪的土豪劣紳、惡霸地主和國民黨反動派串通一氣,"“清黨”為名,解除農民武裝,篡奪農會政權,濫殺共產黨人和農運骨干。4月13日,遂溪反動當局派兵包圍中共遂溪縣委和縣農協在楊柑召開的領導骨干會議,鄧成球、顏卓、金美等16人被捕。5月19日,遂海兩路的反動軍隊開赴樂民地區,包圍了海山村,向農軍開火。5月21日,反動當局在遂城竹行嶺,將韓盈、顏卓、鄧成球等14人殺害。與此同時,南路反動頭子林云陔還宣布成立中國國民黨廣東高雷區清黨委員會,對黃學增、王克歐等人領導的南路特委和農協108名領導人發出通緝令,派特務四出偵查,千方百計破壞我黨的地下組織。
  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更激起共產黨人對敵人的仇恨。黃廣淵、陳光禮等同志遵照上級指示,組織樂民、江洪、紀家一帶農軍加強訓練、整編,于6月25夜在樂民區米昌塘村舉行武裝起義,隨即襲擊江洪港,旗開得勝,繳獲敵人大批武器和物資。28日,起義軍再次圍攻江洪反動武裝據點煙樓仔,后聞遂溪偽縣長派來援兵,才撤出戰斗,返回樂民城。29日,國民黨反動派以一個團的兵力,配備重炮,圍攻樂民城。農軍據城防守,反擊強大的來犯之敵,激戰兩晝夜,多次粉碎敵人的進攻。后因城墻被炮火擊毀,難于防守,被迫連夜撤出,分散在樂民、江洪、紀家一帶活動。
起義軍撤出樂民城后,把武裝力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黃廣淵及其母黃凌氏率領,繼續在陸上活動。到1930年,最后在東海島調到那村被國民黨武裝偷襲,全部壯烈犧牲。另一部分由陳光禮率領,撤至斜陽島(今屬廣西轄)開辟根據地。陳光禮到斜陽島后,曾多次回師大陸,克安鋪、占麻章、陷遂城,打開監牢,放出一批革命同志。并在島上多次粉碎敵人的進攻,堅持戰斗5個多月,彈盡糧絕,最后除戰亡外,40多人被捕,全部在北海市西炮臺英勇就義。
  樂民起義是在大革命時期廣東南路的最早起義,它比南昌、廣州起義還要早。起義農軍這種不畏強暴、舍身救國的精神,將永垂史冊,光照后人。


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斗爭事件
  遂溪青抗會成立 遂溪青年抗日同志會成立于1938年8月。它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合法形式,由各階層的愛國青年所組成。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盧溝橋事變,遂溪青年在全國抗日浪潮的推動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6月,遂溪青年黃其江、陳其輝在省立江村師范由劉秉鈞老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派黃、陳回遂開展青后工作活動。他們以遂溪七小為立足點,串聯七小、遂中師、雷師、東海島等地進步師生和社會知識青年,組成抗日救亡下鄉巡回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8月4日,在黃其江、陳其輝等人的倡議下,遂溪統委會抗日救亡下鄉巡回工作隊向全縣青年發出組建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倡儀書,廣泛征求發起人。25日,遂溪縣各界青年代表180多人在遂城一小召開大會,宣布成立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大會選舉黃其江、陳其輝等11人為干事會干事。青抗會成立后,正確貫徹執行黨的統戰政策,大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國共合作抗日的主張,廣泛團結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活動。
  1939年春,青抗會組織第二批工作隊下鄉,舉辦農民夜校,幫助農民學政治、文化、軍事和社會主義科學,發動群眾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是年夏,全縣青抗會員已發展到5萬多人,其中農民會員占90%以上。1939年初,日寇在海南島登陸,派飛機轟炸遂溪縣城。為抗擊日寇,青抗會將工作重點轉上以發動群眾武裝自己為主,要求全體會員和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誓死保衛國家"。是年3月和6月,青抗會在平石和界炮分別舉行兩次軍事演習,為開展敵后游擊戰做好準備。11月,青抗會組織1000多名青年在赤坎寸金橋廣場集會,歡迎張炎學生隊,以表示遂溪人民對張炎堅持團結抗戰的擁護和支持。接著,組織遂溪、廣州灣各界人民慰問團到前往欽(州)廉(州)前線慰勞蔡廷鍇抗日有功部隊。
1940年夏,國民黨頑固派不顧國家民族的利益,公開制造分裂,把槍口對準抗日的共產黨和愛國群眾,在各地制造流血事件,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遂溪一批黨員和青抗會骨干也被反動當局通緝。中共遂溪縣委根據南路特委的指示,采取在政治上堅持斗爭,在組織上進行轉移,將公開暴露的骨干撤往各地隱蔽起來,堅持斗爭。至此,遂溪青抗會便被迫停止活動。
  
抗日星火燎原 1943年2月16日,一股日軍約1600多人分別從廣州灣通明港、海康下嵐港一帶登陸,是日占領海康城。17日至19日,遂溪的城月、遂城、洋青等主要圩鎮相繼被占領,接著豆坡、北坡、楊柑等圩鎮和烏蛇嶺、馬頭嶺等制高點也相繼被日軍占領。日軍所到之處,實“三光”政策,瘋狂燒殺,奸淫掠奪,無惡不作。遂溪人民備愛蹂躪,陷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時,遂溪由國民黨的統治區變為日寇的占領區,由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治變為日寇殖民主義者統治;國民黨反動勢力的統治,從舊政府的跨臺,轉變為新得勢的“鐵膽”(戴朝思)一伙的統治。而以“鐵膽”為首的統治勢力,則以消極抗日轉為積極反共。
  在危難之際,遂溪黨組織根據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部署遂溪淪陷后的工作:一、要大力發展黨組織。二、立即著手在農村建立黨領導的武裝隊伍,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其時,遂溪中區的黨組織一馬當先,通過各種關系把國民黨存放在其連山軍火庫的400多箱手榴彈全部"借"走。全縣各地普遍以抗日游擊小組為基礎,通過合法形式,建立民眾抗日自衛隊和形式的抗日武裝。至8月間,李紹香、李鴻基、馬如杰、張鴻謀、陳熙古、何珍、肖光章、梁立、李曉農、陳偉榮、金子英等人相繼分別在遂溪的山家、山內、老馬、金圍、其連山、布政塘、龍灣、百桔仔、深泥塘、泮塘、界炮等村成立了抗日游擊隊或抗日自衛隊,英勇抗擊日軍。1943年5月至9月間,卜巢山中隊先后兩次襲擊調豐日偽維持會,殺掉維持會長程永貞、程墩仁,繳獲步槍10多支;在南區界墻鋪仔附近伏擊日偽保安隊,擊斃臭名昭著的城月維持會長陳文斯;攻打官田日偽維持會據點,殺掉會長周鏡明,繳獲步槍10多支。信和鄉人民實行村村聯防、人人自衛,組織起四五百人的聯防武裝,由卜登勛、梁懷明、李曉農等人率領,以土槍土炮粉碎日偽軍的多次進攻,用鐵的事實粉碎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對推動遂溪乃至雷州半島的抗日游擊戰爭起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各地抗日武裝也相繼在黃略、豆坡、赤坎仔、紀家、楊柑、東邊田、白水塘、江洪等地打擊日偽和漢奸,抗日武裝斗爭遍全縣。
  1944年初秋,中共南路特委根據南方局的指示,決定以該縣老馬村為中心舉行武裝起義,建立我黨領導的獨立自主的武裝隊伍。8月9日,界炮、老以、山家、山內、金圍、豆坡、楊柑、深泥塘等地的聯防隊、自衛隊、常備隊匯集老馬村,宣布武裝起義,成立"遂溪人民抗日聯防大隊"和聯防區。至此,遂溪縣及雷州半島的抗日武裝進入高潮。起義武裝大隊在當地鄉村抗日武裝的配合下,在西北區連續三次粉碎國民黨遂溪縣長黃兆昌和梁傳楷、張德安、楊起德等反動武裝的聯合進攻,后揮師南下,于10月間整編為"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隊伍人原來的200多人發展至300多人,繼而兵分兩路,向南北挺進,有力地支援了海康、徐聞、廉江、化州、吳州、合浦等地的抗日武裝斗爭。于此前后,該縣的抗日武裝力量也迅猛發展,與日偽軍及頑軍多次進行戰斗,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港門反擊戰、鹽倉遭遇戰和夜襲椹州、奇襲崩家塘、下擔突圍、奇襲新圩、攻克楊柑、保衛山家、金圍反擊戰等重要戰斗。1945年3月,在西北區建立了雷州半島第一個民主政府;同月,成立了遂溪抗日游擊大隊,4月成立一團,5月成立二團;6月有,遂溪縣抗日主力部隊整編為"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第一、二團。這時,遂溪共擁有武裝部隊1300多人,民兵1500多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遂溪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了8年的艱苦斗爭,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的主要斗爭事件
  伏擊戴朝思 戴朝思,外號"鐵膽"。遂溪縣下六鎮新村仔人,曾任國民黨南路務大隊中校大隊長、第四戰區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少將司令、粵桂邊區剿匪指揮官及遂溪縣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經常派兵圍剿南路武裝力量和革命根據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46年春,"鐵膽"率領團隊到各區"清剿",在中區、西北區和遂海邊境地區抓去一批共產黨員和許多革命群眾。其中山內村被"清剿"多次,李瓊倫等4名共產黨員被殺害,60名無辜群眾被捕。接著,"鐵膽"又派兵多次掃蕩老馬、外村仔、新坡、陳屋塘、山家、菁水、龍灣、茅村、甘村、紅屋仔等村。"鐵膽"還挖空心思破壞我地下黨組織,捕殺共產黨員,毒打濫殺無辜群眾。遂溪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決不屈服于敵人的淫威,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1947年春,中共南路特派員吳有恒在赤坎召集會議,要求各地加緊武裝,建立人民政權,并指示遂溪設法除掉"鐵膽",以振奮人心,造成革命聲勢。1947年2月,遂溪西南區獨立營根據上級的指示,于2月底派出4個機動中隊到東區,在當地黨組織的配合下,伺機伏殺"鐵膽"。3月8日晨,沈漢英根據東區赤嶺情報站提供的有關情況,派李曉農、鄭世英帶領一支游擊隊到遂湛公路前橋伏擊"鐵膽"。上午9時許,游擊隊與"鐵膽"乘坐的裝甲小汽車相遇,雙方發生激戰,"鐵膽"這個惡貫滿盈的反動家伙及其4名衛兵被當場擊斃,遂溪縣政府秘書寧可風和6名衛兵被打傷。"鐵膽"被擊斃,南路反動當局甚為震驚,于當晚的國民黨湛江《大光晚報》上刊登了"鐵膽"被擊斃的消息,各地反動分子深感自危,而我廣大軍民則情緒高漲,斗志旺盛,農民群眾和學校師生踴躍參軍,革命武裝隊伍迅速發展,從而推動遂溪及南路革命武裝斗爭走向高潮。
  
血戰筆架嶺 血戰筆架嶺,是遂溪人民武裝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粉碎敵人一次重?quot;圍剿"的戰斗。這次戰斗,我軍以不足一個團的兵力,粉碎敵廣東省保警兩個總隊近2000人的聯合進攻,取得了反"圍剿"斗爭的重大勝利。
  1947年3月,中共遂溪縣委根據上級的指示,在本縣陸續建立了縣和區、鄉各級人民政權。敵人對此極為驚恐,先后派遣廣東省保警第一、二總隊和第九總隊共2000多人,對遂溪革命老區進行"圍剿"。遂溪人民游擊隊為了粉碎敵人的"圍剿",集中新一、二團和十二團部分兵力隱蔽于南區的高明、文章、卜格村一帶,翌日夜撤至筆架嶺一帶的吊羅灣、丁官和下坡洋村,伺機重創敵人。
  11月4日上午9時許,駐扎在筆架嶺一帶的游擊隊收到南區黨組織的情報,說敵人于兩天前襲擊高明、卜格等村,隨后將集中優勢兵力前來"圍剿"。沈漢英等同志即部署兵力迎戰,不一會,敵保警的一個大隊從調豐、城里沿湛(江)海(康)公路往北開拔,我軍功妙地利用筆架嶺的有利地形,憑險力抗。戰斗打響后,敵保警第一總隊的另兩個大隊和保警第二總隊相繼前來增援,并在六0炮、迫擊炮和輕重機槍的火力擾護下,向我軍進攻。我軍指戰員英勇戰斗,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殺得敵人尸橫遍野,使驕橫一時的"虎頭牌"敵軍為之膽寒。戰斗到中午時分,駐湛江保二總隊前來增援,在高陽附近被我中區的鄉村隊截住打擊,于是戰場伸廷5千多米,雙方激戰到傍晚。是役,斃傷敵軍100多人,我方傷亡48人。此次占戰斗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使我軍聲威大震。
  
陳一林起義 陳一林,原為國民黨廣東省保安第十團團長,率部在湛江一帶與南路人民革命武裝對抗。因在與革命武裝多次較量中吃敗仗,不被上司信任,暗中受臨視,實權被削弱,同時看到全國范圍內人民解放軍已由戰略防御轉為全面反攻,蔣家王朝末日快到。于是,1948年12月19日率部在遂城起義,一舉擊斃從湛江來遂溪點驗兵員的粵桂南清剿指揮部中將副部指揮兼廣東第十立區清剿司令員張君嵩,少將副司令鄧伯涵等40多人。然后發表"起義聲明信",派人與中共粵桂邊區黨委聯系。為擴大影響,當天下午2時,陳一林親自率領兩個營,分乘10多輛卡車奔襲湛江市赤坎,一舉攻下粵桂清剿總部、軍械彈藥庫和"剿總"牢房,殲敵數十人,釋放政治犯20多人,繳獲戰利品一大批。20日,陳一林與粵桂邊區黨委負責人梁廣晤談,把保十團改編為"粵桂邊區人民革命武主動裝第八支隊",陳一林任司令員。朱德總司令和中共華南分局分別給起義官兵拍來嘉勉電。這次起義,影響很大,不少國民黨武裝相繼效仿,倒戈起義。
遂溪的解放 1949年8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縱隊正式成立,遂溪主力部隊正式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8月8日,國民黨一五三師四五七團第二營和四五九團某營準備掃蕩遂溪中區,被我六支隊第三者十八團殲滅,斃敵110多名,傷、俘敵40余名。8月18日,第五團在太平南夏村附近伏擊敵六十二軍一五一師某團特務連。斃敵官兵40多名,俘敵10名。9月初,五團第二連,在中區區、鄉、村隊的配合下,攻克中區泥地一帶最后一個敵人據點--調豐鄉公所。10月,為創造條件配合南下大軍解放全邊區,二支隊第五、六團和六支隊第十八團、粵桂邊縱警衛團展開橫掃雷州殘敵,解放雷州半島的戰役。11月2日,駐遂城國民黨一五三師四五八團一部聞我南下大軍解放廉城,愴惶棄城逃跑,我軍和平進入遂城。同日,東區人民武裝攻克國民黨黃略鄉公所,隨后東和、義興等鄉的反動據點也相繼被拔除。至此,遂溪東區全部解放。11月16日,六支隊第十八團和二支隊第五團攻打遂、海交界的沈塘敵據點,先攻克沈塘總祠堂據點,俘敵70余人,繼而摧毀敵第十四區指揮部,全殲敵軍。從而切斷城月與雷城之敵的聯系,使之彼此無援,便于各個擊破。11月26日,我第十八團攻打國民黨遂溪縣政府所在地城月鎮,國民黨遂溪縣長黃兆昌一面指揮頑抗,一面派代表與我方談判,以等待援兵。27日,駐湛江敵援兵被我軍擊退,黃兆昌待援無望,被迫于28日凌晨1時宣布投降,我軍接收了國民黨遂溪縣政府。至此,遂溪全境宣布解放。


現代革命人物
  在遂溪的歷史上,無數的革命英雄烈士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永垂青史,百世流芳。他們的光輝形象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陳式垣(1891-1923)字光喬,號繼東,遂溪后坑村人。
  陳式垣少時在家邊耕邊讀。辛亥革命后,先后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堂、武漢陸軍中學堂、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民國7年(1918年)從保定畢業,任邊防軍排長。民國8年棄職還鄉,在粵軍第一師任連長。民國9年參加驅逐桂系軍閥斗爭,負責警衛孫中山帥府。民國11年參加孫中山發動的戰役,立戰功升營長。民國12年升任副團長。是年10月,陳炯明叛軍進犯廣州,陳式垣率部扼守要沖,在觀音閣一帶與叛軍激戰負傷后犧牲,時年32歲。孫中山為了表彰其功,追晉為上校,并親筆為其書寫墓碑。1983年,國務院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楊益三(1873-1924)字常謙,號益三,人稱"三蛇六",遂溪文車人。年輕時當過雇工,干過雜役,清末在赤坎開鋪經商,辛亥革命前曾任廣州灣商會董事。清宣統二年(1910年),孫中山胞兄到廣州灣秘密發展同盟會員,楊益三加入同盟會。翌年武昌起義,他負責在廣州灣籌款,支持欽廉、防城、鎮南關等戰役的給養。辛亥革命后,益三不愿為官,仍以經商至終,享年52歲。卒后,國民黨軍政要員汪清衛、林森、孫科等為其撰寫墓碑或題匾。
      
何元余(1904-1927)遂溪姑寮村人,民國3年(1914年)隨父母遷居江洪港。他小時給人家牧牛。民國14年秋,參加"雷州青年同志社",任宣傳小組長,隨后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3月,發動漁民成立遂溪縣第一個工會--江洪港漁業工會,當選為工會主席。4月,當選為遂溪縣農民協會第一屆執行委員。在他的領導下,江洪漁業工會會員發展到400多人,還建立一支70多人的工團軍,同土豪劣紳進行激烈的半爭,沒收奸商魚鹽,處決惡霸周森材,迫使當局減輕捐稅,保護漁民利益。民國16年4月24日,何元余在參加中共遂溪縣委秘密召開的緊急會議時被敵人拘捕,5月21日與韓盈等14人一起被殺害于遂溪城竹行嶺,時年23歲。
  
韓盈 筆名寒螢,1901年出生于遂溪縣南門圩。1920年考入廣州鐵路專科學校,開始接受馬列主義思想教育。1922年3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秘密開展學生運動。翌年發起組織"廣東新學生?quot;和"雷州留穗同學會",引導青年開展革命活動。1925年6月,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回雷州半島開展革命活動,9月與黃廣淵等人成立共青團雷州特別支部,任支部書記,后出任國民黨廣東南路特別委員會委員,廣東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書記,10月任中共遂溪縣委書記。"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因病臥家中被捕,獄中備受摧殘。1927年5月21日,被殺害于遂城竹行嶺,年僅26歲。
  
黃廣淵 1903年出生于遂溪縣海山村。1922年在樂民小學讀書時參加了黃學增組織的"青年同志社",1923年考入廣州市第一中學讀書,與黃學增、韓盈等組織"雷州中留穗同學會"。1925年1月,參加廣州農運講習所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3月參加與創建共青團雷州特別支部,任支部委員。翌年,參與創建遂溪縣委,任縣委委員。1927年6月,發動樂民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是年9月20日,在河頭區水妥村開會時被河頭警兵包圍,在掩護其他同志突圍時中彈犧牲。在他的影響下,其母黃凌氏、二弟黃仲義、三弟黃廣榮都先后參加革命,全在大革命時期為國捐軀。
  
鐘竹筠 原名秀貞,又名祝君,1903年出生于遂溪縣忐忑塘村,是南路婦女運動的先驅,中共東興縣黨組織的創始人。1925年5月參加廣州農運講習所學習,認識了周恩來、彭湃、惲代英、周其鑒等共產黨人,深受影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結業后任廣東南路特委委員兼婦女部長。年底,隨國民革命軍南下梅,負責指導南路地區婦女解放運動,1926年調回遂溪工作,任中共遂溪縣委委員兼縣婦女解放協會主席。次年初,創建中共東興縣第一個黨支部,任支部書記。9月被捕。1929年5月30日,在北海英勇就義,時年26歲。
  黃學增 1900年出生于遂溪縣敦文村,是大革命時期與彭湃、阮嘯仙、周其鑒等人齊名的廣東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南路黨組織和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土地革命時期西江和海南島武裝起義的主要組織者,瓊崖工農紅軍的早期創建者。少時家境貧寒,13歲才讀私塾,1920年得親友資助,考入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次年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先后被派往花縣、廣寧等地開展農運及建黨工作。19246月,參加廣州農運講習所第一期學習,結業后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經組織同意加入國民黨,后任廣東省農協執委、省港罷工委員會顧問等職。19261月,與宋慶齡等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會,爾后任國民黨廣東南路特派員、南路特委書記等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隨省委轉移香港,不久轉回西江組織領導農民暴動。瓊崖暴動受挫后,往海南領導恢復工作,建立了瓊崖蘇維埃政權和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并任特委書記兼獨立師政委。1929年在海口被捕,英勇就義于海口市郊,時年29歲。
  余道生 1902年生于遂溪縣余村,出生貧苦。1925年參加"雷州青年同志社",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6月參與組織樂民起義。起義失敗后,隨軍主力到斜陽島,任第二營副營長,曾率部回師大陸攻陷安鋪、麻章、遂城等地。1932年10月,在率領農軍抵抗圍攻斜陽島的國民黨軍隊時,戰至彈盡,為不被生俘,跳海犧牲。
  
顏卓 遂溪附城永華村人,1905年出生于一個有名望的家庭,其父是清末貢生。顏卓小學畢業即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由團轉黨,在遂溪縣黨部負責青年運動工作。1926年春,與劉堅等人組織2000多名農民進遂城游行示威,迫使縣長林應禮取消不合理的捐稅。1927年4月,參加中共遂溪縣委和縣農協在楊柑召開的領導骨干會議時被國民黨遂溪當局逮捕,5月被殺害于遂城竹行嶺。
  
鄧成球 遂溪縣界炮同文村人,1901年生。1924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1月中共遂溪縣委成立,是縣委領導成員之一,4月當選為縣農協委員長。其間,發動農民加入農會,使全縣會員發展到6萬多人,農軍發展到1000多人,成為廣東農運的重點縣之一。1927年4月與顏卓等人一起被捕,5月被殺害于遂城竹行嶺。
  
劉堅 原名恒才,遂溪樂民鹽倉村人,1906年出生。民國11年(1922年)參加"雷州青年同志社"。民國13年秋,考入廣州憲堂讀書,次年進入廣州農講所學習,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4月,以個人名義參加國民黨,參與改組國民黨遂溪縣黨部,主持黨部日常工作,曾與顏卓等組織農民進遂城游行示威。民國16年6月,參加樂民起義,后隨農軍轉移斜陽島。民國19年夏,潛回家鄉一帶活動被敵人追捕,被迫遠走他鄉,此后下落不明。
  
黃雨農 遂溪縣第七區(今雷州市紀家鎮)上郎村春,1899年出生。1924年7月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次年隨軍東征討伐陳炯明,是年7月辭職回鄉從事農民運動,創辦"雷州青年同志社紀家分社"。年底,當選上郎鄉農會會長。1927年率領第七區農軍100多人參加樂民起義。1929年5月率領偵察小組在上郎一帶活動時,遭敵人伏擊中彈身亡。死后,被國民黨當局殘忍地砍頭示眾。
   
黃其煒 遂溪縣城月平衡村人,1920年出生。1938年考取雷師高師班,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辦雷師支部書記和雷師學生會主席。日軍入侵雷州半島后,受黨組織委派,到卜巢山建立抗日游擊中隊,并擔任中隊長。1944年2月,率部在楊柑白水塘一帶活動時,突遭日軍襲擊,不幸中彈犧牲。
【打印正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涞水县| 阿图什市| 石狮市| 潮安县| 临桂县| 葫芦岛市| 辽源市| 广昌县| 华坪县| 柳林县| 宁强县| 贵溪市| 即墨市| 宁晋县| 昌乐县| 修水县| 苏尼特左旗| 呼伦贝尔市| 冷水江市| 铜川市| 亚东县| 伊川县| 剑河县| 武川县| 醴陵市| 平昌县| 绥德县| 寿光市| 苏尼特左旗| 怀远县| 姚安县| 涿鹿县| 定兴县| 屏南县| 呼玛县| 中方县| 屯留县| 兴国县| 三穗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