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傳統節日——下元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又稱上元節;七月十五放河燈,是中元節;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還有一個下元節,卻已離我們漸行漸遠,正在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下元節,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呢?
農歷十月十五,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下元節由來與道教有關。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稱為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稱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成為道教的節日。 道教諸神之中,“三官”地位頗高,特別是在黎民百姓之中影響較大,其起源乃是土生土長的原始民間信仰中人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另據《典略》,東漢時早期的道教就吸收了傳統的原始民間信仰,奉天、地、水“三官”為主宰人間禍福的神靈。至宋代,又將“三官”與“三元”(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為地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為水官生日)聯系起來,稱“三官”為“三元”。按道家說法,天官于正月十五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稱天官賜福;地官于七月十五來人間釋放幽冥業滿之靈,稱地官赦罪;水官于十月十五來人間為人消災減厄、解救危難,稱“水官解厄”。下元節,就是水官來人間解厄的日子。在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并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后來演變為民間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
民間對三官的信仰由來已久,尤其是明代以后,各地都修建了許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官廟、三元庵之類的廟宇。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去廟宇祭拜三官,懺悔罪過,祈福免災;信仰三官的人還要禁葷食素,稱為“三官素”。下元節時,道觀內必定會修齋設醮,舉行消災祈福的宗教儀式;民間也會備好豐盛菜肴,祭祀祖先亡靈,并祈求水官排憂解難;許多地方還會舉行祭祀神靈、祈禳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活動。
古人過下元節,有些固定的習俗,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祈愿神靈
這一天,民間一般有修齋設醮和享祭祖先兩大項活動,目的都是祈愿神靈。在福建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干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漳州舊俗為此日焚香點燭,以牲醴敬祭“三官大帝”,并在大廳前懸掛三盞玻璃宮燈,名之為“三界公燈”。農村多在這一天祭祀土地公,答謝晚季的好收成,祈求社里平安,宗族興旺,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農歷十月十五日,潮汕民俗叫“五谷母生”,實則紀念神農大帝,五谷(稻、稷、黍、麥、菽)神。百姓盼望的是:五谷豐登,過上溫飽幸福生活。此時秋收已結束,為答謝神農之恩,來個“五谷母生”。潮汕祭拜五谷母,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制作各種象征性的果品,包括谷穗果、尖擔果、籮筐果、飯匙果、大豬果、五谷母果、紅桃果等。這一日最為隆重的要算米業界人士,熱烈歡慶,宴請嘉賓,是本行業的節日。湖南省寧遠縣民間,在下元節前后還要進行迎神賽會。下元節既是與水官大禹有關,遍及各地的大禹廟也當然必有祭祀活動。
二、修齋設醮
在蘇州一帶,人們不僅去三官行宮祭拜,還將寫著“三官大帝”字樣的燈籠請回家中,為全家解厄消災。吳江各鎮以及鄉間,舊時都建有三官廟宇,僅盛澤一地就有五座,可見當時吳江的三官信仰是何等興盛。此外,民間的工匠在下元節這一天還有祭祀爐神太上老君的習俗。
在常州一帶,因其地屬江南水鄉,農村多種水稻,副業捕魚捉蝦、駛舟航船等等皆與“水”有深厚的緣分,所以農家對“水官生日”特別重視,多于此日“齋三官”,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后來,隨著道教的逐步衰落,百姓對“三元”的認識逐步模糊,三官生日也越來越淡化了,但“齋三官”的風俗在常州地區農家卻一直保留著。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會用新谷磨糯米粉,做成小團子,齋祭水官。有些農家還按古制,在大門口豎起高高的“天桿”,白天在桿頂張掛杏黃旗,旗幟上寫“天地水府”、“風調雨順”等字樣,到了晚上則換上三盞“天燈”,以示祭祀天、地、水“三官”。清代,常州城內每年下元節也自有一番熱鬧。詩人洪亮吉《南樓憶舊》中有詩為證:“才過中元又下元,賽神蕭鼓巷頭喧。年來臺閣多新鮮,都插宮花粉杏園。”亮吉自注云:“賽神會中每用七、八人扛一桌,上扮金元院本諸故事,名臺閣。”說明當時民間行會新鮮熱鬧、豐富多彩。
三、享祭祖先
下元節也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華夏民族要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民間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正面寫“謹言冥寶一封、彩衣一身上獻某某受納”,下書“子孫某某百拜”,背面寫“某年、某月、某日謹封”,俗稱“金銀包”,叩拜后焚化。很多地方祭奠的場面都十分宏大、莊嚴、神圣。
四、吃節令食品
下元節正值農村收獲季節,莆仙民間一些人家再忙都要抽時間做下元節的時令食物——麻腐包子。人們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卜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油香細軟,十分好吃。北京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就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在福建寧化,下元節時,農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肴下酒,作為過節家宴,有的也請親友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