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顯著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再次重申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這個顯著優勢是由我國國家結構形式決定的,是黨群關系同心圓決定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歸根到底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決定的。這個顯著優勢愈是在完成集體攻關項目、應對自然災害、迎接重大挑戰時,愈容易顯示制度本色和優勢。我們的國家愈是在大災大難面前,愈能夠顯示出民族性,社會主義愈能夠體現出制度優勢。這已經被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也為世人所接受。
我國國家結構形式確保做到全國一盤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所謂單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區域單位或自治單位組成單一主權國家的結構形式,這與聯邦制完全不同。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關系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
社會主義國家并非都實行單一制,蘇聯就實行聯邦制;世界上超過一億人口的國家,絕大部分實行聯邦制。中國有14億人口,卻依然用單一制作為國家權力的組織原則,而且還很成功,這個成功的制度密碼首先在黨的領導。
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當代中國,黨和國家各級機關本質上都是政治機關,都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通過黨組、黨的議事協調機構、黨的其他工作機關等,實施對國家機關和非黨組織的領導,代表、綜合、協調各方利益,使各方面的利益訴求沿著人民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方向前進。
民主集中制是確保一個超大型國家成功實行單一制的另一個制度密碼。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鄧小平指出:“我們黨和國家歷來的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確保單一制國家“一盤棋”的治理格局。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保證了黨中央既有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又有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民主集中制保證了黨的組織體系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民主集中制與民主協商制結合起來,確保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的組織,其組織制原則主要是民主協商制,政協委員通過民主協商制把不同界別的“眾意”充分表達出來;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人大代表通過民主集中制把不同的“眾意”綜合起來,轉化為國家意志即“公意”,找到并實現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做到全國一盤棋。民主集中制,既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也形成統一意志,防止國家治理碎片化。
黨群關系同心圓確保調動各方積極性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承載的初心使命代表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確保黨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成為人民群眾的領導核心,黨和人民群眾自然形成了同心圓關系。在一圈一圈的同心圓中,中國共產黨是同心圓的“圓心”,確保同心圓具有向心力,從而把全國人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人民群眾基于具體的、現實的利益和價值觀差異,是同心圓長短不同的“半徑”。隨著半徑的變化,黨群關系同心圓可以劃分為軍民團結同心圓、政黨合作同心圓、民族團結同心圓、民族復興同心圓、網上網下同心圓,等等。
不同于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黨多元結構,黨群關系同心圓具有調動各方積極性的制度優勢。一是初心源自民心,初心回歸民心。黨員、干部來自人民群眾,必須回到人民群眾中去。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二是商量凝聚共識,初心變成民心。黨的各級組織、黨員干部要善于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在協商中尋找共識,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三是民心匯于初心,初心連著民心。黨要和人民群眾聯系起來,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現人民群眾個性化、差別化的利益。四是初心體悟民心,使命必達基層。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堅持執政重心下沉,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必須達到“最后一公里”,同心圓的半徑才能拉長,才能畫出最大同心圓。五是使命匯聚力量,初心謀定方向。同心圓收縮意味著黨匯聚了來自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同心圓擴張意味著黨把這個磅礴力量釋放出來,聚焦目標,實行靶向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么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國共產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發揮黨群關系同心圓的制度優勢,就是要把黨員干部的主心骨作用發揮出來,把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出來,把黨員組織起來,把14億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在差異中尋找共識、在多元中聚焦一元,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
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集中力量辦大事
《共產黨宣言》一文闡述并揭示了一個觀點:資產階級的貢獻在于實現了社會化大生產,卻把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形成了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不破解這個矛盾,就不可能真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不可能消解異化,實現自由。為著徹底解決這個矛盾,馬克思恩格斯設計了一條現代化新路:成立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一方面,克服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真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另一方面,確保消除異化,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鄧小平還多次強調,要發揮好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其邏輯起點并非在“大事”,而是只有“集中力量”才辦得了大事。新中國成立之初,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們在“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的現實條件下集中了有限的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初步建立了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國防、科技等基礎,辦成了許多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奠定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先后建成了三峽工程、遍布全國的高鐵以及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跨海大橋等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自主研發了空間站、北斗導航和探月工程,完成了量子通訊、大飛機等高科技項目;戰勝了洪水、“非典”、大地震等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實施了援藏、援疆、精準扶貧等重大民生工程;等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于它能造福人民,實現人民的普遍幸福。在中國這樣一個一度極端落后的發展中大國,只有集中力量,才能為人民辦大事、做好事、解難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帶領人民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就是要用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既腳踏實地辦好當前的事情,又登高望遠從戰略上謀劃未來,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領導方法。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針對國家發展提出“兩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重大戰略,這些都是著眼于長遠的頂層設計和實踐部署,確保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價值理念,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黨帶領人民搞社會主義,根本目標在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迸發出來,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在帶領全國人民全力以赴抗擊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盡早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必須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