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持續推進代表建議高質量辦理 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資源挖掘不深”“配套措施亟待優化”……在日常工作和代表履職過程中,吳克昌、許鎮奇、黃美聰、梁俏筠等省十三屆人大代表發現,我省鄉村文旅發展狀況與發展戰略規劃預期仍有差距。去年省人大會議期間,四位代表分別提出了推動農文旅融合提質增效、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有關建議,后被合并成當年的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關于推動文化旅游整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由副省長領辦,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辦理。
之后,省文化和旅游廳把該代表建議列入全年重點工作計劃,積極吸收采納代表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著力轉化為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扎實成效。去年,廣東共有13個項目獲評國家級和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認定了22家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新增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個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17條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出92家鄉村民宿示范點。
代表建議傳遞著人民的呼聲,凝聚著人民的期盼。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增進民生福祉、聚焦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的法治需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掌握實情,切實推動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承辦單位辦理高質量,將代表的建言獻策轉化為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奮力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人大力量。
持之以恒提高代表建議質量
“省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國之大者’‘省之要事’,聚焦民生關切,認真依法履職,積極建言獻策。”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主任李茂停介紹,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443位省人大代表領銜提出了862件建議,涉及制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議題。
一份份建議背后,離不開省人大常委會對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的支持和保障。
唯有“提得準”,才能“辦得好”。實現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是“辦理高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為此,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多措并舉,持之以恒加強對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的服務保障,為承辦單位“辦理高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方面,加強人大代表履職培訓。按照任期制特點開展初任培訓、履職培訓和專題培訓,持續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并采取“小規模線下+線上”形式,專門舉辦以提高建議質量為專題的學習班,把履職積極、履職能力強的代表組織起來,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加強代表提出建議前的溝通協調。研究制定省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工作指引、建立健全“提辦對接”工作機制,為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保駕護航。
同時,省人大常委會還通過多種形式助力代表建議提質升級。具體而言,研究制定省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委員會直接聯系代表的意見,深化代表對常委會立法、監督、專題調研等工作的參與,探索建立委員會日常工作與協助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推動解決問題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另外,為加強代表建議的審核把關,省人大常委會建立健全大會建議“會前預提交制度”和“三級審核制度”,切實把好代表建議的政治關和質量關。
代表聯絡站是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民主民意表達的平臺,是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載體。
李茂停表示,為持續密切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給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注入“源頭活水”,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制定進一步推進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標準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的意見,不斷深化和拓展聯絡站的功能作用,推進聯絡站建設提檔升級。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12836個線下聯絡站和723個網上代表聯絡站,其中的線下聯絡站已覆蓋廣東所有鄉鎮(街道)及有條件的村(居)。
創新完善建議辦理工作機制
“據統計,代表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列入年度計劃解決的658件,占74.6%;列入近期工作計劃的182件,占20.6%,呈逐年穩步提高態勢……”
過去一年,在全省人大代表與各承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一個個“金點子”從“紙上”落到“地上”,成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真招、實招、硬招,讓“代表提的”“百姓盼的”和“政府干的”緊緊相連。
“我和其他代表領銜提出的這4個建議,有的是反映具體地方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項目中的問題,有的是推動措施問題,有的是政策問題。通過合并辦理建議,可以讓在同一領域里的問題得到統籌、系統解決,也有助減輕部門重復辦理情況,提高辦理質量和效率。之后,將建議合并后進行重點督辦,實現建議的高位推動辦理,讓建議更好落地見效。”梁俏筠說。
要讓代表建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離不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機制的創新完善。李茂停表示,省人大常委會重點落實“三結合”督辦機制,堅持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隊檢查督辦與常委會重點督辦、委員會歸口重點督辦代表建議結合起來,突出重點、聚焦難點,全面加強建議督辦工作,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切實推動改進工作、完善制度、解決問題。
代表建議辦理往往涉及多個單位,涵蓋提、辦、督等各個環節。比如,今年的省人大代表建議從承辦類型來看,需多個部門共同研究辦理的建議達740件,占主辦答復件數的92.5%。如何形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以提高建議辦理效率,切實推動解決問題?
去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建立了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聯席會議工作制度。該制度的三個明確——明確主要職責、明確成員單位和分工、明確工作機制和要求,為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開辟了新路徑。
“近一年的具體實踐顯示,聯席會議制度有助進一步規范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全過程全鏈條管理,進一步匯聚提、辦、督各方工作合力,進一步發揮各委員會的專業優勢。”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副主任王東江表示,省人大常委會以實施聯席會議制度為契機,認真梳理代表建議辦理全流程工作,依規納入聯席會議研究確定,推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全過程閉環管理。
此外,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作用,省政府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和省人大各委員會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就提辦對接、協同辦理、聯合督辦、重點督辦、建議公開、評估激勵等工作,加強經常性的溝通交流,切實推動形成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合力。再者,聯席會議制度推動省人大各委員會貫徹落實委員會直接聯系代表相關意見,擴大代表對省人大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協助代表提出高質量的代表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專門委員會歸口督辦代表建議的專業力量得到增強,有效破解了單靠代表工作部門“單打獨斗”局面。
記者注意到,為提高建議辦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各承辦單位也頻頻出新招。例如,承辦建議數量較多的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省衛健委等單位制定了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推進會,確保逐件辦理到位;省商務廳等單位堅持“三溝通”“三見面”,充分聽取代表意見;省工信廳等單位健全答復承諾解決事項臺賬,并進行動態跟蹤管理,推動辦理工作從“答復型”向“落實型”轉變。
“守正創新是持續優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活力之源。”王東江說,創造性地開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不斷深化總結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規律,才能持續推動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
連續兩年發布建議辦理優秀案例
“石碁沒有血液透析中心,我們做透析治療路程遠、費用高、等候時間長。”2021年9月,在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人大代表第四聯絡站人大代表接訪活動中,多位選民向駐站人大代表反映心聲。之后,經一番細致調研,18名鎮人大代表聯名提交《關于建設血透中心的建議》,被重點督辦,并列入石碁鎮2022年度民生實事。去年8月,廣州市番禺區第八人民醫院(石碁醫院)總面積600平方米血液透析中心建成并投入運營。
日前,在廣東省2023年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會議上,由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公共服務辦主辦的《關于建設血透中心的建議》,成為唯一一份上榜的鎮級人大代表建議。當日獲表彰的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10個優秀案例,涵蓋省、市、縣(區)、鎮(鄉)四級人大,內容涉及高質量發展與民生議題。
“這些優秀案例的社會效果好,代表和群眾對其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滿意度高。”王東江表示,在省級層面開展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評選,意在激勵全省各級人大、人大代表和代表建議辦理單位更好地落實代表法和我省代表建議辦理規定,更好地匯聚各方力量,激發持續推進代表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的使命感和強大動力,同時展現全省人大代表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風采,講述各級代表建議辦理單位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扎實推動代表建議落地見效的好經驗好做法。
2021年,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四級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評選工作,這在全國、我省尚屬首次,成為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我省落地生根的具體舉措。據統計,2021年、2022年評選出的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包括省直單位8例,地級以上市6例,縣區4例,鄉鎮2例,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其中,廣州、珠海、韶關等地陸續開展市、縣、鎮三級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評選,推動形成全省齊抓共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格局。
記者梳理得知,不少優秀案例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通過承辦單位認真研究辦理,切實將代表提出的有價值、高質量建議轉化為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確保落地見效。此外,也有部分優秀案例緊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承辦單位問計于代表、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以高質量的建議辦理工作回應代表關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我們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辦理代表建議的基本方向,推動各承辦單位聚焦‘國之大者’‘省之要事’,把辦理代表建議與本部門工作一體謀劃、一體推進。”王東江表示,今后將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高度認識和把握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把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則、要求貫徹落實到代表工作各方面各環節,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回應代表和人民群眾的關切,努力講好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的生動故事,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發展實踐中書寫人大絢麗篇章。
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
高質量推進廣深口岸營商環境建設
走進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隨處可見一個個“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精準抵達每一個箱位。這些“搬運工”是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作為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在促進貿易便利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方面走在前列。
去年1月,省十三屆人大代表謝松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廣深口岸營商環境,賦能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列為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交由省政府組織辦理,并由副省長領辦,省商務廳牽頭辦理。一年來,代表提出的三個方面八條意見建議辦理工作均取得階段性成效,推動廣深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改善,獲各方積極評價。
凝聚各方合力扎實推動建議落實
“廣深口岸各主體間缺乏統一的公共服務信息化平臺”“廣深口岸的駁船公司收費名目繁雜、標準不統一”……領銜代表謝松在深入調查研究和了解進出口企業和群眾核心訴求基礎上,指出廣深口岸在智能化建設、規范收費、中介服務監管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項,并提出了較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議。
提升建議辦理效率,“面對面交談、點對點溝通”不可缺少。過去一年,主辦單位省商務廳圍繞口岸智能化建設、口岸收費清理和規范、口岸中介服務監管等方面,設計調研問卷7份,細化調研問題12個,召開4場調研視頻會議聽取廣州和深圳市直有關單位、駐地口岸查驗單位、港口經營單位及中介企業的意見建議,還會同海關廣東分署對廣州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進行檢查督導,研究推進辦理工作。另外,邀請省人大財經委、有關代表赴廣深開展口岸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實地了解情況;參與省人大督辦調研工作,赴廣州南沙、白云國際機場和佛山,深入一線聽取基層單位和外貿企業的意見建議,扎實推進辦理工作。
圍繞代表建議提出的問題和目標,省人大財政經濟委會同選聯工委發揮協調督辦作用,多次與建議辦理單位就辦理推進情況進行溝通協調,督促建議承辦部門省商務廳加強與代表的全過程溝通聯系,做到“辦前溝通”了解訴求、明確重點,“辦中溝通”錨定問題、提升實效,“辦后溝通”說明辦理情況、回應反饋意見。省商務廳按要求全過程溝通聯系,及時將督辦調研反饋的問題匯總梳理成清單,督促廣州、深圳市政府和相關單位及時推動解決,及時反饋給領銜代表。
在督辦過程中,省人大財政經濟委還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政府相關部門匯報,深入廣州、佛山市實地調研,跟蹤了解建議辦理的進展情況。其中,重點圍繞代表建議提出的問題和目標,督促承辦單位找準方向,落實解決措施,精準回應代表關切,著力提升督辦實效。
以點帶面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
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已投入運行、深圳媽灣智慧港已建成并對外開放、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分步實施堆場操作自動化改造……目前,人大代表提出的三個方面八條意見建議,均取得階段性成效,廣州、深圳智慧港口和自動化碼頭建設加速推進。
在各方推動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持續提速。“單一窗口”整合了分散在各口岸管理部門的應用系統,統一數據標準及接入標準,建設成為一個“門戶”入網、一次認證登錄、“一站式”的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涵蓋國際貿易相關的全部業務申報服務,企業進出口便利水平有較大提升。
中介服務收費監督渠道得以建立健全。如今,廣州、深圳口岸、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及駐地海關公布監督電話,不斷完善相關投訴反饋溝通機制。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進一步優化深圳口岸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中,建立口岸營商環境“問題清零”機制是任務措施之一,旨在清單式推進解決企業反饋的問題,切實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實現助企“零距離”。
優化營商環境需久久為功。省人大財政經濟委主任委員汪一洋說,未來將以口岸營商環境建設為契機,持續著力推動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努力實現辦好一項重點督辦建議、解決一個方面問題、促進一個領域工作。
人大代表在行動
佛山順德人大代表持續跟進“小學舒心午休工程”落地情況
小學生午休“趴睡”變“躺睡”
正午時分,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滘小學課室內,學生正準備午休。他們熟練地拉出在課室側方的收納式床板,鋪好床墊,放好枕頭被子,舒舒服服地躺下睡午覺。
校舍擴容提質、把閑置宿舍樓改成午休室、設計折疊床放進課室……如今,順德十個鎮街均已實現小學生在校午休“躺著睡”。這背后,離不開順德區人大代表的合力推動以及區教育局、人大常委會的持續落實、監督。
在近日舉行的廣東省2023年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會上,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公布,順德區人大代表胡志華提出的《關于全面落實順德區“小學舒心午休工程”的建議》名列其中。
推動“老校”探索午休“新工程”
家長的操心事,是胡志華的履職重點。2022年,小學生優質午休工程被列入順德區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作為人大代表,如何監督民生實事項目辦到實處?在胡志華看來,抓手一定是“到現場去”。
學校情況千差萬別,胡志華把履職重點首先放到自己長期扎根的樂從鎮。在鎮里,大部分新建成的小學配備了專用午休室,供學生“躺著睡”。但有些建成時間較久的“老校”受限于校舍條件,學生只能趴在課桌上午休。
去年年初,胡志華前往作為樂從鎮“老校”之一的大閘小學調研。他了解到,學校希望將閑置的教師宿舍改為供學生休息的午休室,但由于消防驗收不達標和資金存在缺口,一直未能實現。
如何幫助大閘小學和鎮內其他幾所“老校”解決問題?作為企業家,胡志華捐贈10萬元給大閘學校,幫助學校增加消防梯。作為區人大代表,他開始奔走于樂從鎮各個學校之間,與校長及老師就怎樣讓孩子午休“躺著睡”進行深入討論。
在胡志華等人大代表的合力推動下,樂從鎮于2022年初啟動“小學舒心午休工程”,共投入430萬元到包括大閘小學在內的4所小學,用于改造場室和購置床具。此后,每個樂從鎮的小學生都能在校內實現“躺著睡”。
“答案都在工作現場。只有到達現場,才能夠知道群眾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夠讓履職建言更加接地氣、有底氣。”這是胡志華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順德學生實現午休“躺平睡”
“樂從鎮的學校讓孩子午休‘躺著睡’很贊!我是勒流街道的學生家長,希望孩子也能早日實現舒心午休。”去年6月,在參加當地電臺節目時,胡志華作為區人大代表,聆聽了市民盧先生來電提出的需求。
胡志華認真地回應了盧先生:小學生優質午休工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也是順德今年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哪怕目標早完成一個月,都能夠讓孩子早受益一個月。”他動情地說。這期節目結束后,胡志華結合此前在各鎮街學校的調研,撰寫了《關于全面落實順德區“小學舒心午休工程”的建議》,詳細說明午休工程的進展情況和市民心聲。
在建議中,胡志華特別提到了樂從鎮的經驗做法,包括不同學校結合實際的實施方案、籌集資金的方法和實現午休床位全面覆蓋后的精細化管理要點。
這一建議得到順德區和各鎮(街道)人大的重點督辦。作為責任主體,順德區教育局持續推動實現這一目標,保證各小學因地制宜實現全區小學生“躺著睡”。
“目前全區十個鎮(街道)都已實現小學生在校午休‘躺平睡’。”去年7月,胡志華收到來自順德區教育局的答復。在匯報“成績單”的同時,順德區教育局也向牽掛教育事業的代表亮出了“路線圖”:下一步,將努力讓孩子不僅能夠“躺平睡”,還能夠“睡得好”。
今年1月,順德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對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其中,“小學生優質午休工程”打出了高分,比較滿意以上比例達99.76%。
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名單
一、關于加強我省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的建議(領銜代表:張赟;主辦單位:省委編辦)
二、關于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山區縣轉移支付力度的建議(領銜代表:黃美聰;主辦單位:省財政廳)
三、關于進一步優化廣深口岸營商環境賦能廣東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領銜代表:謝松;主辦單位:省商務廳)
四、關于推動文化旅游整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領銜代表:吳克昌、許鎮奇、黃美聰、梁俏筠;主辦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
五、關于科技支撐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的建議(領銜代表:楊子銀;主辦單位: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
六、關于推動全市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建設的建議(領銜代表:鐘英紅;主辦單位: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
七、關于打響鳳凰單叢茶發源地、核心產區品牌,提高茶葉品質的建議(領銜代表:魏繼業;主辦單位:潮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八、關于有備而老實現“幸福家園老有頤養”的建議(領銜代表:古少揚、許志容;主辦單位:深圳市龍崗區民政局)
九、關于全面落實順德區“小學舒心午休工程”的建議(領銜代表:胡志華;主辦單位: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
十、關于建設血透中心的建議(領銜代表:羅利民;主辦單位: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公共服務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