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腫瘤相關知識問答
兒童的健康受到全社會關注,家庭對于患病兒童救治期望值很高。為此,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王煥民,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馬曉莉對兒童腫瘤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了解正視兒童腫瘤,讓更多孩子健康長大。
問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兒童罹患腫瘤?
答:兒童腫瘤正經歷一個越來越被大家發現和重視的過程,它并不是現在才出現的,過去的認識程度和診療水平有限。現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及經濟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患兒被發現,也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治療。國際上的資料數據顯示,兒童腫瘤的數量這些年確實有提高。而國內數據顯示,兒童腫瘤已經成為僅次于意外傷害的第二大兒童死亡原因。不管是兒童腫瘤還是成人腫瘤,比例都在上升,在這些數據之外,多數人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認為,會不會是因為空氣污染或者水污染等各種外界原因所致?只能說各種致癌因素,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截至目前并沒有很科學的數據去證明。
問
最常見的兒童腫瘤有哪些?
答:兒童惡性腫瘤主要分為白血病和實體瘤兩大類。以18歲為年齡劃分,兒童的惡性腫瘤,叫母細胞瘤,比如常見的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兒童腫瘤的致病因素多為先天性,比較多的是胚胎性的腫瘤,一些基因突變由父母遺傳或者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自發產生,最后逐步衍化形成腫瘤。
問
治愈率和生存率高嗎?
答:兒童腫瘤整體的治愈生存率可以達到80%。從總體的治療效果來看,絕大部分的兒童腫瘤治療效果比成人癌癥好,這與成年人的癌癥是一個非常大的差距。
問
除了化療、手術和放療外,兒童腫瘤有什么有效治療手段?
答: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新的腫瘤治療手段出現,家長們可能聽著很陌生,但不要害怕,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孩子的長期生存機率。有些孩子的腫瘤細胞里存在特殊的基因突變,有可能會用到一些靶向藥物,就像打靶子一樣,藥物拿腫瘤細胞當做靶子一樣去攻擊。當然聽起來美好,但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而且也會有副作用。提醒家長,不要看到別人用就著急想用。另外,有些孩子治療效果不好,治療困難的時候,醫生可能會提到免疫治療。
問
放化療的副作用大么?
答:化療是兒童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放療的副作用主要是射線照射后皮膚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反應,表現為紅斑、燒灼感、瘙癢、破損脫屑等。放療亦有骨髓抑制、厭食、惡心嘔吐、口咽疼痛、口干、脫發等毒副作用,這些與化療基本相同。由于放化療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做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很有必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治療和護理等會緩解毒副反應。由于放化療后骨髓抑制期血象低,家長需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保暖,注意開窗通風,保持放療部位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兒童對放化療的耐受性好,發生的毒副反應恢復能力都明顯高于成年人。家長擔心孩子受罪,對放化療“談虎色變”的想法需要修正。
問
目前兒童腫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答:許多兒童惡性腫瘤的治療是很有希望的。最常見的兒童顱外實體腫瘤神經母細胞瘤,雖然常被稱為“癌王”,但歐美發達國家中低危神經母細胞瘤的長期生存率高達85%以上,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長期生存率也有40%-50%。北京兒童醫院單中心中低危神經母細胞瘤的5年生存率達86.7%,伴有骨髓骨骼轉移的晚期高危神經母細胞瘤3年總生存率達49.1%。當然兒童腫瘤的病種很多,不同腫瘤的預后也大不相同,但是爸爸媽媽們一定記住,孩子診斷腫瘤時不要輕易放棄,要聽聽腫瘤專家的建議再做下一步打算。孩子治療的過程中也要保持信心,積極的心態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影響,讓孩子更有治療的信心和勇氣。
問
為什么兒童實體腫瘤需要多個學科聯合診斷和治療?
答:兒童實體腫瘤,廣義上講是除了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淋巴系統腫瘤以外的所有腫瘤。這些診斷和治療過程都比較復雜,需要腫瘤內科、外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多個學科的聯合,從診斷初即依靠多學科會診,共同完成。大多數兒童實體腫瘤具有生長特別快,發生轉移早的特點,在診斷時已經處于晚期,此時很難只依靠手術治療,需要聯合化療、放療或干細胞移植等多種治療手段,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另外,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治療結束后,需要跟蹤隨訪他們的生長發育情況,這也需要多個學科共同完成。
問
為什么許多治療好的孩子還需到醫院定期檢查和長期隨訪呢?
答:孩子治療結束后,雖然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家長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按期到醫院進行隨診。一方面在于監測相關指標,看看孩子有無復發表現,尤其早期可能孩子還沒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但是一些化驗檢查卻可以及早發現。另一方面,孩子前期治療過程中應用放療、化療,也需要監測遠期毒副反應,如對生長發育、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等的遠期影響。大多數兒童腫瘤在治療結束后隨訪主要時間節點是停治療后,1年內每3個月復診1次,2-3年內每4-6個月復診1次,4-5年內每年復診1次。北京兒童醫院白血病、淋巴瘤和所有實體腫瘤患兒都是這么進行長期隨訪的,數以千計的患兒長大成人,數以百計的患兒結婚生子。
(轉自:北京兒童醫院)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編輯:楊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