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欧美俄罗斯乱妇

【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巡禮】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發展歷程及展望

作者:健康中國 | 來源:健康中國 | 時間:2019-09-25 點擊數:- 分享到:

 
 
 

全民健康信息化作為衛生健康領域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既是深化醫改的重要任務,也是重要驅動力。

 

隨著我國衛生健康行業政府職能的轉變,全民健康信息化概念經歷了從衛生信息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到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演變。

 

1983—2013年,在原衛生部領導下,衛生信息化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逐步建成國家、省、市3級衛生信息平臺,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5項業務應用,形成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2個基礎數據庫,聯通1個衛生專用網絡。

 

2013年,原衛生部與原國家人口計生委合并成立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信息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人口和計劃生育的相關內容,演變為人口健康信息化。

 

2018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成立,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工作重點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化概念正式確立,強調基于新型技術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智慧健康服務。

 
 
 

一、?發展概況

 

 

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按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

 

1983—2003年,以醫療機構信息化的興起為起點,重點開展了“金衛工程”及“軍字一號工程”建設;

 

2003年“非典”暴發后,以公共衛生和“數字醫院”建設為重點的業務信息系統快速發展;

 

2009年新醫改將信息化作為重要支撐之一,全民健康信息化進入互聯互通與協同應用階段,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金人工程”為建設重點;

 

2017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衛生健康行業應用,以“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工程”為重點,全民健康信息化進入綜合提升和創新發展的新階段。

 

二、?發展歷程

 

 

 

(一)?醫療機構信息化的興起

(1983—2003年)

 

 

1.?以醫院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推進衛生信息化發展

 

1983—2003年,是衛生信息化發展的起步階段,這一時期以大型醫療機構信息化的興起為特點,主要是醫院財務管理、收費管理系統的建立,將傳統的業務管理模式計算機化,實現計算機技術在醫療衛生系統的應用。

 

20世紀90年代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開始普遍實施,要求“對內嚴格控制成本,對外醫保支付制約”,在該業務需求下,中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起點設立于面向人、財、物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和國際醫院信息化的發展規律相同,我國第一代醫院信息化領域專家摸索著走過了獨立應用、部門級系統到全院級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

 

1992年原衛生部制定了醫院“分級定等”標準,在標準中明確提出三級醫院必須能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此要求對醫院信息化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002年原衛生部對國內6?921家醫院進行調查顯示,其中有2?179家建立了醫院信息系統,占31%;華東地區、省級醫院擁有醫院信息系統的比例較高,分別為80%和84%;85%的醫院信息系統以財務核算為中心。

 

2002年原衛生部印發了《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為下一階段醫院信息化的系統發展提供了依據。

 

 

2.?衛生信息專職機構逐漸成立

 

國家和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成立了信息化領導小組及信息中心,大多數醫療衛生機構也成立了信息部門。

 

國家成立了多個信息化學術組織,如中國電子學會醫藥信息學分會、中國衛生統計學會(已于2004年改稱中國衛生信息學會)、計算機應用學組(已于2006年改稱中國醫院協會醫院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等,這些組織舉辦大量信息化相關學術交流會議,對衛生信息化建設起到了助推作用。

 

 

3.?衛生信息化項目逐步推進

 

1995年原衛生部下發《關于建設“金衛工程”的幾點意見》明確了“金衛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主要以計算機為手段開展國家衛生管理信息系統及醫學信息系統、全國衛生信息傳輸體系、衛生信息數據庫建設。

 

1998年《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函》提出以“金衛工程”為重點工程,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金衛工程”建設大力推進。截至1998年利用衛星通道已開通了15個中心城市20家重點醫院的遠程醫療會診咨詢系統,并開展了中國醫院系統(CHIS)的研發及應用,計算機硬件得到了普及,信息卡技術大量進入了衛生系統的醫療保健、計劃免疫等領域。

 

此外,“軍字一號”工程也在1996年正式立項開始建設,主要以病人信息為中心,按照衛生經濟、醫療物資、臨床3條線展開,截至1998年已分別在解放軍總醫院、南京軍區第98醫院組建了高級版和普及版的醫院信息系統開發基地,研制推廣了新一代先進的軍隊醫院信息系統網絡版軟件,并在全軍幾十所醫院擴大試點。

 

 

(二)?重點業務信息系統發展

(2003—2009年)

 

 

1.?公共衛生信息化快速發展

 

2003年“非典”暴發,引起國家對衛生信息化的高度重視,在此階段我國加大了在衛生應急指揮、疾病防控、衛生統計、婦幼保健、新農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投入。

 

2003年原衛生部頒發《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09)》,這是首個針對全國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部級規劃文件,促進我國公共衛生信息化進入了一個快速、有序的發展時期。

 

開始全面建立和使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大多數縣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機構建立了具備數據中心、統計分析、預警等功能的公共衛生信息平臺;以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信息系統為核心的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線直報系統;各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系統實現了在線反應、處理和全程跟蹤功能;衛生監督信息系統、醫療救治信息系統也初步建設完成;新農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各省級平臺及縣級新農合數據庫基本建設完成,部分省的新農合信息系統已經能夠實現聯網管理,個別地區實現跨區域即時結報。

 

 

2.?以數字化醫院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進程

 

醫院信息化的發展從管理信息系統過渡到臨床信息系統和電子病歷的應用。醫院信息系統逐步成熟,技術開發與時俱進,信息系統產品從財務信息系統擴展到醫院信息系統、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檢驗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狀態。

 

2007年12月原衛生部公布首批20家數字化試點示范醫院,通過示范醫院的評選發揮帶動輻射作用,將先進的信息系統與現代科學管理模式引入醫院管理體系,加速了全國醫院信息化的進程。

 

 

3.?衛生信息標準化工作逐步開展

 

原衛生部組織開展了衛生信息標準化的研究工作,先后形成《國家衛生信息標準基礎框架》《醫院信息基礎數據集標準》《公共衛生基本數據集標準》和《社區衛生信息基本數據集標準》等多個編碼標準。

 

 

(三)?互聯互通與信息共享

(2009—2016年)

 

1.?人口健康信息體系基本建立

 

2009年《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把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列為八大支柱之一,強調建立高效統一、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

 

2013年《加快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時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總體框架和任務目標。

 

2014年《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了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隱私保護等。

 

2016年《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與行業融合應用等內容。

 

2.?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核心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

 

這一時期各地積極探索,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金人工程”兩項工程建設為依托,建立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推進區域內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與協同應用。

 

省級平臺、44家委屬管醫院分別與國家平臺實現聯通。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實現與省級平臺和大型醫療機構數據交換共享,開展跨省就醫即時結算。國家和省級藥品信息平臺全部聯通運行。

 

國家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管理系統全面建成并實現互聯互通。全國大部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村衛生室安裝了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醫院信息化開始從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建設為主,向數字化醫院、智慧醫院建設發展。

 

公共衛生信息體系基本建立,初步建設完成了1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數據中心、2個應用平臺、3個信息門戶和4大業務系統,實現了平臺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計劃生育應用信息系統全面加強,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初步建立,并與各省(區、市)藥品采購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初步建立了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數據庫。

 

3.?人口健康信息標準和信息安全體系不斷健全

 

發布行業信息標準102項,制定印發了省統籌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和醫院信息平臺的應用功能指引。信息安全防護能力不斷提升,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強化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四)?綜合提升與創新發展

(2017年以來)

 

 

1.?新技術助力全民健康信息化有序推進

 

2017年以來,在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全民健康信息化步入綜合提升與創新發展階段。

 

以互聯網為載體,以新型信息技術為手段,強調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優化健康醫療服務流程,創新健康醫療服務模式,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開展便民惠民等新型健康醫療服務。

 

 

2.?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實施路徑更加清晰

 

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了《“十三五”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主要原則、發展目標、7項主要任務和4個重點工程。

 

在國家頂層設計的指導下,各地堅持規劃引領,部分地區及時開展頂層設計研究,細化落實措施,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

 

醫院信息化建設進一步規范,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全面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基本醫保異地就醫聯網結報加速推進。

 

依托信息技術“連接、共享、智能、體驗”的特點,信息化建設應用在推動醫藥衛生改革發展中正逐步發揮出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統籌協調信息化工作力度加大,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重視,投融資機制逐步多元化。

 

各地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建設,加強重點領域國產密碼應用工作,啟動省級數字認證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4.?互聯網與健康醫療融合,為健康醫療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提出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具體措施。

 

在此階段,“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不斷創新發展,互聯網助力遠程醫療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延伸,基于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公共衛生服務更加高效便捷;“互聯網+”,促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5.?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工程有序推進

 

國家啟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建立了健康醫療大數據存儲中心,啟動了智慧醫療、云健康計劃等一批智慧健康項目。編制完成《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管理服務辦法(試行)》。組織相關機構探索研究統一規范的國家人口健康醫療大數據基礎資源目錄體系和國家標準化體系。

 

 

6.?人工智能助推全民健康發展

 

2017年科技部發布《“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目前開展醫療人工智能的機構有100余家,產品涉及醫學影像、病例文獻分析、健康管理、虛擬助手、醫院管理、疾病篩查和預測、藥物研發以及醫療語音識別等。

 

三、?展望

 

 

       

(一)?新型信息技術將成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未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衛生健康行業應用不斷加深,將進一步推動健康醫療的深入變革。

 

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建設和部署提供高性價比的技術手段;基于知識庫和人工智能,將為臨床決策支持、分級診療、精準醫療、醫院監測、慢病管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警預測等提供數據支持;以物聯網技術為依托,支持便捷有效獲取、傳輸、應用健康醫療數據,在個性持續性健康監護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以5G技術為支撐,將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為開展遠程手術等更為復雜的遠程醫療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二)?醫療衛生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無縫銜接并逐步融合,能夠全方位、全周期、連續性管理居民健康信息,實現便捷查閱居民本人在不同醫療機構的就診信息,支持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公共衛生信息系統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進一步聯通整合,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以及食源性疾病管理網絡,能夠實現在線健康評估、監測預警、用藥指導、跟蹤隨訪、健康管理等服務。

 

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全面建成,各級各類醫院逐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的共享及授權使用。居民健康卡、社保卡、身份證、就診卡等多卡通用、脫卡就醫,實現醫療費用便捷支付與結算。

 

       

(三)?“惠民”“惠醫”“惠政”服務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大

 

提高惠民服務的精準化、智能化、可及性及獲得感。通過開展居民健康數據、患者治療數據的整合和關聯分析,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和可靠精準的健康信息服務。

 

運用新技術開展智慧醫院建設,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提升疾病診治能力和技術水平,建立健全醫院運營管理體系,實現醫院精細化管理。

 

建設政務云,協同政府智慧管理決策,全面掌握各醫院、醫生、病患情況,通過對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信息等深入挖掘分析,為政府政策制定、流程優化、業務監管、績效考核等提供支撐。

 

四、?結語

 

 

經過近40年的建設和實踐,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惠民”“惠醫”“惠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全民健康信息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戰略機遇。本文闡述了各階段的發展特點、政策走向、建設成效,對未來全民健康信息化發展進行了展望,以期為我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作者:胡紅濮?秦盼盼?雷行云?高星?王巖?萬艷麗  
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  
來源:醫學信息學雜志,2019,40(7):2-6.  

微信編輯:王成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泰州市| 灌云县| 隆子县| 阳西县| 多伦县| 河津市| 米林县| 吴忠市| 类乌齐县| 安顺市| 宁远县| 达日县| 潮安县| 张掖市| 罗田县| 靖边县| 肃宁县| 玛纳斯县| 通化县| 宁晋县| 什邡市| 崇州市| 北安市| 乐安县| 舒兰市| 湘潭县| 台江县| 丰城市| 汤原县| 梓潼县| 灌云县| 肃北| 金堂县| 临城县| 灵石县| 定结县| 德昌县| 白朗县| 绥江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