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欧美俄罗斯乱妇

打開無障礙閱讀
您的位置: 首頁 > 走進遂溪 > 遂溪黨史

遂溪縣地方史

  • |
  • |
作者: | 來源:本網 | 時間:2011-06-08 10:14:56 點擊數:-

 


   
前言
第一章 遂溪黨組織的建立
第一節 黨組織建立前遂溪的社會狀況
一、近代遂溪人民的革命斗爭
二、反動軍閥的黑暗統治
三、馬克思主義在遂溪的傳播 
四、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成立和革命青年的活動
第二節 黨組織的建立和初期的革命活動
一、農民運動的崛起
二、雷州特支的成立
三、配合國民革命軍討伐南路軍閥
四、對國民黨右派分子的斗爭和協助改組國民黨遂溪縣黨部 
第二章 黨組織投身大革命洪流
第一節 革命運動高潮的興起
一、中共遂溪支部、遂溪縣部委的成立和發展
二、農民運動的勃興和革命武裝的建立
三、各界革命運動的開展
四、支援省港罷工及同頑固勢力的斗爭
第二節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遂溪的革命斗爭
一、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
二、貫徹南路農代會議精神 以革命武裝反擊反革命武裝
第三章 黨組織在土地革命戰爭中
第一節 樂民武裝起義 
一、海山暴動
二、米昌塘整編農軍
三、農軍奔襲江洪、紀家反動據點
四、國民黨的重兵進攻及樂民城失守
第二節 斜陽島根據地的建立和斗爭
一、創建斜陽島根據地
二、中共遂溪縣委的建立
三、農軍轉戰東、硇兩島
四、農軍回師內陸作戰
五、斜陽島的艱苦抗爭和最后挫折
六、遂溪進步青年重踏革命征途
第四章 黨組織在全民族抗戰中重建、發展
第一節 黨組織的重建與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一、抗日戰爭初期遂溪的形勢
二、重建黨組織
三、成立青抗會和掀起救亡運動高潮
四、努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五、打入國民黨鄉鎮政權
第二節 堅持貫徹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一、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斗爭
二、轉變斗爭方式 鞏固和發展黨組織
三、審查教育黨員和純結鞏固黨組織
第三節 開展聯防抗日斗爭
一、遂溪淪陷后的形勢與任務
二、放手發動群眾 組織抗日武裝
三、以深坭塘為中心的信和鄉抗日聯防斗爭
四、各地聯防區的建立和對敵斗爭
第四節 獨立自主抗日武裝和敵后根據地的建立
一、卜巢山抗日中隊
二、老馬起義
三、西北區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和根據地的開拓
四、大力發展抗日武裝隊伍 迎接抗戰的最后勝利
第五章 為奪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而奮斗
第一節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抗戰勝利后形勢
二、主力部隊西進和黨組織工作的調整
三、爭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爭
四、反抗國民黨的“清鄉”掃蕩和“三征”暴政
第二節 武裝反抗國民黨的自衛斗爭
一、全國內戰爆發后斗爭方針的轉變
二、主動出擊 積極開展自衛斗爭
第三節“大搞”武裝斗爭和擴大游擊根據地
一、赤坎會議和伏擊“鐵膽”
二、人民武裝力量的迅速發展
三、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權的建立
四、鞏固和發展游擊根據地
五、大力開展武裝斗爭
第四節 實現戰略轉移和重建主力部隊
一、主力部隊東、西挺進
二、重建主力部隊 主動出擊敵人
三、總結學習 整黨整軍
四、統戰工作的加強 西北區解放區的形成
第五節 全面摧毀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奪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
一、陳一林起義
二、橫掃國民黨地方反動勢力 解放遂溪全境
三、全力支援解放海南島

 

附錄
遂溪黨組織及其領導人更迭表
遂溪人民政權機構及其領導人更迭表
遂溪縣支前司令部及其轄下機構領導人更迭表
遂溪主要人民武裝序列表
黨領導的主要群眾團體序列表
后記

   


 

 

遂溪縣是廣東“四大農運領袖” 之一黃學增的故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南路地區開展革命活動的策源地和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遂溪人民進行的革命斗爭,內容極為豐富,具有建黨早、干部多、發展快、斗爭激烈、影響大等特點,在廣東南路地區的革命斗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早在十九世紀末葉,遂溪人民就掀起了震驚中外的戊戌變法斗爭,為遂溪縣近代革命史譜寫了光輝奪目的一頁。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后,反帝反封建的浪潮席卷全國各地。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遂溪革命青年黃學增、韓盈等人,胸懷救國救民大志,于1920年后相繼奔赴廣州讀書,尋求真理,投身革命洪流。1922年春,黃學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于同年暑假還鄉,發動黃廣淵、黃宗壽等數十名進步青年,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同土豪劣紳作斗爭。次年7月,黃學增、韓盈等人在廣州發起組織“雷州留穗同學會”,團結引導高雷旅穗青年參加革命活動。1924年國共兩黨合作后,全國工農運動蓬勃興起。7月,黃學增被黨組織選派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首屆學習,結業后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運特派員,被派往寶安、花縣、廣寧、高要等地開展農民運動和組建中共地方黨組織工作,后來成為廣東省杰出的農運領袖。隨后,遂溪縣進步青年陳均達、黃廣淵、鐘竹筠、劉堅等10人和薛文藻、黃仲義、黃宗壽等12人,先后分別進廣州農講所和黃埔軍校學習,后大都被派回遂溪縣以至南路地區開展革命活動。1925年10月,黃學增、韓盈、黃廣淵等共產黨員在遂溪第六區敦文村創建了“雷州特別支部”。至此,中國共產黨以革命青年為骨干力量,在遂溪開始有組織地秘密開展工農群眾運動,相繼組建了一批鄉村農會、農軍和青年社團等革命組織。11月,廣東革命軍討伐盤踞南路地區的反動軍閥鄧本殷,年底光復了遂溪全境,革命形勢旋即迅猛發展。至1926年3月,全縣建立起5個區級農會和49個鄉級農會,農協會員達2800多人。4月,韓盈、陳光禮、鐘竹筠等共產黨員協助改組了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同月成立了遂溪縣農民協會。在此前后,還成立了遂溪縣婦女解放協會、商民協會、學生聯合會、教育協會、反天主教宣傳團和江洪漁業工會等革命團體組織。以農運為中心的國民革命運動在全縣鋪開之后,共產黨領導的廢除苛捐雜稅、減租減息、清匪反霸以及反對封建壓迫和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如火如荼。1926年10月,中共遂溪縣部委成立,黨、團員人數各達400多人;同時,各區鄉普遍建立了農會組織,會員迅速發展到60000多人,占南路2市15縣總數的一半,工農武裝增加到數千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中共遂溪縣部委、縣農會及由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組成的國民黨縣黨部相繼遭到嚴重破壞。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屠殺,黃廣淵等于5月中旬率領農軍在海山村舉行武裝暴動,率先打響了南路人民武裝斗爭的第一槍。6月下旬,第六、第七區的工農武裝500多人整編誓師,發動了震撼南路的武裝起義。繼而奔襲江洪、紀家等地之敵,并在樂民古城與1000多強敵激戰三晝夜。后鑒于敵強我弱,起義軍被迫兵分兩路活動,一路在遂溪西南部沿海和遂(溪)海(康)邊境堅持斗爭,后轉戰于東海、硇洲兩島;一路撤據斜陽島,建立紅色根據地,浴血奮戰至1932年冬。

 

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和英勇卓絕的工農武裝起義遭到血腥鎮壓,中共遂溪黨組織遭到徹底破壞之后,受共產黨人革命思想影響的遂溪革命志士和進步青年,相繼奔赴廣州、上海、延安,尋找共產黨。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以后,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其時,遂溪中學、麻章七小和東海島等地的青年學生,紛紛組織起來,宣傳抗日,共赴國難。次年8月,遂溪各界進步青年在黃其江、陳其輝等人的發動組織下,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成立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繼而重建中共遂溪黨組織。此后,在黨的領導下,遂溪廣大愛國青年走與農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扎根農村,大辦民校,組織游擊小組,發動群眾抗日。至1939年底,全縣共辦起民校80多間,青抗會員發展到五六千人,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同時,黨組織也得到迅速發展,于重建后約一年的時間里壯大到450多名黨員,并在廣大農村建立了堅厚的群眾基礎,戰勝了國民黨頑固派于1939年冬和1941年春掀起的兩次反共高潮,開辟了大片新區。1943年2月,日軍侵占雷州半島,遂溪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時,黨組織肩負起歷史重任,領導全縣人民,聯防自衛,奮起抗擊日軍。在深坭塘一帶人民用土槍土炮擊退日偽軍的多次進攻,揭開抗日武裝斗爭的序幕后,各地抗日武裝也相繼在黃略、豆坡、新寧、赤坎仔、紀家、其連山、山內河、楊柑圩、東邊田、白水塘、江洪等地,打擊日偽和漢奸,抗日烽火愈燒愈旺。1944年8月,中共南路特委根據中共南方局董必武、王若飛等領導人的指示,在遂溪黨組織的密切配合下,在老馬村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中共領導的獨立自主的抗日武裝隊伍,把遂溪及雷州半島的敵后抗日武裝斗爭推向新高潮。老馬起義后,起義軍在西北區連續三次粉碎頑軍的瘋狂進攻,后揮師南下,大力擴軍,繼而兵分兩路,南北挺進,有力地支援了海康、徐聞、廉江、化州、吳川、合浦等地的抗日斗爭。在這前后,遂溪抗日武裝與日、偽、頑軍的斗爭極為激烈,相繼發生了港門反擊戰、鹽倉遭遇戰和夜襲湛川、奇襲崩家塘、下擔突圍、奇襲新圩、攻克楊柑、保衛山家、血戰金圍等重大戰斗。1945年3月,在西北區成立了廣東南路敵后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其后,抗日武裝力量迅猛發展,組建了一個主力大隊和兩個主力團。6月,遂溪主力部隊整編為南路抗日人民解放軍第一團和第二團。此時,遂溪共擁有抗日武裝部隊1300多人,民兵1500余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遂溪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8年的艱苦斗爭,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調遣大軍進駐遂溪,并在反動政權和地方反動武裝的配合下,對中共遂溪黨組織和革命武裝、紅色村莊進行瘋狂圍剿。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遂溪主力部隊執行中共南路特委的決定,于夜襲遂溪飛機場后突出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挺進十萬大山,轉戰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廣大黨員、干部則調整活動地區,依靠群眾,堅持地下斗爭;各地方武裝則精簡為武工隊,進行鋤奸保民活動和反“清剿”斗爭。1946年6月,全國內戰爆發以后,中共遂溪黨組織立即領導全縣人民,積極開展“反三征、反內戰、反迫害”的自衛斗爭,繼而集結武裝,成立5個武裝中隊,相繼出擊了城月、遂安公路、沈塘、江洪、樂民、黎村仔、新橋等地之敵。1947年3月8日,遂溪人民武裝在湛(江)遂(溪)公路大路前橋附近公路擊斃國民黨陸軍少將兼遂溪縣長戴朝恩,揭開了遂溪以至南路地區革命武裝斗爭高潮的序幕。緊接著,黨在遂溪建立了兩個主力團和11個區中隊,武裝力量迅速發展到2000多人。在這年間,遂溪人民武裝北上廉(江)化(縣),南下海(康)徐(聞),與高雷兄弟部隊并肩作戰,并在本縣邁山、東海島、河頭、遂安公路、長板塘、江洪、余村、坎頭嶺、煙樓、曲水泊、龍灣、黃略、林東、南和、塘仔、荔枝坑、筆架嶺、下黎、合水橋等地,狠狠打擊敵人。與此同時,還普遍建立了縣、區、鄉、村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權,恢復、建立和健全了交通、情報、稅收、衛生等一系列機構,廣泛開展減租減息、解放婢女運動,建立和擴展革命游擊根據地。1948年春,國民黨反動派調集龐大兵力,采取“固點聯線、分割圍剿”戰術,重點“清剿”遂溪。這時,遂溪人民武裝主力遵照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分別東進粵中和西進桂滇黔,后發展成為人民解放軍粵中和滇桂黔邊區的主力部隊。隨后重建主力部隊,主動出擊騎牛嶺、楊柑圩之敵,打開沉悶局面。同年7月,被編為粵桂邊區主力團的遂溪子弟兵,在廉(江)、化(縣)、吳(川)兄弟部隊的配合下,襲擊南路國民黨的統治中心湛江市,繼而北上化(縣)吳(川)恢復革命政權,南下海(康)徐(聞)開辟游擊區。年冬,駐遂溪城的國民黨保十團在革命形勢的推動下倒戈起義,斗爭形勢進一步發展。1949年,遂溪黨組織繼續宣傳發動群眾,先后組建了兩個獨立營和兩個主力團,并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洋青遭遇戰、泮塘伏擊戰等重大勝利,并一舉掃除了義和、調順、河頭、下黎、楊家、土塘、公益、樂民、保安、邁龍、楊柑、豆坡、城里、江洪、遂城鎮、南夏、調龍、陳高、調村等數十個國民黨反動據點。1949年11月28日,人民武裝主力乘南下大軍長驅直下高雷之勢,攻克國民黨縣政府所在地城月,解放了遂溪全境。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遂溪人民披歷艱辛,前仆后繼,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先后有黃學增、韓盈、鐘竹筠、黃廣淵、陳光禮、顏卓、鄧成球、陳克醒、薛經輝、余道生、黃凌氏、黃其煒、洪榮、王平、王福秋、陳同德、唐多慧、莊梅壽、陳章、陳海等2800多名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之中,有的血戰疆場,英勇捐軀,用鮮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有的身陷囹圄,不為高官厚祿而變節,不因炮烙之刑而屈服,甚至剖腹取肝,也臉不改色,表現出共產黨人堅貞不渝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革命氣節。他們的錚錚鐵骨和凜凜浩氣,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他們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績,將與天地共存,日月同光;他們的英靈芳名,永為后人緬懷和敬仰。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是一部蘊含和體現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活生生的教科書?!敝泄菜煜胤绞肥侵泄颤h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比較全面系統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遂溪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歷史進程。這段艱苦、曲折、輝煌的歷史,客觀地反映了共產黨人自覺肩負歷史重任,勇于站在時代前列,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奮斗精神;堅持從實際出發,將馬列主義與本地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決貫徹和正確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努力發揮主動性、創造性,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原則和經驗;充分利用和發揮本地的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對各界愛國民主人士的統一戰線工作;面對強敵和困難毫不動搖,飽經危難而不氣餒,在革命遭受挫折和處于低潮時信念不改、信心不變的革命堅定性;認真抓好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在克服缺點和糾正錯誤中不斷將革命事業推向前進的傳統和風尚,等等。這些珍貴的歷史經驗,對當前和今后的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迪意義,并將變成強大的精神動力,起到鼓舞人心、催人奮發和將黨的事業推向前進的作用。讓我們從歷史知識、歷史智慧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更多的思想營養,提高思想、理論水平,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以及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一章 遂溪黨組織的建立
第一節 黨組織建立前遂溪的社會狀況
第一章 遂溪黨組織的建立
第一節 黨組織建立前遂溪的社會狀況
一、 近代遂溪人民的革命斗爭
遂溪縣位于廣東省西南部,雷州半島北部。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遂地含鐵杷、扇沙、椹川三縣,次年撤椹川、扇沙二縣,其行政區域并入鐵杷縣。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其區域北接廉江石城,東靠吳川麻城,南臨雷州城(原??悼h),西瀕北部灣。當時的縣境,除含今遂溪全境外,還包括今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開發區、麻章區、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和今雷州市紀家鎮、沈塘鎮,以及今北海市潿洲島、斜陽島(1894年潿洲島、斜陽島劃入合浦縣),面積達3499平方公里。東西兩面臨海,海岸線長達145.7公里,是貫通南北的水陸交通樞紐,海上可直航全國各地港口和東南亞各國。東部的海頭汛(今霞山),是遂溪、吳川兩縣之間的重要海港。它面臨南海和東京灣,介于香港和越南海航之中,海面寬闊,航道深長,水深浪靜,可容萬噸大輪進出,是個天然的軍、商良港。漢朝末期,波斯國已有商船駛入遂溪海港貿易,尤其鴉片戰爭和法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將遂溪東部沿海劃為廣州灣租借地后,各地船只來往更加頻繁。從此遂溪人民與外界接觸比較多,思想較為開放,消息靈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較為容易。

 

十九世紀中葉,由于滿清王朝由盛而衰的頹勢愈益加深,政府腐敗無能,民窮國弱,使列強入侵有可乘之機。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用大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后,清王朝懼外妥協,致使法、俄、德、日等列強接踵而來,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天津、北平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法帝國主義者侵占廣州灣的企圖,蓄謀已久,于1898年乘列強瓜分中國的割地狂潮,為了均勢東方,劃分在華勢力范圍,在中國南疆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作為他長期占領越南,侵略中國西南各省,掠奪豐富資源和傾銷工業廉價產品,與英帝國主義爭奪在華利益,于這年3月間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廣州灣作為停船躉煤之所的無理要求。繼而在不待勘界、簽約的情況下,于4月22日派遣遠東艦隊侵入遂溪縣海頭汛(今霞山沿海陸地),炮轟村莊、占炮臺、搶財物、焚毀民房、殘殺民眾、強奸婦女、占地建營、毀墳筑路、豎立法旗等。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當地民眾的憤慨。海頭、南柳一帶30多條村莊的民眾,同仇敵愾,捐款捐物,購買和打造武器,四五百名青壯年自發組織起武裝抗法團隊,以吳邦澤、吳大隆為指揮,歃血盟誓,決心保衛鄉土家園,反擊法帝國主義侵略者。他們曾暗拔界旗、界標、截擊法兵、偷襲法營,給法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拉開了遂溪人民武裝抗法的序幕。但由于清廷的軟弱無能,媚外投降,不予支持,甚至飭令遂溪知縣熊全萼派兵阻壓,致使侵略者更形囂張。由于抗法隊伍分散各村,武器低劣,又缺乏對敵斗爭經驗,被法軍突襲,各個擊破,南柳等村被炮毀瓦房300多間,焚燒草屋400多間,吳邦澤等領導人先后壯烈犧牲,村民死傷100多人,財物被劫一空,損失慘重。

 

法帝國主義者鎮壓海頭、南柳一帶群眾的反抗后,接著又向遂溪內地推進,聲言要把租界劃至遂溪縣城附近的“萬年橋”(今新橋河)。法國侵略者的這一行徑,更加激起了黃略、麻章一帶村民和愛國士紳的憤恨。他們表示寧死不為番奴,主動聯絡,商議抗法大計,并在“窮人冇(不)要命,富人冇(不)要錢”的口號下,成立武裝抗法團隊,加強訓練;各姓則從祖償中撥出一筆專款,購買槍支彈藥和自造武器,并發動各家、各村全部捐獻出原有的防盜槍械,集中支配使用,決心堅持抗法到底。同時,他們還推選代表上訴于兩廣總督譚鐘麟和廣東巡撫鹿傳霖,陳述法侵略者的暴行和遂溪知縣熊全萼貪污腐化、阻壓人民抗法的實情,要求把熊全萼撤換,另委賢能。

 

1899年2月,李鐘玨被委任為遂溪縣知縣。李鐘玨是個具有民族感的官吏。他接任后,通過深入查訪,親眼目睹法國侵略者橫行霸道、狼子野心的罪行,對群眾抗法保鄉的要求和行動十分同情。他說:“今日之患,甚于切膚,察看民心,尚有可用。”于是,他承清廷催辦團練鎮壓兩廣“三點會”反清起義之機,著手籌辦團練(武裝組織),支持廣大群眾和愛國士紳的抗法行動。他以縣政府的名義,發動各界捐款,僅一個多月就集得捐款6萬余貫,4個月組成了以黃略為中心的一個團。團總部設在黃略村“潛移書院”,下分黃略、麻章、平石、文車、仲伙、志滿六個營,每營250人,由馮紹琮任團總。當時遂溪一帶群眾傳唱著兩首雷州歌。
其一:
七月初四上戰地,義勇寫明在軍衣;
歃血誓師抗到底,決心去掃除番夷。
四鄰各地人眾起,壯丁報名由自己;
日夜練兵學武藝,黃略案前豎戰旗。
其二:
調去姓熊換姓李,姓李姓熊差邊天;
姓李做官有本事,不比姓熊只貪錢。
抗法團練組成后,曾在新埠、東菊兩地英勇地擊潰法國侵略者的大規模進犯,致敵傷亡100多人;夜入赤坎懲辦了漢奸走狗敬伍;平石義勇擊斃兩個來刺探情報和繪圖的法國管帶和幫管帶官,砍下頭顱,吊在遂城圍桿上示眾。平石群眾廣泛唱著這樣一首抗法雷歌:
法國鬼子多詭計,講打東來突擊西;
不料陷入包圍網,頭破血流哭又啼。

 

法國侵略者累遭慘敗,懷恨在心,尤其對黃略一帶人民恨之更甚,無時不企圖報復。于是勾結欽差劃界大臣蘇元春,命令部下傳諭黃略團總部,謂“軍務已定,赤坎歸法,黃略、麻章屬華,即日勘界,各團不得執械出隊,致滋事端”,以此來麻痹各營練勇。1899年11月16日,法國侵略者派出陸軍主力分三路進攻黃略,同時派出兵力截斷文車、平石的增援兵力,炮轟麻章圩,牽制該地練勇不能離開陣地。時值晚造收割大忙,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黃略聞警,倉促集合抵御,奮勇抗敵,打退法軍的幾次進攻。但由于彈藥不支,傷亡劇增,法國兵團的開花炮不斷轟擊,硝煙彌漫,黃略團練才不得不撤出戰斗。法軍攻占黃略后,兇殘地殺人、搶劫、燒屋,無惡不作,火光沖天,令人目不忍睹。據不完全統計,這次戰斗練勇和群眾傷亡270多人,被焚燒房屋1000多間。

 

1899年11月16日,在法國侵略者的壓力下,清政府被迫妥協,由欽差大臣蘇元春與法國提督簽訂了《廣州灣租界條約》,把遂溪、吳川兩縣之間的海港(今湛江港)和原海灣分屬遂溪、吳川兩縣的518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約15萬,劃為“廣州灣租借地”,租期99年。

 

遂溪人民的抗法斗爭,給法帝國主義者以沉重的打擊,有效地遏止其繼續侵入內地和西南各省的陰謀。侵略者害怕人民的威力,不得不自動縮小租界范圍,從最初企圖以遂溪城外的“萬年橋”為界,后退30華里至赤坎的文章小河為界。后人為紀念遂溪人民英勇抗法、寸土必爭的民族英雄主義精神,特在文章河上建了一座“寸金橋”。解放后,郭沫若、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遂溪人民這段可歌可泣的抗法歷史,分別寫下了“一寸山河一寸金”、“寸金橋隔自由云”等不朽的詩句。

 

廣州灣成為法租借地后,侵略者為了加強控制,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奴役遂溪人民,掠奪財富,采取“以華制華”的策略,招降納叛,勾結地方官紳,收買網羅一批地方黑惡勢力,起用一批如陳學談之類的人物作為它的走狗幫兇。從此,其勢力從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滲入全縣乃至雷州半島,遂溪由自給自足、生活安定的社會,演變成為百業凋零、經濟崩潰、盜賊橫行、治安惡化、民不聊生的社會:

 

(一)盜匪猖獗。當時雷州半島的土匪有2萬人以上,其中以李福隆、肥二、楊陳仔等為首的股匪勢力最大。徐聞山縱橫100多里是土匪的大本營,廣州灣是土匪的防空洞、安樂窩。土匪的武器由廣州灣供應,其劫掠的財物在廣州灣銷贓,吊參(人質)在廣州灣吊贖,廣州灣法國侵略者當局劃定赤坎“西家樓”為土匪銷贓吊贖之所。土匪搶劫得手后,則麋集在廣州灣花天酒地,宿娼賭博,盡情享樂。據不完全統計,雷州半島被土匪焚掠的村莊千數以上;農民被殺死、餓死、病死和逃亡的,至少有30萬人,約占雷州半島人口的一半。徐聞縣28萬人口,被土匪殺死19萬,逃亡4萬,僅剩5萬人。遂溪縣江洪港曾有船只210余艘,一年里被土匪焚去120艘,所剩不足一半。農民被逼得離鄉別井,外出避難,有做長短工、做乞丐、賣兒賣女的,有被賣豬仔去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做苦工的,有的婦女被抓去賣入娼寮做妓女等等。僅樂民敦文村被“賣豬仔”到南洋的就有10多人。由于土匪、盜賊等的禍害,致使整個雷州半島田地荒蕪,餓殍遍野,一些地方人煙絕跡,草高成丈,處處呈現出一片荒涼恐怖的景象。
(二)廣大農民備受橫征盤剝,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糎T〗法國侵略者侵占廣州灣后,反動地方軍閥、官僚地主豪紳趁機盤剝農民,各種捐稅多如牛毛,各種干利、濕利、晏仔利等不勝枚舉。農民租耕地主田地,一年兩造收成至少被掠去一半以上,加上大斗入,小斗出,納這費那費,農民就所剩無幾了。若遇上天災荒年無力交租還債,利上加利,很多農民走投無路,就迫得流亡外地,或賣兒賣女或賣豬仔去南洋做苦工,或加入匪幫。敦文村地主黃海舟,在青黃不接之際,農民向他借谷,他就乘機把一石谷市價為800貫錢的價格提到1400貫錢;收成時他再借農工忙、集市遠之機,倒價收購谷,從中既賺谷價又賺利,農民被盤剝得痛苦不堪。姑寮村農民劉宗連借本村地主何成丁一斗谷過年,半年便要還花生二斗,但這年天旱失收無法償還,到次年本利增至8斗,到第4年共須償還一擔六斗花生。
(三)大量傾銷鴉片,掠奪財富,毒害人民?!糎T〗法國侵略者在廣州灣租界公開做鴉片買賣,并指使不法投機商販運到兩廣(廣東、廣西)各地,從中牟取暴利。法國殖民者在廣州灣或經廣州灣傾銷鴉片每年達二萬多磅,煙館遍及兩廣城鄉。陳學談家族和戴朝恩(渾號“鐵膽”)等都是靠走私鴉片成為富翁的。陳學談、陳學森、簡紹初等集股成立“三友公司”,承包獨家專營,派專人往外地采運,經營煙膏批發,或煮成熟膏分發西營、赤坎等地銷售。據統計,西、赤兩地有煙館70多間,雷州半島各圩鎮、鄉村也比比皆是。鴉片之毒,使人形銷骨立,勞動乏力,家財散盡,遺害后世,人民受害至深。
(四)娼寮妓館林立。〖HT〗法國殖民當局慫恿一些不顧廉恥之徒,開設妓館,誘逼良家女子為娼。赤坎的鎮臺街、花圓街、牛皮街、豬笠街和西營的三角樓等處,統計有娼館、妓院170多間,公妓、暗娼約有3000人。娼寮、妓館也逐漸蔓延至內地圩鎮,誘騙、拐帶、販賣少女等罪惡活動時有傳聞,梅毒、花柳等疾病廣為傳播,導致不少人家破人亡。
(五)法國當局定期公開招標賭場賭館,從中獲取巨額稅收。〖HT〗當地有勢力的人物,如陳學談、戴朝恩等,則以較高標價獲得合法開設賭場、館的專利權,掛著“萬利俱樂部”、“兩利俱樂部”的招牌,遍設賭場、館,在赤坎中興街設立總公司。賭博種類繁多,有番攤、花會、牌九、三色寶等。賭攤除租界外,也蔓延至雷州半島內地各圩鎮。僅租界內大小賭場、館就有300多間,給平民大眾設下了無形的陷阱,傾家蕩產者難以計數。

 

自從1840年帝國主義用炮艦轟開中國大門之后,中國社會閉關鎖國、男耕女織的時代便一去不復返了。古老的封建帝國“一個對世界大勢茫然不知,仍然自詡為‘天朝上國’,將中國以外的國家一概視為‘夷狄蠻貊’,把西方先進的科技成果斥為‘奇技淫巧’,不屑一顧,自身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全面滯后,卻以虛驕、傲慢、冥頑不化的帝國”被強行納入近代世界的潮流。外國列強對中國每發動一次戰爭,每簽一個不平等條約,他們對中國的侵略就加深一步,中國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就加速一程。近代遂溪社會也就在這千古變局中發生著深刻的劇變。遂溪人民和全中國人民一樣在痛苦中逐漸蘇醒,積極奮起追求民族獨立與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無論仁人志士或村野匹夫都曾以一腔熱血奮起抗爭,但無論他們怎樣努力,都遭到了失敗的命運。近代遂溪社會仍是百孔千蒼,積重難返,形勢和全國一樣一天比一天危急。正如當時人們所描述的“國款日見押,國產日見消,路礦日見失,甚至土地日見蹙也”,到處是“兵亂日聞于郡縣,盜賊遍擾于城鄉,商賈不行,農機停業”的悲慘景況,多少人為此抱恨而終。然而遂溪人民的抗法斗爭,是一場維護民族尊嚴,捍衛祖國領土的自發性、群眾性的反帝斗爭,它充分顯示了遂溪人民崇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震撼中外,寫下了反帝斗爭光輝的一頁。他們保鄉衛國,反抗法帝國主義者侵略暴行的英雄行為,教育了后代,對后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遂溪人民在歷次革命斗爭中人才輩出,為奪取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之下,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構成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些矛盾的加劇及其尖銳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所面臨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更加迫切地擺在中國人民面前,誰能夠領導中國人民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誰就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結束了延續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此前后,遂溪也涌現了一批仁人志士,他們滿懷愛國熱忱,加入了這一革命浪潮。如:1910年,孫中山派遣胞兄孫眉潛至廣州灣租界,設立秘密機關,發展同盟會員,籌集經費,支持武裝起義,以推翻滿清皇朝。其時,遂溪縣楊益三(又名常謙)在赤坎經商,曾被選為廣州灣商會董事。他在孫眉的啟發教育和幫助下,接受了推翻滿清封建皇朝,建立民國的思想,毅然加入了同盟會,成為南路最早的同盟會員和同盟會支部領導人之一。他積極籌集了大批經費,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并參與了起義密謀工作。在孫中山領導的統一廣東、東征陳炯明叛變的戰役中,當時遂溪青年陳式垣任粵軍第二師第三團副團長(團長鄧演達兼二營營長),調駐廣州,拱衛大元帥府。1924年10月,陳炯明向廣州大舉進犯,陳式垣被派至要沖扼守,戰斗十分激烈。他率部英勇奮戰,擊潰敵軍,但他在戰斗中身中數彈犧牲。孫中山為表彰其功績,追晉他為上校,命建碑紀念,并為墓碑書寫了“為革命戰爭陣亡上校陳式垣之墓”的題字。

 

二、 反動軍閥的黑暗統治
辛亥革命的成功,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拓寬了視野,為中國的先進潮流開啟了閘門,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加快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準則、價值判斷、風俗習慣等諸多方面向現代社會的轉變。但辛亥革命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究其根本原因,是領導這場革命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具有很大的軟弱性。它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同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下層勞動群眾嚴重脫離,并害怕發動他們。這樣,就使得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力量更沒有勇氣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進行到底。

 

辛革命后的中國呈現出了完全沒有想到的一番景象:與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的倒行逆施相響應,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尊孔讀經的逆流;從西方學來的多黨制、議會制,成為各派軍閥、官僚政客借以爭權奪利的工具;1915年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再次記錄下中國的奇恥大辱;1916年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并以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爭奪為背景,相互之間展開愈演愈烈的軍閥混戰,使國家陷于長期的分裂和動亂之中。

 

當時,盤踞廣東南路地區的反動軍閥先后有龍濟光、鄧本殷。他們都是帝國主義的走狗,不惜出賣國家,以換取帝國主義的支持,從而鞏固其統治地位。他們作惡的兇器——槍支,大多是帝國主義接濟。他們不僅苛抽勒索,詐取民脂民膏,還制造假銀,坑害百姓。龍濟光、鄧本殷在統治南路時期,設立種種苛捐雜稅,諸如娶老婆稅、人頭稅,甚至豬、牛、雞、鴨亦莫不有稅,在雷州各處,還設有航政牌稅、印花稅、鹽務稅、鹽埠稅、海關稅、酒稅、屠宰捐……各種捐稅,多如牛毛,不可勝數。錢銀預征至1927年,提前了10年。更嚴重的是,“鄧逆本殷,盤踞雷州年代,給雷民之痛苦,如迫種鴉片,包庇煙賭,勒索軍餉,私鑄假銀,巧立人頭稅及各種苛捐雜稅,縱兵奸淫及強占民房。雷州人民,遭此蹂躪,遂致耕者不得吃,織者不得衣,民窮財盡,生計日非,釀成哀鴻遍野,盜匪充斥,甚至因此流離失所,輾死溝壑者二十萬人” 見《雷州青年同志社善后宣言》 (1925年12月15日)?!糧W)〗。更有甚者,農民被強迫種植罌粟,導致出現大饑荒,餓死了10余萬人。龍濟光失敗后,法國殖民當局收留其1000多槍支,并幫其假道廣州灣逃去海南。鄧本殷被國民革命軍擊潰后,法國殖民當局又收留其大批槍械,以期東山再起,并安排其人員在法租界當官,以所謂華人紳士待之。

 

“民國以后,雷州匪風日熾,土匪之多,為南路各屬之冠?!逼湓蛑饕牵河捎诟鞔笮≤婇y對雷州半島虎視眈眈,你爭我奪,連年鏖戰,嚴重摧殘地方,致使人民顛沛流離,受害遭殃。在此兵燹人禍、民不聊生的情況下,逼使一些人鋌而走險,淪為盜匪。另外,一些農民被舊土匪壓迫,不能安居,為了保全自己及家人性命,而被迫作了新土匪。廣州灣法租界更加成為土匪的大本營,土匪可以成群結隊駐扎廣州灣。土匪由于得到廣州灣法帝國主義當局的支持,因而實力得到迅速發展壯大,人數眾多,槍彈充足,給南路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而受害最深的則是雷州農民。“雷州全屬人口被土匪殺死的、餓死的、病死的、逃亡的,占了一半人口以上”?!八煜悦駠吣曛潦哪觊g,兵匪禍民,均無虛歲,計全縣三十萬命中,被兵匪殺斃及餓死者,達五萬余人”〖ZW(〗見《廣東南路各縣農民政治經濟概況》, 作者黃學增。此文曾載于1926年四、五月出版的《中國農民》第四、五期。〖ZW)〗。其中,在1919年夏,匪首李福隆率匪數千洗劫遂溪埠頭村,并殺死鄰村逃匪農民數千人。次年春,李福隆又率所部攻陷遂溪城,大肆搶劫燒殺。1921年,楊陳仔、肥二股匪1000余人在洗劫姑寮村時,縱火燒毀全村屋舍,全村約1500人中,有800多人慘遭殺害,村莊周圍血流成河,堆尸如山,臭氣沖天,慘絕人寰!

 

雷州地區匪患嚴重之時,軍閥鄧本殷不但不剿匪,反而與土匪勾結,并借助土匪的勢力,以鞏固其統治地位。所以,其時兵匪混合,匪即是兵,兵即是匪,匪首愈大其獲官也愈大。而地方上的土豪劣紳,則乘匪亂之機,藉口維持治安,設立各級(縣、區、鄉)民團局或保衛局、團練之類的反動武裝,自任團局(或保衛局)長,率兵數十,坐局苛抽農民田畝谷、牛捐、豬捐、戶口捐等。農民獲谷一擔,團局便索去四升,養牛一頭,每月須納稅銀二毫至四毫;宰豬一頭,則要抽稅一毫至二毫;一百斤片糖,須交稅銀二毫至四毫。此外,市場上的各種雜物擔頭、攤位,均須納稅抽捐。

 

遂溪地主富豪對農民的剝削更為厲害。全縣當時有30萬人口左右,其中農民占95%。為數百分之幾的地主富豪,霸占著大量的土地和物資,他們利用天災人禍,農民生計難聊之機,加重田租,抬高利率,盤剝農民。遂溪農民所租耕的田地,由于干旱瘦瘠,連年欠收,故交租之后,所乘無幾,被迫向地主富豪借貸。農民借錢時,如無親屬擔保,均須將田屋或妻女抵押,利率以按月二成至四成為度。例如,第六區農民向地主富豪借錢1000文,一年便須納谷4.5~7升抵息(當時每升谷價值為176文,因谷價高,故以谷代銅錢)。農民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向地主借谷,當時一石谷市場價是800貫錢,但他們卻提高為1400貫錢借貸給農民,并以年利率一倍計,半年必須先交一半利息做“墊利”,若不交墊利,則以“墊利”轉為“母利”,至年終一律要清本還息。此外,有的債主還設有“晏仔利”、“干利”、“濕利”等等。因此,遂溪農民一年辛苦所得之谷物,大多數要納給地主富豪頂租,剩下的則為軍閥貪官污吏攫取而去,生活極端困苦,長年所吃的是番薯,所住的全是茅屋。農民子弟五六歲就牧牛于野,六七十歲的老翁尚要負重于田間。當時,全縣高小學校只有7間,師范學校只有1間,各校員生均為資產者或小資產者,而農民子弟則絕無入校求學者[ZW(]見《廣東南路各縣農民政治經濟概況》, 作者黃學增。此文曾載于1926年四、五月出版的《中國農民》第四、五期。[ZW)]由于農村中文化十分落后,故各村普遍設立廟宇偶像,求神拜佛,算命占卦,乞求風水等迷信思想較為嚴重。

 

三、 馬克思主義在遂溪的傳播
1917年,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從書本上的學說變成活生生的現實。這場在社會主義旗幟下所進行的革命,給中國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勝的協約國一方在巴黎舉行“和平會議”。會議不顧屬于戰勝國一方的中國的利益,規定戰敗的德國將在中國山東獲得的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激起了各階層人民的強烈憤怒,以學生斗爭為先導的五四運動如火山爆發般地開始了。

 

俄國十月革命促成中國出現了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如李大釗、陳獨秀等創辦各種進步刊物,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其時,在北京大學讀書的廣東青年譚平山、譚植棠、陳公博等在陳獨秀、李大釗的直接教育和新思想的熏陶下,積極參與各項革命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0年秋畢業回到廣州后,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他們利用在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政法學校任教的機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革命新思想;創辦了《廣東群報》,以此為陣地傳播新文化和社會主義理論。是年底,陳獨秀到粵任廣東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長,在陳獨秀的主持下,于1921年春,組成了新的廣州共產主義小組。其時,一些進步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評論》、《廣東群報》、《湘江評論》、《新潮》等相繼傳入遂溪,各種進步思想在青年學生中廣為傳播。在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浪潮的影響下,遂溪進步青年黃學增、韓盈、黃廣淵、陳光禮等一批革命志士,他們為了救國救民,尋求革命真理,相繼奔赴廣東革命運動中心求學,并且投身于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之中,成為遂溪及南路農民運動和中共黨組織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成員。黃學增幼年家貧,13歲才入學,曾轉讀于遂溪縣第五小學(樂民小學)和省立第十中學(在雷州城),后因家貧無法維持而輟學回家務農。他親身經歷了艱苦的童年,目睹鄉親們的困境,抱著改革社會和改變家鄉貧困落后面貌的愿望,于1920年夏,在親友的資助下,考入了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韓盈10歲時,父親和哥哥相繼病故,母親改嫁后遺下他一人隨舅父生活,于1920年就讀于廣州鐵路??茖W校。黃學增、韓盈在校讀書期間,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廣東群報》、《每周評論》、《新青年》等進步書刊,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不久,黃學增參加了廣東共產主義小組和廣東教育行政委員會舉辦的“宣傳員養成所”及“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學習和活動(這兩個組織是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培養宣傳員骨干的陣地),繼而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中央局,陳獨秀被選為中央局書記。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它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革命斗爭的道路。黨的“一大”后,于是年8月,中國共產黨廣東支部也宣布正式成立。 1922年春,黃學增在廣州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廣東早期黨的成員 。同年3月,韓盈在廣州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經常與彭湃、譚平山、張太雷、阮嘯山、楊章甫等人一起活動,并結識了陳獨秀、張國燾、鄧仲夏等人,思想有了很大的飛躍。隨后,韓盈與阮嘯山、劉爾崧、周其鑒等人還在學校發起整頓校務、改造校風的“讀書運動”。中共廣東支部成立后,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發起組織了以團為核心的“新學生社”,作為團的外圍組織,是黨領導學生運動的得力助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23年10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州地委執行委員會改組,新地委由張善銘等三人組成,韓盈被選為候補委員。11月,韓盈補充為團廣州地委執行委員,兼任會計,12月任團廣州地委出版物經理。見1923年10月28日《團廣州地委報告》第4號主持團刊工作,約于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

 

黃學增、韓盈等遂溪青年在廣州等地開展革命活動期間,經常給家鄉青年同學寄回各種進步書刊,向家鄉青年介紹和宣傳新文化思想、五四運動思想以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其時,各種進步書刊源源不斷地涌入遂溪,遂溪縣立第七小學(在麻章)、遂溪中學、遂溪簡易師范、雷州省立第十中學等地的青年教師和進步學生也相互傳閱進步書籍,救國救民思想逐漸在這些青年師生中傳播開來。進步思想在遂溪青年學生中的傳播,逐步啟迪了遂溪青年的思想閘門,為遂溪青年開展革命運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四、 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成立和革命青年的活動
1922年秋,黃學增利用暑假的機會,返回家鄉樂民敦文村,向樂民一帶的青年學生進行革命思想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和組織他們開展革命活動。黃學增回到敦文村后,立即串聯黃廣淵、黃宗壽、劉靖緒、薛文藻等人,向他們介紹廣州青年學生的革命活動,宣傳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和共產主義思想等。

 

黃學增在向家鄉青年宣傳革命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同時,與黃廣淵、薛文藻、黃宗壽、劉靖緒、黃成美、王樹烈等人商議組織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事宜,以此團結雷州地區青年,秘密開展革命活動,與封建反動勢力作斗爭。隨后,他們秘密串聯了樂民一帶的青年數十人,由黃學增主持,在樂民敦文村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雷州青年同志社是雷州半島第一個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組織,為中共雷州地區黨組織的建立準備了干部并打下了組織基礎。

 

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宗旨是:“宣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并采用直接行動的方法,以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該社成立后,即有組織地秘密開展革命活動。不久,社員聯名將遂溪縣第六區區長兼民團團總陳河廣的劣跡控告于駐防軍司令部,促使駐防軍司令部扣押了陳河廣。陳獲釋后,懷恨在心,加以報復,誣告雷州青年同志社成員通匪,致使一批青年成員如黃廣淵、薛文藻等被通緝。黃廣淵等人被迫轉移到廣州等地讀書和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在此后約三年時間,雷州青年同志社轉移到廣州開展革命活動并不斷發展壯大,鄧成球、黃杰、黃斌……等在廣州讀書的雷州地區青年學生都加入了這一組織。雷州青年同志社在反動勢力的壓制下,雖然被迫停止雷州地區的活動,但它為遂溪乃至雷州半島播下了一批革命的火種。

 

由于在家鄉無法立足,黃廣淵等一批雷州青年同志社的主要成員便隨黃學增一起到廣州求學,在廣州投身革命活動。1923年,黃學增、韓盈等又在廣州發起成立了雷州留穗同學會,籍此團結雷州三縣在廣州讀書的青年學生,學習革命理論,參加革命活動。后經黃學增的推薦和黨組織的選拔,雷州地區青年陳均達、黃廣淵、蘇天春、鐘竹筠、薛文藻等分別參加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和黃埔軍校學習。

 

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通過了有共產黨人參與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宣言,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決定以“黨內合作”形式實行國共合作,承認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大會宣告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會后,黃學增、韓盈等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并在后來改組或建立南路各縣、市國民黨黨部中,為加強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領導,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8月,黃學增根據時局的變化,在廣州召開雷州青年同志社大會(會址設在廣州長塘街內),韓盈、黃廣淵、薛文藻、陳榮位等20人參加會議。會議研究修訂了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宗旨和章程,選出黃學增、韓盈、陳榮位、黃廣淵、陳榮福、陳遵魁等7人為執行委員,陳均達、田乃英、余晃等3人為候補委員,推選韓盈為主任,黃斌為書記(文書),陳榮位兼任會計。會后,該社將上述情況呈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備案〖ZW(〗見《中共南路黨史大事記》第8頁?!糧W)〗。同年10月,社會主義青年團粵區代表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由陳延年主持。黃學增在這次會議上被選為粵區執行委員會候補執委,任工農部助理。同月,在中共廣東區委的組織下,雷州青年同志社與“廣州新學生社”、“廣州反帝大聯盟”等30多個團體先后舉行了“九七國恥紀念大會”和“警告商團示威大會”,并聯合發表《為抗議商團軍屠殺“雙十”節示威的市民告國民書》,遣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10月13日,“雷州青年同志社”在廣州召開會議,反對段祺瑞政府與帝國主義勾結,加重關稅,坑害中國工人、農民和商人的行徑。會后,向全省發出通電。

 

1925年夏秋間,為開展南路地區的革命運動,韓盈、黃廣淵等由黨組織派回南路遂溪開展工作。他們以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名義,秘密召集樂民一帶的青年120余人開會,宣布恢復雷州青年同志社在本地的活動。大會由黃廣淵主持,選出韓盈為雷州青年同志社主任,黃廣淵為副主任,并訂出制度,規定社員分成若干組,每月集中開會二次,同時布置會員要抓緊開展宣傳活動,秘密發展社員及組織農會、農軍等。會后社員每人捐獻二毫錢在海山村邊的軛曲塘搭起幾間茅屋作為社址。

 

雷州青年同志社在遂溪恢復活動后,初期由韓盈、黃廣淵等在晚上召集社員到軛曲塘社址,學習馬克思主義和革命道理,介紹廣州等地青年學生運動的情況和革命經驗。約兩個月社員按3至5人為一組,下鄉開展宣傳和組織農會、農軍等工作。他們采取與農民談心、談生活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向農民解釋社會上為什么有貧富懸殊、窮人為何窮,富人為何富的原因,以此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動員貧苦農民團結起來,參加農會,與土豪劣紳等封建勢力作斗爭。
 
當時,在反動軍閥的黑暗統治下,南路人民“已到了忍不住痛苦的地步”,只要有人起來領導他們鬧革命,必定會紛紛起來響應。因此,在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宣傳發動下,農民們紛紛起來要求參加革命,打倒軍閥和土豪劣紳。1925年九十月間,黃學增由中共廣東區委派遣秘密返鄉指導成立了雷州特別支部。雷州特別支部成立后,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活動更趨活躍。黃廣淵在樂民秘密組織了雷州青年同志社樂民分社,吸收社員110余人,并組織鄉農民協會和聯鄉武裝預備隊。何元余帶領一個工作小組,回江洪港開展漁工運動。雷州青年同志社樂民分社成立后不久,黃仲琴、黃魁元、黃雨農等又在七區秘密組織了雷州青年同志社紀家分社,吸收社員10余人。

 

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活躍活動,引起了一些反動分子的恐懼和仇視。1925年10月,國民黨右派分子黃河灃聞報此事后,便企圖強行解散雷州青年同志社樂民分社等革命組織。當時,反動軍閥鄧本殷所部肖團長率隊駐防樂民,黃河灃即勾結第六區區長黃仲齡和劣紳陳光烈、黃樹芝向肖部告密,誣告黃廣淵等人聚眾鬧事,圖謀不軌,要求緝捕黃廣淵等。時值國民革命軍南討軍抵達化州,肖部聞風倉惶逃往安鋪,黃廣淵等幸免遭緝捕。

 

1925年12月,國民革命軍南討軍閥鄧本殷,光復雷州半島后,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活動開始由秘密轉為公開。12月15日,《雷州青年同志社對雷州善后宣言》發表,指出“此后對于鄧逆之一切惡政,務須根本取消,對于地方之一切建設,務須站在人民利益上面;同時并要灌輸以孫總理之三民主義,以冀雷民之徹底覺悟,履行國民黨政綱之對內政策,以致雷民之生活滿慰,此不惟表現南征之意義,抑亦鞏固革命之根基?!蓖瑫r,還在宣言中代表雷州民眾提出以下最低要求:“一、 鏟除貪官污吏劣紳土豪;二、肅清散兵土匪;三、廢除苛捐雜稅;四、嚴禁煙賭;五、 救濟失業農民;六、扶助工農團體的發展;七、保護青年之一切利益;八、改良鹽務;九、振興實業;十、整頓教育;十一、提倡女權。”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為盡快把雷州半島的農民運動普遍地開展起來,雷州特別支部(1925年10月成立)在雷州青年同志社中選拔骨干,培養黨、團干部和農會骨干,并派他們赴各縣、區、鄉開展農運工作。
其時,黃廣淵留在遂溪第六區和第七區活動;薛經輝、周紀被派往第一區,協助韓盈、顏卓開展該區的工作;第二區和第四區也相繼有革命骨干前往開展工作。

 

韓盈、顏卓先期已在第一區開展活動,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該區的農運工作已很活躍,在青年同志社社員的發動組織下,很多農民已有了參加農會組織的傾向 。1926年5月30日,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在遂城向各界發出《“五卅”中殺案敬告同胞書》,深刻揭露日本帝國主義與國內反動派狼狽為奸,屠殺上海工人群眾的罪行,號召同胞們聯合一致,為死難同胞雪恥報仇。6月23日,該分社又與“遂溪縣農協會”聯合發出《紀念沙基殉難烈士告各界同胞》的傳單,進一步揭露英、法、日帝國主義者殘殺廣州的愛國游行群眾的罪行,號召愛國同胞聯合起來,繼承先烈的革命精神,猛烈向英、法、日帝國主義進攻,鏟除其工具軍閥吳佩孚、張作霖,以完成革命事業。除第一區之外,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員在全縣各區的活動也很有成效,社員不繼增加,廣大農民思想覺悟不斷提高,紛紛要求加入農會。這一景象為南路自古以來所未有。

 

在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影響下,遂溪的青年學生運動也很活躍。1926年春,遂溪縣第二、第三、第八區和縣立初級中學、師范的青年學生相繼成立了學生會等組織??h立簡易師范學校的學生還制定了章程,以促進國民革命為宗旨,開展“學校革新運動、幫助工農運動、救國運動”,提倡“義務教育”等活動。縣立第七小學進步教師梁樹本,經常向學生宣傳蘇聯十月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以及扶助農工革命政策,發動學生成立學生會和罷課糾察隊,并進行了以“反對壓迫、爭取民主自由”為內容的罷課斗爭。

 

雷州青年同志社是雷州特別支部的外圍組織和得力助手,在雷州特別支部的直接領導下,各社員奔赴雷州地區宣傳革命思想,廣泛發動農民參加農會等組織,農民運動在遂溪乃至雷州半島已初具規模。

 

第二節 黨組織的建立和初期的革命活動
一、 農民運動的崛起
1924年1月,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的統一戰線,并成立了以共產黨人為領導的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和農民運動委員會。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東共產黨、青年團組織積極利用國共合作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工農運動,廣東各地的農民運動隨之逐步發展起來。

 

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孫中山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于1924年5月在廣州黃埔設立了陸軍軍官學校。7月,中國共產黨又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名義創辦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以此大量培訓農運干部。其時,黃學增剛從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畢業,由黨組織安排參加了第一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后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先后往寶安、花縣等地開展農運工作,后來成為廣東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10月中旬,黃學增被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ZW(〗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ZW)〗廣東區委候補委員,分工擔任工農部助理,其后又調到中共廣東區委任農委委員。在此前后,黃學增從遂溪介紹推薦了一批進步青年參加廣州農講所和黃埔軍校學習。其中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的有:陳材干(第二屆,又名陳均達,后任南路農運特派員)、黃廣淵(第三屆,后任南路農運特派員)和陳阿隆、鐘竹筠(女,又名祝君)、余華柱、蘇天春(以上4人為第四屆)、劉堅 (后派任農運特派員)、陳克醒、吳協民(上3人為第五屆)等人。參加黃埔軍校第一至第四期學習的有薛文藻、黃宗壽等13人。這批青年在農講所和黃埔軍校學習訓練期間,大多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或共青團組織,結業后,除部分參加黃埔軍校學習的學生被編入軍隊外,其余的全部被派回南路、遂溪組建黨、團組織和開展農民運動。

 

1925年5月1日,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此時全省已有22個縣成立了農民協會組織,21萬農民參加農民協會。但反動軍閥鄧本殷統治下的廣東南路地區,農民運動尚處于萌芽狀態,只有海康縣的一些鄉秘密組織了農協會。為把農民運動普及到全省各地,團廣東區委和中共廣東區委特派遣當時在廣州開展青年運動的南路青年骨干韓盈回到遂溪,秘密開展革命活動。不久,從農講所和黃埔軍校畢業的黃廣淵、蘇天春、薛文藻等中共黨員先后被任命為農運特派員,派回遂溪與韓盈一起開展工作。他們以“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名義秘密開展農民運動,團結了一批青年農民。但是,由于當時軍閥的殘酷壓迫和黑暗統治,加上地主豪紳的造謠恐嚇,被發動起來的農民還不多,地域范圍也不廣,而且組織也不健全。1925年9月,國民政府為實現廣東全省統一,決定再次舉行東征和南征,武裝驅逐陳炯明、鄧本殷勢力,以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鞏固國民政府,發展國民革命。
團雷州特支成立后,統一了雷州地區的革命領導工作,并通過雷州青年同志社團結、組織和培養了大批進步青年。這些青年在黨的教育和鼓動下,分頭深入到各地鄉村,宣傳發動群眾,秘密組織農民參加農會。黃廣淵等首先在第六區海山村成立了遂溪縣第一個鄉農民協會——海山鄉農會,選舉黃宗賜為會長。接著,黃廣淵等又在樂民一帶成立了樂民、敦文、余村、調神等四個鄉農會,并以海山村農民武裝為基礎,組織了一支70余人槍的五鄉聯合武裝預備隊(即農民自衛軍)。

 

1925年底,國民革命軍光復南路地區。至此,遂溪的革命形勢發生下巨大變化,農民運動的開展開始由秘密轉為公開化。黃廣淵、鄧成球、薛經輝、顏卓、周永杰、陳榮位、黃杰、周紀等一批農運骨干紛紛奔赴遂(溪)、海(康)兩地,公開宣傳和發動群眾,放手組織農會。
第六區一帶農民在黃廣淵的領導下,相繼召開各鄉農會成立大會,公開選舉出各鄉農民協會職員,并設立辦事處。
1926年1月9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政治部與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在遂城聯合主持軍民聯歡會。韓盈在會上發表演說,向革命軍宣傳農民運動的意義,要求革命軍大力支持農民運動。次日,遂溪縣人民代表(農、工、商、學、紳五界)大會召開。會上,彭剛俠、黃斌發表演說,解釋組織農會的意義及工商學各界組織團體的必要。韓盈還在大會上作了政治報告,號召各界要秉承孫中山“扶持農工”的遺訓和國民政府的指示,積極支持農民,建立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同時號召農民兄弟自覺積極投身革命運動,成立農會,以爭取自身的權益;宣傳“政權歸諸人民”的主張,指出人民的公敵是帝國主義和軍閥,號召遂溪40萬民眾站到革命的統一戰線上去,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打倒帝國主義和軍閥,鏟除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進駐雷州半島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師長陳銘樞也給予大力支持,于會后在韓盈等人的協助下張貼布告,內容如下:“照得先大元帥提倡三民主義,注重扶植農工。東江、北江各屬農民協會已次第成立,農民利益,日見加增。唯南路農民則蒙害最巨,頻年以還,受逆軍所騷擾,土匪所殘劫。加以苛捐雜稅,重重剝削,天災疫疾,無歲無之,荒原千里,農務失時。本指揮目睹此狀,惕然憂悚。用是保護農工,以副先大元帥遺訓,不容再緩。爰由中央農民部派員指導各地農民,組織農民協會。誠恐地方人士,不明斯意,劣紳土豪從中破壞,以至直接遺害農民,間接反抗政府。本指揮職責所在,斷難寬假。如敢故犯,一經查出,定必嚴懲”。原載《廣州民國日報》(1926年1月14日)。

 

這次遂溪人民代表大會還發表了宣言,指出:帝國主義者和反動軍閥是中華民族及廣大人民目前共同的敵人。要打倒共同的敵人,就要進行國民革命。只有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我們的苦痛才可以解除,生活狀況才可以改變,而中國始能成立一個真正的民主主義的國家”。因此,我們必須“幫助國民黨,鞏固革命的基礎與發展全國的革命運動,更進而統一中國,建立革命的國民政府。”同時,宣言還對廣東國民政府在最短時間將全省的反革命勢力肅清,保障反帝國主義的工人罷工,現實行軍財政統一、整頓吏治、除盜安民等,表示一致擁護;號召“遂溪四十萬的民眾,站在革命的戰線上去”,“使國民黨的勢力向全國發展,統一中國,政權歸諸人民”。

 

大會于11日閉幕,由共產黨人提出的裁撤各區保衛局,將所有款項撥給各區農民協會支配等議案全部通過。這次會議之后,廣大農民大受鼓舞,情緒高漲,紛紛參加農會。但由于遂溪縣長黃河灃(不久伍橫貫接任)對農民運動不滿,致使這次大會所通過的各項議案未能付之實施。這次會議后,遂溪農民運動如決堤的洪水滾滾向前,各區農民協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1926年2月(春節后第三天),由于大會所通過的議案受頑固派的阻撓而無法實施,韓盈、顏卓等又發動和組織附城一帶農民2000多人,到遂溪城游行示威。向縣政府請愿,要求減免煤油和豬牛捐稅,逼使新任縣長伍橫貫表態承諾,取得了斗爭的勝利。這一勝利,使廣大農民再次看到了團結起來的作用和力量,情緒普遍高漲,隨后在韓盈等的發動組織下成立了沙坡、坑里園、南和、歐屋、桃溪、東圩等鄉農民協會,不久又成立了第一區農民協會。
第二區的農民運動,也是在農民取得斗爭勝利之后才得到迅速發展的。當時,該區保衛團局長楊文川肆意苛抽勒索,橫行鄉里,引起農民的普遍憤恨。1926年1月,遂溪縣黨部籌備處派鄧成球(又名鄧足恒)到該區辦理黨務,并張貼標語、布告,號召組織農會。農民看了布告后,情緒激昂,紛紛說:“如果能打倒楊文川這條毒蛇,我們盡數加入農會?!?月5日,在鄧成球等發動下,界炮一帶的農民集中到界炮圩,舉行集會和示威巡行。當日,縣農協籌備處派薛經輝、周紀前往指導,因見群情激憤,恐怕發生意外,便把這次活動改名為“反對日本出兵滿洲示威運動大巡行”。巡行時,激憤的農民仍然大呼“捕毒蛇,打楊文川”的口號。巡行至街時,適遇該區聯防隊兵收稅重次而與小販爭執起來,此事當即觸起眾怒,憤怒的群眾連聲喊“打”,并圍攏上去,將聯防隊兵打傷,繼而涌進民團局,揪出楊文川,頓時拳腳交加,把楊文川打至重傷。此時,群眾一下子增加到數千,縣派出的委員見狀,急忙極力制止,楊文川方免一死。2月8日,為調解此事,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特派韓盈、薛經輝同赴界炮圩,召開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到會者500余人。首先由縣長伍橫貫演說,大意是責備農民不明法律,解釋須納捐稅的理由。繼由韓盈演說,主要是宣傳解釋組織農會的意義和農民團結的必要。會上沒提出懲辦楊文川的事宜,群眾對此甚不滿意。而被毆傷的3人,被群眾的聲勢嚇倒,只望農民寬恕其生命,不敢有什么要求。痛打楊文川之后,農民普遍被發動起來參加農會,很快便成立了同文、合溝、東邊、大塘、海田、楓樹、山豬窩、科港、老馬、山塘、斗侖等鄉農會,農協會員300多人。接著楊柑片的泉水等鄉也相繼成立了農會,嗣后成立了第二區農民協會,陳星勛、梁茂和為正副委員長。

 

1926年3月5日(農歷正月21日),第六區農民協會在樂民圩舉行成立大會。各鄉派出部分會員約100人(其中武裝10多人)參加。大會由黃廣淵主持,選出金美榮為區農協委員長(后黃宗賜),黃宗賜為副委員長,黃安農、陳毓鴻等為委員。區農協會址設于樂民圩正街。此時,該區已成立有鹽倉、芋園頭、松樹仔、挾仔、余屋、樂旺、樂民城、田西、海山、內塘、敦文、調神等17個鄉農會,共有會員1500多人。會上,黃廣淵向農會和會員頒發會旗、會印和胸章。當日,會員手執各色標語紙旗,扛著犁耙等農具游行示威,附近村的獅子班、麒麟班亦前來參加,以壯聲勢。示威游行時高唱“打倒列強,除軍閥”等歌曲,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鏟除貪官污吏!實行減租減息!工人農民聯合起來!”等口號,聲震如雷,土豪劣紳,聞聲心慄。會后,雙村、調神、埠頭等村的地主豪紳主動到區農協,表示愿按區農協規定,減租減息,一些地主甚至自動退還多收部分租利給農民,遣送婢女返家,要求加入農會。當時第六區區長羅志堅也主動與區農協聯系,表示支持農運,一直關系很好,至1927年3 月被撤職,由潘林雄接任。區農協成立后,田西鄉部分會員討論決議組織“義農社”,定于農歷3月4日(1926年4月19日)召開成立大會,并要求黃廣淵前往指導。他們宰生豬、焚香燭于孫中山遺像前,擬飲血酒,向孫中山遺像宣誓。黃廣淵見此情形,乃令其秘密組織。開會時個個簽名,不識字者印指模。誓詞大意是:“繼承總理遺囑以奮斗犧牲,如當有事發生時,農會有命令,則不顧生命財產父母妻子以身救國”云云。隨后,黃廣淵演說,介紹全國革命形勢,及蘇聯革命成功的經驗,指出必須搞階級斗爭,消滅反動勢力,農民才能當家作主……。田西鄉農協會成立后,相應組建了農民武裝。后來,田西農軍擒獲雷州著名土匪龐毓清,并解送駐防軍懲辦。期間,有不少土豪劣紳前往擔保。田西農會于是聯合300余人擔番薯去雷州城充饑請愿,駐防軍不得已于5日后將龐匪槍斃。第六區農協成立后,強制執行了減租減息,還對富戶借貸,規定不得以谷計本利(因谷價高漲故算谷不算錢),不轉回銅錢計利,限每千錢,年息二分計算。還通過與區府協商,捐稅有所減輕,為農民利益辦了很多實事好事,深孚眾望。所以各村發生糾紛,事無大小,都訴諸農會,并得到解決。農民協會儼然是一級政府,在處事中漸次出現了一些越權過界的行為。對此,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曾發出第一號訓令,要求第六區農協會:1、所屬各鄉協會及農民自衛軍,務須依照農民協會章程及農民自衛軍組織大綱組織。2、下級機關必須服從上級機關命令。3、區協會只準辦理與農民有關事宜,不準包辦其他與農民無關的事。4、關于警察行政之事如爭訟等項,應歸警區辦理,區協會不得任意干涉或任意拿人,即認定此事與農民有關,亦須以協會名義照會警區辦理,不許直接行動。5、市面稅項應由警區征收,除警區應得之費外,其余撥歸協會支配。6、區協會常務委員規定由1人至3人(正副執行委員長及秘書)、什役1人,視協會收入經費多少而定,但常務委員生活費至多不得超過15元以上。7、原有農民自衛軍4名,現無設立之必要,應即撤銷,以省經費。8、區農協會以后非有公事不許在協會內用膳。    

 

第四區的農民運動是在1925年11月鄧本殷潰敗后才開展起來的。初時,該區農民運動的領導人是黃杰,不久,黃杰調回海康縣,由黃榮接替他的工作。1926年春初,第四區先后成立了寇竹、文里、竹葉塘、城月圩、嘉埠、朝棟、五里塘、土扎等8個鄉農民協會,會員320多人。3月11日,第四區農民協會在城月圩成立,推選出黃榮為區農會委員長,葉語為副委員長。

 

第七區在1925年秋已有黃廣淵等人秘密開展活動。革命軍克復雷州地區后,該區上郎鄉于12月初成立農民協會,接著恬神、西月塘、仔坑、邁特、房膏、北界等鄉農會也相繼成立。1926年3月19日,黃廣淵在紀家圩主持召開該區各鄉農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第七區農民協會,選出黃雨農等11人為區農會執行委員,黃雨農為委員長,黃美堂為副委員長,同時還建立了一支60多人槍的區農民武裝常備中隊。

 

至1926年3月底,全縣共成立了5個區級農民協會和46個鄉級農民協會,農協會員達2800多人。各區、鄉農會成立后,均有農會會旗和農會印章,農協會員均有會員胸章;農協會員必須遵守《會員須知》,并且每月要按章繳納會費。

 

1926年3月,為加強對全省各地農民運動的統一領導,廣東省農民協會決定在潮、梅、海陸豐、南路等六個地區設立辦事處。3月7日,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在梅菉成立,黃學增為主任,韓盈任書記(秘書)。南路辦事處成立后,為了更好地領導和推動南路農民運動的發展,黃學增深入到南路各縣進行調查研究,不久寫成了《廣東南路各縣農民政治經濟概況》的調查報告〖ZW(〗《中國農民》第四、第五期連載(1926年4月1日、5月1日)?!糧W)〗,其中部分內容具體地反映了遂溪縣的政治、經濟、地理環境、文化教育以及農民運動等情況,并揭露了帝國主義、反動軍閥和土豪劣紳對人民所犯下的種種罪惡,還明確地提出了今后南路農民運動的發展計劃。調查報告對南路農民運動和革命斗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1926年4月,隨著農民運動的發展,為了培養農運骨干,以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南路辦事處委托雷州特別支部在海康縣城舉辦雷州宣傳講習所,遂溪縣選派了賴群策、金美榮,陳光生、麥華卓、顏益群、陳星勛、梁尚升,周庚堯、梁質清、陳竹三、肖章甫等一批進步青年參加了學習。學習時間3個月,內容主要有:社會進化史、國恥小史、中國革命史、演講須知、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和國民黨組織法等課程。黃學增、韓盈、黃杰、薛文藻、陳榮位等先后到該所講課。這批遂溪學員從雷州宣傳講習所結業后,全部回本縣各區開展農民運動。

 

國民政府統一廣東后,在統一財政整治工作中,由于不顧雷州民眾的實際,征收各種捐稅,引起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廣東雷州除盜(暴)安良會、雷州青年同志社、海康縣國民黨黨部籌備處,遂溪縣國民黨黨部籌備處、??缔r民協會、遂溪農民協會等團體聯名致電廣東國民政府,要求緩辦各種捐稅?!稄V州日報》、《廣州民國日報》等報刊相繼發表文章支持南路各縣農民運動。1926年2月20日,《廣州日報》發表了《雷州各界請緩辦捐稅》一文,批評雷州三屬財政整理處舉辦糖捐及煤油專賣等稅的錯誤做法,聲援該處各界團體電請暫行緩辦的合理要求。該文引用了雷州各界民眾團體聯名致電廣東國民政府電文,指出:“數年來,雷州地區人民受軍閥土匪摧殘劫掠,脂膏盡凈,困苦顛連,創巨痛深,莫可言喻。幸革命軍南來,掃除鄧逆,痛剿匪幫,雷州人民始得一線生機。但雷州三屬整理處(處長李光業)不知民間疾苦,不仰體政府憐恤民意,徒事收入增加,紛紛舉辦糖捐及煤油專賣等稅。雷州人民莫不驚惶失色,悲慘之聲不絕于耳。”3月27日,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致電省府有關機關,務請政府訓令南路各屬財政處取消征收捐稅。4月3日,《廣州民國日報》發表《南路農民呼吁慘聞》,指出:“南路遂溪等縣各級農民協會,以各屬農民對于荒田征糧及高利借貸,甚感痛苦,咋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請轉當道,分別蠲免取締。因頻年來疊遭兵匪蹂躪,異常殘破,統計死亡人口,不下十之五六,荒廢田地超過十之六七,燒毀房屋十之五六,而此中尤以徐聞縣為最慘,其次為遂溪之第六、七等區,海康之第三、五等區,類皆幕天從莽,遍地榛蕪,只剩幾處故井頹垣,點綴灰塵白骨,而沃土瘦田,固無論矣。其瀕死未死之少數農民,輾轉溝壑,或流落余鄉,困苦顛連,不堪言狀?,F幸我革命軍來掃除民賊,農民方事葺廬,稍為休息,及催租吏至,雞犬又為不寧。而農民在鄧本殷時,已被勒繳至十六年(即1927年)錢糧。今財政廳又循逐年遞增法,令各縣長征收過去錢糧,并附補水等項。殊不知農民當此喘息未定之秋,又經幾次膚剝,所有脂膏,業已盡凈,我政府猶忍向此瘡痍,依照成例征收?至于高利貸等,當春耕秋獲時,經濟每有不給,是向資本家及地主借貸,其利率從三分至八分不等。農民遭此剝削,以致一年勞苦,無力還債,賣妻鬻子,淪落失業。倘不嚴加取締,則前途危險依于胡底?!豹?/div>

 

遂溪人民在擺脫反動軍閥的嚴重摧殘之后,卻又遭受遇國民政府“依照成例征收”各種捐稅,致使農民再次跌入水深火熱之中。然而,受到革命思想影響的廣大農民群眾,已逐漸認識到團結、抗爭、求存的革命道理,他們在中共遂溪黨組織的領導下,革命熱情進一步高漲。1926年4月15日,遂溪縣農民協會在城月圩舉行成立大會,韓盈、陳光禮、鄧成球、顏卓、周紀、歐善堂、周永仁、黃學新等被選為縣農協執委,鄧成球為委員長。縣農協會址初設在城月圩當鋪內,后遷到遂城文昌廟。此時,全縣農會會員已發展到2.8萬多人,農民自衛軍1000余人,配備長短槍550余枝。4月17日,遂溪縣農民協會與剛成立的??悼h農民協會發表聯合宣言,指出在“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買辦階級、劣紳土豪、資本家、大地主、一切反革命派的鐵蹄蹂躪之下”,廣大人民“已痛苦到有話都說不出了”。“我們的敵人——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等一切反革命派,已聯合一致猛烈地向我們進攻。我們為使中華民族之完全解放,為使農民自己階級完全解放,我們絕對不敢疏忽我們的組織,我們并絕對不敢講個人主義、宗派主義、地方主義,我們徹底地是要聯合全縣全省全國全世界的農民兄弟、姐妹、革命軍人、覺悟學生和其他一切革命分子,我們絕對是受廣東省農民協會和農民國際(世界農會)之監督指揮,猛烈地向我們的敵人——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等一切反革命派反攻。同時,我們認定中國目前只有促成國民會議,建設全國的統一的國民政府。援助北方國民軍及北方民眾,擁護省港罷工,促廣東國民政府提師北伐,才可以打倒帝國主義及其工具軍閥等一切反革命派”。

 

這個宣言,公開申明農會的奮斗目標是“為使中華民族之完全解放,為使農民自己階級完全解放”;同時提出了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所必須采取的革命行動和斗爭策略。

 

二、 雷州特支的成立
1925年六七月間,中共廣東區委根據革命形勢的發展,為開辟南路地區的革命運動,派韓盈回雷州半島,秘密從事建黨、農運和發動群眾配合國民革命軍南討鄧本殷軍閥工作。這期間,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結業的陳均達、黃杰、蘇天春等,亦先后由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委任為農民運動特派員,返回雷州半島工作。是年9月,薛文藻受南路政治宣傳委員會委派,回雷州半島秘密查探鄧本殷部隊軍情和從事兵運工作,為國民革命軍南討作準備。這些人員各負其責會集于遂溪,其時正是陳學談勾結法帝國主義拘捕革命同志最厲害的時期。在這種環境下,被分散派回雷州半島從事革命活動的同志,處境十分危險。薛文藻回雷州半島后,即打入盤踞雷州的駐軍中活動。黃廣淵自7月返遂溪后,秘密到農村中宣傳發動,農民紛紛要求組織農會。

 

為了加強對雷州地區革命運動的領導,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向反動軍閥和封建勢力展開斗爭,更好地配合國民革命軍“南討”光復南路地區,韓盈、黃廣淵、蘇天春、薛文藻等根據中共廣東區委和團粵區委的指示,于1925年10月組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雷州特別支部(簡稱“雷州特支”,代號“雷枝”),由韓盈任支部書記。這是一個由共產黨員創建、以共青團名義出現的黨團混合支部,因當時雷州半島仍由反動軍閥盤據,中共黨組織不能公開,故用團的名義出現,直屬共青團廣東區委領導。雷州特支管轄雷州地區(主要是遂溪、海康兩縣)的黨、團員。它的成立,標志著遂溪以及雷州地區中共黨組織的正式建立。從此,雷州半島的革命斗爭,開始有了共產黨領導核心。

 

雷州地區光復后,雷州特支的活動十分活躍,支部成員分頭組織演講隊,在雷州各地召開大會,宣傳建立農會的意義,號召群眾起來反對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流氓政客執掌地方政權,提出鏟除貪官污吏、廢除苛捐雜稅、保護農民利益的要求。同時,雷州特支在工作中注意物色對象,培養農民中的骨干分子參加黨、團組織。1925年11月30日,雷州特支召開第二次臨時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韓盈、黃廣淵、薛文藻、蘇天春。會議回顧了特支成立前后各成員的工作和遂溪、??档鹊亻_展農民運動的情況,并針對國民革命軍光復雷州后出現的新問題及發展農運的需要等,作出了幾項決議:a、請團粵區委并轉中共廣東區委設法阻止黃河灃出任遂溪縣長、符夢松出任海康縣長,并在國民黨廣東省黨部開除黃河灃黨籍;b、對雷州民軍處理問題,請廣東區黨委速派羅漢同志前來指導;c、關于農運問題,請廣東區黨委派黃學增同志速下及多派農運同志來協助,并請轉省農協發給旗印、宣傳品;d、關于國民黨各縣黨部的組織問題,請團粵區委轉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譚平山同志,速派專責組織者來。會后,雷州特支分別向團粵區委和團中央報告了這次會議的情況和有關決議。

 

1926年1月10日至11日,雷州特支為了團結、爭取各界進步力量,進一步發展革命統一戰線,迅速掀起各項革命運動,通過國民黨遂溪縣署召集,舉行了遂溪縣人民代表大會。大會名義上是由國民黨遂溪縣府召集,實際上是共產黨人主持。韓盈在會上作了對農民運動具有指導性和鼓動性的政治報告。

 

由于雷州特支不斷發展壯大。1926年1月25日,“雷枝”向團中央和團粵區委請示:“擬把‘雷枝’分為兩組(最近之將來或能多至三組),一在雷州城,一在遂溪城。但遂城離雷城有一百四十余里,郵函至少需三日始達,消息之傳達不甚敏捷,故或可把‘雷枝’設兩個支部,以后有什么通告,雷城的直接接收。然此兩個辦法,何種適當,仍希決定指示?!豹?/div>
1926年4月,“雷枝”向團中央和團粵區委關于分設??怠⑺煜獌蓚€支部的請示,獲得團廣東區委批復。于是,雷州特支分為遂溪支部(代號“遂枝”)和??抵Р浚ù枴袄字Α保﹥蓚€支部。遂溪支部由黃廣淵任支部書記;海康支部由陳榮位任支部書記。

 

5月,“遂枝”和“雷枝”召開聯席會議,討論關于擴充組織問題,決定在一個月內“雷枝”增加同志10人,“遂枝”增加同志5人,并盡快成立地方委員會。

 

三、配合國民革命軍討伐南路軍閥
在國民革命軍南討之前,盤踞南路、瓊崖的軍閥是鄧本殷軍及其所部。鄧是段祺瑞有意在廣東安插的一顆釘子,與從閩、贛邊境返回東江的軍閥陳炯明部從東、西兩面構成對國民政府的嚴重威脅。因此,國民政府于1925年9月決定再次舉行東征和南征,武裝驅逐陳炯明、鄧本殷勢力,以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鞏固國民政府,發展國民革命。中共廣東區委和工農群眾積極支持國民政府發起東征和南征之役。當時,處于萌發時期秘密階段的南路農民運動,雖因阻力重重,未能大規模的發動和進行激烈的斗爭,但它的活動擾亂了軍閥后方,積極配合了國民革命軍南討。
1925年10月下旬,國民政府開始出師南討。為了配合南討軍的勝利進軍,薛文藻于同年9月奉命返回雷州半島,設法潛入雷屬軍閥中開展各種策反活動。但因環境所迫,薛文藻不能親身在軍中活動,故只派國民黨員陳炳森、黃昌亭等潛入蔡春霖部工作。該部擁護國民政府,后由國民革命軍雷州討鄧軍第二支隊司令符振雄改造收編。在此之前的八九月間,黃廣淵等在海山村一帶秘密組織農會開展農民運動的同時,以海山村農民武裝為基礎,成立了一支70多人的聯鄉武裝預備隊(即農民自衛軍,簡稱“農軍”),發動群眾開展抵制反動軍閥鄧本殷的各種斗爭,以擾亂敵人后方,并為國民革命軍南討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便南討軍抵達時能發動群眾幫助解決革命軍后勤供給等方面的問題。10月,在“雷枝”的領導下,遂溪縣除暴安良會在樂民成立,主任陳榮位,會址設于樂民圩尤進己鋪。該會是由共產黨人組織和領導的革命群眾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配合南討軍討伐軍閥鄧本殷和打擊土豪劣紳,防止群眾遭受土匪的殘害。該組織成立后,采取村村聯防、互通情報、協力抗匪、統一指揮的辦法,遏制土匪的活動。當時它在防盜除暴、維護地方治安、發動群眾反抗軍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1925年10月至11月,南討軍向南進軍后,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人韓盈、黃廣淵等根據中共廣東區委和共青團廣東區委的指示,領導遂溪及雷州地區的革命青年和群眾,全面開展了反對鄧本殷的斗爭。南討軍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勢長驅直入雷州地區。駐雷州地區的鄧本殷屬下蔡炳寰部,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的進攻下迅速崩潰瓦解,其中一股敗兵100多人逃到第五區沈塘一帶時,被中共遂溪黨組織發動的民團武裝和群眾趕到將其包圍并全部繳械。而陳學竣部600余人,也在國民革命軍的追剿下,被迫在麻章圩自行解散。至此,遂溪全境光復。1926年1月8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一師全部開抵遂溪城。9日,該師政治部與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在遂城聯合舉行軍民聯歡會,以此慶祝遂溪光復。“雷枝”書記韓盈在會上發表演說,解釋農民的痛苦和造成痛苦的原因,宣傳革命的意義,很受群眾的贊同。第十一師幾名長官則在會上揭露鄧本殷的罪惡,解釋國民黨是什么樣的黨,今后人民應如何同國民革命軍合作,繼續鏟除軍閥殘余武裝及土匪等。南討的勝利,實現了廣東統一,為南路農運的公開發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四、對國民黨右派分子的斗爭和協助改組國民黨遂溪縣黨部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實現了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之后,黃學增、韓盈、黃廣淵、陳光禮、薛經輝、鐘竹筠、劉堅、陳榮位等人,按黨的部署以個人名義加入了國民黨,具有雙重黨員身份。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黃學增被選為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期間,黃學增和毛澤東被選為大會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毛澤東負責審查宣傳提案,黃學增負責審查農民提案,隨后黃學增又被推選主持農民運動決議案的審定工作。大會期間,黃學增在全體會議上呼吁各界支持工人運動,營救工人領袖劉少奇;并代表農民提案審查委員會向國民黨“二大”全體會議報告審查“中山、南海、高要等縣民團屠殺農民案”的結果和處理意見,最后向國民黨“二大”全體會議介紹本次大會的《農民運動決議案》的主要內容和當前保護、促進農民運動發展的措施。

 

1925年10月,國民黨中央派員組織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特別委員會。 南討開始時,南路特別委員會成員隨軍南進,于同年11月進駐梅菉設署辦公。該會是統一戰線組織形式,中國共產黨黨員比重較大,主席潘兆鑾,委員林叢郁、彭剛俠、、朱曼、許慶之、吳武祥、譚竹山(其中潘兆鑾、林叢郁、譚竹山等為中共黨員),工作人員韓盈、鐘竹筠、薛文藻、楊枝水、陳克醒等都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隨后,南路特別委員會向各縣派出黨務籌備員(其中相當部分是共產黨員),籌建和改組國民黨地方組織,貫徹國民黨“一大”確定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開展農工運動。與此同時,中共廣東區委、團廣東區委、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和在廣州的一些進步團體,陸續派出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農民運動特派員和進步青年來到南路,開展以農民運動為中心的革命運動。1926年3月,廣東省農民協會南路辦事處成立后,黃學增以中共廣東區委南路特派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運特派員、國民黨廣東南路特別委員會委員兼農民部長、省農協南路辦事處主任的多重身份,回到南路開展工作。同時,韓盈也被任命為南路特別委員會委員兼青年部長、南路辦事處書記(秘書);鐘竹筠被委任為南路特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

 

鄧本殷軍敗走后,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特別委員會先后在潘兆鑾、黃學增等中共黨員的主持下,對南路各級國民黨組織進行了籌建和改組。在籌建和改組各級國民黨組織過程中,為了加強國民黨組織的左派力量,一批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并在各縣、區的國民黨黨部中擔任了重要職務。這對于推動當時的國民革命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革命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統一戰線內部的斗爭更加尖銳和復雜,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日益尖銳。1926年4月10日,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在韓盈、陳光禮、鐘竹筠、薛經輝、劉堅、陳榮位等共產黨人的幫助下進行改組,代表大會在遂城召開,出席代表200多人,國民黨南路特別委員會派林叢郁委員到會指導。11日,大會選舉黨部常務委員時,發現原統計全縣黨員只500多人,但選舉代表時第三區(麻章)卻多出400多人,出席大會的200多名代表中,第三區代表幾乎是全縣代表的半數。審查代表資格時,籌備員報告第三區選舉代表不合手續(未經上級派員監選),因而引起紛爭。其時,各方紛紛舉報:第三區的代表并非選舉產生,實際是土豪劣紳王慶云、馮汝祺所雇用,每名光銀2元,每日雜用6毫,膳費在外,并承諾在選舉獲勝后在麻章設宴酬謝,同時還發現在師范學校(代表招待處)拾獲王等預選票多張。11日選舉時,為防止豪紳賄選包辦,決定采用介紹法,并宣讀了《廣東省黨部成立經過及對選舉之期望》一文。王慶云等見其賄選計劃失敗,便率第三區代表退席,并意圖搗亂。大會于是作出開除退席代表資格的決定,并推舉縣長伍橫貫、雷州除暴安良會代表陳榮位等負責監選。在這次選舉中,陳光禮、鄧成球、鐘竹筠、薛經輝等中共黨員被選為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執行委員。王慶云率領第三區代表退席后,先后在麻章及廣州灣聚會密謀,發出造謠傳單,并派出代表往省“請愿”。

 

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改組后,5月2日凌晨1時,突然有兇徒10多人從麻章出動,暗藏短槍到縣黨部謀殺執行委員。當時各人都已就寢,只有陳光禮在樓上秘書處整理文件,他察覺情況后立即熄燈躲避。不久,兇徒蜂涌上樓,四周搜索不見人蹤,便砸敲窗戶,直至3點多鐘才悻悻離去。這次事件,反映右派反動分子的陰險毒辣及對革命運動的仇視,說明了階級斗爭是復雜尖銳的。6月1日,縣黨部在黃學增、韓盈的指導下,召開執委監察第三次會議,重新分配工作,陳光禮、鄧成球、鐘竹筠、劉堅分別負責組織部、農民部、工人部、婦女部的工作。

 

國民黨“二大”閉幕后,以國民黨右派為代表的反動勢力,在廣東掀起了反對農民運動的逆流。在嚴重的形勢面前,南路農運的領導者們,嚴肅批評國民黨右派的反動傾向。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改組后,在共產黨人的協助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并動員推薦了大批進步青年(包括工、農干部)如黃宗賜、金美榮、顏卓等加入國民黨,為國民黨的地方組織輸入了新鮮血液。它對遂溪隨后出現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高潮,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1926年5月下旬,南路特別委員會召開各縣黨部會議,薛經輝代表遂溪縣國民黨黨部在大會上報告遂溪反動派謀殺縣黨部職員事情的經過。經研究,特別委員會作出決議:關于反革命派謀殺縣黨部職員事件,請遂溪縣政府及防軍嚴拿究辦,并切實保護縣黨部職員;報告省黨部對那些為遂溪縣黨務請愿的反動分子應予拒絕或進行扣留;遂溪縣監察委員對黨員有反動嫌疑者,須嚴加監察,及隨時報告究辦;反革命派對抗革命運動,所組織的雷州青年社和雷州革命同志社,由省黨部決議勒令解散。會議決定:派鐘竹筠、黃榮整頓茂名縣黨務;韓盈專理欽州、廉州黨務和處理防城縣黨部糾紛案;黃學增負責整頓遂溪各屬及廉江黨務;委派薛經輝為防城縣農工運動專員。

 

第二章 黨組織投身大革命洪流
第一節 革命運動高潮的興起
一、 中共遂溪支部、遂溪縣部委的成立和發展
南討軍光復南路后,革命形勢迅速發展,遂溪縣的中共黨組織和共青團組織也隨之發展壯大。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1926年6月,根據中共廣東區委關于黨團分立問題的指示,原由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混合組成的遂溪支部,黨團員分開各成立支部,黨支部書記由黃廣淵擔任,團支部書記由劉堅擔任。

 

當時,由于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及其活動在南路尚未公開,所以共產黨員一般都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以農運特派員、國民黨黨部成員或籌備員、農民協會職員的身份分散在各地工作。身兼中共廣東區委南路特派員、省農協南路辦事處主任、國民黨南路特別委員會委員(后任主席)三職的黃學增,較好地利用了當時的統一戰線,采取黨內合作形式這一有利條件,把共產黨員安排到國民黨各機關和農民團體中去,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對農民運動的領導,推動了農運高潮的到來,同時發展了中共黨組織。

 

黨組織在發展黨員時,吸收對象主要是農民(因為當地工人少,而農民在各地均有組織)。農民自衛軍有相當一部分成員是黨員,一些學校的教員及市鎮參加工會的工人也有參加黨的。在發展黨員過程中,由于政治環境等方面的限制,黨的性質、黨章、黨綱等宣傳工作未能普遍和深入,教育培養工作比較簡單,一般認為積極投身革命運動的就夠條件加入黨組織。因此,新黨員很多對黨的性質認識不足,并且絕大部分無預備期,只要有兩個黨員介紹,便成為正式黨員。共青團組織主要以學生為發展對象,青年工人、農民參加團的很少,其組織建設情況和黨的差不多。

 

1926年5月,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后,進一步推動了全省農民運動的發展。在會后短期內,農民運動迅速高漲。遂溪、??祪煽h于4月成立縣農民協會,各級農民協會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社會的重大政治活動,農民自衛軍協助政府肅清土匪、維持社會治安,農民協會“事實上都是變成農民第二個政府”。〖ZW(〗黃學增:《五四運動后廣東農民運動的狀況》,原載《紅旗》第15期(1929年5月)?!糧W)〗1926年9月上旬,國民黨南路代表大會在高州召開,同時召開南路農民、工人代表大會。會議決定以高州六屬為重點,大規模發展農運。

 

為了利于加強對雷州地區黨、團組織和農民運動的領導,韓盈、黃廣淵、鐘竹筠、陳光禮、鄧成球、顏卓等12人于1926年10月組建了中共遂溪縣部委,由韓盈任部委書記,中共遂溪縣部委轄遂溪、???、徐聞的黨、團組織,部委機關設于遂城城隍廟。其時,雷州地區各縣的許多區、鄉已建立了基層黨、團支部或小組,單是遂溪縣的黨、團員就各達400多人。中共遂溪縣部委的成立,有力地加強了對雷州地區革命運動的領導。1927年1月,中共南路地方委員會在高州成立,書記黃學增,副書記王克歐,委員韓盈、鐘竹筠、梁本榮等。此后,中共遂溪縣部委在中共南路地委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二、農民運動的勃興和革命武裝的建立
革命軍光復南路后,極大地推動了南路農民運動的發展。1926年5月1日,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遂溪選派黃學新、潘良芬2名代表出席大會。會議期間,黃學增在會上作《南路辦事處會務報告》,回顧了南路早期農運發展情況,并代表南路農民提出了九項要求:(一)肅清土匪;(二)取消火油專賣;(三)取消田主苛例;(四)取消高利貸借(4~8分息);(五)杜絕假銀;(六)取消糖類捐;(七)取締鹽商壟斷鹽價(一年前,雷州方面每斤鹽50文,今125文);(八)蠲免農民錢糧(特別在雷州方面);(九)解散各縣民團及保衛局。大會指出:“農民運動必須與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相結合”,“中國的民族運動,必須要有廣大農民群眾參加”,號召全國工農大團結,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黃學增等人回到南路后,迅速向南路各地傳達了第二次省農代會的精神。

 

是年7月,廣東省農協會南路辦事處從梅菉遷址高州城。成員有了一定的調整,主任黃學增,委員韓盈(兼任書記)、梁本榮(兼農民部長)、宣傳部長楊枝水、組織部長林叢郁、青年部長王克歐、婦女部長鐘竹筠。同時,國民黨廣東南路特別委員會亦遷址高州。9月,南路農代會和工代會、國民黨南路黨代會在黃學增主持下,同時在高州召開。農代會決議繼續開展二五減租、二分納息、反對苛捐的斗爭,組織請愿團到廣州,要求國民政府懲辦破壞農運的地主豪紳和不法官吏。工代會動員各縣、市工人繼續參加政治斗爭和要求改善生活待遇。省農代會和南路農代會的相繼召開,使遂溪農民運動逐步進入了高潮時期。遂溪全縣各地農民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了各種政治、軍事斗爭。

 

(一)第六、第三區農民反對高利貸和苛捐雜稅的斗爭。1926年3月5日,第六區農民協會成立后的第二天,海山村農會負責人黃凌氏召開全村農民群眾大會,大力宣傳革命形勢,開始斗爭土豪劣紳,當眾宣布村里的一切權力歸農會所有,并宣布沒收該村土豪劣紳黃有朋、黃兆頂的財產。第六區農民由于連年受土匪的擾亂和豪紳地主的剝削,生活極為困苦。為了改善群眾的生活,各鄉農民協會團結起來,共同反對豪紳地主的重利剝削,并作出決定:由1926年5月6日起,所有借貸不得以谷計利,只準以銅錢計利,每千文年息為二分。第三區麻章圩周圍的農民,也在農會的領導下組織起來,反對官僚豪紳的剝削和壓迫,要求廢除所有田畝高捐和煤油稅、屠宰稅、過境稅等苛捐雜稅。麻章附近的群眾曾在1926年春某圩日,突然包圍圩上的收稅員,并搗毀各收稅關卡。

 

(二)第六區田西鄉農會的清匪斗爭。第六區是當時遂溪縣土匪活動最猖獗的地區,農民深受匪禍之害,生活和生命都很不保障。因此,該區農會成立后組織農軍和除暴安良會,進行清剿土匪的活動。1926年三、四月間,該區田西鄉農會大膽行動,擒獲匪首龐毓清,并把龐匪押到雷州城交給防軍懲辦。龐匪曾在鄉村以私塾教師的身份為掩護,暗中窩匪藏贓,坐地分紅,為當地群眾所深惡痛絕,但當時一些豪紳劣輩卻為他說情,具結擔保。對此,群眾更加憤恨,田西鄉農會立即組織300多名會員和群眾,自備番薯等干糧,步行到雷城請愿,要求防軍嚴懲龐匪,一直堅持5天6夜,終于敦促防軍將龐匪槍決了。

 

(三)與貪劣失職縣長伍橫貫的斗爭。1926年4月初旬,法帝國主義者在廣州灣派兵侵入華界數里,保護奸商偷運雜貨。對此,縣長伍橫貫不但置若罔聞,沒有采取措施封鎖港口,反而在省罷工糾察隊進行干預時,竟質問糾察隊特派員“以何資格來雷辦理”。此種昏庸官僚,不但不與人民合作,反而助紂為虐,與人民為敵,于是激起遂溪人民的普遍憤恨。是年6月,遂溪縣農民協會聯合各界,將伍橫貫的劣跡上告于省政府,請求將伍革職。不久,伍橫貫終被趕下臺去。

 

(四)江洪港漁民的反霸抗稅斗爭。江洪港惡霸周森材,平時作惡多端,暗中勾結鹽務奸商和反動民團局,暴漲鹽價,濫攤稅捐,大肆魚肉漁民,江洪一帶的漁民群眾對他恨之入骨。1926年秋,黃廣淵、何元余、黃安揚等發動全港漁民群眾,舉行反捐抗稅的示威游行,并把周森材扣押起來,召開公審宣判大會,會后將周處決。懲辦周霸后,漁民群眾拍手稱快,鹽價從四文錢一斤降為二文錢一斤,部分稅捐亦被廢除。

 

(五)第七區上郎鄉和第二區泉水鄉農會的減租退息斗爭。1926年5月,第七區上郎鄉農會發動群眾開展減租退息斗爭。上郎村大地主黃巨夫在農民的壓力下,退出光銀2000多元和100多石租谷。1927年春,第二區泉水鄉的農民處于嚴重饑荒之中。該鄉農會為了全鄉貧苦群眾的生存,特組織一批群眾,挑著籮筐,到地主歐學昌家要求減租退息。歐學昌不但沒有答應群眾的合理要求,反而向下六鄉公所請來20多個全副武裝的鄉兵,企圖鎮壓農民的行動。他恃著有鄉兵保護,厚顏無恥地說:“大家都是同姓同族,你們為何要搶我的糧?”鄉農會主席歐學張駁斥說:“既是同姓同族,你為何霸占我們的土地?為何要我們養活你?你不稼不穡,卻朝魚晚肉;我們終日勞碌,卻三餐無著,這你又作何解釋?”此時,農民歐林昌大呼一聲:“鄉親們,我們不能白白等著餓死。要糧的跟我來!”于是,一群農民舉著扁擔、鋤頭,一齊沖進歐學昌的家里。那些鄉兵見勢不妙,慌忙逃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地主歐學昌懾于群眾的威力,只好答應減租退息,當場交出租谷20余擔。

 

(六)發動群眾支持和參加各地革命運動。1926年3月,遂溪人民反對日本出兵滿洲示威運動大會在遂城舉行,發出“快郵代電”傳單,敦促國民軍進軍滿洲,鏟除奉系軍閥張作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召開后,中共遂溪縣支部和縣農協認真貫徹執行這次會議的精神,在大力開展農民運動的同時,廣泛地聯合各界人士,組成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支持和參加民族革命運動,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斗爭。5月9日,遂溪縣公署、縣黨部、縣農協、師范學聯會、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縣商民協會等單位,聯合發起召開各界人士會議,成立了國民會議促進會遂溪分會,積極支持孫中山提出的解決國事糾紛問題,繼而組織遂溪各界舉行“五卅”紀念大會,制定了援助省港罷工決議案。同時,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發出《“五卅”中殺案敬告同胞書》,遂溪縣農民協會和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聯合發出《紀念沙基殉難烈士》的傳單等。7月11日,北伐青年工作團遂溪分團成立后,大量散發傳單,并組織“醒獅劇社”,大力宣傳北伐的意義,發動各界募捐經費,支援革命軍北伐。

 

(七)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蝕的斗爭。法帝國主義自占領廣州灣后,即在雷州各處廣設教堂,以此作為反動工具,對雷州人民進行文化侵蝕和精神麻醉。其時,遂溪第七區設有圣三教堂,受蒙蔽入教者達500余家,群眾受害殊深。1926年5月,黃廣淵在第六、第七區大力開展農民運動的同時,組織了一個反天主教宣傳團,深入到各鄉村,向群眾揭露帝國主義者利用傳教而進行文化侵蝕和束縛雷州人民反抗思想的陰謀,發動群眾退教反教。經宣傳發動后,第六、第七區退出教堂者有60家,一些覺悟了的農民,公開宣布不與教徒來往,并相約不再涉足設有教會的村莊。接著,遂城、紀家等地的教堂和教會學校相繼被封閉,神甫、牧師倉惶逃回廣州灣,原由教會辦的遂城“樂道明民”學校,被縣農協、婦協改辦為遂溪女子初級小學,由縣婦女解放協會主席鐘竹筠兼任該校校長。

 

(八)同不法官吏和反動民團武裝的斗爭。第七區警察署長李成林,自任該職以來,肆意橫行,藉案勒索受賄,顛倒是非,剝民膏血,尤其可惡的是接受土匪和劣紳的賄賂,造謠破壞,摧殘農會。1926年6月5日,李成林受土豪黃玉洲的巨賄,假縣署命令,派兵夜入恬神村,將該村群眾黃建候、黃奉緘兩人綁回區署吊打,并抄走黃建候家中的財物。第七區農民協會發覺此事后,立即秉理交涉,敦促區署馬上放人。李成林見陰謀敗露,理虧心虛,只好釋放黃建候、黃奉緘兩人。事后,第七區農會還列舉了李成林魚肉人民的罪狀,呈文縣政府,要求將警察署長李成林查辦。
(九)武裝農民。
遂溪縣各區成立農民協會之后,根據斗爭的需要,大部分區農會組建了農民自衛軍,并集中本區的民間槍支裝備農軍。當時,各區農軍的槍械配備情況如下:
第一區——共有槍30余枝,其中七九、六八共10余枝,九響、村田共10余枝。
第二區——共有槍50余枝,其中七九、六八共10余枝,九響、村田共10余枝,其余均是土制的單響。
第四區——共有槍40余枝,其中七九、六八共7枝,其余均是九響、村田或土制的單響。
第六區——共有槍320余枝,其中七九、六八共70余枝,駁殼4枝,村田、九響共60余枝,土制七九槍50余枝,其余均是土制的單響。1926年3月4日,黃廣淵曾召集該區各鄉農會的農民武裝270余人進行操練,向各有匪鄉作剿匪示威。
第七區——共有槍110余枝,其中駁殼5枝,七九、六八30余枝,村田、九響共30余枝,其余均是土制的單響。

 

遂溪縣農民運動在發展過程中,盡管受到土豪劣紳、貪官污吏和反動武裝的種種阻撓和破壞,但并未因此而停滯;相反,它在與各種敵對勢力的斗爭中不斷取得勝利,使農民運動和中共黨組織的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從而使農民運動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逐步推向高潮。至1927年春,遂溪縣大部分區、鄉已建立了農民協會組織,農協會員迅速發展到6萬多人,約占整個南路農協會員總人數的一半,農民自衛軍和工團軍也增加到數千人,并且擁有各種槍械2000多桿。與此同時,遂溪縣工人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學生運動以及教育、商業等方面的革命運動,也在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

 

三、各界革命運動的開展
(一)工人運動
1925年7月,省港罷工運動正在開展中,黃廣淵從廣州回到遂溪之后,曾多次到江洪港進行宣傳活動。同年九至十月間,雷州青年同志社樂民分社社員何元余按照黃廣淵的布置,帶領一個工作小組回江洪港開展漁工運動。江洪港是遂溪縣一個重要漁港,當時全港有400余戶,多以捕魚為業。全港原有漁船230余艘,每艘配漁民7人,年中得利,多則2700元,少則2000元,后因遭受土匪劫掠,被焚毀漁船120艘,所剩漁船不足原來的一半,漁利所得,幾乎全歸該處鹽埠及局紳之手,漁民極端困苦見《廣東南路各倒農民政治經濟概況》,作者黃學增,此文曾載于《中國農民》第四、五期(1926年四、五月)。江洪港的漁民由于深受鹽霸、奸商、民團、土豪的重重壓迫和剝削,反抗情緒日益強烈,所以在黃廣淵、何元余等人的宣傳發動下,很快便覺悟起來,紛紛報名參加漁業工會。1926年1月12日,在黃廣淵的主持下,江洪港漁業工會召開成立大會,選舉何元余為工會主席,會員90余人。一個多月后,工會會員發展到370余人,并組建了一支數十人的工團軍。9月,江洪港漁業工會、工團軍和漁民群眾在黃廣淵、何元余的發動組織下,舉行示威游行,開展反捐抗稅斗爭。期間召開群眾大會,揭露惡霸周森材等人勾結鹽務奸商和反動民團局,暴漲鹽價,濫攤稅捐,魚肉漁民等罪惡。懲辦周森材等鹽霸之后,鹽價下降了一半,漁民群眾拍手稱快。在此前后,遂城、麻章圩等地的工人也紛紛組織起來,成立工人糾察隊,驅逐奸商,并設立關卡,防止廣州灣洋貨流入遂溪等地,開展抵制洋貨運動,以實際行動支持省港大罷工。1926年春,南路工人代表大會在遂溪第三區麻章圩縣立第七小學召開,遂溪部分工人和廣州灣的海員工人、運輸工人、搬運工人、工廠工人代表參加了大會。會議響亮地提出了:“打倒英帝國主義”、“堅決支援省港大罷工”、“打倒法帝國主義”、“收回廣州灣”、“打倒軍閥”、“打倒土豪”等口號,會后還舉行示威游行。

 

(二)學生運動
1926年春,遂溪縣第二、第三、第八區的學生和縣立初級中學、簡易師范相繼成立了學生會等組織。師范學生會還制定了章程,以“促進國民革命為宗旨”,開展“學校革新運動,幫助工農運動、救國運動”,提倡“義務教育”??h立第七小學進步教師梁樹本等,經常向學生宣傳蘇聯十月革命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以及扶助農工等革命政策,發動學生成立了學生會和罷課糾察隊,并進行了以“反對壓迫、爭取民主自由”為內容的罷課斗爭。
1926年夏,在革命浪潮的推動下,第三區麻章學聯會成立,并先后發動和組織了兩次反對反動學校當局的斗爭,每次都堅持一個多月。第一次是在1926年秋,反對軍閥和豪紳指使士兵行兇毆打學生,校長王棟、教務主任王子初等不但不同情學生,協助懲辦兇手,反而壓制、責難甚至開除學生。在學聯會的帶領下,學生開展罷課斗爭,一直到把校長、教務主任趕走才復課。第二次發生在1927年春,學聯會發動學生反對校長鄭商弦無理開除學生以及那些支持校長的官僚豪紳,公開提出“打倒學閥,鏟除學閥”的口號,最后把鄭商弦趕走。這兩次罷課都是由學聯會組織進行的,參加罷課的學生集中露宿,成立罷課糾察隊,誓言團結一致,不獲勝決不復課。進步老師和學生還組織了宣傳隊,每逢較大節日都舉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法帝國主義、收回廣洲灣、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鏟除貪官污吏、反對苛捐雜稅”等口號;并拉隊到集市和附近農村宣傳和演講。高唱“打倒列強,除軍閥”、“工農兵聯合起來”、《農民苦》等革命歌曲和演出短小的活報劇。有一次正逢圩期,宣傳隊乘機發動群眾,搗毀了稅站和收稅關卡。

 

1926年秋,剛從“廣州農講所”畢業的吳協民被派到遂溪簡易師范任教,他向學生大力宣傳“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及中國農民運動,發動學生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同時,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人陳光禮、顏卓等,也經常在遂溪中學、遂師和師范附小領導學生搞革命活動。每逢農歷二、五、八遂城東圩、南門圩的圩期,中共遂溪黨組織都派員組織學生,舉著革命宣傳隊的隊旗列隊進城,在孫中山和馬克思的像下,向趕集的農民群眾宣傳革命思想和救國道理,并在圩上高唱“打倒列強,除軍閥”等革命歌曲。
在遂溪簡師和師范附小中,比較活躍的學生有程永光、陳星勛、陳星焜、陳有恒、蘇作學、宋希濂、招炳奇、殷杰等人,代表黨組織出面領導學生活動的一般是陳光禮、顏卓和鐘竹筠。每次學生列隊游行,都由程永光領隊,并指揮大家唱:“走呀!曙光在前,同志們奮斗!用我們的刺刀開辟自己的路,勇敢向前穩著腳步,要高舉革命的旗幟,我們是中國革命少年先鋒隊?!蹦菚r,在中共遂溪縣黨組織的領導下,許多學校已組織起少先隊。

 

學生除了在白天游行和圩期進圩場宣傳外,有時在晚上還由陳光禮、顏卓等帶領到城外的北門、釘秤、沙坡等村宣傳,發動農民組織農會,并教農民唱《農民苦》歌。這支歌有一段的內容是這樣:“六月割禾真辛苦,點點汗滴禾下土,地主們快活阿來收租!”。

 

開展反封建、破除迷信活動,也是當時遂溪學生運動的重要內容。他們揭露官僚土豪、惡霸、地主階級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罪惡,以及用“貧賤富貴”是“天生注定”的天命論來麻醉人民的陰謀,號召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鬧革命,推翻反動統治,爭取自由解放。當時,在“浸信會”工作的梁尚才和梁尚德帶領學生和群眾,把城隍廟、火神廟、雷神廟的閻王、火神、雷神等偶像統統砸爛燒毀。這一革命運動,雖然遭到一些封建思想嚴重者的反對,但是大多數群眾都表示擁護和支持。

 

在此期間,遂溪縣婦女解放協會、縣學生聯合會,第二區(楊柑)、第三區(麻章)、第八區(洋青)的學生聯合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等區的教育會,以及遂城、麻章、城月、沈塘等圩鎮商民協會等進步團體,于成立后紛紛開展革命活動,與遂溪的農民運動、工人運動匯成了聲勢浩大的大革命運動高潮。

 

四、支援省港罷工及同頑固勢力的斗爭
1925年,上海發生租界巡捕槍殺中國人民的五卅慘案之后。中共中央向廣東區委下達了舉行援滬同盟罷工的電令。中共中央廣州臨時委員會和中共廣東區委決定組織廣州、香港兩地工人,舉行支援上海反帝愛國運動的罷工。

 

當省港罷工深入開展時,廣東國民政府進行了統一軍政、民政、財政各項整治工作,革命運動不斷高漲。反動勢力對不斷高漲的革命運動企圖極力破壞,南路軍閥鄧本殷等沆瀣一氣,揚言出兵推翻國民政府,鎮壓罷工運動。年底,省港罷工委員會派遣工人糾察隊由隊長符抗雄、宣傳隊長張偉琪率領,進駐雷州半島?!袄字Α卑l動各區農協、農軍、漁業工會、青年同志社、學生等進行廣泛宣傳,并配合糾察隊封鎖港口,禁運往返香港的貨物,有力地支援了省港大罷工。共青團遂溪縣支部于1926年5月30日,發動遂溪各界人民舉行了“五卅”紀念大會,制定了援助省港罷工決議案。同日,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發出《“五卅”中殺案敬告同胞書》,揭露日本帝國主義與反動軍閥狼狽為奸,殘酷屠殺上海工人群眾的罪行,號召同胞們團結一致,奮起反抗,為死難同胞報仇。6月中旬,雷州財政處處長李光業公然由廣州灣購辦大批仇貨(當時禁運的帝國主義國家的商品)運返??担簧蛱良m察隊員陳宗福查獲。陳等隨車至雷州財政處與李光業論理,反被扣起毆打。群眾對此十分氣憤,雷州青年同志社、省港罷工委員會駐雷州糾察隊、??悼h總工會、??悼h農協會、??悼h國民黨黨部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作出決議:1、通電反對李光業摧殘罷工,破壞封鎖;2、反對雷州財政處勒抽苛細雜捐。隨后,各界聯合選出代表6人到財政處交涉,要求釋放糾察隊員。李光業自知不能粉飾罪狀,只好假意向群眾道歉。其后,各界又聯合上訴廣東國民政府和省黨部。廣州出版的《工人之路》于8月7日發表《雷州財政處長之蠻橫》一文,指出李光業用此毒辣手段對待罷工糾察隊,“此風一長,不特罷工前途悲觀,而法律亦失效矣”。6月23日,遂溪縣農民協會和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聯合發出“紀念沙基殉難烈士”的傳單,揭露英法帝國主義屠殺廣州愛國群眾的罪行,號召各界同胞聯合起來,發揚先烈的革命精神,猛烈向英法日帝國主義進攻,鏟除其爪牙——吳佩孚、張作霖等反動軍閥,以完成革命事業。
1926年6月20日,中共廣東區委獨立組建和掌握的葉挺獨立團受命出師北伐。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遂溪青年黃仲義、鄭仲璋等參加了北伐,鄭仲璋在北伐戰爭中英勇犧牲。

 

1926年10月9日,省港罷工委員會駐遂糾察隊奉命赴雷城集中,在麻章圩被當地聯團團長率眾攔住去路,將車毀壞,并誣告于遂溪法庭,說糾察隊毀爛其車。該法庭法官陸法銓不問是非黑白,反而暗中勾結麻章民團局長和土豪梁墨齋、姚炳樞等人,指使武裝團警及源泰汽車公司數百人,蜂涌而來,圍攻毆打糾察隊員,其時糾察隊員已經拔隊向遂城進發,當走到甘霖村附近時,反動團警乘坐5輛汽車追到,將糾察隊全部繳械,并將所有公款和行李衣物搶劫一空,甚至將糾察隊長符抗雄和特派員陳車名等26人拘禁起來。法官陸法銓、土豪姚炳樞等喝令民團警察及汽車工人等任意毆打,并將各隊員衣服撕爛,將各隊員捆綁押返警署,略為審訊,即用汽車運往遂溪縣城分法庭留押,所搶各物一概埋沒,各隊員則囚禁于分庭內。 事后,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人韓盈和國民黨縣黨部執委劉堅及駐雷糾察隊宣傳隊長張偉琪等人,立即到國民黨遂溪縣署與縣長林應禮交涉,并到分法庭質問,該法官態度非常傲慢地說“我辦事不需你們打理”。其時各隊長都受了重傷,法官還用木閘枷腳,如同巨犯處理。韓盈、劉堅向法官請求,以便將隊員保釋,但陸法銓仍然無理拒絕。還立即頒發戒嚴令將韓盈、劉堅等人驅逐出去,聲稱此事無磋商的余地。隨后中共遂溪黨組織將上述情況呈報省罷工委員會和省政府,要求嚴辦兇手陸法銓、姚炳樞等人;同時通電各界,廣泛得到各界的聲援。其中,廣州《工人之路》于1926年10月19日發表了《遂溪分庭摧殘糾察隊之駭聞》一文,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事件的前后經過情況,呼吁省政府速將該不法之遂溪分庭法官陸法銓及奸商土豪姚炳樞等嚴辦。同年11月1日,《工人之路》再次發表了《雷州茂名黨部對遂溪分庭摧殘司法之憤慨》的文章。文章轉載了國民黨茂名縣黨部執行委員會給省黨部的電文,指出:遂溪分庭摧殘司法的事件是一件鐵的事實,“茍不予以嚴重處分,則非徒不能肅黨紀且滋群疑,敝會等認為陸法銓此舉,姑不問其是否有意擾亂北伐后方,但按之黨紀法律已屬罪大惡極。茲為擁護罷工勝利與鞏固北伐后方計,特吁請我黨政府徹底保障農工利益,尊重本黨紀律,迅飭釋放罷工糾察隊及周清海同志(遂溪第一區農協執行委員兼本黨第一區第三區分部執行委員),將該陸法銓撤職查辦,并通緝奸商楊文秀、姚宇榮、彭其禮(麻章市奸商),查究不法民團及警察游擊隊等,以儆反動而釋群疑?!豹?/div>
在中共遂溪縣黨組織的堅決斗爭及社會各界的聲援和支持下,這次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二節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遂溪的革命斗爭
一、黨組織遭受嚴重破壞
中國工農運動蓬勃發展,全國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民黨右派對此日益惶恐,無時不加緊反革命活動。中山艦事件和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后,廣東左派掌權的局面被改變,孫中山的革命政策被逐步拋棄,工農運動備受壓制,開始進入困難時期,這時的工人、農民和城市平民的反抗斗爭不但得不到政府的保護,反而遭到了鎮壓。到1927年初,在國民黨右派的慫恿和支持下,遂溪各地的土豪、劣紳、民團大舉進攻農會,惡性事件層出不窮。各地往往拿出北伐招牌,來剝削人民利益和限制人民自由,農民的一舉一動,甚至“鼾聲大些”,也被說是妨礙北伐后方。他們向農民勒派公債,農民倘若不交,就被扣上“反對政府北伐”的罪名;農民開會被誣為“聚眾滋事”,農民反抗民團的進攻被說是“擾亂北伐后方”;等等。遂溪縣長林應禮更是充當破壞農民運動的先鋒,肆無忌憚地壓制、摧殘農會。

 

隨著局勢的逐步逆轉,盡管中共廣東區委仍在堅持頑強的抗爭和苦斗,希冀改變現狀,擺脫困境,將國民革命繼續推向前進,然而廣東各地局勢急轉直下,革命危在旦夕。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革命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接著,廣東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在廣州發動“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于是全省各地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此時,遂溪縣反共頭子黃河灃、戴朝恩等人迫不及待地參加了以林云陔為首的南路“清黨”委員會,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農運骨干。

 

由于形勢的急劇惡化,中共遂溪黨組織和農民運動面臨著極端危險的關頭。為了應付突變的局勢,有計劃地反擊敵人的野蠻大屠殺,中共遂溪縣部委和縣農協召集全縣部分黨員和農運領導骨干,于1927年4月24日(農歷3月23日)在遂溪第二區楊柑小學秘密召開會議,共商對策。不料,這次秘密會議被遂溪縣國民黨反動派察覺,突然派兵包圍了會場。在敵人的襲擊下,鄧成球、顏卓、何元余、楊慶、黃宗模、陳克醒、金美榮、陳歷經、陳安中等人不幸被捕,只有黃廣淵、黃宗賜等幾人破窗突圍脫險。與此同時,縣部委領導人韓盈和吳協民、陳星焜等人也在遂城被敵人逮捕;國民黨縣黨部執委陳光禮、劉堅在敵人包圍縣黨部時走出遂溪中學校門口,越墻逃脫。5月21日,遂溪縣國民黨反動派將韓盈、鄧成球、顏卓等14人押至遂城竹行嶺集體槍殺。至此,中共遂溪縣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各級農會和其他革命團體被迫相繼解散,轟轟烈烈的遂溪國民革命運動遭到了殘酷的血醒鎮壓。韓盈犧牲后,中共遂溪縣部委的工作由黃廣淵主持。

 

1927年10月,黃學增由中共廣東區委派任中共廣寧縣委書記,繼而任中共西江特委書記,組織領導了西江農民暴動。1928年夏,黃學增調任中共廣東省委瓊崖巡視員、瓊崖特委書記,11月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常委(后任常委)。1929年7月,由于叛徒出賣,黃學增在??谑斜徊?,7月底被殺害于海口市郊紅坎坡。

 

鐘竹筠于1926年冬被派往防城縣工作,組織成立了防城縣青年運動委員會、婦女解放協會、舉辦速成宣傳養成講習所等,1927年春,組織成立了中共東興支部,鐘竹筠任支部書記,成為防城縣黨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同年9月被拘捕,1929年5月在北海西炮臺刑場壯烈就義。

 

二、貫徹南路農代會議精神以 革命武裝反擊反革命武裝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下,中共遂溪黨組織遭到了嚴重破壞,各地農會組織被迫轉入地下活動或相繼解散。然而,分散于廣大鄉村的農會干部、數萬會員以及數以千計的農民自衛軍,他們仍是一支強大的革命力量。為了集結革命力量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屠殺,1927年5月上旬,南路黨組織秘密在廣州灣召開了南路十五縣農民代表會議,部署南路地區的農民武裝暴動。這次會議由朱也赤、陳信材、黃廣淵主持,黃廣淵的母親黃凌氏也參加了會議。會議決定成立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選舉朱也赤為主任兼農運組長,陳信材為副主任兼軍事組長,委員有黃廣淵、楊枝水(兼宣傳組長)、劉傅驥(兼財經組長)、梁文琰(兼文書)。會議指出: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南路各地的反動派一方面在大力加強其統治機構,另一方面對各地的工農群眾運動實行種種限制和軍事鎮壓,大肆搜捕共產黨人和農運骨干分子,白色恐怖籠罩全省各地。在形勢急劇惡化的嚴重關頭,中共南路及各地黨組織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會議決定與會同志立即分赴各地,集結力量,發動農民暴動,武裝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野蠻屠殺。
1927年5月14日,黃廣淵在海山村召集陳光禮、薛文藻等遂溪黨組織領導人和農會骨干開會,傳達貫徹南路農民革命委員會關于組織農民武裝暴動,反擊國民黨反動派野蠻屠殺的決定。當日,第六區反動區長潘林雄帶領7名區兵到新圩仔集市(今余村附近)苛收勒索,提高農副產品捐稅,小販和農民不服而與之發生爭執,被當場毆打并沒收貨物。在圩場維持治安的農軍當即與潘林雄理論,潘林雄則以檢查槍證為借口,繳去圩上值勤農軍的槍支并進行扣押。圩民馬上報告海山村農軍和縣部委領導人黃廣淵。黃廣淵聞報后即派黃宗賜(區農協領導、農軍中隊長)帶領一小隊農軍趕到新圩仔,找潘林雄理論進行交涉,指出不應隨意增加捐稅,違反區署和區農協的協定,并要求潘林雄立即釋放農軍,交回槍支,其它事宜待后商議。但潘林雄執意不從。于是,黃宗賜命農軍繳去區兵槍支,并把潘林雄和區兵帶回海山村處理,此事件揭開了海山農民武裝暴動的序幕。

 

第三章 黨組織在土地革命戰爭中
第一節 樂民武裝起義
一、海山暴動
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廣東發動反共政變,標志著以國共兩黨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在廣東已經破裂,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斗爭進入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四一五”反共政變后,反動派在全省各地實施全面“清黨”,白色恐怖籠罩全省各地,為強化其統治機構,繼廣東國民黨成立“廣東省清黨委員會”之后,遂溪也成立了以林應禮為首的“國民黨遂溪縣清黨委員會”,改組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等機構,進一步追殺共產黨人。反動派在大力加強其統治機構的同時,一方面對各地的工農群眾運動實行種種限制,實施白色恐怖;另一方面對奮起反抗的各地工農武裝起義實行軍事鎮壓。

 

海山農軍扣押第六區區長潘林雄及其警兵,并襲擊第六區區署事件發生后,引起了國民黨遂溪縣和??悼h反動派的極大恐慌。國民黨遂溪縣長林應禮一方面致電蔣介石和國民黨廣東省特別委員會、廣東省政府、北海警備司令部,稱“黃學增、黃廣淵、黃斌、陳光禮等近潛回距縣城二百里之樂民地方煽動農民,圖謀不軌,十四日該逆等竟敢糾黨二百余人,持械劫擄樂民區署長潘林雄及署員警兵七人,勒繳警團槍支,占據鄉市,歃血盟誓,遍樹赤幟……”要求速派重兵增援;另一方面勒令農軍馬上釋放潘林雄等人,否則派兵蕩平海山村。國民黨海康縣長謝蓮航向上級致電求援時亦云“附近河頭市三十里遂溪屬第六區樂民市,查及該市地方發現農軍聚集數百,槍械數百,有特別舉動,已將該區署槍支繳去,扣留署長及辦事人。該處地方危急,并有武裝農民擅自越境到河頭市,借名防衛土匪,盤問職署及團軍局槍械,居心實不可問……。”

 

當時,中共遂溪縣部委領導人黃廣淵等對事件發生的形勢作了分析,認為敵人決不會善此罷休,一定會興師前來鎮壓。農軍必需做好應戰準備,狠狠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為死難烈士報仇。于是,黃廣淵等立即召集薛文藻、黃凌氏、黃宗賜、余道生、薛經輝等領導骨干在海山開會,一起商量對策。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海山村四周筑有護村圍墻,圍墻外沿簕竹叢生,村的東、西、南、北四個出入口都安有大閘門,門的兩側還筑有炮樓,并分別配有點火抬槍扼守,村外東、南兩面港叉相隔,西、北是開闊的沙灘和坡田,這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村莊,加上農運基礎較好,因此,會議決定以海山村為據點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并著手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準備工作:一、發動群眾,加緊修補護村圍墻和構筑必要的防御工事;二、疏散村中老弱婦孺等非戰斗人員;三、把樂民地區和紀家地區的部分農軍集中到海山村,進行編隊和訓練,待機打擊敵人;四、設立指揮機構,由黃廣淵負責全面指揮,薛文藻和黃宗賜負責具體火力布置,總指揮所設在村中的祠堂內,同時還在東、西、南三個入村關口設立前沿指揮點,分別由黃宗壽、黃宗賜、薛經輝負責指揮;五、派余道生、黃安揚速赴紀家,盡快與黃雨農等人取得聯系,以便戰斗發生后集中第七區一帶農軍前來增援,襲擊敵人之背后,或佯攻雷州城之敵,從而取得“圍魏救趙”之效;六、確定村西水井附近暗溝和村北黃氏宗祠北角暗溝為撤退路線,以便農軍在失利時分兩路撤退轉移。會后,大家便立即分頭行動,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5月18日,國民黨遂溪縣長林應禮 、??悼h長謝蓮航親自出馬,率領遂(溪)、海(康)兩縣地方反動武裝趕到河頭圩與駐雷防軍第三十一團第二營(營長溫鐘聲)第四連會合,繼而直奔樂民圩,與先日進駐樂民圩的第五連會合,共約數百兵力。19日早上,敵人分兵兩路氣勢洶洶地向海山村撲來,一路經鹽倉村沿海堤運動,直撲海山的東面;另一路經坡頂、芋頭等村,包圍海山的西面。敵指揮官遠望海山,見是一個孤立村莊,以為不堪一擊,揚言要鏟平海山村后再吃早飯。殊不知,由海山、余村、敦文、樂民圩、內塘、芋頭、調神、海角、田西等村集中起來的300多名農軍,分成三個分隊和一個預備隊,三個分隊分別扼守東、西、南三個村口,已做好迎戰準備,預備隊布置在村中的祠堂里,隨時準備增援打擊敵人。
當東路之敵竄抵村邊,繼而組織火力向村南關口發動進攻時,當即遭到農軍的狠狠打擊。敵人經過幾次反復進攻,均遭到密集火力的反擊,不敢再輕易進攻,只好退回原地,伺機反撲。這時,扼守村南關口的農軍戰士黃宗光心生一計,點燃一撮火藥,故意制造失槍假象,并大聲驚叫:“抬槍點火不響啦!”敵人聽他這么喊,又見圍墻內有一股濃煙驟起,以為反撲時機已到,于是一哄而上,再次向村南關口發起進攻。黃宗光等農軍戰士當即點燃抬槍向敵人射擊,當場擊斃五六個敵人。其余敵兵見狀,慌忙棄尸后退。西路之敵進抵村西面的沙灘后,由于周圍掩蔽體很少,所以也不敢貿然發動進攻,只是伏在沙丘和叢林后面,從遠處向村內打冷槍。戰斗至中午時分,敵人餓得發了瘋,一名敵兵爬到村北面的番薯地去挖生番薯充饑。農軍戰士黃有堂發現后,將其擊斃在番薯地里。

 

敵人初時自恃兵多裝備好,驕縱不羈,氣焰甚囂,以為可以在半天內把海山夷為平地。豈料,連續圍攻了兩天兩夜,不但沒有攻下海山,反而被農軍打得狼狽不堪,死傷了10多人。這時,敵人只好遠圍,不敢近攻。國民黨遂溪、海康縣長林應禮、謝蓮航無計可施,一面馳電駐梅菉國民黨軍第三十一團團長余漢謀,說“海山城墻堅固炮樓眾多,非用大炮進攻難收實效”,要求“余團長就近速調大炮隊并加派步兵”前來增援;一面利用宗族關系,派??禐跏}務區署區長黃兆昌來海山與農軍談判。

 

第二天傍晚,敵人突然撤出前沿陣地,一直向后退到月墩坡上。農軍正在疑惑,突然看見海堤上出現一個人,老遠就舉著白毛巾,一邊向海山村南閘門走來,一邊大聲叫喊:“我是黃兆昌,是烏泥塘兄弟黃兆昌,我是來講和的呀,請大家兄弟不要開槍!”黃宗幫、黃安慶幾位農軍裝作沒聽見,點燃抬槍,向黃兆昌放了一槍。黃兆昌急忙趴在地上,哀求農軍不要開槍。當時,黃廣淵等人正在村南閘門的炮樓上觀察敵情,他見黃兆昌手搖白毛巾而來,知道是敵人派來談判的,便對薛文藻、黃宗賜等人說:“兵書有云:兩軍對壘,不斬來使。我們姑且讓他進來,看他耍什么花招?!豹?/div>

 

黃兆昌進入海山村南閘門后,由黃宗賜帶他去見黃廣淵、薛文藻。黃兆昌很狡猾,一面以同姓同宗兄弟為名假意關心海山村,另一面搬出國民黨政府來恫嚇農軍,說:“農軍扣押了潘區長,還與政府軍打了三天二夜,這是危險的,終究是斗不過的。況且,海山村孤立無援,你們的武器又差,如果政府派重兵前來攻打,海山就會有被夷為平地的危險。所以,我認為還是放了潘區長,雙方握手言和,這樣才好?!秉S廣淵、薛文藻等人聽他這么說,都十分惱火,當即揭露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罪行,并指出農軍扣押潘是正義之舉。農軍提出三個條件:一、立即釋放被扣押的農會骨干和革命群眾;二、敵人立即撤出樂民、江洪、紀家一帶;三、賠償農民的損失。敵方代表接受后兩條,但要求取消第一條。雙方相持不下之際,村里的一些豪紳煽動一些農民前來要求農軍不要再繼續打下去。最后,黃廣淵等根據敵我力量過于懸殊的實際情況和群眾希望和平解決問題的要求,與敵方談判代表黃兆昌達成協議,同意?;?。當晚,敵軍全部撤走后,農軍釋放了國民黨區長潘林雄等。

 

其后,黃廣淵等人總結了這次暴動的經驗教訓,并以這次暴動的勝利激勵農軍和群眾的斗志。這次暴動,揭開了遂溪人民以革命武裝反擊反革命武裝的序幕,率先打響了南路人民武裝斗爭的第一槍。
二、米昌塘整編農軍
海山戰斗結束后,黃廣淵、陳光禮等進一步貫徹中共廣東特委第三號《通告》關于“必須堅決地鼓動農民起來進行有計劃的暴動”,的指示,以及廣東特委頒布的《廣東各縣破壞工作綱領》提出的“沒收軍閥、貪官污吏、買辦、土豪劣紳、大地主租谷”,“奪取反動軍警、土豪劣紳、地主武裝”,“煽動兵士挾械私逃,運動軍隊倒戈”等10項行動綱領。根據這一指示,黃廣淵、陳光禮等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人決定遂溪的武裝斗爭應該由被動迎戰轉為主動的進攻。

 

1927年6月下旬,黃廣淵、陳光禮等縣部委領導人召集樂民、江洪、紀家一帶的農會、農軍、工團軍骨干開會,傳達貫徹廣東特委的有關指示,布置與會人員從速分頭集結武裝,于6月25日集結于米昌塘,進行整訓和編隊。

 

1927年6月25日,來自第六、第七區的工農武裝500多人相繼會集米昌塘,統一整編為一個大隊,由黃廣淵、陳光禮分別任正、副大隊長。大隊下轄五個中隊:第一中隊長薛文藻,第二中隊長黃宗賜,第三中隊長余道生,第四中隊長黃安揚,第五中隊長黃雨農。整編后,農軍在米昌塘舉行起義誓師大會。黃廣淵在會上指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集團發動反革命政變以來,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兇惡咀臉已暴露無遺,縣部委領導韓盈、鄧成球、顏卓和一批農運骨干被殺害,白色恐怖已籠罩廣大城鄉。在這危難關頭,我們決不能坐而待斃,必須高舉戰斗的旗幟,槍對槍,刀對刀,舉行武裝起義,給反動派狠狠打擊,直到最后取得勝利?!秉S廣淵的話,激起了全體農軍對敵人的仇恨,誓言要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為革命烈士報仇!

 

三、農軍奔襲江洪、紀家反動據點
農軍在米昌塘整編并舉行起義誓師大會后,全體指戰員的斗志十分旺盛。1927年6月26日,黃廣淵、陳光禮等率領農軍直奔第七區紀家上郎村,計劃進攻紀家民團局。民團局有南、北兩座炮樓,南炮樓內住5人,北炮樓住40余人,該局與鹽商周森仁暗中勾結,狼狽為奸,魚肉鄉里,群眾對奸商及民團早已恨之入骨。起義農軍決定先鏟除反動民團局,于27日凌晨包圍了紀家民團局據點,接著令其繳械。但敵人有恃無恐,開槍向農軍射擊,打傷了農軍中隊副黃耀軒的腿部。黃廣淵見敵人如此囂張,便下令進攻民團局。當時由于敵人的堡壘比較堅固,雖然經過一晝夜的戰斗,但仍未能克敵制勝。只繳了南樓和鹽商哨船的武器,共繳獲五響、十響、雙筒步槍20枝,子彈1000余顆,并搗毀了鴉片公司,逮捕了鴉片公司的老板。28日晨,農軍為了趕在敵援兵到來之前拿下北炮樓,決定對北炮樓發起強攻。第四中隊長黃安揚身先士卒,迅速接近炮樓,并頑強攀登上樓,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由于農軍沒有攻堅武器,加上雷城的敵援兵將至,農軍只好主動撤回上郎村。接著,起義農軍又轉而進攻江洪港,一舉攻克民團緝私隊和鴉片公司、洋什公司等反動武裝和據點,繳獲了一大批槍支彈藥和其他物資。緊接著,農軍又進攻江洪北邊的煙樓仔敵人據點,激戰一晝夜,后因敵人抽調兩個營的兵力和糾集遂溪、海康兩縣的反動地方武裝共1000多人趕來增援,農軍被迫撤離江洪港,回師樂民城。撤退途中,于桂坡與敵人一支援軍遭遇,略為激戰后主動撤回樂民城。
四、國民黨的重兵進攻及樂民城失守
樂民城是明朝初洪武年間修建用來征集珍珠的一座古城,縱橫約兩華里,城墻為磚石所砌,高七八米,厚五六米。1927年6月29日,國民黨反動派駐軍兩個營和遂溪、??祪煽h的地方反動武裝共1000多人,配備重炮,將樂民城的東、西、南、北四面圍得水泄不通,晝夜攻打樂民城起義農軍。黃廣淵、陳光禮等率領農軍據城抗敵,布置農軍按中隊分別扼守東、南、西、北四個方面,重點防守各個城門。激戰期間,蘇天春、黃杰按計劃在??禆|海仔蔗果嶺領導農軍暴動進行配合,以牽制敵軍,繼而向樂民靠攏,不料在半路上遭敵伏擊被打散。農軍在失卻外援并且彈藥短少的情況下,英勇頑強地抗擊敵軍,堅持苦戰了三晝夜,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犯。后因敵軍不斷增援,并用重炮擊毀城墻數處,農軍被迫于7月1日夜從城墻西北角涵洞撤出。樂民城失守后,敵人在城內實行“三光”政策,瘋狂屠殺洗劫,捕殺老幼數十人,燒毀民房數十間,尸骸狼藉,血跡斑斑,樂民古城頃刻間成為了一片焦土,令人目不忍睹。其后,周圍的海山、敦文、余村、松樹仔、田西等一帶村莊也慘遭洗劫,燒毀房屋數十間,數十人被捕。

 

起義農軍從樂民城撤出后,立即化整為零,分散在第六、第七區沿海一帶活動。后由于國民黨不斷加強“清剿”,為了保存力量,黃廣淵決定率領小部分農軍在河頭水妥村建立秘密據點,繼續堅持斗爭;另外大部分農軍由陳光禮帶領撤至徐聞大山隱蔽,一面開荒生產,一面練兵,等待時機重返遂溪。陳光禮率部撤到徐聞山后,除開墾了大片荒地搞生產外,改造收編了陳中華股匪。但徐聞山大小匪幫眾多,賊性難改,并且互相間經常發生械斗,危機四伏,陳光禮率部返回樂民、紀家、江洪一帶沿海分散活動。

 

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的樂民起義,以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英勇斗爭,在南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后,南路各地黨組織相繼發動和領導了廉江梧村垌起義、信宜懷鄉起義、茂名沙田起義等,但在敵強我弱的劣勢下,這些最終都遭到了失敗。當時,國民黨高雷清黨委員會發布通緝令,懸賞緝捕208名共產黨人,其中有遂溪縣的黃學增、黃廣淵、黃斌、薛文藻、薛經輝、陳光禮等數十名。在各級黨組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之后,為了盡快恢復南路地區的革命斗爭,中共廣東省委于1927年7月派彭中英來南路,成立了中共廣東南路特別委員會,由彭中英任書記,黃廣淵、楊枝水等為委員;同時成立了肅清反革命委員會廣東分會南路支會,主任彭中英,特委委員均為支委委員。自此,中共遂溪縣部委隸屬中共南路特委直接領導。同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撤銷南路特委,派楊石魂任中共廣東南路巡視員,代表省委指導南路工作,改組各縣市的黨組織。

 

第二節 斜陽島根據地的建立和斗爭
一、創建斜陽島根據地
1927年9月初旬,中共遂溪縣部委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決定把起義農軍分為兩部分進行活動。中共南路特委委員、遂溪縣部委負責人黃廣淵帶領部分起義農軍留在第六、第七區一帶,以水妥(黃廣淵母舅家)、山內、應亮、吾良、沙塘等村為據點,秘密開展群眾工作,繼續堅持斗爭;另一部分則由陳光禮率領撤往斜陽島(又名嶺仔,距第七區江洪港只30海里),教育改造島上海盜,擴大武裝力量,伺機回師內陸打擊敵人。
9月20日,黃廣淵在水妥村召開部分農軍負責人會議,傳達南路特委的指示和布置今后的武裝斗爭工作,以密切配合全南路的“肅反”斗爭。在會議進行期間,該村反動分子陳文應向第六區區署告密,駐河頭防軍和反動民團武裝隨即前來襲擊。發現敵情后,黃廣淵即吩咐母親黃凌氏和三弟黃廣榮帶領小隊武裝迅速從村后撤出,他則向村前的二溪方向沖出,誘敵向他這一方奔襲,以掩護其他同志脫險。但由于寡不敵眾,黃廣淵戰至彈盡后英勇犧牲。敵人殘忍地砍下他的頭顱,押到城月、遂溪城等地“示眾”。

 

幾天后,黃凌氏和黃廣榮帶領小隊農軍折返水妥村懲辦了反動分子陳文應,同時召開了群眾大會。黃凌氏大聲地對村民說:“我聞報廣淵已被殺,心里萬分悲痛,相信你們也很傷心。但廣淵是為窮人的翻身解放而鬧革命的。他頑強抗敵,死得很英勇,這一點我感到很安慰。國民黨的兇殘本性,你們是親眼目睹的。他們要永遠騎在人民頭上,靠吸人民的血汗過活。一個廣淵死,更多的廣淵在,窮人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能獲得翻身解放,將來一定取得勝利的!”她的一席話,使群眾深受感動,增添了斗志。

 

另一部分撤去斜陽島的農軍,由陳光禮事先上島聯系,對島上匪幫首領符振岳進行教育,曉以大義,并講述國民黨反動派實行“三光”政策殘酷屠殺家鄉父老兄弟的慘狀。由于他們大多是遂溪樂民、紀家和??禇罴?、唐家一帶的貧苦農民,對農軍的處境深表同情,因而同意農軍上島暫避,等待時機打回家鄉。于是,陳光禮與薛經輝、余道生率領農軍100多人,分乘3艘帆船,從江洪蛇頭地出發,秘密撤退到斜陽島。

 

符振岳是第七區草刺園村人,家境清貧,因天旱失收,交不上租谷,父親被地主毆打致殘,無錢醫治而死;母親一氣之下,上吊身亡。年幼的符振岳孤苦無靠,只得給地主干活,抵償租債。他在地主家受盡凌辱,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后來,他殺死了害死父母的仇人,聚集10多名青年農民逃進了徐聞山,不久成為山中匪幫的一個頭目。1925年底,雷州半島光復后,為了躲避革命軍的清剿,他帶領六七十人槍,逃往斜陽島。斜陽島是北部灣中的一個小孤島,距遂溪江洪港30海里,離北海市40海里,離鄰近的潿洲島9海里,面積5.5平方公里,形似鐵鍋,四周高,中間低,懸崖陡壁,仙人掌、茅草、雜樹瘋長其間。西面的羊咩嶺,海拔140余米,僅北面的三條柴、東埠、南埠有小港丫,有狹窄、彎曲、傾斜的小石徑可攀緣而上,是個易守難攻的海島。島上有20多戶從江洪、紀家一帶逃難到此的漁民,多以捕魚為主,因嚴重干旱,雖有土地數十畝,但生產收成很不穩定,糧食不能自給,生活比較貧困。由于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歷代封建統治者對斜陽島不管不問,因此該島長期為海盜盤踞。符振岳率領徐聞山土匪登島后,與原盤踞島上的海盜陳均利部發生火拼,從而成了島上匪幫的首領。后來投奔他的人漸多,有遂溪第七區坡金村的陳中華部和廉江的龍金貴股匪,共約100多人。他們一般不傷害島上漁民,通常是乘船長途奔襲陸上豪富,或在海上搶劫過往商船,抓人勒取贖金,以解決生活所需。

 

農軍初上斜陽島后,發覺符部隊伍紀律差,生活散漫,賭博醉酒打架,并把抓來的船主、商人、富豪關禁在島上,吊打勒索贖金,甚至符的一些部屬有時還侵犯島上居民利益,陳光禮、薛經輝等領導人認為這些惡習必須改掉。于是他們對符振岳進行了耐心細致教育,強調來自人民的革命軍隊,必須愛護和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的支持,才能立足海島,希望他設法約束部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農軍上島后,團結奮斗的精神、嚴明的軍紀、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使符振岳和部屬深受感化。符振岳很快便認識到,勢單力薄,不得民心,干這一行不是長久之計,是沒有出路的。于是,他主動要求與農軍合作,將其所部改編為農軍,接受共產黨的領導,為窮人打江山。

 

1928年5月,符振岳的隊伍正式改編為農民自衛軍,總指揮陳光禮(1929年春薛文藻上島后任副總指揮)。符部編為第一營,符振岳、陳中華分別任正、副營長;原起義農軍為第二營,薛經輝、余道生分別任正、副營長。農軍改編后,派出部分農軍到潿洲島南灣街商會舉行大會,陳光禮、符振岳在大會作演說,陳述農軍的宗旨,并散發了由陳光禮、武作林起草的《安民布告》:“照得蔣賊介石,賣國反黨殃民,勾結帝國主義,一意媚外求榮,本軍奉命討伐,是為順應民情。倘有軍士不法,準到本部指明,一經查實有據,立即按法究算……不準捏誣控告,反坐刑律非輕,特此告示群眾,務宜切守依遵。”

 

符振岳部改編后,政治思想覺悟逐漸提高,軍紀軍風大為改進。符振岳逐漸成為一個顧大局、識大體、守紀律的農軍指揮員。在農軍的槍械、彈藥、糧食等物資缺乏時,符和妻子把多年積蓄的數千元大銀拿出來,作為購買軍需糧食之用。他對自己的部下要求較嚴,一經發現違犯,輕則批評,重則嚴懲。每當部下到潿洲島活動,他便授權潿洲島的開明商人李錫光協助監督,嚴防違犯越軌。1928年冬,第一營第一連連長龍金貴擅自離隊前往潿洲,設局包煙包賭,開設花會廠賭場,并有勒索群眾財物的行為,在群眾中造成了嚴重影響。符振岳獲悉后,多次對龍勸告教育。但龍自恃立過戰功,槍法好,不聽勸告。為了嚴肅軍紀,符振岳派出執法隊前往潿洲處決了龍金貴。這一從嚴治軍的舉措,大大提高了農軍的聲望,群眾很稱贊。

 

農軍隊伍的內部團結和穩定之后,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必須解決糧食、槍彈和生活用品的給養。島上農軍走群眾路線,關心和依靠群眾,嚴守群眾紀律,派出一批情報和采購人員秘密到江洪、樂民、紀家、界炮、北海、潿洲島等地活動,建立聯絡站,與一些店鋪建立良好的供購關系,買貨付錢,無錢暫賒定期結帳或通知店主到潿洲島、斜陽島去收款。由于農軍買賣公平,信譽很好,一些店家都樂意與農軍交易。如潿洲島南灣街上的“瑞泰利”雜貨店,就是農軍的主要生活用品供應點。當時,為農軍采購、運輸武器彈藥及生活用品的還有:潿洲的李錫光、梁文斌,江洪的余道洪,北海外沙的陳福華,界炮的陳可章、周作杵等。除了依靠群眾解決給養問題之外,農軍還在島上自力更生開墾了幾十畝荒地,種植玉米、高梁、番薯、木薯和瓜菜。女戰士和家屬負責飼養禽畜,部分用作改善農軍生活,部分出售換錢購買槍彈。第二營副營長余道生常帶領戰士出海捕魚或到海邊垂釣。為了做好群眾工作,指揮員帶頭深入群眾,農忙時幫助群眾干活,刮風下雨時幫助漁民扛艇拉網。斜陽島上的老漁民黃民日與農軍十分親熱,每次出海歸來,總要挑幾條大魚送給薛經輝、余道生等。食鹽缺乏時,漁民們便主動把家里的鹽送給農軍。在孤島被困,農軍糧食供應困難時,不少群眾主動獻出薯干、玉米等糧食;在迎擊敵人進犯的戰斗中,青壯年群眾和農軍一起挖戰壕、筑工事、巡邏放哨,共同守衛海島。

 

二、中共遂溪縣委的建立
1928年1月,中共廣東省委總結南路過去的工作,并對南路今后的黨務、農運、武裝暴動等方面作了以下指示:(一)黨務方面——“各縣以后應加緊努力去發展工農同志”,在本年六月底應有一萬名以上黨員,其中遂溪應發展到四百名黨員。(二)農運方面——“南路黨的工作,應當以農運為最主要的工作,各縣須以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志到農村中去作農運”。(三)暴動方面——“現在南路革命暴動前途,應該是造成土地革命的割據局面。‘四一五’后,南路之廉江、遂溪、??怠谴ǘ加羞^革命暴動??墒?,從前的暴動只是一種農軍、土匪攻城掠地的軍事行動,現在應當是群眾的徹底的土地革命暴動?!彼煜⒑?祪煽h應該“一方面以暴動發展工作,一方面派新吸收的同志到農村中做秘密工作。”

 

同年2月28日,中共廣東省委為了盡快推動南路的黨務、農運和武裝暴動工作,決定恢復中共南路特委。4月15至20日,楊石魂在化州召開黨員骨干會議,重新組建中共南路特委,書記楊石魂,委員有周頌年等7人,下設軍事委員會,王××為主任,黃××、薛××為委員 。會議傳達和討論了廣東省委的指示,主要內容是:“各縣以后應加緊努力去發展工農同志,應當以農運為主要工作,現在南路革命暴動前途,應該是造成土地革命的割據前途?!笨偨Y了信宜懷鄉起義和茂名沙田起義的教訓,訂出了目前的工作計劃。特委對遂溪工作作出了如下決定:(1)遂溪、??档狞h組織分開組建,各成立縣委。遂溪由楊枝水召集20人以上的縣代表大會進行組建。(2)全縣工作以第一、第六、第七區為中心,向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九區和縣城發展。(3)第六區以敦文鄉為中心,第七區以恬神、上郎兩鄉為中心。縣城的發展工作,由第一區負責,因為第一區目前的工作是積極向上的。(4)斜陽島方面須派人前往開展工作,發展黨的組織。(5)江洪港漁業工會應派得力同志組織起來,以反抗鹽商包辦為口號,秘密組織工會和赤衛隊,建立黨的支部組織。(6)城月圩是遂溪的經濟中心,交通要道,工人群眾多,須立即設法發展工人運動,并要與遂城一樣去重視。(7)開短期訓練班訓練同志。(8)擴大土地革命與蘇維埃政權宣傳。

 

4月下旬,陳光禮等根據中共南路特委擴大會議的決定,成立中共遂溪縣委,由陳光禮任書記。此時,由于斗爭形勢惡劣,遂溪黨組織未能按中共廣東省委的“一月指示”去大力發展,至8月份全縣只有86名黨員。另外,薛文藻被指定為??蹬R時縣委書記。〖ZW(〗省檔案《南路特委報告》第一號28、第4、第26。〖ZW)〗

 

6月11日,中共廣東省委致函南路特委,對南路夏收暴動、整頓發展黨組織、兵變、改造土匪等工作作了指示。函中指出:為了“使南路工作與瓊崖工作能相適應”,“所以對雷州工作應特別注意,馬上恢復及發展黨,并加緊訓練黨員,擴大群眾的武裝組織,普遍組織赤衛隊”?!疤匚瘧梢坏昧ν救ブ鞒中炻劇⑺煜?、??倒ぷ鳌?。同時,函中還對遂溪的工作作了批評,指出:“遂溪工作很糟,現在他們決定之工作只是專注意于漁工運動與土匪運動,這是不夠的。遂溪工作必須發展及整頓黨?!币笏煜毡檫M行土地革命宣傳,發動小型的群眾斗爭。

 

1928年秋,中共南路特委委員梁安成撤退隱蔽到遂溪與廉江交界的遂溪第一區牛馬洋村,以教工夫為名,繼續開展革命活動,重點是鞏固發展農會、農軍(赤衛隊)和黨組織。在梁安成宣傳發動下,牛馬洋村的農戶都參加了農會,由鄭登輝任農會長。赤衛隊長由黨員鐘如慶擔任,有數十名隊員和20多枝槍。黨支部書記鄭大輝,黨員18人。該村是南路特委的聯絡站之一,南路特委書記黃平民曾在該村召開重要會議和舉辦黨員干部訓練班。該村群眾的革命熱情很高,自動捐獻了500元大洋,買回了步槍6枝、重抬槍2枝、自制火藥槍12枝,還有彈藥、大刀、雙刀、馬叉等器械一批。特委擬以牛馬洋村和靠廉江這一片為中心,再次發動遂(溪)廉(江)暴動。后被國民黨反動派察覺,于農歷8月1日派遣陳如棟率領部隊包圍牛馬洋村,逮捕80多人囚禁于遂溪城西館(死囚監獄),燒毀房屋67間,搶去耕牛12頭,群眾家庭財物被洗劫一空。為了挽救這批被捕人員,鄭登輝、鐘如慶、鐘其松各出賣兒女一個,鄭若、鄭炳光等10多戶共出賣耕牛17條,曾拾、鐘良等出賣耕地10畝,各家各戶都出賣了大批家產,共籌集了4000多大洋,把被捕的部分人員贖身出牢。但由于被捕人員被敵人折磨過重,鄭榮輝、鄭常友、鄭富仔等幾人回家后不到一個月便死去。此外,鄭那富、鄭那九、鄭那興、鄭九仔、蕭敬常等被判刑一年〖ZW(〗見《廣東民政公報》第48期“廣東省各縣市勒押共犯案嫌疑犯之調查(四)”,1929年8月21日遂溪縣署填報?!糧W)〗。黨支部書記鄭大輝于當年12月29日(農歷11月18日)在遂城豆坡嶺英勇就義。鄭那光、鐘九、鐘仕保等幾人逃往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避難。

 

三、農軍轉戰東、硇兩島
黃廣淵在水妥村犧牲后不久,他的二弟黃仲義在廣州參加張太雷和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領導的廣州起義,也在戰斗中英勇犧牲。
1928年春,黃凌氏和她的第三兒子黃廣榮帶領農軍秘密潛回海山村和水妥村一帶活動,出敵不意地襲擊了一些反動據點和反動分子,放火燒掉國民黨“高雷區清黨委員”黃河灃和第六區反動區長黃仲齡以及黃樹芝、黃兆鼎等反動豪紳的房屋,為死難的烈士報仇雪恨。接著,又配合數度回師大陸的斜陽島農軍,攻克桂坡、樂民、余村等地的反動據點,狠狠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爾后,因國民黨反動派大批部隊開來河頭、紀家一帶瘋狂清鄉,為避敵鋒芒,農軍轉戰于保安圩一帶,不久取道太平圩,擺渡東海島,在島上以調那村為據點,宣傳發動群眾,秘密建立農會,收編當地的綠林好漢,改造收編了由曲手(“渾號”)為頭領的仇恨法國殖民主義、多次襲擊法兵和公局、專搶洋界豪紳、不搶群眾和界外村莊的綠林隊伍近100人,整頓和壯大了農軍隊伍。

 

黃凌氏帶領農軍轉往東海島以后,曾伺機襲擊了該島東山和太平兩鎮之敵,后又轉戰硇洲島,攻克敵淡水局據點,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和米、鹽等物資。經過多年艱苦戰斗的磨煉,黃凌氏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她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而且能兩手同時開槍,在百步之內百發百中,所以,同志們和當地群眾都親切地稱她為“雙槍嬸”,對她給予很高的評價。敵人每當聽到她的名字,就象談虎色變一樣,害怕不已。

 

1931年2月16日(農歷除夕),農軍正在東海島調那村與當地群眾一起準備過春節。突然,西營地下聯絡站送來一份情報,說國民黨“高雷區清黨委員”黃河灃及其父親黃有朋等人已于最近全家遷來西營居住,請黃凌氏研究對付的辦法。黃凌氏接到情報后,即找兒子黃廣榮商量。母子倆經過商量以后認為,黃河灃是高雷地區的反動頭子,他最近全家遷來西營,在春節期間必有不少反動豪紳登門拜訪,如果我們抓住這個有利時機,乘敵不防,刺殺一批反動分子,一定能為節日增添一份熱鬧。因此,黃凌氏便決定由兒子黃廣榮帶領兩名隊員于次日化裝潛入西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刺殺黃河灃一伙。

 

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早上,黃廣榮帶著陳妃二、陳妃珠兩名隊員,隨著熱鬧的人流潛入租界西營。他們進入西營以后,不料在街上遇上了黃廣榮在益智中學讀書時的同學黃安拔、黃安舒、黃秀華、黃汝聰等人。當時,黃安拔一見到黃廣榮,便滿臉堆笑地迎上來,說很久沒有見面了,請黃廣榮等人到他們居住的“安和”旅店傾談一下別后的情況。本來,黃廣榮是保持警惕的,但他見黃安拔等人這么熱情,一時之間難以擺脫他們的糾纏,同時,他猜想黃安拔等人不一定了解他們的情況,因而只好答應隨黃安拔等人到“安和”旅店閑聊。他們到了“安和”旅店后,便在黃安拔等人租賃的一間房子里傾談,但剛坐下不久,卻突然有七八個法國兵闖進來,要逮捕黃廣榮等人。原來是黃安拔把黃廣榮等人引進“安和”旅店后,他便借故出外小便,乘機向法國駐西營當局告密,于是敵人立即派兵前來搜捕。當時,黃廣榮見勢頭不對,急忙抓起板凳向敵人擲去,隨即躍出房門,準備跳樓脫險。豈料,敵人已在旅店周圍布下伏兵,當黃廣榮剛從二樓跳下來時,便被敵人捉住了。

 

黃廣榮等被捕后,駐西營法國當局很快便將他們引渡給國民黨反動派處理。黃凌氏聞知此消息,心里很著急,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營救辦法。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黃廣榮等是遂溪人,敵人一定把他們押解回遂溪處理。因此,黃凌氏當即決定帶領一隊農軍到西營至遂溪之間的路段設伏,伺機營救黃廣榮等。不料,敵人十分狡猾,他不走陸路,也不把黃廣榮等押往遂溪,而是經廣州灣水路,偷偷把黃廣榮押往吳川,交給特別法庭處理。黃凌氏營救兒子無望,心情十分沉重。她想起自己一家母子4人參加革命,3個兒子都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在只剩下她一個人,心情極為悲痛,但她轉念到自己所擔負的重任和目前的處境,于是堅強地站了起來,帶領農軍繼續與敵人戰斗。

 

1931年9月,黃凌氏帶領農軍在東海島調那村一帶活動時,突然遭到敵人的包圍襲擊。當時,黃凌氏帶領農軍駐扎在調那村的祠堂里,她發現敵情后立即率領農軍沖出去,準備乘夜黑突圍。但當他們沖到大門時,卻被敵人猛烈的火力堵住了門口,當場有幾名農軍壯烈犧牲。黃凌氏見敵人已用機槍封死了大門,突圍顯然無望,便只好帶領農軍堅守祠堂,與敵人作殊死戰斗。雙方激戰至天亮時,農軍由于彈藥耗盡,被敵人砸開祠堂大門,全部被捕。
敵人捉到黃凌氏后,將其押至遂溪關押審訊,嚴刑逼供,沒有達到反動派的目的,最后被殺害于遂溪城南蓬塘嶺。

 

四、農軍回師內陸作戰
陳光禮等率領部分農軍上斜陽島不久,便聞報縣部委領導人黃廣淵被殘殺,大家悲痛萬分,在島上開了追悼會,表示誓要堅持斗爭,消滅反動派,為革命烈士報仇。接著,陳光禮派人回內陸與黃凌氏率領的武工隊聯系,商定軍事活動計劃。1928年春,薛經輝、余道生率領部分農軍返回內陸,協同黃凌氏率領的武工隊,襲擊了樂民、海山、余村、桂坡等反動據點,燒毀了國民黨高雷清黨委員會委員黃河灃的房屋,黃仲齡、黃樹芝、黃兆鼎等反動豪紳也受到了嚴懲,繳獲了一批槍彈和物資,傷斃了敵人多人,大大鼓舞了群眾堅持斗爭的信心,使這些反動分子惶惶不可終日。黃河灃被嚇破了膽,把全家搬到法租界廣州灣居住。隨后,反動派開來大部隊“清剿”,農軍便撤離該地區,返回斜陽島。

 

1928年夏秋間,陳光禮化裝成商人潛回廉江安鋪和遂溪的界炮、北潭一帶活動,把灣仔村陳可章爭取過來。陳可章原是鄧本殷部下一個副團長,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后,他帶了一批武器逃回家鄉,以經商為職業,常住安鋪。他不滿國民黨的腐敗,以防盜為名在家鄉(界炮、北潭)組織了一個“靖安團”武裝隊伍。陳光禮向陳可章曉以大義把他爭取過來后,他多次秘密為農軍買糧食、生活用品和槍彈等物資,用船偷運至斜陽島,并密商打回遂溪的計劃。農軍通過陳可章的關系,又爭取了原鄧本殷部下某營長周作杵(鄧被擊潰后,在家賦閑),后來在經濟上也得到他的支持。

 

1928年8月,國民黨反動派從梅菉、安鋪、遂城等地集結近1000兵力,向河頭、江洪方向開來,企圖進犯斜陽島。農軍得悉此情報后,決定由薛經輝、符振岳、龍金貴、武作林、黃宗壽等率領農軍潛回內陸,分兵三路在桂坡伏擊敵人,中路農軍首先對敵人發起攻擊,把敵分成兩截,前后兩路農軍一齊合力殲敵,打得敵人暈頭轉向,亂成一窩蜂,死傷一批,單農軍陳耀明就生擒了敵兵3人,繳獲了槍7枝。黃昏后,農軍主動撤離,將俘虜押回樂民城,經教育后發放路費遣返回家。敵人追來時,農軍又掩護群眾從西北角撤出樂民城。9月8日,斜陽島農軍100多人乘兩艘帆船在界炮斗侖登陸,與陳可章組織的“靖安團”會合,并定于下半夜進攻遂溪縣城。當夜,第一營第一連連長龍金貴率領駁殼隊12人午夜抵達遂城,從西門爬墻進城,分東、西、南、北四組一齊開火。敵人從夢中驚醒,亂作一團,紛紛狼狽逃竄。接著,陳光禮、薛經輝率領隊伍趕到,攻占了縣城,俘虜了部分來不及逃跑的敵人,繳獲了一批槍彈物資。國民黨遂溪縣長周澤中帶著殘兵敗將向赤坎方向潰退。農軍進入城后,打開監牢,釋放了幾百犯人(大部分是農會骨干和革命群眾),并在街上張貼安民告示和宣傳標語。附近群眾聞訊,興高采烈進城歡慶勝利。農軍當眾槍決了一些罪大惡極的劊子手,公祭韓盈、鄧成球、顏卓等烈士。周澤中率殘部逃入麻章圩(第三區所在地),龜縮在當鋪里,與該區反動民團一起,負隅頑抗。農軍接連幾次進攻,因當鋪十分堅固,農軍沒有攻堅武器,到10日還攻不下,后接情報稱敵人從廉江開來援軍,便主動撤回遂城,繼而轉移到安鋪。反動分子戴朝恩率部尾追過來,途中在后坡與農軍交火,激戰將兩小時,敵軍敗退。戰斗中,余道生等幾人負傷。農軍原計劃撤到徐聞山,建立游擊根據地,待下一步與瓊崖黨組織取得聯系后,再撤往海南,與瓊崖紅軍會合。但偵悉前方有大批敵兵堵截,后面又有敵軍尾隨追擊,在腹背受敵的危急情況下,只好決定再回斜陽島。陳光禮力爭陳可章繼續合作,但陳可章缺乏信心,不愿過艱苦的斗爭生活,不久便把他組織的“靖安團”解散,自己逃往香港,后被國民黨反動派緝捕殺害。

 

12月,由于叛徒的出賣,中共南路特委及屬下機關接連被破壞,特委主要領導人黃平民、朱也赤等10余人被法國廣州灣赤坎公局逮捕,繼而引導給國民黨當局,被殺害于高州、梅菉。此后,遂溪縣委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系,獨立進行活動。后省委幾次派出巡視員來南路聯系,均未能接上關系。自此,南路地區的革命斗爭處于低潮。

 

1930年4月,農軍戰士黃學武、薛經泰被派回內陸聯系工作,在江洪港面遭遇敵人搜查,不幸被捕,壯烈犧牲。6月15日夜,斜陽島農軍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群眾斗志,經偵悉高雷清鄉委員黃河灃已帶領隊伍回遂溪城,便決定由余道生率領部分農軍潛回內陸,攻占樂民鄉公所,擊斃敵兵8人,俘敵16人,把紅旗插在炮樓上。16日早上,周圍二三十里的群眾聞訊前來犒勞慰問農軍,慶祝勝利,并控訴反動派的罪行,要求農軍為他們報仇雪恨。農軍打開糧倉,將糧食和繳獲的物資分給群眾,并在樂民圩和附近村莊張貼標語告示,宣傳革命火焰是撲不滅的,號召群眾堅持斗爭,直至取得勝利。

 

五、斜陽島的艱苦抗爭和最后挫折
農軍攻打遂溪城及多次回師內陸作戰,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打擊,大大震動了反動派。國民黨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飭令南路綏靖委員會主任陳章甫加緊清剿,在沿海一帶高筑炮臺,密設檢查站,嚴密封鎖,并加派汽艇在海面巡查,擴充各區、鄉的反動民團武裝。自此,農軍處境日益艱險。

 

1929年,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對遂溪第二、第六、第七區沿海一帶“清鄉圍剿”,許多無辜群眾慘遭殺害,大批民房被燒毀,財物被洗劫。據不完全統計,河頭、樂民、紀家、江洪一帶被殺害群眾近200人,燒毀房屋數百間。同時,斜陽島農軍設在內地的聯絡站也遭到嚴重破壞,界炮的張亞袒、河頭的武其倫、潿洲島的梁文斌、余道鴻等都先后被捕殺害,后來李錫光也被逮捕入獄。

 

春夏間,薛文藻帶領幾位農軍上了斜陽島,任農軍副指揮,常住潿洲島,主要是搞情報聯絡工作。斜陽島農軍在與上級聯系中斷、敵人氣焰囂張的情況下,一面練兵,一面生產,艱苦奮斗,等待時機,再返內陸。

 

1930年,國民黨反動派對遂溪西部沿海的掃蕩更加瘋狂,同時頻頻襲擾斜陽島農軍。8月24日,陳章甫、黃河灃糾合了遂溪第六、第七區及??档鹊氐姆磩用駡F,強征沿海幾十艘民船,采用梯隊強攻戰術再次進攻斜陽島。在一個多月的苦戰中,農軍緊緊依靠群眾,軍民聯合奮戰,堅守陣地,待敵近岸,槍彈、石頭齊發,打得敵軍頭破血流,不少反動官兵溺斃海中,敗北而歸。在形勢日趨惡劣,生活極其艱苦的日子里,農軍如何尋找出路,解決困境?經開會研究,決定由陳光禮去海南島找尋黨組織,由薛經輝代任農軍總指揮。11月27日,陳光禮秘密離島返樂民,經海康、徐聞前往海南島。1931年春,陳光禮在海口不幸被捕,壯烈就義。

 

1931年9月12日,陳章甫、黃河灃又派部隊和糾合遂溪、??祪煽h反動民團,配備幾艘機船,大舉進犯斜陽島。這次戰斗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島上軍民英勇抗擊,敵人再次載回一批傷兵和尸體。

 

攻一孤島,屢次敗北,陳章甫、黃河灃受到了國民黨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陳濟棠的嚴厲訓斥,強令要在短期內攻下斜陽島。于是,敵人加派了第一集團軍獨立第三團王敬賢營的兵力擔任主攻,廉陽水師統帶賴悅棠、李基文率領水師6艘軍船前來參戰,反動土豪黃廣軒獻助了2艘汽船,并強硬搶了漁民的80艘帆船,于1932年6月15日大舉圍攻斜陽島。敵人采用長期圍困,天天攻打,消耗農軍彈藥,以便一舉殲滅的殘酷手段,每天早上出動圍攻,晚上退回潿洲島。但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地過了三個月,敵人依然無法登上斜陽島。農軍憑借險峻的地形和巖洞,待敵人靠岸時用石頭、槍彈襲擊敵人。敵人被打得狼狽不堪,不少官兵負傷喪命。潿洲群眾編了一首歌諷刺敵人水師:“潿洲對面嶺仔墩,四面海水圍勻勻,興起千兵打不倒,生生氣死李基文?!豹?/div>

 

后來,陳濟棠增派了三架飛機和“安北”、“廣金”、“海虎”三艘軍艦前來配合進攻;陳章甫還派他的代參謀長兼作戰處長林廷華親臨北海潿洲督戰。敵人每天都出動飛機在斜陽島的上空盤旋,對農軍陣地掃射、轟炸;同時,軍艦、汽船也用炮轟擊,用機槍掃射,掩護陸軍登岸。但又一個月過去了,島上軍民并未被征服,敵人仍然難上島半步。敵人用武力攻不下,又采用攻心戰,企圖離間島上軍民關系和動遙農軍軍心,但一樣是枉費心機。敵人計窮技盡后只得祈求神靈佑助,備好三牲祭品,到潿洲港的三婆廟去祈拜,取回神符貼在船上,用香灰煮水給官兵飲,抱回菩薩偶像放在船頭,給士兵壯膽,但同樣是被石頭砸得頭破血流,叫苦連天。隨后,兇狠奸狡的敵人轉用金錢收買部下,組織敢死隊,每日預支20塊光洋,給予花天酒地,承諾在打上斜陽島后每人晉升二級,任搶任醉,但同樣是未能攻下斜陽島。
敵人嚴密封鎖海面,飛機天天在頭上轉,大小炮日夜轟,但分毫動搖不了島上軍民的斗志。他們誓同生死,守島保家,戰斗到最后一口氣。群眾主動獻蕃薯干、玉米、黃粟等雜糧,吃光了又拿花生、黃豆來。青壯年參加巡邏放哨,監視敵人,挖戰壕,修筑工事,小孩、婦女則拾石頭堆在工事旁邊。戰斗越來越激烈,第一營營長符振岳在防守東埠陣地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了,軍民悲痛萬分。不久,薛文藻也離開了斜陽島。在糧盡彈絕,敵人連續瘋狂進攻,處境更加惡化的情況下,薛經輝召開干部和群眾代表會議研究對策,決定派人回江洪港借來船只,設法全部撤離斜陽。11月19日,農軍派出兩只小艇,島上漁民陳培國、陳培祿、紀拔、余中平、陳玉興請膺駕駛,載著李永春、李永才、梁興德、劉學時等幾名農軍,乘月黑海霧彌漫之機,冒險沖出敵人的封鎖線,一直向江洪方向駛去。

 

1932年11月25日(農歷十月初八日),王敬賢在上峰的壓力下,再度組織敢死隊進犯斜陽島。那天突然吹西北風,船在海中轉,前進緩慢。敵人疑是艄公搞鬼,一槍殺了艄公。后來轉了風向,一下子將船推到了東埠,夾在暗礁之間,船退不出。于是,敵人冒險登島,拼命沖殺。農軍在人員傷亡過半、彈盡糧絕、石頭擲光的情況下,仍頑強地抵抗。不久,東埠被攻占,北埠、南埠、三條柴、灶門等陣地也相繼失守。薛經輝奮勇迎擊敵人,掩護群眾撤退到羊咩洞里。余道生、黃安揚等打光子彈后,不愿被俘,跳下了大海。羊咩洞在島的西北角,洞口約5丈寬,10多丈深,洞底可見太陽,洞底向島這邊有一個10多丈深大石巖,可容200多人。其時,符振岳的妻子梁四誓死為丈夫報仇,不愿撤入洞里,她把兩個結婚金戒子交給了薛經輝后,在洞外戰至彈盡,直至敵人逼近時縱身跳下了大海。

 

敵人上島后實行“三光”政策,邱世黨、九伯等8人來不及躲避,被抓起吊打逼供然后槍殺,林妃尾等10多個年紀不足10歲的孩子也被抓起逼供刺死。敵人將島上房屋燒光,財物搶光,牛、豬、雞、鴨殺光,硝煙彌漫,慘象令人目不忍睹。

 

李永春等人在江洪借了4艘帆船后,便乘黑速回斜陽島,中途發現島上火光沖天,知道海島已被攻占,只好折回江洪港。后來,這批戰士和群眾也大部分被捕壯烈犧牲。
薛經輝帶領部分軍民撤下羊咩洞后,敵軍封鎖了洞口和所有道路。洞中軍民饑渴難忍,只得乘更深人靜爬上洞邊摘來一些假龍眼、簕古子、仙人掌果、酸味子、樹葉、草根等物充饑解渴。敵人天天向洞里打槍、投手榴彈、喊話,但洞中軍民寧死也不出洞投降。連續幾天的饑渴,致使一些重傷病員生命垂危,孩子們難受得哭喊不斷。黃安謙的妻子生下幾個月的孩子剛死去,她主動把奶汁擠出來獻給傷病員和小孩。

 

敵人越來越瘋狂狠毒,天天向洞里投炸彈、扔火球,企圖把軍民全部炸死焗死在洞里。過了七天,大家沒吃沒喝,面黃肌瘦,軟綿綿的沒一點氣力,病者日多,繼續下去必將全部死于洞里。薛經輝見此情景,決定出洞被俘,以此換取島上群眾的生命安全,并設法讓部分農軍混在群眾中求得生機。于是,第八天當敵人喊時,薛經輝以不得傷害群眾為條件,帶領大家出洞。出洞后,敵人把農軍和群眾全部押到潿洲島進行利誘拷打。敵人用香火把薛經輝全身都燒爛了,幾次昏了過去,他始終堅強不屈。敵人叫群眾和農軍分開排隊,群眾都把年輕農軍和女同志拉著,認作自己的親人。敵人陰謀不遂,又把他們押去北海,關在審判廳的監牢里。后來賴英等少數女同志由群眾認領保釋,薛經輝、陳中華、黃安謙等40多名農軍,于12月初,在北海西炮臺刑場英勇就義。

 

斜陽島革命武裝斗爭,是遂溪黨組織領導的一場英勇卓絕的革命斗爭。由于當時敵強我弱過于懸殊,黨組織及其領導的革命武裝失卻外援,以及缺乏軍事回旋,最后終于失敗了。但是他們堅持了5年多艱苦卓絕的斗爭,狠狠地打擊了敵人,擴大了革命的影響,對后來在南路人民的革命斗爭中產生了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激勵作用。

 

六、遂溪進步青年重踏革命征途
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雖然失敗了,斜陽島根據地雖被摧毀了,黃學增、韓盈、鐘竹筠、黃廣淵、陳光禮、鄧成球等一批革命先輩雖被殺害了,但革命人民是堅信共產黨指引的道路是正確光明的,烈士們的反帝反封建、不屈不撓、艱苦奮斗、英勇抗敵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后輩。
1929年,在雷州省立十中求學的鄭為之(又名鄭壽衡)、周懷彝(貽)等一批進步學生,在??习l表文章,公開宣傳戀愛自由和反帝反封建等思想。他們對蔣介石政府鎮壓革命、屠殺人民、投靠和勾結帝國主義不滿,對國民黨限制、禁止和剝奪學生言論、出版、結社的自由不斷進行反抗斗爭,對學校當局無理壓迫學生和開除學生進行堅決反對。鄭為之在一次領導罷課斗爭中被學校開除,周懷彝(貽)也被逼退學。他們為了尋找真理,追求革命,同時到上海建設大學求學。那時,全國雖處于革命低潮,但上海的馬列主義理論界和革命的左翼文化界仍然很活躍,上海租界可以公開出版和銷售馬列主義的書籍。共產黨中央和共青團中央都設在上海。不久,鄭為之、周懷彝(貽)與進步詩人柯仲平密切來往???、周兩人又和共產黨員有聯系,進行了一些革命活動。黨組織在這個時期,動員組織一些同志到“蘇區”去,還撤退一些已暴露政治面目的同志。周懷彝大約在1929年冬或1930年春報名到蘇區去,但他到九江時,被反動派逮捕殺害了。他是遂溪第一個投奔“蘇區”的革命志士,據鄭星燕回憶。鄭為之因和柯仲平、周懷彝經常來往,積極參加一些革命活動,1930年春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共產黨嫌疑而抓了起來,并押送到南京審查。是年冬,國民黨當局由于逼不出什么口供,又查無實據,便將他釋放出來。鄭為之出獄后,重返上海求學,于1931年“九一八”前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共產黨的還有同村同學鄭仲涵。隨后,??悼h在上海讀書的進步同學何仕榜、何仕梅也參加了黨組織。不久,雷州旅滬同學成立了黨支部,鄭為之任支部書記。當時,在上海讀書的鄭星燕、鄭光南二人因年紀尚小,參加了共青團,鄭星燕任共青團小組長。接著在黨、團領導下,組成了雷州旅滬同學會,團結和組織雷州地區的旅滬同學參加黨領導的“上海各界民眾反日救國會”,投身上海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等活動。1931年“九一八”后,鄭為之、鄭星燕積極參加罷課、游行、示威等上海反日救亡運動,反對蔣介石國民黨不抵抗主義,反對出賣東北三省,反對“剿共”內戰。是年冬,他們參加了上海學生界到南京請愿,要求國民黨政府出兵抗日。1932年“一二八”上??箲鸨l,他們進行了募捐、慰問第十九路軍抗日戰士等活動。

 

鄭為之、鄭仲涵、鄭星燕等在上海參加黨、團組織后,十分關心家鄉同學、親友、年青一代的進步,經常給他們寄回一些進步書刊和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的抗日救亡運動資料,引導他們走上革命道路。當時,因大革命失敗后來到遂溪,在遂溪初級中學、簡易師范教書的張一帆(張罄,上海人)、史丹(海南人),在學校里向學生傳播革命思想,介紹進步書籍給學生看。遂中、遂師的進步學生,如陳其輝、支仁山、殷杰、陳兆榮、陳開濂、招離等受到他們的影響,開始閱讀進步書刊,思想傾向革命。1931年,遂溪進步師生響應上海學聯會的呼吁,大力開展抵制日貨和擇師運動。遂溪初級中學、簡易師范學聯會還組織了兩個宣傳隊,由進步教師張一帆、汪正豪帶領到合浦、海康等地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對此,國民黨遂溪縣當局派出反動武裝鎮壓學生的抗日行動,并大量開除學生,拘禁進步教師,撤換開明校長。其時,進步教師張一帆被解聘,學生韓文潮等被開除學籍。廣大學生對國民黨當局的無理阻撓憤然罷課,向縣政府請愿,并發表宣言傳單,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這一革命行動堅持了數月之久。最后,縣政府被迫收回開除學生的成命,釋放進步教師,撤掉新任遂中校長余壽柏。同年,遂溪各中、小學校師生還組織隊伍深入農村,宣傳抗日救亡,發動各界募捐經費,支援第十九路軍抵抗日軍。遂城、城月、麻章等地的中小學校師生,還組織專門隊伍,設關卡或到各商店搜查日貨,把查獲的日貨集中燒毀。

 

1933年上半年,鄭星燕、鄭為之返家治病和省親,向家鄉青年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介紹進步文學、報刊、社會科學等。其時,省立第十中學部分進步學生開始閱讀左翼文學,如高爾基、魯迅、茅盾、丁玲、張天翼等人的作品,懂得一些膚淺的革命道理,懂得中國社會有階級矛盾、階級對立、階級斗爭,勞苦大眾的痛苦根源是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國民黨是代表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懂得共產黨人是代表窮人的,代表無產階級、農民階級的;懂得窮苦大眾、無產階級要解除痛苦,就要鬧革命,就要推翻國民黨統治,消滅剝削階級和私有制,如同蘇聯一樣搞革命,建設社會主義。黃其江、唐才猷在廣州還聽到大革命時的有關情況,以及朱德、毛澤東率領紅軍在江西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跡。所有這些,對遂溪進步青年后來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下半年,在省立第十中讀書的進步青年黃其江、唐才猷、鄧麟彰、黃彪、曾錫駒、謝兆琇、沈漢英、陳其輝、陳兆榮等人在一起,閱讀左翼文藝作品,學習革命書刊,議論國家大事和前途。同時,在東海島的進步青年黃明德、沈斌、王玉顏、謝其樂等在他們的影響下,也組織起來學習進步書刊,接受和傳播革命思想。

 

1934年春,遂溪進步青年殷杰、王喬、殷英、鄭體詩、招離、韓天白等人,由于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和大批青年失學失業的社會現實不滿,自發組織一個秘密讀書會(后發展了蘇永仁、韓文潮、周斌、韓炳文等會員),學習資料大多是在外求學的遂溪進步青年所提供的左翼文學作品和進步書刊。他們共同學習,互相交流思想、心得,尋求革命真理。后來韓文潮與進步教師張一帆共赴廣州,不久韓文潮東渡日本求學,在外地參加黨組織,1939年從廣東省委組織部轉赴延安。

 

1934年秋,殷杰、招離、王喬、陳良田、鄭體詩五位進步青年在革命思想的影響和推動下,自籌經費赴穗,準備找門路前往江西蘇區,尋找共產黨和紅軍。他們到廣州后,因通往江西的道路已被國民黨封鎖,只好重返遂溪。

 

1935年,廣東黨組織因幾年來連續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嚴重破壞,基本停止了活動。只有少數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堅持斗爭。7月,原在中共上海中央局出版部發行科工作的黨員王均予轉移到廣州,經聯系《時代文化》讀者會同意,把該會改為中國青年同盟(后改稱中國青年抗日同盟,簡稱“中青”)。這是一個宣傳馬列主義、宣傳共產黨政治主張、團結進步青年的秘密組織。當時,在中山大學讀書的遂溪進步青年朱文暢與同學黃煥秋等加入了該組織,并參加了廣州學生聯合會組織的幾次抗日大會和示威游行,抗議廣東當局阻撓、破壞抗日活動的行為,反對對日妥協投降,要求取消一切壓制民眾抗日活動的法令,保障民眾享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的自由和權利。同時,朱文暢在廣州發動何森、周斌、陳炎、鄧妃榮等進步青年秘密成立“遂溪留穗同學會”,閱讀革命書刊,研究時事政治,并出版會刊《浚川》,公開揭露和抨擊蔣介石親日賣國、積極反共的政策。他們返回遂溪和海康、赤坎等地活動,曾在省立第十中學召開進步學生座談會,宣傳抗日救亡,鼓勵大家閱讀進步書刊,積極投身革命斗爭。次年7月21日,朱文暢在廣州警察家屬學校(兼任教師)被反動當局逮捕,秘密殺害后沉尸于白鵝潭。

 

1935年夏秋間,鄭星燕赴東海島小學任校長,積極引導教師、學生閱讀進步書刊、左翼文學、魯迅作品,對師生進行啟蒙式的革命教育,宣傳反帝反封建反內戰的革命思想,講解科學社會主義知識,揭露“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以及國民黨反動派對外不抵抗,對內搞內戰的真相,提高了師生的政治思想認識。同年秋,在廣州江村師范讀書的遂溪進步青年陳進禮、王國強二人,加入了王均予組織的“中國青年同盟”,與王玉鸞、鄭光海等人成立秘密讀書會,學習《大眾哲學》、政治經濟學等進步書籍,在廣州開展革命活動。陳進禮約于1936年加入了中共黨組織。1935年北平爆發“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的消息,傳到廣州和南路后,在遂中、遂師、雷州師范讀書的進步青年學生陳其輝、鄧麟彰等積極響應這一愛國運動,組織同學游行示威,并分成若干組到街頭演講宣傳,被校方無理勒令退學。其時,《讀書生活》、《大眾哲學》、《政治經濟學》等進步書籍和刊物傳到遂溪,不少進步青年如饑似渴地爭相傳閱,東海島的進步青年閱后心情很激動,互相間見面必談,公開討論。這些進步書刊的傳入,使許多進步青年懂得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堅信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同時,報紙刊登有關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消息,對廣大青年的影響很大。當時,有一批進步青年有一個共同的思想認識,就是要革命就要找共產黨。因為共產黨是領導革命的,國民黨是反革命的,只有找到共產黨才能干革命。

 

1936年初,黃其江等在廣州打聽到,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他們是在工人中做工作的,只有到工人中去,才能找到共產黨。后來,黃其江等人了解到香港有人到惠陽開鎢礦,要招收一批工人,如果到那里去做工作,共產黨知道了便會來找你。于是,黃其江等從廣州趕回雷師,同鄧麟彰、唐才猷、沈漢英、黃彪、王文劭、謝兆琇等人商量,大家都決定分批去香港找共產黨。第一批由黃其江、唐才猷、黃彪、謝兆琇、鄧麟彰、陳秉璋等人先去,然后再組織大批人去。接著,他們便商量籌款問題。當時這些青年中家里比較有錢的只有黃彪、唐才猷兩人,其他人都很窮。為了籌集經費,唐才猷決定回家“偷”金器。唐才猷意識到,偷了家里的金器,就不可以再回家,必須同家庭決裂。但為了尋找共產黨,他只好回家偷了老婆和二嫂的金鏈、金鐲、金戒指等,并兌換成港幣。籌到款后,大家決定分兩路去香港,唐才猷等人由廣州去,黃其江、鄧麟彰則從江門去。他們到香港后找到收鎢礦的人,但因收購價低,成本高,鎢礦不開采了。不久,他們因經費缺乏,共同租了一間很小的房子共住。這時,適逢廣東陳濟棠與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公開造蔣介石的反,并在香港的報紙上刊登在廣西開辦“青年抗日軍官團”的廣告,公開招生。他們得知消息后很高興,有一個姓王的海南人(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對他們說:李宗仁、白崇禧敢于反蔣抗日,一定與共產黨有聯系,他過去曾認識李、白的一些部屬,可以通過他們介紹參加青年軍官團,然后設法找共產黨。大家經他這么說后,便一致決定回東海島籌措路費。當時,陳其輝、黃明德在東海島教書,謝兆琇從香港帶那個海南人先回到黃明德那里,隨后黃其江和鄧麟彰、唐才猷等人也到東海島會合。黃明德、陳其輝、謝其樂、王玉顏等一起籌措了100多元。接著由黃明德帶海南人王××從東海島海坡村坐船去太平,第二天步行到赤坎,那個海南人再和??等撕巫訔澣チ擞袅致撓???墒撬麄兊奖焙U业轿陶諄儯ㄎ淘堑谑怕奋娨粋€旅長,何在翁部下當過團長)后,白崇禧、李宗仁卻向蔣介石投降了。他們返回赤坎后,寫了一封信給在東海島的黃明德、唐才猷等人,唐、黃等人即趕到赤坎,當得知沒有找到共產黨后,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他們有的放棄職業,有的背叛家庭,為的是要尋找共產黨,但這次計劃又沒有實現,究竟到那里才能找到共產黨呢?當時黃其江不在赤坎,于是他們決定找黃其江到赤坎一起商量。

 

正在這個時候,上?!蹲x書生活》雜志發表了關于革命青年如何工作的問題的一篇文章。該文針對“一二九”運動后大批進步學生離開學校、思想彷徨的情況,提倡革命青年應到群眾中去做實際工作,團結教育更多的青年起來革命。如果離開學校,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就很難開展工作。號召他們要回到學校中去,在學生中做工作,不要脫離群眾。黃其江、唐才猷、黃明德等看后受到很大啟發,于是決定能讀書的回校讀書去,能教書的回去教書。黃明德陪唐才猷回家,向唐的父親慌稱自己是赤坎人,一直和唐才猷在赤坎附近農村教書。最后唐才猷還是被父親痛罵了一頓,并不準隨便出入,長住在炮樓上達半年之久。

 

1936年下半年,黃其江也到了東海島教書,同黃明德等組織讀書會活動。這時,在廣州江村師范讀書的沈漢英認識了在該校讀書的遂溪青年共產黨員陳進禮等人,陳進禮了解到家鄉這批青年的情況后告訴沈漢英說,要找共產黨就到江村師范來讀書,言下之意在江村師范就有共產黨。1937年2月,黃其江和陳其輝放棄教書職業,抱著尋找共產黨的原望到了江村師范讀書。黃其江到江村師范的當天,陳進禮即找他去談話,指出“我們動員你進江村師范,不是為了撈文憑,而是為了革命工作?!标愡M禮給黃其江等人布置了三項工作任務:(一)搞好革命讀書會,培養一批好人才;(二)搞好各班的班學生會,培養各班的革命工作骨干;(三)搞好全校的學生會,培養全校的革命工作骨干。其時,在江村師范讀書的遂溪青年陳進禮、王國強等已組織起了秘密讀書會,讀書會中的遂溪學生有10多人,如陳進禮、王國強、沈漢英、陳方、陳德生、王玉鑾、支鐘文、鄭光海、陳兆榮等。他們經常秘密學習馬列主義著作、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社會科學知識和中共地下書刊,研究時事政治,并在王均予的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黃其江、陳其輝到江村范師后也參加了秘密讀書會。他們利用白天閱讀,晚飯后到郊外座談討論。陳進禮在組織讀書活動中談了很多革命道理,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成兩派,有正確的一派,也有錯誤的一派。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代表正確的一派;考茨基、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代表錯誤的一派等。這批先進青年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陶冶,不久相繼在廣州和遂溪加入了中共黨組織,后來成為重建遂溪黨組織和開展遂溪革命斗爭的主要骨干力量。

 

第四章        黨組織在全民族抗戰中重建、發展

 

第一節 黨組織的重建與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一、 抗日戰爭初期遂溪的形勢
1935年“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爆發后,遂(溪)灣(廣州灣)愛國青年師生在全國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動下,自發地組織起來,走上街頭,宣傳抗日,抵制日貨。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面臨危亡嚴重關頭,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在大敵當前,民族矛盾上升為國內主要矛盾的時刻,全國各地的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廣大人民群眾紛紛行動起來,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全民族抗日的主張,組織起各種抗日團體,開展各種抗日活動,遂(溪)灣(廣州灣)一帶的愛國青年、進步師生積極投入到這一抗日救國的運動中去。

 

其時,支仁山、何森、招離、殷杰等在麻章的縣立第七小學組織抗日宣傳隊,自籌經費到附近的甘霖、黃略等村莊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937年8月上旬,許乃超、何森、陳其輝、王葦川、廖彥冰、鄒延炳、殷杰等組織成立“遂灣聯合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團”,團長許乃超,何森為副團長兼負責組織,殷杰負責總務,鄒延炳負責宣傳。該團60多人,主要由赤坎、麻章兩地的部分高年級小學生組成。他們組織了演劇隊、街頭宣傳隊、下鄉工作隊、歌詠隊和墻報組等,在遂(溪)灣(廣州灣)城鄉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出版《救亡旬刊》,每期發行1500——2000份;鉛印文藝小報《怒吼》。演劇隊在赤坎文化劇院曾一連三晚演出大型話劇《保衛蘆溝橋》,后還在麻章圩、遂溪城等地演出。街頭宣傳隊進行口頭宣傳,大唱抗日歌曲,還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張家店》、《重逢》等獨幕劇。此時,黃明德、鄭體詩、沈植三、沈斌等愛國青年也在東海島成立“遂灣聯合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團東海分團”,分團長黃明德,在東海島開展抗日宣傳。在滬、穗等地讀書的遂(溪)灣(廣州灣)青年也分別參加了“上海各界民眾反日救國會”、“廣東抗日先鋒隊”等抗日組織。在江村師范讀書的遂(溪)灣(廣州灣)學生還參加鄉村抗日救亡工作隊,下鄉舉辦民眾夜校,向農民宣傳抗日救亡道理,并出版《遂灣青年導報》,寄回家鄉推動抗日救亡。

 

1937年10月,上海被日軍包圍后,在上海讀書的遂溪進步青年鄭星燕繞道返鄉,計劃籌措經費和找關系到延安去。他回鄉后積極開展抗日救亡工作,以麻章七小為據點,與支仁山、何森、鄒延炳、陳炎、招離等在一起,利用合法的形式公開活動,籌備和成立了遂溪縣第一、三區抗敵會,主編出版《抗敵戰線》刊物,擴大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同時發動家鄉群眾,反對大土豪劣紳鄉長鄭連如將政府發行的公債按戶按人平均分攤的不合理做法,斗爭取得勝利。1938年春夏,鄭為之、鄭星燕奔赴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鄭星燕入“抗大”后由團轉黨,后由“抗大”選送入“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鄭為之赴山東參加地方抗日團體和自衛武裝。鄭仲瑛(共產黨員)赴延安后,在八路軍兵工廠工作,后在敵人的一次大掃蕩中犧牲。

 

1937年底,支仁山、何森、周斌、殷杰等自籌資金,在遂溪城東門開設一間“南化書店”,推銷進步書籍和抗日救國刊物。書店由周斌、殷杰負責,陳同德為店員。1939年初,殷杰等又在赤坎寸金橋開設一間書店,向廣州灣青年學生介紹進步書刊,如《新華社日報》等。

 

1938年三四月間,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成立一個“抗敵后援會”,國民黨遂溪縣政府參照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的做法,也相繼成立了遂溪縣民眾抗日自衛統率委員會(簡稱“遂溪統委會”),并搞了一下抗日宣傳、募捐、慰勞等工作。5月,遂溪30名進步青年利用“遂溪統委會”的名義成立一個抗日救亡宣傳工作隊,巡回各鄉村,宣傳抗日救亡,并調查民間槍支彈藥。同年秋,殷杰、陳定清、周程等在赤坎成立“七七”劇團,這是宣傳抗日的話劇團,以“雷陽會館”為集合場址。該劇團由一批愛國青年和一些流亡到廣州灣的各方藝人組成,以演出話劇籌措經費,救濟抗日傷病將士和難民。

 

抗戰初期,遂溪的政治形勢比較復雜,地方上存在著進步、中間、頑固三種力量。廣大農民、工人和革命知識分子是一支龐大的進步力量,抗日熱情高。尤其是遂中、遂師、麻章七小和廣州灣、東海島等地的青年學生,非常痛恨法帝國主義對廣州灣的殖民統治,有著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強烈的民族感,積極主張抗日。遂溪有兩個地方派別的勢力,其代表人物是高派的高在湘和鐵派的戴朝恩。這些人當時政治態度存在兩面性,一方面反共反人民,另一方面深恐國土淪陷后,他們的既得利益會受到損失,因而也有抗日的愿望。頑固勢力主要是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和縣政府的一些反動骨干分子,他們雖然頑固反共,但由于大勢所趨,因而不得不順應潮流,也表示抗日。當時,由于國民黨當局腐敗無能,貨幣貶值,百業凋零,致使遂溪有一批社會青年由于失學失業而深感彷惶,正在渴望和尋找出路。這些人大多數是愛國的,只要有人振臂召喚,他們便會應聲而起,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

 

二、重建黨組織
在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已在遂溪縣建立了基層組織。大革命失敗后,遂溪縣的各級黨組織遭受徹底破壞,直至抗日戰爭爆發后的1938年才得以重建。

 

抗日戰爭爆發前,遂溪的進步青年學生自發組織讀書會,閱讀進步書刊,思想傾向革命,向往共產黨。因此,有一批進步青年師生經歷艱辛,自籌經費到廣州、香港等地尋找共產黨。至1937年春,王國強、黃其江、陳其輝、沈漢英、陳芳、陳德生、支鐘文、鄭光海等先后進入廣州江村師范學校讀書,參加了在校學生遂溪籍共產黨員陳進禮組織的“讀書會”,秘密閱讀《政治經濟學》、《哲學》等馬克思主義書刊。是年冬,他們又參加該校共產黨員教師劉秉鈞領導的“讀書會”,請革命老前輩來做報告,解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農民運動、游擊戰爭、革命軍人政治工作等問題,并參加該校組織的鄉村抗日救亡工作隊,下鄉舉辦民眾夜校,向農民宣傳抗日救國思想。
1938年6月,黃其江、陳其輝在江村師范由劉秉鈞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他們二人的黨組織關系轉交廣東省委組織部干事溫焯華后,被安排參加了黨員學習班學習,主要是學習黨的建設問題。隨后,溫焯華布置黃其江、陳其輝利用暑假返回遂溪工作,任務有兩項:一是發展黨組織;二是組織青年團體,開展青年運動。黃其江、陳其輝兩人帶著這兩個任務回到遂溪后,與當時在遂溪七小當教師的支仁山、王國強、何森、招離等遂(溪)灣(廣州灣)愛國青年一起開展抗日救亡運動。黃其江、陳其輝、殷杰、鄧麟彰、唐才猷、周斌、支仁山、殷英、陳開濂等人利用國民黨遂溪縣統率委員會的名義,組織了一個抗日巡回下鄉宣傳團,到農村開展救亡工作。該團40多人,主要是演抗日救亡話劇,很受農民群眾歡迎。溫焯華曾指示“建黨工作千萬不要脫離救亡運動,要在救亡運動中考察、培養建黨對象”。黃其江、陳其輝根據這個指示,在下鄉工作過程中注意做好培養建黨對象工作,于8月間首批發展了唐才猷、鄧麟彰、支仁山、招離、殷杰、殷英、何森等7人參加中國共產黨組織。同月25日,黃其江、陳其輝發起成立了“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為抗日救亡運動在廣大農村以及黨組織在農村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9月初,黃其江、陳其輝回江村師范后,又在江村師范介紹遂(溪)灣(廣州灣)學生沈漢英、陳兆榮、支鐘文、陳德生、陳方、謝兆琇、葉信芳、崔永康等8人參加共產黨組織。

 

除了省委組織部派員重建遂溪黨組織這條線之外,廣州中山大學黨組織也于1938年7月,派共產黨員李康壽到遂中師任教,在學校秘密做建黨工作,首批吸收了張雪馨、王國強、鄭光海三人入黨,并于11月成立了中共遂中師支部,李康壽任書記。1938年冬至1939年春,該校黨支部又發展了莊梅壽、鄭仲玨、鄭光風、陳木安等學生入黨。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后,黃其江轉增城回遂溪開展工作。12月赴香港向溫焯華匯報從增城回遂溪開展工作的情況。溫焯華對遂溪工作提了幾點意見:一是要繼續在農村大量發展黨的組織;二是要掌握武裝,準備在淪陷之后在農村發動抗日游擊戰爭;三是“青抗會”組織要大量發展擴大;四是做好統戰工作;五是成立中心支部。1939年元旦,黃其江回到遂溪,立即在赤坎潮州會館召開黨員會議,傳達省委組織部溫焯華的指示,宣布成立中共遂溪中心支部,由黃其江任支部書記,鄧麟彰、陳其輝、殷杰、殷英為委員。中心支部下設兩個支部,青抗工作隊的黨員唐才猷、沈漢英、陳兆榮、支鐘文、陳方、陳德生為一個支部;在麻章第七小學的黨員支仁山、何森、招離為一個支部。

 

中心支部成立后,對如何發展黨組織的問題作出了“面向農村,發展農民黨員”的決定。即首先在青抗會工作隊中吸收一批進步知識青年入黨,然后把這批黨員派赴本縣東、中、西等地區農村辦民眾夜校,物色和培養建黨對象,進而在農村建立黨的組織。

 

由中心支部派到中區的黨員先后有唐才猷、支仁山、唐多慧、曾錫駒、陳方、黃喬英、王文劭、支秋玲、謝兆琇等。至1940年,中區成立黨支部的情況為:1939年5月成立泮塘黨支部,支部書記陳醒吾,黨員10多人;1939年5月成立其連山黨支部,支部書記卜國柱,黨員7人(其中外來黨員2人);1939年上半年成立風朗黨支部,支部書記謝兆琇,黨員10多人;1939年6月成立竹山黨支部,支部書記唐才猷(12月唐才猷調走,陳洪宜任書記),黨員21人;1939年7月成立文相黨支部,支部書記陳方,副書記楊恒萬,黨員25人;1939年11月成立其連山婦女黨支部,支部書記支秋玲,黨員10人;1939年12月成立南門圩(含南河、南門田)黨支部,支部書記洪田,黨員20人。

 

被派到西區開展工作的黨員有殷英、鄧麟彰、黃明德、莫懷、何森、王玉引、支秋玲、馬叔良、支堯光、羅培疇等。至1940年,西區成立黨支部的情況為:1939年上半年成立山家新村黨支部、山家東村黨支部、山家老村黨支部、老馬下村黨支部、同文黨支部、斗侖黨支部、金圍黨支部、北潭坡黨支部、山內村黨支部、埡山黨小組。山家新村黨支部書記李華安,山家東村黨支部書記李華明,山家老村黨支部書記李紹香,以上三個支部共有黨員39人。老馬下村黨支部書記葉卓鋒,黨員14人。同文黨支部書記王玉引(后鄧成惠),黨員7人。斗侖黨支部書記周錫典,黨員7人。金圍黨支部書記張立明(后張世標),黨員30多人(其中女黨員11人)。北潭坡黨支部書記伍文,黨員3人。山內黨支部書記李鴻基,黨員6人。埡山黨小組,組長洪世芳。1939年11月,黨組織派何森到楊柑小學任教,成立楊柑黨支部,支部書記何森,黨員4人。

 

被派到東區開展工作的黨員有黃明德、陳兆榮、蘇少婉、鄒文西、沈漢英、鄭善興等。 至1940年,東區成立黨支部的情況為:1939年成立甘霖黨支部、豐厚黨支部、陳村仔黨支部、黃略黨支部、九東黨支部、支屋黨支部。甘霖黨支部書記許旺(后梁汝新);豐厚黨支部書記鄭善卿(后鄒文西);陳村仔黨支部書記陳兆榮(后陳明景);黃略黨支部書記王駿;九東黨支部書記王恩洪;支屋黨支部書記支陳新。1940年成立黃略婦女支部,支部書記王柏芝,黨員9人。

 

被派到遂溪南部沈塘一帶工作的黨員有曾錫駒、陳同德、陳元清、陳理祥等,1940年夏成立了茂蓮黨支部,支部書記曾兆山,黨員8人。

 

1939年下半年遂中師支部李康壽等人調走后,由該校黨員梁和、李曉農、陳少蓮等組建遂中師黨支部,支部書記梁和(后李曉農),有黨員15人。

 

1939年6月,遂溪黨組織派黨員王文劭到雷州師范學校開展建黨工作,發展黨員6人,建立了中共雷州師范黨支部。四維中學王福秋、鐘如謀等人入黨后也在那里成立黨支部;東海島的王玉顏、謝其樂等入黨后組建東海島支部,沈斌任支部書記。

 

1939年3月,中共廣東省委派周楠到高州建立中共高雷工作委員會,工委書記周楠,黃其江、劉談鋒等為工委委員。5月,工委書記周楠抵達遂溪,在遂溪城南門圩長毛庵召開黨員干部會議,宣布成立中共遂溪縣工作委員會(簡稱“遂溪縣工委”),由高雷工委委員黃其江任書記,委員由陳其輝、殷杰、殷英、鄧麟彰等擔任。此時,全縣黨員已發展到250多人;農村、學校黨支部發展到20多個。同時,周楠把遂中師李康壽的組織關系轉交給遂溪縣工委。1939年6月,中共遂溪縣工委根據廣東省委的指示,派王文劭、唐多慧、沈漢英等人到???、廉江、吳川協助建黨工作。7月,中共高雷工委派黃其江到廉江,在燕山、西蓮塘主持黨支部骨干訓練班,傳達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大力發展黨組織的指示,要求加快發展黨員,加強黨的建設。隨后高雷工委先后從遂溪調唐多慧(唐彪)、廖鐸(劉炳燊)、莫懷到廉江工作,加強了當地黨組織的領導。

 

1939年五六月間,遂溪縣工委在遂溪城長毛庵連續舉辦了多期黨員學習班,由黃其江主講黨的建設問題,主要內容有:黨的綱領、黨的性質、黨的組織、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黨內兩條路線斗爭、黨的紀律、黨員氣節、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等,目的是對黨員進行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黨性、黨紀、黨風教育。同時,各支部也都舉辦各種類型的黨員學習班,加強對黨員的教育。

 

1939年10月,中共廣東省委巡視員溫焯華在洋青西田村主持召開黨員干部會議,宣布撤銷中共遂溪縣工委,成立中共遂溪中心縣委。中心縣委由:鄧麟彰、唐才猷、梁汝宏、王福秋、支仁山、殷杰、黃其江等七名委員組成,其中黃其江任中心縣委書記,鄧麟彰任副書記,唐才猷任組織部長,王福秋任宣傳部長,殷杰任青年、統戰部長。12月,陳華被派任中心縣委委員兼宣傳部長,王福秋改任保衛部長。中心縣委除管轄雷州半島外,還管轄廉江縣和吳川縣等地區的黨組織。中心縣委成立時,遂溪全縣的黨員已發展到450多人(其中婦女支部12個,女黨員120多人);并成立了中共遂溪東區、中區、西區等三個區委,東區委書記鄧麟彰(兼),委員黃景文;中區委書記陳醒吾,委員卜國柱、陳醒亞;西區委書記殷英,委員黃明德、王玉引。

 

1939年冬,國民黨頑固派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次年2月,周楠在高州召開高雷工委擴大會議,傳達中共廣東省委第五次執委擴大會議精神,強調當前黨的任務是以鞏固黨的組織為中心。會議就貫徹黨中央關于反擊反共高潮的指示和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執行“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等問題作了研究和布置。會議決定各地黨組織立即著手進行如下工作:(一)發動群眾開展反擊國民黨反共高潮的斗爭,逐步撤退轉移暴露干部以保存力量;(二)轉變活動方式,以社會化、群眾化形式開展活動,并認真做好上層統戰工作;(三)傳達學習廣東省委關于加強革命氣節教育的決定,對全體黨員進行形勢、黨性和革命氣節教育;(四)審查干部,純潔組織,嚴防內奸破壞。會議宣布撤銷高雷工委,成立中共南路特委,周楠任書記。1940年3月,南路特委決定調黃其江到合浦中心縣委任書記;同時撤銷中共遂溪中心縣委,成立中共遂溪縣委,由鄧麟彰任書記(5月支仁山接任),委員唐才猷(管組織)、陳華(管宣傳,7月后管青年)、劉炳燊(又名廖鐸,7月任,管宣傳)、殷杰、陳恩、王福秋。此時,遂溪縣各區委書記作了適當調整:中區委書記陳醒吾(6月后陳熙古,1941年2月后沈漢英),委員有陳醒亞、沈斌、洪榮。西區委書記沈漢英(1941年2月后陳熙古),委員有馬如杰、唐協森、陳章、梁甫、謝華勝、陳慎輝。東區委書記黃明德(1941年2月沈斌),委員沈斌、黃景文、黃桂、陳明景、王喬。在此前后,中共遂溪縣委按照南路特委的指示,先后接收了中共廣州灣菉塘新村黨支部,書記林熙保;廣東省救濟隊駐廣州灣第九隊黨支部,書記林宏發;海南駐廣州灣特別支部,書記曾平;東海島中心支部(秋季劃歸東區委直接管轄)??h委管轄下的學校黨支部主要有:遂中師支部,雷州師范支部,瓊崖中學支部,培才中學支部,戊戌中學支部,益智中學支部、南強中學支部、四維中學支部,勷勤商學院支部(1938年秋廣州淪陷前夕,該學院由廣州遷至遂溪麻章圩開辦)、晨光小學支部、遂溪第七小學支部。

 

三、成立青抗會和掀起救亡運動高潮

 

(一)青抗會的成立及初期活動〖HT〗
1938年7月,黃其江、陳其輝根據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的安排,利用暑假回遂溪,在重建黨組織的同時,組織青年團體,開展青年抗日運動。他們返抵遂溪后,即邀請遂中、雷師、江師、廣州灣等地的愛國師生和社會進步知識青年40多人,在麻章第七小學召開抗戰一周年紀念會,研究如何開展遂(溪)灣(廣州灣)的抗日救亡工作,決定利用周文熙(周斌)、殷杰等在國民黨遂溪縣“后援會”工作的關系,以“后援會”的名義組織遂溪、雷師、東海島等地知識青年,在原抗日救亡宣傳工作隊的基礎上,成立一個抗日救亡下鄉巡回工作團。該團80人左右,在黃其江、陳其輝的率領下,先后到遂城、城里等地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其間,黃其江、陳其輝在工作團里提出組織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簡稱“青抗會”)的建議,后經工作團全體隊員討論一致贊成。8月4日,他們以“統率委員會”下鄉工作團名義,通告各界青年,廣泛征求發起人。10日,由工作團所有成員和社會各界代表共93人簽名,發出《為發起組織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致全縣青年公開信》,呼吁各界人士團結起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繼而由發起人共同協商推舉黃其江、陳其輝、殷杰、周程、盧震、李品三、黃楓、陳炎、王喬、陳定清等人為“青抗會”的籌備委員會委員。接著,籌委會大量印發、張貼“征求會員啟事”及“會員入會登記表”,并利用《南路日報》進行宣傳,廣泛征求會員,很快便有200多名青年報名入會?;I委會隨即起草通過了“青抗會”章程草案和成立大會宣言草稿,并向國民黨遂溪縣黨部遞交了報告,請求給予登記,以取得合法地位。
當時,遂(溪)灣(廣州灣)的高(在湘)、戴(朝恩)、陳(學談)三派地方勢力,緊緊地控制著遂灣的地盤。遂溪青年要謀取職業和生活出路,都要受地方勢力的支配。根據這種特殊情況,在發起人和籌委會人選當中,都注意到人員的代表性,爭取各派地域中的青年都擁護,從而廣泛團結各界青年,加速籌備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籌備“青抗會”過程中,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縣政府以及地方實力派,普遍存在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怕“青抗會”危及他們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想乘機拉攏青年人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而“統率委員會”和“后援會”則不同意遂溪再成立新的青年組織,以便把青年納入他們的組織里。他們說“‘后援會’是遂溪抗戰的統帥,青年不必另起爐灶?!薄扒嗫箷被I委會一再表明態度:遂溪“青抗會”的成立,是為了團結各界青年抗日救國,青年不能沒有自己的團體,青年有青年的要求和權利,“青年抗敵同志會”應是抗日政府的合法組織。經過多次的說服和斗爭,“遂溪青抗會”才獲得公開合法的地位。

 

1938年8月24日,籌委會邀請各界青年代表磋商青抗會干事會干事人選問題。協商結果,推舉黃其江、陳其輝、殷杰、王國強、鄧麟彰、周程、支仁山、陳炎、黃楓、盧震、李品三等為干事會干事候選人。會議決定,將協商的干事名單,提交代表大會選舉通過。
國民黨當局以及地方派別(高派、鐵派、陳派)都想爭奪“青抗會”的領導權,鐵派頭頭戴朝恩提出由遂中校長陳琦為青抗會的領導人,國民黨遂溪縣當局則提出由后援會的秘書為青抗會的領導人。中共黨員黃其江、陳其輝認為共產黨必須牢牢掌握“青抗會”的領導權,他們通過做好上層統戰對象的工作,并爭取各界的支持,促使遂溪縣當局和地方派別同意推選陳其輝為干事會總干事,從而解決了籌備工作中一個最重大的問題。

 

1938年8月25日上午10時,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成立大會在遂溪縣城第一小學禮堂正式舉行。參加這次大會的有遂溪縣、東海島的各界青年代表180多人和國民黨遂溪縣黨、政、軍官員及學校團體代表10多人。大會開始由籌委會代表陳炎宣讀《青年抗敵同志會成立大會宣言》(草稿)和各方賀辭。繼由大會主席陳其輝致詞,并代表籌委會報告青抗會的籌備經過。其間,還請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特派員兼后援會常委林景仁及國民黨遂溪縣政府、團管區司令部等單位的代表講話。下午,黃其江作《關于青抗會當前工作問題的報告》。接著,大會通過了“青抗會”的成立宣言、章程以及其他提案。“青抗會”在成立宣言中公開提出建立遂溪青年抗日救國統一戰線,擁護國共合作,擁護統一戰線,并號召全縣各界青年團結起來,共同致力于抗日救亡運動,保家衛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大會采用民主選舉的方式,由主席團主席提出經過協商的“青抗會”領導機構干事會干事名單,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選舉。候選人名單獲全部通過。選出陳其輝(共產黨員)、黃其江(共產黨員)、殷杰(共產黨員)、支仁山(共產黨員)、王國強(共產黨員)、鄧麟彰(共產黨員)、陳炎、黃楓、盧震、李品三、周程為干事會干事。

 

8月26日,干事會在遂城召開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干事的分工和如何開展“青抗會”的工作問題。會議推選陳其輝為總干事,負責“青抗會”的全面工作,陳其輝、殷杰、王喬為常務干事,干事會下設五個組,其中:總務組組長殷杰,副組長王喬,組員吳定瀛;組訓組組長黃其江,副組長支仁山,組員鄧麟彰;宣傳組組長陳炎,副組長王國強,組員殷杰、周程;籌募組組長盧震,副組長李品三,組員周文熙(周斌);慰勞組組長陳定清,副組長黃楓,組員何森。8月28日,干事會決定“青抗會”的會址設在遂溪縣城黃略試館(后相繼遷往御史祠、長毛庵)。

 

“青抗會”成立時,一批女青年報名參加了“青抗會”。其中,支秋玲是“青抗會”發起人之一,蘇少婉、王素如、陳少蓮、王惠蓮、王秀貞等一批女青年學生是青抗會中的積極分子。為了更好地發動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和開展婦女工作,黨組織指示支秋玲、張雪馨兩人負責籌組婦抗會。在黨組織和“青抗會”的領導、支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動和籌備工作,于1938年冬在遂城第一小學禮堂召開婦女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遂溪婦女抗敵同志會”(簡稱“婦抗會”)。與會代表有女學生和社會女知識青年、機關女職員及部分農村婦女,共200多人。大會通過了“婦抗會”的組織章程,確定“團結一切愛國婦女共同抗日”為“婦抗會”的宗旨;選出支秋玲、張雪馨、陳少蓮、王素如、王惠蓮、王秀貞、黃琴等7人為“婦抗會”委員,由支秋玲、張雪馨負責主持婦抗會的日常工作。同時,大會還確定了今后的任務:到農村去發動婦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發展會員,建立農村婦女組織?!皨D抗會”的會址設在縣城黃略試館內,與“青抗會”一起辦公?!皨D抗會”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同“青抗會”密切配合,堅持男女一齊發動的方針開展工作,為遂溪抗日救亡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青抗會”成立后,為了廣泛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在《南路日報》第三版開辟副刊——《青年陣地》,作為青抗會的機關刊物,辦刊方針是:堅持進步,宣傳抗日愛國思想,發動青年和社會各階層人民團結抗日,進一步擴大青抗會的影響。該刊于1938年9月3日創刊,初為三日刊,出版100多期后改為周刊。《青年陣地》大力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共產黨抗日主張,公開介紹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等著作,并刊印了毛澤東的木刻像。由于該刊內容進步,圖文并茂,因而深受廣大青年和其他讀者的歡迎。但是,卻遭到國民黨海康縣黨部書記長李祖舜的惡意攻擊,國民黨遂溪縣長符麟瑞甚至以有異黨言論,而企圖勒令停刊。青抗會同頑固勢力進行說理斗爭,使《青年陣地》得以繼續出版。1939年9月,青抗會又出版《新南路》半月刊,進一步擴大宣傳。

 

1938年9月10日,青抗會干事會決定自籌糧錢組織抗日宣傳隊,巡回城鄉宣傳抗日。該隊成員多是青抗會的骨干,主要有殷杰、陳炎、王國強、陳其輝、陳定清、周程、吳定瀛、譚常桂、支秋玲、王秀貞、殷英、周文熙(周斌)、殷寶田、招離、唐才猷、鄧麟彰、鄭光海、鄭體詩、梁翠英、支仁山、王勤生、卜國柱、鐘如謀、陳兆榮等。宣傳隊主要是演出話劇,主要演員是:陳定清、周程、陳炎、譚常桂、陳其輝、支仁山、殷杰、王喬、鄧麟彰、王國強、支秋玲等。美術布景由吳定瀛、招離兩人負責??谷招麄麝犗群蟮剿斐菛|圩、麻章、寸金橋、洋青、城月等鄉鎮,用演講、演唱和張貼標語、宣傳畫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還演出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和話劇《流亡曲》、《一個游擊隊員》、《打城隍》、《重逢》、《死里求生》、《夜之歌》、《北平之夜》,以及一些自編的活報劇、啞劇、雷歌等。演出相當成功,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和稱贊,有效地激發了民眾的抗日熱情。

 

1938年9月17日,日軍在廣西潿洲島登陸后,青抗會號召本會會員參加自衛團,加緊沿海地區工作,并派出三名會員隨自衛團集訓隊到江洪港工作,慰問和安置從潿洲島逃到江洪港的難民。

 

9月12日,遂溪附城青抗通訊站成立,同月26日成立雷州城青抗通訊站。10月12日,青抗會在廣州灣赤坎舉行抗戰畫展。

 

1939年春,青抗會為了擴大抗日宣傳陣地和籌措經費,派陳其輝、殷杰、陳定清、周程等到廣州灣赤坎雷陽會館籌組“春雷劇社”。劇社組建后,由黃其江、陳其輝統一領導,陳定清、周程負責劇務,殷杰負責財務,鄭體詩負責宣傳,招離負責舞臺設置。當時,劇團還吸收了晨光小學教師廖彥冰、鐘毓秀、陳慕卿和四維中學教師陳錦昌、譚瑞廉、何世明,以及社會青年鐘茵茵、鄭昌新、沈寶珍、陳國榮等30多人參加,并聘請詩人胡危舟為導演。該劇社曾在赤坎文化戲院演出多幕話劇《夜光杯》、《春風秋雨》,為青抗會籌募經費。1939年7月,春雷劇社改名為“七七”劇團,由曾在法國攻讀戲劇的張躡峰任導演,先后在赤坎同樂戲院演出多幕劇《一年間》、《日出》。同月,“七七”劇團在赤坎演出青年劇作家吳祖光的著名長劇《鳳凰城》,為青抗會第二次籌募經費。11月,該劇團又在西營演出《鳳凰城》,為廣州灣各界青年戰地服務隊籌款。由于該劇團的影響,廣州灣相繼出現了幾個話劇團體,演出了不少進步話劇,為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起到較好的宣傳推動作用。

 

(二)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后,在廣州江村師范和雷州師范讀書的共產黨員回到遂溪,同原在遂溪的共產黨員一起,于11月初旬在赤坎高州會館召開會議,到會的有黃其江、陳其輝、支仁山、鄧麟彰、唐才猷、何森、招離、殷杰、殷英、沈漢英、陳兆榮等共產黨員,他們討論了廣州淪陷后雷州半島的形勢變化和青抗會今后的工作。會上,黃其江把9月份參加省委青委擴大會議時青委書記吳華對遂溪青年工作的指示向大家傳達,主要內容是:在抗戰時期,黨的基本任務是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青年工作應盡快從城市轉向農村,為今后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做好準備。大家聽了黃其江的傳達之后展開討論,最后決定以青抗會的名義組織鄉村工作隊,下鄉開展工作。會后,青抗會立即組織了七個戰時鄉村工作隊,分赴林東、泮塘、志誠、義興、邁龍等鄉村進行抗日救亡工作。11月下旬,黃其江、陳其輝、支仁山、鄧麟彰、唐才猷、何森、殷杰、殷英等共產黨員在赤坎高州會館召開第二次會議。會議著重討論研究了兩個問題:一是在指導思想方面。根據前段工作隊下鄉采取流動宣傳的方法,不能組織群眾、建立群眾基礎的存在問題,強調青抗會下鄉宣傳的目的是為了組織群眾,準備在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因而必須深入農村,固定在各條村里工作,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二是在工作方法方面,會上黃其江、陳其輝介紹了江村師范和廣雅中學師生于1937年初到農村辦夜校的經驗教訓,推廣了廣雅中學采取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的做法,白天同農民一起勞動,晚上上完課后同農民一起睡覺,同農民談心、交朋友,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和建立深厚感情。這次會議作出了五項決定:(一)立即改變流動宣傳的形式,采取定點辦民眾夜校的辦法,切實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深入開展農村青抗運動;(二)在鄉村工作實踐中,注意培養骨干,物色建黨對象,吸收農民中的先進分子入黨,建立黨組織;(三)召開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臨時全體會員大會,總結前段的工作和布置今后的任務,進一步掀起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高潮;(四)大量發展青年農民會員,改變會員中知識分子占大多數的狀況,實行知識分子與農民群眾相結合,并加緊武裝群眾,為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作好準備;(五)會后各個黨員要立即分頭到遂溪東、中、西部地區及城月附近各大村莊,著手聯系定點辦夜校的有關工作。11月底,青抗會組織的第一批下鄉辦夜校的30多人下到農村。這一批下鄉駐點辦夜校的青抗工作隊員和村莊為:唐才猷、洪榮到中區竹山村,沈漢英到東區支屋,黃明德、黃軒到西區山家,陳兆榮、蘇少婉到東區陳村仔,鄭善卿到東區豐厚,支鐘文到東區九東村仔,支仁山、招離到東區甘霖,沈潛、莫志中到東區四九,王保華、羅培疇到西區同文、老馬,莫懷、唐多慧到中區泮塘,曾錫駒到中區文相,陳德生到城月扶良、后溪。其后,下鄉工作隊逐步擴大,于1939年春節后在全縣鋪開辦夜校。工作隊下鄉后,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穿草鞋、打赤腳,晚上同農民在田頭茅寮看守番薯,真正同農民打成一片。
召開臨全大會
1938年12月17日,根據赤坎潮州會館第二次黨員會議的部置,青抗會召開第七次干事會會議,研究召開青抗會臨時全體會員大會的有關問題并決定成立“臨全大會”籌委會。
1939年1月2日,遂溪縣青年抗敵同志會臨時全體會員大會在遂溪城第一小學禮堂舉行,到會會員200多人。青抗會總干事陳其輝向大會作《青抗會四個月來的工作情況報告》,總干事會代表黃其江作《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的報告,總干事會代表周程宣讀《遂溪縣青年抗敵同志會臨時全體會員大會宣言》。大會的宗旨是:為應付家鄉目前的緊張局勢,檢討青抗會過去四個月來的工作和確定青抗會今后的工作方針,使全體會員今后在保衛祖國、保衛家鄉的重大任務之下齊一步伐,更積極、更有效地工作。大會指出:正值日軍為配合其打通粵漢線路的企圖,而準備大規模進攻廣西、進攻南路,我們家鄉的情形空前緊急的時候;無疑的,我們全縣同胞都負著了保衛家鄉的重大任務。會議認為:只要全縣團結起來,動員起來,武裝保衛家鄉,我們的家鄉一定能夠保衛的。大會要求: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除極力推進全縣團結之外,還要在武裝保衛家鄉的艱苦過程中,誓把全心全力全生命貢獻出來,為武裝保衛家鄉而奮斗到底;青抗會員必須到當地的武裝隊伍中去接受軍事訓練,學習游擊戰術,用正確的革命理論和軍事知識武裝頭腦,成為一個真正能夠保家衛國的戰士。同時,大會還強調要以迅猛的速度擴大青抗會組織,盡快把全縣青年吸收到青抗會中來。

 

列席“臨全大會”的長官來賓有: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特派員、國民黨遂溪縣后援會代表林景仁,國民黨遂溪縣政府鐘韶縣長代表羅淡夫,團管區司令張文韜司令代表覃裕光,廣東財政特派員公署稅警教導隊第三大隊大隊長程長清,第十二后方補充營代表勞裕禎,遂溪統率委員會代表周文熙(周斌),遂溪自衛團集訓中隊代表曹廷炳、梁志斌,社訓總隊部代表陳梓華,遂溪新生活運動會代表葉應祥,遂溪婦女抗敵同志會代表張雪馨,遂中師學校代表李康壽,縣立第一小學校代表蘇國鎏,婦女代表黃琴。部分來賓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說。

 

大會通過了13項提案:(一)呈請本縣非常時期經費委員會一次過撥助毫券500元,補助本會經費案。(二)呈請縣政府將廣州學會在停止工作期間之經常費,暫撥助本會下鄉工作經費案。(三)以大會名義向蔣介石委員長致敬案。(四)以大會名義通電擁護李主席。(五)呈請縣政府取消戶口捐,改征殷富捐,以維自治經費案(一致通過,并即推出盧震、周文熙(周斌)、周程、陳其輝、招離、殷杰7人民代表大會親往縣府請求)。(六)呈請縣政府通令縣屬各學校加緊救亡工作案。(七)呈請縣政府通令區鄉保甲長協助青抗會下鄉工作案。(八)呈請縣政府調整鄉政人員以促進戰時工作案。(九)設工作登記處登記無工作同志,俾便派擔負工作案(議決:由各通訊登記后匯報總干事會)。(十)本地組織戰地服務團出發前線工作案。(十一)將本會全體會員分區集中軍訓學習射擊案(議決:由各通訊站征求同志參加,如有十人以上參加,可由干事會解決訓練問題,但參加者要自備槍械子彈)。(十二)發動本會同志從事肅奸運動案。(十三)寒假舉行會員大露營案(議決:組織籌備委員會進行籌備工作,即席推殷杰、周程、殷寶田、陳炎、招離、吳定瀛、盧震、黃其江、陳其輝、周文熙、陳定清、鄭光海、梁志斌、王喬、鄧麟彰、王秀貞、支秋玲等為委員)。
大辦民眾夜校
臨全大會后,青抗會于1939年春組織第二批工作隊200多人(后又陸續組織了幾批工作隊下鄉),分別到東區、中區、西區、東海島等100多個村莊,實行定點定人在農村大辦民眾夜校。各區開辦夜校及青抗會派出教師的情況為:中區:泮塘村夜校,教師先后有莫懷(莫畏)、唐多慧、林飛雄,參加學習的農民100多人;其連山夜校(包括四條自然村),教師先后有卜國柱、王文劭、唐益華、支秋玲、王素如、沈斌、陳良喜、唐協森等,夜校開設男、女班,參加夜校學習的農民350多人;文相夜校,教師先后有曾錫駒、黃喬英、陳方、莊梅壽、黃學修,參加夜校學習的農民200多人;竹山夜校,教師先后有唐才猷、洪榮、周文熙(周斌)、陳少蓮、陳洪恩,參加夜校學習的農民200多人;西田夜校,教師先后有金耀烈、李曉農、梁和、全月琴,學員50多人;大氹、城欖夜校,教師蘇國富;馬群夜校,教師鄭杰(后譚德);洋青夜校,教師黃彪;牛路夜校,教師洪德;陳屋塘夜校,教師陳毓清;此外還有百桔、鳳凰夜校等。

 

西區在1939年2月辦起的第一批民眾夜校有:山家新村、老村夜校,教師先后有黃明德、黃道修(黃軒)、黃克明、陳醒亞、蘇良、林飛雄;老馬(含竹仔)夜校,教師先后有馬叔良、黃槐、林杰;同文夜校,教師先后有王玉引、陳榮典、梁華棟、李成偉;斗侖夜校,教師先后有唐協森、陳元清、王宣;金圍夜校(1938年秋辦),教師先后有張鴻洲、張立明、張德昌、支堯光、黃軒、陳玉英、沈樹教等。1939年下半年開辦第二批夜校有:安塘夜校,教師有支立臣、黃克明;北潭勇勝小學夜校,教師陳開濂;北潭坡夜校,教師潘立中、伍文;埡山夜校,教師梁華棟、梁志遠;南坪夜校,教師莫晉生;橫倉夜校,教師陳達人;甘定園夜校,教師陸錦西、馬冠球;合溝夜校,教師張鴻謀(后全其欽);山口仔夜校,教師全德珠、陳理祥;赤坎仔夜校,教師凌振興;龍塘夜校,教師馬叔良;北艾夜校,教師馬冠球;擔水塘夜校,教師馬冠球(后梁志遠);中溪夜校,教師何珍;黃江尾夜校,教師陳榮典、張德昌、鄭賢培;檳榔界夜校,教師周杰生;眼鏡塘夜校,教師陳撥、陳冬。

 

東區開辦的夜校有:陳村仔夜校,教師先后有陳兆榮、蘇少婉、黃其江、王國強、陳其輝、黃明德、支仁山等;豐厚夜校,教師先后有唐多慧、陳兆榮、蘇少婉,鄭善卿等,該校辦得很出色,全村500多人都參加了學習;甘霖村夜校辦起來之后不久便和陳村仔夜校一起辦,夜校教師有支仁山、招離、王國強等,附近的田寮、洋溢、水粉、大路前等村的群眾紛紛前來參加夜校學習,學員發展到300多人;支屋夜校,教師是沈漢英;還有黃略夜校等。西南區:樂民夜校,教師陳進謀,學員30多人;紀家夜校,教師黃彪,學員30多人。此外,東海島也先后辦起了調文、東參、十二昌、調市、十石、西坑、東坡、北山等村夜校。民眾夜校是在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中辦起來的。它是青抗會在廣大農村宣傳發動群眾抗日的重要陣地。民眾夜校所肩負的任務是:(一)幫助農民群眾學習文化知識,為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政治覺悟打好基礎;(二)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對農民進行抗日宣傳和愛國主義教育,盡量把政治形勢和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結合起來。青抗會是在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歷史條件下組織起來的。為了團結各階層、各黨派共同抗日,青抗會的領導機構——干事會中安排了各方面的人,既有共產黨員,也有國民黨員;既有“鐵派”人物,也有“高派”人物;有進步分子,也有中間分子;這些人都有著抗日救國的共同要求。但是,由于政治立場的不同,所以各自所主張的政治方向也不同,在用什么政治思想去教育農民的問題上,有些人(如盧震、李品三等)極力主張要遷就國民黨,要在國民黨允許的范圍內工作;而共產黨員則一致認為絕不能遷就國民黨,必須堅持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堅決拒絕在農民群眾中散布國民黨的反動言論,要用正確的抗戰思想、民主主義思想去教育農民,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去教育農民。

 

因此,青抗工作隊在農村所辦的夜校的青年班和婦女班,都采用了毛澤東《論持久戰》、《論新階段》等課本;白天的少年班則另編通俗課本,內容主要講八路軍、新四軍英勇抗日的事跡,陜甘寧邊區的情況,華北、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情況,蘇聯社會主義的情況等等。夜校老師不但教農民讀《論持久戰》、《論新階段》,而且向他們講中國人民徹底翻身解放的道理,講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道路,講蘇聯社會主義,講共產黨是中國人民、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人民的解放。此外,還教育農民群眾唱抗日救亡歌曲,甚至唱《國際歌》。經過這樣的宣傳教育,廣大農民群眾的抗日熱情十分高漲,對中國革命的認識也大大提高了。許多先進青年農民提高了革命的覺悟,確立了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紛紛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青抗工作隊深入農村、扎根農村辦夜校,實行知識分子與農民群眾相結合,這是青抗運動得以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方針。青抗工作隊分赴農村辦夜校當教師,尊重農村的風俗習慣,敬老愛少,與農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穿草鞋、打赤足,生活艱苦樸素,與農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有時在晚間上完課后,還同農民一起到田間草棚去看守番薯,促膝談心交朋友,有時則登門串戶做細致的思想工作,發動群眾進夜校。對于辦夜校有困難的村莊,夜校老師還設法解決各種困難。有的帶領青年上山砍木、割茅草,搭起簡陋的茅棚做教室,或組織青年上山砍柴和下河捉魚摸蝦,換錢買課本、印資料,以及解決夜校的照明等問題。夜校老師把為群眾解除疾苦為己任,還積極帶領農民群眾集體開荒種地,生產自救,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因此,夜校老師很受群眾歡迎,深得群眾信賴,在群眾中有很高威信,村中有什么事情,農民群眾都喜歡找夜校老師來商量解決。例如山家新村的李廣慶與家人鬧翻了,村中群眾前來勸解,他卻毫無理睬,后來黃明德老師對他進行耐心細致的勸解工作,終于使李廣慶與家人和好了。事后,李廣慶對一些群眾說:別人的話我可以不聽,但黃老師的話,我怎能不聽呢。又有一次,李如農的妻子要和他鬧離婚,不管親友鄉鄰怎樣勸,她都聽不進去,但經過黃明德等夜校老師勸解之后,她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丈夫重歸于好。山家老村的李紹香是夜校里的積極分子,有一次他因事外出了,他的妻子病倒在家,無人照顧,黃明德等老師知道后,立即為她請醫生,還親自去買藥、煎藥,把藥端到她面前,象親人一樣照顧她,直到她病愈。這件事不但感動了李紹香,甚至感動了全村群眾。山家黨支部成立后,為解決群眾的生活困難,決定由青抗通訊站負責籌辦消費合作社。青抗工作隊在新村祠堂召集各自然村的青抗站骨干開會,進行動員,向群眾宣傳,發動群眾合股(每股兩元大銀)。經過幾天籌備后,山家村消費合作社在新村祠堂正式開業。消費合作社負責人李華安,辦事員李炳發,營業員李廣興等人。當時合作社的股份達850多股,其中合股的群眾,新村有52戶,新村仔有37戶,邊村仔9戶,百靈仔5戶。一般每戶10股左右,多的有20股,少的也有五六股。繼新村合作社開業不久,老村也辦起一間消費合作社,由李康海等青抗會員負責經營。這兩間消費合作社辦起來之后,既為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又減少了商人的剝削,很受群眾歡迎。山家村還不定期組織了理發組、生產組、農會等組織。李毓保的母親經常對夜校的老師說:你們真是好,既教我們的孩子讀書,又為我們辦消費合作社,時時刻刻關心著我們,此大恩大德,我們不知如何報答才好。每逢節日,她不是給夜校老師送米,就是用香蕉葉包著雞腿、雞肝等送給老師。群眾與夜校老師魚水情深。又如泮塘夜校,村中凡有什么紅白喜事,或者誰人的家里有親戚來往,總是熱情地請夜校老師一起吃飯,既可以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又可以改善一下老師的生活。夜校老師中如果有誰要調走,群眾總是揮淚而別。

 

在由封建勢力統治的農村中,土豪劣紳橫行鄉里,武斷民事,敲詐勒索,魚肉人民。如山家鄉長李昌堂是個鴉片煙鬼,鄉中發生糾紛時群眾要求他出面解決,但他卻乘機敲詐,要群眾拿煙土來才肯出面調解。夜校老師知道此事后,主動找有關群眾商量,幫助群眾消除誤會,解決了糾紛。黃略村農民王玉被本村地主陷害坐牢,夜校老師便一面發動村中的青抗會員捐集錢糧,幫助解決其家庭的生活困難問題,一面設法保釋王玉,群眾對此很受感動。夜校老師由于為群眾辦了許多好事、實事,處處為群眾著想,因而,深受群眾的擁護和尊敬。原來由土豪劣紳統治著的鄉村,便變為由夜校老師領導的村子了。

 

在斗侖村辦夜校的工作隊,深入了解民情,針對當時該村許多大齡男青年家貧娶妻難,農忙時節,一些群眾因缺少勞力誤了農時,有的農民住房破舊無錢修葺等實際問題,提議組織一個“兄弟會”,來幫助解決男青年娶妻難的問題(后來外村人誤傳為“老婆會”)。“兄弟會”訂出章程,凡是會員結婚時,其他會員每人要送給結婚者幾元大銀,結婚青年把這些錢作為禮金送給女方家庭,就可以把新娘接回來完成婚事。“兄弟會”很受群眾歡迎,村中群眾也積極支持,所有未婚青年都報名參加了“兄弟會”,甚至有的未到結婚年齡的少年,其父母為了自己孩子將來的婚姻大事著想,也替孩子報名參加了“兄弟會”。該會成立后不久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39年斗侖村便有幾名男青年娶回了新娘,群眾喜氣洋洋。群眾說:窮要靠團結互助才有力量。之后,夜校老師又在群眾中宣傳發動組織了一個“幫工組”?!皫凸そM”由村工自愿報名參加,發揮互助精神,作用也比較大。后來村中有不少舊屋危房得到了修葺,有的群眾甚至建起了新屋;農忙時的緊張狀況也改變了,再無誤農時的現象。隨后,夜校老師又根據村中老人的要求,組織了“老人會”,凡是加入該會的老人,平時都要互相看望,如果有老人病故了,健在的老人就參加殯送隊把逝者的遺體送出村外安葬,不能走動的,則派一名親屬頂替,“老人會”也很受群眾歡迎。

 

民眾夜校的經費,是關系到夜校能否繼續辦下去的問題。為解決經費方面的困難,民校老師組織群眾進行各種集資活動。如老馬村以黨員為基礎,組織了一支四五十人的開荒隊,到長板塘村南開墾荒地60多畝,并圍海造田70多畝,種植番薯、黃粟、稻谷等農作物,收獲較為可觀,其中70多畝田每造收獲谷子80多擔。這些糧食既可以解決夜校老師的生活問題,又可以拿出一部分換錢作夜校的教學活動費用,甚至還可以幫助一些困難戶。又如金圍村夜校,初辦時糧、錢、課室俱欠,該村便組織青年人下海捉魚籌款,建起了課室,使全村群眾有了一個安定的學習場所。山家村的群眾經常給夜校老師送番薯、芋頭、黃粟、白米等來維持生活,生產組成立后種蔬菜和糧食,解決了夜校和青抗通訊站的部分經費問題,同時也減輕了群眾的負擔。泮塘夜校許多學員出于對老師的敬重和關心,經常從家里拿番薯、大米等悄悄放到老師的房里,夜校里的積極分子常常查看老師的米缸,一發現沒有米或米少了,便設法悄悄補充進去,連老師也不知道是誰人所為。

 

民眾夜校是在不斷克服阻力的情況發展起來的。遂溪青抗會成立后,遂一中校長陳琦(任遂溪縣參議員,鐵派分子),采取分裂手段,企圖破壞青抗運動和控制青年。他對學生大力鼓吹讀書救國論,成立讀書會,企圖用書本困住學生,限制學生參加校外社會活動;對教師則設法進行拉攏。1938年冬的一天,他約陳志輝、張鸞玲、楊志英、李玲和李康壽等到城樓坐,提議成立一個抗日解放社組織,目的是和青抗會唱對臺戲。中共遂中支部書記李康壽以縣里已成立青抗會,另立旗幟不利于統一戰線為由,提出了反對意見。在場的其他教師有的附和李的意見,有的不表態,致使陳琦的陰謀不能得逞。在封建思想嚴重的農村,一貫是不贊成婦女參加社會活動的。開辦夜校初時,一些婦女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縛,不敢大膽走出家門參加夜校學習和其他活動。鄉村中一些“族老”極力反對婦女上夜校,說自古以來都是男人管國事,女人只管家務和孩子,婦女不必學文化,更不必搞抗日活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則造謠中傷,說什么“上夜校讀共產書,婦女想做共產婆”。國民黨黃略鄉鄉長王漢山甚至派兵在夜校門口架起機槍,不準婦女進入夜校。面對這些阻力,青抗工作隊帶領婦女群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說理斗爭。東區黃略村群眾包圍鄉長王漢山的家,質問王漢山:“你們有錢人上省城、縣城讀書,讀日讀夜都行;我們窮人白天要種田,只能上夜校,你為什么要阻止我們?”王漢山被問得無言可答,只好允許夜校辦下去。中區百桔村的封建宗族勢力統治很嚴,以保長徐家邦和徐家光為首的兩大家族,人數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且有錢有勢,掌握全村的行政管理權。這兩大家族極力阻撓婦女上夜校和參加抗日宣傳活動,說女人只管煮飯洗衣,履行“三從四德”,喜不大笑,怒不大叫,才可稱得上賢淑貞德等等。鑒于這種情況,青抗工作隊以夜校為活動中心,號召婦女起來反封建、爭自由、求解放。在百桔小學讀書的幾名兩大家族女學生,帶頭和發動兩大家族的女青年參加夜校讀書。她們認為,要求解放和自由,爭取得到讀書的權力是第一步。不少女青年在她們的鼓勵下,紛紛參加了夜校,并團結成一個戰斗集體,誰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大家便互相幫助,協力解決。隨著夜校影響力的增大,參加夜校學習的婦女也逐日增多,一些中年甚至老年婦女也上了夜校。為了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動員民眾參加抗日救國斗爭,夜校編排了一批獨幕劇、雷歌對唱等,進行公開演出。演劇中的人物有男有女,女子上臺演出,對于一些封建思想嚴重的父母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一些父母曾揚言,如果他家的女兒上臺演戲,就一定打斷女兒的腳,甚至要驅逐出村。面對這種壓力,有些人主張男扮女裝演出,以便避開矛盾。但大多數婦女卻不同意這個主張,她們認為這是剝奪婦女參加抗日救國的權利,表示一定要上臺演出。結果,有四個女青年在全村大會上登臺演戲,受到了群眾的歡迎,而她們的父母并沒有對她們怎么樣。

 

西區斗侖村在青抗工作隊進村后,村中某些患“恐日病”者散布亡國論調,說什么日本強大,武器厲害,中國抗日必敗,并說斗侖村搞抗日宣傳,日本人知道后就會派飛機來轟炸,全村就會招來災難,等等。青抗工作隊針對這種錯誤認識,為了消除群眾的思想顧慮,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白天到田間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到村中“大話館”或群眾家中,與農民群眾促膝交談、拉家常、談生產,議論風土人情,談論抗日形勢,揭露日軍侵略暴行,宣傳抗日救國道理。青抗工作隊經過深入群眾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使群眾懂得了許多抗日救國的道理,整個村子開始活躍了起來,接近工作隊的群眾越來越多了,沉悶的局面打開了。1939年3月初,斗侖夜校終于辦成開學。在辦夜校過程中,村中曾出現一些消極言論,說什么:“男女青年混在一起,如果鬧出亂倫的丑事來,全村的聲譽就會被敗壞”;“女人讀書無用,只要學會做家務就可以了”;“男子參加夜校,將來會被拉去當壯丁打仗”,等等。這些言論對夜校很不利,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夜校老師為保護夜校這個宣傳陣地,堅決與各種謠言作斗爭,參加夜校的積極青年紛紛在大會上對各種流言蜚語進行批駁。群眾的思想覺悟普遍提高后,形成一股積極的政治力量,自覺起來宣傳辦夜校的好處,使該村的夜校越辦越好起來。

 

東區的陳村仔夜校,是全縣建立較早的夜校之一,全村青年男女都參加了夜校學習,其中的積極分子有陳良喜、黃瑞英等,后來陳良喜還被派到中區其連山夜校當教師。東區的甘霖夜校,是在青抗會成立后不久,由共產黨員支仁山、招離、王國強等人籌辦起來的。辦校之初,農民不理解辦學的目的和意義,產生了一些不正確的看法,男的抱著“少惹是非”的思想,多數不愿進夜校;女的因受封建勢力的束縛,不敢進夜校。一些思想反動的人,則到處散播流言蜚語,說讀夜校的人會被騙去做“豬仔”或被拉去當壯丁。由于這樣,初時進夜校的人很少。支仁山等對此現象作了分析,認為群眾尚未了解夜校的宗旨和好處,加上夜校的老師是外地人,不容易馬上打開局面;但是甘霖村人民歷來受剝削、受壓迫,很少有機會讀書,只要深入細致地做好啟發教育工作,群眾是會積極參加夜校的。因些,決定 依靠村中的積極分子來辦夜校。先把長工許旺和貧苦農民梁甫、梁汝宏、梁汝新、黃南保、黃桂、梁有,以及婦女積極分子吳嬸、梁玉英等組織起來,分成若干小組,分頭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發動群眾參加夜校。同時,夜校老師還主動與農民一起勞動,與戶主同桌共餐,隨時隨地向群眾宣傳抗日道理,把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深入淺出地向群眾解釋和宣傳。這樣,農民便漸漸覺得老師是可親可敬的,互相間建立了階級感情。此外,支仁山、何森、王國強等夜校老師,還在夜校張貼墻報,揭露日軍和漢奸賣國賊的種種罪行。經過一番努力之后,不僅參加夜校的人日漸增多,而且群眾的思想覺悟也有所提高,敢于同封建思想作斗爭。如吳嬸的丈夫在開始時聽說女人也要上夜校,便警告吳嬸說:“如果你上夜校,我就打斷你的腳骨!”但是,經過夜校老師和吳嬸的耐心說服教育,吳嬸的丈夫終于同意她參加夜校學習,并且允許吳嬸帶10多位婦女在自己的家里補習文化。在吳嬸的帶動下,不少婦女也沖破了封建枷鎖的束縛,紛紛加入夜校。附近的田寮、洋溢、水粉、大路前等村的群眾,也前來參加夜校學習。由于這樣,甘霖夜校的學員很快便發展到300多人,成為當時遂溪一間開辦得較早并且規模較大的夜校。

 

農村民眾夜校的不斷出現,引起了國民黨頑固分子的恐慌。當時,國民黨洋青區的頑固分子為了搞跨民眾夜校,指使泮塘村一些無賴之徒誣告青抗會辦夜校的人員“行為不軌”,上告到縣法院。黨組織派女積極分子黃琴出庭辯護,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駁斥原告,揭露頑固分子企圖破壞民眾夜校、破壞民眾抗日的陰謀,并列舉了民眾夜校從宣傳口號到教育內容都是宣傳抗日的事實,以正氣壓倒邪氣,迫使法庭只好草草收場。界炮鄉山家村李文龍,原是國民黨軍的連長,在湖南長沙被日軍打散逃回山家后,經常散播恐日論和投降論。青抗工作隊同他針鋒相對,大力宣傳持久戰等抗日道理。但他處處發難,說黃明德等夜校老師是共產黨,利用宗族關系煽動群眾不參加夜校,唆使一些落后群眾離開青抗老師;同時,在楊柑小學任校長的李品三也在山家村散播反共言論,致使山家村一度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之中。山家村的群眾怕李文龍等對黃明德老師下毒手,夜間總是帶著大刀、三叉、藤牌在黃明德的周圍睡覺,進行暗中保護。合溝村一些流氓也曾多次闖進課室,趕走老師,驅散學員,恐嚇屋主,強迫主人閉門遷校,否則放火燒毀房屋。面對這些阻力,夜校老師并不畏懼,而是繼續深入群眾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群眾的思想顧慮,并對蓄意破壞分子進行警告,排除阻力,使夜校在群眾的支持下繼續辦下去。

 

中共遂溪縣黨組織在興辦夜校,廣泛深入地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過程中,堅定地走革命知識分子與農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充分發動了群眾,使全縣廣大農村到處出現了夫妻、婆媳、兄弟、姐妹、嬸嫂齊上夜校的動人景象。泮塘村父老在全村大會上,訴說窮人沒文化、不識字的痛苦和困難,期望村中子弟珍惜時機,積極參加夜校學習。農村夜校興辦起來之后,老少齊集一堂,每天晚上,上識字課之前,先教唱幾支抗日歌曲,后上識字文化課,下課時再唱幾支歌才回家,學員在回家路上仍然邊走路邊唱歌。農村里的政治氣氛開始沸騰了起來,到處都可以聽到抗日救亡的歌聲。有的夜校還組織農村青年抗日宣傳隊,演出街頭劇,舉行抗日歌詠比賽,展出抗日連環畫、漫畫等。

 

為了適應農村工作迅速發展的形勢,遂溪縣黨組織強調青抗工作隊要加強政治理論修養,要求每個隊員都要學習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艾思奇著的《大眾哲學》。同時,還要注意在實際工作中培養一批農村知識青年,吸收他們為工作隊員,以充實夜校教師的隊伍。如被充實到夜校教師隊伍的有陳村仔夜校積極分子陳良喜等等。至1939年底,由青抗會派赴農村辦夜校的工作隊員達300多人,共辦起了80多所民眾夜校。
在辦夜校的同時,青抗會還發動農民建立了兄弟會、姐妹會、巡夜隊、幫工隊、兒童團等群眾組織,活躍農村的抗日運動。這些群眾組織作用很大,各村的農會、幫工隊、同心會可以直接組織群眾搞生產;巡邏隊則保護群眾的農作物,維護鄉村治安;婦女會發動婦女擺脫封建桎梏的束縛,參加了政治活動,解放了一批婢女;兒童團站崗放哨、送信,發現可疑分子即向村內發警號。有一次,老馬兒童團發現三個國民黨兵從楓樹向老馬村而來,便立即發出警號,大叫“牛吃薯啦,快趕牛呀!”村里群眾聽到警號后,立即把前來了解情況的支仁山、鄧麟彰兩位縣委領導人掩蔽起來,保護了革命同志的安全。當時,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兒童團組織有:洋青第八小學的少年先鋒團,團長陳偉榮;竹山少年兒童團,團長陳景春;泮塘少年兒童團,團長陳光榮;風朗兒童團,團長陳光;城內兒童團,團長李堅;山家新村兒童團,團長李炳聰;山家老村兒童團,團長李康生;山家東村兒童團,團長李亞甫等。

 

青抗運動在農村深入開展之后,出現了不少全家革命、全村一條心、成片紅的局面。如老馬村葉大茂一家,兄弟五人都參加了革命,母親吳大媽對革命做了很大貢獻,被稱為革命母親;斗侖村周維道的幾個子女都參加了黨組織;中區泥地的黃典伍是一位革命鄉長,他四個子女也都參加了革命。全村一條心的村莊也不少,當時西北區有200多條村莊,除四條村黨的工作人員不能隨便出入外,其他的都可以隨便出入。東區豐厚村靠近反動勢力最集中的赤坎,黨領導的武裝隊伍常到豐厚村一帶活動,許多后勤部門都設在東區,但一直沒有遭到敵人的破壞,原因是有廣大群眾的掩護和支持。

 

遂溪縣在深入開展青年抗日運動的同時,婦女抗日運動也進行得有聲有色。在青抗會成立后的第二個月,張雪馨、支秋玲、蘇少婉、王素如、陳少蓮、王秀貞、黃琴等一批女青年也發起成立了遂溪縣婦女抗敵同志會。她們與青抗會密切配合,按照黨組織的工作部署,踴躍到農村去,發動婦女上夜校,先在附城北門、西溪、桃溪辦了三間婦女識字班,每個班30至40人。隨后,她們與青抗工作隊一起深入到東區、中區、西區等地辦夜校。其中:蘇少婉到陳村仔辦夜校,全村300多人中就有一半群眾參加了夜校學習;支秋玲、陳少蓮、王秀貞等到其連山、竹山、泮塘等村辦夜校,與農民婦女一起勞動、交朋友,晚上為夜校上課,教唱抗日歌曲,還組織男女青年舉行了歌詠比賽等。大批婦女骨干通過夜校學習而得到不斷成長。當時在農村中建立的婦女組織有婦抗會、嬸嫂會、姐妹會、同心會等。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區就建立了10個婦抗會組織,其中:泮塘婦抗會30多人,文相婦抗會93人,其連山婦抗會約100人,竹山婦抗會90人,風朗婦抗會80人,百桔仔婦抗會20人,白骨仔婦抗會30人,深坭塘婦抗會20人,寮客婦抗會11人,馬群婦抗會10人。

 

在此期間,黨組織除了領導青抗會大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之外,還開展了其他各項抗日活動。如發動青抗會員寫慰問信,慰勉前線抗日將士;發動民眾抵制英美煙草公司的各種香煙(據說該公司資助日軍1000萬美元軍費);日軍侵占潿洲島后,又號召廣大青年參加抗日自衛團和加緊沿海一帶的抗日準備工作,并派出代表團慰問潿洲島的難民。此外,還參加遂溪各界“九一八”紀念大會,響應第九戰區“征募四百萬件棉背心”的倡議,大力開展征募寒衣宣傳和進行義演籌款等活動。

 

經過一系列的抗日宣傳活動,擴大了青抗會的影響,使青抗會組織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不久,遂溪青抗會相繼在附城、楊柑、洋青、豆坡、樂民、紀家、赤坎、大華、陳村、支屋、界炮、泮塘以及東海島、雷州城等鄉鎮建立了幾十個通訊站(亦稱“青抗分會”)。至1939年底,全縣青抗會員發展到了一萬多人,其中農民會員占90%以上,使青抗會在農村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組織民眾武裝 開展軍訓活動
遂溪黨組織和青抗會組織青抗工作隊到農村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宣傳抗日游擊戰爭思想,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為以后建立農村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做好準備。青抗會召開臨全大會時作出如下決定:(一)把無組織的農民組織起來,加以武裝;(二)改造和武裝原來的民眾組織,如國技館、合作社、娶妻會、兄弟會等;(三)幫助發展農民武裝;(四)武裝農民頭腦,組織青年農民學習毛澤東、朱德等人有關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思想和戰略戰術,用武裝抗日的軍事思想武裝農民的頭腦,鼓動廣大農民拿起武器抗擊日本侵略者。因此,青抗工作隊下到農村后,在辦民校過程中,積極進行民間槍支的普查登記工作,盡量把各鄉村的祖償公槍集中到青抗會手中,以便組織民眾抗日自衛隊、村隊、巡邏隊等形式的不脫產群眾武裝。同時,青抗會還派一批先進青年到國民黨軍駐地及地方武裝去受訓和掌握武裝。國民黨地方當局成立雷州抗日救國自衛團之后,于1938年10月,國民黨遂溪縣統率委員會在洋青成立了遂溪縣第八區抗日自衛大隊,進步青年周斌(周文熙,后加入中共)被任命為大隊長。大隊部設有一個30多人的脫產抗日自衛小隊,小隊長鄭世英(1939年加入中共),每個隊員都配備一枝七九步槍,有統一服裝。該大隊初時下轄竹山、文相、其連、泮塘等四個不脫產武裝中隊,共有200多人、100多枝槍。不久,仁愛鄉也成立了一個抗日自衛中隊。各保分隊長如下:其連山保分隊長陳希古;竹山保分隊長陳中寅;大氹保分隊長蘇福;文相保分隊長陳方、后陳益;外村塘保分隊(1939年4月增設),分隊長楊雷保。青抗會下鄉辦民眾夜校之后,又進一步廣集民間、宗祠的槍支,發動民眾參加抗日武裝。至1939年下半年,該區的抗日武裝又有新的發展,其中:其連山分隊擴大到50多人,步槍30多枝;文相分隊80多人,步槍20多枝;泮塘分隊30多人,步槍20多枝;風朗分隊20多人,步槍10多枝;竹山分隊50多人,步槍30多枝;大氹分隊20多人,步槍20多枝;外村塘分隊50多人。各分隊推舉有軍事常識的人擔任教員,進行隊列、武器常識、持槍、瞄準、射擊等課目的訓練,有時進行夜行軍、襲擊等演習。這是遂溪首支有民眾參加的抗日自衛隊。該區也有不少婦女參加了游擊小組。這些婦女游擊小組成員每人備帶一塊剪刀片作為自衛武器,配上袋套藏在身上,平時參與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搞情報工作,并要求戰時參加救護工作,甚至參與作戰。此外,婦抗會還組織婦女成立戰地救護隊,學習救急包扎等救護常識。通過多次的訓練和演習活動,大大提高了婦女對抗日武裝自衛的認識,同時使不少婦女受到了基本軍事常識的教育。1940年上半年在中區其連山成立了遂溪縣婦女工作委員會,鄧儉任書記,支秋玲、伍壅嫻為委員。其時,全縣各地在有青抗會活動的地方,均相繼組織了游擊小組等抗日武裝組織。

 

遂溪青抗會為了提高會員及民眾抗日武裝的軍事本領,先后組織了以下活動:
(一)平石門頭嶺大露營?!糎T〗1939年2月,中共遂溪中心支部和青抗會組織300多名青抗會員,到平石鄉附近的門頭嶺舉行大露營。這次活動設有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中共遂溪中心支部書記黃其江、青抗會總干事陳其輝、干事殷杰和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書記長司徒義。指揮部下設四個組,其中:政訓組由王國強、陳炎、周程負責;軍訓組由支仁山、招離、王秀貞、梁翠英負責;總務組由殷杰、王喬負責。除縣青抗會組織青抗工作隊員和部分農民青抗會員參加露營活動之外,王國強還帶領遂溪第七小學的部分進步師生參加,黃明德、唐多慧、沈漢英還回東海島動員小學教員沈斌、王玉顏、謝其樂等帶領覺民、新民小學的部分師生和一批青年農民參加。參加露營的青抗會員在遂溪縣城運動場集中,自備炊具、行李、帳篷等物品,到門頭嶺安營扎寨。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有:1、分組學習討論時事、抗戰形勢,討論在日軍進攻雷州半島和占領廣州灣之前,青抗會應如何搜集各地民槍,如何發動群眾捐款購槍,動員民眾拿起武器,做好武裝斗爭的各項準備工作。2、政訓組編寫大露營壁報,由王國強、支仁山、陳炎、支秋玲等撰稿。3、舉行篝火晚會,陳兆榮等會員表演了活報劇、啞劇等抗日文藝節目,如《放下你的鞭子》、《反抗》等。此外,還進行了軍事操練、實彈射擊、攻守訓練、游擊戰演習等。經過歷時三天的露營活動,使一批青抗會員和進步師生學習了基礎軍事知識,提高了武裝抗日的思想覺悟,加強了組織紀律性。

 

在這次露營中,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書記長司徒義趁機宣揚“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和“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等反共言論,鼓動青抗會員加入國民黨。中共遂溪中心支部書記黃其江和青抗會總干事陳其輝等對司徒義進行有理、有節的斗爭,從而使國民黨頑固派的陰謀不能得逞。
(二)同文嶺大野營。1939年4月,遂溪縣黨組織以青抗會的名義在西區同文嶺一帶組織了一次大野營活動。青抗工作隊、農村青抗會員和西區各地的大刀會、兄弟會、姐妹會等組織共1000多人參加,進行了實彈射擊、摸營演習等軍事訓練。野營結束后,山家夜校的老師從青抗會員中挑選一批積極分子,在新村、老村、東村分別成立了村隊,其中新村村隊長李華安,老村村隊長李紹香,東村村隊長李昌菊。三個村隊共100余人,新村村隊有18枝步槍,老村村隊有6枝步槍,東村村隊有10枝步槍。武器來源主要是通過“族老”把村中保存的槍支集中起來,另外用消費合作社的經費購買一部分。

 

(三)參加張炎學生隊。〖HT〗1939年7月,中共遂溪縣工委從青抗會員中選派60多人,到高州參加了抗日將領張炎組織的第四戰區南路特別守備區學生隊。這60多人中,有中共黨員40多人,其中有鄭仲玨、莊梅壽、陳宏柱、鄭光風、謝鼎、譚平貴、王椒園、陳偉榮等骨干,領隊人鐘如謀。在學生隊學習期間,共產黨員在學生隊中建立黨支部和黨小組,鐘如謀擔任黨支部副書記,鄭仲玨、鄭光風任黨小組長。黨組織在學生隊中實行單線聯系,并發展了一批黨員。學生隊主要是培訓軍事骨干,初期以政治訓練為主,后期以軍事訓練為主。這批黨員和青抗會骨干通過參加學生隊訓練,掌握了一定的軍事知識,為后來開展抗日武裝斗爭作了準備。

 

四、努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遂溪黨組織于抗戰初期重建以后,即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廣泛團結各界進步力量一致抗日,為青抗運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從而推動了全縣城鄉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形成。

 

當時,遂溪和廣州灣存在著三大地方勢力。陳學談是法國殖民者的“紅人”,擔任法租界廣州灣公局長的要職多年,操縱著廣州灣的治安大權,由于他有法國人做靠山,廣州灣內的各界人士都必須仰其鼻息,因此,廣州灣便自然成了陳學談的勢力范圍。而曾任國民黨廣東省參議員和省黨部干事,多年來一直操縱著國民黨遂溪縣黨部的高在湘,以及私梟出身并控制著遂溪地方政權的戴朝恩(諢號“鐵膽”),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和牟取個人利益,分別在遂溪圈出各自的地盤,并將所圈范圍的人劃為自己的派系中人(城月、沈塘一帶劃為“高”派,其他大部分地區劃為“鐵”派)。遂溪青抗會成立后,盤據遂溪的高、鐵兩派代表人物,為了收買人心和將全縣知識青年收歸自己的旗下,均借抗日之名竭力拉攏青年。在這種復雜環境下,遂溪黨組織遵循“ 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根據三個地方派別的具體情況,積極開展教育團結進步青年、爭取上層人物和鄉間紳士支持的統戰工作,以利于推動全縣城鄉抗日救亡運動的順利開展。“爭取上層,掩護下層,化阻力為助力”,這是中共遂溪黨組織進行統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在開展抗日運動中,遂溪黨組織首先做好地方勢力上層代表人物的統戰工作,爭取他們的支持,然后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去掩護黨組織在下層和廣大農村工作,如果下層出現阻力,便通過上層施加壓力,努力使阻力變為助力。因此,遂溪黨組織的統戰工作在全縣城鄉及廣州灣都開展得較為順利,并且收到較好的效果。 

 

在遂溪、廣州灣面臨淪陷的危難關頭,共產黨員黃其江、陳其輝等抓住高、鐵、陳三派代表爭權奪利的心理,串連遂溪、廣州灣一批進步青年,秘密商量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等問題。他們決定首先利用國民黨遂溪縣后援會和遂溪縣統率委員會的名義,組織下鄉工作隊,開展遂溪的城鄉抗日救亡運動,宣傳國共兩黨團結抗日的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同時針對當時遂溪的派別斗爭問題,發表了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捐棄前嫌,團結抗戰,以挽救國家危亡的宣言。在此基礎上,黃其江、陳其輝等進一步發動各界青年成立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在推薦確定青抗會領導機構的人選時,共產黨員黃其江、陳其輝、鄧麟彰、殷杰、王國強等參加了干事會,并安排了國民黨員周程、盧震、李品三、黃楓和進步青年陳炎等參加干事會,共產黨員陳其輝任總干事。因此,青抗會的領導權實際上是由共產黨人直接掌握了。
青抗會成立后,黨在遂溪的統一戰線工作主要是通過青抗會來開展,共產黨員陳其輝、殷杰在對國民黨遂溪縣當局和地方派別開展統戰工作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效果也較為顯著。當時遂溪的統戰工作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具有廣泛性。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中,除了漢奸賣國賊之外,凡是愿意抗日的各階級、各階層、各黨派、各地方派別(如高在湘、戴朝恩、陳學談等地方派別),都包括在統一戰線內。雖然有些人在大革命時期殺害過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但抗戰爆發后民族矛盾已成為當時的主要矛盾,這些人只要愿意抗日,共產黨人都和他們團結合作,共同抗日。因此,當時除了漢奸分子王英儒、周益和等人外,對其他愿意抗日的人士,中共黨組織都捐棄前嫌,盡量把他們爭取過來,共同對敵。二是沒有公開的國共合作組織形式??谷諔馉幊跗?,中共遂溪黨組織鑒于地方政治環境的限制,不便以公開的面目出現。但黨組織通過對取得合法地位的青抗會的直接領導,以青抗會的名義大力開展對遂溪國民黨黨、政和各地方派別勢力的統戰工作,成功地貫徹執行了黨的抗日主張和各項政策,有效地發動了廣大人民群眾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行列。三是巧妙地運用了既團結又斗爭的策略。黨組織在開展統一戰線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原則,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當時,國民黨頑固派對遂溪的進步力量采取各種手段進行壓制和打擊,對此,中共遂溪黨組織決不回避,而是針鋒相對地揭露頑固派反共反人民的行徑,以斗爭求團結,有效地維護了抗日統一陣線。

 

高在湘、戴朝恩、陳學談三個派別頭子為了爭奪地方的權益,既互相矛盾,又互相勾結和利用。高在湘常以國民黨的正統派自居,自稱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在抗戰初期,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和既得利益,公開表示抗日并一度支持遂溪青抗會。戴朝恩一貫頑固反共,抗日戰爭爆發后,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和既得利益,也表示抗日,并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支持過青抗會。陳學談在法租界廣州灣經營多年,在面臨廣州灣淪陷后其利益將遭嚴重損失的情況下,也表示抗日和同情青抗會的抗日活動。

 

遂溪黨組織針對高、鐵、陳三派頭目的個人動機,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策略。如高在湘自吹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和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黨組織便以抗日是捍衛民族獨立和利益的理由,促使他支持遂溪青抗會的抗日救亡活動。當時,黨組織通過青抗會安排周程、黃楓、蘇國鎏、唐欽明等人做高在湘的工作,消除他對青抗會受鐵派利用的疑慮,爭取他對青抗會給予支持。在對戴朝恩的統戰工作上,中共遂溪黨組織一方面抓住他為保住在遂溪和廣州灣的重大經濟利益,從主觀上同情抗日的心理;另一方面向他曉以民族大義,指出抗日是每個中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并利用戴與愛國將領張炎曾結拜為兄弟的關系,通過張炎去堅定戴對抗日的態度,爭取他對青抗會的支持。在對待陳學談的問題上,青抗會則利用法、日兩國在廣州灣的矛盾及其對個人利益得失的考慮,促使他反對日軍對雷州半島和廣州灣的入侵,支持青抗會在廣州灣的抗日救亡活動。

 

遂溪的統戰工作以鐵派為主要對象,因為鐵派是掌權的。遂溪黨組織在開展對三個地方派別上層人物的統戰工作中,把重點放在掌握遂溪地方實權的“鐵”派上。當時,中共遂溪中心支部有五名支委,便分工陳其輝、殷杰兩人負責做鐵派的工作。如此分工有其特殊原因。因為:戴朝恩自認為殷杰是他的親信和得力助手;陳其輝是第一區的人,屬鐵派控制的范圍,也被認為是鐵派的人,因而兩人都受到戴朝恩的信任。開展對鐵派統戰工作的有利條件:一是所謂鐵派勢力范圍內的進步力量大,共產黨員多,且負有主要職務,地位高。二是戴朝恩其人本質雖然反動,但在國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日的形勢下,他沒有公開表現反動。原因是發動和組織青抗會的共產黨員是秘密的,他還沒有察覺遂溪有共產黨組織的活動,所以把一些共產黨員當作是他的派系中人,在不少問題上往往給以支持。三是鐵派里面頑固勢力小、中間勢力大。四是戴朝恩表面上支持青抗會,公開表示抗日,其目的是為了與高在湘爭奪地盤,爭黨、政、文、財權,爭選票和爭人才。他見青抗會有這么多知識青年,并認為青抗會里多數是他的人,這一群體對擴大自己的政治資本很有利,因此他愿意為青抗會提供活動經費。青抗會的日常開支相當大,其中第一筆是工作隊的生活開支;第二筆是書店的補貼費,因為青抗會在遂城和寸金橋開辦兩間書店,用以銷售馬、恩、列、斯和毛澤東的著作及共產黨的報刊,為了擴大推銷,廉價出售,需要補貼;第三筆是農民夜校的課本費;第四筆是青抗會的公雜費、印刷費及駐會工作人員的生活費等。這幾項費用,合計每月要開支1000多元。1938年冬,工作隊開始下鄉后,當時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兩條:一是向私人募捐;二是在赤坎演出抗日話劇,義演籌款。這兩種籌款辦法,都得到兩派的支持,兩派都有人出面為青抗會向私人募捐。公演話劇時,高派的陳定清和周程上臺當主角。戴朝恩本人還出面為青抗會找免費劇院,他的許多親屬也都出來為青抗會派售戲票。1939年春以后,社會上的抗戰熱潮漸漸低落,以上兩種籌款渠道已難通行,青抗會的經費來源開始發生了困難。這時,陳其輝、殷杰兩人把經費困難的情況向戴朝恩反映,戴當即表示以后每月均由他個人按開支計劃給青抗會提供活動經費。由戴獨力承擔青抗會的活動經費,這種做法是否可行呢?中共遂溪中心支部為此召開專門會議進行了討論。會議認為,如果不接受戴的撥款,青抗會必將發生經費困難,農村工作及其他工作就難以繼續堅持下去;但如果接受了戴的撥款,他就會以此為由對青抗會進行控制,強行要青抗會充當其派別斗爭的工具,甚至替其干各種壞事。經過反復討論之后,會議最后決定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利用戴的錢開展革命工作,但決不能被他控制,決不能當鐵派的工具,更不能替鐵派干壞事。會后,殷杰把青抗會每月經費開支的計劃送給了戴朝恩。后來,戴便按月撥給青抗會1000多元。

 

國民黨遂溪縣長符麟瑞和縣黨部書記長司徒義對青抗會在農村辦夜校及在縣城、寸金橋開辦書店極為不滿,千方百計想搞垮青抗會。但是,由于青抗會有戴朝恩的支持,他們的心里有所顧慮,不敢輕易直接向青抗會開刀,只能在平時找機會向戴講青抗會的壞話,企圖拉戴和他們一起整垮青抗會。如他們拿著農民夜校用的課本《論持久戰》、《論新階段》去找戴朝恩,說這是共產黨搞赤化宣傳的證據,要求戴支持他們取締青抗會。中共遂溪黨組織知道此事后,立即安排陳其輝、殷杰先去做戴的侄子戴旭光及其堂弟戴朝鎏的工作,然后一起去面見戴朝恩,向戴介紹了夜校所用的《論持久戰》、《論新階段》這兩本抗日書籍的內容,說明這是教育和發動農民抗日救亡,是符合全民族的利益的,符麟瑞和司徒義企圖取締青抗會,目的是幫助高派去打擊鐵派。戴朝恩覺得有理,便把符麟瑞和司徒義找來,把他們訓了一頓,并警告他們不要陷害青抗會的青年。自此之后,符、司二人凡是到什么地方搬弄是非,黨組織都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他們,把這股頑固勢力孤立起來。在1939年的一年中,遂溪的頑固勢力無法拉攏戴朝恩來打擊青抗會。

 

遂溪青抗會在開展統一戰線工作中,自始至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正確地運用了又團結又斗爭的策略,既爭取和利用了地方派別上層人物對青抗會的支持,又排除了頑固勢力的種種阻撓,使青抗會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從而廣泛地團結了社會各階層人士,大大地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陣營。

 

五、打入國民黨鄉鎮政權
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書記長司徒義和縣長符麟瑞見無法拉攏戴朝恩一道破壞青抗會,便密謀耍出新花招,以鞏固國民黨的基層統治,更廣泛地發動民眾抗日為籍口,著手籌建鄉鎮政權(當時只有縣、區級政權,尚未建立鄉鎮級政權),妄圖用鄉鎮政權來控制青抗會在農村的活動。他們為了建立起為其所用的鄉鎮政權,定于1939年秋在麻章舉辦鄉政干訓班,并于事前張貼布告,公開向社會招聘培訓對象。

 

針對國民黨遂溪縣黨部和縣政府的這一舉動,中共遂溪縣工委決定將計就計,立即派人報名參加鄉政干訓班,以便盡可能多地把鄉鎮政權掌握在手中,從而掩護青抗會和共產黨組織在農村的革命活動。于是,縣工委在工作隊活動的區鄉中挑選了幾十名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報考參加了鄉政干訓班。初進鄉政干訓班的12名共產黨員,建立秘密黨總支部,黨總支書記何森,組織委員王福秋,宣傳委員王國強。中共遂溪縣工委給干訓班黨總支兩個任務:一是在干訓班中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用革命思想去教育群眾,批駁國民黨頑固派在干訓班里散布的各種反動言論;二是在干訓班中吸收進步學員入黨,發展黨的組織。干訓班中的中共黨總支認真執行縣工委的決定,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先后吸收一批進步青年加入了黨組織(該總支黨員后來發展到40多人)。干訓班將結束時,高派骨干黎鳴岐在班中大講三民主義,說什么一國之內只有一個主義、一個領袖,強調每個學員都要參加國民黨,才給予分配工作。對此,干訓班黨支部領導學員同遂溪當局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與此同時,遂溪縣黨組織還派殷杰等人到高州向國民黨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張炎反映情況,請張炎出面支持。張炎隨即找國民黨遂溪縣長符麟瑞,促使國民黨遂溪縣當局取消不合理的規定,大膽任用抗日青年。由于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使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學員被派到鄉鎮政府去任職。結果,國民黨遂溪縣當局苦心建立起來的鄉鎮政權,大部分都掌握在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的手中,成為“白皮紅心”的政權。其中:陳開濂任界炮鎮長、張鴻謀任副鎮長兼自衛隊長,陳榮典任隊副,潘立中任服務員(文書);王國強任黃略鄉副鄉長,陳同德任自衛隊長,陳錦文為服務員;陳兆榮任志誠鄉鄉長,陳良喜任副鄉長;招離任北靖鄉鄉長,房啟章任副鄉長,陳柳文為服務員;陳章任其連鄉副鄉長;宋禹任洋青鄉鄉長,鄭德瑤(鄭世英)任副鄉長;陳德生任義和鄉鄉長,陳成吾任副鄉長;陳汝翼任楊柑鎮副鎮長,梁志遠任服務員;曾惠清任城里鄉自衛中隊長;支立臣任支屋鄉鄉長;李繼松任下洋鄉鄉長;梁喬棟、蘇良分別任豆坡鄉和深溝鄉服務員;李炳麒、張鴻洲到山家鄉任職;陳醒亞任北坡鎮副鎮長(未到職即被黨組織調往化縣)。此外還有一些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擔任了保、甲長之職。

 

這些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到鄉鎮政府任職后,本著廉潔奉公、節約愛民的精神,先后廢除了除市面捐外的其他苛捐雜稅,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共產黨組織掌握了這些鄉鎮政權之后,主要開展了如下幾項工作:(一)維持社會治安,調解民間糾紛;(二)保護黨組織和革命人員的安全;(三)搞好統戰和群眾工作;(四)為群眾減輕各種不合理的負擔。
第二節 堅持貫徹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一、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斗爭
日軍占領武漢、廣州后,隨即對其侵華戰略作了調整,停止對正面戰場的戰略性進攻,將其主要兵力用于打擊敵后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而對國民黨則由以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轉變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這一變化,導致了國民黨統治集團抗戰態度的進一步分化。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將其政策的重點,從對外轉向對內,制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隨后陸續秘密頒布《限制異黨活動辦法》、《淪陷區防范共產黨活動辦法》、《異黨問題處理法》等,企圖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力量加以限制、打擊和消滅。同年11月,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進一步作出了“軍事限共為主、政治限共為輔”的決定。1939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在全國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面對這種形勢,中共中央明確提出“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要求國民黨停止各種限制、排擠、污蔑、迫害抗日部隊和共產黨的行為。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發出《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大政治口號。為正確開展反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斗爭,中共中央提出了又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政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根據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要求全黨堅持抗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時局向有利于抗戰的方向發展。

 

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很快波及華南。1939年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的“限共”政策,3月間就由到渝參加會議的伍智梅(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等在廣東傳達貫徹。頑固派的活動逐步加緊,于4月間改組了第四戰區政治部,由反共分子邱譽任主任,排斥、打擊在政治部第三組工作的共產黨員,尚仲衣、石辟瀾、孫大光等被免職。隨后,各地傾向進步的縣長陸續被撤換。是年11月,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陳誠抵韶關,“大唱反共、反八路軍”的調子,攻擊八路軍“游而不擊”,“延安無一傷兵”,還說“華北背包袱打游擊的都是國民黨員,不是共產黨員”,聲稱要“嚴防共黨活動”,要對共產黨實施“法律制裁”。反共頑固派在廣東的活動,更加有恃無恐。反共聲浪在廣東各地迅速蔓延。
在遂溪,頑固派首先將矛頭指向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對青抗會加以迫害甚至企圖取締。為此,中共遂溪縣黨組織采取了一系列的斗爭措施。

 

(一)利用《青年陣地》同頑固派作斗爭
1938年8月28日,青抗會干事會決定在《南路日報》開辟《青年陣地》副刊(三日刊),作為青抗會的機關刊物,宣傳抗日救亡,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肚嗄觋嚨亍酚筛墒聲墒玛愌棕撠熅庉?,鄭體詩負責校對。

 

《青年陣地》于1938年9月3日出版第一期,該期載有吳定瀛刻的版頭畫、編者的發刊詞、青抗會成立大會宣言、陳其輝和黃其江在成立大會上所作的報告等。以后各期的作者主要有:黃其江、陳炎、王國強、唐才猷、鄭體詩、鄭光海、張鸞玲、招離(木刻畫作者)、吳定瀛(木刻畫作者)、黃明德、鄧麟彰、沈漢英、殷寶田、陳兆榮、莫懷(文言文作者)、何森、支仁山、王福秋、曾錫駒等?!肚嗄觋嚨亍穲猿謭F結抗戰的辦刊宗旨,其中有一期發表了鄭光海寫的一篇介紹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文章以及吳定瀛的木刻畫《毛澤東像》,很受廣大讀者歡迎,但卻遭到國民黨??悼h黨部書記長李祖舜的惡意攻擊。《青年陣地》還有一期刊出了編者的《回顧與希望》一文,回顧了創刊以來的工作,對作者和讀者提出了一些希望。后來,香港某報發表了一篇評述文章,在談及《南路日報》時說該報的副刊《青年陣地》辦得很有出色,很有吸引力和影響力?!肚嗄觋嚨亍纺艿玫竭@樣的好評,都是青抗會堅持進步、共同努力耕耘的結果。該刊出版約100期后,改為周刊,并由王國強任編輯。
1939年秋,國民黨遂溪縣長符麟瑞以青抗會出版《青年陣地》有異黨言論為由,企圖禁止繼續出版。對此,中共遂溪縣工委派王國強、王福秋、殷英、王喬等前往縣政府與符麟瑞交涉,進行說理斗爭,并取得了斗爭的勝利。但是,由于形勢不斷惡化,《青年陣地》在繼續辦了一段時間之后,最后被迫停刊。其后,青抗會又于1939年9月16日開始出版小報型半月刊《新南路》,繼續利用報刊宣傳抗日。

 

(二)召開西田武裝動員大會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為了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和爭取時局的好轉,發表了《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公開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三大政治口號。其時,中共遂溪縣工委針對國民黨遂溪縣反動當局積極反共和極力破壞青抗會的情況,決定以黨組織控制下的遂溪縣第八區民眾抗日自衛大隊的名義,在第八區西田村舉行“遂溪縣民眾抗日自衛武裝動員大會”。

 

事前,遂溪縣工委委員、青抗會總干事陳其輝等人赴第八區進行籌備工作,通過遂溪縣第八區民眾抗日自衛大隊公開發函,邀請全縣各地的民眾自衛武裝隊伍和青抗會員、抗日少年先鋒隊骨干、部分學校師生以及廣西學生軍等前來參加大會。此外,陳其輝還在其連山青抗通訊站召集卜國柱、支秋玲、陳章等人開會,傳達中共遂溪縣工委的有關指示,分工由卜國柱主持大會,陳章負責其連山等村群眾的動員、籌糧及會場布置、治安等工作,支秋玲負責后勤接待??h工委指示其連山、竹山、洋青等村的黨支部密切配合,積極發動群眾捐獻大米、番薯、南瓜等食物,以便在大會期間能保證糧食供應。洋青、其連山一帶群眾的積極性很高,紛紛把家里僅有的一升米、一只南瓜、幾斤番薯都捐獻給大會。

 

1939年9月下旬某天下午,各地的鄉村青抗工作隊、青抗會員和縣、區民眾抗日自衛大隊(共2000多人,配備步槍、大刀、三叉、紅纓槍等武器),以及洋青周圍小學的師生、各村莊的群眾和廣西學生軍(100多人)等共約一萬人,陸陸續續會集到西田村。殷英、唐才猷、支仁山等由縣工委委派前來秘密指導大會。會場設于西田村祠堂前的一片空曠地上,晚飯后正式開會。大會開始時,先由卜國柱點名檢查各地來參加開會的隊伍,繼由其連山村的群眾向東放了十八響土鐵炮(意為向東洋鬼仔開炮)。卜國柱致開會詞后,第八區民眾抗日自衛大隊長周文熙(周斌)接著演講,向大家闡述當前的抗戰形勢,指出雷州半島正面臨淪陷的危險,號召遂溪及雷州半島人民團結起來,武裝起來,反對投降、分裂,堅持團結抗戰,共同消滅日本侵略者。周文熙的講話,引起會場上爆發出一陣陣掌聲和口號聲。隨后,婦女代表(黃琴)、農民代表相繼登臺講話,控訴日本侵略者殘酷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揭露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陰謀,宣傳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英勇抗日的事跡,動員廣大民眾團結和武裝起來,支援抗日前線,投身抗日隊伍,將抗日戰爭進行到底。國民黨遂溪縣第二區的代表也在大會上講了話。

 

代表發言完畢后,接著由演劇隊作化裝表演。在一個節目中,招離化裝成蘇聯人在臺上演講,另一個人化裝成翻譯,向大家宣傳蘇聯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聲明蘇聯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反對侵略的人民,是支持中華民族的正義戰爭的,中國人民是一定會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的。他們一唱一和,演出很成功。陳兆榮在另一個節目中,化裝成東北人,表演了在東北淪陷后,人民備受日軍的蹂躪,被迫到處流浪,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隨后,各地的群眾團體還進行了歌詠比賽,公開演唱了《大刀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會場很熱鬧,群眾的抗日情緒很高。最后,各地的抗日自衛武裝隊伍和兒童團還作了隊列和一些軍事技術表演,接受大會的檢閱。第二天,各地自衛武裝隊伍集中進行攻防、偷襲、瞄準等訓練活動。各隊分散活動時,其連山、文相等村自衛隊拉到泥地進行了實彈射擊等訓練。

 

這次武裝動員大會,規模比較大,在遂溪縣以至廣東南路地區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時,正值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加緊制造反共磨擦的時刻,這次大會對于堅定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決心和信心,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

 

(三)集會歡迎愛國將領張炎
1939年春,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書記長司徒義和縣長符麟瑞就陰謀解散遂溪青抗會。為此,中共遂溪縣黨組織派殷杰等人前往高州,向主張抗日愛國的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張炎將軍請愿,請他支持遂溪青抗會。張炎熱情接見了殷杰等人,稱贊遂溪青抗會工作成效顯著,表示一定支持和保護遂溪青抗會。隨后,張炎在許多場合稱贊遂溪青抗會,令遂溪的國民黨頑固派對解散遂溪青抗會有所顧慮。1939年冬,國民黨頑固派進一步制造反共磨擦,在此形勢下,張炎繼續堅持團結抗日的主張,支持進步力量,支持遂溪青抗會。
1939年11月,張炎親自率領南路特別守備區學生隊前來遂溪作軍事訓練,借此表示支持遂溪青抗會。其時,遂溪青抗會組織了遂溪和廣州灣1000多名青年在赤坎寸金橋廣場集會,歡迎張炎將軍及其率領的學生隊,以表示遂溪、廣州灣人民對張炎堅持團結抗戰的擁護和支持。大會先由大會主席陳其輝致歡迎詞后,接著請張炎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說。他表示:要堅持團結、反對分裂,要堅持抗戰、反對投降,要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如果日軍敢于入侵南路,他誓與南路父老、兄弟、姐妹共同抗敵,誓與國土共存亡。張炎的演說,贏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但參加大會的廣東第八行政區專員鄧世增講話時,講的都是國民黨頑固派的濫調,聽眾則以沉默回答了他。這一鮮明的對比,表明了人民群眾對團結抗戰的擁護和對分裂投降主義的反對。大會之后,遂溪青抗會屬下的“七七”劇團在露天舞臺演出了《夜之歌》、《死里求生》等獨幕劇。這次活動,給張炎和他的學生隊鼓舞很大,遂溪和廣州灣的青年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四)慰勞抗日前線將士
1939年冬,日本帝國主義瘋狂地擴大侵華戰爭,將戰火蔓延到廣東南路地區。11月,日軍攻陷欽防,大舉進犯邕寧,原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抗日將領蔡廷鍇率部英勇抵抗。中共高雷工委決定組織遂溪和廣州灣各界人民慰勞團,前往欽廉前線慰勞蔡廷鍇將軍及其所部,從而鼓勵前線部隊繼續抗戰,激勵后方人民進一步支援前線。高雷工委通過遂溪中心縣委將勞軍任務交由遂溪青抗會去完成。

 

在遂溪青抗會擔任總干事的陳其輝和干事王國強等共產黨員負責籌組慰勞團,向遂灣各界人民發出倡議,大力宣傳欽廉前線抗日將士英勇作戰事跡,廣泛征集慰勞品和發動寫慰勞信。其時,正值寒冬,前方將士給養不足,生活困苦。青抗會發出倡議后,各界人民紛紛響應,在短短數天內便獻捐了大批寒衣和慰勞品。

 

欽廉前線慰勞團由陳其輝為團長,王國強為秘書長,陳善良、韓天態、黃琴、陳秀珍、洪天道、周蓮旋、李炳榮、王素如、陳玉河、黃瑞英以及農民代表等20多人組成。慰勞團一組成,就仿效戰地服務團的做法,過著嚴格的軍事生活。團內建立黨團支部,有嚴格的組織紀律。1939年12月24日上午,廣州灣和遂溪的文化界在赤坎同樂戲院舉行“歡送遂溪青抗會慰勞團暨廣州灣救護隊大會”。會后,慰勞團和救護隊肩負行李、慰勞品和藥品等從廣州灣出發,步經遂溪縣城,傍晚抵達廉江縣安鋪鎮。鎮內國民黨的軍隊早已撤走,學校停課,商店閉門,敵機不時地轟炸,人心惶惶。留在鎮內的少數鄉兵,在街上巡邏,所有居民,早已疏散到他鄉,鎮內冷冷清清。慰勞團在一間商店的空房里住下,第二天沿著已被破壞了的公路,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在太行山上》向廉州城進發。抵達合浦縣時,剩下的是一座空城,國民黨的正規軍早已撤退,城內只留有少數警察在維持秩序。

 

慰勞團住進學校不久,即有合浦縣政府的王秘書和新聞記者進來。那位王秘書知道是遂(溪)灣(廣州灣)慰勞團的,開口便說:八區專員公署和合浦縣政府接到遂溪縣政府的電報,要遂灣慰勞團速返遂溪,不準去欽防前線勞軍。對國民黨頑固派這一手,慰勞團早已有思想準備,當即嚴正地向王秘書指出:慰勞團是代表遂灣各界人民去前線勞軍的,任何人都不應加以阻撓。那個王秘書又說:八區專員公署和合浦縣政府也都不準許你們去前線勞軍,要你們迅速離開合浦城。但慰勞團決不退讓,堅持一定要去前線勞軍。

 

國民黨合浦縣政府迫于無奈,只好同意慰勞團的要求,但卻附帶上一條禁令,不準慰勞團在去前線的途中對群眾和戰士搞“赤化”宣傳。對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團結的險惡用心,慰勞團狠狠地給予了駁斥。

 

慰勞團途經張簧,抵達靈山縣城時,國民黨頑固派還遣人跟蹤和監視。靈山縣政府也想干擾,但慰勞團經過說理斗爭,很快便接到蔡廷鍇將軍歡迎慰勞團到他司令部去的通知。慰勞團打著紅旗,抬著慰勞物品,抵達靈山縣六峰山蔡廷鍇的司令部。蔡廷鍇在司令部巖洞的大廳迎接,并和慰勞團全體人員一一握手。在熱烈的掌聲中,慰勞團向蔡廷鍇獻錦旗,贈送慰勞品,致以崇高的敬意。蔡廷鍇獲悉慰勞團在途中受阻表示憤慨,并對慰勞團表示謝意。
第二天,慰勞團即深入連隊開展勞軍活動。在10多天的勞軍活動中,慰勞團為戰士縫洗衣服,代戰士寫家書,教官兵唱抗日歌曲,與戰士們促膝談心,問寒問暖,與戰士交朋友,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同時,慰勞團還對附近的居民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政策,鼓勵群眾支援抗日軍隊,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當慰勞團要離開部隊時,官兵們依依不舍,留下了難忘的惜別情誼。

 

(五)創辦《老百姓》刊物
1940年初,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創辦機關刊物《老百姓》。該刊物面向農民,刊頭“老百姓”三個字也是出自黃略村農民王勤生之手?!独习傩铡吩趧摽瘯r,便在發刊詞中表明了該刊的政治立場,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
老百姓天不怕,老百姓地不怕。
老百姓神不怕,老百姓鬼不怕。
老百姓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怕!
日本仔來也不在話下,何況國民黨反動派?
總之一句話:老百姓啥也不怕!
……不相信嗎?就請瞧事實吧!我們老百姓從來不講大炮話。
……老百姓要講話,老百姓要有權。
老百姓要管理天下,誰講老百姓從來只能耕田種莊稼?
《老百姓》是一種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具體編輯和發行工作由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宣傳部長陳華和王喬負責。該刊物的宗旨是宣傳時事和黨的政策、路線,擁護團結抗日,反對投降、分裂。文章的形式多種多樣,通俗易懂,說理深入淺出,并且多數是利用問答對話的形式,以適合農民閱讀,很受群眾歡迎。但由于政治形勢所限,該刊只出版三期便于同年7月被迫???。

 

(六)散發革命傳單和開展罷課斗爭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3月,中共遂溪縣委根據南路特委的統一部署,布置各地黨支部把八路軍總部有關抗議國民黨軍隊政治部污蔑八路軍“游而不擊”的傳單,散發到遂溪城、廣州灣和遂溪縣政府所在地黃略村等地,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動面目,教育全體黨員警惕反共逆流,并采取各種形式開展反逆流斗爭。4月,高州學生隊的共產黨員周崇和、文允武二人,因散發傳單而被捕。中共遂溪縣委組織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遂溪青抗會代表團,由團長王國強帶領前往高州,向羅翼群、張炎請愿,要求無條件釋放周、文二人。

 

1940年4月起,中共雷州師范支部(當時校址設在遂溪第四區古廬山村)領導師生開展反對學校反動當局禁止學生宣傳抗日,無理開除學生的斗爭。在該校讀書的共產黨員金耀烈、翁澤民、陳理祥和進步學生唐慶時等利用墻報和讀書會,進行抗日宣傳和反對國民黨的投降反共政策,被反動校長鄧時樂、訓育主任劉鐵成開除出校。隨后,雷師黨支部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組織全校學生罷課,強烈抗議鄧時樂等人貪劣失職和無理開除學生。次年秋,遂溪縣黨組織再安排一批黨員考進雷師,繼續領導學生開展斗爭。10月,斗爭再次進入高潮,學生到校部請愿時與頑固分子發生沖突,庶務姚子樹開槍恐嚇學生,斗爭進一步激化。事后,鄧時樂、劉鐵城、姚子樹被迫辭職或被撤職。11月中旬,鄧時樂引兵包圍雷師,黨支部書記梁和、委員全國明等9名學生和進步教師李昭偉被拘捕,次日被開除出校。

 

(七)召開反汪大會
國民黨頑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后,遂溪國民黨當局大造反共輿論,將矛頭對準遂溪青抗會,揚言要解散青抗會,企圖將遂溪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鎮壓下去。面對時局的不斷惡化,中共遂溪縣委根據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決定以遂溪青抗會的名義舉行一次聲勢浩大的反汪大會,進一步宣傳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政治主張。

 

1940年4月4日晚上,遂溪青抗會在中共遂溪縣委的領導下,在國民黨遂溪縣政府所在地黃略村舉行反汪大會。參加大會的有東海島覺民小學、新民小學和遂溪第七小學、南強中學的愛國師生,東海島、太平、赤坎、西營等地的部分農民群眾,遂溪東區的群眾、黃略村的全體青抗會員、遂溪各地青抗會員代表和遂溪各區的農民群眾代表,共7000多人。與會群眾手持大刀、長矛、三叉、木棍、盾牌、土槍,婦女救護隊臂佩紅十字袖章,兒童團肩托紅纓槍。

 

大會由王國強主持。大會主席陳其輝宣布開會理由后,接著由中共遂溪縣委副書記鄧麟彰登臺演講,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反共投降陰謀,號召人民團結起來,打倒漢奸賣國賊汪精衛,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黃明德登臺用哭“東海嫁”的形式痛斥了新上任的反動縣長陸匡民:“姓陸縣長名聲臭,全縣人民氣難消;投靠漢奸反抗戰,枉吃人民餉和糧?!秉S琴代表婦女界在會上發言,憤怒聲討了漢奸賣國賊的罪行,揭露頑固派制造反共磨擦,遂溪縣當局企圖解散青抗會,破壞團結抗日的陰謀,宣傳共產黨的“三堅持三反對”政治主張,并申明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衛斗爭原則。新任國民黨遂溪縣黨部書記長林景仁大唱反調,在會上散播“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等反共言論。共產黨員、農民代表陳明景上臺講話時,痛罵漢奸汪精衛,并揮刀插在臺上說:“誰敢解散青抗會,我就對他不客氣!誰反對共產黨,我就同他拼命!”這時,群情激憤,口號彼伏此起,林景仁等頑固分子被嚇得慌忙離開會場。自由演說時,不少青抗會員代表紛紛登臺演講,憤怒聲討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的行徑,宣傳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分裂倒退的主張,抗議國民黨遂溪縣政府企圖解散青抗會。當夜,國民黨遂溪縣政府調兵到黃略,在村內外加強警戒,以防止參加大會的群眾暴動。

 

黃略反汪大會后,中共東海島支部根據遂溪縣委的部署,也在東山圩舉行了抗日反汪大會。參加大會的有西山、調文、東參、西坑、大塾、龍灣、山內、三明、邁旺、三盤等10多條村莊的群眾和覺民、新民、海文小學師生共數千人。他們手持大刀、斧頭、木棍和土槍,抬著用繩捆綁著的日本兵和汪精衛的畫像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汪精衛等口號。

 

二、轉變斗爭方式 鞏固和發展黨組織
中共遂溪縣委在黃略等地以反汪的名義召開群眾性大會,同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這一斗爭,一方面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團結抗戰的迫切要求,顯示了抗日民眾的威力;另一方面,使一直處于秘密狀態下的中共地方組織有所表面化,引起了國民黨遂溪縣當局對中共及其領導的青抗會的極度顧忌。1940年5月,國民黨遂溪當局勒令解散遂溪青抗會,并通緝一批共產黨員和青抗會骨干分子。

 

由于形勢的迅速惡化,中共遂溪縣委隨即采取應變措施,采取了政治上堅持斗爭,組織上進行撤退轉移,以保存、發展力量的方針。一方面把暴露身份的干部調往外縣,如:王國強到信宜,陳其輝到電白,鄧麟彰到南路特委機關,陳兆榮、周斌到化縣,陳醒亞到茂名,陳醒吾到梅菉等;另一方面,青抗會的組織形式必須立即改變,學校里的青抗會員可組織“讀書會”,在廣大農村中的青抗會員則以“幫工會”、“護貧會”、“娶妻會”、“功夫館”、“大話館”、“田頭屋”等形式進行隱蔽活動。斗爭形式進行及時調整之后,中共遂溪黨組織得以了進一步鞏固,不因出現反共高潮而被削弱;同時,這時的農村中還出現了一些小領袖,如梁汝新、馬如杰、鄒文西等,他們在群眾中都很有威信,是村中的“革命紳士”,與反動紳士可以分庭抗禮。

 

遂溪青抗會雖然被國民黨頑固派強行解散了,但是,遂溪青抗運動所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和抗日救國等革命思想,已在遂溪的廣大城鄉以至南路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青抗運動中,對于建立農村根據地、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等問題,遂溪黨組織已作了初步的探索并進行了積極的準備。事實證明,1943年雷州半島淪陷后,中共遂溪黨組織在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以及后來的解放戰爭中,都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有堅強鞏固的革命根據地。
遂溪黨組織領導的青抗會和青抗運動,在當時的廣東來說,其規模和影響是僅次于廣東抗先隊的。但是,它也有明顯的不足,主要是工作開展得不夠平行,黨在遂溪縣南部、西南部和中部一些地區的工作還不夠深入。在當時的有利形勢下,黨組織是可以動員更多的知識青年下鄉的,甚至可以動員外縣的知識青年到遂溪工作的,但由于經費上客觀條件的限制,加上擔心外縣人的語言不通,拒絕了一些要求來遂溪工作的革命青年,至使抗日救亡運動的廣度和深度還未達到更高的要求。
從1940年初到1942年底,全國的政治形勢處于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之中。這段時間,中共遂溪黨組織的任務和工作方針相應作了調整,革命斗爭由公開轉為秘密。1939年11月,中共廣東省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鞏固黨的組織為中心任務;制定了政治上進攻,組織上保密,實行組織工作向群眾工作轉變的方式和策略;要求克服右的傾向和防止“左”的言行。1940年2月,南路特委書記周楠在高州召開各縣領導干部會議,傳達中央及省委的指示,并根據廣東南路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隱蔽、鞏固”的四字方針,要求黨組織一方面發動群眾和利用統戰關系,同國民黨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一方面將組織隱蔽起來,進行鞏固,以應付突然事變。這時公開的口號是:三堅持三反對。一些公開反對國民黨的傳單一般不再散發,只能秘密散發一些《新華日報》等。當時局逆轉時,中共中央于1940年4月指示廣東:“必須認識時局的嚴重性,糾正對廣東環境特殊的樂觀估計,迅速采取辦法以保存黨的力量,縮小各級領導機關至短小精干的程度”。周恩來也指出:“領導機關要隱蔽起來,干部要職業化,隱蔽在群眾中?!?月4日,毛澤東明確指出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方針是“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1941年皖南事變后,中共遂溪黨組織在貫徹“隱蔽、鞏固”方針過程中,重點抓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黨員活動方式、工作作風要徹底改變。要停止一切容易引起黨組織暴露的政治口號和政治活動,以社會化、群眾化的形式出現,并按照周恩來提出的“三勤”(勤學、勤業、勤交友)要求,在社會化的職業掩護下多交朋友,多做群眾工作,多做統戰工作,多接觸國民黨的上層人物,切實轉變活動方式,避免暴露。二是在政治上已經暴露,或被國民黨當局懷疑了的共產黨員要盡量安排撤退。在這一原則要求下,中共遂溪黨組織先后安排了一批黨員骨干撤離遂溪,如殷杰撤到粵北,唐才猷、陳明景撤到合浦,莫懷撤到廉江,鄧麟彰撤到茂名,黃明德、王福秋撤到化縣,陳兆榮、支秋玲撤到徐聞,等等。這些人員撤離遂溪是一種積極的撤退,一方面避免了敵人的破壞,保存了革命力量;另一方面加強了外縣外地中共組織的干部力量,開辟了新地區的工作,有的成為當地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如:1940年2月唐多慧、莫懷分別任中共廉江縣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黃其江調任中共合浦中心縣委書記;6月陳醒亞調任中共茂名縣委書記;7月王國強調任中共信宜縣特支副書記,12月任書記;1940年5月陳其輝到電白縣負責黨組織領導工作,9月任中共電白縣特支書記;8月周斌任中共化縣特別支部宣傳委員;12月黃明德調任中共化縣特支書記,等等。遂溪黨組織在這段執行撤退隱蔽方針時期,不但鞏固了黨的組織,而且還開辟了很多新村莊,因為有不少共產黨員通過親戚朋友隱蔽到新的村莊去,在新村莊中發展了黨員,建立了基礎。當時東區的豐厚村被稱為“小延安”,這里的群眾基礎非常好,黨組織在村中辦班,群眾主動站崗放哨,黨組織在這里感到很安全。盡管在這個時期出現過一些問題,國民黨曾包圍過革命村莊,有的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捕坐牢,甚至被殺害。

 

遂溪的共產黨員較多,并在青抗運動高潮中發揮了先鋒帶頭作用。由于黨組織的保密工作做得好,這些黨員的政治面目絕大部分沒有暴露,這對于堅持原地工作較為有利。當時,大部分留在本地區堅持斗爭的黨員和干部,一方面改變活動方式,鞏固黨的組織;另一方面把工作伸展到新的村莊壯大和發展了黨的組織。如:中區的泮塘黨支部、文相黨支部、風朗黨支部先后發展了42人;東區于1940年后成立了一批黨支部或黨小組,共發展黨員50多人;西區共發展黨員100多人,其中女黨員11人;西南片發展黨員10多人;沈塘片建立了一批黨支部,共發展黨員50多人;太平一帶發展黨員50多人;東海島的黨員增至40多人。
1941年1月,遂溪黨組織根據撤退干部后的情況變化,對各級領導機構作了調整。這時,中共遂溪縣委書記支仁山,委員唐多慧(管組織),陳恩(當時任中共南路特委青年干事,由特委安排參加遂溪縣委、兼管宣傳工作),縣委青年干事莊梅壽,婦女干事鄧儉。各區的區委書記:東區委書記沈斌,中區委書記沈漢英,西區委書記陳熙古。紀家、樂民、沈塘片的黨組織分別由李曉農、唐勤、洪榮等人負責。

 

中共遂溪黨組織由于在青抗時期在廣大農村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與農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階級感情,因而在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高潮下并沒有受到嚴重的影響和損失,這在南路地區以至廣東來說是較為少有的。1941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張文彬到南路檢查工作,對遂溪黨組織的建設工作給予了肯定,他指出:廣東如果有十個縣像遂溪黨組織有這樣好的農村基礎,整個廣東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從張文彬的評價中,可以看出遂溪黨組織的建設工作是很有成績的。

 

三、審查教育黨員和純潔鞏固黨組織
中共遂溪黨組織,是在抗戰初期重建,并在公開的抗日救亡運動中發展起來的,黨組織比較年輕,尚未經過艱苦的磨煉,在國民黨反共高潮的逆境下能否經受嚴峻的考驗,這是遂溪黨組織當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1941年5月,中共南路特委對南路地區黨組織進行了調整,決定撤消原各縣委,成立雷州、高州、合浦三個中心縣委。雷州中心縣委統一領導雷州半島各縣的黨組織,由南路特委書記周楠兼任中心縣委書記,陳恩任中心縣委副書記,委員支仁山分管遂溪工作,唐多慧負責???、徐聞工作。雷州中心縣委成立后,遂溪東、中、西三個區委在中心縣委以至南路特委的直接領導下,于1941年下半年起至次年初,對全縣黨員進行審查和開展階級教育、形勢教育、黨性黨紀教育、氣節教育等工作。當時,首先集中區級以上的黨員干部到廣州灣參加南路特委舉辦的訓練班學習,繼而先后在遂城長毛庵、赤坎陳屋港村、顏村(鐘江家)、吳村(唐才猷家)、楊村(吳定瀛家)等地舉辦黨訓班,對各區委、支部負責人和黨員骨干進行訓練教育。隨后,各區委按照雷州中心縣委的布置,分別在老馬、西田、豐厚、鴨港、寇竹渡等地舉辦農村黨支委、黨員訓練班。在開展黨員教育中,尤其強調黨員要保持革命者的氣節,對黨忠貞不渝,不暴露和破壞黨的組織,甘愿為保存、鞏固黨的組織而英勇犧牲。在開展審查黨員工作中,根據廣東省委的要求,要在政治上弄清楚每個黨員,看是否內奸分子,政治上可不可靠;同時審查是否符合黨員的條件。但重點是審查黨員是否內奸分子,是不是對黨忠誠。通過對黨員的審查,從政治上弄清問題,達到對外能隱蔽,對內能鞏固的目的,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1942年 6月,中共南路特委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在全黨進行整頓三風〖ZW(〗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ZW)〗學習運動的指示》,在中共粵南省委組織部長王均予的主持下成立特委中心學習組,組織各縣委領導成員在赤坎沙灣學習延安整風文件。其時,陳恩參加特委中心學習組,支仁山、唐多慧、沈漢英等人組成雷州中心縣委學習組。隨后,雷州中心縣委學習組組織遂溪各區委成員進行學習。這次整風學習,主要是聯系實際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加強黨性教育,反對各種個人主義;二是反對主觀主義,強調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

 

1942年秋,南路特委根據上級的指示,吸取粵北省委被破壞的教訓,通知各地撤消黨委制,實行特派員制,采取單線聯系、分片負責的領導方式。此時,雷州中心縣委撤消,由陳恩任中共雷州特派員,統一領導雷州半島各縣黨組織。遂溪縣黨組織也采取相應措施,分三個片進行領導,每片設一名特派員。其中:東、中片特派員支仁山(1944年8月后沈漢英),遂西片特派員唐多慧,遂南和海康、徐聞片特派員莊梅壽(兼,1944年7月后沈斌)。 東、中區特派員沈漢英,西區特派員陳兆榮(1944年8月陳章,1945年2月周斌),南區特派員陳同德(1944年11月后謝華勝),東南區、東海特派員沈斌。 這時,南強中學、雷州師范、四維中學的黨組織,分別由沈潛、王福秋等人具體負責,統一歸遂東片特派員領導。

 

第三節 開展聯防抗日斗爭
一、遂溪淪陷后的形勢與任務
1943年2月間,日軍為奪取廣州灣,占領雷州半島,以封鎖華南沿海對外之交通,斷絕中國海上補給線及掠奪沿海物資以支持其太平洋戰爭,派遣混成第二十三旅團向雷州半島進犯。2月12日夜,日軍艦5艘、汽艇20余艘,集結于廣州灣海面。16日(即農歷正月十二日)拂曉,敵一股1600余人,漢奸武裝300余人,在8架飛機掩護下,分乘各艦艇于??迪聧?、廣州灣通明兩港登陸,入夜侵入海康城(雷城)。17日,日軍占領廣州灣之東海島,同日,占領??抵哲娧毓愤M占客路鎮,18日,進占遂溪城月,19日,敵軍分兩路進占遂溪城、洋青。接著,遂溪的豆坡、北坡、楊柑等圩鎮和螺崗嶺、烏蛇嶺、城里嶺、馬頭嶺等制高點,也相繼被日軍占領并設立據點。日軍在遂(溪)海(康)、遂(溪)湛(江)等交通要道密筑碉堡,各據點、碉堡均駐有重兵,并配備機槍、火炮,對遂溪實行嚴密封鎖和殘酷統治。另一股日軍500余人于2月17日晨在西營(今霞山)登陸,經赤坎攻陷麻章,與進犯遂溪之日軍相策應。

 

日軍在進軍中沿途開槍發炮,利用飛機散發傳單等。在日軍占領遂溪之前,國民黨遂溪縣長王輝已帶領五六十名官員及家眷逃往化縣,戴朝恩及其雷州獨立挺進支隊也“挺退”到廉江以北。原駐防高雷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第一五五師(師長鄧鍔)也望風而逃,向信宜潰退,并在逃跑之前搶走洋青、豆坡的田畝谷1萬余擔。廣州灣原為法國殖民地,日軍占領后,日、法帝國主義達成《廣州灣聯防協定》,表面保留法國廣州灣領地行政官長(歸屬法國印度支那總督管),實為日軍統治。當時的廣州灣和雷州半島,社會秩序非常混亂,國民黨的散兵游勇和漢奸、走狗、土匪、鴉片煙鬼等,到處搶劫勒索,群眾惶惶不可終日。

 

日軍占領雷州半島后,整個高雷地區的形勢產生了特殊的變化,就是抗日戰爭的硝煙直接漫延到高雷,是一個戰爭的形勢。此時,南路地區出現了一大片敵占區,日本帝國主義成為整個南路形勢中一股經常起作用的力量。日本在雷州半島已占領了幾個縣,從廉江到海康已形成了一個敵占區。雷州半島這個占領區,是日軍南進過程當中的一部分,作為南進的據點,其目的是封鎖港口,掠奪物資,把這里的國民黨力量趕出去,以確保南進交通線的安全,支持太平洋戰爭。因此,日軍在把國民黨力量趕出去之后,沒有發動大的軍事行動,主要采取培養敵偽勢力,利用敵偽勢力統治淪陷區,扶植王英儒、符永茂等漢奸和偽軍,建立偽政權,利用和依靠這股勢力為其服務。就國民黨方面來說,雷州半島淪陷后,海康、遂溪等幾個縣城被日軍占領了,對國民黨是個沉重的打擊,但這種打擊并不很大。它在這幾個縣的統治垮臺了,但基本力量仍保存下來。然而,在日軍進攻面前,國民黨守軍、幾個縣政府的官員不放一槍,便倉皇逃跑,這使其在南路人民當中威信掃地,引起人民的極度不滿。它放棄守土職責,消極抗日,對日本帝國主義采取放棄抗戰的政策,但對人民的統治和控制并沒有放松,尤其是對共產黨,對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團結抗日主張等,不但不支持,反而采取敵視的態度。

 

在國家淪亡的危難關頭,一些民族敗類,投靠日軍,充當漢奸,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一些國民黨基層鄉政人員及土匪流氓,則乘人心恐慌之機,大發國難財;日偽軍則更是瘋狂地到處實行“三光”政策。日軍侵占遂溪后,給遂溪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痛苦和災難。尤其是日軍為了戰爭和掠奪的需要,在遂溪縣城之西的風朗村一帶修建軍用飛機場,使這一帶的風朗、西邊嶺、大稔山、沙坭坡、邊塘、頭嶺、陳純等村莊慘遭蹂躪,800多間民房被霸占或燒毀,不少無辜農民倒在日軍的屠刀下,數以千計的青壯年被抓去修筑飛機跑道、工事和哨所。慘無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在頭嶺村的坎溝里設了一個“殺人坑”,每筑好一項工事,就殺害一批民工。據此可見,日軍對遂溪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罄竹難書的。

 

國民黨的統治區變為日軍占領區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治變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為了抗擊日軍的侵略,保衛國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中共南路特委毅然肩負起抗日的歷史重任,根據雷州半島淪陷后的形勢,部署當前的工作:(一)動員和教育共產黨員要堅持敵后斗爭,不當逃兵;(二)以“聯防自衛,保衛家鄉”為斗爭口號,深入發動群眾,團結各階層人民,利用公開合法的形式,建立聯防區和聯防隊、自衛隊,領導廣大民眾抗擊日本侵略軍。中共遂溪縣黨組織在南路特委的領導下,迅速擔負起領導全縣人民抗戰的責任,一方面向全縣人民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揭露國民黨放棄抗戰責任和壓制人民起來抗日的反動政策;另一方面在黨內進行戰爭動員,強調堅守崗位,堅持敵后斗爭,同人民群眾一起并肩戰斗,加緊籌集槍支彈藥和擴大抗日游擊小組,領導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二、放手發動群眾 組織抗日武裝
雷州半島淪陷后,中共遂溪黨組織根據淪陷后的形勢和南路特委的指示,部署各區、鄉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以“聯防自衛、保衛家鄉”為口號,放手發動群眾,團結各階層人民,利用公開合法的形式,建立聯防隊、自衛隊、游擊小組等抗日武裝,以此領導廣大民眾抗擊日本侵略軍,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

 

在中共遂溪黨組織的領導下,全縣各地黨組織采取將保衛祖國同保衛家鄉、維護民族利益同保障群眾生命財產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的方式開展工作。當時,遂溪黨組織主要采取如下四種形式發展武裝:一是建立抗日聯防區,組織抗日聯防武裝。這種形式順應了前線和敵后群眾的自衛要求,也與南路特委的要求相一致。它把發動群眾和開展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同武裝抗日結合起來,形成了一股抗日愛國力量,為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創造了重要的條件。二是各級黨組織的工作要全面轉入軍事斗爭,特點是要以黨支部為核心,發展游擊小組,這是黨組織開展武裝斗爭的重要基礎。游擊小組以黨員為骨干,吸收積極抗日的中青年群眾參加,其任務是收集槍支彈藥,籌糧籌款,演習軍事技術,探取日偽活動情況,伺機打擊小股敵人等。三是采取公開、合法的形式,派黨員或進步分子打入國民黨地方實力派的武裝隊伍,一方面推動他們積極抗日,另一方面伺機控制這些隊伍的人和槍。四是分化瓦解偽軍,主要對象是符永茂的“和平隊”。

 

其時,遂溪人民在黨組織的宣傳發動下,積極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有人出人”的口號,紛紛參加民眾抗日自衛隊和籌集武器裝備。黨組織通過各種關系及兩面政權的密切配合,以公開合法的形式,在各鄉、村迅速組織起鄉隊、村隊、游擊小組、巡薯隊、自衛隊、聯防隊、常備隊等抗日武裝。在籌措槍支彈藥方面,有祖償公產的村莊采取“私買公助”的辦法,由祖償給買槍者補助三分之一或一半的費用,槍為私人所有;沒有祖償公產的村莊,則靠私人想辦法籌款購買,有的幾戶湊錢買,有的向親戚朋友借錢買,有的賣牛、賣田地來籌錢買槍。不少村莊組織了購槍小組,前往外地買回槍支彈藥。如深坭塘、梁村仔等村,由群眾推選辦事公道的卜國漢、李樹德、卜登遠等人組成購槍小組,先后到廣西靈山等地購買槍支彈藥。
由于各級黨組織的大力發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遂溪的各地抗日武裝隨之相繼組建起來。至1943年夏,全縣各地先后組建了如下抗日武裝:
西區:籌集到400多枝長短槍、5000多顆子彈、1000多顆手榴彈,其中籌槍較多的村莊有:山家40枝(包括原有的共81枝),金圍38枝,山內村25枝、子彈2000多顆,老馬31枝,曲水泊37枝。黨組織在山家村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抗日常備隊,隊長李紹香;馬如杰、陳開濂、馬朝偉等在老馬、安塘村一帶組建一支10多人槍的抗日自衛隊;張鴻謀、張立明在金圍村一帶組織一支10多人槍的抗日自衛隊;何珍、李直光等發動下溪仔、布政塘等10多個村莊成立一支100多人、20多枝槍的抗日游擊小組;肖光章在龍灣、后田等村莊成立一支100多人的抗日游擊小組,配備槍二三十枝;界炮鄉長全子瑛在界炮鄉成立了一個抗日自衛中隊,中隊長陳炳崧;張鴻謀、張鴻洲、張立明等人向原界炮鄉長張德安及其弟張德星等借得七九步槍4枝、九響步槍3枝、六八步槍3枝,從而充實擴大了金圍保隊(共有15枝步槍、9枝手槍)。不久,在雷州特派員陳恩和遂溪縣黨組織領導人支仁山、唐才猷、沈漢英等領導下,山家、山內一帶建立起一支200多人的聯保隊;馬如杰、馬德光等人以老馬村巡邏隊為基礎,成立了三四十人的聯防隊;張立明等人在金圍以原保隊為基礎,組織了30多人的聯防隊;周錫典等人在斗侖組織了一支20多人的聯防隊;馬康貴等人在擔水塘村組織了20多人的聯防隊;在澗水河南部地區何珍、李直光等人集中民間槍支,組織了10多人的巡邏隊。1943年8月,豆(坡)山(家)鄉抗日自衛隊成立,共15人槍,隊長鐘羨余,事務長何珍。同月,成立山內常備隊,30多人槍,鄭世英、李仁廉、陳慎輝分別擔任正、副隊長。
中區:陳希古在其連山、文相、竹山、風朗等村組建一支70多人槍的抗日游擊中隊,陳希古任中隊長兼指導員,副中隊長陳益光,副指導員陳洪宜;梁立在百桔仔成立一支20多人槍的抗日自衛隊,隊長梁立(后梁廷有任隊長,梁立任指導員);李曉農在深坭塘村組建一支四五十人的抗日自衛隊;陳偉榮、陳理祥在泮塘、其連山一帶組織一支三四十人的抗日自衛隊;陳華榮在陳屋塘、鴨乸塘、東邊村組建一支10多人的抗日游擊小組。
南區:1943年3月,遂溪黨組織根據陳恩、支仁山的指示,在卜巢山組建了雷州地區第一支抗日武裝隊伍——卜巢山中隊,中隊長黃其煒,副中隊長陳希哲,黨代表陳同德,全隊50多人,30多枝槍;不久,周立人在官田等村成立一枝20多人槍的抗日自衛隊。
西南區:黃色伍在庫灣村發動群眾購買槍10多枝,成立了一支10多人槍的武裝巡邏隊;黃廷瑤、朱日成在港門發動打鐵村等10條村莊,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武裝巡邏隊。
東區:陳志群在陳村組織了30多人的抗日游擊小組。

 

三、以深坭塘為中心的信和鄉抗日聯防斗爭
深坭塘村由五個自然村組成,共四五百人口,全村姓卜。該村有兩戶有影響的人物:一戶叫卜登勛,是全村威望極高的父老,他的第三兒子卜國柱是遂溪中學的學生,在抗日戰爭初期遂溪黨組織重建后較早加入了共產黨,他因受兒子的影響,思想比較開明,主張抗日;另一戶叫卜建中,曾在國民黨軍隊里任連級副官,1942年前退役返鄉,他擁護國民黨,反對共產黨,但也主張抗日。

 

遂溪淪陷后,共產黨員李曉農根據黨組織的布置,以教書為名來到深坭塘村,發動群眾抗日,并組織了一個秘密游擊小組。1943年夏,遂溪中區的黨組織領導人沈漢英到達深坭塘村,向李曉農等共產黨員布置了如何進一步放手發動群眾,公開成立民眾抗日自衛組織等工作。隨后,該村16至50歲身體強壯的男性青壯年,被發動組織起民眾抗日自衛隊,共有七八十人,并由村民推選卜建中為隊長,卜國偉為副隊長。深坭塘村民眾抗日自衛隊成立后,黨組織隨即做好該村老弱婦幼和財物的疏散工作,進行堅壁清野,以減少群眾的損失和消除自衛隊的后顧之憂。幾天后,駐洋青偽軍20多人到園塘仔村(10戶以下的小村,離深坭塘二三華里)掃蕩,抓了人,還搶了許多糧及牛、豬、雞等物資。深坭塘民眾抗日自衛隊聞訊后,個個義憤填膺,立即拿起刀槍直奔園塘仔村,打擊進犯之敵,奪回了被抓去的人和被搶去的物資,取得了首戰的勝利,戰后,黨組織為了防止敵人前來報復,決定立即加緊做好有關準備工作:一是設法擴充武器裝備。二是整編自衛隊,把隊員分為兩線:第一線隊員40多人為基干隊員,由游擊小組成員和骨干分子組成,晚上要在村外露宿和巡邏警戒敵人,早上練習射擊、投彈,有敵情時要隨時投入戰斗;第二線隊員為年紀偏大或體質弱者,平時不集中,如有戰事發生,則立即歸隊參戰。三是進一步疏散老弱婦幼和一切財物。

 

深坭塘民眾抗日自衛隊率先打響了雷州半島民眾武裝抗日的第一槍之后,遂溪黨組織隨即抓住這一典型,向遂溪各地進行宣傳推廣。同時,以百桔河為界,要求河以北(即遂(溪)廉(江)邊界地區)各村采取深坭塘的形式,放手發動群眾,團結各階層人民,積極籌集武器,公開組織合法的民眾抗日自衛隊,開展抗日自衛斗爭;河以南(包括洋青鄉在內)的村莊,因靠近敵人據點,反動統治勢力大,不宜公開成立民眾抗日自衛隊,可普遍成立游擊小組,采取秘密活動形式,宣傳教育群眾,籌集槍支彈藥,除奸防特,搜集日偽情報,配合和支援深坭塘一帶人民的抗日斗爭。同年9月,李曉農和在信和鄉公所的地下黨員梁懷明(梁立)根據沈漢英的布置,進一步發動群眾,成立了以深坭塘村為中心的信和鄉民眾抗日聯防委員會,由各村代表選出10人為委員,卜登勛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梁懷明、卜建中。李曉農在委員會中掛文書職務,負責處理日常工作,并代表黨組織對這個地區的具體領導。委員會刻有印章,成立后取代了原鄉政權,具有民主政權性質,行使鄉政府權力,統一指揮全鄉抗日聯防自衛隊的各項事宜。信和鄉民眾抗日聯防委員會成立后,再次掀起群眾性的買槍熱潮,僅深坭塘村就買了60多枝步槍,整個聯防區共買回七九步槍200多枝,大大地加強了聯防隊的武器裝備,提高了戰斗力。隨后成立了信和鄉武裝常備隊,加強聯防區內作戰機動力量。常備隊是從深坭塘村第一線自衛隊員中挑選表現好的為基礎,并通過沈漢英從洋青、橫山等地抽調來七八名共產黨員擔任骨干。常備隊人數由最初成立時的30多人發展到50多人,每人配槍一枝,彈藥發足。隊長卜建中(掛名),副隊長卜國偉、鄭賢儒(共產黨員)。下轄三個小隊:第一小隊長李錦章(共產黨員);第二小隊長陳景春(共產黨員),后鄭杰;第三小隊長陳偉榮(兼事務長,共產黨員)。為了加強黨對常備隊的領導,秘密成立了常備隊黨支部,書記洪榮(公開職務是軍事教練)。經過積極的宣傳發動和擴編聯防自衛武裝,黨組織在信和鄉布下了聯防抗日的天羅地網。

 

1943年11月4日,駐洋青的日、偽軍突然襲擊深坭塘村??谷粘潢爦^起迎敵,并掩護群眾撤退和掩蔽起來。該村50多歲的農民卜熾,挑著半擔糧食藏到村邊的甘蔗林里,被敵人發覺抓住。在敵人審問他時,他不予理睬,并伺機奪過日軍曹長的指揮刀,舉刀向曹長的腦袋砍去,隨即閃身沖入甘蔗林里,擺脫了敵人的追擊。當時,駐安鋪鎮的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的兩個大隊,正好開抵與深坭塘僅一村之隔的廉江縣橫山鄉邊界上。當戰斗打響后,這兩個大隊在原地按兵不動,后得知卜熾奪了日軍曹長的指揮刀,便設法把刀騙走,并作為他們的戰利品邀功討賞。此事引起遂溪人民對挺進隊的極大憤慨。

 

日、偽軍聯合進攻深坭塘村受挫后,揚言要調集更多的兵力,不惜一切代價,鏟平深坭塘村。深坭塘黨組織認真總結了這場戰斗的經驗教訓,并抓住孤膽英雄卜熾的典型事跡,廣泛深入地教育發動群眾,堅定“抗日必勝”的信心和決心,使全體自衛隊員從思想上、戰術上得到進一步提高。

 

11月中下旬間,駐洋青據點的日、偽軍為了對深坭塘一帶的抗日武裝進行報復,糾集了200多人向信和鄉進犯。敵人越過百桔河后,一路由日軍化裝為偽軍,經百桔仔村從正面進攻深坭塘;一路經打鐵塘村右側包抄深坭塘;再一路往桐油村直插深坭塘背后,企圖切斷深坭塘聯防武裝的退路。但是,敵人剛過河,就受到百桔仔和桐油村的自衛隊的阻擊。之后,敵人企圖甩開那里的自衛隊直沖深坭塘??墒牵俳圩袠屄曇豁?,深坭塘常備隊就直奔桐油村前線,自衛隊則直插百桔仔,同時克須塘、打鐵塘自衛隊也到達百桔仔以西,分別同那里的自衛隊一起抗擊敵人。整個聯防區都動起來了,螺角聲、槍聲、喊殺聲匯成一片,敵人到處挨打,部署被打亂,“摧毀深坭塘”的美夢被打破,最后只好抬著幾具死尸退回洋青據點去了。信和鄉聯防區軍民無一傷亡,大獲全勝。

 

1944年春,敵人再次調集步兵和炮兵400余人、騎兵30多人、鐵甲車2輛,趁著更深夜靜,悄悄地從洋青出發,到達田頭仔附近時兵分三路:一路(東路)由高嶺、赤界子過百桔河進攻桐油,再轉向百桔與深坭塘之間;一路(西路)由馬群、古村東過河,經新龍村、打鐵塘、龍頭堀再轉向克須塘與深坭塘之間;一路(中路)分為兩股過百桔河,一股進攻百桔,一股進攻百桔仔。敵人東、西兩路都以騎兵為先鋒,步、炮兵隨后,部署的意圖很明顯,是企圖用步兵、騎兵、炮兵從東西兩路迅速把聯防區的常備隊、自衛隊壓縮包圍到百桔埇、園塘仔之間,加上中路的堵塞,形式全面包圍,從而一舉殲滅整個聯隊區的抗日武裝力量。但是,聯防區軍民早已嚴陣以待,各路敵人剛渡過百桔河,踏進信和鄉聯防區時,便陷進聯防區人民所布下的天羅地網。各村的螺角齊鳴,敵人正面、側面和背后都響起槍聲和喊殺聲。常備隊集中在桐油、百桔村之間,早晨就同敵人接上了火,阻止敵人向前推進;各村的自衛隊也按部署趕到各路前線,遇上敵人集結在一起時,就集中優勢兵力,用“放排槍”的辦法(幾枝、幾十枝步槍按口令齊放,威力勝過機槍)打擊敵人;當敵人用密集炮火還擊時,聯防武裝則分散活動或轉移到新的位置上。初時,敵人的騎兵和鐵甲車很猖狂,發現聯防隊密集槍聲后,騎兵即縱馬沖殺過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常備隊員卜華周、卜振堤等人急中生智,立即用抬槍,對準沖過來的騎兵射擊,鐵砂、鐵片、鋼珠在敵人的馬群中炸開,沖在前面的敵人連人帶馬倒在血泊中。敵人見勢不妙,紛紛轉頭后退。聯防武裝即奮起直追。當敵人發覺追擊人數不多而組織反擊時,聯防武裝又立即分散隱蔽起來。由于聯防武裝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見機進退,隊形多變,有時2至3個人甚至是一個人組成一個戰斗單位,加上甘蔗園、田基、水溝多,視野不清,目標不定,敵人的騎兵、大炮和鐵甲車起不了作用。這種麻雀戰術,使敵人想打打不著,想抓抓不到。而敵人的正規隊形目標大,又明顯,便于聯防隊利用甘蔗園、田基、水溝來回穿插打擊。戰斗一直持續到下午二三點鐘,敵人在園塘仔會合后,匆忙向洋青方向退走。這次戰斗,聯防區犧牲自衛隊員1人、群眾2人,負傷的常備隊員1人、群眾2人;而敵人則留下一灘灘血跡,抬著十五六具死尸、1匹死馬和一批傷兵,在鐵甲車的掩護下敗退回洋青老巢去。這一仗,充分顯示了民眾聯防自衛和靈活運用游擊戰術的巨大威力,有力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在深坭塘一帶民眾英勇抗擊日、偽軍期間,退避到廉江而遭到人民群眾嘲笑的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為了挽回面子,曾對駐洋青日、偽軍發動過一次進攻,但結果失敗了,名聲更加狼藉。挺進隊因此惱羞成怒,以深坭塘和信和鄉聯防區有共產黨為籍口,逼當地的父老調查上報,企圖破壞聯防抗日。在這壓力下,以卜登勛為首的絕大多數群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但卜建中和極少數不明真相的群眾卻動搖害怕。在這種情況下,沈漢英及時來到信和鄉,與深坭塘片的黨員和卜登勛、卜國偉等人商量,決定必須在廣大群眾中公開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教育群眾堅定聯防抗日的決心。同時,為了防止國民黨的繼續破壞,沈漢英決定聯防區常備隊中的幾名外來共產黨員暫時撤離,李曉農仍留深坭塘教書,繼續負責聯防區、常備隊和自衛隊的工作;對卜建中則采取“既要批又要拉”的方針。此后,信和鄉聯防區、常備隊和各村自衛隊仍然堅持戰斗,但由于卜建中等一些動搖分子的消極影響,斗爭的熱情已有所減弱。1944年8月,遂溪黨組織為了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決定將深坭塘自衛隊和信和鄉聯防區常備隊共六七十人,全部拉到界炮山內村集中,以便編入起義部隊。當晚,卜建中由于察覺事態有變,便偷偷地帶上幾十名心腹投奔戴朝恩的挺進隊,走向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

 

深坭塘民眾抗日自衛隊,是適應抗日戰爭形勢和人民群眾的要求建立起來的,它在斗爭實踐中,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而發展壯大起來。初期由深坭塘村一個自衛隊,發展到信和鄉的20多個自衛隊,由70多人擴充到400多人,由10多枝土槍和大刀長矛發展到400多各種不同類型的槍支,〖JP2〗由一條村四五百人口的聯防自衛擴大到一個半鄉七八千人口的聯防自衛。聯防區的常備隊和深坭塘以及其他各村的自衛隊,經歷了大小10多次戰斗,由深坭塘自衛隊抗擊20多個偽軍開始,到以后抗擊配有現代武器裝備的日、偽軍一二百人甚至400多人的聯合進攻,在自衛的原則下,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勝利。經過這段抗日斗爭的實踐,鍛煉了人民,促進了武裝自衛的發展,擴充了武器,培養了骨干,為中共遂溪黨組織于1944年8月后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后武裝斗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四、各地聯防區的建立和對敵斗爭
(一)各地聯防區的建立
信和鄉聯防區人民的對敵斗爭,為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和開展敵后抗日武裝斗爭積累了經驗,同時也大大地鼓舞了遂溪人民的斗志。遂溪黨組織及時向各區宣傳和推廣信和鄉聯防區的經驗和做法,有效地推動了遂溪各地抗日聯防區的相繼建立和發展。

 

在中部地區:先后建立了泮塘聯防區和洋青聯防區。其中泮塘聯防區包括10條自然村,聯防區主任陳仁耿,各村建立村隊,還建立10余人的武裝常備隊,由陳貴負責;洋青聯防區,主任陳世連、陳撥(黨的領導人),每條村都組織村隊和游擊小組,常備隊30多人,隊長陳馬仁,副中隊長陳樹啟,指導員陳理榮。

 

在西部地區:1943年7月前后,共產黨員李鴻基根據陳恩、唐才猷等領導人的布置,利用中共黨員李瓊倫擔任山內村保長的身份,聯絡界炮鎮附近的內客、黃江美、南坑、曲水泊、沙古塘、大基頭等六個保和洋青鄉的平坦塘、古村西、蒲嶺仔、司馬塘等共10余條村莊,成立了以山內為中心的抗日聯防區,由李瓊倫任聯防區主任。聯防區內成立抗日聯保隊,由李仁廉任隊長;同時在聯保隊的基礎上成立了一支50余人槍的常備隊,隊長鄭世英,副隊長李仁廉,指導員陳慎輝。1944年春,山家一帶的村莊實行聯防自衛,動員18歲以上青壯年男人參加聯防隊,并從中挑選三四十人組成常備中隊,中隊長李紹香,指導員洪德(兼常備中隊黨支書)。同年春,北潭、北潭坡、甘定園一帶村莊,也組建了聯防區和聯防隊,并建立一支25人的常備中隊,中隊長全德秋。1944年3月,黨組織根據團結抗日的政策,同北坡鄉長秦榮升和走私分子楊起德等人商量抗日事宜,決定界炮、豆坡、楊柑、北坡4鄉實行聯防抗日,由秦榮升任聯防區主任,陳炳崧為副主任;同時成立一支90多人槍的聯防中隊,由楊起德任中隊長,下轄三個小隊,分別由共產黨員李錦章、莫振生、馬康勝擔任小隊長,聯防區還有二個小分隊駐山家、山內等地,分別由李紹香、李鴻基任小隊長。

 

在西南部地區:1944年8月,成立祥川、吾良抗日聯防區,主任陳鎮南,副主任陳嗣敏、蔡裕盤;聯防區內建立一支30多人的抗日聯防隊,隊長陳進理,副隊長陳安天。同月,成立田西抗日聯防區,主任黃廷瑤,副主任朱秀升;同時建立抗日聯防中隊,20多人,中隊長黃廷瑤。

 

(二)各地人民抗日武裝的斗爭
在信和鄉人民英勇抗擊日偽軍期間,全縣各地的人民武裝也對日、偽、頑軍展開了斗爭。
1943年6月,東區黨組織根據地下黨員蔣如信(在敵人內部當偽保長)提供的情報,了解到設在黃略村王氏宗祠的黃略日偽鄉公所有偽鄉兵20多名,槍支彈藥平時全集中在祠堂東邊的房里,門口僅設一個崗哨,偽鄉長和鄉兵每晚都回家吃飯,晚飯后大多數鄉兵都集中在祠堂隔壁的一間小屋里賭錢,于是決定由梁甫組織游擊隊襲擊黃略偽鄉公所。行動前,梁甫安排陳昭道化裝成趕集人,前往黃略村探清路線和偵察鄉公所外圍的情況;梁汝義負責準備好幾擔茅草,以便化裝行動;同時,通過黃略村黨組織派出游擊小組成員王英、王婉玲二人進一步偵察敵據點內外的情況。有關準備工作就緒后,梁甫帶領10名游擊隊員化裝出發,對黃略日偽鄉公所發動突然襲擊,一槍不發便俘虜了據點內的10多名偽鄉兵,并繳獲步槍20多枝、軍氈20多張,以及子彈、藥品一批。后來,東區黨組織利用這次繳獲的武器彈藥,于1944年2月組建了一支70多人的抗日武裝中隊,中隊長黃桂,副中隊長梁汝新,指導員廖華。1944年四五月間,該中隊襲擊了崩家塘日偽稅站,中隊長黃桂和小隊長梁友犧牲,指導員廖華和兩名戰士負傷。

 

日軍占領遂溪后,一些民族敗類便當起漢奸,依靠日軍作威,殘害人民。為了鏟除這些民族敗類,遂溪中區黨組織經周密部署,組織游擊隊于1943年夏鎮壓了一批日偽維持會長和漢奸分子,同年9月又襲擊了沙坡偽維持會,繳獲13枝步槍和一批彈藥。在此期間,賴理帶領30多人的抗日武裝襲擊了到道孟村搶劫的小股日軍,俘殺日本兵一名。10多天后,日軍派兵包圍了道孟村,把群眾集中到空曠地上,恐嚇群眾說出游擊隊的去向,并要交出被殺日本兵的尸首。該村群眾寧死不屈。日軍惱羞成怒,便惡狠狠地槍殺了幾名群眾,并放火燒了村莊。

 

界炮鄉楓樹村流氓頭子周之墀投靠日軍,被任命為自警團團長之后,常帶領三四十人的偽軍在楊柑一帶打家劫舍,奸淫婦女,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黨組織早就想除掉這股偽軍,但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機會。1943年9月22日,中共老馬村黨支部獲悉周之墀偕同老婆陳惠珍(綽號“黑肉雞)潛回老家,并到毗鄰的赤坎仔村飲酒作樂的消息。馬如杰、張世聰等當即安排葉愛、葉大林、葉高三兄弟和馬康勝、馬如瓊、馬康貴、馬朝清、馬朝犖等組成精干小分隊,化裝前往赤坎仔,伺機鎮壓了周之墀,但周的老婆陳惠珍卻乘機漏了網。次年1月20日,駐洋青日、偽軍約100人出動掃蕩山內村一帶,在龍頭窟、山內河附近遭到山內常備隊和各村抗日聯防隊的阻擊,雙方展開激烈的戰斗。至上午9時左右,馬康勝、葉愛帶領聯防中隊駐界炮小隊趕來增援,從側面打擊敵人。敵人在游擊隊的左右夾攻下,不支而退。這次戰斗中,界炮小隊副隊長葉愛(共產黨員)英勇犧牲。另有幾名隊員負傷。戰后,遂溪黨組織在界炮圩主持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發動界炮鄉附近的10多個鄉、保長抬柩送靈,并組織數千群眾參加公祭。這次追悼會,場面盛大,氣氛悲壯,參加公祭的群眾義憤填膺,憤怒地聲討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更加堅定抗日的決心和信心。1944年2月1日,西區黨組織為了消滅陳惠珍任團長的偽軍自警團,于當晚將山家、老馬、赤坎仔、竹子山、金圍、斗侖等村和楊柑、豆坡一帶的游擊隊集結于后田村,準備奔襲駐楊柑東邊田村的自警團。行動前,張世聰作戰斗動員和進行統一編隊,宣布界炮片游擊隊120多人為一個中隊,由馬成彬任中隊長;楊柑片游擊隊80多人為一個中隊,由肖光章任中隊長;整個戰斗由黃其煒負責全面指揮。次日晨,游擊隊對駐東邊田村之敵發動突襲,活捉了陳惠珍和陳永漢等10余名偽軍,繳獲長短槍10多枝。接著,游擊隊根據陳惠珍的口供派出兩個小隊共50多人,由張世聰、黃其煒帶領,于當天下午開往白水塘尋找武器,途中與日軍遭遇而發生激戰。在這次戰斗中,游擊隊犧牲黃其煒等14人,張世聰等人負傷。白水塘之戰后,游擊隊押著“黑肉雞”等偽軍,轉移到老馬村,召開群眾大會公審“黑肉雞”,然后將她處決。同時,黨組織為了做好善后工作,進一步激勵群眾抗日,一方面布置黨員分頭安慰烈士的家屬,派人到白水塘戰場運回烈士的尸體;一方面與中區和廉江等地的黨組織聯系,準備組織慰問團;還一方面召集附近各村父老,商量舉行追悼會事宜。在舉行追悼會那天,城月、洋青和廉江縣等地的慰問團前來參加,會后逐村逐戶慰問烈士家屬。烈屬們萬分感動,廣大群眾亦深受激勵,都表示要繼承烈士遺志,抗戰到底!此后,群眾的抗日情緒更加高漲,再次掀起了籌槍熱潮,進一步發展武裝力量,為下一步的武裝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此期間,何珍、林德、李方遠等還帶領豆山鄉自衛隊幾次襲擾駐豆坡圩的偽軍,并殺掉10名漢奸和反動頑固分子。

 

黨組織在西南部地區的抗日斗爭也很活躍。1943年11月,黨組織通過中共埠頭村支部書記陳巨源,對在國民黨海(康)遂(溪)邊抗日聯防大隊第三中隊任中隊長的胞兄陳其謀開展工作,在征得陳其謀同意后,從中區、西區和東區抽調鄭世英、張鴻謀、陳希古、馬觀福等10余名共產黨員連人帶槍加入該中隊,鄭、張、陳三人還分別擔任了小隊長。為了改造影響這支抗日抗日聯防大隊武裝,中共黨組織為了掌握該大隊的人員和武器,設法做好該大隊長陳展的工作,在大隊內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政工隊,政工隊長金耀烈,副隊長楊美經,政治指導員周斌,軍事組長鄭世英、陳巨源,宣傳組長陳理祥、黃色伍。 不久,黨組織再從西區調來陳質、陳界等10多名黨員及積極分子組成第七中隊。后來,海遂邊聯防大隊發展到9個中隊和一個政工隊,共200余人,駐扎在紀家曲港圩。1944年2月,該聯防大隊轉移到徐聞縣邁陳圩,擬與徐聞縣長陳桐聯合抗日。因陳桐提出要把聯防大隊拉到青桐編入他的部隊,政工隊編入徐聞縣宣傳隊,周斌、金耀烈等認為陳桐不懷好意,于是決定將隊伍就地疏散,把槍支埋藏起來。至此,黨組織意圖改造和掌握該大隊的計劃沒有最終取得成功。1944年3月,中共黨員陳希哲、陳進宜等將原在陳其謀中隊的一些戰士和各村的進步青年共20多人集中起來,從徐聞嘉山嶺運回部分武器,拉起了一支隊伍,陳希哲任隊長,后曾利用關系加入掛國民黨旗號的林春輝中隊。陳希哲在該中隊里任副中隊長,陳進宜任事務長。后來,陳希哲率原有隊員駐扎江洪港中炮樓,遭日偽和平隊紀家符亞興中隊圍攻,隊伍被打散。同年4月,中共黨組織派黃培桂在紀家一帶發動群眾,利用宗族關系籌集槍支,并以國民黨遂溪縣政府名義,在后坑圩成立一支40多人的抗日中隊,中隊長黃培桂,副中隊長廖思仁,該中隊建立后,在后坑圩一開展帶活動。8月,朱日成、黃廷瑤根據西南地區黨組織指示,在田西、庫灣和港門一帶村莊發動群眾,組建了一支抗日游擊中隊,共50多人槍,中隊長黃廷瑤,指導員朱日成。該中隊曾在下黎圩仔打擊由北坡圩前來掃蕩的日偽軍10余人,群眾大受鼓舞,隊伍很快便發展到70多人。陳熙哲在江洪港成立一個40多人的武裝中隊,陳熙哲任中隊長。在此期間,由黨組織安排打進海康莫榮光偽軍和平隊任副大隊長的唐協森,帶領30余人的隊伍到達港門,與紀家中隊和港門中隊一起活動。

 

共產黨領導的遂溪西南部地區人民抗日武裝的相繼建立和活動,引起了國民黨頑固勢力的恐慌。1944年8月27日上午,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戴冠廷部50多人,配輕機槍2挺,對駐港門圩的港門中隊留守部隊(10多人槍)發動襲擊。是日,戴部乘船由北地村上岸,先派出便衣隊混在趁圩群眾中潛入圩內,其后續部隊到港門圩北時,把兩名哨兵打死,潛于圩內的便衣隊也同時殺了兩名收稅員。槍聲一響,武祖桂、周才當即指揮留守戰士關上碉樓大門,并馬上登樓鳴槍示警。接著,圩南槍聲大作,戴部用機槍向南逃的趁圩群眾掃射,一群眾被打死。戴部旋即集中火力圍攻據守在國民黨鄉公所碉樓的抗日武裝。留守戰士據樓還擊,居高臨下地打擊頑軍。戰至中午,戴部無法攻克據點,便派吳家村一個吸鴉片的地痞和兩名士兵用濕棉胎和木臺掩護,竄至樓下挖洞,企圖將樓炸毀。在此危急之際,一名留守戰士把一顆手榴彈擲過去,結果將正在挖炮樓的地痞炸死,兩名敵兵被炸傷。戴部再也不敢挖樓,但仍繼續圍攻,至下午4時才退回吳家村。當晚,留守部隊撤出港門圩,轉移到楓樹塘村。次日,唐協森部與紀家、港門中隊在楓樹塘村會合。唐協森合編紀家、港門一帶部分武裝為一個中隊,唐協森為中隊長,黃炳任副中隊長。后來,該中隊在樂民與遂溪人民抗日聯防大隊會合整編。

 

第四節 獨立自主抗日武裝和敵后根據地的建立
一、卜巢山抗日中隊
卜巢山抗日中隊,是在日軍的鐵蹄踏進雷州大地,雷州人民面臨亡國亡家的危急關頭,由中共遂溪黨組織建立的第一支獨立自主的抗日武裝力量。

 

1943年3月,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中共遂溪特派員支仁山決定,集中遂南一帶的武裝骨干,在遂南的卜巢山區建立一支由中共黨組織直接領導的,能打、能走、機動靈活的武裝隊伍。接著,遂南地區黨組織負責人莊梅壽到沈塘,找到莫志中和黃其煒,傳達上級黨組織關于組建卜巢山中隊的指示,任命黃其煒為卜巢山中隊隊長,陳同德為中隊指導員,陳希哲為中隊副,洪榮和莫志中負責軍需,林和庚、周德安、王喬英負責外圍工作,陳耀、陳海、周超群、周立人等人負責組織聯防隊進行配合。整個中隊的組建工作由支仁山全面負責。分工明確后,莊梅壽等立即分頭工作。為了搞好中隊的物資供應,籌備更多的槍支和經費,莊梅壽派莫志中以鄉長的身份與黃其煒一起到化縣,擬找逃到那里去的國民黨遂溪縣長王輝要“手令”,并找國民黨雷州挺進支隊長戴朝恩要委任狀,以便于爭取經費和利用“合法”旗號發展黨的武裝力量。但是,戴朝恩十分狡猾,發給委任狀之后,提出把部隊拉去化縣參加他們的隊伍才發給軍餉。支仁山看穿了戴朝恩的陰謀,堅決拒絕了他。隨后,莫志中、黃其煒、陳同德、曾錫駒、洪榮、陳希哲等分別到中區、南區和東海島等地通知隊員到卜巢山集結,并著手布置外圍組織搞好交通和統戰工作;平余、平衡、茂蓮、揖花等村莊的黨組織則將所掌握的武器彈藥全部搬上卜巢山上。

 

約半個月后,陳同德、黃其煒主持召開卜巢山抗日中隊的成立大會。4月中旬,支仁山前來卜巢山給中隊指戰員作動員報告。從此,卜巢山中隊在黨的直接領導下,活躍在遂南一帶,給日偽勢力以狠狠打擊。

 

1943年5月中旬,卜巢山中隊伏擊了漢奸陳文斯。陳文斯原是城月一帶臭名昭著的無賴,日軍占領雷州半島后,他被日軍封為城月圩維持會長。陳文斯上臺后,狐假虎威,無惡不作。群眾對他恨之入骨,特編了一首唾罵他的雷歌:“陳文斯,陳文斯,賣國求榮真可恥,皇天若是開了眼,公打雷劈這死尸。”為了除掉陳文斯,卜巢山中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偵察,掌握了陳文斯每逢二、五、八圩日必帶若干賭徒去太平鄉買“花會”(也叫“吊花會”)的習慣,于是派出陳希哲、唐林、黃英、黃其富等六名隊員,采取化裝伏擊的辦法,伺機殺掉了陳文斯。同年五六月間,卜巢山中隊兩次襲擊調豐日偽維持會,殺掉該維持會會長,繳獲步槍10多枝、手槍1枝;6月中旬,先后在坡湖、土扎、太平、造甲、通明等地收繳日偽維持會長和地主槍支;9月,攻打官田日偽維持會據點,殺掉該維持會會長,繳獲步槍10多枝。1944年初,卜巢山中隊派出20多人,乘洋青鄉偽鄉長在其連村祠堂抽大煙之機,將他抓出村外正法。
處決了陳文斯和洋青鄉偽鄉長以及一批日偽維持會長之后,群眾拍手稱快,大、小漢奸都膽戰心驚,在一段時間內沒人敢輕易出任維持會長,被迫出任的必須先征得卜巢山中隊同意,并與卜巢山中隊訂立有關協議。

 

卜巢山中隊的頻繁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駐城月一帶的日、偽軍為了消滅共產黨領導的這一支武裝隊伍,糾集偽軍和平隊、保安隊等反動武裝數百人,對卜巢山和卜巢村進行瘋狂圍剿。1943年秋的一天,400余日、偽軍由城月出動掃蕩卜巢山,因找不到游擊隊,又因卜巢山地形復雜,不敢貿然進山“清剿”,便轉而掃蕩卜巢村。該村群眾發現敵情后,即慌忙向村外逃走。66歲的老農民林宜春因趕著一條耕牛,走得慢了一點,被日軍打死在家門外。日軍進村后,逐戶搜劫財物,縱火燒屋,在村內拉滿大小便,連村中唯一的一口水井也被填下頭發、垃圾和糞便等物。據不完全統計,全村當時被燒掉250多間房屋,燒死耕牛3條、豬5頭,被燒掉和搶走的物資不計其數,沒被燒毀的房屋均被搗毀屋頂。卜巢全村560多人,遭此劫難后,大多數人沒有房屋住,只得擠在村中的祠堂里。后來,日、偽軍又頻頻掃蕩卜巢村,害得全村群眾有家不能歸,有田不能耕,只得躲到附近的山林里去。

 

面對敵人的掃蕩,卜巢山中隊利用卜巢山的有利地形與之周旋。卜巢山方圓10多華里,位于遂溪、??蹬c廣州灣的交界處,山南是城月河,與通明港相連,河的下游寬闊,沒有船、艇很難通過;山北是連綿的山丘,樹木茂密,雜草高過人,且徑回路轉,不是本地人根本就找不到路進山。同時,卜巢村及其附近的平余、平衡、茂蓮、后溪、吳村、南夏等村莊的黨組織和群眾,為部隊站崗、放哨、送情報和糧食物資,為卜巢山中隊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卜巢山中隊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一有時間就幫助群眾耕種和發展生產,同當地群眾建立了魚水關系。由于有廣大群眾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因此,卜巢山中隊在敵人的多次圍剿下都取得了勝利。

 

有一次,卜巢山中隊主力外出執行任務,敵人從廣州灣、麻章、城月糾集700多名日、偽軍前來襲擊。留守隊員隨即掩護群眾撤上山掩蔽起來。敵人幾次試圖撥開一條路進山,但都沒有得逞,因為敵人在明處,游擊隊在暗處,當敵人靠近時,游擊隊的大吉噴(粉槍)等武器就立即開火,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

 

敵人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妄圖用長期圍困的辦法把卜巢山中隊和群眾困死在山上。可是,卜巢山中隊已預料到敵人會來這一手,早已把群眾捐來的糧食和公償做清明用的稻谷集中藏在山里,還安裝了石磨,挖了一口水井等。無論敵人日夜在山外如何大喊大叫,卜巢山中隊始終隱蔽在山中,以逸待勞地伺機打擊敵人。敵人的長期圍困陰謀破滅后,便老羞成怒地對卜巢山附近的村莊進行瘋狂掃蕩,見人就抓,稍有嫌疑就殺,林宜軒、林宜春被當活靶射擊,卜巢村的茅屋被全部燒光,村內稍堅固的民房均被改作碉堡。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少群眾的犧牲,陳恩、支仁山于1943年10月初來到卜巢山,指示卜巢山中隊分兩路轉出山外活動:主力由黃其煒、陳希哲帶領轉移到洋青東南一帶,另一小部分隊員由陳同德和莫志中帶領轉到文里一帶。其后,隊員們的生活更加艱苦,活動經費主要靠地方黨組織和群眾的支持,靠動員愛國紳士資助以及沒收敵偽、漢奸的財產作補充,中隊長黃其煒回家,多次說服母親,瞞著父親從家中拿錢拿糧來維持部隊。但是,由于中隊經常打仗,彈藥消耗很大,上述經費遠遠不夠開支,隊員們常常連蕃薯飯、咸蘿卜干也吃不到。由于營養不良和勞累過度,再加上水土不服,幾乎每個隊員都生過病,尤以患瘧疾較多。那時中隊沒有醫生,也沒有藥物,全靠群眾上山挖草藥為隊員們治療,并在生活上給予照顧,直至傷病員恢復健康。廣大群眾對卜巢山中隊的支持,使隊員們一直保持著旺盛的戰斗力。1944年初,卜巢山中隊揮戈西下,與老馬一帶的抗日武裝會合,一舉拔除了楊柑東邊田村偽軍據點,生擒偽軍自警團團長“黑肉雞”。2月2日,在進軍白水塘途中遭日軍伏擊,中隊長黃其煒等14人壯烈犧牲(其中有3人被俘后英勇犧牲)。后來,卜巢山中隊參加了黨組織領導的遂溪老馬抗日武裝起義,編入雷州人民抗日游擊大隊,肩負起更加艱巨的戰斗任務。
二、老馬起義
1944年春,中共南路特委書記周楠由遂溪起程,赴重慶向中共中央南方局匯報和請示工作。董必武、王若飛、林伯渠、張明等人聽了周楠的匯報后,指示南路今后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群眾工作和統戰工作,尤其要開展獨立自主的武裝斗爭。王若飛強調指出:與當地國民黨區鄉政權建立聯防隊,這種聯合抗日的武裝斗爭有時是起到作用的,但單靠這種形式是不夠的,而且有被他們吃掉的危險。因此,必須搞獨立自主的武裝斗爭。遂溪老馬村有幾十個黨員,有馬如杰等堅強骨干,為什么不搞獨立自主的武裝斗爭呢?我們黨有了自己的武裝,一可以自衛,二可以自主地打擊敵人,群眾才擁護我們,才能建立自己的政權和根據地。

 

1944年7月,南路特委書記周楠從重慶回到廣州灣,隨即召集特委成員和有關干部傳達南方局的指示,并決定以老馬為中心舉行武裝起義,建立共產黨領導的獨立自主的武裝隊伍。接著,周楠來到老馬村,召集支仁山、唐才猷、馬如杰、陳兆榮等人開會,傳達南方局董必武、王若飛等領導的指示和南路特委的決定,指出:“我們應立即砸掉國民黨的招牌,擺脫他們的指揮,迅速建立獨立自主的抗日武裝隊伍,公開打出共產黨的旗號?!蓖瑫r,周楠還向大家總結了前段抗戰工作的經驗教訓,指出當前南路工作的方針和雷州半島敵后斗爭的緊急任務,強調必須迅速建立獨立自主的武裝隊伍,在遂溪西北地區首先搞起一個大隊。最后,周楠還對舉行起義和建立大隊等有關工作作了指示。會后,支仁山、唐才猷即領導開展各項準備工作:一是加緊籌集槍支彈藥,擴充各游擊小組、自衛隊、聯防隊的武器裝備;二是派骨干人員到界炮、山家、豆坡等聯防隊去控制武裝,待機率隊參加武裝起義;三是加緊籌集糧款和其他各種軍用物資。

 

經過一個多月緊張的準備工作,起義的條件已臻成熟。1944年8月9日凌晨,游擊隊首先把界炮聯防隊中楊起德的手下全部繳械,然后拉到老馬村。與此同時,山家、豆坡的聯防隊也采取以上做法,把隊伍拉到老馬村。天亮后,信和鄉常備隊和深坭塘自衛隊的部分隊員以及老馬、山家、后田、乾留尾、龍灣仔、斗侖、金圍、山里等村的游擊小組,都全副武裝地集中老馬村,進行武裝編隊。其中:老馬、竹仔山、金圍、斗侖等村的游擊小組和原界炮聯防隊編為第一中隊;山家、豆坡、后田、龍灣仔等村的游擊小組和原山家、豆坡鄉的聯防隊編為第二中隊;山內村游擊小組和深坭塘一帶的部分常備隊、自衛隊人員編為第三中隊。三個中隊合編為一個大隊,共200多人。

 

上午10時左右,武裝起義大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支仁山代表中共南路特委宣布遂溪人民抗日聯防大隊正式成立,并宣讀了委任令:馬如杰任大隊長(該大隊撤離老馬后由唐才猷任大隊長),陳兆榮為大隊政治委員,林杰為大隊參謀,陳開濂為聯防區主任。大隊下設三個中隊:第一中隊長洪榮,指導員陳慎輝;第二中隊長鄭世英,指導員李紹香;第三中隊長李鴻基,指導員李曉農。接著,支仁山在大會上向大家分析了雷州地區的敵我形勢,并以深坭塘人民英勇抗擊日、偽軍的生動事例,鼓舞人們的斗志,激勵指戰員們堅定抗日的決心和信心,同時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丑惡面目,指出只有組織起共產黨領導的獨立自主的武裝隊伍,依靠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的支持,才能戰勝敵人,保衛家鄉,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接著,大隊政委陳兆榮宣布了大隊的性質、任務和紀律。

 

這次武裝起義,是遂溪人民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雷州半島敵后抗日游擊戰爭轉上了新的階段,大大地振奮了雷州半島以至南路地區人民的斗志,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墒?,當地的國民黨頑固派和日、偽軍卻大受震驚,迫不及待要把這支新生力量扼殺于搖籃之中。1944年8月13日晨,國民黨遂溪縣長黃兆昌率縣屬反動武裝并糾集界炮鄉楊起德、秦榮升的反動鄉隊共400多人,直撲老馬村而來。其時,起義大隊在支仁山、唐才猷的指揮下,以中隊為單位,分散駐在老馬村外圍,只留少數部隊駐守老馬村及龍灣仔、后田村一帶,早已做好迎擊敵人的準備。當頑軍向老馬村進攻時,起義大隊便在江頭村附近予以狙擊,打退了頑軍的多次進攻。8月18日,戴朝恩率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并聯合黃兆昌部共700余人,分南、北兩路再次圍剿老馬一帶。在頑軍兵力3倍于起義軍的情況下,起義大隊沉著應戰,由第一中隊狙擊界炮方面的黃兆昌部,第二中隊狙擊來自豆坡方面的頑軍,第三中隊則跨過澗水河,折向牛牯圍,直插南面之頑軍后方,在第三中隊的包抄襲擊下,頑軍措手不及,慌忙潰退。從北路進犯的頑軍由于失去照應而同樣敗北。9月7日,黃兆昌、戴朝恩又糾集縣屬反動武裝和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共1000多人馬前來圍剿;與此同時,駐下擔的楊起德部亦傾巢出動配合。頑軍從東、南、北三面進攻老馬一帶,妄圖逼起義軍向西撤退,進而聚殲于北部灣海上。然而,當頑軍兵分三路氣勢洶洶向老馬一帶進犯時,起義軍只留下一個中隊,在各村隊的配合下,利用夜色與其周旋,其余兩個中隊則突出包圍圈去,分頭襲擊楊起德的老巢下擔和黃兆昌的大本營界炮圩。頑軍見起義軍分南、北兩路搗其老巢,便急忙連夜撤兵回營,退守據點。頑軍的第三次圍剿,結果又以失敗而告終。

 

在粉碎頑軍的三次圍剿之后,支仁山、唐才猷、唐多慧根據南路特委的指示,指出目前敵我雙方力量過于懸殊,起義部隊不能久留老馬一帶,應立即打出外圍去,以保存力量,擴大隊伍。因此,起義部隊在做好老馬一帶群眾的思想工作,安排好群眾暫時外撤和穩定干部戰士的情緒之后,于8月22日撤離老馬,轉移到楊柑一帶活動。隊伍到達楊柑后,在龍灣仔附近又同前來進犯的楊起德部戰斗過幾次。數天后,起義軍往東南方向經烏塘轉移到螺崗嶺,在泥地一帶活動。

 

起義軍離開老馬一帶之后,黃兆昌、楊起德等反動武裝便竄到老馬一帶大肆洗劫,將老馬村的民房幾乎燒光。其后幾天,日、偽軍也前來進犯,對金圍、斗侖、老馬等村莊進行殘酷掃蕩,搶去耕牛80多頭,豬、雞、鴨等物資不計其數,并殺害一些群眾。

 

9月中旬,起義軍相繼轉移到中伙、城里、調村一帶活動,繼而轉入卜巢山。在這一段轉移活動中,一路上遇上連綿秋雨,加上路途泥濘崎嶇,行軍十分艱難,尤其在夜間,行軍更是艱苦不堪。當時,部隊沒有一件蓑衣、雨傘,就連竹笠也很少,每次夜行軍,戰士們都被弄得全身泥水。然而,這支隊伍有較好的政治素質,大多數戰士是原來秘密游擊小組的成員,全隊三分之一的指戰員是共產黨員,所以,盡管一個多月來吃不飽,睡不好,天天轉移,夜夜行軍,多數是露宿僻野,或住在群眾的廚房、牛棚里,但他們也毫無怨言,沒有一個隊員離隊開小差。這支隊伍確是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的鋼鐵隊伍。

 

在一個多月的艱苦戰斗生活里,指戰員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上下團結一致,嚴守紀律,服從命令,愛護群眾。每到一個地方,戰士們都是自覺地接近群眾,積極做群眾工作,幫助群眾搞生產,向群眾宣傳共產黨及其軍隊的政策,因而深受群眾的愛戴和支持。部隊每離開一條村莊,群眾總是依依不舍,熱情歡送,有的群眾還主動給部隊作向導,探送情報,或送糧送菜,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兒子、丈夫、兄弟送來參加隊伍。因此,起義軍每到一村一寨,都增加一些新的戰斗員,隊伍得到不斷發展壯大。

 

起義部隊到達卜巢山后,扎下營寨,休整訓練10天左右。山南麓的卜巢村有200戶人家,村中有黨組織,群眾仇恨日偽,痛恨國民黨,擁護共產黨,群眾基礎較好。起義軍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在山上休整部隊,進行政治形勢教育,訓練軍事,學習文化,有時還開班、排會議,進行談心,談感想;或以中隊為單位,提高部隊的戰斗實踐,以增強戰士的信心,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在此期間,支仁山、唐才猷、唐多慧等到平衡村,同當時在家養病的黃其江一起討論如何在遂溪南區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問題。黃其江對當地的情況比較了解,遂溪南區還不適宜建立革命根據地,因為當時的遂溪南區四面都有敵人據點,如東面的太平圩、南面的沈塘圩、北面的城月圩、西面的客路圩都駐有敵軍,所以在遂溪建立革命根據地不宜選擇南區,而應選擇西南區。支仁山、唐才猷等同意了黃其江的意見。

 

休整后,部隊向南轉移到平衡村。此時,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前來指導工作。隨后,部隊一面派人往西南地區與該地區區負責人金耀烈、周斌聯系,準備進軍樂民一帶;一面加緊籌集糧食彈藥,做好進軍西南區的準備。不久,部隊順利地進入了西南區。然而,要在西南區建立革命根據地,必須解決好海山村的統戰問題。海山村是國民黨官僚黃河灃的老家,全村有3000多人。該村地下黨員黃妃來向黃其江、支仁山等人匯報情況,說黃河灃不在家,其胞弟黃河澧和以經商為業的黃汝清兩人是村中的頭頭,要打開海山村的局面,必須做好這兩個人的工作。鑒于這種情況,部隊到達海山村一帶后,隨即對黃汝清、黃河澧開展統戰工作,同時召開全村群眾大會,宣傳共產黨的政策,消除群眾的各種疑慮,并把村中的貧雇農40多人組織了起來。10月1日,部隊開抵樂民、吾良村。這時,陳恩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決定了幾項工作:一是發動當地群眾帶槍參軍,進一步擴大隊伍;二是懲辦一些反動惡霸地主;三是整編部隊;四是部署部隊今后的行動計劃。這里原是偽軍占領區,群眾對敵偽極為憤恨,群眾基礎較好,民槍也較多,尤其是吾良、海山等村。在部隊的積極宣傳發動下,青年群眾紛紛攜械前來參軍,隊伍迅速擴大到300多人。此時,陳恩代表南路特委對起義部隊進行整編,宣布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由支仁山任大隊長,唐多慧任政委,參謀林杰,副參謀廖培南,軍需陳開濂。下轄三個中隊和一個政工隊,第一中隊長李鴻基,指導員李曉農;第二中隊長王建涵,指導員莊梅壽;第三中隊長李紹香,指導員肖漢輝;政工隊長陳兆榮,全大隊200多人。正當樂民、河頭一帶群眾踴躍參加抗日部隊,抗日斗爭形勢迅速發展的時候,起義部隊在開展統戰工作方面執行了過“左”的政策,對當地的革命斗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當時,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根據雷州地區黨組織負責人的指示,把海山村的黃汝清抓了起來,要海山村用錢和槍支來換人。海山村按要求交出了幾千元和幾枝槍之后,黃汝清卻沒有得到釋放,而是被秘密殺了。此事當即引起海山全村群眾的不滿,黃河澧隨即乘機組織反動武裝,與共產黨和革命武裝對抗。正在此時,南路特委書記周楠發來緊急指示,命令支仁山、唐多慧率主力第一大隊往徐聞建立革命根據地,整編后余下的40多人由黃其江、唐才猷率領繼續在西南地區一帶活動。

 

幾天后,黃其江、唐才猷率領的40多人在吾良遭到黃兆昌率領的國民黨遂溪縣大隊的襲擊。由于敵強我弱,黃、唐只好率部撤回南區,伺機襲擊了前來平衡村掃蕩的100多名偽軍。偽軍被擊潰后,平衡村10多名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攜帶10多枝槍參加了抗日部隊。11月,黃、唐率部轉到遂溪西北地區。

 

三、西北區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和根據地的開拓
在遂溪人民抗日武裝起義,開創了雷州半島敵后武裝斗爭新局面之后,中共南路特委于1945年1月上中旬間又發動和領導了廉(江)、化(縣)、吳(川)、梅(菉)邊抗日武裝起義,并與國民黨愛國將領張炎率領的起義部隊協同作戰。至此,高雷以至南路地區的抗日武裝斗爭進一步發展。其時,南路各縣的抗日主力部隊統一編為廣東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轄兩個支隊,其中第一支隊基本上由遂溪的抗日主力部隊組成。為了適應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南路特委指示黃其江設法在遂溪盡快建立一塊抗日根據地。根據南路特委的指示,黃其江對遂溪各方的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敵人在遂溪西北地區的統治比較薄弱,而這里幅員廣闊,人民窮苦,有較好的革命群眾基礎,在這里建立根據地,不僅可以為抗日武裝部隊提供回旋余地和休整環境,而且可以支援附近地區的抗日斗爭。因此,黃其江于1945年2月春節前后來到山家村,同西區委書記陳章(玉章)研究成立西北區民主政府有關事宜,接著又召集全德珠、陳理祥、鄭南(錫康)等人開會,部署籌建區政府的準備工作,明確各人的任務。
1945年2月下旬,遂溪西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會在山家新村祠堂門前舉行。與會代表有各區黨組織負責人和各聯防區的領導及駐附近的部隊,附近群眾也紛紛前來觀禮。大會主持人周斌宣布了區政府各任職人員的名單,宣傳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意義,頒布了區政府的任務及施政綱領。接著,部隊代表郭達輝報告張炎部隊攻克國民黨吳川縣政府所在地塘  ,以及第二支隊捕殺反動縣長鄧俠的情況。

 

區政府成立時,宣布正、副區長各一人,區長全德珠,副區長鄭南(錫康)。下設文書、總務、財務三個部門,文書馬朝偉,總務梁喬棟,財務肖光章。此外,還配備脫產交通員、保衛員、勤務員若干名。政府機關初設在山家新村祠堂,后遷至山家老村祠堂。

 

區政府下轄四個聯防區辦事處(相當于鄉公所),配有正、副主任和文書。第一聯防區辦事處主任葉大茂,副主任鄧成景;第二聯防區辦事處主任李毓淮,副主任肖光章;第三聯防區辦事處主任李瓊倫,副主任李正純,文書全子瑛;第四聯防區辦事處主任潘立中,副主任莫興祥。

 

區政府成立之后,由于干部力量不足,故黨、政、群組織的劃分未明確。區政府和聯防區辦事處都沒有正式的黨組織機構,各個黨員和干部都是在西北區黨組織的領導下,按黨的方針政策,在公開崗位上開展黨的工作。如全德珠主管政權工作,而又側重于第二、三聯防區;鄭南主管武裝工作,而又側重于第一、四聯防區;肖光章、馬朝偉等除了專管政府業務部門的工作外,還要照顧其原來所負責聯防區的黨組織工作。各聯防區辦事處的工作,著重于貫徹執行區政府所布置的各項任務。政府機關內設立一個中共臨時支部,支書馬朝偉,支部成員要過組織生活,并且每人都有發展黨員的任務。至于青、婦界方面,尚未有建立自己的組織。

 

地方黨組織的工作,著重于擴大基層組織(支部、小組),發展黨員,廣泛聯系群眾,發動、教育群眾執行區政府的政策,鞏固政權,保衛根據地,堅持抗戰,爭取勝利。黨組織采取分片領導和秘密活動的形式,各片的領導由區黨組織指定若干干部負責(公開上是地方工作者)。當時,第一、四聯防區片由陳理祥等人負責,第二、三聯防區片由梁喬棟、馬朝偉負責。

 

區政府成立之后,樹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精神,行使人民政權的權力,同時組織了村自衛隊,發展人民武裝力量,實行村鄉聯防,反擊敵人的掃蕩,維持地方治安,保證群眾正常生產。這是區政府的主要任務,也是經常性的工作。

 

在組織村隊發展武裝方面,區政府根據各自然村的大小,組編小隊或中隊,平時學習軍事知識,進行軍事訓練,參加村內各項自衛活動。同時,各聯防區均成立脫產常備中隊,經常在本聯防區內流動,開展群眾工作,維持社會治安,進行防奸鎮反活動和迎擊進犯之敵,保護群眾。常備中隊組織較健全的是山家中隊,中隊長李毓保 ,指導員梁華棟。西海第四聯防區成立常備大隊,大隊長陳理祥,政委全德珠;下轄三個中隊,其中同文中隊長鄧成景,北潭坡中隊長全康傅,金圍中隊長張立明。1945年4月,西北區黨組織為了便于統一指揮全區的抗日武裝,把區內各村隊合編為一個抗日警備大隊,由張鴻謀任大隊長,李紹香任政委,下轄三個中隊和一個獨立分隊。

 

在聯防自衛方面,區政府采取了如下做法:即每條村莊,日夜有村隊站崗守衛;各條通道均有青少年和婦女輪流巡邏放哨,盤查陌生人,監視嫌疑分子。平時各村要互通情報,交換情況,一有敵情,即吹響螺角,鳴鑼擊鼓,通知村隊迅速上陣迎敵。這種聯防制度,是打擊敵人的有效方法。

 

在鋤奸鎮反和加強治保工作方面,對敵占區里的漢奸分子及國民黨反動鄉、保長,采取武裝鎮壓的措施,派遣突擊隊前往鎮壓。如1945年4月某日夜里,黨組織派出一個小分隊突入敵占區界炮鎮附近的一個反動保長家里,把反動保長逮捕押返西北區民主政府,略審訊后即予處決。這件事對當地的反動派起到了震懾作用。

 

此外,區政府還在山家村設有拘留所,專門負責處理敵特分子。各地押送來的漢奸敵探,一律關進拘留所監禁,待審訊之后,若屬部隊范圍的交由部隊處理,屬于地方政府方面的則由區民主政府處理。

 

西北區民主政府成立后,即著手抓好財經方面的工作。當時,區政府的財經來源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征收出境稅。即在各主要路口、渡頭設立稅站,征收過往客商的貨稅,稅率不定。這是主要的籌款方式。(2)發動群眾和開明紳士募捐。(3)適當沒收漢奸和其他反動頭子的財物。(4)開設市場,征收攤位稅。當時,區政府在山家新村東邊的一片開闊地上開設了一個露天農貿市場,稱為山家圩(或稱河口圩),由馬朝偉負責管理。圩內搭起數排茅棚,共有100多個攤位,可供出售糧食、副食品、布匹和日用品等。圩期是農歷一、四、七,集市時間由早上八時到下午二時,趕集人多的時候達二三千人。該圩場的建立,既可以增加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又能方便群眾的生活。同時,還可以讓來自各地的人員利用趕集的形式,順利地與黨組織取得聯系。當時,在群眾中曾流傳著一首贊頌圩場興旺景況的雷州歌謠:“山家條圩無討鋪,暫搭茅寮影霧露,亦有野賣共野買,天光熱鬧到暗暮?!豹?/div>

 

區政府在接待部隊和給部隊補充裝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部隊經常集中到西北區練兵、整訓,近的來自遂溪、廉江、??档瓤h,遠的來自博白、靈山等地;人數少則一個中隊,多則一個支隊;時間最短兩周,有時則有一個多月。部隊整編時,如果需要增加兵員,便從區內的常備隊中抽調部分骨干補充進去,以加強部隊的實力。

 

區政府在開展文教、宣傳活動方面也比較活躍,一些村的學校開始籌建復辦,招生上課。凡有條件的地方都辦起了識字班,參加學習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讀書風氣很高,不遜于青抗時期的識字運動。此外,區政府和各辦事處所派出的工作人員,還深入到家家戶戶,教唱抗戰歌曲,講革命故事。這時,村內、田間處處可以聽到歌曲,景象宜人。

 

區政府還很注重開展統戰工作,認真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把依靠工農、團結中農、爭取上層的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各級政權人員,有時也召集一些地方上層人士座談,進行時事教育,曉以民族大義,啟發他們要承擔保家衛國的義務;同時,還有針對性地找個別有威信的開明人士談話,向他們解釋民主政府的各項政策,鼓勵他們共同做好區內的各項建設工作,如募捐、辦校等工作,就是通過他們的配合和支持而進行的。當時,山家村的幾位上層分子對捐款和民兵巡邏放哨的活動曾不贊成,給群眾的影響很不好。區政府針對這種情況,立即召集他們到區政府來開會,進行思想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終于使阻力變成了助力。

 

在西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不久,遂溪黨組織又以信和鄉聯防區為基礎,派陳撥(陳樊)主持籌建遂北抗日聯防區。1945年春節后,陳撥在梁村仔主持召開遂北抗日聯防區的成立大會,宣布由梁立(梁懷明)任聯防區委員會主任,陳華榮為副主任。陳撥代表黨組織統一領導聯防區的各項工作。聯防區內組建了一支武裝常備隊和一個工作隊,由梁廷有任常備隊隊長,楊恒萬任工作隊隊長(一個月后由葉錦接任)。此外,還設立交通情報站、修械所、看守所等機構。這是繼西北區之后又一個由共產黨獨立自主領導并且規模較大的抗日根據地。它東至遂溪城,西至泮塘,南至城里,北至廉(江)東南,總人口約4萬。至此,遂西北和遂北兩塊敵后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并與隨后建立的廉江新塘、大塘聯防區相連,形成了南路地區規模最大并且基礎最好的遂(溪)廉(江)邊抗日根據地。除此之外,遂溪黨組織還在各區建立了一批小規模的根據地。這些根據地相互聯系和策應,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四、大力發展抗日武裝隊伍 迎接抗戰的最后勝利
(一)大力發展抗日武裝和繼續開辟新區
1、大力發展抗日武裝
在以老馬為中心舉行武裝起義之后,遂溪縣各地聞風響應,相繼以游擊小組為基礎,集結小股武裝,成立武裝中隊或大隊,抗日武裝力量迅猛發展,并與日、偽軍進行了激烈的斗爭。

 

1944年9月,西北區黨組織負責人陳章在山內下村集結武裝,成立了一支抗日獨立中隊,中隊長張鴻謀,副中隊長李康緒,指導員李瓊倫(后改任小隊長),事務長李恒生(后任指導員)。同月,肖光章等集結后田、龍灣仔村一帶的游擊小組,成立一個中隊,中隊長陳永哉,指導員肖光章,教官鄭世英。10月,何珍在楊柑、豆坡、山家一帶組織一個中隊,中隊長李亞秋,指導員何珍,事務長李毓淮(該中隊后編入洪榮大隊)。12月,何珍又在豆坡一帶組織了20多人的武裝,后與陳永哉中隊合并,共約60人槍。同年9月間,西北區黨組織與駐荔枝山村的洪榮中隊密切配合,夜襲駐湛川宗祠敵據點,全俘偽軍大隊長林邦瑤以下官兵20多人,繳獲長短槍20多枝及彈藥物資一批。同月,張鴻謀中隊開赴中區螺崗嶺一帶緝私,緝獲關金幣400多萬元、大煙土20多兩,后又在西北區沿海截獲一艘走私商船,繳獲關金幣300多萬元、大煙土40多兩。這些財物,全部用作起義主力部隊的活動經費。11月,張鴻謀獨立中隊和陳希古中隊合編后開赴遂(溪)廉(江)公路,伺機伏擊過往之敵,并懲辦了洋青偽鄉長宋成儒。次年2月中旬,90多名偽軍分別從安鋪鎮和界炮圩出動,分路掃蕩西北區沿海的斗侖、同文一帶村莊。當敵人竄進聯防區后,頓時螺角齊鳴,陳章和陳永哉、何珍帶領抗日中隊與李超儒、袁榮英、周錫典等帶領同文、老馬、斗侖等村的聯防中隊,利用有利地形抗擊敵人,激戰競日,終于擊退了敵人。是役,斃傷敵人7名,俘敵七八名。在此期間,抗日聯防武裝還先后圍攻了曲水泊、山口塘、沙古塘一帶的卜建中、何壽章等反動武裝,繳獲長短槍10枝。后來,卜、何等反動分子逃走他鄉。

 

在此其間,遂溪各區的抗日武裝進一步發展。1944年九十月間,東區成立一個中隊,70多人,中隊長梁甫;中區成立一個中隊,100多人,中隊長兼指導員陳希古,副中隊長陳益光,副指導員陳洪宜;西北區成立一個沿海區隊,隊長全康傅,指導員陳理祥;蔡乃吉在南區成立一個中隊,50多人,中隊長蔡乃吉,指導員唐榮益;周德安在南區南夏村成立一個中隊,50多人,中隊長兼指導員周德安;黃昌侯等在南區集中平衡、吳村、卜格等村的游擊小組成立一個中隊,40多人,中隊長黃昌侯,指導員沈潛。

 

1944年11月,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將在遂溪西區、中區和南區組建的幾個中隊集中到西北區金圍村,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二大隊,大隊長洪榮,政委王平,副大隊長鄭世英。全大隊約200人,編為三個中隊和一個政工隊:第一中隊黃昌候,指導員李樹德,副中隊長馬成斌;第二中隊長李炳發,指導員陳希古,副中隊長陳益光;第三中隊長李康緒,指導員沈潛,副中隊長梁汝欽;政工隊長廖華。該大隊成立后,由陳恩率領到廉江青平、金屋地一帶活動,在金屋地同敵人打了一場仗,后又在廉江龍灣一帶轉戰一段時間,配合廉江黨組織開展當地的武裝斗爭。1945年1月初,第二大隊在廉江新屋村與莫興率領的廉江抗日中隊會合后移駐金屋地。1月9日,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副司令梁傳楷率所部200多人從安鋪進犯金屋地。第二大隊奮起迎擊,打退了頑軍的多次沖鋒,斃傷頑軍20多人,游擊隊也傷亡10余人。1944年11月,唐才猷、黃其江率領吾良整編后余下的武裝人員到達楊柑,與東區抗日武裝合編為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全大隊200多人,大隊長黃炳。隨后,南路各縣的抗日主力部隊統一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周楠任司令兼政委,溫焯華任政治部主任,李筱峰任參謀長。下轄兩個支隊,其中遂溪主力部隊被編為第一支隊,支隊長唐才猷,政委陳恩,政治處主任黃其江。第一支隊800人左右,編為三個大隊;第一大隊長支仁山,政委唐多慧;第二大隊長洪榮,政委沈潛,副大隊長鄭賢儒;第三大隊長鄭世英,政委王平。至此,遂溪黨組織組建起來的抗日主力部隊,被納入了中共南路特委領導的南路抗日主力部隊的戰斗序列。

 

2、主力南北挺進
遂溪抗日起義部隊于吾良整編后,根據南路特委的指示,主力南下海(康)徐(聞),編余人員再與各區骨干隊伍組編成新的主力,向北推進廉江等地,實行南北挺進,從而擴大抗日武裝起義的影響,推動周邊地區的抗日斗爭,開辟新的游擊根據地。

 

1944年11月,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開進??岛螅谔萍覅钦甯浇秽嚾昴7磩拥刂魑溲b跟蹤。第一大隊發現后突然殺了個“回馬槍”,消滅鄧部40多人,繳獲槍支數十,改善了部隊的裝備。部隊在海康活動時,??盗闻嗄?、王建涵帶領的隊伍共110多人隨隊一起活動,不久編入第一大隊。冬至當日,第一大隊乘節日之機襲擊了挺進隊的周克梅大隊,繳獲步槍60多枝。幾天后,一股偽軍到塘仔村掃蕩。該村是海康的老村莊,有10多人參加革命隊伍,他們迫切要求去打偽軍。支仁山等認為剛剛與頑軍作戰,部隊尚未得到應有的休整,疲勞作戰會對第一大隊不利。但偽軍是國敵,若不予打擊,則會給第一大隊造成不良的影響。于是,支仁山便決定去打擊這股偽軍。結果,第一大隊一出擊,偽軍就逃跑了,是役,打傷了偽軍隊長的腳,游擊隊中隊長王建涵也受了傷。經此兩次戰斗后,第一大隊的聲威大震。后來,第一大隊開赴海康東區,駐東里圩的偽軍蔡云從大隊聞風四散,第一大隊只捉到幾名偽軍,繳了幾枝步槍。這幾名俘虜在接受教育后,每人領了兩塊大洋回家過春節,并為游擊隊作了宣傳。因此,很快又有一批偽軍前來繳槍。由于這樣,第一大隊又陸續收繳了40多枝步槍,發出大洋90多元,還無條件釋放了偽軍大隊長蔡云從等人。

 

1945年2月12日晚,第一大隊從東里乘船入徐聞,因途中刮起大東風,航行困難,致使退潮前不能靠岸,10多條船擱淺在徐東與新寮島之間。由于白天不方便行動,隊伍在船里一直等到夜幕降臨后才向目的地行進。這時,又下起了毛毛細雨,路滑且陡,跌傷了不少人,10多公里的路程約花了15個鐘頭才走完。第一大隊剛抵達目的地地塘村,頑軍便尾隨而至,第一大隊英勇還擊,打退了頑軍。正月初八日,國民黨徐聞縣長陳桐糾集了唐啟明、何麟書等三個大隊及鄉保隊,突然包圍駐邊坡村的第一大隊。在這嚴重時刻,大隊領導由于存在力勸唐、何等投誠起義的幻想,加上第一大隊缺乏游擊戰爭經驗,因而同頑軍打了一天陣地戰,造成了很大損失,共犧牲了20余人,并且彈藥消耗凈盡。這是老馬武裝起義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戰斗。戰斗結束后,第一大隊退出徐聞縣境。但此時南路特委卻指示第一大隊再入徐聞。大隊領導根據徐聞縣頑軍勢力強大,群眾基礎較差,兼之部隊的武器裝備缺乏,指戰員戰斗情緒不高等實際情況,請示特委取消了再入徐聞的計劃。3月間,第一大隊留下一批干部、戰士在海康幫助當地黨組織開展群眾工作和發展武裝,繼而向遂溪西南區轉移,在鹽倉村后與海山反動聯防隊打了一仗,擊斃反動大隊長黃業興,第一大隊的鄧學照等5人在戰斗中犧牲。

 

在第一大隊南下海(康)徐(聞)期間,隨后組建的第二、三大隊根據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于1945年1月北上廉(江)化(縣)邊配合吳(川)化(縣)抗日武裝起義。兩個大隊在廉江龍灣與當地起義隊伍會合后,接著又根據南路特委關于第二、第三大隊開赴化北與第二支隊會師的決定,隨即向化北中垌推進,龍灣起義隊伍則向廉(江)化(縣)三合地區進發。第一、第二大隊和第二支隊主力同張炎率領的高雷人民抗日軍在化北中垌會師后,一道協同作戰,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武裝的進攻,殲滅其一個連。2月5日,中共南路特委在廉(江)博(白)邊境照鏡嶺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以第一支隊(由遂溪主力部隊組成)的第二、三大隊為主,并抽調第二支隊第一、二大隊的幾個中隊,組成一支800多人的主力部隊,西進合浦白石水地區建立根據地,同時決定派唐才猷、黃其江回遂溪敵后重新組建部隊。2月7日,西進主力部隊從廉江青平金屋地村向合浦挺進,11日抵達白石水金街同合浦大隊會師。為協同作戰,成立前線指揮部,黃景文、張世聰擔任正副指揮,并將合浦大隊一個中隊同第二支隊第一大隊二個中隊合編為黃河大隊,由黃飛為大隊長,陳任華、陳明景為政委。15日,頑軍保安第一團、合浦縣第二自衛大隊、合靈邊鄉保隊共1000余人進攻金街??谷沼螕絷爦^起還擊后轉移。17日,張世聰率黃河大隊連克舊州、白石水鄉公所,李筱峰、黃景文乘機率主力回擊金街,迫使頑軍退守張黃。18日,西進主力和靈山大隊、小江中隊等部協同作戰,連續攻克龍門、中山、江寧等據點。戰后,部隊進行整訓,小江中隊擴編為小江大隊,隨主力向靈南推進。2月下旬,撤退桂西的國民黨第一五五師三個團為消滅南路人民抗日武裝,越過日軍防區返回南路,其中第四六五團與合靈地方頑固派武裝聯合向抗日游擊隊發動全面圍攻。3月24日,西進主力部隊開到谷埠武利江西岸,準備就地稍事休整后于當晚渡河回白石水。為此,派出洪榮大隊一個中隊先行渡河到東岸的黃姜坪村擔任警戒。當晚11時左右,頑軍第四六五團一個營和保一團由東路壓來,警戒部隊被迫背水作戰,渡江撤退時,大隊長洪榮等27人不幸溺水犧牲。

 

1945年三四月間,第二、三大隊在合浦受挫后也先后回師遂溪,并與先期回到西北區的第一大隊在山家老村整編,支隊番號和支隊長唐才猷、政委陳恩、政治處主任黃其江不變,三個大隊整編為四個中隊,共300多人。其中:第一中隊長金耀烈;第二中隊長唐林,指導員沈杰;第三中隊長李炳發,指導員梁甫;第四中隊長朱日成。整編后,該支隊曾由唐才猷率領圍攻駐豆坡鄉公所的雷州獨立挺進支隊第七大隊某中隊。因鄉公所據點堅固,加上駐楊柑、下六圩頑軍派出100多人的兵力前來增援,游擊隊主動撤回山家。

 

3、重建主力及其斗爭的開展
遂溪縣的抗日武裝相繼被編入南路地區的主力部隊之后,黨組織為了確保遂溪的機動作戰兵力,以利于鞏固遂溪敵后根據地和策應各地的抗日斗爭,決定在遂溪南部地區集結抗日武裝,重建遂溪縣的抗日主力部隊。

 

1945年2月,陳同德、莫志中根據唐才猷的指示,帶領在西北區整編后余下的部分武裝人員和20多名骨干回到遂南地區,隨即與遂南地區的黨組織聯系,著手籌組主力大隊的工作。2月27日,他們把活動于遂溪南區和西南區的幾個抗日游擊中隊集中起來,在卜巢山宣布成立遂南抗日游擊大隊(簡稱“遂南大隊”)。由莫志中任大隊長,陳同德任政委(7月后陳兆榮)。全大隊200多人,編為三個中隊和一個便衣隊;第一中隊長黃雨田,指導員周德安,副中隊長陳安天;第二中隊長蔡乃吉,指導員陳元清,副中隊長鄭杰;第三中隊長陳耀南,指導員王悅炎;便衣隊長葉妃通。4月,唐協森從徐聞返回遂溪,擔任遂南大隊副大隊長(兩個月后調走)。

 

遂南抗日游擊大隊成立后,主要活動于遂溪南部地區。當時,雷州半島的抗日斗爭形勢已大為好轉,不少偽軍深感日軍的末日將到,親日思想開始發生了動搖。在這大好形勢下,遂南大隊抓住有利時機,對駐在沈塘圩的偽軍保安隊開展政治攻勢,進行瓦解敵軍工作。沈塘之敵在游擊隊的政治攻勢下,不再肆意為非作歹,其中有10個偽軍棄暗投明,攜械起義過來。這10個偽軍經教育后有5人愿意留下參加游擊隊,另5人留下槍支和偽軍服后被資遣回家。

 

1945年4月,遂南大隊化裝襲擊了駐寇竹新圩的新編偽軍保安大隊。當時,駐守在圩西面義和祠內的保安大隊共有100多人,大多數是新兵,戰斗力較弱。遂南大隊根據新圩之敵的駐防情況,決定采用化裝奇襲的辦法,把隊伍分成三路活動:一路20多人由洪田帶領,負責化裝奇襲駐義和祠偽軍大隊;一路30多人由林杰率領到新圩附近的三角棚村隱蔽,負責警戒和狙擊敵援兵;另一部分30多人化裝成趁圩的農民,由周德安率領,負責監視法國公局的動靜和配合突擊隊行動。指揮部設在坡湖村,由陳同德和林杰指揮。并配有部分機動兵力,以便隨時奉命出擊。當天適逢圩日,各路隊伍按部署開始行動,相繼混在趁圩的人群中進入圩場。下午,洪田率領化裝隊伍干掉敵哨后迅速沖進敵據點,一槍不發便將正在吃飯的敵人全部俘虜了,并繳獲到長短槍數十枝和子彈一批。其后,遂南大隊又先后三次化裝奇襲了法國公局設在通明的分局,繳獲到幾枝槍,并活捉了分局長黃明勝。

 

1945年5月,遂南大隊奉命配合主力部隊攻打駐下擔的楊起德部。因行動時間臨時推遲,致使孤軍深入敵控制地區的大隊部和第三中隊,在金屋村遭到頑軍二三百人的圍擊。在分批突圍中,陳同德等12人不幸被俘。他們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最后慘遭敵人殺害,其中陳同德被反動派剖腹取肝而壯烈犧牲。突圍后的遂南大隊各路人馬撤到沙羅塘村后,于當天下午轉移到邦塘與主力部隊會合,接著進行整編,大部分人員被編入第一團。嗣后,莫志中等帶領整編后留下的部分骨干20多人再回遂南地區,繼續發展擴充力量,于7月間在仁里村重新組建了遂南大隊,大隊長莫志中,政委陳兆榮,副大隊長蔡乃吉。全大隊300人左右,編為4個中隊和一個別動隊:第一中隊長薛三,指導員周德安;第二中隊長陳意,指導員唐泰;第三中隊長蔡乃吉(兼),指導員譚國強;第四中隊長謝培樹,指導員唐榮益;別動隊長陳耀南。同月,新成立的遂南大隊對駐卜巢村的偽軍保安隊100多人發動襲擊,斃俘敵10多人,繳獲10多枝槍,并處決了10余名漢奸分子。

 

(二)保衛根據地和迎接抗戰最后勝利
遂溪縣抗日武裝在西北區老馬村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公開打出共產黨的旗號之后,日、偽、頑軍對此甚為震驚,相繼出動重兵掃蕩西北區。對根據地人民進行嚴重的摧殘。
1944年9月,國民黨遂溪縣長黃兆昌帶領數百人的反動武裝幾次掃蕩老馬一帶的革命村莊,老馬村被洗劫一空,全村房屋幾乎被燒光。其后,駐安鋪日軍和偽軍羅忠武部約400人相繼進犯西北區西部沿海村莊,燒毀金圍、斗侖、北潭、老馬、龍塘、同文等村的民房40余間,搶走耕牛80多頭,劫去豬、雞、狗、鴨和其他財物不計其數,還有一些群眾慘遭殺害。在此期間,日、偽、頑軍還接連掃蕩了山內一帶村莊,其中山內村遭受國民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掃蕩,被捉去6人(后由楊芹香保釋)之后,不久又遭到日、偽軍的洗劫,被燒掉民房21間,禽畜衣物被搶劫凈盡,敵人還喪盡天良地在村內、屋內和鍋、碗、井內拉下糞便,撒滿頭發、垃圾等雜物。1945年1月11日,金圍村兩次遭到日偽軍的掃蕩,被敵人搶走60多頭耕牛和燒毀部分房屋。同年春,梁仲文率頑軍掃蕩山家、中溪等村,搶劫三鳥、衣物一批,還殺害無辜農民李煜農,多次到農田里搶割莊稼。敵人在遂溪西北區所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

 

為了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衛西北區抗日根據地,西北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進一步加強聯防自衛工作,除了各村加緊修筑碉樓、土墻等防御工事外,還組織群眾在山家與老馬、竹仔山、車板塘之間挖一條濠溝,布下第一道防線,以便阻擊進犯之敵。1945年三四月間,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支隊政委唐才猷在西北區山家老村,對第一、二大隊進行整編之后,曾開赴豆坡圍攻駐鄉公所內的頑軍,從而震懾根據地周邊的反動勢力。

 

1945年5月,中共南路特委將南路各縣的主力部隊整編為五個團,被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的五個主力團,相繼會集于遂(溪)廉(江)邊抗日根據地休整。其中:由遂溪抗日武裝組成的第一支隊整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亦稱“老一團”),團長黃景文,政委唐才猷,政治處主任李廉東。下轄三個營:第一營營長金耀烈,教導員王平(后廖華);第二營營長李鴻基,教導員沈潛;第三營營長王建涵,教導員莊梅壽。該團是南路特委直接掌握的主力團,全團約800人,任務是圍繞打開南路抗日武裝斗爭新局面的總目標,在各地相機行動,由南路特委指揮各團配合作戰。同時,遂南大隊和遂溪各區、鄉的抗日武裝被整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二團,團長兼政委支仁山,副團長鄭世英,全團約300人,主要活動于雷州半島。此外,廉江、化縣、吳川的抗日主力部隊被分別整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三、第四、第五團。這時,全南路的抗日主力部隊共約3000人,其中由遂溪組建起來的主力部隊達1300多人,另外遂溪還擁有不脫產的區、鄉抗日武裝1500多人。在整編訓練南路主力部隊期間,除第三團外的其余四個團全部集中在遂溪西北區東部的山家村一帶,遂溪人民在為主力部隊補充兵員和提供糧良、彈藥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山家整編之后,第一團即揮師南下,會同遂南大隊攻打駐下擔楊起德部,后因情況變化而轉攻北坡,未克,接著北上楊柑,部署圍攻楊柑反動據點和阻擊黃兆昌、戴朝恩各路頑軍。當時,第一團派兩個連分別在荔枝山和舊廟伏擊戴朝恩挺進隊,其余兵力全部集中到楊柑西面的蚊仔塘與月塘村之間的山坡上設伏,負責伏擊黃兆昌部。當天上午,黃兆昌聞報楊柑據點被困,立即率部東上援救,上午9時許進入伏擊圈,當即遭到游擊隊伏擊,雙方激戰竟日,黃兆昌坐騎被打死,率部倉皇潰退。楊柑頑軍中隊待援無望,被迫繳械投降。在戰斗中,當地群眾冒著生命危險送食物上戰場,為子弟兵消饑解渴,表現出高度的擁軍愛軍精神。是役,共俘頑軍官兵30多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20多枝;第一團指導員陳慎輝犧牲,4名戰士負傷。

 

楊柑之戰后,第一團轉移到西北區的東部,駐防于山家、白露村、桔仔樹一帶。這時,戴朝恩、黃兆昌糾集700多人的反動武裝自西向東卷土而來,企圖追擊第一團和掃蕩西北區。為了粉碎頑軍的追擊和掃蕩,有效地保衛西北區抗日根據地,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召集支仁山、唐才猷等在山家開會,研究御敵方案。會議決定立即抓緊做好如下四項準備工作:一是于當天(6月3日)上午在山家東村曬場召開軍民誓師大會,由唐才猷作戰前動員,激勵軍民的斗志,會后舉行飲血盟誓儀式;二是組織群眾,加緊構筑工事,力爭于幾天內在山家東村的東面挖一條半環形戰壕;三是組織約300名群眾擔負彈糧供給和搶救傷員任務,并準備好50副擔架,具體工作由山家聯防隊負責;四是由唐才猷具體部署作戰方案,決定以青水溪西岸為前沿陣地,坡禾地一帶為第一防線,芒溪與上溪村一帶為第二防線,山家水溝以西為核心陣地。各個陣地的兵力部署是:前沿陣地由第一團某排和山家聯防隊一個班負責,任務是伏擊敵人;第一防線由第一團第一營第三連布防,任務是阻止敵人長驅直入山家;第二防線由廣西博白的“白馬”大隊布防,任務是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以上三個陣地的武裝在完成任務后要迅速撤回核心陣地,以便集中兵力消滅敵人;第一團第二營由鄭世英、李鴻基率領在核心陣地嚴陣以待,負責扼守核心陣地;第三營和第一營一部為預備隊,指揮所設于山家東村。此外,還決定在游擊隊所駐扎的村莊周圍布下地雷,并要求各分隊于6月8日天黑以前進入陣地,待機打擊進犯之敵。6月9日凌晨,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司令戴朝恩和遂溪縣長黃兆昌率頑軍700多人從楊柑經豆坡、青水而來。第一團第一營營長金耀烈、教導員王平指揮前沿陣地和第一防線的戰士,在青水溪、桔仔村、月弓村一帶狙擊犯敵。頑軍遭到突然襲擊,死傷了10余人,便改變進攻隊形,采取戰斗隊分散進攻的辦法,以縮小目標和分散游擊隊的火力。上午9時許,第一營的第一步阻擊任務基本完成,隨即部隊轉移到長田、上溪一帶,進入第二道防線,協同“白馬”大隊和鄉村隊繼續阻擊敵人。當時,山家村農民李毓漢(共產黨員)發現敵人前來掃蕩,急忙跑回村去通知群眾撤退,半路上卻碰上另一股敵人,便赤手空拳與敵人搏斗,竭力阻止敵人前進,但終因寡不敵眾而英勇犧牲。與此同時,老馬一帶的聯防隊在袁榮英等人的帶領下,利用戰壕、碉堡,憑借頹垣破壁,狠狠打擊前來掃蕩的界炮圩偽軍。戰斗至下午三四點鐘結束,共斃傷頑軍、偽軍30多人。這次戰斗,抗日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密切配合,有力地打退了頑軍和偽軍的聯合進攻,充分顯示了人民游擊戰爭的巨大威力。戰后,黨組織在山家村舉行會議,追悼在戰斗中英勇犧牲的七名戰士和群眾,并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的斗志。廣大群眾決心化悲痛為力量,紛紛歃血盟誓,表示誓死保衛家鄉,保衛西北區抗日游擊根據地。山家村隨后成立了“復仇大隊”,由李紹香任大隊長,發誓向敵人討還血債。

 

擊潰頑軍和偽軍的聯合進攻后,第一團旋即轉移到合溝一帶休整,并在合溝周圍布雷設防,以防敵人襲擊。1945年6月27日晨,駐安鋪鎮日軍和駐界炮圩偽軍羅忠武部共400多人,從東、西兩路夾擊而來,其中東路之敵由界炮直撲合溝,西路之敵經均村仔直插金圍。第一團發現敵情后,立即部署各營分路迎擊敵人;同時,金圍聯防大隊也配合第一團布防在東北面的荒嶺上,以墓堆為掩體,伺機殲敵。其時,西路之敵竄到金圍、紅埠一帶,當即遭到金圍聯防大隊的阻擊。接著,第一團第二營和北潭、南坪等村的聯防隊也相繼趕到。西路之敵不支而退。西面的戰斗打響后,第一團第一營迅速沖向上龍嶺,以便搶占有利地形,但沖到崩塘村至上龍坡地時,敵人卻從上龍村高地向第一營掃射。這時,第一營教導員王平帶領一個排英勇沖向敵陣,崩塘村自衛隊也繞到云上村向敵人沖鋒。由于敵人占領了有利地形,并且裝備良好,在敵人密集火力的掃射下,教導員王平等9人英勇犧牲,排長陳景春和陳希平等也相繼負了傷,戰至中午,第一營終于占領了上龍嶺。下午,敵人敗回安鋪,沿途丟下鋼盔軍帽100多頂。是役,共計擊斃日兵8名、偽軍30多名,傷敵數十名。第一團第一營教導王平、第二營第六連連長陳巨源和排長李真富等11人英勇犧牲。第一團在西北區軍民的密切配合和英勇作戰下,又一次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有效地保衛了抗日根據地。

 

正當中國共產黨在高雷地區領導的人民抗日游擊戰爭取得節節勝利,全國抗日戰爭即將結束之際,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為了搶奪南路人民的抗戰果實,派遣第六十四軍由桂西開進欽縣,第四十六軍由廣西玉林、貴縣向高雷地區推進。為了避免與國民黨正規軍發生正面沖突,中共南路特委率領南路人民抗日主力部隊向海(康)徐(聞)地區轉移,以便與瓊崖人民抗日武裝取得聯系和見機行動。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遂溪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共遂溪黨組織領導遂溪人民廣泛開展抗日運動和敵后抗日武裝斗爭,大力發展黨組織,在遂溪淪陷后普遍建立抗日游擊區,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約有14萬人的抗日根據地,全縣的人民抗日武裝發展到3000人左右,曾在本縣及外縣先后同日、偽、頑軍進行了80多次戰斗,為雷州半島以至南路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抗日戰爭結束時,遂溪黨組織發展到1400多名黨員。

 

第五章 為奪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而奮斗

 

第一節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抗戰勝利后的形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于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遂溪人民同全中國人民一樣,為此歡欣鼓舞,熱切渴望實現和平民主,重建家園。然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集團,這時卻加緊策劃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內戰。內戰的陰影籠罩著中國大地,遂溪的革命形勢再度嚴峻,中共遂溪黨組織又面臨著重大的考驗。

 

早在日本宣布投降前,中共中央就科學地預測抗日戰爭勝利后時局的發展方向。1945年8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日本投降后我黨任務的決定》,指示全黨全軍立即爭取和保衛抗日勝利果實。13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的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關于爭取和平和準備革命戰爭的方針。

 

根據以上指示和方針,中共南路特委于8月中旬率領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進駐??悼h楊家、扶橋一帶,促令偽軍和平隊符永茂部向抗日解放軍投降,并派人到遂溪傳達關于接受日偽軍投降的指示。接著,中共遂溪黨組織派東區情報交通總站站長陳軍偵查廣州灣日軍駐兵情況,繪制有關地圖,送交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以便抗日解放軍進入廣州灣接受日軍投降。同時,遂北聯防區主任梁立也加緊布置做好與日軍代表談判、收繳駐洋青日軍槍械等有關工作。

 

其時,蔣介石反動集團為了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和加緊策劃內戰,一方面命令日、偽軍在原地“作有效防御”,不得向中共領導的抗日軍隊投降。駐雷州半島日、偽軍執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擬訂的《和平后對華處理細要》,將武器“完全徹底地”交付國民黨方面,致使人民抗日武裝接受日、偽軍投降未能實現。另一方面,蔣介石于8月21日電令國民黨第二方面軍副司令兼粵桂南前進指揮部司令鄧龍光,派兵進駐南路。鄧龍光隨即率領第四十六軍第一七五師、一八八師(10月中旬往海南)和第六十四軍第一五六師,共約2萬人,并糾合雷州獨立挺進支隊、沿海警備大隊等反動軍隊,進駐遂溪及雷州半島各縣,以“接收”、“剿匪”為名,搶占戰略要地,大肆掠奪人民,瘋狂圍剿中共黨組織和革命武裝。隨后,相繼成立國民黨南路行署、廣州灣警備司令部、湛江市政府,恢復和建立各級反動政權,起用一批地方反動勢力頭子,收編日、偽、土匪武裝,擴充反動團隊和特務。

 

國民黨反動派在加緊策劃內戰的部署中,以廣東南路地區沒有中共武裝部隊,只有土匪為藉口,對南路地區的中共黨組織和革命村莊進行瘋狂“清剿”。當時,遂溪是國民黨軍隊重點“清剿”的地區,全縣各大村莊和主要路口都駐扎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反動武裝大體布置如下:在西部:鄧龍光率國民黨第六十四軍一個師和一個保安團,以城月為指揮中心,在寇竹新圩駐扎一個師部,團部則駐扎在各個交通要道的重點圩鎮和村莊,營以下單位分散駐后溪、田頭、家寮、太平等較大的村莊。在中部:除洋青圩駐扎一個團約1000人的兵力之外,泮塘、文相、竹山、其連山、西田、新圩、卜巢、城里、邁泗、桔仔樹等村莊還分別駐有一個連或一個營。在西南部:有正規軍一個營和一個保安營共七八百人分別駐扎在客路、河頭、樂民、港門等地。駐扎于各圩、村的國民黨反動軍隊經常換防,變化頻繁。

 

為了配合國民黨正規軍的“清剿”,反動當局起用了原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司令戴朝恩,委予其陸軍少將兼遂溪縣長的頭銜,以便戴統攬軍政大權,施行“清剿”計劃。其時戴朝恩以原“挺進隊”為基礎,組建起近500人的遂溪縣自衛大隊,并起用了一批反動分子和土匪、流氓等,恢復了鄉保甲三級政權,組織起附屬于鄉保政權的反動武裝;同時還制造白色恐怖,實行強迫“自新”運動。至1945年11月,遂溪全縣40多個鄉的反動政權和武裝均建立了起來。各鄉的反動武裝有:界炮鄉隊30至40人槍,豆坡鄉隊(包括河圖仔、葛松村反動武裝)40至50人槍,縣駐楊柑鄉自衛中隊約60人槍,北坡鄉隊20多人槍,義和鄉隊20多人,洋青鄉中隊50多人槍,老麥田、古村東聯保隊30多人槍,洋青鄉隊有80人左右,官田鄉隊50多人,城里鄉隊50多人,邁泗鄉隊30人,邁隆鄉隊30人,維新鄉隊30多人,調豐鄉隊30多人,城月鎮兵60至70人,遂城警兵30人,樂民城、海山、調神、鹽倉等村反動武裝約150人,吳家村反動武裝40人,雙村、田西等村反動武裝約50人,西域塘等村約20人,周家、后坑等村約30人,河北等鄉反動武裝約300人,等等。據不完全統計,到1946年全國內戰爆發前,遂溪縣鄉保甲反動武裝達2000多人,全縣的地方反動武裝達2400多人。此外,在中共遂溪西北區黨組織活動范圍內的國民黨反動武裝還有:駐安鋪鎮的廉江縣自衛大隊約500人槍,廉江永桐鄉隊數十人槍。反動軍隊及地方反動武裝以“剿匪”、“清鄉”為名,到處圍剿、掃蕩,公開向人民武裝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二、主力部隊西進和黨組織工作的調整
面對國民黨軍隊大規模的軍事進攻,中共廣東區委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分散堅持”的指示精神,于1945年9月20日向全省各地黨組織發出了《對廣東長期堅持斗爭的工作布置》的指示,提出了“一方面是堅持斗爭,保存武裝,保存干部;一方面是長期打算,準備將來合法民主的斗爭”的工作方針,并指出,南路堅持斗爭的地區應在“十萬大山及勾漏山”。根據廣東區黨委的指示,9月下旬,周楠召集中共南路特委委員溫焯華、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等人,在湛江市赤坎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分析了當前敵我形勢,認為部隊留在雷州半島會被動挨打,而十萬大山地形好,又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敵人兵力較為空虛,有回旋余地,因而決定:(一)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以第一團為主,并從各團抽調部分力量,由團長黃景文、政委唐才猷率領,挺進十萬大山,以保存主力;其余各團迅速返回原地,以連、排為單位分散活動,依靠人民群眾、黨的基礎、統戰關系與敵周旋,堅持自衛斗爭。(二)調整各縣、區主要干部,已暴露身份不宜留在原地區堅持的調換工作地區。會后,周楠到遂溪中區分別向各團傳達特委的決定。

 

其時,為了適應形勢的急劇變化,南路特委抽調黃其江、支仁山、鄧麟彰三人,協助雷州特派員陳恩工作,加強對雷州地區工作的領導。同時,遂溪黨組織的領導成員也作了調整,采取分片領導的辦法,由沈漢英先后負責東區、中區、南區(文里、太平部分)和西北區一帶;陳兆榮負責南區(部分)和西南區;沈斌負責東海島、五九區和南區(部分);鄭仲玨負責南區(部分);黃明德初在東區協助沈漢英工作,1945年10月后主持中區全面工作,不久,沈漢英調往東南區,東區交由黃明德負責。10月,成立中共湛江市特別支部,余明炎為書記,廖鐸為副書記。

 

在調整黨組織的同時,以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為主組成的西進部隊,根據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和形勢急劇惡化的實際,決定分批突圍西進。9月下旬,團長黃景文帶領在遂溪中區和西區一帶活動的一個營進行首批突圍。他們夜行曉宿,隱蔽穿插行軍,沿途與堵截、追擊的國民黨軍戰斗多次,其中在廉江塘蓬與敵700多人激戰一天,斃傷敵70多人,黃部犧牲3人,營長金耀烈負傷(金負傷后,第一營營長由教導員廖華兼任)。10月中旬,黃部到達廉江、博白邊境馬子嶂地區。黃部在塘蓬與敵人激戰前后,唐才猷率領在遂(溪)海(康)交界活動的兩個營抵達遂溪,與轉移后由于和團長聯絡不上而又重返遂溪的一營二連兩個排隱蔽于西區和中區的風朗村一帶,準備第二批轉移。其時,廉江縣黨組織送來一份情報,說首批轉移部隊在西進途中,遭到國民黨正規部隊和地方反動武裝的攔截和追擊,前進十分困難。與此同時,風朗村地下黨支部和一營二連也送來一份情報,說遂溪飛機場存放著一大批武器彈藥,機場內守敵不多,只有100多人,如果抓緊這個有利時機襲擊機場,定能成功。唐才猷接到這兩份情報后,即召集在附近隱蔽的幾個連、營級干部研究,認為敵軍主力部隊正在忙于追擊轉移部隊,對遂溪的防守必然比較空虛,同時,敵人剛接管日軍機場不久,目前內部戒備定然不嚴,如果藉此機會,乘敵不備,襲擊遂溪敵飛機場,從而迷惑牽制敵人,以利第一團迅速轉移到十萬大山,并利用繳獲的武器彈藥充實西進部隊的裝備。于是,一面向中共南路特委請示報告,一面與遂溪中區黨組織取得聯系。

 

遂溪機場位于縣城之西,距縣城約3公里。這里,在日軍侵占雷州半島以前曾座落著風朗、大稔山,新屋仔、西邊嶺、上沙泥坡和下沙泥坡等7條村莊。由于遂溪縣城靠近湛江,在戰略上是雷州半島的一個軍事要地,而風朗村周圍又是地面開闊,一馬平川,是個天然的飛機場。因此,日軍在1943年侵占雷州半島以后,便看中這塊地方,把風朗等7條村莊的群眾趕走,霸占了這里所有的民房和耕地,修起了一個軍用飛機場。這機場雖然不大,但敵人在四周卻筑有幾道鐵絲網,鐵絲網內還挖有一條很深的壕溝,壕溝內側圍著一圈竹籬笆,里里外外,各種工事構筑,非常牢固。當地群眾楊少梅、陳村嫂等人在機場廚房內給敵人做雜工,第二批突圍部隊便決定利用這個關系,派風朗村地下黨支部委員譚少芳化裝進入機場內,查明敵人夜間的崗哨位置和人數等情況,同時,還派出五名偵察員化裝成民夫混入機場,偵察敵軍的槍械彈藥庫、油庫和敵軍住房的位置等。此外,還派人到敵人機場外圍進行偵察,經過幾天的偵察后,弄清了敵情,知道機場內敵人的營房設于風朗村,駐有一個警備連和30多個飛行員以及機務人員,共150多人。機場附近駐有國民黨正規軍一個師,其中一個團駐在遂城,一個團駐在西邊嶺,一個團分散駐于下沙泥坡和新屋仔、西溪、石狗、芙蓉等5條村莊。在上沙泥坡和大稔山還分別駐有未繳械的日軍600名和已繳械的日軍400名。根據敵情,第二批突圍部隊作了戰斗部署,決定速戰速決,于是,決定組織五個戰斗小組,共約25人,分別攻打敵警備連營房和敵飛行員宿舍、彈藥庫以及敵步哨等四個目標。第一、二戰斗小組以團部手槍隊為主,并從各連挑選部分精悍的戰士組成,共約8人,分別由林三和陳貴擔任小組長,由突擊隊長洪田帶領,主要負責襲擊敵警備連駐地;第三小組8人,由陳蔡、陳安天帶領,主要負責攻打敵飛行員和機務人員駐地;第四小組3人,由團部手槍隊指導員唐森帶領,主要負責襲擊敵軍火庫和汽油庫守敵,接應和配合搬運隊行動;第五小組是個長槍組,共5人,由一營二連副連長李池當組長兼輕機槍射手,負責掩護第一、二小組進攻敵警備連駐地。此外,二連副連長左成帶領10多個人,負責警戒遂溪方面的敵人;三營第八連則由文化教員朱日成帶領,作為預備隊,負責協助中區民兵搬運武器。為了便于指揮作戰,在機場內外還分別設有現場指揮所和全面指揮所?,F場指揮所設于機場四個襲擊目標的中央,由突擊隊長洪田和一營二連指導員沈杰負責;全面指揮所設于飛機場外面西南角的風朗河邊,由團政委唐才猷和一營副營長陳炳崧負責。戰斗部署完畢,突擊隊便于當天化裝成農民,隱蔽于機場西南面的鳳凰村附近,待命出擊敵人。

 

1945年10月10日零時,突擊隊直插飛機場外,干掉了敵人的哨兵后,在敵營大門被躲在暗中的敵哨發覺,跟著便開槍打過來。槍聲一響,酣睡中的敵人就立即驚醒。于是,突擊隊一面開槍擊斃敵人的哨兵,一面沖進敵營。在長槍組的掩護下,一、二戰斗小組迅速沖進敵警備連駐地,隨即分開打擊敵人。第一小組直逼敵據點大門,用火力堵死門口,防止敵人沖出,以便一舉殲敵;第二小組分散控制敵據點的五個窗口,向屋內扔手榴彈,狠狠地殺傷敵人。敵人仗著人多裝備好,抵抗得十分頑強。第三小組沖擊營房后即將飛行員和機務人員的宿舍包圍起來,一面開槍射擊殺傷敵人,一面開展政治攻勢,敦促敵人投降。此地的敵人全是飛行員和機務人員,戰斗力比較弱,在突擊隊的猛烈打擊下,除了一部分被消滅外,剩下的8名飛行員和機務人員很快便投降了。一個被俘的敵人被突擊隊押向軍火庫,逼他向軍火庫的守敵喊話。這樣,突擊隊便較順利地消滅了敵軍械庫和油料庫的守敵以及機場西門的敵哨,迎入搬運隊,一起搬運武器彈藥。但是,敵警備連比較頑固,雖然在突擊隊的打擊下傷亡很大,但這時仍在負隅頑抗,毫無降意。突擊隊為迅速解決戰斗,防止敵人援兵趕至對游擊隊不利,便搬來一桶汽油,潑在破棉絮上,點著火,扔到敵據點的周圍,頓時敵營四周便著起火來。這晚刮著東北風,敵人的營房著火后,火借風力,風助火威,霎時間敵營火光沖天,各種爆炸聲響徹夜空,震得敵人心驚膽跳。本來,機場與遂城相距不遠,敵人在周圍駐有重兵,卻一動也不敢動。就這樣,西進部隊得以利用這個有利時機,迅速解決了戰斗。
這次戰斗,殲敵150多名,其中俘敵8名,繳獲敵20毫米機關炮2門、75毫米加農炮1門、重機槍3挺、飛機用機槍8挺、日式步槍130余枝,以及其他槍支彈藥一大批。西進部隊傷、亡各1人,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夜襲機場的重大勝利。戰斗結束后,參戰部隊迅速撤回山內村與其他部隊會合。這時,追擊首批西進部隊的國民黨第四十六軍一個師連忙從廉江趕回遂溪。第二批西進隊伍即繞過敵軍的封鎖線,越過遂(溪)、廉(江)邊境北上,10月下旬到達馬子嶂,與第一批轉移部隊勝利會合。

 

西進部隊會合于馬子嶂后,隨即進行整編。全團在整編后仍保持三個營的建制。第一營營長廖華,教導員陳熙古;第二營營長涂明坤(涂沙),教導員林敬武;第三營營長王建涵,教導員莊梅壽,全團共800余人。整編后全團進行了西進十萬大山的思想動員,提出“打到十萬大山去,堅持斗爭,爭取最后勝利”的戰斗口號。由于廣東國民黨反動派正在部署向各地人民武裝發動進攻,南路特委決定派原特委委員楊甫到第一團,傳達特委關于第一團迅速挺進十萬山區的指示,并協助做好進軍途中同地方黨組織聯系的工作,以支持和配合西進部隊的活動。11月底,楊甫到達馬子嶂向第一團干部傳達了特委的指示,便與唐才猷、黃景文一起率部西進,經靈山縣南部的古文水,與靈山部隊會合,休整后經欽縣小董以北地區,向十萬山區挺進。

 

第一團沿途得到廉江、博白、合浦、靈山和欽縣黨組織、地方武裝的有力支持,于1945年12月中旬到達十萬大山東部的欽縣貴臺地區。首先消滅駐守貴臺的反動武裝30余人,并占領該圩。之后又收繳了反動頭子張瑞貴家衛隊的步槍20多枝,并打退兩廣地方反動民團接連三天的多次騷擾。部隊進駐貴臺的第三天,尾追的廣東省保安隊已逼近,從廣西北部往南壓的反動武裝正在途中,敵人企圖趁第一團立腳未穩而一舉殲滅。第一團連夜向馬啟山轉移。翌日清晨,敵保安隊和地方民團共3000余人大舉追擊,企圖在第一團進入十萬大山縱深地帶之前聚殲。為了擺脫敵人,團領導決定利用該處有利地形,予敵狠狠打擊。戰斗于拂曉打響,持續至晚上9時許,第一團主動撤離戰場。是役,敵軍傷亡100余人,第一團第七連連長廖培南等2人犧牲。部隊撤離戰場后,即取道防城的天堂、那勤、小峰,向十萬大山縱深地帶挺進,于1945年12月中下旬到達十萬大山西南麓的那良地區大勉村,與防城人民游擊大隊勝利會師,后又移師至與越南毗鄰的峒中地區, 與當地人民武裝開辟與建設游擊根據地。

 

第一團到達十萬大山后,斗爭非常艱苦。部隊進入少數民族地區峒中后,即深入到群眾中去訪貧問苦,宣傳發動群眾,依靠少數民族人民,在防城黨組織原來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開拓與建設峒中游擊根據地。這時,中共防城特派員謝王崗趕來部隊,會見了楊甫、唐才猷、黃景文等,共同商議堅持十萬大山的武裝斗爭問題。一、以營為單位展開活動,協同地方人民武裝部隊,打擊地方反動勢力及收繳其武裝,拔除反動據點,摧毀國民黨基層政權,擴大群眾基礎;二、地方黨、武裝隊伍發動群眾,全力支持和配合第一團的斗爭;三、防城人民游擊大隊在軍事作戰行動上,歸第一團統一指揮。會議剛結束,敵保安隊從欽縣向峒中追來。第一團采取“敵進我進”的戰術

 

第三營插向北侖、北基一線,利用群眾基礎好和有利地形與敵周旋,伺機打擊敵人;第一營退出那灣,向華石、防城推進,威脅敵統治中心;第二營堅持在峒中、灘散地區,打擊正面敵人;組織武工隊插入光坡、企沙、灣濱地區籌措給養,騷擾牽制敵人,配合山區斗爭;團部與防城縣游擊大隊部移至中心區域大勉村,指揮各部行動。

 

第三營第八連在北侖首先與敵接觸,接著第二營第四連與進犯峒中之敵300余人在灘散附近的竹葉隘發生激烈戰斗;其他營、連接連在峒中、板貞、茅坡、華石等地,相繼襲擊了劉瑞龍等反動地主豪紳的據點,繳獲了一批武器。其中第一營推毀了軍閥陳濟棠侄子陳樹堯的官僚地主莊院,擊斃原國民黨團長陳樹豐后,乘勝前進,一舉攻下曾任反動軍隊師長陳克強的老屋,給予敵人很大的打擊和威脅。第一團在反掃蕩斗爭中,積極開展群眾工作,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他們依靠峒中游擊中隊和少數民族領袖人物馬文初、黃志瑞等,在峒中深入宣傳共產黨的民族政策,開展減租減息,改善人民生活,深受群眾擁護。團長黃景文、第二營政委謝森和峒中中隊指導員等與黃志瑞飲血為盟,誓為革命同生死共患難。1946年1月,召開各族群眾代表大會,成立了防城縣第一個鄉人民民主政權——峒中鄉人民政府,建立了鄉兵大隊。長期受歧視、受欺凌的峒中各族人民首次取得政權,極大地激發了革命熱情。在紅色政權支持下,部隊和群眾患難與共,群眾情愿忍饑挨餓,也盡力為部隊獻糧獻草,救護傷病員,在危急關頭,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支持部隊,充分體現了軍民魚水情。敵保安隊和地方反動武裝掃蕩計劃失敗后,1946年2月,國民黨第六十四軍一五六旅旅長劉鎮湘,率領該旅主力第四六七團及二個保安總隊和地方反動武裝2500余人,對十萬大山山區發動更大規模的圍剿。為了避敵鋒芒,第一團在與敵進行幾次戰斗后,經請示中共廣東區委和征得印度支那共產黨中央領導人的同意,于1946年4月2日撤入越南休整。部隊轉移時,黃杰瑞只身阻擊敵第四六七團一個連的進攻,迎戰一天,斃傷敵10余人,他身體七處中彈負傷仍堅持戰斗,終于贏得了時間,掩護了主力部隊安全轉移。

 

至此,以遂溪主力部隊發展和組建起來的西進主力團,經兩個余月的艱苦奮戰,終于粉碎了敵人的圍殲圖謀,實現了戰略性大轉移,并開辟了十萬大山山區游擊根據地。入越后,部隊進行了整訓,幫助越南革命。爾后回師滇桂黔邊區,與當地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并肩戰斗,成為滇桂黔邊縱主力之一。這個轉移的戰略意義在于:(一)保存了主力,使敵人妄圖一舉消滅南路人民主力武裝的陰謀落了空;(二)轉移到外地去作戰,吸引了一部分敵人,減輕了敵人對雷州地區的“清剿”壓力,為留下來堅持斗爭的人民武裝和黨組織創造了有利條件;(三)用武裝力量去協助兄弟地區打開新局面,也為自己的游擊活動開辟了新的天地;(四)為粵桂邊區、滇桂黔邊區革命游擊戰爭的開展和最后的解放,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三、爭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還沒有完成發動全面內戰的準備,為了欺騙人民,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為了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用事實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毛澤東于1945年8月28日毅然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并于10月10日同國民黨簽訂了《雙十協定》。1946年1月10日,國共兩黨代表又正式達成《停戰協定》,雙方同時頒布了于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戰令》。

 

1946年2月,廣東區黨委根據中共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指示》,明確提出廣東黨及廣東人民當前的緊急任務:“迅速打破國民黨所造成的內戰危機,爭取和平的到來?!豹?/div>
2月初,廣東區黨委根據黨中央的方針,對南路作了指示:《停戰協議》和《政協決議》公布以后,全國政治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和平民主新階段已經到來,黨的工作中心將由農村的游擊戰爭轉為城市的民主運動;南路應迅速做好開展城市民主運動的準備;南路將來的民主運動的中心是湛江市;為了開展湛江市的民主運動,必須立即著手做好爭取地方民主勢力和中間勢力的工作,推動他們組織湛江市的民主團體。

 

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根據上級的指示,派黃其江等對遂溪高在湘派和湛江市陳學談派中的民主人士、中間分子進行教育動員工作,鼓勵和支持他們建立民主團體,開展爭取和平民主的合法斗爭。經過教育推動,他們擬建立湛江市民主同盟,推舉吳林為主席。當建立民主同盟的籌備工作正在順利開展時,中共南路特委派陳恩通知黃其江,根據中共中央新的指示,全面內戰即將爆發,為了民主人士的安全,立即停止爭取和平民主的公開活動,馬上著手應付內戰的準備工作。

 

在對國民黨軍方面,根據全國政治形勢的發展和黨中央、廣東區黨委關于爭取和平民主的指示精神,中共南路特委在領導部隊堅持武裝自衛,繼續反對國民黨“清剿”斗爭的同時,布置各地黨組織和部隊展開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在政治上揭露國民黨蔣介石挑動內戰的陰謀,宣傳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的主張。在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的領導下,各地黨組織對敵展開了和平攻勢。2月1日,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公開發表《致陳公俠先生代電》,敦促廣東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陳公俠執行停戰協定的政協協議,呼吁陳公俠“體恤南路人民痛苦”,“停止一切清鄉反共行動,化干戈為玉帛”。

 

在此期間,中共遂溪黨組織在沈塘茂連村設立油印所,先后印發了《雙十協定》、《停戰協議》等傳單,大力宣傳共產黨要求和平民主的主張。1946年春節前夕,黃其江、支仁山和曾錫駒寫了一首詩:“歲首欣逢內戰和,神州齊唱太平歌;高雷何尚烽煙漫,桑梓依然患難多;固執清鄉陳政策,還操剿共舊干戈;執言仗義憑公輩,共把匡時重責荷。”他們將這首詩印在賀年柬上,以雷州人民解放軍名義向各界進步人士散發。各界進步人士看了都譴責國民黨反動派挑動內戰的罪行,贊揚共產黨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其后,黃其江、支仁山還寫了一份和平呼吁書,在雷州地區廣泛散發,號召當地國民黨當局執行《停戰協議》,并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反對內戰、爭取和平的熱情。在共產黨的政治攻勢下,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司令兼遂溪縣長戴朝恩被迫派盧震為代表,與雷州地區中共黨組織進行談判。雷州地區黨組織派黃其江、支仁山為代表,與其進行了兩次談判,第一次談判在遂溪南區太平圩附近,第二次談判在保安圩附近的磚瓦窯進行,談判環繞“和平”、“停戰”進行。黃其江、支仁山譴責國民黨當局繼續“清鄉”掃蕩是違背《停戰協議》,提出簽訂一個協議,保證今后不再采取敵對行動。但盧震并無誠意談判,以“請示戴縣長再說”為借口而一走了之。與此同時,周楠還指示陳信材與國民黨粵桂南前進揮指部司令鄧龍光進行談判。談判地點在東區豐厚村,鄧龍光派秘書為代表,談判進行了三天。談判中,陳信材譴責國民黨進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和殘酷掃蕩游擊區、屠殺抗日有功人員和群眾的罪行,要求國民黨方面執行《停戰協議》,停止對人民武裝及游擊區的一切軍事行動。但是,鄧龍光拒絕接受共產黨提出的正當要求,談判也無結果。

 

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肆意破壞,中共遂溪黨組織爭取和平民主的活動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通過斗爭而撕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和平”偽裝,暴露了他們反共反人民的丑惡嘴臉,使廣大人民群眾逐步覺醒了起來。當時,在各階層人士中流傳著這樣幾句順口溜:“燒錯炮仗,拍錯手掌,搭錯彩樓,迎錯老蔣?!庇纱丝梢姡嗣袢罕姷姆词Y情緒已成不可遏止的怒潮。

 

四、反抗國民黨的“清鄉”掃蕩和“三征”暴政
(一)國民黨的殘酷“清鄉”掃蕩
在主力第一團西進,其他各團回本地分散活動期間,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對南路各游擊區及游擊根據地的“清剿”掃蕩,企圖用最短的時間消滅革命武裝力量。

 

1945年10月20日,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廣州行營主任張發奎為首的廣東國民黨當局,在廣州召開“綏靖”會議,討論如何策應內戰、限期“清剿”等問題。會上,張發奎秉承蔣介石的意旨,不顧華南抗日縱隊存在的事實,公然宣稱華南地區“沒有共軍只有土匪”,不存在執行停戰令問題,妄圖在停戰協定簽字之前,以“剿匪”名義,一舉將華南人民武裝消滅。會后,粵桂南前進指揮部司令鄧龍光即命令第六十四軍第一五六師第四六七團,尾隨追擊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至十萬大山;同時在湛江市設立粵桂南綏靖指揮部,以“剿匪”為名,指揮各縣反動團隊大舉“清鄉”掃蕩。進駐南路的第六十四軍和第四十六軍(一部分已到海南島,尚有一部分留在南路),大規模地深入游擊區,占據城鎮村莊,封鎖出入路口,破壞中共黨組織在游擊區的稅收,并實行“分區進剿”,妄圖斷絕游擊區給養,消滅分散堅持斗爭的人民武裝力量。
至1945年底,國民黨反動派在高雷地區進行“復鄉建?!薄⒒謴头磩咏y治的計劃基本完成后,便以更大規模對游擊區進行“清鄉”掃蕩。軍事上,他們進一步采用“填空格”的戰術,把正規軍一半以上的兵力調到遂溪游擊區,實行村村駐兵,路路設哨。當時,遂溪游擊區幾乎每條較大的村莊都駐有國民黨軍隊,正如群眾所說:打日本時,不見國民黨;日本敗了,滿地是國民黨。政治上,他們強行實施“五戶聯保”的反動政策,即每村以五戶為一小整體,互相擔?!安粎⒐病薄ⅰ安挥H共”、“不通共”、“不藏共”,如果一戶犯了上述之罪,其他四戶也要受株連。他們采取“拉網式”、“連梳式”的辦法進行“清鄉”,夜間突然包圍村莊,白天反復搜索、逐戶清點人口,每次清查10多條村莊。事實證明,國民黨反動派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以人民為敵的。

 

敵人對遂溪游擊區的摧殘最為嚴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敲詐勒索,搶劫財物,奸淫婦女,強迫自新,無惡不作。敵人在遂溪掃蕩卜巢村時,燒毀房子多間,捕去群眾20多人,當場殺害4人。掃蕩山家村時,威逼群眾為死去的反動地主、特務分子打醮招魂,跪地致祭,還剝光烈士李康生母親的上衣抽打奶頭,誣蔑她養子做“土匪”。有的村莊,如清水村、龍灣仔村等,連續被掃蕩10多次,每隔十天八天一次,豬、牛、雞、鴨被洗劫一空,不少婦女被奸污。1946年2月上旬,戴朝恩派反動團隊到各區“清剿”,在中區、西北區和遂(溪)海(康)邊境地區捉去一批共產黨員殺害,還有60多名群眾無辜被捕。接著,又多次掃蕩老馬、外村仔、新坡、陳屋塘、山家、青水、龍灣、百桔仔、茅村、甘霖、紅屋仔等村,逮捕了約200名群眾,并殺害其中數人;一些婦女還被剝光上衣,當眾施刑侮辱;老馬村再次被焚燒,全村只剩下一間房屋。2月中旬,戴朝恩又派出縣屬團隊,在張德安反動武裝的配合下,瘋狂圍剿西北區,捉去中共黨員和革命群眾數百人,其中李瓊倫等共產黨員被殺害。此外,馬如杰、陳開濂、全德珠等一批黨員和干部,遭到國民黨遂溪縣當局的懸賞通緝。中區洋青一帶被殺害10多名干部和20多名群眾。西北區和西區一帶先后被殺害的有陳章、占景隆等10多名共產黨員和20多名群眾。這些被害者中,年齡最高的是斗侖村的周維道,遇難時62歲;年紀最小的是山家村的李默,他是被國民黨活埋的,當時只有12歲。此外,楊柑片的清水、龍灣等村,也連續10多次遭到國民黨反動武裝的掃蕩,村中所有禽畜、糧食、衣物被搶光,鍋碗和其他家具什物被砸碎。

 

國民黨洋青鄉中隊長卜建中,對信和鄉抗日聯防區的情況比較了解,他在帶領反動鄉中隊到遂北聯防區掃蕩時大叫:“不信秧地里能藏得住老虎”,“不出來自首的抓住就殺”。1945年10月至11月間,洋青一帶被捕去150多人,關在洋青當鋪吊打,威逼群眾交錢交糧才準擔保釋放,有的群眾則被槍殺,有些在獄中受刑致死。城月的實榮村、坡仔地、新村仔和楊柑的龍灣仔、后田等村均被圍村掃蕩10多次,捕捉和殺害群眾多人。1946年2月和8月,海山村反動聯防大隊100多人先后兩次掃蕩后六村,殺害群眾兩人。6月初,南區黨組織負責人之一的鄭仲玨在敵人的掃蕩中英勇犧牲。在此期間,河頭、江洪、樂民一帶很多村莊先后遭敵人摧殘,不少群眾遭拘捕毆打,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尤其是革命家庭深受其害,有的父母或其他親人被捕拘禁多次,進行勒索,或吊打、灌辣椒水,或被押送到國民黨縣府監獄坐牢,有的房屋被燒毀,等等。國民黨反動派的兇惡殘暴,與日本法西斯的“三光”政策無異!

 

(二)人民群眾的英勇斗爭
國民黨反動派殘酷的“清鄉”掃蕩,嚇不倒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相反,更激發了他們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刻骨仇恨,更堅決地為保衛黨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戰斗。

 

1945年九十月間,遂溪黨組織根據國民黨大軍壓境后的嚴峻形勢,對廣大黨員進行革命形勢和革命氣節教育,從而堅定廣大黨員的革命意志,鞏固黨的組織。在敵人的“清鄉”掃蕩中,各級黨組織與人民群眾同進退、共患難,領導群眾對敵展開殊死的斗爭。有的村莊敵情過于嚴重,黨員白天隱蔽在村莊附近的蔗林、山洞,晚上潛回村里做群眾工作。有的群眾家里遭到洗劫,黨組織就動員群眾進行互救互助;有的群眾被敵人押進監獄,黨組織就千方百計進行營救;有的群眾房子被敵人燒了,黨組織就設法給予安置;有的群眾被敵人殺害了,黨組織就協助其親屬進行安葬。

 

共產黨員在敵人的圍剿中不幸逮捕后,均以革命英雄為榜樣,對黨堅貞不渝,視死如歸。中共遂溪西北區黨組織負責人陳章于1945年9月在遂溪后湖村被敵人逮捕,押解到遂溪洋青槍決。臨刑前,當敵人宣布他的所謂“罪狀”時,他怒斥敵人:“我們共產黨人光明磊落,舍生忘死,抗日救國有什么罪?有罪的是你們國民黨。我們抗日的時候,你們把祖國大好河山拱手送給敵人。今天,你們又殺害抗日有功人員,殺害無辜群眾,挑起內戰,破壞和平。你們才是罪惡滔天,死有余辜!”最后,他還大聲喊:“父老兄弟們團結起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陳章的英雄行為,使在場群眾無不流下激動的眼淚。其他被捕的共產黨員在犧牲前也表現得英勇、頑強。

 

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游擊區的廣大群眾在兇殘的敵人面前,也表現得象鋼鐵一樣堅強。敵人掃蕩遂溪泮塘村時,把成年人都捆綁起來,逼他們“悔過自新”和供出村里的共產黨員。但他們守口如瓶,都說不知道。敵人瘋狂地把大部分人都吊起來掛在屋梁上、大樹上,用皮鞭抽打,用槍托撞,他們還是說:“不知道?!睌橙瞬坏貌贿B連搖頭,說:“受共產黨熏陶過的人,連命都可以不要,真可怕!”敵人掃蕩遂溪東區甘霖村時,先把村里140多名群眾押到遂溪城,威逼他們把參加共產黨和游擊隊的親人叫回來。敵人的陰謀破產后,便殘酷地把農民梁漢綁在長凳上割肚,把農民梁壽進施行“猴抱桃”毒刑(用繩綁住手腳吊起來,腹部放一塊大石頭),然后又把黃尚坤、黃就光、梁汝秀、梁汝成、梁德仁等5位農民押解到遂溪、麻章毒打致死。但敵人都不能從這些農民口里得到片言只字。一天,戴朝恩指使董京天帶兵把甘霖全村群眾驅趕到曬谷場集中,威脅道:“如果你們不把共產黨供出來,今天就最少要殺幾十個!”說罷便把梁德源老伯拉出來,逼問誰是共產黨員?誰是游擊隊員?梁德源堅決地說:“不知道”!董京天暴跳如雷,立即開槍把他打死。接著又把農民梁德明拉出來,叫士兵先向他的耳邊打了一槍,然后逼問他誰是共產黨員?誰是游擊隊員?梁德明也堅決地說:“我是耕田人,什么都不知道!”恐嚇和屠殺征服不了英勇的甘霖村人民。董京天圖窮計盡,不得不拉隊離開甘霖村。像以上為保護共產黨和游擊隊而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群眾的英勇事例,在遂溪各地還有很多。

 

(三)鋤奸反特 武裝自衛
敵人在進行“清鄉”掃蕩中采取法西斯手段,對遂溪黨組織和人民群眾進行嚴重的摧殘。為了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保衛黨組織,中共遂溪黨組織負責人沈漢英等指示各地黨組織開展鋤奸保民活動,堅持自衛斗爭,并布置陳撥在中區成立一個鋤奸中隊,積極開展鋤奸反特斗爭。同時,分散在各地活動的武裝部隊、武工隊也在各地黨組織的領導下,依靠群眾的掩護,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嚴懲那些民憤極大的漢奸、特務分子、反動保長和惡霸。當時,根據中共遂溪黨組織的決定,金耀烈帶領陳晉等10多名武工隊員,在中區武裝中隊和地下黨組織的配合下,夜襲土扎村,活捉漢奸周妃準,繳獲黃金29兩,其中金褲帶1條,金磚10塊,金鏈20條,金戒指30個。在這前后,遂溪各區武工隊在縣內積極開展鋤奸肅特活動,殺掉一批漢奸、特務和反動保甲長,其中有殺害南區黨組織負責人鄭仲玨的罪魁禍首以及中區車路頭村漢奸特務分子、東區甘霖村反動保長等。1946年六七月間,西北區黨組織負責人李曉農召集骨干人員在娘仔村開會,傳達上級的有關指示,動員大家大膽地拿起武器,同敵人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積極開展鋤奸反特活動,堅決鎮壓一批反動分子。會后,原來分散隱蔽活動的何珍、梁甫、陳冬、葉大林、周錫典、肖光章等骨干人員,立即集中起來,組成若干武裝小組,由李曉農統一指揮。他們根據縣黨組織的統一部署,與各區武工隊同時行動,于一夜之間在西北區處決了29個反動分子,后又相繼殺掉10個反動保甲長。至7月底止,全區共鎮壓了約40個反動保甲長和漢奸特務分子,其中在磨谷灣和山塘村殺掉9個,在山內村殺掉7個,在眼鏡塘殺掉4個。此外,還多次在夜間襲擾國民黨界炮鄉公所據點,迫使反動鄉兵固守巢穴,不敢輕易下鄉掃蕩。那些化裝成乞丐、理發佬、糖膠客之類到游擊區刺探情報的特務分子,也被鋤奸中隊和武工隊殺了一批。國民黨反動派由于少了耳目,      

 

在“清鄉”掃蕩中就好似盲牛瞎馬亂撞亂碰,大大減輕了對地方黨和群眾的威脅。
在進行鋤奸反特的同時,以連排為單位分散在各地活動的武裝部隊,還在自衛原則下尋找有利戰機打擊小股敵人,襲擾敵人的據點,破壞敵人的運輸線。1945年12月,中區游擊隊在湛(江)遂(溪)公路襲擊國民黨的軍車,繳獲關金券紙幣和軍用物資一批。次年1月,敵人一個連掃蕩遂溪中區車墩洋一帶村莊,在當地活動的革命武裝部隊對其突襲,敵傷亡慘重,只好放棄掃蕩計劃。

 

在人民武裝開展鋤奸反特期間,一些武裝土匪乘機作惡,盜用共產黨的名義在農村敲詐掠奪群眾,有的下農田偷番薯、稻谷,或入室盜竊財物,有的在村莊里公開搶劫等。匪風之猖獗,既嚴重地傷害了群眾的利益,又損害了共產黨的聲譽。因此,人民武裝在進行鋤奸反特活動的同時,還積極開展肅匪工作,對于一般土匪進行教育,促使其改邪歸正,對于那些不肯悔改或惡行嚴重者則進行武裝鎮壓,以儆效尤。

 

(四)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
1945年冬,國民黨反動派在進行瘋狂圍剿革命村莊的同時,還加緊全面恢復其鄉村政權,以便配合“清剿”和加強對廣大農村的統治。為了打破國民黨的“清鄉”“復鄉”計劃,利于農村革命活動的開展,中共遂溪縣黨組織根據廣東區黨委關于“選擇政治上可靠的同志,打進國民黨黨、政、軍、經濟、文化、教育機關和鄉保政權以及三青特務系統”的指示,要求各地黨組織挑選一批未暴露的黨員和開明人士、進步群眾,乘國民黨急于復鄉建保之機,打進國民黨的基層政權中去,建立“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

 

中共遂溪黨組織遵照這一指示精神,除了秘密選派一些黨員、進步群眾及開明人士打入國民黨內部充當保、甲長之外,還通過開展統戰工作和武裝力量加以配合,對一些已經上任或即將上任的保甲長,采取教育或武裝警告的辦法,盡量把他們爭取過來,或同他們約法三章,不準他們對中共黨組織和群眾不利;對于一些頑固反動分子,則采取武裝鎮壓的辦法將其除掉,另外再由群眾推選合適的人士接替。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黨組織在全縣建立了一批兩面政權,有相當部分的保甲政權已由共產黨所控制;而個別比較頑固反動的保長,因懾于人民武裝的威力,也不敢輕易再為非作歹了。

 

當時,遂溪黨組織在西北區建立兩面政權和控制國民黨基層政權方面,取得較好的成效。如:澗水河北部各保甲政權的性質結構大致為如下三類:一是“白皮紅心”政權,這類占60%以上。如:老馬村保長馬巨登,江頭村保長趙烈,擔水塘村保長李文海,南昌村保長黃明勛,南坑村保長余秉桃,金邦灣保長陳秀初,科港村保長鄧如仁,金圍村保長張元本,上龍村保長楊廷賢,北坡仔保長毛振坤,上三墩保長林朝清。以上保長中,有的是由共產黨安排打進去的,有的是抗戰時期的老保長,并且一直與共產黨保特聯系,有的是黨組織通過教育爭取過來的。這些兩面政權,對于掩護中共黨組織在農村的工作和保護群眾的利益,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老馬村保長馬巨登,不但經常到界炮鄉公所為中共地方黨組織搜集國民黨的有關情報,而且在1946年春國民黨反動武裝圍剿老馬村后,冒著生命危險前往界炮保釋被抓去的12人。又如金邦灣保長陳秀初,曾為中共黨組織提供反動鄉長張德安企圖謀殺革命干部的情報,使革命干部免于遇難。此外,科港村保長鄧如仁除在平時積極帶領群眾抗租稅之外,還秘密為地下黨組織籌措了20多枝槍和一批子彈;金圍村保長張元本也一直為共產黨搞秘密工作,后來還協助黨組織搞垮反動鄉長張德安,等等。
二是持中立態度的,這類政權占10%左右。如山家新村甲長李毓彬,黃江尾保長黃煥昌,盧屋村保長盧勝和,他們一向中立,不輕易傾向任何一方。這些人的封建思想比較嚴重,但沒有做不利于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事情。
三是思想頑固反動的,這類保甲長約占20%。如紅埠村保長,新坡村保長,赤坎仔甲長,山內村保長,山家東村保長等。這些人死心塌地地為國民黨反動派賣命,收集情報充當向導,協助反動派掃蕩革命村莊,圍捕中共黨組織成員及革命干部,嚴重危害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這類反動保長,大多數任期不長,有的很快便被人民革命武裝所鎮壓。

 

在其他地區,建立兩面政權的斗爭十分激烈。黨組織根據不同情況,有的利用國民黨的假民主,發動群眾把黨組織物色的人選上去;有的通過各種社會關系把黨組織物色的人士安排上去;有的通過教育工作把國民黨已安插上去的人爭取過來;有的則把敵人強行安插上去的極端反動分子殺掉,然后由群眾選舉黨組織物色的人接過來。南區平衡保和西區新寧保就是這樣,國民黨地方當局曾分別連續安插上三任反動保長,而武工隊都逐個把他們殺掉,使反動分子無人敢當保長,后由群眾選舉黨組織物色的人士或同情共產黨的群眾接任。這樣一來,一些被國民黨拉上去當鄉、保、甲長的人,懾于武工隊神威,上任之前都主動找武工隊聯系,與武工隊“約法三章”后才敢上任。如遂溪洋青鄉古村東保保長之職,原先按反動鄉長葉經緯的主意安排百桔村徐××擔任,此人極端反動,被鋤奸隊殺了,葉經緯又委任古村東村梁文霖為保長,梁害怕鋤奸隊殺他,上任前主動找武工隊聯系,在征得武工隊同意后才敢上任。

 

經過一段時間的激烈斗爭,中共遂溪黨組織在全縣建立了170多個鄉、保、甲兩面政權。這些兩面政權,對于掩護中共地方黨組織的活動,配合游擊區軍民開展反“清鄉”和反“三征”斗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有黨員干部不幸被捕,只要身份不暴露,他們便可以鄉、保長的合法身份去保釋;敵人要清查戶口,他們便用預先編制好的戶籍冊應付敵人(這些戶籍冊,把隱蔽在這些村莊的黨員干部或傷病員,以某某的兒子、女兒、媳婦等名義填進去);他們可以利用組織鄉、保隊的名義為游擊區購買槍支、彈藥;還可以利用合法身份去搜集敵人軍政情報,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去開展統戰工作,爭取各階層人士對共產黨的同情和支持,利用社會輿論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清鄉”掃蕩政策。

 

在反擊敵人“清鄉”掃蕩的斗爭中,黨組織一方面堅決進行鋤奸反特和武裝自衛,一方面建立兩面政權之外,還加強了對敵軍的爭取工作。1945年冬,國民黨內部由于爭權奪利,派系斗爭趨于激烈。原偽軍符永茂部被編為國民黨雷州守備部隊之后,國民黨??悼h自衛大隊長鄧汝模、何麟書等人為了兼并符永茂的勢力,勾結第一五七師誘殺了符永茂,并將符部1000多人繳械后解散,符永茂之堂弟符春茂率其殘部逃脫。遂溪和雷州地區黨組織遵照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利用敵人的矛盾,先后派翁澤民、周立人等去爭取符春茂率隊靠攏共產黨。不久支仁山接見了符春茂等人,并先后派周立人、金耀烈、鄭善卿、陳理祥等到符部工作。符春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反“清鄉”掃蕩斗爭中起了一定作用。

 

敵人在“清鄉”掃蕩中氣焰十分囂張,鄧龍光曾限令各地要在1946年1月以前消滅雷州地區的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然而,遂溪黨組織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和各階層人士的支持,發揮兩面政權的作用,有效地反擊了敵人的“清鄉”掃蕩,終于使國民黨反動派的“清剿”計劃無法實現。

 

(五)撤退干部〓堅持隱蔽斗爭
1946年3月底,黨中央經過談判斗爭,迫使國民黨簽訂了廣東共產黨武裝力量北撤的協議。隨后,在遂溪領導革命斗爭的主要負責人和重要骨干黃其江、莫志中、鄧麟彰、馬如杰、沈潛、陳宏柱等,根據中共南路特委的指示,于4月上旬起程前往香港,6月13日與東縱北撤人員一起乘美國登陸艇離開大鵬灣,7月5日安全到達山東省煙臺。

 

1946年4月,蔣介石已完成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軍事部署,全面內戰即將爆發。同月,中共廣東區黨委根據形勢的需要,撤銷南路特委,設立南路特派員,實行單線領導。其時,中共南路特派員溫焯華傳達了廣東區黨委的指示,指出廣東尚有一個相當長的黑暗時期,要準備10年至15年的艱苦斗爭,當前的工作方針是“長期隱蔽,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因此,當前必須撤退隱蔽,以保存力量,“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中共遂溪黨組織為了貫徹執行這一指示,將黨組織劃分為暴露與隱蔽兩部分分別管理,暴露的進行撤退和調整,隱蔽的則實行單線領導。此時,遂溪約有1080名黨員,暴露的黨員占一半以上,完全暴露的有300余人,須撤退的人員比較多,除了黃其江等6人由上級安排隨東江縱隊北撤山東,支仁山撤退香港(后轉越南)之外,其余暴露身份的黨員和干部,則由縣、區黨組織安排撤退到越南、廣州及南路各縣,以各種社會職業為掩護,秘密開展工作。但由于時間緊和經費困難,只有少數人由組織上安排撤到外地或在雷州地區內調整工作,大多數人則是自找門路和自謀職業撤退。這些黨員干部到新的地區后,或經商、教書、讀書,或當雇農、苦力、保姆、尼姑,等等。有的農民黨員干部,因沒有文化和專長,到外地難于謀生,或因家中老小無人照顧等實際問題,因而撤到外地后不久又返回家鄉,有的則一直留在家鄉掩蔽,有敵情時就蹲涸井、鉆地洞隱藏起來。

 

在部署撤退期間,有的干部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雖已十分暴露,但為了堅持本地區的斗爭而必須留下來,他們帶著十個八個手槍隊員與分散活動的武工隊互相配合,堅持聯系群眾,建立兩面政權和進行鋤奸反特的隱蔽活動。留下來堅持隱蔽活動的干部和戰士們生活是很艱苦的。他們日宿森林、山洞,夜里才開展各種活動。他們每天只靠群眾送點番薯等食物充饑,當敵人搜山、圍村時,往往幾天幾夜沒有東西吃。這樣的艱苦斗爭歷時四個多月,不少人衣破須長,面黃肌瘦。是年7月下旬,留下堅持隱蔽斗爭的鄭世英在遂北地區陳屋、白桔仔一帶村莊活動時,連他出嫁到當地的親生女兒也認不出他。當地群眾因此編了一首順口溜:“花鄭(鄭世英的別名)蹲山缺衣食,衫破須長還得力,無意行經井頭過,父女相見不相識?!笨梢?,黨的干部和戰士們經受了多么嚴峻的考驗和磨煉?。≡诟刹砍吠撕螅r民群眾對黨的干部無限懷念,他們用其特有的封建迷信觀念和行為來為撤退的干部們祈禱和祝福,寄托其對干部勝利歸來的期望。當時遂北地區陳屋塘一帶村莊的農民群眾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求神所得的“簽詩”:“梧桐落葉枝,眾鳥盡皆移;待到春三月,花紅鳥自啼?!豹?/div>

 

留下堅持隱蔽斗爭的干部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以后,有的同志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潛入到反動勢力雄厚的蔣管區去開展活動,不僅能安全地隱蔽自己,解決了生活困難,而且開拓了那里的工作。如遂溪西北區何珍帶6人利用社會關系隱蔽身份,分頭潛入到國民黨遂溪縣長戴朝恩的家鄉下六、楊柑一帶活動,不僅解決了生活困難,而且在一批村莊建立了地下游擊小組,發展了個別黨員,逐步打開了局面。又如周德安帶領10多人潛入到湛江市郊志滿、鹿渚一帶,在一些村莊發展了游擊小組,還在個別村莊建立了黨的組織。撤退到新地區去隱蔽的干部也都以各人的不同職業為掩護,在新的地區開展秘密活動,發展各種不同形式的群眾組織。由于這樣,遂溪黨組織在執行撤退隱蔽方針的過程中,還積極地開辟了不少新區。
撤退干部后,遂溪黨組織的領導工作由沈漢英全面負責。各區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分別是:東區、中區黃明德;南區、西南區陳兆榮;西北區李曉農。1946年6月,中共南路特派員吳有恒抵達南路,接著對南路各地黨組織進行調整,統一實行特派員制。此時,沈漢英被任命為中共雷州特派員,直接領導雷州半島三縣一市的黨組織;原遂溪東、中區負責人黃明德調到廉江負責全面工作。遂溪各區、片特派員為:東區梁立;中區陳撥、陳偉榮(負責風朗片);南區(太平、文里部分)陳醒吾;西南區、南區(部分)陳兆榮;南區(部分)鄭仲玨;西北區李曉農、梁甫(澗水河北部)、何珍(澗水河南部);湛郊新鹿片周德安,后唐克敏;廉江博教片(該片后劃歸廉江縣)謝華勝。在做好撤退隱蔽工作的同時,各級黨組織還注意對黨員、干部進行革命氣節教育。

 

在國民黨瘋狂“清鄉”掃蕩的極端困難時期,各地武工隊經過極其艱苦殘酷的斗爭,基本上保存下來了。然而,由于敵強我弱十分懸殊,加上思想上受到廣東區黨委有關準備十年黑暗,長期掩蔽,停止黨對組織的領導等過分強調困難、消極等待觀點的影響,因而導致一些黨員、干部和武裝人員思想混亂,苦悶徬徨,看不見前途,有的甚至悲觀失望,動搖離隊;有的則硬拼死搏,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黨組織在布置干部撤退的同時,也布置解散了一些武裝隊伍,戰士復員回家,只留少量武工隊,但要求不打共產黨的旗號,只以劫富濟貧的英雄豪杰面目出現進行活動。廣大干部和戰士們聽到這個指示的傳達都很傷心,認為大家都是長期參加公開武裝斗爭的戰士,身份都已暴露,如果放下武器復員,就只有坐以待斃;若以劫富濟貧的英雄豪杰面目出現,國民黨就可以借“剿匪”的名義屠殺我們。所以,大家都想不通為什么要走這樣一條絕路,不愿意把槍放下,更不愿去當綠林式的“英雄豪杰”。鑒于這種情況,中共遂溪黨組織負責人沈漢英等決定原來的武工隊、便衣隊、別動隊不解散,兩個長槍隊的長槍暫時掩藏起來,隊員組成小股手槍隊分散活動,有必要時,在晚間把長槍拿出來使用。武裝隊伍的任務是:(一)繼續進行鋤奸反特活動,打擊敵人;(二)配合在蔣管區隱蔽活動的干部開辟新地區,擴大黨的活動區域;(三)搞經濟收入,向不法地主、封建祠堂、商人征糧征稅,沒收漢奸財產,解決部隊本身和撒退干部的部分生活費用。400多人的武裝力量就保存下來了,并且堅持了武裝斗爭,完成了政治、經濟方面的任務,為以后大搞武裝斗爭準備了有利條件。其時,分散在全縣各地堅持武裝斗爭的小股武裝隊伍有如下數股:李曉農便衣隊,何珍別動隊,陳永哉情報組,占景隆小分隊,張耀經濟隊等。

 

分散活動的人民武裝隊伍雖然受到一些損傷,付出了一定代價,但是由于他們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保護,以頑強的斗爭意志,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清剿”掃蕩的陰謀。敵人不但不能消滅他們,相反,人民武裝隊伍在斗爭中鍛煉得更加勇敢和堅強。敵軍經過兩個月的反復“清剿”,沒有達到目的。1946年春夏間,遂溪旱災歉收,在饑荒與白色恐怖交加的年月里,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戰士面臨著被餓斃與捕殺的雙重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生存,這些分散隱蔽的黨員和武裝骨干人員,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在海面上和公路上截船打車,搞一些經濟收入,以解決生活上的困難。1946年春,梁甫、鄭賢培、袁玲、馬子漢、黃桂、潘金、李引、李炳聰、周金、李保等20多人籌備了兩張船,在北潭海面上進行籌款活動。有一次,他們截擊了一艘官僚資本家的商船,繳獲了10余萬斤大米和一批豆類、藥材、布匹等物資。事后,他們把大部分大米分發給群眾,將其他物資運到赤坎,交給黨組織開設的地下商店出售。同年端午節前夕,李曉農、何珍根據陳永哉提供的情報,帶領武工隊伏擊反動地主陳炳堂(綽號“滾水”)的孫陳周輝,要他們交出5000光洋。后來,經濟隊又在南坪一帶緝獲楊柑某資本家的幾十斤煙土和一批走私布匹、棉紗。這些糧食及財物,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黨員、干部的經費和生活困難問題,并救濟了一部分生活貧困的群眾。

 

(六)反抗“三征”的斗爭
蔣介石由于發動內戰的需要,在全國加緊推行征兵、征糧、征稅的“三征”惡政,多方敲詐,搜刮民財。此時,雷州地區的“三征”數額大大增加,據不完整統計,當時僅一期的征兵額就達399名,征糧額達6600石,這就普遍引起了各階層人民的不滿;尤其廣大農民群眾在天災人禍面前,更是走投無路,民變隨時發生。其時廣東國民黨正規軍已大部分北調,分散在遂溪各地堅持隱蔽斗爭的廣大黨員、干部和戰士,目睹敵人兵力已相對空虛而“清鄉”掃蕩仍是那樣殘暴,“三征”又是那樣兇猛,都迫切要求進行公開的武裝自衛斗爭,以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減輕人民的痛苦。
上述情況表明:在雷州地區發動以反“三征”為中心內容的公開或半公開武裝自衛斗爭的時機已經到來。

 

1946年6月上旬起,中共“七大”代表吳有恒向南路各地黨組織傳達中共“七大”精神和廣東區黨委于5月6日發出的《致各地緊急指示》(又稱“五月指示”)。指出:近來東北內戰擴大,華北、華中戰事復起,全國內戰形勢緊迫,國民黨頻頻調動軍隊向我進攻,因而各地人民武裝必須重新估計時局,不應對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存有幻想,而應堅持分散的自衛斗爭,堅決、主動打擊反動派,粉碎其一切陰謀,以保存力量,爭取局勢好轉和停戰協定的實現。在全國范圍內,中國共產黨是有力量取得勝利的,務須堅定信心?!捌叽蟆本窈蛷V東區黨委“五月指示”的傳達,使南路地區的廣大黨員、干部和指戰員迅速克服了悲觀失望的情緒,堅定了斗志,為打開南路地區武裝斗爭的新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遂溪黨組織在武工隊的密切配合下,采取各種辦法普遍開展反“三征”斗爭。在黨組織控制區內,或在敵人鞭長莫及之處,發動群眾采用“抗”的辦法,抗交糧、稅和壯??;在敵控制區內,則通過兩面政權的掩護,發動群眾推動開明紳士進行公開的請愿,開展合法斗爭,借天災人禍、少耕歉收之故,采用“拖、欠、減、避”的辦法,使敵人的“三征”難以實現。如遂溪中區的城里鄉,須征抽壯丁20名,并常有100多敵兵來回催征。當地黨組織發動群眾,采取了上述辦法對付,結果在兩面政權的掩護下,敵人只好接受購買2名壯丁的費用了事。而對于一些反動的鄉、保、甲長及其催征人員,黨組織則采取震懾和打擊的辦法,迫使他們不敢為國民黨賣命。如遂溪中伙鄉西塘保要征抽3名壯丁,該保的保長為此拼命地東奔西跑,恐嚇群眾,當地武工隊即對其進行嚴厲警告。結果,他只好答應接受32石購買壯丁的稻谷了事。是年7月底,陳晉帶領便衣隊8人,在城里村附近襲擊國民黨遂溪縣政府稅收隊,斃敵2名;8月,陳連彬帶領5名經濟隊員化裝趕集,潛入城里圩,乘人群雜亂之機混入酒店,將前來督征糧稅的敵鄉長周大益和鄉隊副擊斃,繳獲左輪手槍和駁殼槍各1枝。經此之后,敵人再也不敢在城里圩上收稅,也很少到周圍村莊去催糧捉丁了。反“三征”斗爭有效地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深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特。

 

在此期間,遂溪各地武工隊對敵人的“清鄉”掃蕩進行了積極的自衛還擊,曾在茂蓮渡頭截殺前粵桂清剿區指揮部參謀處副官以下3人,繳獲左輪手槍1枝,在楊柑至安鋪公路的主要路口殺掉帶兵下鄉“清剿”的特務和反動分子8人。這些武裝自衛斗爭與群眾性的反“三征”斗爭相配合,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使全縣的人民武裝自衛斗爭,在廣大群眾的支持下趨向半公開化。

 

第二節 武裝反抗國民黨的自衛斗爭
一、全國內戰爆發后斗爭方針的轉變
(一)內戰爆發后的形勢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議》和《政協決議》,于26日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挑起了全面內戰。為了應付內戰,原駐廣東的國民黨正規部隊大部分北調,全省各地主要依靠八個保安總隊(后改保安團)分頭把守,兵力比較空虛。而駐雷州地區的國民黨第一七五師第五二五、第五二三團,以及新編第一五六旅(由原第一五六師縮編)的第四六六團、第四六八團,分別于9月、11月相繼調離,其正規兵力已明顯不足,在廣大農村相對空虛,故雷州之敵想方設法增強其地方武裝力量,以鞏固其統治。其時遂溪縣反動政府除建立一個縣屬自衛大隊外,還分區建立了四個聯防中隊和一個警察中隊,共有反動武裝700多人;周邊各縣的反動政府除了建立縣直屬自衛大隊外,還利用各地封建宗派頭子建立反動武裝。湛江市除原有的自衛大隊和警察中隊外,又增加了一個憲兵隊。因此,高雷地區之敵的反動氣焰仍很囂張。粵桂南區綏靖指揮官陳公俠在湛江市召開了綏靖會議,接著第八區行政專員林蔭根、湛江市市長郭壽華又相繼在湛江市召開治安會議,部署進一步“清剿”的計劃。此外,還舉辦“地方行政干部湛(江)遂(溪)聯合訓練班”,培訓鄉鎮干部和保長,派遣特務,實行“聯防聯剿”、“聯保聯坐”的反革命政策。

 

(二)調整斗爭方針
中共南路特派員根據廣東區黨委“五月指示”,以及全國內戰爆發后國民黨軍陸續北調,南路敵軍兵力較前薄弱,人民革命斗爭情緒日益高漲的實際,對南路地區的革命斗爭進行新的部署:(一)停止消極的撤退、隱蔽,堅持黨的領導和自衛斗爭;(二)集結小股主力,鎮壓極端反動分子,打擊清鄉掃蕩的反動武裝;(三)以反“三征”(征兵、征糧、征稅)為中心發動群眾,開展反“三征”、反內戰、反迫害斗爭;(四)建立國民黨統治區內的“兩面政權”;(五)發展人民武裝,保衛暴露地區和積極開辟新地區,建立長期堅持據點。同時,南路特派員還向廣東區黨委提議將撤退越南的第一團調回南路,“以民團之類的名義搞武裝,以地方自治會之類的名義搞政權,擴大發展,實行割據”。

 

1946年7月,中共遂溪黨組織遵照上級指示,停止撤退干部,并通知已撤退外地的黨員、干部返回本縣開展工作,號召廣大黨員和干部要敢于領導人民群眾造反,革命是暴動,要以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敢于與國民黨爭奪天下,各級地下黨組織要在當地武工隊的密切配合下,積極組建同心會、村隊、功夫館等群眾組織,廣泛發動群眾,大力開展以反“三征”為中心內容的革命斗爭。

 

二、主動出擊 積極開展自衛斗爭
1946年7月起,按照中共南路特派員的布置,各地陸續集結武裝,擴大武工隊和恢復長槍隊。8月,李曉農根據中共南路特派員和雷州特派員的指示精神及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集結武裝,打出共產黨的旗號,恢復公開的武裝斗爭。其時,分散在西區活動的部分隊伍集中起來,成立了一支20多人槍的武裝中隊,由李曉農任中隊長,周錫典、鄭賢培任副中隊長,陳冬任指導員。該中隊一成立,即開赴長毛田村,伺機出擊敵人。由于行蹤暴露,遭到國民黨遂溪縣北區聯防主任兼界炮鄉鄉長張德安所率反動武裝的突然襲擊。武裝中隊猝不及防,在撤退中,陳冬、周錫典兩人相繼負傷。李曉農撤至村邊曬場附近,利用茅草片掩護,避開了敵人的追擊。陳冬因患病未愈兼腿部負傷而被捕,并被押至曬場審訊。陳冬義無反顧,當眾怒斥張德安等反動分子,表現出共產黨人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高貴品質,最后被殺害于曬場上。同月,成立一個七八人的武工隊,由何珍率領到楊柑、下六、北坡等地開辟新地區工作;遂溪西區武工隊在灣仔村遭國民黨遂溪縣駐楊柑自衛隊陳本序中隊襲擊,在突圍中,宋偉卿犧牲。
這次集結武裝,因國民黨反動武裝的突然襲擊而遭到挫折,但它揭開了遂溪從分散隱蔽轉上集中公開武裝斗爭的序幕。

 

8月,遂溪黨組織根據斗爭的需要,在各區恢復和擴大地下交通站,要求每區設一個交通總站(亦稱中心站)和若干個分站(亦稱聯絡站),總站站長由區派一名專職干部負責,每站配備8至10名工作人員。各區總站站長分別是:東區陳平(后蔡樹森),中區宋自豪,西區梁甫,南區王立祉,西南區黃色伍。全縣的地下交通工作人員約有200人。此外,廣大婦女、兒童也成為義務交通員,為革命斗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9月初,遂溪黨組織根據上級指示,成立遂溪縣軍事小組,由李曉農任書記,金耀烈、鄭世英分別任正、副指揮。軍事小組的任務是:發動群眾,集結武裝,伺機拔除反動鄉公所,鎮壓頑固反動分子,消滅分散孤立弱小之敵,籌糧籌款,解決部隊給養。隨后,軍事小組在遂溪重新集結武裝,并對原偽軍和平隊符春茂部進行改造收編,于月底集結300多人,成立了四個機動中隊和一個區中隊:第一中隊長唐林,指導員陳海;第二中隊長蘇良,指導員鐘江;第三中隊長符煥英,指導員周立人;第四中隊副中隊長符建中;中區中隊中隊長陳景春,指導員周德安(10月后黃河)。以上五個中隊共配備輕機槍4挺,長短槍300余枝。
與此同時,各地黨組織積極恢復和發展各村村隊和游擊小組的活動,積極征集民間槍支,千方百計把散落在私人手上的槍支征集起來,組織和發展小型的武裝部隊。

 

革命武裝斗爭的恢復,使國民黨地方當局甚為驚慌,遂溪縣參議會要求國民黨縣政府遷址麻章,以便與湛江連成一氣,以防萬一(后沒有遷)。10月16日,國民黨廣東第八區行政專員林蔭根在赤坎召集湛江市和遂溪、??怠⑿炻勅h的反共頭子及第一五六旅旅長劉鎮湘等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四縣、市“聯防聯剿”,加強團警機構,調整各級地方武裝等有關“加強冬防事宜”。同時,粵南師管區司令部不定期勒令各縣速將所征壯丁調集于湖光巖訓練,以便早日訓練成軍,送往前線和加強地方實力。此時,溫焯華傳達區黨委的“九月指示”,認為“華南地區集結部隊過早過大”,再次強調:革命戰爭是長期的,廣東要準備再過十年八年的黑暗時期,國民黨的統治已深入到農村,普遍有特務化的鄉、保、甲組織,有牢固的社會基礎和較長時間的統治經驗;共產黨地下黨組織遠離主力,孤立無援,在蔣管區開展武裝斗爭困難極大。因此,已組建起來的人民武裝隊伍要盡快復員,每縣最多保留50至70人;部隊內不發展黨員,避免采用政治形式和共產黨的名義;部隊和地方黨組織要切斷聯系,不允許主動出擊。

 

10月,為了執行廣東區黨委的“九月指示”,溫焯華在返香港前,與吳有恒對南路工作作了緊急布置:(一)部隊再次復員,留下適量武裝工作人員,以武工隊、地方隊、主力隊三種形式分散活動。遂溪主力分為數股:一股30多人在遂溪中區泥地一帶活動;一股30人在海(康)遂(溪)邊境分散隱蔽,準備將來開辟徐聞山地區;一股20余人在遂(溪)西海面搞經濟活動;其余武工隊到遂溪西區及海(康)徐(聞)開辟新區。中共廣東區黨委的“九月指示”和中共南路黨組織所作的緊急布置,脫離了全國內戰爆發后的形勢和廣東南路地區的實際,這使許多黨員和武裝人員產生了抵觸的思想。其時,國民黨軍第六十四師第一五六旅將指揮部設于湛江市,并在反動地方武裝的配合下,采取軍事進攻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的辦法,以及分路合圍、穿梭掃蕩的戰術,對各游擊區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清剿”。各地黨組織和人民武裝由于受“九月指示”強調精簡復員、消極避戰等因素的影響,在反動武裝的頻頻“清剿”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11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對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指出:在目前全面內戰形勢下,南方各省鄉村工作應采取兩種不同方針:(一)凡有可能建立公開游擊根據地的地區,應立即建立公開游擊根據地。(二)凡條件尚未成熟的地區,則采取隱蔽待機的方針,以等候條件的成熟。但其目標仍然是積極發動公開游擊戰爭,建立游擊根據地的各種條件,而不是不管條件成熟與否,一概采取長期隱蔽的方針。同月17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于華南干部下鄉或回隊開展工作的指示》,強調“目前華南干部應盡可能下鄉或歸回部隊”,“應在黨內消除過去認為廣東特別長期黑暗,因而必須長期埋伏之思想”。指示廣東區黨委應設法建立與各地聯系的網絡,尤應首先抽調得力干部加強粵北(曲江)和南路的領導,“廣東黨今后中心任務即在于全力布置游擊戰爭”。這兩項指示,嚴肅批評了廣東在內戰爆發后仍強調隱蔽斗爭的錯誤做法。27日,廣東區黨委作出恢復武裝斗爭的決定,向各地提出“不違反長遠打算,實行小搞,準備大搞”的斗爭方針。

 

11月底,中共南路特派員根據南路前段工作的經驗教訓和當前的斗爭形勢,向各地部隊提出如下工作意見:(一)必須堅持自衛斗爭。肅清放棄斗爭的消極思想,糾正脫離群眾的傾向,在任何嚴重的情況下都必須堅持自衛,加強部隊的政治工作和革命氣節教育,反對投降自首,鎮壓叛變分子,鞏固現有武裝和老區,積極發展新區,同時各縣組織一至二個游擊隊,鎮壓頑固反動分子和特務分子,伺機打擊反動地方團隊。(二)廣泛發動群眾,恢復和建立各種群眾組織,大力開展反征兵、征糧和反苛捐雜稅的經濟斗爭,充分準備力量,待機組織人民群眾起義。(三)繼續做好瓦解敵軍和改造土匪的工作,在適當時機策動國民黨軍起義。

 

遂溪黨組織聽到中央和廣東區黨委的這些指示,立即聞風而動。在軍事小組的指揮下,除中區中隊在當地堅持活動之外,第一、二、三、四中隊作為機動部隊活躍于遂(溪)、海(康)、徐(聞)三縣之內。11月下旬,軍事小組為了迷惑敵人,也為了搜集武器改善裝備,決定派蘇良、鐘江率領第二中隊60多人,從遂溪南區通明附近乘船直奔徐聞縣外羅港,擬乘虛襲擊該地反動地主武裝,因故未遂,乃乘敵不備襲擊了外羅港之敵警察所,擊斃敵警察10余名,繳獲長槍10余枝。接著又襲擊押運“年貨”往海南島之敵自衛隊,消滅敵人一個班,俘敵官兵9名,繳獲步槍8枝、左輪手槍1枝、軍服9套、大米2船以及橙子、鴨、雞等物資一大批。11月底,金耀烈、李曉農利用遂溪城月之敵鎮中隊的內線關系作內應,率領兩個中隊襲擊城月鎮公所,因一游擊隊員過早行動而未能成功。12月,李曉農、鄭世英率領兩個中隊100多人,在遂溪至安鋪公路上截擊敵之鹽警軍車,斃敵小隊長以下5人,繳獲步槍5枝、駁殼槍1枝和蔣幣一麻袋。次年1月18日,軍事小組派出一支突擊隊化裝成鹽警和鹽工,巧襲沈塘鄉公所,俘敵鄉長莫鳴歧(教育后釋放),繳獲步槍40余枝。戰斗中,便衣隊副隊長蘇吉金犧牲。

 

1946年冬,遂溪黨組織根據中共南路特派員的布置,除積極開展自衛斗爭外,還普遍開展黨員教育工作。教育內容和目的:(一)大量油印新黨章和《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小冊子,并分發到各級黨員干部和黨員,逐級組織學習,以加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對革命的信念;(二)指導黨員如何調查情況和開展群眾工作,增強群眾觀點,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三)結合斗爭實際,引導黨員認識形勢,總結斗爭經驗,克服各種消極思想和現象,堅定黨員干部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信心。普遍開展的黨員教育工作和積極開展的自衛斗爭,為南路地區“大搞”武裝斗爭做了積極的準備。

 

第三節 “大搞”武裝斗爭和擴大游擊根據地
一、赤坎會議和伏擊“鐵膽”
1947年春節期間,中共南路特派員吳有恒召集沈漢英、唐多慧、黃明德三人在湛江市赤坎協源米鋪秘密開會。會上學習了《解放日報》社論《燎原之火》和周恩來關于半年作戰目標的談話,認真分析了南路敵我斗爭的形勢,作出了大搞武裝斗爭的重大決策。吳有恒在會上強調:“部隊建立起來以后,要主動打擊敵人。現在國民黨始終不承認我們是共產黨,他們明明是同我們打仗,卻說是跟土匪打。我們要打到他們非承認我們是共產黨不可,叫‘共匪’也好,起碼有個‘共’字嘛!”他還指出,“如果我們把國民黨一些重要官員打死,他們就非承認我們是共產黨不可,因為他們不會說是被土匪打死嘛”〖ZW(〗見《吳有恒談話記錄》?!糧W)〗。會議決定:各地黨組織和人民武裝,以反“三征”為號召,動員農民群眾起來造反,于兩個月內采取分散發展的方法,加緊收集民槍,收繳國民黨鄉、保隊槍支,大力發展武裝隊伍;繼而打出解放軍的旗號,成立人民政權,開展減租減息,大張旗鼓,擴大影響;進而集中部隊轉戰各地,建立山地基礎,分兵發展,全面掀起南路革命武裝斗爭高潮。同時,會議還對領導干部到基層掌握指揮部隊、游擊戰術的運用、鎮壓國民黨軍政要員等方面的工作作了研究和布置。這次會議所制定的各項方針和措施,為南路地區大搞武裝斗爭確立了正確的方向。
這次會議,吳有恒還指示遂溪及南路各地,設法搞掉一兩個如“鐵膽”(即戴朝恩,時任國民黨陸軍少將兼遂溪縣長)之類的國民黨軍政要員,以振奮人心,造成革命聲勢,以此作為大搞武裝斗爭的起點。
會后,在軍事小組的領導下,遂溪各中隊積極出擊敵人。2月13日,金耀烈帶領兩個中隊襲擊江洪港鄉公所,繳獲步槍10余枝,擊退敵援兵100余人;繼于次日深夜襲擊樂民鄉公所,后因敵援馳至而連夜向東撤退,19日在中區泥地伏擊遂溪縣敵主力中隊,斃傷敵人7名。2月下旬,周德安帶領東區武工隊在黎村仔伏擊前來押運武器的國民黨遂溪縣機械處主任陳劍光,繳獲步槍20枝、子彈3000余發。

 

在人民武裝相繼主動出擊敵人期間,吳有恒致函在香港參加廣東區黨委舉辦的各地黨組織負責干部研究班的溫焯華,通過溫焯華向廣東區黨委詳細報告前段時間南路地區黨組織工作、武裝斗爭、群眾工作、經濟工作等方面的情況,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目前首先在老地區及其附近積極活動,大力發展武裝,兩個月后酌情抽調廉(江)、遂(溪)、化(縣)的部分兵力,開往廉江北部打開粵桂邊局面,建立以廉江、博白邊境為中心的山地根據地,以便“東聯化(縣)吳(川),南聯遂溪,西聯合(浦)靈(山),北出廣西”;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領導機關必須立即轉赴農村,直接組織和指揮部隊,不能只停留在作戰戰略的指導上。根據以上方針和指導思想,中共遂溪黨組織為了解決武裝部隊和地方工作人員的活動經費問題,于1947年2月布置縣內各地加強地下稅收工作,并成立縣稅收總站,站長沈媽才,指導員陳偉榮。總站下設10多個稅收分站,均配備武裝經濟隊,在縣內各交通要道和出??诎墩魇丈特浂惪?。稅站建立后,全縣平均每天可征收稅金600多大銀。3月初,遂溪西南區武工隊和??滴鲄^武工隊共120多人合編成立了遂溪西南區獨立營,由陳可平(周超群)任營長,陳龍門任副營長;下轄兩個中隊,第一中隊長黃培桂,第二中隊長林德美。不久,該營在西南區塘虱塘村遭到國民黨??悼h大隊謝龍雨部的襲擊,2名戰士被敵逮捕殺害,失槍12枝。

 

赤坎會議后,遂溪軍事小組根據戴朝恩為處理遂溪縣政府的公務,每星期都從湛江市赤坎往遂溪縣城一趟的情報,決定將四個機動中隊轉移到遂溪東區活動,伺機伏擊他。但活動一段時間后,因戴朝恩的行蹤有變,于是又將四個中隊分散活動:李曉農和鄭世英帶領第一、二中隊仍留在遂溪東區,繼續監視戴朝恩的動向,同時弄點軍火和搞些經濟收入;金耀烈則率領第三、四中隊轉移到鋪仔圩一帶活動。其后,中共雷州特派員沈漢英又親自到遂溪東區茅村與李曉農、鄭世英一起研究活動計劃,并精簡了一、二中隊以利行動。3月8日拂曉前,李曉農和鄭世英率領精干隊員60多人,到大路前村附近的湛(江)遂(溪)公路橋(亦稱大路前橋)之西北設伏,布置便衣隊長陳晉帶領便衣隊和輕機槍組埋伏于公路兩側制高點,長槍組則利用地形地物隱伏在公路附近。7時許,一輛中型客車自湛江開來,當駛進伏擊圈時,游擊隊即令其停車檢查,結果拘獲敵鄉政人員一名,繳獲短槍一枝。緊接著,一輛小型裝甲車從湛江方面駛至查車地點附近,游擊隊當即令其停車。這時,該車突然射出機槍和沖鋒槍彈。游擊隊立即集中火力向敵車還擊,便衣隊也迅速逼近裝甲車,用手榴彈轟擊敵人。幾分鐘后,敵車被游擊隊炸掉輪胎,車上火力也大大減弱,但敵人仍持機槍頑抗,戰斗還不能立即解決。此時,李曉農與鄭世英商量,認為伏擊點離湛江、遂溪都很近,若再繼續戰斗,萬一敵援馳至,于我不利,便決定主動撤離戰場。沒想到在當天晚上,國民黨《大光報》竟登出了戴朝恩及其4名衛士被游擊隊擊斃,遂溪縣府秘書寧可風被游擊隊擊傷的消息。這消息,象一聲春雷迅速傳遍南路各地。革命軍民情緒高漲,人民武裝聲威大震,反動派膽顫心驚。從此,遂溪以至南路地區的革命斗爭開始進入武裝斗爭的高潮時期。

 

二、人民武裝力量的迅速發展
國民黨陸軍少將兼遂溪縣長戴朝恩被擊斃后,廣東南路的國民黨當局一片慌亂,急忙采取應急措施:在其統治中心湛江市實施戒嚴,勒令舟車停行;電請廣東省府起用陳學談為省府參議,敦促他速從香港回湛江協助扶持危局;派出1000余軍警搜剿麻章,調廣東省保警第十總隊“清剿”遂溪;飭令遂溪迅速增設兩個警察中隊,恢復警察大隊部。與此同時,還以“剿匪不力”為理由免掉國民黨湛江市黨部書記陳有恒的職務,由周勝皋接任黨部書記;以“虛報、瞞報匪情”為理由,對廉江、化縣、??悼h長各記大過一次。廣東省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羅卓英也急令粵桂南師管區司令林英組建“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由林英兼任司令員;并指令前“雷州獨立挺進支隊”少將副司令梁傳楷接任遂溪縣長之職。梁傳楷因懾于人民武裝威力,怕重蹈戴之覆轍,不敢接任,后在廣東省府的重壓之下,力辭不過,只好于1947年3月18日接事。

 

遂溪人民武裝擊斃戴朝恩后,中共南路特派員吳有恒立即到遂溪游擊區去,召集沈漢英等人研究和部署下一步的斗爭,決定放手發展武裝,建立主力部隊,進一步開展武裝斗爭。這個決定深得廣大革命軍民的擁護,戊戌中學、遂溪中學、東海島覺民中學以及雷州師范、海康中學等學校的進步師生,相繼奔向游擊區參加部隊。在廣大農村中,則到處出現父送子、妻送郎參軍,或父子、兄弟雙雙帶槍參軍的動人情景??h內各種脫產的區、鄉隊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不脫產的村隊也迅速發展起來。
中共南路特派員吳有恒根據戴朝恩被擊斃后的有利形勢,指示各地黨組織立即抓緊時機大力發展武裝力量,大搞武裝斗爭,要求凡有條件的各個縣都組織一個團,團下不設營,直轄五個大連,每連100人左右,隨時可以連為單位機動作戰。在對敵作戰的兵力分配上,要求采取“田忌賽馬”的戰術,即以民兵、游擊小組牽制國民黨正規軍,以區中隊、大連對付國民黨鄉隊,以小團對付國民黨區隊,以數個小團對付國民黨縣大隊的戰術原則。

 

3月17日,吳有恒集中遂溪縣四個機動中隊和中區區中隊,在遂溪中區望高村成立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一團(簡稱“新一團”),團長金耀烈,政委李曉農,副團長鄭世英,政治處主任陳撥(未到職,擴編后莫克為政治處副主任),軍需葉卓鋒。下轄五個連和一個便衣隊:第一連連長唐林,指導員陳海;第二連連長蘇良,指導員鐘江;第三連連長王國春;第四連連長陳景春,指導員黃河;教導連連長符學義;便衣隊隊長唐仕宏。全團500多人,配備輕機槍5挺及其它長短槍500多枝。該團成立后,在吳有恒的率領下練兵三天,于同月20日夜襲國民黨遂溪縣筆架鄉公所,殲敵12人,繳獲倉谷100余石。當夜,國民黨遂溪縣警察局長李養鋒率反動自衛隊100余人前往援救;次日下午,新任國民黨遂溪縣長梁傳楷命令副大隊長李龍文,率遂溪縣警察第二中隊及警探隊、麻章聯防隊等馳援筆架鄉;22日正午,國民黨粵桂南師管區司令林英又調集湛江自衛隊、茂名團區新兵一大隊和麻章新兵一大隊等前往筆架嶺、邁泗一帶“清剿”。吳有恒決定避敵鋒芒,率新一團北上廉(江)化(縣)作戰。其時,新一團在吳有恒的率領下,乘敵人南撲之機揮戈北上,會同廉江新三團和化縣新四團打擊反動地方武裝,在月余時間內單獨或與兄弟部隊一道作戰,先后在廉江麒麟寨和化縣中垌、柑村等地與敵人進行了10余次戰斗,共斃、傷、俘敵約400人,摧毀敵人鄉公所13個,繳獲槍支約300枝、倉谷8000余石。新一團這次北上,與兄弟部隊并肩作戰,打通了遂溪與廉(江)、化(縣)、吳(川)之間的走廊地帶,為這些地區的開辟和群眾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新一團北上期間,遂溪南區游擊隊與海康游擊隊合編,于3月間成立雷州獨立營,營長唐泰,教導員歐汝穎。全營約300人,編為三個連和一個政工隊:第一連連長鄭杰,指導員林子楓;第二連連長陳界,指導員鄭質光;第三連連長金太元,指導員陳兆昌;政工隊隊長吳福田。為了適應斗爭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共湛江市城區黨組織派出黨員和游擊小組成員、進步師生20多人,到遂溪游擊區參加武裝斗爭。在此前后,湛江城區黨組織先后兩次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和進步師生,到遂溪等游擊根據地參加武裝斗爭。

 

3月25日,吳有恒率領新一、新三團,夜襲國民黨廉江縣南安、同南兩鄉公所,并與前來進攻的國民黨廉江城和安鋪鎮之敵激戰后南移至遂溪北部,繼而攻克國民黨遂溪縣北安鄉公所,繳獲步槍數枝。4月初,吳有恒主持召開新一、新三、新四團負責人會議,根據三個團集中活動不利于各地發展,并易于被敵人集中兵力追擊的實際情況,決定新一團抽出少數干部回遂溪發展,其余主力和新四團三個連共800余人,由吳有恒率領挺進化(縣)北山地,設法打開化(縣)北局面。
4月7日,溫焯華、歐初由中共廣東區黨委委派到達遂溪。溫焯華傳達了廣東區黨委關于不違反長遠打算,實行小搞,準備大搞的指示,同時成立了中共粵桂邊地委,溫焯華任地委書記,吳有恒任副書記,歐初為委員兼宣傳部長。同月29日,中共華南黨組織負責人方方致電溫、吳、歐,正式批準成立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由莊田任司令員,唐才猷任副司令員,溫焯華為政委,吳有恒為副政委,左洪濤任參謀長(5月到任),歐初任政治部主任。莊田、唐才猷因故未到職,乃由吳有恒分管部隊。
1947年4月下旬,遂溪黨組織根據上級的指示,從各區中隊和農村游擊小組中抽調一部分戰士和干部,并從新一團中抽調少量骨干,在中區城里村成立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二團(簡稱新二團),團長鄭世英,政委陳兆榮,政治處主任陳撥(未到職),參謀吳群(11月任職)。下轄三個連:第一連連長鄭賢培,副連長馬如聰,指導員梁彪(后何德、唐至造);第二連連長黃雨田(5月后梁彪),副連長陳福,指導員王悅炎(后王如菊、林榮義);第三連(6月后編入第九團)連長黃鼎如,指導員楊美經。全團350余人,配備輕機槍和湯姆遜沖鋒槍各3挺、手提機關槍1挺、長短槍340多枝,任務是以連為單位分散活動,協同遂溪各區中隊打擊反動鄉、保武裝,開辟新地區和開展反“三征”斗爭,建立人民政權。
6月上旬,中共遂溪黨組織又以雷州獨立營、東海連和新二團第三連為基礎,加上沒有編入新一團的符春茂部,在遂溪南區成立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九團,團長兼政委宋群,副政委歐汝穎,副團長唐泰、黃鼎如,政治處主任楊美經,營長(沒有直轄連)陳龍門、符學義。下轄五個連和一個政工隊,全團共400余人,配有輕機槍4挺,長短槍400余枝。第一連連長唐仕宏,指導員陳漢卿;第二連連長鄭杰,指導員鄭質光;第三連連長陳界,指導員陳培林;第四連連長金太元,指導員林宏發;第五連連長符學義(兼),指導員陳芝深;政工隊長吳福田。該團主要活動于遂溪西南部和??禆|北部地區,兩個月后改編為新十二團,團長陳撥,政委沈斌,副政委歐汝穎,其他團干部不變。

 

在建立幾個團期間,遂溪縣八個區也先后共建立了11個脫產的區中隊,共800余人。其中:東區先后成立三個中隊,共100多人,中隊長黃永炎、王南炳、鐘江;西北區(含西區)成立二個中隊,約150人,中隊長葉大林,副中隊長張弟、王其森,指導員鄭楊兆、王炳旺;北區中隊80人,中隊長陳生,指導員陳梓賢;中區中隊90多人,中隊長陳芳,指導員宋自豪;西南區中隊60多人,中隊長黃培勝,指導員陳慶瑞;南區中隊40多人,中隊長兼指導員唐榮益;東南區中隊70多人,中隊長楊瑞,指導員陳鴻志;東海島二個中隊,約200人,其中抗征中隊長黃成海,指導員林宏發,下社中隊長沈星,指導員沈兆炎。此外,各大鄉還普遍成立鄉隊或武裝經濟隊,每隊7至10人。其時,全縣已擁有2000多人的革命武裝,改變了敵我力量懸殊的狀況。

 

三、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權的建立
(一)黨委制的恢復和各級黨組織的建立〖HT〗
遂溪縣基本是一個平原地區,它東靠國民黨廣東南路的反動統治中心湛江市,西臨北部灣。從其地理環境來看,沒有多大回旋余地,易遭敵人的摧殘,是不利于堅持游擊戰爭的。但遂溪人民有著光榮而悠久的革命傳統。早在十九世紀未,遂溪人民就曾經高舉抗法旗幟;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時期,連續進行過英勇不屈的斗爭;自1938年重建黨組織以后,黨扎根于廣大農村的人民群眾之中,成為抗戰時期雷州地區革命斗爭的中心區域。地理環境對于堅持游擊戰爭固然是個重要條件,但覺醒了的人民群眾才真正是賴以堅持游擊戰爭的最可靠的條件。解放戰爭開始以后,隨著人民武裝力量的迅速發展和壯大,遂溪又成為培養和輸送革命骨干力量和開展雷州地區武裝斗爭的基地。因此,為了創建遂溪游擊根據地,開展和堅持雷州平原地區的游擊戰爭,中共粵桂邊地委于1947年4月成立后,決定雷州地區除湛江城區仍實行特派員制外,其他地區均取消特派員制,恢復黨委制,以加強黨的領導。5月,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在遂溪中區葉屋村成立,書記沈漢英,副書記沈斌,委員陳醒吾、陳兆榮、陳開濂。遂溪中心縣委成立后,遂溪縣先后成立了東、西、南、北、中、東南、西北、西南八個區的黨委會,直屬中心縣委領導。其中:東區委書記梁立,中區委書記陳理祥(11月后周德安),西北區委書記何珍,南區黨組織由陳醒吾(6月后沈斌)負責,西南區委書記譚國強,北區委書記戴洪。是年7月,成立了中共東海區委會,書記陳志群;并以楊柑河為界把西北區分為西、西北兩個區,西區委書記何珍,西北區委書記梁華棟;同時由東區、南區各劃出一部分成立中共東南區委會,書記唐克敏(后王悅炎)。6月初,中共遂溪中心縣委為了加強對遂(溪)、海(康)邊境的領導,增設中共遂南縣工作委員會(簡稱“遂南縣工委”),書記沈斌,委員譚國強、林飛雄、陳質彬、周立人?!八炷瞎の毕略O遂溪南區、西南區及??滴鲄^三個區委會,其中:南區黨組織由沈斌直接領導,西南區委書記譚國強,??滴鲄^(8月后劃歸??悼h)區委書記周立人。各區委會成立后,分別在各大鄉成立了黨總支(每區三至五個),并在廣大農村普遍建立了黨支部和黨小組。

 

1947年11月,于1946年參加東江縱隊北撤的黃其江、馬如杰等奉命由山東回南路工作,黃其江任中共粵桂邊地委組織部長。12月,黃其江根據粵桂邊地委的決定,在東海島主持召開雷州地區領導干部會議,總結了雷州地區過去在斗爭方針、政策和軍事思想等方面的經驗教訓,強調正確執行政策的重要性,明確了打“殲滅戰”的軍事思想。會上,黃其江代表粵桂邊地委宣布撤銷遂溪中心縣委,成立中共雷州工委,書記沈漢英,副書記沈斌,委員陳兆榮、馬如杰、陳醒吾、殷杰。次年2月成立中共湛江市城區工委,戴洪任書記,王戈木、林顯榮、 陳華鎮、林石、 梁周榮為委員。此時,中共遂溪東、中、西、北、西北區委及遂南工委、城區工委直屬雷州工委領導。

 

(二)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
根據粵桂邊地委的部署,雷州地區建立了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后,為了便于公開號召和團結各階層人民,統一全區的軍令政令,特別公開宣布成立了粵桂邊區第一軍分區和雷州行政公署,由沈建華(即沈漢英)任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沈治(即沈斌)任雷州行政公署專員。從1947年5月開始,遂溪在建立和健全各級黨委的同時,也相繼建立各級人民解放政府,挑選有群眾威望的黨員干部擔任縣長、區長之職,并由雷州行署出布告任命周文熙(周斌)為遂溪縣人民解放政府縣長(周未到任),陳開濂為副縣長。接著,遂溪除東南區外,其余七個區和各鄉也先后建立人民解放政府。各區的區長分別為:東區區長周德安;中區區長林和庚;西北區區長周錫經,副區長梁喬棟;南區區長林惠群(林飛雄),副區長黃雄(全德珠);西南區區長黃培桂,副區長黃色伍;北區區長李志民;西區區長梁喬棟(7月由西北區分出成立)。黨組織在普遍建立各級人民政權的同時,還積極抓好兩面政權工作。這時,遂溪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靠近敵人據點,敵人兵力較強,黨組織無法建立人民政權的地區,繼續通過各種社會關系爭取建立兩面政權;原已建立的兩面政權,在控制區內的,如無保留必要或保留下來有危險的,則乘機繳械推倒,如果仍有作用的則保留下來,平時由黨組織委任的鄉長出面處理行政事務,敵人來掃蕩時便由他們出面對付,進行合法斗爭;在黨組織無法控制的區域,則須設法將兩面政權保留下來。因此,遂溪對原來已建立起來的170多個鄉“白皮紅心”的兩面政權只推翻了32個,其余的都保留下來。
遂溪縣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建立后,黨的領導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各階層人民群眾的革命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積極行使職權,在如下幾方面的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動員和挑選農村的進步青年參軍參戰,組織群眾全力支援前線。如西區從1947年至1948年初,先后為新一、二、八團輸送了三批兵員,共約150多人。(二)開展減租減息、解放婢女,反對地主富農對農民調耕、逼債行為,穩定農民的租佃權。(三)除匪肅特,維持社會治安。如北區于1947年七八月間,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消滅了以李子才為首的股匪20多人,繳獲長短槍30多枝。(四)調解民間糾紛,照顧軍、干、烈屬。(五)領導和支援各級交通、情報、稅收、醫療、修械等部門的工作。(六)合理攤派軍糧和按稅收政策征收各項稅款。(七)領導和組織群眾,開展反掃蕩、反“三征”斗爭,等等。

 

四、鞏固和發展游擊根據地
(一)交通、情報、稅收、醫療等機構的建立
為了適應武裝斗爭發展的需要,遂溪縣在建立各級人民政府過程中,建立和健全了以下機構。
1、交通、情報站?!糎T〗把1946年8月已初步建立起來的交通、情報站進一步調整、充實和完善。每個區都設立交通站(亦稱總站),總站下設若干分站(也叫聯絡站)??傉菊鹃L均由區的領導干部兼任,另派一專職副站長。在人員配備上,總站一般有8至10名交通員,分站則有3至5名,全縣約擁有400人的交通隊伍,其中大部分為女交通員。各區交通總站按一定的線路分工,負責與湛(江)、海(康)、徐(聞)、廉(江)、化(縣)、吳(川)以及桂、瓊等地取得聯系,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情報系統是與交通系統分開單獨建立的另一套機構,其任務是專門負責搜集和遞送敵人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情報。除一般情報由交通站協助轉送外,凡特殊情報或緊急情報均由情報站派專人遞送。1947年5月,遂溪縣情報站初建時由唐至造等5人負責;1948年3月由黃列負責時擴大為情報總站,代號為“水晶宮”,配有7名工作人員。總站下設四個分站,代號分別為“水簾洞”、“白沙河”、“山龜”、“水鬼”,共有情報工作人員16人。1949年4月“水晶宮”由楊恒萬負責。
2、稅站。對原有的零星稅收隊伍(亦稱經濟隊)進行調整充實,建立稅站,使其形成一個稅收系統。縣設立稅收總站,站長沈媽才,指導員陳偉榮。各區根據具體情況,設立大稅站3至5個,小稅站若干個。每個稅站都按照實際需要配備武裝稅收人員,小稅站一般配備4至8人,大稅站配備10至15人。稅站初建立時沒有統一的收稅標準,后來逐步統一了稅率,按過往貨物的價格和用途的不同,征收2%至5%的稅并發給稅單,讓貨主在游擊區內通行而不再納稅。稅站收入是很大的,一些大稅站,如東海牛姑灣和西北區南坪等沿海稅站,每天收入少則幾百塊光洋,多則1000多塊光洋。稅收是人民武裝和地方工作人員補給的主要來源。因此敵人把稅站視為眼中釘,除了經常派重兵圍剿稅站之外,還經常偽裝成商人,襲擊稅收人員。不少稅收人員為堅持稅收而英勇地獻出了生命。其中有一次,敵人偽裝襲擊了西北區海上稅站當場打死三名稅收人員。敵人為了圍剿東海牛姑灣稅站,曾先后三次包圍稅站附近的西灣村,捕去無辜群眾數十人,燒掉房屋100多間,搶走耕牛50多頭,還劫走糧食等物資一大批。
3、醫療站。在遂溪東區和中區各建立了一間流動醫療所,直屬縣人民解放政府領導,共配有醫務人員18名(多數為女醫護人員)。軍隊除了較輕的傷病員留給各地交通聯絡站護理之外,較重的傷員則送到醫療所治療。醫護人員的工作既艱苦又危險,他們經常東奔西跑尋找藥品,敵人掃蕩時,還要背著傷病員一天轉移數次。病員的傷口婦女們常用口去把淤血和膿水吸出來,遇上敵人時往往用自己的生命來掩護傷病員。
4、修械所。〖HT〗在遂溪中區調羅灣村建立縣槍械修理所,初建時只有招離、黃列等幾個人,后擴至28人,分為制造地雷、修理槍械、翻新子彈幾個組。后來,該所又一分為二,遷設于東、北兩區。修械所的工作人員時刻面臨著兩種危險,一是敵人的圍剿襲擊,二是本身工作可能導致的意外事故。1947年夏的一天,敵人出動數十人圍剿調羅灣村,修械所工作人員急忙向南轉移至城里村,其中梁××(別號“慘伯”)因病重高燒,不能走路,當夜在樹林里病死。幾天后,修械所分為兩個組,分別設于丁軍村、斑鳩村,兩組相距幾里路,丁軍村組由陳景才、陳德善負責,黃列負責全面工作兼管斑鳩村組。不久,一個反動分子假扮成農民到丁軍村山林打柴,偵探修械所的情況。當夜,敵人兵分兩路包剿斑鳩、丁軍兩村,企圖把地下修械所人員一網打盡。拂曉時,工作人員發現敵情,隨即借灌木林的掩護脫險。又如1948年下半年某日,在西北區的修械所工作人員馬里生、周華生、福仔、鄧發等人在上村為前線趕制一批彈藥時,不幸發生嚴重爆炸事故,馬、周、鄧3人犧牲。
5、看守所。為了制止某些地區濫殺犯罪人員的現象,遂溪縣人民解放政府委托中區區政府在森林蔭蔽的山溝里建立了看守所,配備7個工作人員。其任務是負責監守、審查和教育改造各地送來的犯人??词厮鶎Ψ溉诉M行教育、審查后向縣人民解放政府提出處理意見,經批準后才執行。

 

(二)發動群眾開展清算和減租減息斗爭
各級黨委和人民政權建立起來之后,中共遂溪中心縣委按照中共粵桂邊地委的部署,于1947年7月中旬開始在遂溪各區發動群眾,開展進行退租退押的清算斗爭,當時,首先在遂溪中區新村場村清算了該村地主黃汝清,共退給農民600擔稻谷、300條牛、100多只羊。接著,其他一些區也仿效著手這項工作,如遂溪北區河東鄉清算了地主陳明鏡等。但是,在游擊根據地不夠鞏固的條件下,這種清算斗爭的效果并不好,不僅地主、富農驚慌,農民也害怕。有的地區,工作隊幫助農民清算好應退得的糧款后,農民卻不敢來領取。北區河東鄉的農民說:“你們把國民黨的炮樓都毀了,我們就敢去領;現在,我們還不敢要。”有些群眾基礎差的地區,則根本無法開展清算斗爭。因此,這種清算斗爭很快就停了下來。接著,中共遂溪中心縣委決定在遂溪全縣范圍內普遍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斗爭和解放婢女運動。為了利于提高黨的威信,利于發動群眾,沈漢英決定先從遂溪西區中共黨組織工作人員陳德生的家庭開始實行減租減息。這樣一來,由于群眾看到共產黨辦事不分親疏,不徇私情,一視同仁,就認識到共產黨是真心誠意為人民的利益著想的,因而很快便普遍發動起來,積極參加減租減息斗爭。

 

實行減租減息和解放婢女的政策,深得廣大農民的擁護。遂溪當時普遍推行的“二五減租、三七減息”政策;不僅佃戶高興,同時也容易為田主、債主所接受,因而大得人心。在執行中,有的地方進一步把減租同軍糧計征結合起來,如遂溪中區對田主的軍糧計征是按二五減租后的總收入四、六分成(即軍糧占四成,田主得六成);遂溪北區則是按二五減租后田主的總收入對半計征軍糧(軍糧、田主各占五成)。其實,農民得益遠不止減租減息的這一部分。因為當時不少大、中地主已逃往湛江而放棄了收租,一些小地主也因懾于人民武裝威力而不敢向農民催收租、債,農民便乘機少交或不交租,至于一些公償“死地主”的租谷,更是無人收取了,所以有些地方便無形中變成了廢租廢債。尤其是遂溪中區赤泥地一帶農村,農民批耕多,且多是批耕外鄉地主的田,因而農民得益更大。如調羅灣村有30多戶農民耕種地主的田,過去每年要交給地主400至500石租谷;自實行二五減租后,每年便少交了100多石租谷,平均每戶農民得谷4石。到了1948年地主不敢來收租了,幾乎等于免了租,故調羅灣村的農民便每戶多得了10余石稻谷。

 

遂溪各地在開展減租減息斗爭的同時,采取農會出面、工作隊協助對婢女的主人講清道理的辦法進行解放婢女工作。由于人民武裝的節節勝利,減租減息的聲勢浩大,解放婢女工作開展得較為順利。據遂溪中區的城里、邁泗等5個村莊的統計,當時就無條件解放了婢女34名。婢女在離開主人家時,一般都由主人根據其當婢女時間的長短,適當發給安家費。她們離開主人家后,有的回到家鄉,有的參加了革命隊伍,當上醫護人員,或成為出色的交通員,甚至有的后來還成為黨的領導干部。在此期間,人民政府還明令禁止放高利貸、谷花、糖花、豆花等重利盤剝農民的行為,多方保護農民的利益。農民群眾從斗爭中真正認識到共產黨是為他們的利益而奮斗的,因而共產黨深深地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擁護、愛戴和支持。遂溪之所以成為在長期革命戰爭中要錢出錢、要糧出糧、要人送人、攻不垮、摧不毀的革命游擊根據地,就是由于有廣大人民群眾作偉大的中堅和后盾。遂溪人民除了源源不絕地輸送大量兵員到部隊之外,每年都提供了200多萬斤大米作軍糧。這正是革命之偉力的深遠淵源所在。
(三)開辟新區 固老區
為了推動雷州地區革命斗爭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在建設和鞏固遂溪游擊根據地的同時,指示各地要積極開辟新地區,擴大人民武裝的游擊活動區域。首先要做好遂溪縣范圍內的新區開辟工作,以鞏固老區。為此,遂溪各地在新一團、新二團和區、鄉武裝的密切配合下,對新區采用武裝隊伍和統戰工作相結合的方法,選派精干工作隊深入發動和組織群眾,做好鞏固工作,努力把老村莊與老村莊之間、區與區之間連成一片,盡量擴大共產黨的控制區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黨組織控制區域得以迅速擴展。到1947年冬,中區所控制的村莊由原來的80%擴大到96%;北區從1947年5月起,在短短的半年時間里,就開辟了140多條自然村,加上原有的20余條,黨組織所控制的村莊便占全區自然村的95.2%;西區也成倍地擴大了控制區;西南區則開辟了10多個鄉,除敵人設有據點的幾個圩鎮外,全區農村已聯成一片;此外,東南區的武工隊還積極開展了湛江市近郊海頭、志滿、鋪仔圩、新圩和太平等圩鎮附近廣大農村的地下工作。至1947年底,遂溪全境除少數圩鎮反動據點外,廣大農村已幾乎屬共產黨控制,并且連成了一片。這對于鞏固老區、建設遂溪游擊根據地是極其重要的。

 

其次是加緊??悼h的開辟工作。為了加強黨組織對海康縣革命斗爭的領導,遂溪中心縣委于1947年8月組建了中共海康縣工委,由中心縣委副書記沈斌兼任工委書記(10月至11月由陳醒吾任書記),歐汝穎、肖光章、周立人、黃軒為委員。??悼h工委成立后,總結過去以大部隊開辟新區不能鞏固的教訓,決定以大部隊和小股武工隊相配合的辦法來進行新區的開辟工作,并通過遂溪中心縣委從遂溪抽調一批骨干到海康加強武工隊。當時中共??悼h工委先后組建了三支武工隊。其中:中區武工隊隊長林子楓,指導員歐汝穎,活動于南興、東洋一帶;西區武工隊隊長陳兆昌,指導員林亮,活動于雷城以西的楊家、企水、烏石一帶;東區武工隊隊長李宗綠,指導員鄭質光,活動于調豐、東海仔一帶。在??祷顒拥男乱粓F、新十二團等為配合武工隊開展工作的需要,乃猛烈地打擊那些反動地方武裝,大力開展宣傳工作?;顒釉诟鲄^的武工隊則采取對上層開展統戰工作,對下層加強教育發動工作,以教育發動下層為主的辦法。一方面加強統戰工作,爭取、團結上層社會中間勢力和民主人士,使其對共產黨的活動采取支持或中立的態度,以利于共產黨在下層社會的群眾中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則在下層社會的群眾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發動和組織他們開展反“三征”斗爭,并在斗爭中發展黨員和建立支部,進一步組織地下的或半公開的武裝隊伍。這樣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先后開辟了海康的東、西、中部和南部地區,使海康縣逐步變成中共活動的半公開地區。

 

再次,就是積極開展徐聞縣的工作。徐聞縣位于雷州半島的最南端,反動勢力較大,黨組織基礎薄弱,全縣在抗戰勝利之初只留下8名黨員,并一直處于秘密活動的狀態。為了開展徐聞縣的工作,中共遂溪中心縣委于1947年10月分工陳醒吾兼管徐聞縣工作,并把黨員鄭質光等人從??嫡{往徐聞。他們與當地的地下黨員陳德盈等接上關系后,便到下洋、前山一帶,將抗戰時期曾參加地下游擊小組的群眾組織起來恢復活動,開展群眾工作。1948年春節期間,中共遂南縣工委根據上級指示派譚國強回徐聞工作。幾個月后,他們逐步恢復和開展了下洋鄉那板塘、枝子、邊坡、下港、福場、湖仔、灣仔等60多條村莊的群眾工作,收繳了敵人貯藏在那屋糧倉的武器,建立了一支擁有30多人槍的武裝隊伍。從此,徐聞縣的武裝斗爭便逐漸開展起來。海康、徐聞等新區工作的開展,對遂溪游擊根據地的建設和鞏固起了積極的支援作用。

 

五、大力開展武裝斗爭
1947年5月20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作出《接受中央二月一日指示的決議》,強調“一切都應為著武裝斗爭、群眾斗爭的發展與黨及群眾組織的鞏固”,認為“這是南方黨為接受中央指示的當前最中心的任務”,并指示“為著完成以上任務,必須……大膽放手,深入群眾發動斗爭,一直走上為建立新解放區而斗爭?!币姀V東省檔案館編纂《華南黨組織檔案選編》第49頁。

 

是年夏,遂溪縣的革命武裝斗爭已得到廣泛地開展,而毗鄰的海(康)、徐(聞)地區尚未打開斗爭局面?;浌疬厖^人民解放軍代司令員吳有恒針對這種不平衡發展的形勢,決定集中部分主力南下海(康)、徐(聞),打擊當地反動勢力,開辟新區。5月初,吳有恒率領新一團、新二團,以??滴鲄^區中隊為向導,擬取道海康西部地區南下海(康)、徐(聞)。當先頭部隊到達遂溪西南部的河頭圩時,遭到駐河頭之敵的阻擊。在激戰中,新一團第三連連長王國春犧牲,??滴鲄^負責人兼區中隊指導員周立人負傷。戰后,人民武裝改變行動計劃,向北轉移,于當天夜里轉移到??堤镱^村。第二天,遂(溪)、海(康)之敵糾集400多人的“聯剿”武裝尾隨而至,在田頭村與人民武裝遭遇。人民武裝采取逐個擊破戰術,先擊潰??抵當常賴鷼炈煜當常涍^半天激戰,共斃傷敵人40多名(其中中隊長2名),人民武裝傷亡數人。這次戰斗,有力地打擊了遂溪、??祪煽h的反動武裝,挫了敵人的“聯剿”鋒芒,為武工隊開辟??敌聟^創造了有利條件。

 

5月中下旬,遂溪縣人民武裝根據吳有恒的指示分兵活動,由沈斌帶領新一團第一連和新二團第三連奔襲東海島之敵;新二團其余各連留在遂溪各區活動;新一團其余連隊則分頭到原屬法國租界的村莊去發動群眾,收集民間槍支,進一步壯大隊伍。
東海島位于湛江市之東南,是湛江市屬一個較大的島嶼,人口約7萬,面積200多平方公里,地形平坦狹長。該島因離湛江市區較近,交通不便,黨組織在島上長期采取秘密形式開展活動,已控制許多學校及大部分農村,而敵人在島上的兵力只有區中隊及鹽警隊共100多人。吳有恒對奔襲東海島的軍事行動作了分析,認為:(一)利用群眾基礎較好的條件,出敵不意攻打東海島,從敵人背后給予一擊,逼使敵人回兵防守湛江,打亂其掃蕩計劃;(二)攻打東海島,壯人民武裝軍威,便更有利于征集當地民槍,發動群眾參軍,擴大武裝部隊;(三)攻打東海島造成的聲勢和影響,有利于黨組織進一步擴大島上活動地區,鞏固和發展農(漁)村的群眾組織和黨組織,為進一步在島上建軍、建政和建立海島根據地創造條件。5月31日,沈斌率領新一團第一連和新二團第三連共約200人,從遂南的通明港上船,乘夜黑直抵東海島。登陸后,在島上抗征中隊和當地游擊小組的密切配合下,于凌晨開始分兵兩路出擊。第一路通過內應迅速消滅了水流溝鄉隊,緊接著進攻敵鹽警隊,一小時結束戰斗,共繳獲步槍數十枝、輕機槍1挺。第二路首先圍殲駐東山圩敵鹽警總隊,繳獲步槍30余枝和一大批物資,繼而會同第一路部隊攻打國民黨東山區政府和自衛中隊,因地勢不利,轉而圍攻敵區長和區隊長的住宅。戰斗了一整天,至深夜時,因敵援軍九二旅一部將渡海而至,人民武裝便停止圍攻,連夜轉移到調軍村。次日上午在西坑村擊退敵援兵的追擊,后主動撤離該島。這次攻打東海島,不僅逼使敵人回兵防守湛江市,打亂其“掃蕩”計劃,而且壯大了人民武裝聲勢,動員了100多名群眾攜帶出100多支法國式步槍參軍參戰,成立了東海連,擴大了革命武裝隊伍,同時建立了牛牯灣稅站,同年7月成立了中共東海區委會。其后,黨組織在發動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及分耕廢債斗爭的基礎上,于1948年5月建立了人民政權,使這個原來反動勢力統治較強的孤島逐步發展成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中共粵桂邊區黨委的一些重要會議和整風學習都在此島舉行,地委和區黨委的電臺、報社、出版社等也常設此島。
攻打東海島之后,新一團集中在遂溪中區調村進行整編,由五個連擴編為三個營和一個便衣隊、一個政工隊。擴編后,團長、政委、軍需主任不變,政治處主任莫克。第一營營長唐林,教導員鐘江;第二營營長符煥英,教導員全國明;第三營營長蘇良,教導員陳海(后改任第二營副營長);團部便衣隊長朱華,政工隊長莫克(兼)。全團1000余人,配備輕機槍7挺、擲彈筒1門、機關炮1門、長短槍1000余枝。此時,各連隊均建立了黨支部,黨員占總人數10%以上。7月上旬,吳有恒指示新一團進一步分兵發動群眾,掃除遂溪和遂(溪)廉(江)、遂(溪)海(康)邊境的反動區鄉據點和地方反動勢力,配合當地開展減租減息,建立人民政權。據此,金耀烈于是率領第二、三營到遂溪南區和遂(溪)海(康)邊境活動,李曉農率領第一營到遂溪西北區和遂(溪)廉(江)邊境活動。新一團在分兵活動中,除發動群眾發展武裝,幫助建立政權外,還積極會同兄弟部隊打擊地方反動勢力。第一營會同廉江新三團一個連,在遂安公路伏擊押送壯丁之敵,除新三團的繳獲外,新一團第一營俘獲警察局特務3名,繳獲步槍10余枝,釋放了1000名壯丁。繼而又在遂溪西北區區中隊的配合下,在長板塘附近伏擊遂溪縣敵自衛大隊梁廷和中隊,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數枝,斃敵3名。與此同時,金耀烈率領的第二、三營在西南區中隊和武工隊的配合下,相繼攻克了江洪港鹽警隊和紀家反動教堂,除接受一個鹽警隊投降外,繳槍數十枝。接著,又攻打海山、余村反動據點,毀敵炮樓2座,繳槍10多枝,并擊退了前來增援的敵保安團和遂溪縣自衛大隊共400多人。在打援戰斗中,第三營副教導員陳海英勇犧牲。

 

6月底至7月初,中共粵桂邊地委書記溫焯華和由中共香港分局派來南路指導工作的林美南、錢興等三人,在遂溪主持召開遂溪中心縣委會議,時間三天。會議根據敵人掃蕩的重點將移到遂溪,人民武裝糧餉缺乏,群眾負擔過重(部隊及地方工作人員達2000人以上)等實際情況,決定著手進行如下幾項工作:(一)停止建立村人民政府,暫時不搞清算地主富農的運動;(二)整訓部隊,改造主力(不能依靠符春茂部為主力),在部隊建立黨組織和加強政治工作,暫不發展脫產部隊,建立不脫產群眾武裝,以減輕人民負擔;(三)積極開展群眾斗爭,實行退租退息和準備減租減息;(四)縣一級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制度,區以下黨組織劃分為公開、秘密兩個系統;(五)布置遂溪的反掃蕩斗爭,主力準備移向廉江,配合化(縣)廉(江)主力打擊廉江的弱小之敵。

 

這次會議之后,新一團根據粵桂邊地委和邊區司令部的部署,于7月間北上會同廉、化的新三、新四團,準備進軍勾漏山建立根據地,在進軍過程中,新一團曾在廉江牛頭營一帶擊退國民黨廉江縣自衛大隊的突然襲擊,繳槍10多枝,新一團3人陣亡;繼而在廉江山底擊退敵保十總隊和李輝強自衛大隊共500余人的聯合進攻,斃傷敵20余人,新一團第一營營長唐林負傷;接著又在白花山與尾隨追擊的敵保十總隊再次激戰,新一團經過苦戰后突破敵人的包圍,撤出戰斗,此役新一團傷亡20多人。這次進軍,由于人民武裝對勾漏山的地形不熟,并且當地又缺乏黨的群眾工作基礎,加上敵人不斷尾隨追擊,致使人民武裝付出了較大的代價,沒有達到開辟山區根據地的目的。

 

新二團自1947年4月成立之后,便以連隊為單位,在遂溪縣境內分兵活動,配合各區中隊打擊反動鄉、保武裝,開辟新區,開展減租減息、反“三征”等群眾運動和建立人民政權。第一連主要活動于遂溪西區、西北區、北區和中區;第二連主要活動于遂溪東區、東南區和中區;第三連主要活動于遂溪南區和西南區。第一連在配合減租減息的斗爭中,擊退了襲擾遂北之遂溪縣自衛大隊和廉江分界鄉隊共140余人,斃敵4名,繳槍3枝;接著又連續攻克北區坎頭嶺和西北區煙樓保公所,略有繳獲;繼而襲擊了楊柑鄉公所,并在西北區曲水泊和西區龍灣仔等地先后擊退來犯之敵,共斃敵5名,繳槍數枝;7月底在中區泮塘村仔被敵保十總隊一個加強營500多人包圍,經苦戰三個多小時后突破重圍,斃敵7名,第一連傷排長一人。與此同時,活躍于東區的第二連,在東區中隊的配合下,兩次伏擊黃略鄉兵,共殲敵30多名(其中斃鄉隊長2名),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30余枝,后又相繼襲擊了敵之林東、南和兩鄉公所,繳獲步槍40多枝,子彈2000余發。在此期間,東區武工隊襲擊冷水坑敵鄉公所,繳獲長短槍20多枝。
由遂(溪)、海(康)兩縣聯合組建的第九團主要活動于遂(溪)、海(康)邊境,其任務是配合當地小型武工隊開辟??敌碌貐^。該團于6月成立后不久,便圍攻遂溪西南部的敵紀家鄉公所,敵人懾于人民武裝威力,在人民武裝軍事和政治攻勢下,宣布投降,交出20枝步槍和5枝短槍。隨后,第九團在紀家圩內出布告、開大會,宣傳共產黨的政策。但是,由于該團主要領導人的失誤,在該圩拖延兩天后才南下??堤萍役?,進駐下陳村。次日凌晨,即遭??抵x龍雨自衛大隊和反動鄉隊共600多人的突然襲擊,第九團陷于被動,直至晚上7時才完全擺脫敵人的追擊。是役,第九團犧牲三人,傷一人。7月初,第九團經過總結整訓后撤換了團長(兼政委),并改番號為第十二團,由陳撥任團長,沈斌任政委,歐汝穎任副政委,其余領導干部不變,所轄五個連隊的編制也不變,只是抽出少量骨干組成武工隊,配合??迭h組織開辟新區。

 

第四節 現戰略轉移和重建主力部隊
一、主力部隊東、西挺進
(一)筆架嶺戰斗
雷州地區以遂溪為中心的武裝斗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使敵人甚為震驚。敵人曾相繼派保十、保九總隊到遂溪“清剿”。1947年9月,國民黨廣東省府主席宋子文到任后,派省保警處處長陳沛到南路來接替林英,任“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總指揮。陳沛于10月到南路后,按照宋子文“重點進攻”的指令,除調集保十總隊和茂名、電白、化縣等三縣的反動地方武裝“重點進攻”吳川、化縣之外,還調集了保一、保二總隊和保九總隊一個營及反動地方武裝共1800多人,“重點進攻”遂溪游擊根據地,對老區實行燒、殺、搶政策,妄圖徹底摧毀遂溪的革命基礎,搞垮遂溪根據地,恢復其反動統治。在陳沛到任前后這段時間,遂溪游擊根據地在敵人的“清剿”下,除一批無辜群眾慘遭屠殺之外,先后壯烈犧牲的共產黨員有西北區婦女干部李蘭、1939年入黨的老黨員支堯光、曾被派到符春茂部工作的鄭賢儒,還有南區負責人周超群、林飛雄、莫克、全德珠等,他們有的是在受盡敵人的折磨之后英勇就義的。

 

陳沛“重點進攻”遂溪的重要戰術之一,就是“突襲窮追”、“殲其主力”。當時,新一團和新十二團是在沈漢英的率領下集中活動的,在遂溪西北區發現敵情時,由于敵我力量過于懸殊,乃從西北區撤到中區,又從中區撤到南區,擬伺機攻打通明港之敵。但敵人仍集中兵力窮追不放,于當晚分三路向新一團和新十二團包圍過來。沈漢英決定不與強敵硬拼,乃率領部隊連夜撤退到中區調村一帶,翌日凌晨再轉上中區調羅灣村一帶,以避開敵人。但是敵人還是緊緊尾追,并且所到之處,都是燒殺、搶掠,尤其在南區最為猖狂。新一團和新十二團的戰士在撤退中,看到敵人燒屋的沖天火光,聽到屠殺群眾的狂叫槍聲,無不痛心疾首,怒不可遏 ,紛紛要求給敵人以嚴厲懲罰。新一團和新十二團撤到調羅灣村的第二天,即1947年11月4日,上午9時許,偵察員報告約有300余敵人從調村往城里方向開過來。沈漢英隨即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討論面對死死追擊的敵人該怎么辦的問題。會上大家都主張“打”。沈漢英根據當時的情況,也想利用筆架嶺的有利地形和當地群眾基礎較好的條件,伺機伏擊敵之一路,以挫敵銳氣。開會間,排哨報告敵人來了,但接著又報告說不是敵人,只是一群挑夫,可是話剛說完,排哨就和敵人打起來了,原來那群挑夫是敵人化裝的尖兵。敵人很快就有一部分沖到司令部駐地的村邊。沈漢英當即命令新一團第二連沖出村去迎擊村邊的敵人,接著命令其余部隊搶占筆架嶺上的有利地形。敵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新一團和新十二團陣地發起沖擊,新一團和新十二團指戰員們懷著對敵人的無比仇恨,英勇頑強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牢牢地守衛住陣地。不久,新二團第二連和東區區中隊加入了戰斗。下午6時許,敵人除保一總隊全部投入戰斗外,又從湛江馳來400多援兵。中區的區、鄉隊和各村隊在筆架嶺之東的高陽附近,對增援之敵展開阻擊,因此,整個戰場延伸10多華里,戰斗打得更為激烈。薄暮時分,天黑前,新一團和新十二團主動撤出戰斗,而敵人也慌亂撤回了湛江市。是役,敵軍傷亡100多人,新一團和新十二團傷亡48人,其中犧牲了楊偉昌、戴總保、梁彪三位連長。
這次戰斗,敵軍先后投入兵力1500多人;人民武裝除新一團外,還有新二團一個連,新十二團三個連,以及附近的區中隊、鄉隊和村隊,共約1000人左右投入戰斗。敵軍人數多于人民武裝三分之一,其裝備也占絕對優勢。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人民武裝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戰斗。敵人在戰后也不得不承認其對人民武裝的不怕死精神感到可怕。此次戰斗,使敵人嘗到了人民武裝鐵拳的苦頭,使其妄圖通過“重點進攻”殲滅人民武裝主力,徹底摧毀遂溪革命基礎的陰謀受挫,使根據地人民避免了更嚴重的摧殘,根據地巍然屹立。然而從戰術方面來說,這次戰斗畢竟是被逼著打的,失卻了主動,因而結果成了一場消耗戰。

 

(二)東、西挺進
1947年11月,參加東縱北撤的黃其江、馬如杰等奉命回到雷州地區,12月,撤銷遂溪中心縣委,成立中共雷州工委。次年2月,根據形勢的變化與任務,中共雷州工委在黃其江的指導下組建了中共遂北縣委,并對中共遂南縣工委負責人作了調整,遂北縣委和遂南縣工委直屬雷州工委領導。

 

此時,敵人采用“重點進攻”方針,集中保一、保二、保九、保十總隊〖ZW(〗1948年初廣東保警總隊改為保安團?!糧W)〗和九二旅兩個營及茂、電、化三縣的自衛大隊,共約5000人的反動武裝,已先后摧殘了吳川和化縣的革命基礎。陳沛在全面恢復了化、吳地區的反動統治之后調回廣東省府,由張瑞貴接任“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總指揮。張瑞貴按照宋子文的指令,繼續推行“重點進攻”方針,并把“清剿”重點轉移到遂溪和廉江,在遂(溪)、廉(江)各條主要交通線上密筑碉堡,妄圖用“固點聯線,分割包圍”的方法來逐個地摧殘遂(溪)、廉(江),把人民武裝主力壓縮到雷州半島來聚殲。

 

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根據南路地區的敵我情況,明確指示中共粵桂邊地委要在軍事上“打出去”,進行外線作戰,開辟新區,以吸引、分散敵人的兵力。中共粵桂邊地委根據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決定將南路主力部隊分東、西兩路挺進粵中和十萬大山地區,以外線作戰來粉碎敵人集中兵力“重點清剿”南路的陰謀;并決定西進十萬大山的部隊以新一團為主,另外抽調光中團三個連、廉江沙鏟大隊和長山中隊組成,共700多人,編為六個連,由金耀烈任團長,李曉農任政委,程耀連任政治處主任。全團配備輕機槍5挺、擲彈筒1具、長短槍600多枝。東進粵中地區的部隊由新四團的第一營(除第一連外)、第三營和茂(名)電(白)信(宜)一個連、新三團二個連、新二團二個連和新十二團大部分組成,共800多人,編為三個營,配備重機槍1挺、輕機槍12挺、長短槍800余枝,由歐初率領,由黃飛任軍事指揮員,黃東明、涂沙分別任第二、第三軍事指揮員,羅明任政委,陳軍任政治處主任。
中共雷州工委為使主力部隊轉出外線作戰之后能繼續堅持和發展雷州地區的武裝斗爭,除了遵照中共粵桂邊地委的決定,抽調本地區的主力部隊新一團、新二團和新十二團組編東進和西進部隊之外,還決定將原新二團的指揮員鄭世英、陳兆榮及新一團的第八連和新十二團的第一連留下來,既作為當前堅持本地區武裝斗爭的主力連隊,又作為下一步重建主力團隊、發展武裝斗爭的骨干力量。

 

西進和東進部隊先后在1948年2月下旬和3月上旬離開遂(溪)、廉(江)地區。敵軍發現人民武裝分兩路打出去之后,慌忙組織兵力追堵。敵之保九團窮追西進部隊到十萬大山,保二團團部帶兩個營趕到合浦駐防。這樣,敵人集中兵力“重點進攻”遂(溪)、廉(江),在雷州地區聚殲人民武裝主力的陰謀就全部落空。由于人民武裝主力部隊實行東、西挺進,實現了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關于“打出去”的戰略意圖,不僅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遂(溪)、廉(江)的陰謀,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兄弟地區的革命斗爭。

 

在主力部隊東、西挺進前夕,化縣、吳川、茂名等縣的黨員干部和人民武裝數百人,因難于在當地堅持活動,而相繼轉移到遂溪游擊根據地進行休整,主要集中在遂溪西北區、西區和中區一帶,在經費、糧食等方面給遂溪黨組織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加上東、西挺進的部隊急需一筆經費和大批糧食,因而遂溪的財經、糧食十分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強烈革命熱情和高度政治覺悟的遂溪人民在當地黨組織的領導下,一方面不畏國民黨的“清剿”,繼續堅持斗爭;另一方面在黨組織的發動下,積極籌糧籌款,并派出武裝人員收稅、緝私,積極支持鄰縣部隊和為東、西挺進部隊籌集經費。然而,由于當時中共粵桂邊地委和高雷地區黨組織致力于主力部隊東、西挺進前的準備工作,對組織和領導反“清剿”斗爭有所忽視,而讓敵人的大舉“清剿”有可乘之機,致使革命斗爭一度陷于被動。在此期間,遂溪西、北、中、西北等4個區先后遭敵人掃蕩達120多次,共有600多名群眾被捕,66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殺害。

 

主力部隊東、西挺進后,高雷地區的沉悶局面逐漸被打開,革命形勢逐步恢復和發展。此時,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為支援外區的斗爭和開辟新地區,遂溪黨組織根據中共粵桂邊地委指示,先后派員赴廣西、合浦、徐聞、??档鹊亻_展工作。如:到合浦的干部有陳馬仁、王喬、趙筆參、葉廣太、陳懷德等;到茂(名)電(白)信(宜)的有葉錦、簡常、葉高、梁甫、馬光、馬朝亦等;到徐聞、??档挠辛盒隆⑹Y如信、吳有廉、陳康華、李超儒等。據不完全統計,這期間遂溪共向外縣派出干部100多人,有力地支援了外縣外區的革命斗爭。
二、重建主力部隊 主動出擊敵人
(一)1948年初的形勢和遂溪黨組織的調整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47年7月起在華北戰場轉入戰略進攻以后,蔣介石妄圖依靠美援經營華南,作為繼續進行反革命戰爭的基地,乃于1947年9月派宋子文出任國民黨廣東省主席。宋子文于9月底到任后,在政治上,一方面更加無恥地出賣國家主權,以謀獲得美援,另一方面則多方扶植、統一廣東反動勢力,離間、分化民主力量,拉攏地方勢力,以支持其內戰。在軍事上,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分期清剿,重點進攻”的所謂“綏靖新政策”,把1948年劃分為兩個“清剿”期:第一期(1至6月)“清剿”之目的為強入游擊區,殲游擊區主力(即所謂三分軍事);第二期(7至12月)繼之組織反動地方武裝,建立保甲政權,修筑碉堡,擴充特務,強迫自新(即所謂七分政治)。宋子文“經過三個月的準備工作之后,一面動員他所有的全部兵力,包括10個保安團、3個補充旅及一切地方反動武裝,互相配合……向雷州地區發動比過去更大規模的重點進攻;一面又積極擴編新的力量及收編土匪,以增強兵力,并陸續投入清剿戰線……對游擊區進攻一步一步地加緊進行”見香港分局1948年指示《半年工作總結和今后方針任務》。原文載于《華南黨組織檔案選編》第7頁。1947年12月,張瑞貴繼任粵桂南區清剿總指揮之后,在宋子文的“第一期清剿”計劃指導下,把“重點進攻”從化(縣)、吳(川)地區轉向遂溪、廉江,把原駐化(縣)、吳(川)的保安部隊全部集中到遂溪、廉江來,妄圖把人民武裝主力壓縮到雷州半島聚殲。其時,人民武裝主力部隊實行東、西挺進“打出去”,誘敵分兵追擊,致使敵人在雷州地區的兵力相對削弱了。1948年5月以前,敵人留在雷州地區的保安部隊有保十、保一兩個團和保二團一個營;而人民武裝主力東、西挺進后,留在雷州地區的兵力除區、鄉武裝之外,主力部隊只有原新一團的第八連和新十二團的第一連共180多人,另有原新四團留在遂溪堅持活動的第一連90余人。因而,敵軍的兵力包括各縣的地方反動武裝在內,還是處于絕對優勢。敵人憑借著1947年冬季以來建筑的碉堡(此時還繼續建),對遂北地區進行猖狂掃蕩,甚至二三十人也敢出來襲擊游擊區稅站,殘害群眾。這時,遂溪以至整個雷州地區的革命武裝斗爭,尚處于被動狀態。在敵人殘酷掃蕩下的遂溪根據地,尤其是靠近化(縣)、吳(川)的遂北地區,干部和群眾的思想情緒都比較混亂,人民武裝的糧食和彈藥供應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1948年2月10日(春節),中共遂北縣委在西北區金剛村糖寮屋宣布成立,書記馬如杰,副書記陳醒吾(同年4月接任書記),委員陳開濂(兼遂溪縣人民解放政府縣長)、周德安(兼組織部長)、何珍(兼群運部長)、何德(兼宣傳部長,同年12月接任書記)、葉卓鋒。下轄東、中、西、北、西北五個區委會:東區委書記梁立(次年1月后黃列),區長吳有廉(12月后支世杰);中區委書記周德安(10月后楊華漢),區長林和庚;西區委書記何珍(11月后陳耀南,次年2月后梁喬棟),區長梁喬棟(次年2月后陳生);北區委書記何德(8月后鄒發),區長李志民;西北區委書記葉卓鋒(次年5月后李炳),區長周錫經。
2月中旬,第二屆遂南縣工委成立,書記楊美經,副書記陳質彬(兼抓南區五、九區片的黨組織工作),委員林飛雄、唐榮益(管軍事)、黃廷瑤、黃色伍。下轄兩個區委會:南區委書記兼區長林飛雄(5月林飛雄犧牲后由莫克接,6月莫克犧牲,由唐榮益接),西南區委書記由楊美經兼任(6月后黃廷瑤),區長黃培桂。次年6月,楊美經調任第七團政委,由唐榮益接任工委書記。
1948年3月下旬,中共雷州工委鑒于人民武裝主力部隊東、西挺進后敵情的變化,為改變武裝斗爭的被動局面,乃根據中共粵桂邊地委的指示把中共遂北縣委書記馬如杰調出,負責組建主力團的工作,并調陳醒吾接任中共遂北縣委書記(12月后何德)。同年六七月間,粵桂邊區黨委決定撤消中共雷州工委,成立中共高雷地委,任命溫焯華為書記(8月由沈斌任書記,方蘭為副書記),支仁山、沈斌、方蘭、陳醒吾、陳兆榮為委員。地委轄遂北、遂南、??怠⑿炻?、湛江、化(縣)南、吳川、梅茂、廉(江)東南等地區的黨組織。

 

(二)第二支隊第八團的建立
1948年3月,中共粵桂邊地委根據人民武裝主力部隊東西挺進后敵情的變化及各地區地方武裝發展的實際情況,決定重建各地區的主力部隊,以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改變武裝斗爭的被動局面,并決定由支仁山任第二支隊司令員,負責組織第二支隊。3月下旬,根據中共粵桂邊地委的指示,黃其江召集沈漢英、陳兆榮、馬如杰、陳醒吾、鄭世英等人在遂溪中區開會,傳達中共粵桂邊地委的指示及研究重建主力部隊的問題。會議根據遂溪現有武裝力量的情況,決定以原新一團第八連和新十二團第一連為基礎,并從各區中隊抽調部分干部和戰士,組建起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支隊第八團。4月7日,第八團在遂溪西區安貢村成立,團長鄭世英,政委馬如杰,副團長唐林(11月至次年3月陳龍門為該團副團長),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陳撥。全團300多人,編為三個連和一個便衣隊:第一連連長唐仕宏(后賴理),指導員王建魂(后楊瑞);第二連連長鄭劍鋒(后吳世標),指導員馬成斌(后王南);第八連連長陳景春(后鄭九),指導員黃河(后李華安);便衣隊長陳晉(后陳界)。同年5月,根據雷州工委的決定,海康連(110多人)劃歸第八團領導,該連連長林一枝(后吳其珠),指導員林德(后鄭文光)。
中共雷州工委在建立第八團后不久,于4月間將符春茂部100余人編為新五團,任命符春茂為團長,符學義為副團長,并派出宋群為政委,符煥英為政治處主任,李卓彬為副主任。下面不設營連編制,戰斗人員按班、排編隊后直屬團部指揮。其時,化(縣)、吳(川)、梅地區也重新組建了新四團,轄四個連隊,共280多人。
1948年6月,粵桂邊區黨委、臨時軍委決定,高雷地區正式成立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支隊,支仁山任司令員,溫焯華任政委(8月后沈斌),副司令員王克,政治部主任盧明,副主任何文(12月后殷杰)。第二支隊下轄新四團、新五團和第八團。

 

(三)殲敵巡邏隊 巧襲楊柑圩
1948年春,駐安鋪的國民黨廣東保二團為了控制遂(溪)廉(江)邊境的主要交通線,在遂(溪)安(鋪)公路上密筑碉堡,并派出一個排駐守騎牛鋪仔附近的碉堡。敵人每天派出三四十人在騎牛鋪仔至遂城這段公路上巡邏,或化裝商人襲擊人民政權派出的稅收人員。遂溪北區稅站陳洪芝就是這個時期在這段公路上遭敵人襲擊犧牲的。其時,敵人既十分狂妄又十分麻痹。剛剛建立起來的第八團根據中共遂北區委提供的情報,掌握了敵人的行動規律后,決定伏擊這股驕橫之敵。

 

4月9日黎明前,第八團在團長鄭世英和政委馬如杰的指揮下,第八團三個連和西南區中隊分頭進入掩蔽點設伏。一連埋伏在公路南邊的新沙塘村附近樹林中;八連埋伏在公路北邊的邊塘村稔仔山一帶;二連兩個排負責堵前,一個排負責截后;西南區中隊為機動隊,隨指揮部留守新沙塘待命。各連隊埋伏等待三個鐘頭,騎牛鋪仔之敵尚未見動靜,但駐遂城之敵卻有五六十人西行至風朗飛機場附近,意圖未明。第八團團部即令第二連密切監視和警戒這股敵人,其余部隊繼續堅持掩蔽待命。
上午10時許,駐騎牛鋪仔的敵軍30多人走出了碉堡,大搖大擺地在遂安公路上巡邏。當敵軍完全進入伏擊圈時,負責正面截擊的第八連立即向敵人開火,并迅速搶占陣地,形成半包圍圈;掩蔽在沙塘村附近的第一連也迅速從敵之背后包抄過來,堵死敵人的退路。這時,北區區中隊從水流村沖至騎牛鋪仔附近,牽制碉堡內之余敵。第八團各連迅速縮小對敵包圍圈,把敵人壓到低洼地,以猛烈的交叉火力射擊和手榴彈轟炸。不到半個小時,敵兵除3個漏網外(這3名敵兵原作尖兵,逃入附近村莊,后被村隊打死),其余全部就殲。是役共斃敵上尉營長兼第一連連長以下官兵18名,重傷2名,俘敵10余名(后在百桔村教育釋放),繳獲白朗林輕機槍2挺、擲彈筒(腳腿炮)1門、步槍20余枝、手槍2枝、榴彈槍3枝、子彈2000余發。戰斗中,第八團2人負傷。

 

騎牛之戰雖小,但這是人民武裝從1947年12月以來第一次主動打擊敵人的戰斗,而且是一場打得干脆利索的殲滅戰。它體現了毛澤東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中以小勝多的原則,大長了革命軍民的志氣,大滅了敵人驕橫跋扈的威風。戰后,遂溪各區鄉人民武裝乘敵人驚慌失措之機,猛烈襲擊敵人離圩鎮較遠的碉堡,結果全縣共拔除敵碉堡26個,使敵人在遂溪實行的碉堡政策瀕于破產。

 

5月初旬,駐楊柑的國民黨遂溪縣自衛大隊第二中隊參加該鄉慶祝南京“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為“總統”的活動,除哨兵和一勤務兵留守營房外,其余敵兵每晚均徒手到廣場看戲。第八團團部根據在該中隊做“內線”的地下黨員提供的情報,與中共遂溪西區委研究了具體作戰計劃,決定從第八團便衣隊和西區便衣隊中挑選10個人組成突擊隊,對駐楊柑關帝廟之敵進行突然襲擊,其余各連負責掩護和外圍警戒。5月2日深夜,“內線”依計劃行事,悄悄把哨兵的機槍破壞了。接著,突擊隊乘機攻入敵營,速戰速決,斃敵2名,傷敵2名,俘敵4名,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30多枝、短槍2枝、子彈約10000發和其他軍用品一批。徒手在廣場看戲的20多名敵兵,一聞槍聲即作鳥獸散。“慶?!被顒泳痛耸請?,敵中隊也就此被消滅。

 

騎牛嶺、楊柑圩兩次戰斗的勝利,大大振奮了軍心民心,打破了游擊區武裝斗爭的被動、沉悶局面,在軍事上開始變被動為主動。1948年5月,香港分局在《給西江工委指示信》中指出:遂(溪)廉(江)堅持斗爭,“四、五兩月繳敵輕機槍四挺,步槍數十”,這是“在反對保守逃避斗爭下,堅決出擊”的結果。6月,香港分局在對南路工作指示中又對這兩次戰斗作了肯定,強調指出:“應該保重四、五月兩次出擊勝利的寶貴經驗,很好總結”。

 

(四)夜襲湛江市
1948年6月,敵保一團調防粵中、廣州地區,南路之敵的進攻重點已轉向欽廉、防城地區,雷州地區只有保十團分駐遂溪、湛江,保二團一個營駐安鋪(其中一個連駐湛江)。保十團按照張瑞貴的命令,派其第二營駐湛江,其中一個步兵連、一個機炮連駐西營負責警衛“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剩下兩個連駐守赤坎。雷州地區之敵較前空虛,并且兵力分散。這無疑是人民武裝進一步開展游擊戰爭的有利時機。

 

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為了反擊宋子文的“第二期清剿計劃”,牽制敵人,配合其他地區尤其配合建立山區根據地的斗爭,并為解決人民武裝的供給困難和改善裝備,粵桂邊區黨委臨時軍委書記梁廣于6月下旬在遂溪召開軍事會議。與會的有溫焯華、黃其江、沈斌、方蘭、支仁山、黃明德、葉宗玙、陳兆榮、殷杰、馬如杰、鄭世英等和個別情報工作人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有關指示及粵桂邊區的敵我態勢,制定了發展邊區斗爭局面的戰略方針,堅持采取積極軍事行動、變被動為主動的原則,作出北上化(縣)吳(川)、南下海(康)徐(聞)的戰略計劃,以及集結高雷地區主力部隊,襲擊國民黨南路反動統治中心湛江市的重要決定,并指定第二支隊政委溫焯華、司令員支仁山負責這場戰斗的組織和領導。會后,參戰部隊多次派員化裝進行實地偵察,情報工作人員還深入敵軍內部對敵兵力分布和調動情況進行了偵察。經過周密了解赤坎敵軍駐地分布情況之后,第二支隊司令部決定:新四團和新五團負責警戒遂城和西營兩方面之敵,第八團主攻赤坎之敵,建立前敵指揮部,由中共高雷地委委員陳兆榮負責,統一指揮入城部隊的行動;襲擊赤坎之敵的任務是重點消滅駐廣榮聲炮竹廠之敵保十團第二營營部。為順利完成戰斗任務,第二支隊司令部決定對重點攻擊目標采取突襲戰術,從機關及第八團等部隊和支隊司令部挑選60多名手槍隊員,組成幾個突擊隊,分頭擔負突擊任務。其中一個突擊隊由鄭賢培、梁太安任正副隊長,擔負突襲駐廣榮聲炮竹廠之敵保十團第二營營部的任務;第八團的第八連則擔負掩護鄭賢培突擊隊進攻的任務。

 

1948年7月8日,各參戰部隊集結于毗鄰湛江市的遂溪合流村。9日,溫焯華、支仁山進行戰前動員,宣布入城紀律,強調堅決執行黨中央關于保護城市工商業的政策。
9日深夜,各參戰部隊按計劃進入作戰崗位,突擊隊分頭潛入赤坎,接近各自的攻擊目標。10日凌晨2時左右,襲擊廣榮聲炮竹廠的突擊隊首先發起攻擊,僅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便消滅了炮竹廠內的大部分敵人。但在一個較大的房間里,還有幾十名敵人負隅頑抗,而突擊隊的手榴彈和子彈此時卻將打完。在這危急關頭,突擊隊長鄭賢培英勇神速地沖入另一間房子,奪過一敵兵的輕機槍,對負隅頑抗之敵猛烈射擊。大房內的幾十名敵人只好放下武器當了俘虜。此時,別的突擊隊擊斃國民黨瓊湛工作站主任張輔森;駐赤坎其它據點之敵也在人民武裝火力控制下,龜縮營房不敢出來;西營之敵因不明情況,不敢援救赤坎。不到半個小時,戰斗就全部結束了。經過打掃戰場、處理俘虜后,人民武裝在東方日出的時候帶著戰利品順利撤離市區。

 

這次戰斗,駐廣榮聲炮竹廠之敵除一個副營長和兩個士兵帶了一挺輕機槍逃脫外,其余全部就殲。計斃敵連長以下80余人,傷其連長以下40余人,俘虜40余人,繳獲輕重機槍11挺、長短槍180多枝、手榴彈100多顆、擲彈筒(腳腿炮)7門、擲彈筒彈50多顆、榴彈槍11枝、榴彈槍彈110枚、各種子彈2萬余發、軍氈60多張;此外還搗毀敵之“中國銀行”和“中央銀行”的倉庫,繳獲港幣25000余元、蔣幣3億多元。戰斗中,人民武裝犧牲了3人,傷一人。第八團等人民武裝在襲擊赤坎之敵過程中,對工廠、商店、居民秋毫無犯,天亮后商店照常開門營業。市民都興奮地談論著一夜來的所見所聞,商販們說“昨夜打進城來的才真正是八叔(八路軍)”,有的市民則說“是專治惡人的天兵神將”,社會知名人士則普遍贊譽人民武裝“真是仁義之師”。
襲擊湛江市之戰的勝利,使南路反動當局在準備實施蔣宋“第二期清剿”計劃時給予毀滅性的打擊,揭開了人民武裝反擊的勝利序幕,意義重大。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香港辦的《正報》1948年8月1日發表題為《第一次打入大城市》的評論,指出:“此次人民武裝的行動,予以敵人準備最近即將開始集中大股兵力進行掃蕩南路解放區的企圖,以主動先發制人的打擊。……可以說,此次行動基本上是成功的。這不僅限于軍事方面由于南路人民戰士的這一英勇行動,將影響于其他各地的人民隊伍今后將更加大膽的向著敵人的一切弱點發動進攻,而且在政治上的影響,尤為巨大。他將給一切人民隊伍,作出一個城市紀律的模范,使一切人民隊伍今后在進攻與襲擊城市的行動中,以這個模范做基礎上,更好的掌握與遵守中國人民解放軍及其他一切人民軍隊所應執行的城市政策與城市紀律。而南方人民在此次行動中也得到了明白的認識,人民軍隊所頒布的保護工商業政策以及其他一切城市政策,不只口說,而且實做。做得不夠的地方,還愿意接受人民的批評,不斷改進。關于這一點,大概今天再沒有什么人可以再懷疑了?!豹オ?/div>

 

(五)南北進軍 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
襲擊湛江之戰,使敵人驚惶失措。宋子文急忙派其親信張君嵩來湛江市擔任“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副總指揮兼新成立的“第十清剿區”司令員,負責指揮湛江、遂溪、??怠⑿炻劦摹扒褰恕?。但宋子文手頭已沒有多少預備兵力,只好將其“御林軍”廣東省綏靖公署第二警衛營交張君嵩帶來湛江,并批準張就地組建保安第十二營(后擴編為保十八團)及水巡隊。這樣,敵在雷州地區就有保十團的600人,駐遂溪;保二團的一個營300多人駐遂溪廉江邊境之安鋪(其中一個連駐湛江);駐守湛江的有新編保安第十二營約200人,警衛第二營300多人;總共約1400余人。這些敵軍都是直屬于第十清剿區司令部指揮的。敵人為了加強對遂(溪)廉(江)的“清剿”,在遂溪城設立一個“前進指揮所”,由第十清剿區副司令鄧伯涵兼主任,專責指揮駐遂(溪)、廉(江)之敵軍。張君嵩到湛江后強調“軍事清剿與政治攻勢相結合”,在政治上,他迅速調整了雷州半島三縣的縣長,有的縣長(如??悼h長陳桐)則冠以第十清剿區副司令員之銜,強調所謂“軍政合一”,企圖統一各派反共勢力于他一身;他起用高在湘組織“民眾服務大隊”進行反共宣傳,爭取地方士紳為其幫兇;他特別重視玩弄內奸特務伎倆,積極利用地方反動勢力進行特務活動,并與軍統、中統駐湛機構互通情報,密切配合,組成特務網。在軍事上,他提出“勤剿窮追”,“凡是有情報的就不分日夜出動,不計較收獲之大小”,旨在圍殲人民武裝主力。他主張集中兵力“重點清剿”遂溪,妄圖一舉摧毀遂溪革命基礎,因而把遂溪劃為四個“清剿區”,每區駐一個營的兵力,并決定于1948年10月份開始實施。因此,在張君嵩的策動下,敵特的破壞活動十分猖獗。一些地區黨組織領導人被敵逮捕殺害。9月中旬,中共高雷地委和第二支隊司令部收到譚常德(遂溪國民黨聯防區主任,是與共產黨有聯系的進步人士)提供的關于新五團團長符春茂與敵人搭線、陰謀叛變的情報,情勢十分緊迫。

 

1948年9月下旬,中共高雷地委在粵桂邊區黨委領導下,在遂溪西區召開會議,研究分析了上述事態。當時,化(縣)、吳(川)兩縣的革命基礎被摧毀后尚未恢復;???、徐聞兩縣的武裝斗爭局面還未打開;主力部隊第八團和新四團都集中在遂溪,而遂溪駐扎的部隊及工作人員過多,群眾的負擔過重,一旦遇敵人大兵“清剿”,則容易陷于被動。據此,會議決定的斗爭方針是:在敵人“重點清剿”遂溪的行動開始之前,第八團和新四團必須從遂溪打出去,南北挺進,先北上打開化(縣)吳(川)局面,恢復化(縣)吳(川)的革命基礎,然后南下海康、徐聞,擴大游擊區,以此吸引、分散敵之兵力,爭取在運動中主動打擊分散之敵,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達到粉碎敵人“重點清剿”遂溪的陰謀,并結合解決新五團的問題。
9月底,遂溪人民武裝揮戈北上化(縣)、吳(川),新五團團長符春茂、副團長符學義和政委宋群都沒有隨軍北上,新五團(此時全團只有60余人)由政治處主任符煥英和副主任李卓彬率領。在北上途中,符煥英和李卓彬遵照支仁山的指示,利用符春茂舊部人員一向不愿離開家鄉的思想傾向,對他們說明北上化(縣)吳(川)的斗爭環境是十分艱苦的,為了照顧他們,可以讓他們回家,組織上可以發給回家路費,但不許帶槍回家。這樣,他們大部分人都高高興興地把槍交下來,回家去了。只有10余個一貫表現良好的戰士,不愿離隊回家,被編入第八團各個連隊。事后,李卓彬和符煥英都調到第八團工作。至此,新五團的問題得到了順利解決,撤銷了新五團的建制,消除了在符春茂脅逼下發生兵變的隱患。這樣處理是符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于1948年6月所作《工作指示》中關于“對違犯紀律的地主土匪受編武裝,立即改造,如不接受而有危險性的,應繳械解散,爭取其中好的分子”的精神的。
1948年9月底,第二支隊司令員支仁山率領第八團和新四團北上期間。新四團化裝為保安團智取了廉江南圩敵據點,繼而兩個團一道乘勝直搗東朗和西朗,收繳了一些地主武裝。此時,梁廣率第一支隊新三團馳至化(縣)南,與第二支隊新四團和第八團會合。當地反動派十分慌張,急電張君嵩派兵增援。張君嵩只好放棄集中兵力“重點清剿”遂溪的計劃,令原駐遂溪城的鄧伯函率領其警衛第二營及保十團一個營共700人北上馳援。第二支隊在梁廣和支仁山的指揮下,在廉南三塊石一帶對敵軍進行截擊。敵人恃其優勢裝備,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輪番向第八團陣地發起沖鋒。戰斗從上午8時開始,直到傍晚,敵軍始終不能接近八團陣地半步。這時敵軍已傷亡甚大,而新四團、新三團又在兩翼逐漸包抄過來,將成合圍之勢。敵軍見勢不妙,只得對第八團陣地進行了一番盲目炮轟之后逃走。

 

三塊石之戰,新三團俘敵116人,繳獲六O炮1門、輕機槍2挺、步槍數十枝、子彈3000余發;新四團俘敵10余名,繳小鋼炮1門、輕機槍2挺、步槍20多枝;第八團因在正面追擊敵人,雖繳獲不大,但大量殺傷了敵人,把敵之警衛營第六連打得潰不成軍。
由遂溪人民武裝組織起來的第八團,在這次北上化(縣)、吳(川)作戰中,與兄弟部隊并肩轉戰月余,打出了軍威。至11月中旬,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化(縣)南、廉(江)東地區一共摧毀了敵人的碉堡近40個;并在打擊地方反動勢力、拔除反動據點的同時,密切配合當地黨委恢復各區、鄉的黨組織,恢復和發展農村的群眾組織,廣泛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向群眾宣傳和解釋共產黨和人民武裝的正確政策;對過去由于某些過“左”做法而受到損害的人民群眾,則向他們賠禮道歉,并且在自己的戰斗行動中,正確地執行黨的俘虜政策、保護工商業政策和統戰政策,認真做到不濫打濫殺,不報私仇,不計較過去的冤、怨。這樣,人民武裝的威望便又在各階層人民群眾中逐步樹立起來。群眾說:“這是打入湛江的紅軍,真是好!”本來,自1948年3月以后,由于執行了黨的一系列正確政策,化(縣)吳(川)地區的恢復工作已經逐步開展,此次在第二支隊勝利進軍的影響和配合下,恢復工作的進展更為順利。8月間,已先后建立了中共化(縣)廉(江)邊工委、吳川縣工委等黨的領導機關。吳(川)西南區是被摧殘得最早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此時革命斗爭也已重新活躍起來。這為以后進一步重建化(縣)、吳(川)根據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共高雷地委在加緊恢復化(縣)、吳(川)革命基礎的同時,為了加強湛江市黨的建設,1948年11月由方蘭直接負責組建了中共湛(江)遂(溪)邊委,由唐克敏任書記,黎江、林宏發、李樹生、梁立為委員,其所轄地區包括霞赤城區、原遂溪東區、東南區及東硇特區。東區委(次年1月劃歸遂北縣委)書記梁立,東南區委書記李樹生,東硇特區委書記林宏發。此時,遂溪縣黨組織分為三個單位進行領導(即遂北縣委、遂南工委、湛遂邊委),其中遂北縣委的狀況是:(1)機構設置——縣委下設四個區委會,區委書記由縣委委員兼任,區委內不設常委,一切日常工作由區委書記負責,每區設若干個黨總支,區委委員兼任總支書記;(2)黨員人數——共有750名黨員,其中1942年下半年后發展的新黨員有200名,10年以上黨齡的占10%,3至9年黨齡的占55%,3年以下黨齡的占35%?!糒M〗
(六)紀家、吾良之戰
1948年10月28日,符春茂、符學義在遂溪沈塘公開叛變。事發前,由于黨組織對符春茂一伙的防范思想不足,未能及時通知南區一帶的有關組織和個人提前做好應變準備,致使事發后符匪于當天即殺害了毫無思想準備的中共遂溪西南區委委員兼經濟隊長陳妃弄、交通站站長陳龍中和??滴鲄^委林茂保等11人,逮捕了中共南區委委員兼交通站站長曾宗平、西南區委委員陳慶瑞和婦女干部李淑英等18名地方干部(次年10月被營救出來)。11月上旬,符春茂又率叛匪襲擊南區河北村,殺害五九區片黨組織負責人之一陳漢卿,并割其首級帶回??悼h城領獎。此后,符學義則糾集匪徒30多人駐在遂(溪)、海(康)邊界據點紀家圩。符春茂公開叛變后,遂溪南區、西南區和海康西區、東北地區的黨組織和革命村莊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由于符春茂、符學義等曾投機革命隊伍,對遂(溪)海(康)地區的中共地方黨組織和革命村莊等方面的情況比較了解,因而其對遂(溪)海(康)地區革命斗爭的隱患甚大,必須盡快設法將其鏟除。為此,第二支隊于11月中旬率第八團和新四團從化(縣)吳(川)回師遂溪后,便由梁廣和支仁山率領南下遂(溪)、海(康)邊境,準備進攻駐紀家圩之敵及叛匪符學義部,以便拔除此反動據點,為下一步南下海(康)徐(聞)掃清道路。12月1日夜,第八團和新四團進入紀家圩,包圍了圩內所有敵據點。翌日上午,第八團和新四團協同作戰,攻下駐張秀梅家之敵自衛隊,殲敵20余人,繳獲長短槍20余支,并攻下駐小樓之敵鄉公所,殲敵鄉隊10余人,俘敵鄉長陳浩如。但對駐白馬廟之叛匪符學義部多次強攻未克,遂改用火攻,戰至深夜,一部分匪徒已被打死,但叛匪符學義仍在頑抗。其時,由于天黑寒冷,包圍警戒不嚴,符學義挖墻逃脫了!其余匪徒于天亮后被迫投降。此次戰斗,新四團犧牲1人,傷2人;第八團犧牲1人,傷1人。

 

紀家戰斗后,粵桂邊區黨委書記梁廣指示第二支隊分兵作戰,新四團再次北上化(縣)吳(川),乘虛進一步打擊當地反動武裝,幫助當地恢復和發展黨組織;第八團則開到紀家以南一帶活動,迷惑和伺機打擊敵人,以配合新四團再次北上化(縣)吳(川)的活動。12月12日凌晨,第八團進駐吾良村。其時,濃霧籠罩,50米以外已看不見人影。這時,敵軍從東、北、南三個方面卻突然出現在第八團的駐地周圍,情況十分危急。發現敵情后,梁廣、沈斌、方蘭和支仁山等率領警衛連向西轉移,第八團立即全力阻擊敵人。來犯之敵計有警衛二營、保二團一個營、海康地方反動武裝和謝龍雨大隊等近1000人,由鄧伯涵指揮。在三面受敵的不利情勢下,第八團團長鄭世英和副團長陳龍門當機立斷,決定首先集中優勢兵力打垮東路之敵警衛二營。團長鄭世英和副團長唐林親自率領第一連和團部便衣隊直奔東邊的吾良村仔增援第二連,從正面迎擊敵警衛二營的進攻;政委馬如杰和副政委陳撥則率領第八連利用大霧掩蔽,沿著祥川向東迂回疾進,插到敵警衛營之西北面,利用古墓群作掩體,從敵之側背進行猛烈攻擊,使敵警衛二營腹背受擊。敵人因陣地處于平坡,無掩體之處,傷亡慘重,很快便狼狽潰逃。北路之敵保二團一個營在到達離吾良村五華里的林家村時逡巡不進,當看到警衛二營受挫后,便胡亂地朝吾良村發射幾顆炮彈,跟著警衛二營的屁股向河頭圩方面撤退。南路之敵(??档胤椒磩游溲b及謝龍雨大隊)看見其主力部隊已潰逃,亂放幾槍后也溜回老巢去了 。

 

此次戰斗,第八團在敵我力量懸殊和遭到突然襲擊的被動情況下,憑著全體指戰員的英勇果斷和不怕犧牲的精神,集中全團300多人的兵力首先打擊敵之一路,迂回穿插,配合默契,靈活機動,變被動為主動,在混戰中擊潰了張君嵩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所謂“御林軍”警衛二營,嚇退了敵人的圍攻,斃敵40余名,繳獲輕機槍1挺,六O炮1門,步槍30余枝。戰斗中,第二連連長吳世標、第八連副連長梁鐵王和兩位排長、九位戰士英勇犧牲。
張君嵩本來寄希望于其“御林軍”打幾個勝仗,以振士氣,樹立威信,擴充部隊,建立一個以鄧伯涵為旅長的旅,故廉江三塊石之戰和這次吾良之戰都有意安排鄧伯涵親自指揮,豈料事與愿違,屢次戰敗,引致同僚齒冷。保十團團長陳一林嘲笑鄧伯涵指揮無能,說:“‘皇軍’去打人家卻打了敗仗,難怪我們。他是在明攻失敗,我是被暗襲失敗,這是不同的?!豹?/div>
新四團于11月下旬再次北上化(縣)、吳(川)之后,英勇轉戰,繼續主動地打擊當地的反動武裝,拔除反動據點,配合當地黨委恢復黨、群組織。自1948年9月第二支隊第一次北上化(縣)、吳(川)至新四團這次再北上化(縣)、吳(川),由于武裝斗爭的配合,化(縣)、吳(川)革命基礎的恢復工作進展更快,至12月底止,已基本恢復了化(縣)、吳(川)、廉邊游擊區。

 

三、總結學習 整黨整軍
1947年底至次年春,遂溪縣黨組織遵照中共粵桂邊地委的決定,一方面做好東西進部隊的組編和后勤支援工作,另一方面組織區以上領導骨干開展了一系列的學習和總結經驗活動,從而提高廣大干部思想水平,克服思想上、作風上、工作上的消極因素,推動全面工作。當時,在中共雷州工委的組織和主持下,由山東學習歸來的黃其江、馬如杰等分頭向各地黨、政、軍領導骨干宣講了人民解放軍在全國范圍內轉入戰略進攻的大好形勢,并報告了他們在山東期間的學習心得。中共雷州工委還將黃其江寫的學習心得《總路線總政策學習提綱》印成小冊子,發給雷州地區各級黨政軍干部組織學習,并指示各級黨組織在學習中聯系實際總結自己的工作,使廣大干部認清了全國的形勢,堅定了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信心。

 

1948年4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派梁廣到南路組建粵桂邊區黨委和臨時軍委。6月中旬,梁廣在東海島西山村召開邊區黨委擴大會議,對南路工作進行總結。參加會議的有縣團級以上領導干部30余人,時間10多天。會議在梁廣的主持下,回顧了1941年以來黨在南路開展革命斗爭的戰斗歷程,著重總結了化(縣)、吳(川)地區的斗爭經驗和教訓,肯定了化(縣)、吳(川)地區在近一年多來艱苦斗爭的成績及其意義,分析了受挫折的原因;同時指出了在執行政策上過“左”(如在個別村莊吃大戶、分余糧、分浮財、肅反擴大化等),以及在建政、作戰、紀律、團結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點和錯誤。會議提出了在全區開展整黨整軍和進一步開創斗爭新局面的任務。這次會議,使與會干部統一了思想認識,提高了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明確了建軍思想和作戰原則,增強了內部的團結。會議期間,中共雷州工委在黃其江的指導下先后總結了梁汝新的農村工作經驗和海康黨組織采取武工隊形式開辟新區的經驗。梁汝新的工作經驗主要是:(一)他認為一切革命力量都是群眾的力量。黨是群眾的一部份,軍隊也是群眾的一部份,一條草、一粒糧、一寸布、一枝槍、二顆彈、一輛車子、一頭犧口、一分力氣、一個干部、一個戰士、一個黨員都是從群眾中來的,都是從群眾中的思想根與組織根產生出來的,有了群眾的階級覺悟,有了群眾組織,有了群眾骨干及黨的組織,就可以產生出一切革命力量。(二)要在農村中發動群眾的革命力量,就要同時貫徹“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發動群眾斗爭;教育群眾,提高群眾的階級覺悟;組織群眾,并鞏固群眾組織;培養群眾骨干,建立黨的組織”等四項基本工作。會后,雷州地區參加會議的干部立即將邊區黨委所作的工作總結、指示及各地的成功經驗,在區(營)以上干部中進行傳達,并舉辦干部學習班,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接著,便按照粵桂邊區黨委和高雷地委的部署對各級黨組織和部隊進行了以改進思想作風,加強組織紀律,增強黨內團結為目的的整黨整軍運動。

 

整黨整軍是以傳達、學習粵桂邊區黨委關于化(縣)、吳(川)地區的斗爭經驗總結為主要內容,用聯系實際對照檢查的方法開展起來的。整黨整軍一開始,梁廣親自與中共高雷地委的領導同志溫焯華、李郁等一起,向當時撤到遂溪活動的化(縣)、吳(川)、梅(菉)的地方干部和新四團指戰員280多人進行傳達,組織他們學習、討論,并耐心聽取他們的批評意見,然后從上到下,從地委領導干部做起,層層帶頭開展自我批評。接著在中共高雷地委的領導下,各縣、區和各主力部隊都先后開展了傳達、學習、對照檢查、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活動。
在這段時間里,遂溪黨組織向區(營)級以上干部進行傳達和組織學習,對各級黨組織和部隊進行思想和紀律作風等方面的整頓。當時,遂溪的整黨工作是按照下列四項原則進行的:⑴弄清是非,找出個人成見及原因,表明態度,消除隔閡;⑵開展由上而下的自我批評,加強黨內團結;⑶運用群眾力量,促使犯錯誤的同志認識和改正錯誤;⑷對不愿改正錯誤的同志給予適當的紀律處分。通過這樣的整頓和學習,使遂溪的黨政干部和部隊指戰員統一了思想認識,提高了政策策略水平,加強了紀律性,發揚了民主作風,提高了戰斗力。

 

四、統戰工作的加強 西北區解放區的形成
遂溪西北區自1947年春開始掀起大搞武裝斗爭高潮之后,各級黨組織、人民政權、革命武裝普遍建立和迅猛發展,至1948年秋,除界炮圩外,全區基本為中共黨組織所控制。
界炮圩是國民黨鄉公所的所在地,反動勢力最集中,是國民黨在西北區的統治中心。中共西北區黨組織早想拔除界炮鄉公所,但由于該鄉公所據點比較堅固,防守嚴密,據點附近的新坡村和界炮村缺少革命群眾基礎,加上區內人民武裝力量較少,并缺乏攻堅武器,因而一直未能對其采取行動。鄉公所據點內主要有兩個頭目:一個是鄉長張德安;另一個是鄉隊排長李秋生。張德安是土霸出身,為人兇狠、殘忍和貪婪;李秋生在國民黨軍隊里當兵多年,有一定的軍事知識,是張德安的得力助手。根據這種情況,黨組織吸取過去用包圍強攻的辦法難拔除鄉公所據點的經驗教訓,決定改變斗爭策略,采用分化瓦解敵人的辦法,智拔敵據點。

 

1948年春,西北區黨組織與張德安約法三章:一是國民黨派兵前來掃蕩之前要及早向中共黨組織報訊;二是其鄉兵到上山、鋪仔圩收稅時不準帶槍;三是人民武裝對張的過往商船不予干擾。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安全,另一方面則可以利用雙方表面上的互利關系麻痹張德安,以便派人打進界炮鄉公所內部,從而隨時了解敵人情況和秘密進行分化瓦解工作。這年3月的一天晚上,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三團與打進國民黨界炮鄉公所的“內線”內外策應,取走了敵鄉隊的輕機槍。事后,張德安大為惱火,盛怒之下殺掉了李秋生。李是國民黨遂溪縣參議員李品三的心腹,李秋生之死,必然導致了張德安與李品三之間的矛盾尖銳化。于是,黨組織便利用張、李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加深他們的仇隙,另一方面對張德安展開政治攻勢,通過張元本(與張德安有同姓的宗族關系)去做張德安的工作,勸他辭官還鄉經商,以求茍安。張德安深知自己斗不過姓李的,其本人又在界炮一帶作惡多端,民憤極大,若再在界炮一帶出入,便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同時,人民解放軍已在華北戰場取得節節勝利,全國革命形勢正日益好轉,國民黨政府則如江河日下,敗局可見。因此,他只好與中共西北區黨組織談判,答應辭職還鄉,不再與共產黨和人民為敵,要求共產黨保證他的生命財產及其以后經商車船的安全。西北區黨組織考慮到張德安的辭官還鄉和改道經商雖然是出于被迫,但他離開西北區后對黨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都很有利,因而答應了張的要求。約于1948年6月,張德安被迫辭官逃往安鋪鎮。
張德安垮臺后,由原界炮鄉副鄉長兼鄉隊副符一掌接任其職。中共西北區委根據符的思想實際,把他與張德安區別開來對待,并根據他與鄧成中同過學的關系,派周錫經、鄧成中去做他的統戰工作,向他宣傳革命形勢和共產黨的政策,設法爭取他投誠或起義。符一掌經教育后終于認清了形勢,毅然決定繳械投誠。當時,雷州半島的反動勢力還比較強大,如果符公開投誠,則會引起反動派的憎恨,而對符的安全不利。因而,西北區委決定采取里應外合的辦法,掩護符一掌投誠。1948年12月上旬的一天晚上,袁玲按照區委的布置,帶領飛鷹連突然包圍界炮鄉公所,向據點猛打了一陣槍,然后開展政治攻勢。符一掌指揮鄉隊向天打槍,佯作還擊一陣之后,便舉起了白旗,共交出30多枝步槍和1000多雙布鞋以及一批糧食。戰斗結束后,中共西北區委派鄧如仁護送符一掌回家鄉,后來安排他到西區港門教書;其他鄉兵則全部遣散回家。

 

在此期間,馬觀福、周錫經二人按照區委的部署和分工,在檳榔界一帶進行恢復老區和開辟新區工作的同時,還深入到老麥田、古村東兩個保公所(兩保組織有聯保武裝),開展政治宣傳工作,設法瓦解反動勢力。后來,區委書記葉卓鋒又和馬、周二人深夜潛入老麥田和古村東,直接找聯保主任徐春田、副主任徐文林和其他鄉紳族老談話,向他們宣傳革命大好形勢和共產黨的政策,曉以利害,勸他們認清形勢,順應潮流,盡快脫離國民黨,不再與共產黨作對,不再與人民為敵。徐春田等人深感國民黨大勢已去,加上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八團等主力部隊轉戰高雷各縣,迭獲大捷,軍威大震,因而徐春田等人不得不考慮他們的處境和命運,當場表示愿意將功贖罪,并答應為中共地方黨組織提供情報和糧食。這樣,老麥田和古村東的反動聯保武裝,也就被分化瓦解掉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敵分化瓦解斗爭和對統戰對象的教育爭取工作,終于全部消滅了西北區范圍內的國民黨鄉、保政權和反動武裝。至1948年12月,西北區已成為由共產黨控制的小解放區,成為遂溪人民革命斗爭的后方基地。

 

第五節 全面摧毀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奪取民主革命的最后勝利
一、陳一林起義
1948年,國民黨廣東保十團由于實施“重點清剿”遂溪計劃的需要,從化(縣)吳(川)地區移師湛(江)遂(溪)。這年中,高雷地區的反動勢力在人民武裝的重創下,不但損兵折將甚多,而且內部矛盾日益加深。曾在1947年秋冬“重點清剿”化(縣)吳(川)中銳氣畢露的保十團,自從遭到人民解放軍第八團的沉重打擊之后,其囂張氣焰已蕩然無存,保十團團長陳一林亦開始受到頂頭上司張君嵩的冷落和排擠。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在共產黨的統戰政策、對起義投誠人員政策的感召下,保十團團長陳一林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著想,產生了選擇新路念頭。
保十團全團近1000人,團部設于遂溪城。由于張君嵩指控陳一林“吃空額”和“剿匪無能”,廣東省綏靖公署派出點驗組于12月中旬抵達湛江。張君嵩、鄧伯涵企圖乘機搞掉陳一林,于是決定在12月19日率隊陪同點驗組到遂溪城點驗。陳一林洞悉張的圖謀,決定乘張親臨點驗之機,采取先發制人的行動,發動起義。
19日清晨,陳一林以迎接長官點驗為名在操場(今遂溪體育場)布下伏兵。上午10時許,張君嵩、鄧伯涵等官員連同其警衛二營的幾十名官兵一起乘車抵達遂溪城。他們一停車,當即遭到密集火力射擊。粵桂南區清剿指揮部中將副總指揮兼廣東第十區清剿司令官張君嵩、廣東第十區清剿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官鄧伯涵、廣東省綏署點驗組視導顏偉青、科長周光堯、第十區清剿司令部警衛營長潘耀基等以下官兵共50多人被當場擊斃。當日下午3時,陳一林率起義部隊攻入赤坎,與保十八團(由保安十二營擴編)、警衛二營一部展開激戰。陳一林部先攻擊第十區清剿司令部,攻占第一層樓后撤出,又進攻銀行未克,隨即全部撤回遂溪城。途中,保十團有一營長帶一個連二個排逃回敵方。當天,陳一林派其秘書潘竹偕同兩名警衛人員,攜帶信件到游擊區來找第二支隊司令員支仁山。晚上,中共粵桂邊區臨時軍委(代號“紅星部”)和第二支隊司令部在遂溪中區泮塘村收到陳一林以全體起義官兵的名義寫給第二支隊司令員支仁山的信。信中說他們已打死了張君嵩、鄧伯涵等人,聲明他們起義,希望與人民武裝聯合反對蔣介石政權,等等。梁廣當即召開會議研究這突然而來的重大事件。與會人員認為要堅決支持陳一林的正義行動,爭取陳一林部靠攏人民,決定首先用左洪濤、楊應彬、王克三人的名義給陳一林復信(因左、楊、王三人在張發奎司令部時都認識陳一林,這樣做更有利于穩定陳部軍心),表示熱烈歡迎他起義,并告訴他,梁廣等即赴遂城與他見面。接著便命令第二支隊第八團和新四團分別從西南、東北兩面向遂溪城靠攏,新三團從西北面向遂城靠攏,以掩護起義部隊和邊區司令部的活動。20日下午,中共粵桂邊區臨時軍委和第二支隊司令部到達遂城西南郊——第八團駐地西溪村時,各主力團從三個方面向遂城靠攏的態勢已形成。中共粵桂邊區黨委派楊應彬與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王克策馬直奔遂城會見了陳一林,并請他出城與梁廣見面,商議今后的行動方案。為了利于穩定起義官兵的軍心,中共粵桂邊區黨委決定暫時給予其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八支隊的番號,任命陳一林為支隊司令員,派何文任支隊政委。隨后,粵桂邊區黨委和臨時軍委派楊應彬為全權代表,與陳一林、何文等率該部開赴十萬山區休整,途中先后有一個營長率四個連和警衛連連長率該連逃跑。鑒此,陳一林、楊應彬、何文決定率余部返回,于28日在廉江縣蒙村作整編和資遣,最后留下80多人,武器彈藥計有:八二迫擊炮和六O炮約10門、日式和馬克森式重機槍8挺、輕機槍30挺、日式步槍420余枝、擲彈筒30多具、卡賓槍和輕便沖鋒槍20余枝、短槍40多枝、各種炮彈約500發、子彈約10萬發、手榴彈300多枚、電臺4部、新式收發總機1臺、軍用電話8個、報話機一個、坐騎5匹,以及被服、糧食、醫藥等軍用物資一大批。這些物資,大大地改善和加強了人民解放軍的裝備,有助于增強部隊的戰斗力。
對于陳一林這次率部起義,朱德總司令和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曾分別拍來嘉勉電,勉勵陳一林等“要團結一致,力求進步,在部隊中建立革命的政治工作,改善官兵關系與軍民關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粵桂邊區人民武裝一道,繼續努力,為完成華南的徹底解放而奮斗”。

 

1948年12月28日,香港《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陳一林起義“是一種義舉。因為他在目前人民解放戰爭最后勝利關頭,響應解放軍的號召,為廣東除掉了幾個反動毒牙。……這一義舉幫助了南路人民,更削弱了人民的敵人,加深了反動兵力的瓦解和械彈荒。連同其嘩變部隊合計,一下子達到減損了駐南路偽省級軍力約三分之一強。……這一義舉事件的發生,給予廣東反動陣營的打擊是沉重的?!豹?/div>
陳一林起義后,遂溪各地人民武裝乘勢普遍主動出擊,摧毀了敵炮樓23座,解放了5個鄉鎮,繳獲長短槍124枝、輕機1挺、子彈2000發、手榴彈10余枚,其它物資一批。至此,敵人“重點清剿”遂溪的陰謀被徹底粉碎,遂溪廣大農村已全部為共產黨所控制,人民武裝在遂溪境內可以縱橫馳騁,主動打擊敵人。遂溪游擊根據地更加鞏固了。

 

二、橫掃國民黨地方反動勢力 解放遂溪全境
(一)中共高雷地委遂溪中區會議
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在戰略進攻階段與國民黨軍主力進行戰略決戰的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已取得重大勝利,全國已處于革命勝利的前夜。蔣介石玩弄的和平陰謀已告破產。在此大好形勢下,粵桂邊區黨委根據元旦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和中共香港分局發出《關于迎接大軍渡江和準備解放廣東》的講話精神,以及粵桂邊區的敵我態勢,制定了戰略總目標,部署了全邊區的斗爭計劃,同時號召邊區黨員和全體指戰員,面向勝利,面向困難,加緊準備,迎接大軍南下解放全邊區。
這時,由于陳一林率保十團起義后對形勢的影響和推動,遂溪游擊根據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化(縣)、吳(川)等縣的革命基礎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民黨廣東省府主席宋子文在其所謂“綏靖新政策”破產后,哀嘆“剿匪容易清匪難”,為了“在動蕩中求安定,在困苦中求更生”,只好悄悄下臺。宋子文到香港后對西報記者說,他已“唱完了最后的一曲”。但國民黨當局不甘失敗,指令余漢謀、薛岳相繼上臺主政廣東。敵人為了保持大陸與海南島的聯系,確保華南殘敵退踞海南島的通道,將剛組編不久的第六十二軍第一五三師從廣州調到雷州地區,妄圖配合地方反動武裝對遂溪游擊區進行反撲。遂溪的革命斗爭仍然面臨著許多艱苦和巨大的壓力。然而,在全面革命勝利形勢下,敵人畢竟已成驚弓之鳥,士氣低落,其軍政之間、軍隊之間、本地勢力與外來勢力之間,勾心斗角,矛盾重重。

 

1948年12月24日,中共高雷地委在粵桂邊區黨委的領導下,在遂溪中區召開會議,回顧了中共高雷地委9月會議(遂溪西區會議)以來的工作,分析了陳一林起義后高雷地區的形勢,決定第二支隊當前的工作方針是:大軍向新地區發展,小股留下鞏固老區。具體戰斗任務是:(一)進軍海(康)徐(聞),擴大根據地。(二)徐聞是森林地區,國民黨的兵力薄弱,應乘虛先進軍徐聞,后轉入???。(三)第八團南下海(康)徐(聞),新四團在化縣、吳川堅持活動以鞏固革命基礎,牽制敵人;同時,遂南、遂北兩縣要積極發展武裝,迅速以區中隊為基礎建立縣大隊或獨立營,作為縣的主力部隊,歸第二支隊統一指揮,在遂溪境內主動打擊敵人,以策應第八團南下。(四)東南區的區、鄉隊,要設法騷擾牽制湛江之敵,配合主力部隊南下。此外,還確定了人民武裝南下徐聞、??甸_展群眾工作的方針: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國民黨反動分子。南下海(康)、徐(聞)的宗旨和宣傳口號是“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號召各階層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三征”暴政。
此次會議根據當時的情勢,對遂北縣委、遂南縣工委及湛遂邊委的領導機構作了調整,決定:中共遂北縣委由何德任書記,周德安(1949年6月任副書記)、何珍任常委,委員鄒發、陳耀南、葉卓鋒。轄下各區負責人為:東區委書記梁立(1949年3月后黃列),區長支世杰;中區委書記楊華漢,區長林和庚;西區委書記陳耀南(1949年3月后梁喬棟),區長梁喬棟(1949年3月后陳生);北區委書記鄒發(1949年6月后李志民),區長李志民(1949年6月后袁羅勝);西北區委書記葉卓鋒(1949年5月后李炳),區長周錫經(1949年8月后張立明)。中共遂南縣工委由唐榮益任書記,陳質彬任副書記,委員楊美經、黃廷瑤、黃色伍、黃其柳。轄下各區負責人為:南區委書記唐榮益(兼,1949年6月后黃其柳),區長唐榮益(兼,1949年6月后王立祉);西南區委書記黃廷瑤(兼,1949年7月后黃色伍),區長黃培桂。撤銷中共湛遂邊委,成立中共湛江市臨時工委,由王悅炎任書記,黎江任副書記,周明、林石、李樹生為委員;其所轄地區包括西營、赤坎城區和東南區,東區劃歸遂北縣委管轄,東硇特區直屬高雷地委領導。

 

(二)主力南下轉戰海、徐
1948年12月底,由遂溪人民子弟兵組成的第八團340余人,在第二支隊司令員支仁山、政委沈斌、副司令員王克、政治部主任盧明等的率領下,從遂溪中區出發,經湛江市郊太平圩附近的通明港上船,于1949年1月2日抵達徐聞縣境,3日早上直搗徐聞腹地重鎮曲界圩。曲界鄉公所的敵人除個別逃跑外,其余全部投降。
第八團出敵不意地占領曲界圩,使徐聞東部地區的和安、錦和、下洋、前山等鄉之國民黨軍政頭目膽顫心驚,紛紛放棄據點,埋藏鄉隊槍支,或逃入山林,或躲進徐城“避難”。因此,徐聞東部地區的國民黨鄉、保政權基本癱瘓,東部地區基本為人民武裝所控制。
徐聞東部地區反動勢力的土崩瓦解,使南路國民黨軍政頭目大為震驚。國民黨廣東第十清剿區的新任司令譚朗星和第六十二軍第一五三師緊急命令第四五九團,由團長方洪昌率領從湛江乘車趕到??悼h;并急令在海康東區“清剿”的??档胤椒磩游溲b,由??悼h警察局長黃椿生率領開赴徐聞縣城布防;同時指令海(康)、徐(聞)兩縣地方反動武裝加緊防衛、固守圩鎮。第二支隊黨委根據敵軍的動態,估計敵人可能糾集大兵進行反撲,于是在徐聞東部下洋鄉墩尾村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會議分析了敵情,并對部隊工作、活動方向和鞏固徐東、發展地方人民武裝力量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決定當前部隊的工作仍然是以發展海(康)、徐(聞)新局面為中心任務;在發展海(康)徐(聞)的方針、任務總的要求下,進一步做好群眾工作,放手發動群眾,建立群眾組織,在此基礎上部隊相機轉入??悼h境活動;在部隊轉出徐聞縣境后,徐聞仍要堅持武裝斗爭,并從第八團抽出部分槍支交當地黨組織發展武裝,以徐聞東區為基礎開辟新區,力求達到建立固定據點。為此,隨主力部隊活動的譚國強、鄭質光率領的武工隊留在徐聞東區,利用從主力部隊抽出的一些武器,發展壯大武裝力量。爾后,第二支隊司令部率領第八團四個連隊(含歸第八團指揮的海康連)450余人,從下洋出發經前山、黃定、龍塘、金滿堂、溝尾等地,在徐聞東部地區進一步掃除地方反動武裝(下橋石板之敵聞風逃跑),沿途破倉分糧,賑濟貧民,從而大壯軍威,擴大共產黨的政治影響。
其時,國民黨第六十二軍第一五三師第四五九團撲到海(康)、徐(聞)后,分別駐扎海康英利和徐聞曲界,企圖把第八團主力堵在徐聞地區加以消滅。在這種情勢下,第八團應采取什么對策?這在領導干部當中存在著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徐聞地區群眾基礎薄弱,在敵人集中兵力掃蕩下,難以堅持活動,主張撤出???、徐聞地區,回到遂溪根據地去;有的認為主力如果撤出海(康)、徐(聞)地區,敵人則將會全面復辟,原來開創的革命局面就會前功盡棄,因而主張留在海(康)、徐(聞)和敵人周旋。1月中旬,第二支隊黨委為了統一大家的思想,在海康大牛嶺墩尾召開了有第八團主要領導參加的第二次會議。會議針對領導干部當中的不同意見,回顧了人民武裝歷次南下海康、徐聞的經驗教訓,正確地分析了當前的敵我情況和人民武裝在海(康)、徐(聞)堅持活動的有利條件,從而統一了全體領導干部的認識,并作出決定:第八團繼續留在海(康)、徐(聞)地區活動,但避免集中兵力硬拼;要以連隊為單位分兵發動群眾,時分時合,機動靈活,專打分散孤立之敵,集小勝為大勝;要注意開展政治攻勢,掌握好政策,分化瓦解敵人。
會后,第八團分四路展開:第二支隊司令員支仁山、政委沈斌、政治部主任盧明率領第二連奔赴??禆|部地區;第二支隊副司令員王克、第八團政委馬如杰、副團長唐林率領第八連開往海康南部地區;第八團團長鄭世英、副團長陳龍門、副政委陳撥率第一連開至海康西部地區;第二支隊政治部副主任殷杰率領??颠B再次開往徐聞東區,配合徐聞地方黨組織開展武裝斗爭,以鞏固前段在徐聞東部地區所取得的勝利成果。

 

第八團以連為單位分兵出擊后,由支仁山、沈斌、盧明率領的第二連,于1949年2月1日攻打??禆|區內窟村敵據點,該連第二排首先出其不意地占領了敵據點前的兩座炮樓,接著居高臨下用機槍掩護突擊隊架云梯攻敵。敵人負隅頑抗,突擊隊員、班長唐妃應中彈犧牲,另有兩位突擊隊員同時負傷。第二連改用炮擊并結合對敵喊話,開展政治攻勢,但仍沒有湊效。當晚,支仁山、沈斌親臨戰場觀察后決定采取圍而不攻擊的方法,利用黑夜掩護,搬沙包堆上屋頂筑起一道制高工事。翌日(農歷除夕前一天)下午3時,第二連以屋頂工事為依托,組織火力對敵各碉堡口同時發起攻擊,掩護突擊隊翻過圍墻。緊接著,突擊隊和各排密切配合作戰,最后,俘獲敵自衛大隊長蘇圻以下官兵100余人,繳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100余枝,取得了分兵出擊后的第一次勝利。在海康縣南部地區活動的第八連,在王克、馬如杰、唐林等的率領下,進一步摸清駐烏石之敵情況,繼而會同第一、第二連,于1949年2月8日襲擊烏石港之敵,第八連首先搶占了敵鹽警隊駐地周圍的商店樓房,形成了對敵包圍圈。在人民武裝的火力夾擊和政治攻勢下,敵全部繳械投降。被第一連所包圍的敵自衛隊聽到第八連攻打鹽警隊的槍聲,丟槍棄彈地逃跑了。是役,全俘敵鹽警隊70余人,繳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80余枝,彈藥及蔣幣、白銀一批;國民黨??悼h宋業偉自衛中隊40余人棄械散逃。在??滴鲄^活動的第一連,除參加襲擊烏石港的戰斗之外,還威脅和迷惑了??道壮侵當常估壮羌拔鲄^一帶近800余敵人不敢輕舉妄動,達到了牽制敵人,配合東、南兩路行動的目的。殷杰率領的??颠B再次進入徐聞東區后,在徐聞下洋內村園活動時,擊退了敵軍第四五九團一個連的突然襲擊,斃敵連長1名,接著又配合徐聞武裝力量,繳了敵前山鄉隊的步槍50枝。

 

1949年2月25日,支仁山率領第八團四個連的兵力,乘駐徐聞城之敵“出剿”頭鋪而城內空虛之機進攻徐聞縣城。國民黨徐聞縣縣長廖國彥、警察局長陳天和慌忙率領警衛人員撤離徐城,逃入城郊的潘宅村祠堂固守。最后,第八團集中火力進攻負隅頑抗的國民黨警察局。經激戰,摧毀了警察局門前的兩座碉堡,攻陷了警察局,俘虜了敵監獄的全部看守人員,釋放了內有被捕的共產黨員和進步群眾100余名“囚犯”。戰斗結束后,第八團在城內向商民們宣傳共產黨的工商業政策,深受廣大居民及工商業者的普遍歡迎和擁護。翌日,第八團主動撤離了徐城。接著,第二支隊黨委在徐聞北部地區的青桐村召開南下海(康)徐(聞)后的第三次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中共徐聞縣工委,同時決定建立徐聞縣人民政府。
第八團在這次歷時近三個月的南下作戰中,“向南打開了海(康)、徐(聞)的新局面,摧毀了敵人16個鄉政權,控制了25個圩鎮。南渡河以南至徐聞山大塊森林與濱海地區,可縱橫馳騁。建立起海(康)、徐(聞)二個縣政權,6個區16個鄉的基層政權,組織起海康之十五團、徐聞之獨立營及許多武工隊、10余個稅站,控制了海(康)、徐(聞)東部海岸線?!睘楹#担?、徐(聞)地區革命斗爭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三)全面展開軍事攻勢 策應主力南下海、徐
根據中共高雷地委1948年12月遂溪中區會議的部署,為策應主力南下海(康)、徐(聞)的斗爭,遂溪黨組織在第八團南下海(康)、徐(聞)期間積極發展區、鄉人民武裝和建立縣主力部隊,全面展開軍事攻勢,有力地牽制和打擊敵人。

 

1949年2月,中共遂北縣委按照中共高雷地委關于“遂南、遂北兩縣要積極發展武裝,迅速以區中隊為基礎建立縣大隊或獨立營,作為縣的主力部隊”的決議,組建了遂北獨立營(代號“紅海部”),營長陳景春,副營長李引,政委何德,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謝華勝(后陳耀南)。下轄五個連和一個政工隊(又稱學生連),其中:“飛鷹”連連長袁玲(后張耀),指導員馬成斌;“山西”連連長蔡朝明,副連長吳朝安,指導員陳忠炳;“兄弟”連連長陳界,指導員陳梓賢;“中東”連連長陳益光,指導員黃其明;“山東”連連長陳芳,指導員鄒建理;政工隊隊長王子云(后陳少卿)。全營約490人,主要活動于遂北地區。3月,中共遂南縣工委在方蘭的具體布置下建立了遂南獨立營(亦稱海遂邊獨立營),營長陳龍門、副營長廖文昆,政委唐榮益。下轄三個連:“五羊”連連長廖文昆(兼),副連長黃培勝;“南星”連連長肖國武,副連長曾昌義,指導員陳茂生;“南平”連連長黃友賢,指導員黃文海。全營200多人,主要活動于遂(溪)、海(康)邊境,負責牽制雷城之敵。
第八團南下海(康)、徐(聞)期間,新四團按照中共高雷地委的指示,留在化(縣)、吳(川)等縣堅持活動,以鞏固化(縣)、吳(川)等縣剛恢復起來的革命基礎,牽制敵人,新四團乃乘著陳一林起義后的有利形勢,連克大垌、荔枝坡、泮北、羊屎埇等敵據點。在攻克羊屎埇據點過程中,新四團運用“圍點打援”戰術,在一天之內就連續殲滅及擊潰了三股增援之敵(包括塘  援敵、良光援敵和新安、笪橋、官橋之聯合援敵),四戰四捷,共擊斃敵軍90多人,俘敵100余人,繳輕機槍1挺、長短槍160多枝,為人民武裝創造了“圍點打援”的典型戰例。隨后,化(縣)、吳(川)、廉(江)邊境的許多敵碉堡也相繼被拔除。1949年1月下旬,新四團奉第二支隊司令部命令轉移到遂溪和湛江市郊活動,有效地牽制湛江之敵,以策應第八團在海(康)徐(聞)的行動。新四團300多人在粵桂邊區黨委書記梁廣的親自指揮下,首先向駐守湛江市郊太平圩之敵100余人發起進攻。太平圩駐有兩股敵軍:一股為警察分局,共90余人;一股是太平區公所自衛隊,共30多人,駐該圩大廟。新四團手槍隊和第一連的一個排偽裝廉江縣自衛大隊智取大廟,但遭到敵人還擊。隨之第八團組織“強攻隊”強攻?!皬姽リ牎痹趶姶蠡鹆ρ谧o下,用梯子爬上屋頂向敵進攻,迫使敵人投降。警察分局之敵在新四團強大軍事、政治攻勢下,也于當天下午2時自動繳械投降。守敵及警察共120余人全部被解除武裝后釋放。接著,新四團又轉上化(縣)南,乘虛進攻矮仔埇,摧毀了敵碉堡,斃敵16人,俘敵1人。繼又攻破了敵之黃茅據點,全殲守敵20余人。1月底,新四團移師遂溪西南部地區活動。突襲遂溪河頭之敵后,又攻打北坡敵據點,團長葉宗在親自偵察敵軍火力發射點時不幸中彈犧牲,5名戰士負傷。

 

在此期間,活動于遂溪的遂南、遂北獨立營,也積極主動進攻敵人。遂北獨立營在紅泥嶺伏擊了城月之敵,打擊了掃蕩浩發村之敵,后又進攻了邁龍、城里等敵鄉公所,拔除了洋青、界炮、牛圩仔等敵據點;遂南獨立營則進攻了土塘、公益、樂民、江洪等敵據點。同時,東南區的飛馬連也曾多次襲擾湛江之敵;東區中隊由梁立帶領襲擊了赤坎第十保調順島保公所,全俘敵保長黃培材以下10多人,繳獲長短槍10余枝、子彈100余發。
由于新四團和遂南獨立營、遂北獨立營及飛馬連等人民武裝進行了一系列的戰斗,威脅著敵人的巢穴湛江市,有效地牽制了駐湛江、遂溪的敵第一五三師兩個團及聯防大隊、警察中隊、保安中隊等共4000余人的兵力,為第八團完成南下海(康)、徐(聞)任務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

 

在人民武裝在遂(溪)、海(康)、徐(聞)等地取得了節節勝利的形勢下,國民黨遂溪縣義和鄉鄉長楊起德深知國民黨大勢已去,尤其看到陳一林起義后受到人民歡迎的結果,思想十分動搖。中共遂北縣委常委何珍和西區黨組織負責人梁喬棟等針對楊起德的思想動態,對其展開教育爭取工作。1949年1月28日,楊起德毅然率領鄉隊50余人,解除遂溪敵自衛大隊駐義和鄉一個排的武裝,宣布起義。此時,在共產黨政策感召及雷州地區革命形勢出現高潮的情況下,駐湛江之敵第一五三師30余名士兵也乘出巡之機向人民武裝投誠。這兩次起義投誠事件又一次打擊了湛江、遂溪的國民黨反動派,增加了敵人的后顧之憂,使其不敢輕易調出兵力增援海(康)、徐(聞)。

 

1949年初,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對各區黨委發出《我們當前的方針任務》的指示,強調當前的工作要“采取‘全面發展,重點鞏固’的方針來完成我們的大塊根據地的建立,來迎接南下大軍準備勝利解放華南”。在南路要“鞏固雷州半島工作,發展十萬大山與六萬大山的聯成一片”。3月30日,中共高雷地委在??禆|海仔召開第二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沈斌、方蘭、支仁山、陳醒吾、陳兆榮、陳開濂等。會議由沈斌主持。會議傳達了粵桂邊區黨委關于撤銷中共高雷地委,成立中共雷州地委的指示,宣布由沈斌任書記,方蘭任副書記,支仁山、陳醒吾、陳兆榮為委員(陳兆榮于4月調走后,馬如杰任第二支隊副政委時補充為地委委員)。會議總結了近三個月來的工作,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研究部署了今后的斗爭方針和任務。會后,雷州地委根據這次會議的決議,于4月中旬以遂北獨立營飛鷹連和遂溪西區、南區新成立的區中隊及“海軍連”為基礎,組建了主力第七團,團長蘇良,副團長鄭賢培。該團無營建制,全團200人左右,編為四個連,近期任務是在遂(溪)、海(康)邊境開展斗爭。同時,根據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關于“全面發展”、“鞏固雷州半島”的指示,決定第八團再次南下海(康)徐(聞),進一步打擊頑固之敵,摧毀反動區鄉政權,達到配合地方建黨、建政、建立海(康)、徐(聞)根據地、鞏固雷州半島工作的目的。

 

4月21日,由海(康)、徐(聞)回師遂溪的第八團抵達中區洋青圩,擬稍事休整后再南下海(康)徐(聞)。是日,國民黨第一五一師四五一團(原保十一團)第一營和第二營第五連共500余人,由遂溪城月鎮向洋青圩進犯。第八團與敵軍遭遇后,第二、第八連立即向敵后迂回形成對敵包圍。中午12時左右,團部命令新成立的機炮連與第一連會合,從正面(北面)阻擊敵人的進攻,以猛烈炮火挫敵銳氣。接著,第二、第八連分別從敵之右側、左側和背后發起猛攻,逐漸縮小對敵人的包圍。此時,當地黨組織一方面動員鄰近各村婦女一齊動手,為指戰員們煮飯燒水;一方面組織中區區中隊、城里鄉隊、文相鄉一帶村隊共約200多人配合作戰,分頭警戒各交通要道,準備隨時打擊敵援兵和潰逃之敵。下午1時許,洋青圩附近村莊的村隊又從四面八方主動前來參戰,整個戰場頓時變成人山人海,人民軍隊士氣大振。但敵人還繼續頑抗,戰斗未能解決。下午2時許,駐陳屋村的新四團聽到槍聲后,跑步10余華里到達戰場附近,從敵軍之左右側加入戰斗。該團參謀南文平(日本人)勇猛地沖入敵陣,奪取了敵人機槍,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副連長寧統的肚子被敵人子彈射穿后流出了腸子,還堅持繼續戰斗。在人民軍隊的沖殺下,敵軍被迫分別退守于九曲溪之低洼地和泮塘村之東高地。至下午3時許,在第八團、新四團和當地區、鄉隊和村隊的協同作戰下,終于分別擊潰了上述兩地的頑抗之敵。敵人由于不熟悉當地山區路徑,結果九曲溪之敵潰退到司馬塘時,遭到遂北獨立營山東連和鄉隊的截擊;泮塘東高地之敵退到泮塘村時,遭到遂北獨立營中東連的截擊;敵軍轉向洋青至遂城的公路潰退時,被文相鄉一帶的村隊攔路截擊;敵人潰不成軍,有的分散逃命卻被洋青鄉各村隊俘獲。前后經過5個小時的攻擊、追擊、截擊和搜索,終于將敵之加強營全殲。共斃傷敵營長以下300余人,俘獲其余全部,繳獲電臺1部、八二迫擊炮4門、六O迫擊炮3門、重機槍5挺、輕機槍16挺、長短槍400多枝,以及榴彈槍等各種武器、彈藥和醫藥等軍用物資一大批。戰斗中,第八團傷亡副連長以下17人,新四團排長阿康和幾名戰士英勇犧牲。洋青戰斗,是當地人民群眾引以為榮的人民戰爭的光輝戰例。它體現了人民武裝自覺配合作戰的思想水平和戰術水平,標志著人民武裝的戰斗能力已大大提高。人民武裝不僅能殲敵一個排、一個連,而且能殲敵一個加強營。

 

1949年4月至6月,為了策應海(康)、徐(聞)新游擊根據地的開拓和鞏固,遂南、遂北獨立營在遂溪和遂(溪)海(康)邊境積極活動,橫掃敵據點。4月18日,陳龍門、廖文昆率領遂南獨立營“五羊”連,在鄉隊配合下進攻土塘鄉公所。當天未能攻克,“五羊”連轉移至新村園村隱蔽。翌日早上,敵鄉長何玉英不知是計,帶10多名鄉兵回到土塘圩。上午8時許,“五羊”連即從新村園村直奔土塘圩,將敵據點包圍,先開展政治攻勢,勸降無效后,遂向敵碉堡發射了槍尾彈。何玉英慌張出逃,被人民武裝俘獲。中午,“五羊”連終于攻克敵鄉公所,共俘敵40多人,繳獲長短槍30多枝、子彈數百發。同日該連又乘勝進攻公益敵鄉公所,反動鄉長鄧公仔率部逃跑。在此前后,唐榮益率領遂南獨立營兩個連相繼在洋村渡和造甲橋伏擊沈塘、太平反動鄉隊,共斃傷敵人10多名。5月下旬,遂南獨立營與西南區中隊、鄉隊共300多人攻克樂民鄉公所和敵聯防隊據點,俘敵40多人,繳獲長短槍30多枝。6月4日,遂南獨立營會同西南區中隊攻克了遂溪西南部地區的最后一個敵據點江洪鄉公所,斃敵5名,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10余枝、子彈等軍用物品一批。戰斗中,周中平、符妃來、陳同基三位戰士犧牲。

 

活動于遂溪中、北部地區的遂北獨立營,于5月13日攻克設在家寮村的敵保安鄉公所,消滅敵自衛隊20余人,繳獲長短槍20余枝及糧食一批;繼而又進攻敵邁龍鄉公所,繳獲步槍10多枝。6月4日,遂北獨立營在營長陳景春的指揮下,抽調14名骨干組成三個突擊組,并以第二連為第一梯隊,由副營長李引率領擔任主攻,對遂溪中區的敵城里鄉公所發動突襲。當天上午,突擊隊和第二連分別化裝為運糧、買賣耕牛的群眾進入市場,擊斃敵哨兵后沖進鄉公所,并迅速分頭攻占敵營房和炮樓。但敵人警戒較嚴,戰斗十分激烈。第二連連長兼突擊組長陳忠勝身負重傷,仍奮不顧身地搶奪敵兵的輕機槍反擊敵人。副營長李引率隊英勇地攻占了敵據點之前炮樓,當他從前炮樓中沖出擬進攻后炮樓時不幸中彈犧牲。此時,還有10來個敵人踞守著后炮樓頑抗,進攻一時受阻。在此關鍵時刻,副政委陳耀南利用親戚關系捉來了敵鄉長的家屬,并將其當人質對敵展開政治攻勢,迫使頑抗之敵繳械投降。此戰共殲敵鄉隊30余人,其中擊斃敵鄉中隊長以下17人,傷敵6人,俘敵鄉文書(敵鄉長之子)以下10余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30余枝、子彈1萬余發、糧食近1000擔。敵鄉長因帶10多個鄉兵赴湛江市未歸而漏網。這次戰斗之后,該營又在遂安公路誘殲塘涵敵軍某連,斃敵排長1名,繳獲輕機槍1挺。

 

1949年6月,國民黨遂溪縣縣長薛文藻因“縣境失治”被迫離職。黨組織派入遂城鎮當鎮長的陳少卿一向被敵認為是遂溪高在湘派人物,而薛文藻離職后,上臺的新縣長黃兆昌卻是“鐵膽”派的得力干將。因此,中共遂北縣委決定陳少卿要主動辭職,爭取掩蔽下來,但又要保證把遂城鎮中隊全部(輕機槍1挺,步槍30余枝,中隊長以下30余人)拉出來。陳少卿根據黨委的指示,經過一番活動,主動辭了職。新鎮長上任后,一切戰斗準備已經就緒,于是決定采取行動,把鎮中隊拉出來。7月15日,在遂北縣委的精心策劃下,遂北獨立營“山東”連與內線陳少卿(原遂城鎮鎮長)里應外合,于夜間包圍國民黨遂城鎮公所,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約30枝。該鎮公所中隊除1名中隊長之外,其余均是由黨組織安插在中隊里當兵的進步群眾,后被編入第二支隊第五團。

 

遂南、遂北兩個獨立營和第七團經過一系列的戰斗,掃除了一批殘余敵據點,使遂溪根據地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發展;同時牽制了湛江敵軍的兵力,策應了海(康)、徐(聞)地區的革命斗爭。

 

(四)主力部隊的發展壯大
1949年4月21日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南下。4月23日,南下大軍解放了南京,繼而追殲逃敵。大軍渡江后,廣東和雷州地區的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廣東敵軍為茍延殘喘作部署,除第六十二軍第一五三師原駐雷州地區不動外,在6月份還增調第一五一師和第一六三師到南路(其中一五一師進駐雷州地區),第六十二軍軍部也從廣州遷駐湛江市。5月7日,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向各區黨委發出指示,要求各地人民武裝“在大軍未到以前,我們必須將農村完全解放,控制在我們手中,以便到時大軍可集結力量解決城市工作及追殲殘敵,不必分兵幫助我們下鄉,肅清殘匪?!蓖瑫r要“加緊城市接收準備工作,使大軍到達時立即有計劃接收”。為此,對各地作如下的工作部署:“第一,督促各地區完成打成一片的戰略部署計劃;第二,成立各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建立縣、區、鄉政權(不要邊縣)以便接收;第三,督促各地配備及城市政策教育;……第八,用最大力量去進行部隊教育及開辦革命青年訓練班,集中力量學習土改及雙減政策(即減租減息政策)、工商業政策、稅收政策、政權建設;……第十,完成發展黨,建立新青團及農會、工會、青年、婦女各種群眾組織計劃”等。
為貫徹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的指示,中共雷州地委根據粵桂邊區黨委的部署,于1949年6月上旬在海康東里下湖村召開會議,對大軍渡江后的形勢作了全面系統的分析,認為:大軍過江后形勢發展迅速,預計在冬春之間南下大軍將解放廣東、廣西,雷州各地必須在夏秋之間做好迎接大軍的一切準備工作;在短期內,敵軍對雷州地區的壓力將會增大,因為敵人打算將廣東省府搬遷瓊崖,將會增強兵力死守雷州半島各個戰略據點,以鞏固其逃瓊跳板。因此,會議強調:雷州地區全黨全軍全民在思想上要對這一形勢有充分的認識,要積極出擊,解放農村,以迎接大軍的到來。

 

根據地委下湖會議精神,第二支隊黨委于6月18日至20日召開會議,對1949年1月以來第二支隊各戰斗單位的情況作了分析和總結,并對今后的活動進行了新的部署;同時組建了新的支隊黨委,由沈斌為書記,支仁山為副書記,王山平、馬如杰、鄭世英為委員,確立了當前“必須提高積極精神,抓緊作戰時機,創造作戰機會,殲滅敵人,爭取勝利”的作戰指導方針,并確定了部隊的建制、活動方向、政治工作、后勤管理、訓練等具體工作。
在此前后,中共雷州地委和第二支隊黨委根據粵桂邊區黨委關于組建粵桂邊縱隊主力部隊第六支隊的決定,一方面對第八團進行擴編、整頓,于6月間正式編入第六支隊為第十八團;另一方面對所屬各部隊進行整頓和改編,組建第二支隊主力第四、第五、第六團,各團均增加營級建制。其中:第四團以原第七團為基礎,于6月份經補充、改編而成,團長蘇良、副團長鄭賢培,政委楊美經(后唐榮益),政治處主任王葵。該團下轄二個營(六個連)和一個機炮連,第一營營長張耀、教導員陳培林,第二營營長鄭賢培(兼)、教導員馬成彬(后鄭文光)。全團指戰員600余人,主要活動于海遂邊界和???、徐聞。第五團以遂南獨立營和遂北獨立營為基礎,于7月份改編建立起來,團長陳龍門,副團長陳景春,政委唐榮益(后何珍),副政委兼政治處主任陳耀南。該團初建時轄二個營(六個連)和一個政工隊,共520人。一營營長蔡朝明(后吳國權),教導員鄒建理;二營營長廖文昆,副營長蔡乃吉(后劉?。⒔虒T陳和。后來,國民黨東海區區長趙震東起義的部隊編入第五團為第三營(三個連),營長趙震東,副營長唐逸才,副教導員梁達才。這時,全團指戰員共有750多人,主要活動于遂南、遂北和海遂邊界。第六團以原??档谑鍒F和徐聞獨立營組建而成,全團600多人,團長黃鼎如,政委周立人(后方野),主要活動于???、徐聞。

 

1949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正式成立。至此,以遂溪人民子弟兵為主組建的第二支隊第四、第五團以及第六支隊第十八團,正式納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序列,并在解放高雷地區的軍事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粉碎敵人的反撲陰謀
第四、第五、第六團等主力部隊成立后,積極活動于雷州半島地區,廣泛地出擊敵人,掃除農村圩鎮之敵殘余據點,消滅地方反動武裝。第四團飛馬連在徐聞縣下橋、邁陳兩個區中隊的配合下,在下橋之東截擊了敵徐聞保安營及青龍鄉鄉隊;其后,該團又集中全團兵力先后進攻了海康南興及徐聞錦和、溝西等地之敵。第五團集中兩個營500余人,在遂南的南夏村伏擊敵軍一個警衛連,擊斃敵營長以下官兵40余人,俘敵10人,繳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33枝。接著,又在??低撂鳞住㈥惛叽逡粠нM攻??当0矤I、楊家自衛中隊和鄉隊,斃傷敵軍各10余人,再次控制了土塘及楊家鄉一帶地區,打擊了敵鄉長何玉英企圖組織鄉隊東山再起的陰謀。9月初,周德安、陳景春帶領第五團第二連,在中區區、鄉、村隊的配合下,攻克遂溪中區泥地一帶最后一個敵據點——調豐鄉公所,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20多枝。第十八團在第六團第一營的配合下,進攻了??的吓d之敵,摧毀了敵外圍據點,一度控制了敵鄉公所。人民軍隊經廣泛出擊后,連續拔除了雷州地區偏僻孤立的農村圩鎮敵據點,掃除了大部分頑固的地方反動武裝,解放了雷州半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區,基本形成了對城鎮的包圍。
其時,國民黨反動派為確保其在華南的殘余部隊退踞海南島,對雷州地區的人民武裝進行了反撲。敵人經過籌劃,分別指令其第一五三師進攻遂(溪)廉(江)解放區;第一五一師的第四五二團及第四五三團第二營進攻海(康)、徐(聞)邊界和徐聞解放區。為便于調兵遣將,國民黨第六十二軍分別成立了廉(江)遂(溪)和徐聞兩個“清剿區”,命其副軍長兼第一五三師師長李宏達為“廉遂清剿區長”,第一五一師副師長兼第四五二團團長陶相甫為“徐聞清剿區長”,并定于7月中旬開始實施其所謂“第一期清剿計劃”的“秋季掃蕩”。然而,敵第一五三師的第四五七和第四五九兩個團進入廉江解放區僅10多天就受挫,被迫南移遂溪,在遂溪西區、西北區掃蕩時又遭到人民武裝的沉重打擊。8月8日(農歷7月14日),敵第一五三師第四五七團的主力及第四五九團一部,兩個營600余人,集結于遂溪洋青圩,向解放區泮塘掃蕩。正在此地活動的第六支隊第十八團,布置第一營設伏于泮塘通往洋青的大路沿線,第二營設伏于泮塘村仔附近迎敵。上午10時許,這股敵軍遭到人民軍隊伏擊,其尖兵班在一個副連長的帶動下在戰場上宣布起義。敵軍遭到伏擊后,被打得措手不及,傷亡慘重。敵軍稍作退卻后,繼而重新組織力量,企圖從側面突破人民軍隊的陣地。第十八團第一營頂住敵人的沖擊;第二營迂回插到敵軍的背后發起攻擊。接著,遂溪中區的區、鄉隊及附近村莊民兵前來參戰,配合主力對敵發起猛烈的攻擊。經一個半小時的沖殺,敵兵終于潰不成軍。這場戰斗,共斃敵110多人,俘敵40余人,殲滅敵軍一個整連及其機炮連的一部分,繳獲八二迫擊炮2門、輕機槍4挺、自動步槍4枝、沖鋒槍及其他長短槍100多枝。戰斗中,第十八團犧牲副連長劉國民和排長蘇文二、戰士楊剛等4人,傷4人。楊剛(號“小鋼炮”),年紀十六七歲,向敵人沖殺時,被子彈擊中肚部,腸子流出來,他堅持不下火線,到生命危殆時,只要求戰友告訴他母親,說等于少生了一個孩子,最后英勇犧牲。泮塘戰斗結束后,遂溪軍民又配合第十八團在遂溪河頭的泥虱塘、土塘、平月(太平到城月)公路、湛川河等地打擊進犯之敵。此時,敵第一五一師各部進入徐聞后也遭到第二支隊各作戰部隊的沉重打擊。
在此期間,第四團600余人在徐聞縣人民武裝密切配合下,在徐聞縣下橋地區的六公山、黃宅村、石堝、堝仔村等地,利用森林茂密的有利條件,先后打擊了敵第四五二團及第四五三團第二營;8月底第四團在第六團第二營的配合下,采用“圍點打援”戰術,向駐龍塘之敵第一五一師某部發起進攻,并重創了敵援兵
國民黨第六十二軍在根據地革命軍民的沉重打擊下,屢遭重創,只好陸續龜縮回湛江市。至是年9月,敵人“秋季掃蕩”的反撲陰謀終于被徹底粉碎。

 

(六)接應駐湛江國民黨軍隊起義
1949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公開宣布成立后,以縱隊政治部的名義發出了《告國民黨軍隊官兵書》,號召國民黨官兵認清形勢,將功贖罪,投向人民懷抱,走向光明。這對于繼續策動國民黨軍官兵的投誠、起義,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9月,南下的人民解放軍進入廣東,解放了南雄、始興,繼而直逼廣州。這時,駐粵的國民黨反動派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安,各地殘敵紛紛伺機逃往海南島。10月4日,國民黨東海區區長趙震東在中共地方黨組織的教育爭取下,率部200余人,攜帶輕機槍4挺、重機槍1挺、長短槍140多枝、沖鋒槍2枝、手榴彈10枚,在東海島覺民中學宣布起義。該部起義后編入粵桂邊縱隊第二支隊第五團為第三營,趙震東任營長。
接著,駐湛江市的國民黨第六十二軍直屬部隊在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粵桂邊區黨委的直接策動和領導下,于10月16日凌晨舉行起義。在起義部隊遭到敵第一五一師瘋狂鎮壓的關鍵時刻,第五團、第十八團奉命于16日下午由遂溪趕到西營(霞山),與其它兄弟部隊一道接應起義部隊,并從海頭圩、菉塘村一線向進攻起義部隊的敵軍側背發動攻擊;同時,中共遂溪縣委發動毗鄰湛江市的遂溪東部地區黨組織和青壯年農民,組成擔架隊、運輸隊等,密切配合起義部隊和主力團隊的行動。17日夜,起義官兵及其家屬800多人,在人民武裝主力部隊和地方黨組織的配合和支援下終于安全撤出市區,進入遂溪根據地。隨后,起義部隊在遂溪東區甘霖村整編為粵桂邊縱隊第六支隊新編第十六團。
參加這次起義的有國民黨第六十二軍直屬部隊的警衛營三個連、輜重團第一營三個連、炮兵營第二連和彈藥隊、軍部連、工兵連等,共900余人。這次武裝起義共斃、俘、瓦解敵軍約2000余人,帶出輕、重機槍和長短槍共1600余枝(挺),炮10門,子彈100余萬發,炮彈3萬余發,炸藥數噸,軍用器材、藥品、醫療器材一大批,軍糧10余萬斤;同時還將關押在敵監獄里的600余“犯人”及關押在中正中學大院內的30余名“政治犯”全部釋放出來。
這次起義的勝利,粉碎了蔣軍妄圖在湛江建立指揮中心、收集殘部、伺機向廣州反撲的陰謀,為遂溪以及高雷地區的解放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七)黨、政、群組織建設的加強和各項制度的完善
中共雷州地委在1949年6月召開下湖會議后,根據粵桂邊區黨委和中共中央華南分局5月7日的指示精神,為做好迎接南下大軍解放全區的準備,乃在雷州地區全面開展建黨、建政、建立群眾團體等工作,以加快組織建設工作的步伐。
同年6月,為了搞好支援前線工作,粵桂邊區黨委向全邊區發出“進行黨員捐獻運動”的口號。遂溪縣各級黨組織聞風而動,東區黨組織提出“全縣爭第一,和各區競賽”的口號,向各區發出挑戰書。接著,中、西等區相繼召開黨員干部大會,廣泛發動捐獻,在捐獻會上,一些黨員干部帶頭獻了金戒指、金項鏈等首飾。隨后,各區的黨員干部紛紛行動起來,競相捐獻,全縣掀起了捐獻物資支援前線的熱潮。
8月,中共雷州地委為了加強遂溪黨組織工作的統一領導,決定遂溪南、北兩縣合并,在遂溪中區萬家村宣布成立中共遂溪縣委,書記周德安,副書記陳質彬,委員黃廷瑤(負責政權工作)、鄒發(兼宣傳部長)、葉卓鋒(兼群運部長)、楊華漢(兼組織部長)、梁喬棟。同時改組了遂溪縣人民政府,由黃廷瑤任縣長,林和庚任副縣長??h政府下設幾個行政工作機構,其中:民政科兼司法科長黃培桂,財政科長潘立中,軍事科長黃雨田,教育科長宋希濂。此外,還成立了遂溪縣民主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遂溪縣委員會,婦聯籌委會主任林英,副主任楊強,委員3人,下轄七個區的婦委會,青年團縣委書記洪德。這時,全縣分為七個區,各區的黨政負責人是:東區委書記黃列,區長支世杰;中區委書記宋自豪,區長曾惠清;西區委書記梁喬棟(9月后吳杰),區長陳生;南區委書記陳質彬(兼),副書記楊強,區長王立祉;北區委書記李志民,副書記李康年,區長袁羅勝;西南區委書記兼區長黃色伍;西北區委書記李炳,區長張立明。
在中共雷州地委的領導下,隨著組織建設工作的全面展開,遂溪黨、政、群組織日益發展和鞏固,為迎接遂溪全境的解放進一步準備了條件。

 

(八)消滅殘敵 解放遂溪全境
1949年10月初,粵桂邊區黨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形勢的發展,以及國民黨第六十二軍直屬警衛營等部在湛江市西營起義后的形勢變化,為了創造條件配合南下大軍解放全邊區,決定第二支隊第五、第六團和第六支隊第十八團、粵桂邊縱警衛團(原第二支第四團)由粵桂邊縱雷州前線總指揮符志行和雷州地委統一指揮,展開橫掃雷州殘敵,解放雷州半島的戰役。其時,邊縱警衛團再次挺進徐聞西部,繼而向南橫掃地方反動勢力,使據守徐聞縣城之敵孤立無援,為解放徐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11月2日,駐遂城鎮國民黨第一五三師第四五八團一部聞訊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于10月底解放廉江城的消息后,倉惶棄城逃入湛江,遂溪人民武裝和平進入遂城鎮。同日,東區人民武裝圍攻國民黨黃略鄉公所,反動鄉長率部投降,交出輕機槍2挺、沖鋒槍1挺、長短槍60余枝。隨后,東和、義興等鄉的反動據點亦相繼被拔除。至此,遂溪東區全部解放。
11月16日,第六支隊第十八團和第二支隊第五團在符志行和沈斌、馬如杰等人的指揮下,攻打遂(溪)、海(康)交界的沈塘敵據點。是役由第十八團負責主攻,第五團負責警戒。凌晨5時許,進攻總祠堂據點的戰斗打響,敵哨兵發現人民武裝的行動后?;琶﹂_槍,接著敵暗堡也從各個方向朝人民武裝瘋狂掃射。天亮時,第十八團果斷進攻,敵陣大亂。敵副中隊長陳文發懾于人民武裝威力,率部分士兵投誠。不久沈塘總祠堂據點被攻克,敵第十四區清剿總隊70余人被俘。接著,第十八團轉而攻打敵第十四區清剿指揮部碉樓。敵清剿總隊長符春茂左腿被擊傷后,自知罪大極惡,于是先殺其幼子,后飲彈自盡,其殘部10余人全部被俘。至此,遂溪城月和??道壮侵當潮磺袛嗦撓担舜斯铝o援。
11月26日至28日,在符志行和馬如杰、鄭世英等人的指揮下,以第十八團為主攻,第五團負責阻擊湛江敵援兵,攻打國民黨遂溪縣政府所在地城月鎮。
當時,城月鎮內駐有國民黨遂溪縣保安營300余人,另有一個警察中隊和逃到這里的殘余鄉兵共100余人。這些兵力分別駐在鎮內的當鋪、魚街炮樓、油行炮樓、城月中學及各街口碉堡。26日凌晨4時,第十八團兩個營600余人對城月之敵發起攻擊。但因敵碉堡、炮樓十分堅固,一時未能摧毀,戰斗處于相持狀態。為減少傷亡,符志行決定采取軍事進攻與政治攻勢相結合的辦法,爭取和平解放城月。于是由遂溪地方黨組織和部隊派出代表黃廷瑤、鐘如謀等與敵方代表黃其安(保安營副營長)談判。國民黨遂溪縣長黃兆昌自恃營壘堅固,外有湛江之敵為后盾,存心用緩兵之計,堅守待援,所以對談判毫無誠意,不肯接受和平解放城月的條件。為了逼敵投降,第十八團加強了攻城火力。談判經過多次反復,最后達成了協議:一是黃兆昌等人投降后,人民武裝要確保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二是允許他們帶走10枝步槍以應付湛江之敵。這個協議本不理想,但敵防守工事堅固,攻城部隊無攻堅武器,若有大股敵人增援,人民武裝將會吃大虧。經過權衡利弊之后,人民武裝答應了敵方的要求。27日,正當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時,國民黨駐湛江的第六十二軍卻拼湊1000余武裝,急向城月之敵馳援。擔任阻擊敵援任務的第五團三個營700余人(此時趙震東的起義部隊已編入該團),于上午10時首先在城月北京灘一帶及合水村響水橋附近阻擊敵援軍。敵軍為迅速解救城月之危,頻頻向人民武裝發起猛烈的沖擊。由于敵眾我寡,第五團打得既激烈又艱苦。中午12時許,第十八團抽出部分兵力向敵援軍進行迂回包抄。這時,遂溪中區、南區附近的鄉隊、村隊也趕來參戰。敵援軍四面受擊,傷亡慘重。戰斗持續至傍晚,敵援軍終于潰敗逃向湛江。其中一路逃兵40多人由一名連長帶領逃向調豐一帶,企圖強渡加埠渡口經寇竹新圩回西營。該渡口是城月一帶經新圩往西營的交通要道,戰前中區委已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布置,組織調南鄉游擊隊嚴密封鎖了加埠渡口,以防止敵人從渡口進退。當敵軍逃到六坑村時,調南鄉隊已布置20多人占領了渡口對面的制高點,同時還組織蘇二、加埠、萬山等村村隊200多人,從背后包圍敵人。下午5時左右,敵軍在渡口遭到鄉隊打擊后,慌亂退到加埠村邊。此時各村村隊及時趕到,對敵形成全面包圍。游擊隊隨即展開政治攻勢,宣傳共產黨對俘虜的政策,指出他們只有繳槍投降才是惟一的出路。敵軍連長只好率隊繳槍投降。是役俘敵40多人,繳槍40多枝、子彈一批。

 

打退敵援軍后,指揮部在符志行的主持下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重新部署了戰斗計劃。當天晚上,人民武裝集中兩個團的全部兵力,再次對城月守敵發起進攻。經激戰,掃除了街道上的所有碉堡,消滅了外圍據點的敵軍。接著,人民武裝集中兵力圍攻國民黨縣政府駐地城月當鋪。28日上午,敵縣長黃兆昌及殘余敵軍全部投降。城月戰斗打了二天三夜,消滅了敵軍一個保安營、一個警察中隊及敵援軍一部,共斃俘敵500余人,繳獲輕重機槍15挺、長短槍500余枝、電臺1部,接收了敵縣政府的全部檔案。至此,遂溪縣全境宣告解放。
三、全力支援解放海南島
由遂溪人民子弟兵組建起來的第十八團和第五團聯合攻克國民黨遂溪縣政府所在地城月鎮,解放了遂溪縣全境之后,接著,第十八團又奉命揮師南下,于1949年12月5日在??悼h人民武裝的配合下解放了海康縣城。同月18日至19日,第十八團、第五團和第十六、第十七團一道,協同南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第一二八師第三八四團進攻駐湛江西營之敵,經兩天激戰,殲敵一部(另一部逃往海南),解放了湛江市。在此之前,人民武裝已于10月22日接管了國民黨徐聞縣政府所在地徐城。湛江市和雷州半島三縣全境解放后,當地各級黨組織旋即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全力開展支援南下大軍解放海南島的工作。 
海南島是廣東省轄的最大一個島,與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相望。當時,南下人民解放軍在地方人民武裝的配合下,取得了粵桂邊戰役的重大勝利之后,國民黨軍隊的部分殘余勢力相繼從大陸逃往海南島,與原守備該島的陳濟棠部合并,組成“海南防衛總司令部”,由薛岳(字伯陵)任總司令。薛指揮島上的國民黨陸、海、空三軍組成所謂“伯陵立體防線”,企圖憑借瓊州海峽天險,長期盤踞海南島。國民黨反動派盤踞海南,必定極大地影響著華南地區的政治安定、經濟恢復和國防的鞏固。因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于1949年12月命令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以第四十三軍和第四十軍組成渡海作戰兵團,準備解放海南島。其后,兩軍將士相繼集結于雷州半島和湛江、東海島、廉江等地,并投入了緊張的渡海作戰準備。
為了更好地領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支前工作,南路地區各縣、市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和粵桂邊區黨委的有關指示,相繼成立了支前司令部。其時,雷州支前司令部司令由雷州行署主任陳開濂兼任(后調任南路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雷州地委副書記方蘭任政委。雷州支前司令部下轄遂溪縣、徐聞縣、??悼h和湛江市。遂溪縣早在11月3日便成立了支前司令部,司令員黃廷瑤(遂溪縣長,后調任南路支前司令部船舶處處長),副司令員林和庚(遂溪縣副縣長),政委周德安(遂溪縣委書記)。下設四個科和二個管理處,同時各區也成立支前指揮部,各鄉成立支前供應站??h支前司令部各科、處負責人為:財政科潘立中,糧秣科楊恒萬,秘書科廖生,總務科楊兆軒,江洪港口管理處黃培桂,北潭港口管理處黎錦典。各區支前指揮部負責人為:中區曾惠清,東區支世杰,南區王立祉(后朱棠光),北區袁羅勝,西區陳生,西北區張立明,西南區黃色伍。各區支前機構成立后,隨即組織工作隊,深入各鄉村,廣泛宣傳發動群眾,組織人、財、物力,征集船只,招募舵手、船工、民工,籌積糧草錢物,修筑公路,協助和指導野戰軍海練等。遂溪縣支前司令部還抽調黨政機關干部和師資訓練班學員100多人組成工作隊,配合各區鄉支前工作人員深入農村、港口進行宣傳。他們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出色地完成了支前工作任務。 
全縣各區在宣傳發動群眾支前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積極分子。西北區分工負責管理督促修船工作的黎錦典、張南隆二人,日夜奔走于沿海各村,尋找船主,動員船工。尤其是張南隆,他不僅竭力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還親自修理船只,安裝桅桿、船舵、風帆等。莫興祥、李明、周錫勇、鄧成州、鄧如仁等負責人更是日夜操勞,以身作則,為了動員和組織船工,他們做了許多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一位姓呂的女教師,不惜放下教師的架子,不怕別人說閑話,毅然到沿海去,為船工挑水做飯。由于他們不辭勞苦地埋頭工作,完成任務比較出色,因而受到《南路人民報》的通報表揚,稱贊他們具有“對革命工作不辭艱苦的偉大精神”。西北區織籮村是一條只有32戶人家的小村子,田地較少,糧食缺乏,村民平時都靠編織竹籮換錢買糧,生活比較貧困。然而,該村在黨組織發出捐獻財物支援前線的召號后,卻能率先響應,居然在一夜之間捐集了66元光洋,遠遠超過了預定捐獻指標,為預定數額的12倍。這一喜訊,在西北區引起了共振。于是全區200多條自然村的群眾,紛紛競相捐獻,掀起了全區性的捐獻熱潮。該區支前總站交通員盧光,把多年來為人放牛攢得的五斗谷子變賣,將換來的兩塊多光洋全部捐了出來;交通員何張則把家私什物賣掉換錢獻捐;窮先生劉國藩也不甘落后,把家里僅有的兩擔稻谷全部捐出支援大軍……像這樣競相捐獻的好人好事,在全縣處處可以耳聞目見。由于廣大群眾的積極捐獻,該區從11月5日至15日,僅10天就捐集了2300多元光洋,1萬多斤稻谷和3枚戒指,總值為原定指標的2倍多,完成任務十分出色。除積極捐獻糧款之外,西北區人民還捐獻了一大批草料、木材和衣物、被服等,出動大批民工修筑公路和橋梁,并組織許多船工和舵手,協助大軍強渡瓊州海峽,解放海南島。
中區從新圩到寇竹渡口沿途設置10多個供應點。在渡海大軍中,有八九成是內地來的戰士,他們不懂水性,當時訓練工具又極缺乏。中區黨組織按照上級黨組織的指示,組織群眾織竹框充當救生工具,并組織漁民冒著敵機的轟炸,幫助戰士訓練渡海本領。調南鄉抽調出100多名群眾住在寇竹渡建造浮橋。此外,還發動群眾大搞捐獻,紛紛把自己的豬、雞、羊、魚、番薯、黃豆、木瓜等獻出來支援南下大軍;有的還捐出鍋頭等廚具,甚至拆下自家的門板,千萬百計幫助解決戰士們的食宿問題。調南鄉征集和修造的運輸船、魚船共40多艘,供渡海大軍作運輸工具,并砍伐了一批竹、樹木用來造船和筏。洋青供應站一次就籌集了鍋頭150口、生豬100多頭。洋東鄉在1949年底前就籌備了幾十萬斤禾草等飼馬養料,還籌備了豬、雞、雞蛋、布鞋、鍋頭等一大批,并在沿途設立茶水供應站迎接大軍,為大軍當向導、找翻譯等。1949年底,中區第一批籌備的10多萬斤大米全部送到各供應站支援大軍。
東、西、北、南、西南等區掀起的捐獻熱潮也一浪高一浪,在短時間內相繼組織了大批大米、牲畜、木材、門板、竹、廚具等物資支援大軍,還動員了一批群眾協助大軍練習水性以及掌舵駕船,一批船工奮勇地當了舵手參加大軍渡瓊作戰,其間出現了大量動人的事跡。
遂溪縣人民在支前司令部的統一領導下,除籌備了大批物資支援渡海作戰大軍外,全縣7個區共征集了船只343艘,竹排105張,出動舵工128人,馮美發、吳丕光、王日九、程玉光等4人被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三軍評為“渡海功臣”,曾朝忠榮立二等功,19人在護送大軍渡瓊作戰中犧牲;廣大婦女在幫助大軍縫補衣服、慰問部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遂溪人民在這次支前工作中,全面動員,竭盡人力、財力、物力,為海南島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附錄 遂溪黨組織及其領導人更迭表
一、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雷州特別支部
(1925.10~1926.夏初)
書記 韓 盈(寒螢,1925.10~1926.夏初)
成員 韓 盈(1925.10~1926.夏初)
黃廣淵(1925.10~1926.夏初)
薛文藻(薛經光,1925.10~1926.夏初)
蘇天春(蘇浴塵,1925.10~1926.夏初)
(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遂溪支部
(1926.夏初~1926.6)〖JZ)〗
書記 黃廣淵(1926.夏初~1926.6)
委員 黃廣淵(1926.夏初~1926.6)
陳光禮(1926.夏初~1926.6)
鄧成球(1926.夏初~1926.6)
顏 卓(1926.夏初~1926.6)
劉 堅(1926.夏初~1926.6)
(三)中共遂溪縣支部
(1926.6~1926.10)〖JZ)〗
書記 黃廣淵(1926.6~1926.10) 
委員 黃廣淵(1926.6~1926.10)
陳光禮(1926.6~1926.10)
鄧成球(1926.6~1926.10) 
顏 卓(1926.6~1926.10)
劉 堅(1926.6~1926.10)
(四)中共遂溪縣部委
(1926.10~1928.4)〖JZ)〗
書記 韓 盈(1926.10~1927.4)
負責人 黃廣淵(1927.4~1927.9)
陳光禮(1927.9~1928.4)
委 員 韓 盈(1926.10~1927.4)
黃廣淵(1926.10~1927.9)
鄧成球(1926.10~1927.4)
顏 卓(1926.10~1927.4)
陳均達(1926.10~)
鐘竹筠(祝君,女,1926年10月調往防城,后犧牲)
陳光禮(1926.10~1928.4)
薛經輝(1926.10~1928.4) 
周 紀(1926.10~)
何云瑞(1926.10~)
劉 堅(1926.10~)
薛文藻(1926.10~1928.4)
(五)中共遂溪縣委
(1928.4~1931.11)〖JZ)〗
書 記 陳光禮(1928.4~1931.11)
委 員(不詳)
(六)中共遂溪縣斜陽島黨組織
(1931.11~1932.11)〖JZ)〗
負責人 薛經輝(1931.11~1932.11) 
二、黨組織的重建和發展
(一)中共遂溪中學支部
(1938.10~1939.5)〖JZ)〗
書 記 李康壽(1938.10~1939.5)
(二)中共遂溪縣中心支部及其轄下支部
(1939.1~1939.5)
中共遂溪縣中心支部
書 記 黃其江(1939.1~1939.5)
委 員 黃其江(1939.1~1939.5)
陳其輝(1939.1~1939.5)
鄧麟彰(1939.1~1939.5)
殷 杰(1939.1~1939.5)
中心支部轄下的兩個支部
1、戰時鄉村工作隊支部
負責人 唐才猷(1939.1~1939.5)
2、遂溪七小支部
負責人 支仁山(1939.1~1939.5)
(三) 中共遂溪縣工委及其轄下支部
(1939.5~1939.10)
中共遂溪縣工委 〖JZ)〗
書 記 黃其江(1939.5~1939.10) 
委 員 黃其江(1939.5~1939.10)
陳其輝(管宣傳,1939.5~1939.10)
鄧麟彰(管組織,1939.5~1939.10)
殷 杰(管統戰,1939.5~1939.10)
殷 英(管群運,1939.5~1939.10)
縣工委轄下各支部及負責人
甘霖支部 許 旺(后梁汝宏)
豐厚支部 鄭善卿(后鄒文西)
陳村仔支部 陳兆榮(后陳明景)
黃略支部 王 駿
九東支部 王恩洪
支屋支部 支陳新 
東海支部 沈 斌(后沈潛)
其連山支部 卜國柱
竹山支部 唐才猷
文相支部 曾錫駒 
泮塘支部 陳醒吾
風朗支部 林昌富
山內支部 李瓊倫(后李鴻基)
山家支部 黃明德
金圍支部 支堯光 
老馬支部 馬如杰
同文支部 王玉引(后鄧成惠)
斗侖支部 周錫典
北潭坡支部 伍 文
遂溪中學支部 李康壽(7月后梁和)
雷州師范支部 鄧其敏(后黃其煒)
遂溪七小支部 支仁山
四維中學支部 王福秋
勷勤商學院支部 戴旭光
麻章干訓班支部 何 森
(四) 中共遂溪中心縣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39.10~1940.3)
中共遂溪中心縣委〖JZ)〗
書 記 黃其江(1939.10~1940.3)
副書記 鄧麟彰(1939.10~1940.3)
委 員 黃其江(1939.10~1940.3)
鄧麟彰(1939.10~1940.3) 
支仁山(1939.10~)
唐才猷(兼組織部長,1939.10~1940.3)
殷 杰(兼青年、統戰部長,1939.10~1940.3)
王福秋(兼宣傳、保衛部長,1939.10~1940.3)
梁汝宏(1939.10~ )
陳 華(兼宣傳部長,1939.12~1940.3)
中心縣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鄧麟彰(兼,1939.10~1940.1)
黃明德(1940.1~1940.3)
委 員 鄧麟彰(兼,1939.10~1940.1)
黃明德(1940.1~1940.3)
黃景文(不詳)
中區委 
書 記 陳醒吾(1939.10~1940.3)
委 員 陳醒吾(1939.10~1940.3)
卜國柱(1939.10~1940.3)
陳醒亞(1939.10~1940.3)
西區委
書 記 殷 英(1939.10~1940.3)
委 員 殷 英(1939.10~1940.3)
王玉引(1939.10~ 1939.12)
黃明德(1939.10~1940.1)
(五)中共遂溪縣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40.3~1941.5) 
中共遂溪縣委
書 記 鄧麟彰(1940.3~1940.5) 
支仁山(1940.5~1941.5)
委 員 鄧麟彰(1940.3~1940.5)
支仁山(1940.5~1941.5)
唐才猷(1940.3~1941.2) 
陳 華(1940.3~1940.12)
殷 杰(1940.3~1941.2)
劉炳燊(廖鐸,1940.7~1940.冬)
陳 恩(1940.12~1941.5)
王福秋(1940.3~1941.2)
縣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黃明德(1940.3~1941.2)
沈 斌(1941.2~1941.5)
委 員 黃明德(1940.3~1941.2)
沈 斌(1941.2~1941.5)
黃景文(1940.3~1940.6)
黃 桂(1940.6~1940.8)
陳明景(1940.8~1941.2)
王 喬(1941.2~1941.5)
中區委
書 記 陳醒吾(1940.3~1940.6) 
陳熙古(1940.6~1941.2)
沈漢英(1941.2~1941.5)
委 員 陳醒吾(1940.3~1940.6)
陳熙古(1940.6~1941.2)
沈漢英(1941.2~1941.5)
陳醒亞(1940.3~1940.6)
沈 斌(1940.3~1941.2)
洪 榮(1941.2~1941.5)
西區委
書 記 沈漢英(1940.3~1941.2)
陳熙古(1941.2~1941.5)
委 員 沈漢英(1940.3~1941.2)
陳熙古(1941.2~1941.5)
馬如杰(1940.3~1941.2)
唐協森(1940.3~1941. 2)
陳 章(1941.2~1941.5)
梁 甫(1941.2~1941.5)
謝華勝(1941.3~1941.5)
陳慎輝(1941.3~1941. )
(六)中共雷州中心縣委及其轄下遂溪各區委
(1941.5~1942.秋)
中共雷州中心縣委 
書 記 周 楠(兼,1941. 5~1942.秋) 
副書記 陳 恩(1941.5~1942.秋)
委 員 周 楠(1941.5~1942.秋)
陳 恩(1941.5~1942.秋)
支仁山(主管遂溪,1941.5~1942.秋)
唐多慧(主管海徐,1941.5~1942.秋)
雷州中心縣委轄下遂溪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沈 斌(1941.5~1942.秋)
委 員 (不詳)
中區委
書 記 沈漢英(1941.5~1942.秋)
委 員 (不詳)
西區委
書 記 陳熙古(1941.5~1942.秋)
委 員 陳熙古(1941.5~1942.秋) 
陳 章(1941.5~1942.秋)
謝華勝(1941.5~1941.7)
梁 甫(1941.5~1942.秋)
(七)中共遂溪縣、區特派員
(1942.秋~1945.8)
中共遂溪縣特派員
中共雷州特派員陳恩管轄雷州地區各縣黨組織,下設三個片(后增加廉江片),每片設一名特派員。
遂溪東、中片 支仁山(1942.秋~1944.8)
沈漢英(1944.8~1945.8)
遂溪西片 唐多慧(1942.秋~1945.8)
遂溪南片(含??怠⑿炻劊?莊梅壽(1942.秋~1944.7)
沈 斌(1944.7~1945.8)
各區特派員 
東、中區 沈漢英(1942.秋~1944.8)
西  區    陳兆榮(1942.秋~1944.8)
陳 章(1944.8~1945.2)
周 斌(周文熙,1945.2~1945.8)〖ZK)〗
南  區 陳同德(1942.秋~1944.11)
謝華勝(1944.11~1945.8)〖ZK)〗
東南區、東海 沈 斌(1942.秋~1944.7)
(八)中共雷州特派員及遂溪各片黨組織負責人
(1945.9~1946.4)
中共雷州特派員及其核心成員
特派員   陳 恩(1945.9~1946.3)
核心成員 黃其江(1945.9~1946.4)
鄧麟彰(1945.9~1946.4)
支仁山(1945.9~1946.4)
遂溪各片黨組織負責人
東 區
中 區(1946.10前) 
南 區(文里、太平部分) 沈漢英(1945.9~1946.4) 
西北區
東海島
五九區 沈 斌(1945.9~1946.4) 
南 區(部分)
東 區
黃明德(1945.9~1946.4) 
中 區(1946.10后)
西南區 
陳兆榮(1945.9~1946.4) 
南 區(部分) 
南 區(部分) 鄭仲玨(1945.9~1946.4)
(九) 中共雷州地區臨時負責人及遂溪各區、片負責人
(1946.4~1946.6)
雷州地區黨組織臨時負責人
沈漢英(1946.4~1946.6)
遂溪各區、片黨組織負責人
東、中區 黃明德(1946.4~1946.6)
南區(文里、太平部分) 陳醒吾(1946.4~1946.6) 
西南區
陳兆榮(1946.4~1946.6) 
南 區(部分)
南 區(部分) 鄭仲玨(1946.4~1946.6)
西北區 李曉農(1946.4~1946.6)
(十)中共雷州特派員及其轄下遂溪各區、片特派員
(1946.6~1947.4)
中共雷州特派員
沈漢英(1946.6~1947.4)
遂溪各區、片特派員
東 區 黃明德(1946.6止)
梁 立(1946.6任)
中 區 陳 撥 (1946.6~1947.4)
陳偉榮(風朗片,1946.6~1947.4)
南區(太平、文里部分) 陳醒吾(1946.6~1947.4)
西南區、南區(部分)   陳兆榮(1946.6~1947.4)
西北區 李曉農(1946.6~1947.4)
梁 甫(澗水河北部,1946.6~1947.4)
何 珍(澗水河南部,1946.6~1947.4)
湛郊新鹿片 周德安(1946.8止)
唐克敏(1946.8任)
廉江博教片 謝華勝(1946.6任,該片后劃歸廉江縣)
(十一)中共遂溪中心縣委(雷州工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47.5~1948.2)
中共遂溪中心縣委(雷州工委) 
書 記 沈漢英(1947.5~948.2)
副書記 沈 斌(1947.5~1948.2)
委 員 沈漢英(1947.5~1948.2)
沈 斌(1947.5~1948.2)
陳醒吾(1947.5~1948.2)
陳開濂(1947.5~1947.12)
陳兆榮(1947.5~1948.2)
殷 杰(1947.12~1948.2)
中心縣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梁 立(1947.5~1948.2)
委 員 梁 立(1947.5~1948.2)
周德安(1947.5~1948.2)
陳耀明(1947.5~1948.2)
吳友廉(1947.5~1948.2)
中區委
書 記 陳理祥(1947.5~1947.11)
周德安(1947.11~1948.2)
委 員 陳理祥(1947.5~1947.11)
林和庚(兼,1947.5~1948.2)
周德安(1947.11~1948.2)
黃其柳(管組織,1947.11~1948.2)
西區委(含西北區時)
書 記 何 珍(1947.5~1947.7)
委 員 何 珍(1947.5~1947.7)
梁 甫(1947.5~1947.7)
周錫經(1947.5~1947.7)
梁喬棟(1947.5~1947.7)
李超儒(1947.5~1947.7)
陳耀南(1947.5~1947.7)
西區委(成立西北區后〖ZW(〗1947年7月原西區劃分為西區、西北區2個區委?!糧W)〗)
書 記 何 珍(1947.7~1948.2)
委 員 何 珍(1947.7~1948.2)
李超儒(1947.7~1948.2)
袁志雄(1947.7~1948.2)
陳耀南(1947.7~1948.2)
梁喬棟(1947.7~1948.2)
北區委
書 記 戴 洪(1947.5~1947.12)
何 德(1947.12~1948.2)
委 員 戴 洪(1947.5~1947.12)
何 德(1947.12~1948.2)
葉 錦(1947.5~1947.12)
李志民(1947.5~1948.2)
蘇 虹(1947.5~1948.2)
鄒 發(1947.9~1948.2)
黃 列(1948.2~1948.2)
西北區委
書 記 梁華棟(1947.7~1947.12)
葉卓峰(1948.1~1948.2)
委 員 梁華棟(1947.7~1947.12)
葉卓峰(1948.1~1948.2)
周錫經(1947.7~1948.2)
梁 甫(1947.7~1947.12)
周錫典(1947.7~1948.2)
葉大茂(1948.1~1948.2)
張立明(1948.1~1948.2)
林 英(1948.1~1948.2)
李 炳(1948.1~1948.2)
東海區委
書 記 陳志群(1947.7~1947.9)
王玉顏(1947.9~1947.12)
委 員 陳志群(1947.7~1947.9)
王玉顏(1947.9~1947.11)
李樹生(1947.7~1947.11)
陸錦倫(1947.7~1947.11)
沈兆炎(1947.7~1947.11)
東南區委
書 記 唐克敏(1947.5~1947.6)
王悅炎(1947.7~1948.2)
副書記 梁汝新(1947.5~1948.2)
委 員 唐克敏(1947.5~1947.6)
王悅炎(1947.7~1948.2)
王戈木(1947.5~1948.2)
梁汝新(1947.5~1948.2)
李樹生(1947.5~1948.2)
楊 瑞(楊群英,1947.5~1948.2)
南區黨組 1947年6月后,南區黨組織歸遂南縣工委直接領導。 
負責人 陳醒吾(1947.5~1947.6)
西南區委 1947年6月后,西南區委歸遂南縣工委直接領導。
書 記 譚國強(1947.5~1947.6)
委 員 譚國強(1947.5~1947.6)
黃色伍(1947.5~1947.6)
黃廷瑤(1947.5~1947.6)
黃培桂(1947.5~1947.6)
(十二)中共湛江市城區工委
(1948.2~1949.1)〖JZ)〗
書 記 戴 洪(1948.2~1949.1)
委 員 戴 洪(1948.2~1949.1)
王戈木(管農村、工運,1948.2~1949.1)
林顯榮(1948.2~1949.1)
陳華鎮(管情報,1948.2~1949.1)
林 石(管工運,1948.2~1949.1)
梁周榮(管學運,1948.2~1949.1)
(十三)中共遂南縣工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47.6~1949.8)
中共遂南縣工委
書 記 沈 斌(兼,1947.6~1948.2)
楊美經(1948.2~1949.2)
唐榮益(1949.2~1949.8)
副書記 陳質彬(兼管五、九區片,1948.2~1949.8)
委 員 沈 斌(1947.6~1948.2) 
楊美經(1948.2~1949.2)
陳質彬(1947.6~1949.8)
周立人(1947.6~1947.8)
譚國強(1947.6~1947.8)
林飛雄(1947.6~1948.4)
唐榮益(1948.2~1949.8)
黃廷瑤(1948.2~1949.8)
黃色伍(1948.2~1949.8)
黃其柳(1948.8~1949.8)
遂南縣工委轄下各區委
南區委
黨組織負責人 沈 斌(兼,1947.6~1947.10)
書 記 林飛雄(兼,1947.10~1948.5)
莫 克(1948.5~1948.6) 
唐榮益(兼,1948.6~1949.6)
黃其柳(兼,1949.6~1949.8)
委 員 沈 斌(兼,1947.6~1947.10)
林飛雄(兼,1947.10~1948.4)
唐榮益(兼,1948.5~1949.6)
黃其柳(兼,1949.6~1949.8)
周超群(1947.6~1947.8)
王立祉 (1947.6~1949.8)
陳質彬(1947.6~1949.8)
陳應真(1947.6~1948.7)
劉 胡(1947.6~1949.8)
楊 強(1947.6~1949.8)
楊華漢(1947.6~1949.初)
韓華寶(1947.6~1948.6)
梁 方(1947.6~1948.6)
曾宗平(1947.6~1948.10)
陳少珍(1948.5~1948.12)
陳 棟(1948.5~1948.12)
蘇文桂(1948.5~1949.8)
蔡進修(1949.6~1949.8)
黃巨川(1949.6~1949.8)
吳立本(       ~1949.8)
西南區委
書  記 譚國強(兼,1947.6~1947.11)
楊美經(兼,1947.12~1948.6)
黃廷瑤(兼,1948.6~1949.7)
黃色伍(兼,1949.7~1949.8)
委 員 譚國強(1947.6~1947.11)
楊美經(1947.12~1948.4)
黃廷瑤(1948.4~1949.7)
黃色伍(1949.7~1949.8)
黃培桂(1947.6~1949.8)
黃雨田(1947.11~1949.8)
陳紹寬(1947.11~1949.8)
陳慶瑞(1947.11~1949.8)
梁汝新(1947.11~1949.8)
周愛球(1947.11~1949.8)
鐘裕謙(1947.11~1949.8)
邱 銘(1949.3~1949.8)
吳立本(1949.6~       )
海康西區委〖ZW(〗1947年8月劃歸中共??悼h工委〖ZW)〗
書 記 周立人(1947.6~    )
委 員 周立人(1947.6~    )
紀繼舜(1947.6~    )
陳少昌(1947.6~    )
歐汝鋒(1947.6~    )
林 亮(1947.6~    )
林茂保(1947.6~    )
黃 槐(1947.6~    )
(十四)中共遂北縣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48.2~1949.8)
中共遂北縣委〖JZ)〗
書 記 馬如杰(1948.2~1948.4)
陳醒吾(1948.4~1949.1)
何 德(1949.1~1949.8)
副書記 周德安(1949.6~1949.8) 
委 員 馬如杰(1948.2~1948.4)
陳醒吾(1948.4~1949.1)
陳開濂(兼縣長,1948.2~1948.11)
何 德(兼宣傳部長,1948.2~1948.10)
鄒 發(兼宣傳部長,1949.6~1949.8)
葉卓鋒(1948.2~1949.8)
陳耀南(1949.3~1949.6)
周德安(兼組織部長,1948.2~1948.10)
何 珍(兼群運部長,1948.2~1948.10)
常 委 何 德(1948.10~1949.8)
周德安(兼組織部長,1948.10~1949.8)
何 珍(兼群運部長,1948.10~1949.8)
遂北縣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該區1948年10月劃歸中共湛(江)遂(溪)邊委管轄,1949年1月再劃歸遂北縣委。
書 記 梁 立(1948.2~1948.10,1949.1~1949.3)
黃 列(1949.3~1949.8)
委 員 梁 立(1948.2~1949.3) 
譚 德(1948.2~1948.8)
黃 列(1949.3~1949.8)
陳耀明(1948.2~1948.12)
吳友廉(1948.2~1948.12)
支世杰(1948.2~1948.12)
東南區委 該區1948年10月劃歸中共湛(江)遂(溪)邊委管轄。
書 記 王悅炎(1948.2~1948.6)
黎 江(1948.6~1948.10)
委 員 王悅炎(1948.2~1948.6)
黎 江(1948.6~1948.10)
李樹生(1948.6~1948.10)
中區委
書 記 周德安(兼,1948.2~1948.10)
楊華漢(1948.10~1949.8)
委 員 周德安(兼,1948.2~1948.10)
林和庚(1948.2~1948.10)
黃其柳(1948.2~1948.10)
宋自豪(管民運,1948.2~1949.8)
楊華漢(1948.10~1949.8)
西區委
書 記 何 珍(兼,1948.2~1948.11)
陳耀南(1948.11~1949.1)
梁喬棟(1949.1~1949.8)
委 員 何 珍(1948.2~1948.11)
陳耀南(1948.2~1949.3)
李超儒(1948.2~1948.11)
袁志雄(1948.2~1948.11)
梁喬棟(1948.2~1949.8)
吳 杰(1948.11~1949.8)
陳 生(1949.1~1949.8)
洪 德(1949.1~1949.8)
龍煜明(1949.1~1949.8)
北區委
書 記 何 德(兼,1948.2~1948.9)
鄒 發(兼,1948.9~1949.6)
李志民(1949.6~1949.8)
副書記 李康年(1949.6~1949.8)
委 員 何 德(兼,1948.2~1948.9)
鄒 發(兼,1948.2~1949.6)
李志民(1948.2~1949.8)
蘇 虹(1948.2~1949.初)
黃 列(1948.2~1949.2)
蔣如信(1948.9~1949.初)
李康年(1949.6~1949.8)
袁羅勝(1949.6~1949.8)
西北區委
書 記 葉卓鋒(1948.2~1949.5)
李 炳(1949.5~1949.8)
委 員 葉卓鋒(1948.2~1949.5)
李 炳(1949.5~1949.8)
葉大茂(1948.2~1949.5)
張立明(1948.2~1949.8)
林 英(1948.2~1949.5)
馬觀福(1949.5~1949.8)
李志嚴(1949.5~1949.8)
葉 高(1949.5~1949.8)
邱 毅(1949.5~1949.8)
李炳球(1949.5~1949.8)〖LM〗
(十五)中共湛(江)遂(溪)邊委及其轄下各區委會
(1948.10~1949.1)
中共湛遂邊委
書 記 唐克敏(1948.10~1949.1)
委 員 唐克敏(1948.10~1949.1)
黎 江(1948.10~1949.1)
林宏發(1948.10~1949.1)
李樹生(1948.10~1949.1)
梁 立(1948.10~1949.1)
邊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梁 立(1948.10~1949.1)
委 員 梁 立(1948.10~1949.1)
陳耀明(1948.10~1948.12)
吳友廉(1948.10~1948.12)
支世杰(1948.12~1949.1)
東南區委
書 記 林梓祥(1948.10~1949.1)
委 員 林梓祥(1948.10~1949.1)
(不 詳)
東硇特區委 1948年12月原東海區改為東硇特區。
書 記 林宏發(1948.10~1949.1)
委 員 林宏發(1948.10~1949.1)
王玉顏(1948.10~1949.1)
唐 平(1948.10~1949.1)
梁 超(1948.10~1949.1)
(十六)中共遂溪縣委及其轄下各區委
(1949.8~1949.11) 
中共遂溪縣委〖JZ)〗
書 記 周德安(1949.8~1949.11)
副書記 陳質彬(1949.8~1949.11)
委 員 周德安(1949.8~1949.11)
陳質彬(1949.8~1949.11)
黃廷瑤(1949.8~1949.11)
楊華漢(兼組織部長,1949.8~1949.11) 
鄒 發(兼宣傳部長,1949.8~1949.11)
葉卓鋒(兼群運部長,1949.8~1949.1)
梁喬棟(1949.8~1949.11)
縣委轄下各區委
東區委
書 記 黃 列(1949.8~1949.11)
委 員 黃 列(1949.8~1949.11)
支世杰(1949.8~1949.11)
中區委
書 記 宋自豪(1949.8~1949.11)
委 員 宋自豪(1949.8~1949.11)
曾惠清(1949.8~1949.11)
黃其柳(1949.8~1949.11)
西區委
書 記 吳 杰(1949.8~1949.11)
委 員 吳 杰(1949.8~1949.11)
陳 生(1949.8~1949.11)
洪 德(1949.8~1949.11)
龍煜明(1949.8~1949.11)
南區委
書 記 陳質彬(兼,1949.8~1949.11)
副書記 楊 強(1949.8~1949.11)
委 員 陳質彬(1949.8~1949.11)
楊 強(1949.8~1949.11)
王立祉(1949.8~1949.11)
劉 胡(1949.8~1949.11)
朱棠光(1949.8~1949.11)
肖樹模(1949.8~1949.11)
吳立本(1949.8~1949.11)
黃巨川(1949.8~1949.11)
蔡修進(1949.8~1949.11)
北區委
書 記 李志民(1949.8~1949.11)
副書記 李康年(1949.8~1949.11)
委 員 李志民(1949.8~1949.11)
李康年(1949.8~1949.11)
袁羅勝(1949.8~1949.11)
西南區委
書 記 黃色伍(1949.8~1949.11)
委 員 黃色伍(1949.8~1949.11)
周愛球(1949.8~1949.11)
鐘裕謙(1949.8~1949.11)
邱 銘(1949.8~1949.11)
西北區委
書 記 李 炳(1949.8~1949.11)
委 員 李 炳(1949.8~1949.11)
張立明(1949.8~1949.11)
馬觀福(1949.8~1949.11)
李志嚴(1949.8~1949.11)
葉 高(1949.8~1949.11)
邱 毅(1949.8~1949.11)
李炳球(1949.8~1949.11)

 

附錄 遂溪人民政權機構及其領導人更迭表
   遂溪人民政權機構及其領導人更迭表
(一)遂溪西北區抗日民主政府
區政府領導人
區 長 全德珠(1945.2~1945.8)
副區長 鄭 南(鄭錫康,1945.2~1945.8)
區政府工作部門
文 書 馬朝偉(1945.2~1945.8)
總 務 梁喬棟(1945.2~1945.8)
財 務 肖光章(1945.2~1945.8)
區政府轄下的聯防區辦事處
第一聯防區(老馬片)辦事處
主 任 葉大茂(1945.2~1945.8)
第二聯防區(山家片)辦事處
主 任 李毓淮(1945.2~1945.8)
第三聯防區(山內片)辦事處
主 任 李瓊倫(1945.2~1945.8)
第四聯防區(西海片)辦事處
主 任 潘立中(1945.2~1945.8)〖LM〗
(二)遂溪縣人民解放政府
(1947.4~1949.11)
縣 長 周文熙(1947.4~1948.2,未到職)
陳開濂(1948.2~1948.11 )
周德安(1948.11~1949.8)
黃廷瑤(1949.8~1949.11 )
副縣長 陳開濂(1947.4~1948.2)
林和庚(1949.8~1949.11) 
縣政府工作部門
民政、司法科 
科 長 黃培桂(1949.8~1949.11) 
財政科
科 長 潘立中(1949.8~1949.11)
教育科
科 長 宋希濂(1949.8~1949.11)
縣政府轄下各區人民解放政府
東 區
區 長 周德安(1947.4~1947.11)
吳友廉(1947.11~1948.12)
支世杰(1948.12~1949.11)
中 區
區 長 林和庚(1947.4~1949.8)
曾惠清(1949.8~1949.11)
副區長 曾惠清(1947.5~1949.8)
西  區
區 長 梁喬棟(1947.4~1949.3)
陳 生(1949.3~1949.11)
北 區
區 長 李志民(1947.4~1949.6)
袁羅勝(1949.6~1949.11)
南 區
區 長 林飛雄(兼,1947.4~1948.4)
莫 克(兼,1948.4~1948.5)
唐榮益(兼,1948.5~1949.6)
王立祉(兼,1949.6~1949.11)
副區長 全德珠(1947.4~1947.5)
周超群(1947.6~1947.10)
朱棠光(1949.6~1949.11)
洪鐘鸞(1949.6~1949.11)
西北區
區 長 周錫經(1947.4~1949.8)
張立明(1949.8~1949.11)
副區長 梁喬棟(1947.5~1947.7)
西南區
區 長 黃培桂(1947.4~1949.8)
副區長 黃色伍(1947.4~1949.6)
東海區
區 長 王玉顏(1947.7~1948.2)
東南區
區 長 李樹生(1947.12~1948.2)
附錄 遂溪縣支前司令部及其轄下機構領導人更迭表
遂溪縣支前司令部及其轄下機構領導人更迭表
〖JZ〗(1949.11~1950.5)
縣支前司令部 
司 令 員  黃廷瑤(兼)
副司令員   林和庚(兼)
政   委 周德安(兼)
周   斌(后兼) 
縣支前司令部各科、處負責人
財 政 科 潘立中
糧 秣 科 楊恒萬 
秘 書 科 廖 生 
總 務 科 楊兆軒 
江洪港口管理處 黃培桂
北潭港口管理處 黎錦典
各區支前指揮部負責人
中 區 曾惠清
東 區 支世杰
南 區 王立祉
朱棠光(后)
北 區 袁羅勝
西 區 陳 生
西北區 張立明 
西南區 黃色伍
附錄 遂溪主要人民武裝序列表
遂溪主要人民武裝序列表
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的工農武裝
(一) 第六區五鄉聯合農民自衛軍
(1925.10~1927.4)
領導人 黃廣淵(1925.10~1927.4)
黃宗賜(1925.10~1927.4)
(二)雷州江洪工團軍
(1926.2~1927.4)
領導人 何元余 (1926.2~1927.4)
黃安揚(1926.2~1927.4)
(三)第七區農民自衛軍常備中隊
(1926.3~1927.4)
隊 長 黃雨農(1926.3~1927.4)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工農武裝〖HT〗
(一)樂民農民自衛軍
(1927.5~1927.9)〖JZ)〗
1、大隊領導人
指 揮 黃廣淵(1927.5~1927.9)
副指揮 陳光禮(1927.5~1927.9)
 2、各中隊領導人
第一中隊隊長 薛文藻(1927.5~1927.9) 
第二中隊隊長 黃宗賜(1927.5~1927.9)
第三中隊隊長 余道生(1927.5~1927.9)
第四中隊隊長 黃安揚(1927.5~1927.9)
〖JZ(〗(二)斜陽島農民自衛軍
(1927.9~1932.11)〖JZ)〗
1、整編前農軍領導人
 陳光禮(1927.9~1928.5)
薛經輝(1927.9~1928.5)
 2、整編后農軍領導人
總 指 揮 陳光禮(1928.5~1931.11)
副 總 指 揮  薛文藻(1929.~1932.秋)
負 責 人   薛經輝(1931.11~1932.11)
第一營營長   符振岳(1928.5~1932.11)
副 營 長     陳中華(1928.5~1932.11)
第二營營長   薛經輝(1928.5~1932.11)
副 營 長   途道生(1928.5~1932.11)
〖JZ(〗(三)東海島農民自衛軍
(1927.9~1931.9)〖JZ)〗
領導人 黃凌氏(女,1927.9~1931.9)
三、黨領導的抗日武裝
(一) 抗日聯防區和聯防武裝
信和鄉(深坭塘)民眾抗日聯防委員會和常備隊
(1943.7~1944.秋)
信和鄉民眾抗日聯防委員會
主  任 卜登勛(1943.7~1944.秋)
副主任 梁懷明(梁立,1943.7~1944.秋)
卜建中(1943.7~1944.秋)
常備隊
隊 長 卜建中(1943.7~1944.秋)
副隊長 鄭賢儒(鄭善卿,1943.7~1944.秋)
卜國偉(1943.7~1944.秋)
第二區抗日聯防委員會和聯防中隊
(1943.冬~1944.8)
第二區抗日聯防委員會
主 任 秦榮升(1943.冬~1944.8)
副主任 陳炳崧(1943.冬~1944.8)
聯防中隊
隊 長 楊起德(1943.冬~1944.8)
山內抗日聯防區和聯保隊、常備隊
(1943.7~1944.8)
山內抗日聯防區
主 任 李瓊倫(1943.7~1944.8)
聯保隊
隊 長 李仁廉(1943.8~1944.8)
常備隊
隊 長 鄭世英(1943.8~1944.8)
副隊長 李仁廉(1943.8~1944.8)
指導員 陳慎輝(1943.8~1944.8)

 

泮塘抗日聯防區和常備隊
(1943.冬~1944.秋)
泮塘抗日聯防區
主 任 陳仁耿(1943.冬~1944.秋)
常備隊
隊 長 陳 貴(1943.冬~1944.秋)

 

洋青抗日聯防區和常備隊
(1943.冬~1944.秋)
洋青抗日聯防區
主 任 陳世連(1943.冬~1944.秋)
黨組織負責人 陳 撥(1943.冬~1944.秋)
常備隊
隊 長 陳馬仁(1943.冬~1944.秋)
副隊長 陳樹啟(1943.冬~1944.秋)
指導員 陳理榮(1943.冬~1944.秋)

 

山家抗日聯防區常備隊
(1944.春~1944.秋)
中隊長 李紹香(1944.春~1944.秋)
事務長 洪 德(1944.春~1944.秋)

 

北潭抗日聯防區常備隊
(1944.春~1944.秋)
中隊長 全德秋(1944.春~1944.秋)

   

田西抗日聯防區和聯防中隊
(1944.8~1945.8)
田西抗日聯防區
主 任 黃廷瑤(1944.8~1945.8)
副主任 朱秀升(1944.8~1945.8)
聯防中隊
隊 長 黃廷瑤(兼,1944.8~1945.8)

 

吾良、祥川抗日聯防區和聯防隊
(1944.8~1945.8)
吾良、祥川抗日聯防區
主 任 陳進南(1944.8~1945.8)
副主任 陳自敏(1944.8~1945.8)
蔡裕盤(1944.8~1945.8)

 

聯防隊
隊 長 陳進理(1944.8~1945.8)
副隊長 陳安天(1944.8~1945.2)
指導員 朱日成(1944.8~1945.4)
遂北抗日聯防委員會和政工隊、常備隊
(1944.秋~1945.8)  
遂北抗日聯防委員會
主 任 梁 立(1944.秋~1945.8)
副主任 陳華榮(1944.秋~1945.8)
黨代表 陳 樊(1944.秋~1945.8)
政工隊
隊 長 楊恒萬(1944.秋任)
葉 錦 (1945.8止)
常備隊
隊 長 梁廷有(1944.秋~1945.8)
(二) 黨組織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
遂溪縣卜巢山抗日游擊中隊
(1943.3~1944.8)
中隊長   黃其煒(1943.3~1944.2)
副中隊長 陳熙哲(1943.3~1944.8)
指導員 陳同德(1943.3~1944.8)
軍 需 洪 榮(1943.3~1944.8)
中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3.8~1945.1)  
中隊長 陳熙古(1943.8~1945.1)
指導員 陳熙古(兼,1943.8~1945.1)
副中隊長 陳益光(1943.8~1945.1)
副指導員 陳洪宜(1943.8~1945.1)

 

東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2~1944.秋)  
中隊長   黃 桂(1944.2~1944.夏)
副中隊長 梁汝新(1944.2~1944.秋)
指導員   廖 華(1944.2~1944.秋)

 

西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張鴻謀(1944.秋~1944.冬)
副中隊長 李康緒(1944.秋~1944.冬)
指導員   李瓊倫(后改任小隊長,1944.秋~1944.冬)
事務長   李恒生(后任指導員,1944.秋~1944.冬)
西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陳永哉(1944.秋~1944.冬)
指導員 肖光章(1944.秋~1944.冬)
教 官 鄭世英(1944.秋~1944.冬)

 

西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10~1944.冬)  
中隊長 李亞秋(1944.10~1944.冬)
指導員 何 珍(1944.10~1944.冬)
事務長 李毓淮(1944.10~1944.冬)

 

東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梁 甫(1944.秋~1944.冬)

 

西北區沿海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全康傅(1944.秋~1944.冬)
指導員 陳理祥(1944.秋~1944.冬)

 

南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蔡乃吉(1944.秋~1944.冬)
指導員 唐榮益(1944.秋~1944.冬)

 

南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
中隊長 周德安(1944.秋~1944.冬)

 

南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秋~1944.冬)
中隊長 黃昌候(1944.秋~1944.冬)
指導員 沈 潛(1944.秋~1944.冬)

  

西南地區第一、二、三抗日游擊中隊
(1944.4~1945.1)
第一中隊
中隊長   黃培桂(1944.4~1945.1)
副中隊長 廖思仁(1944.4~1945.1)
第二中隊
中隊長   陳熙哲(1944.7~1945.1)
第三中隊
中隊長   黃廷瑤(1944.8~1945.1)
指導員   朱日成(1944.8~1945.1)

   

西南地區抗日游擊中隊
(1944.8~1945.1)
中隊長   唐協森(1944.8~1945.1)
副中隊長 黃 炳(1944.8~1945.1)

  

遂溪人民抗日聯防(雷州人民抗日游擊)大隊
(1944.8~1944.10)
遂溪人民抗日聯防大隊
大隊長 馬如杰(1944.8.9~8.下旬)
政 委 陳兆榮(1944.8.9~8.下旬)
參 謀 林 杰(1944.8.9~8.下旬)
聯防主任 陳開濂(1944.8~ )
雷州人民抗日游擊大隊
大隊長 唐才猷(1944.8.下旬~1944.10)
政 委 陳兆榮(1944.8~1944.10)
參 謀 林 杰(1944.8~1944.10)
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
(1944.10~1945.1)
大隊長 支仁山(1944.10~1945.1)
政 委 唐多慧(1944.10~1945.1)
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二大隊
(1944. 11~1945. 1)〖JZ)〗
大隊長   洪 榮(1944.11~1945.1)
政 委   王 平(1944.11~1945.1)
副大隊長 鄭世英(1944.11~1945.1)
雷州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
(1944.11~1945.1)
大隊負責人 唐才猷(1944.11~1945.1)
黃其江(1944.11~1945.1)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支隊第一、二、三大隊
(1945.1~1945.4)
第一大隊
大隊長 支仁山(1945.1~1945.4)
政 委 唐多慧(1945.1~1945.4)
第二大隊
大隊長    洪 榮(1945.1~1945.4)
政 委    沈 潛(1945.1~1945.4)
副大隊長  鄭善卿(1945.1~1945.4)
第三大隊
大隊長 鄭世英(1945.1~1945.4)
政 委 王 平(1945.1~1945.4)
遂南人民抗日游擊大隊
(1945.2~1946.3)
大隊長   莫志中(1945.2~1946.3)
政 委   陳同德(1945.2~1945.5)
陳兆榮(1945.6~1946.3)
副大隊長 唐協森(1945.4~1945.6)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一團
(1945.5~1945.10)
團 長 黃景文(1945.5~1945.10)
政 委 唐才猷(1945.5~1945.10)
政治處主任 李廉東(1945.5~1945.10) 
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二團
(1945.5~1945.9)
團 長 支仁山(1945.5~1945.9)
政 委 支仁山(兼,1945.5~1945.9)
副團長 鄭世英(1945.5~1945.9)
四、黨領導的人民武裝
(1945.9~1949.11)
(一)遂溪縣軍事領導小組
(1946.9~1947.3) 〖JZ)〗
書 記 李曉農(1946.9~1947.3)
指 揮 金耀烈 (1946.9~1947.3)
副指揮 鄭世英(1946.9~1946.3)
(二)遂溪西南獨立營
(1947.2~1947.3)
營 長 陳可平(周超群,1947.2~1947.3)
副營長 陳龍門(1947.2~1947.3)
(三)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一團
(1947.3~1948.2)〖JZ)〗
團 長 金克平(金耀烈,1947.3~1948.2)
政 委 李 民(李曉農,1947.3~1948.2)
副團長 鄭德堯(鄭世英,1947.3~1947.4)
政治處主任 陳 撥(未到職)
莫 克(1947.6~1948.2)
(四)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二團
(1947.4~1948.2)
團 長 鄭世英(1947.4~1948.2)
政 委 陳兆榮(1947.4~1948.2)
政治處主任 陳 撥(未到職)
參   謀     吳 群(1947.11~1948.2)
(五)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新編第九(十二)團
(1947.6~1948.2)
團 長 宋 群(1947.6~1947.8)
陳 撥(1947.8~1948.2)
政 委 宋 群(兼,1947.6~1947.8)
副團長 唐 泰(1947.6~1948.2)
黃鼎如(1947.6~1948.2)
副政委 歐汝穎(1947.6~1948.2)
政治處主任 楊美經(1947.6~1948.2)
(六)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支隊第八團(六支第十八團)(1948.4~1950.11)
二支第八團領導人 
團 長 鄭世英(1948.4~1949.6)
政 委 馬如杰(1948.4~1949.6)
副團長 唐 林(1948.4~1949.6)
陳龍門(1948.11~1949.3) 
副政委      陳 撥(1948.4~1949.6)
政治處主任 陳 撥(兼,1948.4~1949.6)
六支第十八團領導人
團 長 唐 林(1949.6~1950.1)
政 委 陳 撥(1949.6~1950.1)
副團長        唐仕宏(1949.6~1950.1)
政治處主任    王 南(1949.6~1950.1)
政治處副主任 陳 英(1949.6~1950.1)
(七)遂北獨立營
(1949.2~1949.7)
營 長 陳景春(1949.2~1949.7)
政  委 何 德(1949.2~1949.7)
副營長 李 引(1949.2~1949.7)
副政委 謝華勝(1949.2~1949.3)
陳耀南(1949.3~1949.7)
(八)遂南獨立營
(1949.3~1949.7)
營 長 陳龍門(1949.3~1949.7)
政 委 唐榮益(兼,1949.3~1949.7)
副營長 廖文昆(1949.3~1949.7)
(九) 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支隊
第七(四)團(粵桂邊縱隊警衛團)
(1949.4~1950.1)
二支第七團
團 長 鄭世英(1949.4~1949.6)
政 委 陳 撥(1949.4~1949.6)
副團長 蘇 良(1949.4~1949.6)
鄭賢培(1949.4~1949.6)
政治處主任 全如九(全國明,未到職) 
二支第四團 
團 長 蘇 良(1949.6~1949.9)
政 委 楊美經(1949.6~1949.9)
副團長 鄭賢培(1949.6~1949.9)
政治處主任 王 葵(1949.6~1949.9)
邊縱警衛團 
團 長 蘇 良(1949.9~1950.1)
政 委 唐榮益(1949.9~1950.1)
副團長 鄭賢培(1949.9~1950.1)
政治處主任 王 葵(1949.9~1950.1)
(十) 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二支隊第五團
(1949.7~1950.1)〖JZ)〗
團 長 陳龍門(1949.7~1950.1)
政 委 唐榮益(1949.7~1949.9)
何 珍(1949.9~1950.1)
副團長 陳景春(1949.7~1950.1)
副政委 陳耀南(1949.7~1950.1)
政治處主任 陳耀南(兼,1949.7~1950.1)
附錄   黨領導的主要群眾團體序列表
(一)雷州青年同志社
(1922.夏~1927.4)
負責人 黃學增(1922.夏~ )
主 任 韓 盈(1925.秋~1927.4)
副主任 黃廣淵(1925.秋~1927.4)
〖JZ(〗(二)雷州江洪漁業工會
(1926.1~1927.4)
主 席 何元余(1926.1~1927.4)
三)遂溪縣農民協會
(1926.4~1927.4)
委員長 鄧成球(1926.4~1927.4)
(四)共青團遂溪縣支部
(1926.6~ )
書 記 劉 堅(1926.6~ )
(五)遂溪縣除暴安良會
(1925.10~ )
主 任 陳榮位(1925.10~ )
(六)廣東省婦女解放協會遂溪分會
(1926.4~1927.4)
主 席 鐘竹筠(1926.4~1927.10)
黃凌氏(1926.10~1927.4)
(七)遂溪縣學生聯合會
(1926.4~1927.4)
主 席 陳星焜(1926.4~ )
(八)遂溪縣商民協會
(1926.4~1927.4)
主 席 陳斗南(1926.4~ )
(九)遂溪青年抗敵同志會
(1938.8~1940.夏)
總干事 陳其輝(1938.8~1940.4)
干 事 黃其江(1938.8~1940.3)
殷 杰(1938.8~1940.夏)
王國強(1938.8~1940.4)
鄧麟彰(1938.8~1940.5)
支仁山(1938.8~ )
周 程(1938.8~1940.夏)
黃 楓(1938.8~1940.夏)
陳 炎(1938.8~1940.夏)
盧 震(1938.8~1940.夏)
李品三(1938.8~ )
(十)遂溪婦女抗敵同志會
(1938.9~1940.夏)
負責人 張雪馨(1938.9~1940.夏)
支秋玲(1938.9~1940.夏)
(十一)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遂溪縣委員會
(1949.8~1949.11)
書 記 洪 德(1949.8~1949.11)
(十二)遂溪縣民主婦女聯合會
(1949.11成立)
主 席 林 英(1949.11~ )

 

后 記
中共遂溪縣委向來重視黨史工作,根據中央的部署早就提出要寫一部“可信可讀”的遂溪地方黨史,以告慰無數為黨為人民的事業英勇犧牲的先烈,教育、激勵廣大黨員、群眾和年輕一代。
中共遂溪縣委黨研究室成立于1980年9月(1991年3月前稱黨史辦公室),經過多年的努力,征集和整理了數千萬字的回憶錄、口碑資料以及檔案、文獻資料,先后出版了《中共遂溪縣黨史大事記》第一卷、《中國共產黨遂溪縣組織史資料》第一卷等書刊和一批專題資料,為編寫《中國共產黨遂溪地方史》第一卷(1921—1949)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曾在縣委黨史研究室參與黨史征研工作的有:黃培桂、林少強、李尊、劉克明、吳意、楊杰生、張弸、陳澤南、肖火朝、方良鋒、陳光熙、譚光梅、鄭英、謝忠、張偉明、黃河清、陳華、程哲鳴、鄧紅峰、蔡秋桑等。2001年10月,根據中央的部署,縣委黨史研究室根據張弸1992年擬的編寫綱要進行修改和補充,幾經討論和研究,才敲定了本書的編寫提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曾慶榴和革命老前輩對提綱給予了肯定,并對編寫工作做了具體指導。2001年底,縣委成立了征編領導小組,縣委主要領導張志、何成華、湛岳登先后擔任組長,縣委分管黨史工作的領導陳榮、梁麗霞先后任主編,并邀請黃其江、唐才猷、黃明德、王國強等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輩以及原中共遂溪縣委、縣人民政府顧問許裕為顧問,謝忠任編寫組組長。2002年2月開始著手撰寫,年底寫出了初稿。楊杰生提供第一、二、三章初稿,陳華協助;陳澤南提供第四章初稿,鄧紅峰協助;程哲鳴提供第五章初稿,譚光梅協助。隨后,由謝忠統稿,經過2年多的修改和補充,前后五易其稿,書稿與革命老前輩見面后得到了肯定和好評。許裕顧問等受縣委和革命老前輩的委托自始至終跟蹤此書的編寫,為此書的編寫和出版付印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4月底和5月底,黨史研究室先后在廣州、湛江邀請部分革命老前輩召開了定稿會議。參加廣州定稿會議的革命老前輩有:黃其江、唐才猷、王國強、殷杰、王戈木等;參加湛江定稿會議的革命老前輩有:黃明德、陳質彬、譚德、周立人、支秋玲、何德、何珍、陳華榮、宋自豪、李炳、林英、葉錦、黃色伍、葉高、許裕等;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領導和部分專家、學者也應邀參加了湛江定稿會議。兩次定稿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對這部黨史進行了反復討論、推敲和修改。之后,請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張弸副主任等進行審改,遂成此書。在編寫此書的過程中,中共遂溪縣委、遂溪縣人民政府和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以及許多革命老前輩、專家、學者一直給予高度關注、指導和鼎力支持,我們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

 

負責撰寫和參與本書工作的全體人員,以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遵循“實事求是、存真求精”的原則,努力按正確的修史原則和方法來從事遂溪地方史的編撰工作。我們希望這部黨史對讀者了解遂溪地方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有所幫助。但由于編寫水平有限,加上本書內容時間跨度大,牽涉的事件和人物較多,書中難免有錯漏和不準確之處,希望讀者對這部黨史的缺點和不足之處給予批評指正。

 

中共遂溪縣委黨史研究室
2004年10月
【打印正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兖州市| 秦皇岛市| 卓资县| 将乐县| 神池县| 平谷区| 南丹县| 图片| 三原县| 望城县| 车致| 根河市| 海安县| 唐河县| 九龙县| 乐东| 宜宾市| 贵德县| 高陵县| 会宁县| 广灵县| 城口县| 九龙坡区| 栾城县| 长顺县| 沂源县| 德江县| 凌云县| 福清市| 汶上县| 邹平县| 宜宾市| 延安市| 淮北市| 科尔| 新龙县| 昌宁县| 胶州市| 应用必备| 三门峡市|